人教初三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第五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第五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第五章知识点第五章:化学能与化学变化在九年级的化学课程中,第五章是关于化学能与化学变化的内容。

化学能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而化学变化则是通过化学反应使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化学能的来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表示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点。

一、化学能的来源化学能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能量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化学能来源包括:化学键能、燃烧能、电能和光能等。

1. 化学键能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键能是物质储存的一种形式,例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能会转化为产物中的化学键能。

2. 燃烧能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氧气与某种物质的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例如,燃烧木材时,木材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3. 电能电能是由电荷所带的能量,当电荷流动时,会产生电能。

在化学反应中,如果涉及到电解过程,就会发生电能的转化。

4. 光能光能是由光子所携带的能量,当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释放出能量。

例如,光合作用是一种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示为了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我们常用反应热(ΔH)和焓变(ΔH)等量来描述。

1. 反应热(ΔH)反应热是一种热化学量,表示单位摩尔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当反应热为正值时,表示反应物释放热能;当反应热为负值时,表示反应物吸收热能。

2. 焓变(ΔH)焓是热力学中的物理量,表示系统的能量。

焓变是指在常压下,化学反应中系统焓的变化量。

如果焓变为正值,说明系统吸热;如果焓变为负值,说明系统放热。

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描述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基本规律。

根据这一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也是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

即使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的转化,总能量的数量始终保持不变。

化学九年级第五章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第五章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第五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课程中,第五章涵盖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概念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这一章节中的知识点。

一、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是表示化合物中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它由元素符号和下标组成。

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的元素,下标表示元素的原子数目。

例如,H2O表示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

它是根据元素的电子数目来确定的。

通过化合价,我们可以预测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化学反应和化合物的组成。

二、电负性和键的性质电负性是一个元素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

具有较高电负性的元素更容易吸引电子对,而具有较低电负性的元素则较容易失去电子对。

根据元素间电负性的差异,可以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离子键形成于电负性差异较大的元素之间。

在离子键中,一个元素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而另一个元素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

这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使得离子稳定地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形成于电负性差异较小的元素之间。

在共价键中,两个元素共享电子对。

共价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取决于共享的电子对数目。

极性共价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在极性共价键中,一个元素的电负性高于另一个元素,导致电子对不对称地分布。

这种不对称使得一个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而另一个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

三、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的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的速度。

它可以由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测量。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四、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是指溶液中的化合物。

酸味酸性物质味酸,可以中和碱性物质。

碱味碱性物质味苦,可以中和酸性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例是1:1。

中和反应的产物是一种盐和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化学是初三第一次接触的科目,那么关于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五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五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1.了解教材上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实验分析和结论等实验内容。

2.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

3.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变大、变小、或不变的原因”。

4.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过程中消耗某反应物的质量或生成某物质的质量。

1.教材上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⑴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实验:正确称量方法是反应前后都称量密闭 容器的总质量;气球作用:防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将瓶塞顶开。

结论 是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实验结束冷却后发现,与反应前相比,气球 变得更瘪了,原因是红磷燃烧耗掉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装置 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锥形瓶底要放少量细沙,原因是防止燃烧放 热炸裂瓶底。

⑵用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反应文字式为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符号式为Fe+CuSO 4═Cu+FeSO 4, 反应现象为铁钉表面出现红色金属,蓝色溶液变为浅绿色。

实验结论是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此实验中,锥形瓶口用胶塞密封,原因是防止溶液中水分蒸发,或空气中某些气体 被溶液吸收,而影响称量结果。

⑶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将小试管中的稀盐酸倒入碳酸钠粉末中时,反应现象是固体减少并产生气泡。

实验后称量结果是反应后总质量比反应前少了;原因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跑掉了。

若仍用此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方法是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且反应前后都称量密闭容器的总质量。

⑷用镁带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镁带燃烧的文字式为镁+氧气═══氧化镁,符号式为Mg+O 2═══MgO 。

称量发现,反应后的固体反而比反应前镁的质量少了,原因是燃烧生成的氧化镁有一部分形成白烟跑掉了,还有一些粘在坩埚钳上。

⑸小结:①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②对于用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不应在开放体系内进行实验(如在烧杯内反应),正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是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且反应前后都称量密闭容器的总质量。

九年级化学五至六单元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九年级化学五至六单元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检验: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10、CO2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 CaO+CO2↑
1.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A.具有可燃性B.在常温下稳定C.具有氧化性D.具有还原性
2.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刚石加工成钻石B.石墨制成铅笔芯C.石墨燃烧D.木炭使红墨水褪色
③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空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
④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但化学性质却相同:
①常温下的稳定性。用途:书写绘画等
②可燃性。化学方程式:充分燃烧:C+O2 CO2(氧气充足);用于取暖等
不充分燃烧:C+O2 2CO(氧气不充足);
③高温时还原性:夺取含氧化合物里面的氧的性质。
9、实验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取CO2: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原理:2HCl+CaCO3==CaCl2+H2O+CO2↑
制取装置: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固液不加热).
收集装置: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炼铁原理:3CO+Fe2O3 2Fe+3CO2
8、除杂问题:
①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化学方程式:CO2+Ca(OH)2=== 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

九年级化学笫五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笫五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笫五单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第五单元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关键,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特征。

下面将对该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轨道运动。

2. 原子的特征:原子的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原子种类,原子序数(也称为序数)表示原子所具有的质子数,原子序数决定了原子的元素。

3. 原子的质量数: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可以根据质量数推导出中子数。

4. 同位素:同位素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5. 电子的分布:电子以壳层的形式分布,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二、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的,每个水平行叫做周期,垂直列叫做族。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是指主量子数相同的电子壳层,周期数等于主量子数。

族是指拥有相同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

3. 元素周期表的特征:元素周期表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中间的元素称为过渡元素。

4.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命名:元素的命名通常采用符号表示,符号由元素英文名的第一个或者前两个字母组成。

5.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性质: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性质随着周期和族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以上就是九年级化学笫五单元的主要知识点介绍。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特征,为化学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些知识点,多做相关的练习和实验,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和实用的科学,希望同学们在九年级中能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二、化学方程式、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化学式前面系数得到的积之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2+o22H2o为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二、化学方程式、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二、化学方程式、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化学式前面系数得到的积之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2+o22H2o为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二、化学方程式、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有:①物质的总质量;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个数; 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发生改变的有: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种类.可能发生改变的有:①分子个数;②元素的化合价.4、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5、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6、有时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二.化学方程式。

1、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量的方面: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下面的方程式为例2H2 + O2= 2H2O4 :32 :36(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3)、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相对数量比;③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义,等号的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书写步骤:①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注明反应条件;④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生成时,在生成物化学式的右边注明“↓”或“↑”符号、但是反应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时,生成物气体后面不用注明气体或沉淀符号。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第五章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第五章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第五章第五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正是因为物质的变化,我们才能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九年级化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其中第五章的内容是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在化学变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电解质电解质是指能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和盐。

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导电,这是因为在溶液中,电解质分子会解离为离子,并且溶液中的离子是带电的,能够传导电流。

酸是一种带酸性的物质,常见的有盐酸、硫酸等。

酸在水中溶解时会产生氢离子(H+),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酸性氢离子。

酸的特点是呈酸性,能够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是一种带碱性的物质,常见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碱在水中溶解时会产生氢氧根离子(OH-),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碱性氢氧根离子。

碱的特点是呈碱性,能够与酸中的氢离子(H+)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盐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的产物,具有电解质的性质。

盐的形成是由于酸中的氢离子(H+)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而成。

二、非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不能形成离子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非电解质有糖类、酒精等。

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能导电,这是因为它们不能在溶液中解离成离子。

糖类是一种常见的非电解质,它们在水中溶解时不会产生离子,因此不能导电。

人们常常用糖类来调味食物,如蔗糖、果糖等。

酒精也是一种常见的非电解质,它在水中也不会产生离子,因此不能导电。

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可以用于提取药品和制作酒类。

三、应用和意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电解质可以用于制作电池。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解质中离子的移动来产生电流,从而驱动设备的正常运行。

非电解质在药品和化妆品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许多药品和化妆品中都含有非电解质成分,起到了稳定和溶解的作用。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章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章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章复习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章复习知识点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第五章初识酸和碱5.1 日子中的酸和碱一、常见的酸和碱酸:H2SO4、HNO3、HCL(胃酸)、H2CO3、H2S(氢硫酸)、H3PO4、CH3COOH (HAc,乙酸、醋酸):工业三大强酸碱:Ca(OH)2、NaOH、KOH、NH3.H2O(易分解,易挥发)二、酸的组成和分类组成: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分类物质类不:无机酸、有机酸是否含有氧元素:含氧酸(某酸)、无氧酸(某化氢/氢某酸)氧原子个数:一元酸(HCL)、二元酸(H2S)、三元酸(H3PO4)可结合(如:HCL一元无氧无机酸)三、碱的组成和分类组成:金属元素(或铵根)与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分类可溶性1、可溶:KOH、NaOH、Ba(OH)2、NH3.H2O2、微溶:Ca(OH)23、难溶:其余Fe(OH)3 红褐群,Cu(OH)2 蓝XXX,Mg(OH)2 白群5.2酸碱的性质研究一、酸的性质研究酸的溶液才有酸性H2SiO3硅酸难溶盐酸物理性质1、为混合物:HCL气体+水2、纯净的盐酸为无群液体工业盐酸别纯净,黄群,含铁的化合物3、有非常强挥发性浓盐酸(36%--37%),有刺激性气味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产生白雾。

挥发出的HCL气体与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浓HNO3类比)一瓶浓盐酸敞口放置一会后,M质、M液、浓度均变小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与金属反应(方程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一律生成亚铁,亚铁溶液呈浅绿群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化学性质越稳定能与水反应,H前能与酸反应3、与碱反应HCL+NaOH==NaCL+H2O 放热中和反应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并放热的反应实质:碱中的OH与酸中的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生成的水越多,放出热量越多。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五章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五章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本章主要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表示法、酸性物质的性质以及酸碱中的中和反应。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表示法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合物,它们的命名和结构式表示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有机化合物的名称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基础名、官能团名和命名的功能前缀。

基础名由碳原子数目最多的连续碳链所决定,官能团名指的是有机分子中的特殊官能团,如醇、酮、醛等,命名的功能前缀用于表示有机化合物中某种功能基团的存在。

除了名字外,有机化合物还可以通过结构式来表示。

结构式有三种常用的表示法:分子式、结构式和键线式。

分子式表示了有机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原子数目,结构式则详细展示了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和空间结构。

键线式是一种简化的结构式,用线条代表键,更加简洁明了。

二、酸性物质的性质酸性物质是指能够与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的物质。

酸性物质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酸性物质呈酸性溶液:酸性物质在溶液中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使溶液呈酸性,具有酸味和导电性。

2.酸性物质与金属反应: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3.酸性物质与碱反应: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性物质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5.酸性物质与金属碱土金属反应:酸能与碱土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三、酸碱中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按化学计量比例混合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必须满足等值关系,即酸碱摩尔比为1:1。

中和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其特征是反应产热。

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发生反应后,产生的盐是中性的,溶液呈中性。

中和反应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制备食品、药品等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中和反应来控制酸碱度。

通过学习本章知识,我们了解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表示法、酸性物质的性质以及酸碱中的中和反应。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有机化学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初中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初中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3)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点燃点燃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上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求某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时要考虑是否有气体参加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气体的质量不能遗漏.⏹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四、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微观)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分子总数.五、化学反应类型⏹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第二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量的方面: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所求质量比不用约分.三、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意义):以下面的方程式为例2H 2 + O 2 = 2H 2O 4 :32 : 36⏹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四、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①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五、 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的错误:⏹ 不尊重科学实验,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或计量数不是最简比. ⏹ 化学式书写错误. ⏹ 写错或漏写反应条件.⏹ 错标或漏标“↑”(气体生成符号)、“↓”(沉淀符号).“↑”:如果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那么应该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后面标“↑”.“↓”:在初中阶段,只有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生成沉淀,才在生成沉淀的化学式后标“↓”.六、 配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书98页上介绍的“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 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有单质,一般留到最后配平.⏹ 配平时一般从最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但配平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从一氧化碳入手.⏹ 刚开始配平,可以让化学计量数是分数.配平结束后“=”两边的化学计量数翻倍,全部变为整数即可.⏹ 在刚学化学方程式时,要多做一些练习以熟练配平的方法;学过一段时间之后,要试着把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背下来(有的时候,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写作业对背方程式很有帮助).第三节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 例题1:加热分解6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解:设生成的O 2的质量为x .x6g 32 316 O MnO MnO KΔ 2KMnO 22424↑++g6.0316g 632g632316=⨯==x x答:加热分解6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 氧气.【注意】如果没有完全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不能代入计算.只有通过相关数据得知反应完全进行(遇到“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适量”等话语),这些质量才可能有效. 遇到“足量”、“过量”、“一段时间”、“少量”等词语,说明可能不是恰好完全反应. 二、 例题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30g 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是20.4g ,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解:设参加反应的KClO 3的质量为x .9.6g20.4g -30g 96 245 3O 2KCl ΔMnO 2KClO 223=↑+xg5.24969.6g 245g 6.996245=⨯==x x答:参加反应的KClO 3的质量为24.5g.【注意】当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不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时,说明有气体逸出. 三、 例题3: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将8g 氧化铜放入试管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一段时间.再次称量固体时,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问生成铜的质量为多少?解:设生成Cu 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CuO 的质量为g 4%1008016g 8.0=⨯÷x4g 6480 O H Cu ΔCuO H 22++g2.3804g 64g 46480=⨯==x x【注意】对于这种题,先要注意(8g -7.2g )并不是生成水的质量,而是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 四、 带杂质的计算见第八单元. 五、 计算时的常见错误:⏹ 未知数带有单位.⏹ 所设物质的质量包含杂质的质量,或者包含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 已知物质的质量没有单位.⏹ 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者没有配平(这个错误会使计算题的得分降为1,甚至为0). ⏹ 关系式中的数据没有与物质的化学式对齐.⏹ 步骤不完整、数值计算错误、所答非所问等在其他学科也能犯的错误.知识点一介绍: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用元素符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本知识块的计算关键是抓住这一概念,理解概念的含义,并要深刻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算术关系.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例】计算5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5CuSO4·5H2O=5×[64+32+16×4+5×(1×2+16)]=5×[160+5×18]=1250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的依据是所含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微观上每个分子(即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与其原子量的乘积之比.【例】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氧化物的化学式:Fe2O3,则Fe∶O=56×2∶16×3=112∶48=7∶3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宏观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微观上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例】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w(N)= ×100%=35% 练习将一定量某种铁的氧化物用足量H2还原后,得到33.6g铁,生成14.4g水,如果氧化物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最简比,试求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知识点二介绍: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这是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最基础的题型,要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在微观上和质量上的关系.【例如】将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中,它们的关系:2CO+O2=2CO2微粒比:2∶1∶2质量比:2×28∶32∶88(7∶4∶11)2.不纯物的计算: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例】用含Fe2O3 75%的赤铁矿石20吨,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解:20吨赤铁矿石中含纯Fe2O3的质量为:20吨×75%=15吨设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xFe2O3+3CO=2Fe+3CO2160 11215吨(1-4%)xx==12.5吨3.选量(过量)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计算在内.【例】今有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共20克,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生成水18克,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氢气10克,氧气10克(B)氢气2克,氧气18克(C)氢气4克,氧气16克(D)氢气1克,氧气19克4.多步反应的计算:从一个化学反应中求出的质量,用此量再进行另一个化学反应或几个化学反应的连续计算,求最后一个化学反应的量,一般称之为多步反应的计算.【例】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本题涉及三个化学反应:Zn+H2SO4(稀)=ZnSO4+H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可以用三个化学方程式中的微粒关系,找出它们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式:2KClO3~3O2~6H2~6Zn即KClO3~3Zn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要领可以归纳为: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量的单位可直接用,上下单位应相同;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遇到多步的反应时,关系式法有捷径.知识点三介绍:有关溶液的计算: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溶解度的计算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如下: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可以有:(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液的质量分数.(2)已知溶液的质量和它的质量分数,求溶液里所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3)将一已知浓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或加入固体溶质,求稀释后或加入固体后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典型例题】例1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20%,加热后,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升高至25%,则KClO3的分解率是多少?63.8%例2 将4gH2和O2的混和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得到1.8g水蒸气,则反应前混合物中O2不少于g,不超过g. O2不少于1.6g,不超过3.8g.例3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H2最多的是( )A.MgB.AlC.ZnD.Fe规律:在金属质量相同时产生H2质量与该金属的化合价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成正比例40.92g金属Cu与CuO的混合物被H2完全还原后,得到0.752g固体剩余物.求原混合物中含CuO的质量分数?91.3%【同步练习】1、学习了酸和碱的知识后,小松知道了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为了测定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他把4%的NaOH溶液滴加到30 g白醋中,待反应恰好完全时(假定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共用去NaOH溶液25 g.(1)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0,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2)请计算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5%)3、(广东汕头)某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1)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1)80g(2)56%(3)33.5%)4、(河北)某钢铁厂检验员为了检测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20g,加入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盐酸219g,过滤得到滤渣4g(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发生反应).请你和检验员一起完成下列计算:(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5、(济南)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此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1)生成白色沉淀(2)4.4 (3)8.1%6、(济宁)东方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测定由氯化钠和硫酸钠形成混合物的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20g混合物全部溶于水,将得到的溶液等分为4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未知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若有关的化学反应为:Na2SO4+BaCl2=BaSO4↓+2NaCl,请计算:⑴未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⑵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01)⑴未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32%.⑵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28.4%8、(荆州)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镁.现有一卷标签上标明120 g 的镁带,称其质量为136 g(假设除镁被氧化外,没有发生其他任何变化,且氧化是均匀的).试计算(1)被氧化的镁的质量是多少克?(2)称取上述变质的镁带6.8 g 加入到足量的盐酸溶液中反应,试计算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克?(24g 0.4g)【提升练习】一、选择题(6×10=60分)1.甲、乙两人各取2克锌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和稀HCl反应制得的氢气是()A.甲的多B.一样多C.乙的多D.无法比较2.氧化铜跟氢气反应时,如果生成36克水,则被还原的CuO的质量是()A.40克B.60克C.80克D.160克3.完全分解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水、KClO3、KMnO4、HgO、得到O2最多的是()A.KClO3B.KMnO4C.HgOD.H2O4.2.4g镁、2.7g铝、5.6g铁、6.5g锌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反应,得到H2的质量比依次是( )A. 1∶1∶1∶1 B.2∶3∶2∶2C.3∶1∶1∶2 D.1∶2∶2∶35.金属X与盐酸反应能生成XCl2,已知9.6g该金属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0.8gH2,则金属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24B.40C.56D.656.有A和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已知2克A能和5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克C和3克D,现有6克A和20克B经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C和D质量之和为26克B.生成12克CC.有1克A剩余D.生成10克D二、填空题(2×10=20分)7.每份质量P与份质量O2充分反应生成份质量的P2O5.8.加热克KMnO4可生成6.4克O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和___________,其质量分别是和.三、计算题(2×10=20分)9.将109铁与509稀H2SO4反应完毕后,取出剩余的铁,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3g.试回答:可制得氢气多少升?(标况下ρH2 = 0.09g/L)10.将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09,用足量的H2还原,待反应完全,得到固体铜16.8g,求:(1)反应用掉的H2质量是多少?.(2)原混合物里CuO的质量分数?【素质优化训练】3.将锌和ZnSO4的混合物20.8g,放入179.6g稀H2SO4中,完全反应后得到200gZnSO4溶液.求:(1)原混合物中Zn的质量分数?(2)把200gZnSO4液中的水蒸干,可得到ZnSO4固体多少g?【知识验证实验】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假如没有二氧化锰,可以加少量高锰酸钾,同样可以使氨酸钾很快放出氧气.甲同学认为是高锰酸钾起了催化作用,乙同学认为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起了催化作用.你同意谁的观点?并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你的观点.【知识探究学习】难题巧解:锌、铁、镁的混合物4g,与足量的稀H2SO4完全反应,蒸发水份后,得到固体物质1g,试计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节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 的各物质的 。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 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2)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 ②2、书写 (注意:a 、配平 b 、条件 c 、箭号 )3、含义 以2H 2+O 2点燃2H 2O 为例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 个水分子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 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 氧的反应氧化剂: 氧的物质还原剂: 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 2、C 、CO )反应方程式总结: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Mg + O 2点燃====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S + O 2 点燃====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O 2点燃==== 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C + O 2点燃==== 现象:燃烧P + O 2点燃==== 现象::生成白烟Fe + O 2点燃====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放热H 2 + O 2点燃====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H 2O 2MnO 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HgO △====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KClO 3Mn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KMnO 4△==== 现象:同上,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H 2 + O 2点燃====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Zn + H 2SO 4== 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Mg + H 2SO 4== 现象:同上Fe + H 2SO 4 == 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Al + H 2SO 4 == 现象:有气体生成Zn + HCl==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出,锌粒减小Mg + HCl==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出,镁粒减小Fe + HCl==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Al + HCl== 现象:有气体生成△H 2 + Cu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高温 Fe 2O 3 + H 2 =====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Cu+ AgNO 3== 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 + O 2点燃==== (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 O 2点燃==== (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高温C + CuO=====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C + Fe 2O 3=====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CO 2 + C 高温====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C + H 2O =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 + O 2点燃====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a(OH)2+CO 2=== +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Cu 2(OH)2CO 3△====2CuO+H 2O+CO 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CaCO 3高温==== + ↑ 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Fe 3O 4 + CO=== +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FeO+ CO=== +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Fe2O3+ CO == +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CuO+CO==== +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u + AgNO3== + 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一、选择题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B. ①③④⑥C.①④⑥D. ①③⑤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D. 不能确定3.化学方程式3Fe + 2O2Fe3O4可读作()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S + O2 SO2↑B. 4Al +3O2 2Al2O3C. P + O2PO2D. Mg + O2 MgO25.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H2CO3== CO2↑+H2O B.2HgO2Hg+O2↑C.2H2O22H2O+O2↑ D.Mg+CuO Cu+MgO6.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A. 2.5 gB. 3 gC. 5 gD. 6 g7.在2A+B == 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16 gB. 32 gC. 16D. 328.由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 + 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 )A.1、2、3 B.2、4、1 C.4、8、2 D.4、4、19.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打印版)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打印版)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
理打印版)
本文档整理了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的重要知识点,供学生参考。

以下是重要知识点的概要:
1. 原子结构
-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质子位于原子核中,带正电荷。

- 中子位于原子核中,不带电荷。

- 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带负电荷。

2. 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进行排列。

- 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周期性规律具有相似的性质。

3. 化学键
-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结合力。

- 钢是一种金属,由金属离子通过金属键相连而成。

- 水是一种分子,由氢键和氧键相连而成。

4. 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指的是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

-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

- 例如,2H₂ + O₂ = 2H₂O 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5. 酸碱和盐
- 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

- 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 盐是酸和碱中和生成的化合物。

这些是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的重要知识点的概要。

详细的内容请参阅教材或课堂讲义。

祝学习愉快!。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20201001214705)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20201001214705)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上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求某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时要考虑是否有气体参加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气体的质量不能遗漏.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四、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微观)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分子总数.五、化学反应类型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第二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量的方面:① 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② 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所求质量比不用约分•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意义):以下面的方程式为例2H2 + O2 = 2H2O4 : 32 : 36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五、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的错误:不尊重科学实验;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或计量数不是最简比化学式书写错误•写错或漏写反应条件•错标或漏标“ r (气体生成符号)、“『(沉淀符号)•“ r :如果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那么应该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后面标“ r•:在初中阶段;只有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生成沉淀;才在生成沉淀的化学式后标“『•六、配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书98页上介绍的“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有单质;一般留到最后配平配平时一般从最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但配平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从一氧化碳入手•刚开始配平;可以让化学计量数是分数•配平结束后“=”两边的化学计量数翻倍;全部变为整数即可•在刚学化学方程式时;要多做一些练习以熟练配平的方法;学过一段时间之后;要试着把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背下来(有的时候;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写作业对背方程式很有帮助)•第三节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生成的。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
....,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
..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2+O2 2H2O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 2H2O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⑵、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

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 2 + O 2 Fe 2O 3 + SO 2 ⑴确定起点元素:由于Fe 、S 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2,因此Fe 、S 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

⑵若选择Fe 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

⑶确定FeS 2 、SO 2前面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S 2中Fe 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2作为的FeS 2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 2O 3中Fe 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作为Fe 2O 3的系数;
2FeS 2 + O 2 1Fe 2O 3 + SO 2 ⑷确定O 2 、SO 2的系数:
①由于O 2 、SO 2中只含有O 、S 两种元素,S 元素在方程式两边只出现了一次,因此先确定SO 2 的系数,再确定O 2的系数。

由于方程式左边S 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4,所以点燃
点燃
右边S 原子的个数也为4。

因此SO 2的系数为4除以SO 2中S 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4作为SO 2。

的系数。

2FeS 2 + O 2 1Fe 2O 3 + 4SO 2 ②由于方程式右边O 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11,因此左边O 原子的个数也为11。

所以O 2的系数为11除以O 2中O 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1/2作为SO 2。

的系数。

2FeS 2 + 11/2O 2 1Fe 2O 3 + 4SO 2 ⑸再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即在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2就可以。

4FeS 2 + 11O 2 2Fe 2O 3 + 8SO 2
一、书写的步骤
1、写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 配平方程式
3、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等 将横线改为等号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二、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
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附:前面一至五单元要求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C + O 2 CO 2 S + O 2 SO 2
4P + 5O 2 2P 2O 5 4Al + 3O 2 2Al 2O 3
3Fe + 2O 2 Fe 3O 4 2Mg + O 2 2MgO
2H 2O 2 2H 2O + O 2↑ 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2KClO 32KCl+3O 2↑ 2H 2O 2H 2↑+ O 2↑
2H 2 + O 2 2H 2O
点燃
点燃
Mn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