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汽配城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汽配城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
项目名称:河南省汽配城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篇总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3年至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年平均增幅为22.38%,而轿车产量平均增幅则达到了36.16%,对汽配的需求亦会同步增长。加之我国巨大的汽车潜在消费市场,长期来看我国汽配的市场需求仍然旺盛。汽配行业未来提升空间很大。近年来,我国汽配行业在汽车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并于2005年首次超过30%,但与国际平均水平60-70%的比例相比仍然较低。因此,无论按照汽车增长率的弹性系数还是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升级的规律来看,未来几年我国汽配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速度。
第二篇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上下游两头受挤,行业面临双重压力
汽配行业是两头受挤的行业,对上下游缺乏议价能力。上游原材料主要是钢材、橡胶、塑料、织物等,其价格最终由钢铁、石油、天然橡胶等大宗商品价格决定,汽配企业只能通过对上游商品价格走势的判断规避风险。同时,下游整车制造商多为大企业大集团,在与汽配厂商的利益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谈判能力强,能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汽配行业,因此,汽配实际上处于两头受挤的“三明治”夹心地位。
二、产业规模大,但缺乏规模效应
汽车工程学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汽配产业产值已经超过1.2万亿,产业规模大,但目前从事该行业的企业有2万多家,平均每家企业产值仅为0.6亿元左右,资金不足、生产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规模效应。以全球汽配行业龙头博世为例,2010年销售收入近500亿美元,而我国最大的汽配企业万向集团销售收入仅为33亿美元。核心部件研发能力弱,本土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及资源消耗型产品中国汽配产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廉价劳动力成本及资源成本,不掌握高端产品技术且缺乏研发能力。2009年汽车工程学会对汽配行业的调查显示,我国汽配企业研发投入目前只占销售收入的1.4%,远低于跨国公司5%的平均水平。核心汽配研发能力弱是阻碍该行业发展的软肋,目前自动变速箱、ABS、安全气囊等产品仍然是国内空白,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垂直化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链低端,少数高技术含量产品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但是质量稳定性无法保证,仍无法进行商业应用。
三、国产汽配主要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配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汽配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配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汽配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汽配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
速器等核心汽配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
四、国际贸易形势日趋严峻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汽配开始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我国汽配产品在海外尽管物美价廉,但是由于核心竞争力缺失,产品替代性强,因此屡屡被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方式拒之门外,从紧固件到汽车轮胎、轮毂等,中国汽配出口遭遇的贸易摩擦从未间断过。
第三篇汽配市场配套模式
从是否选择独立供应商的角度看,美系车几乎100%由独立供应商供货,其余依次为欧系和日系,在自主系车型中独立供应商比重约为80%,其余20%由与主机厂有资本关系的企业承担。
从汽配企业与整车厂的资本关系的角度看,合资整车厂的配套供应商以外资汽配企业为主,尤其是日系车。日系车的配套体系具有极强的封闭性:日系企业主要供应商以日资汽配企业为主,约占配套供应商的80%。但近年来,为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包括日系车在内的许多合资车系已开始较多采用质量可靠的独立汽配企业进行配套。
从参与新产品研发的程度看,合资企业在车型开发早期就要求汽配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而自主品牌车企开始重视汽配供应商参与研发过程。在各轿车车系中,日系车比较看重汽配配套商的制造能力、
配合度、合作历史、资本关系;而欧系车对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看重;美系车则对初始报价较为看重;自主品牌企业则对零配件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较少。
第四篇汽配市场项目竞争分析
金融危机以来,为促进消费,2009年国家出台了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及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行购臵税减半的政策。受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影响,2009年汽车消费结束低迷势头,出现了长达近两年的“井喷”式增长,同时对汽配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未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和国际产业梯度转移效应的发挥,中国汽配产业仍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截止2012年10月中国汽配实现销售收入17,965.43亿元,同比增长12.26%。中国汽配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数量较多,行业集中度低,从而削弱了对上下游产业的议价能力。按照国际运行的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与汽配产出比例应为1:1.7,2010年1-11月,中国汽车整车制造业实现全行业销售收入1.97万亿元,汽配工业全行业销售收入1.50万亿元,两者规模比例仅为1:0.76,中国汽配总体规模偏小,与国际同行业标准相比差距较大。
中国大型整车生产企业汽配自给率较高(超过70%),汽配供应主要来自于旗下的全资、控股或参股子公司,对专业汽配生产企业依赖较低。近年随着汽配专业化供应体系的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汽配
企业逐渐成为整车生产企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目前,中国汽配企业主要销售渠道包括整车配套市场、维修市场和出口市场,其中,配套市场是大型汽配生产企业的主要目标渠道,通过自身在规模、技术、品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整车生产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塑造竞争优势。对于规模、资金、技术实力较弱的生产厂商,只能通过OEM模式为国内外大型汽配企业代工生产,产品销售以维修市场为主,渠道稳定性较差。
国际竞争方面,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转移和汽配全球采购体系的形成,为中国专业汽配生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由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具备显著的低成本优势,2000年以来,中国汽配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但中国汽配生产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方面,目前还不具备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能力,优势汽配主要集中在传统小型汽配上,特色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少。
总体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汽配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汽配行业的利润水平受到限制。从长期看,考虑到中国居民的消费升级,汽配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第五篇汽配市场发展策略
一、加强合作,发展长远市场
针对目前汽配市场情况,各经销商之间加强合作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