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非选择题标准练5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三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写道:“欧洲自从蒙古军西侵以及前后七次十字军东征以后,传人了不少的东方新事物。

”这些新事物中,最有重要意义的是( ) A.瓷器和丝绸B.四大发明C.西方的科技著作D.工业技术与产品2.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

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这说明( ) A.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B.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C.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D.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3.下列两幅图,体现了中西绘画艺术的相通和差异。

从这两幅图中获取的共同结论正确的是( )A.两幅画的表现手法相同B.两幅画都具有写意的特点C.两幅绘画都是油画作品D.都注重借助于光和色运用4.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D.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5.《诗经》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有学者指出《诗经》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它站在社会公认原则立场上表达了人民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不满。

可证明此观点的内容集中在( )A.《风》B.《雅》C.《颂》D.《九歌》6.《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

这些作品都是( )A.明末清初异端思潮的载体B.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C.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D.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片小说7.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8.钱币既是交换的媒介,也是书法的载体,从以下古代钱币图中可知( )A.图①书体为金文(钟鼎文),是秦朝的文字B.图②书体为真书(正书),开始产生于唐代C.图③书体以“颜筋柳骨”为其代表D.图④书体与国画的写意画风格相似9.从唐代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

(新高考)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贯通训练(五)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的社会转型

(新高考)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贯通训练(五)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的社会转型

通史贯通训练(五)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的社会转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907年,清政府决定将“龙兴之地”东三省对各国开放以“平均各国之势力”。

结合下表可知,这一举措意在( )清政府在东北“新政”时期建立商埠A.维护人民利益B.遏制日俄扩张C.主动对外开放D.发展东北经济解析:选B 依据所学知识,1900年,俄国独霸满洲破坏了“门户开放”政策,1904年,出于本国的利益和英美的怂恿,日本发动对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企图独霸满洲,对东三省主权的完整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1907年,清政府在东三省实施“新政”,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遏制日俄的扩张,故选B项。

2.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给予国民财产占有和人身安全的自由权利,解除之前强加民族工业的各种限制;设立实业部,并通电各省都督设立实业公司,规定“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各地应“切实经营”。

这些举措( ) A.改善了近代经济的发展环境B.促进了民族工业持续发展C.奠定了国家统一的物质基础D.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解析:选 A 题干主要叙述辛亥革命之后,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实业”发展,这就为近代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故选A项。

3.1896年初,清廷批准了各省设立商务局的建议。

之后,又准许民间招商集股开矿、开放内河航运等,并制定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这说明当时( )A.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民族工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C.政府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解析:选C 甲午战败后,为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业发展,这说明清政府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故选C项。

4.下图为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海关两)情况。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一战后中国对西方工业品依赖加剧B.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C.“一战”对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双重作用D.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工业化进程解析:选C 由所学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为中国本土工业开辟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但从材料看,一战期间中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进口也较为困难,实际上又制约了本土工业的扩张,故选C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第5练两次工业革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第5练两次工业革命

第5练两次工业革命1.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答案 C 题干中“结尾的简短一章”的时间是1820年,联系教材知识,此时的西方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故选C项。

A项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16世纪,B 项早期殖民扩张是在16、17世纪,D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B、D三项都排除。

2.1624年,英国通过专利立法。

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共批准了3 241项专利。

其中,1750年后的占2 639项,尤其是1800年到1809年就有924项。

由此可以推知( )A.工业革命开展促进专利立法B.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中心C.民主政治确立推动技术进步D.知识产权保护适应经济发展答案 D 从材料中的“1750年后的占2 639项,尤其是1800年到1809年就有924项”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期间重视保护新技术新发明的专利权。

由此可以推知,知识产权保护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是专利立法对工业革命的开展有促进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说明英国在世界科技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民主政治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故C项错误。

3.“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

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依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分配。

”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B.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D.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答案 B 根据材料中“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等信息可知,通讯革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B项。

高考历史大二轮刷题首选卷课件分分非选择题综合练

高考历史大二轮刷题首选卷课件分分非选择题综合练

复习目标
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01
通过复习,加深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包括重要事件
、人物、制度等。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02
培养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
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熟悉考试要求和题型
03
了解高考历史科目的考试要求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复习策略
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高考历史科目的考试要求和自身情 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个阶
历史文化常识积累与运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包括古代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常识 ,如《诗经》、《楚辞》、书法、绘画、
四大发明等。
世界历史文化常识
包括世界古代文明、近现代文化等方面的 常识,如古希腊罗马文明、文艺复兴、启
蒙运动等。
中国近现代文化常识
包括近现代文学、艺术、思想等方面的常 识,如鲁迅、茅盾、徐悲鸿等文化名人的 代表作品和思想主张。
高考历史大二轮刷题 首选卷课件分分非选 择题综合练
汇报人:XX 20XX-01-25
目录
•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目标与策略 •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训练及解析 • 高考历史备考建议与心理辅导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目标与策略
02
备考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历史思维能 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03
建议考生多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 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
04
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
THANKS
感谢观看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择题标准练5-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择题标准练5-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选择题标准练5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1.[2019·合肥市高三一模]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

”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B.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C.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解析:材料“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反映个体小家庭(一夫一妻)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

材料中的“敬宗之道”是社会观念,未明确涉及小农经济范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严刑峻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社会和谐,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9·福州市高三二模]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C.传统儒学的影响 D.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解析:题干中从西汉前期“女子不厌再嫁”到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故选B项;西汉前期和中后期相比,商品经济并没有明显的发展,故排除A项;传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形成汉代新儒学,才被汉武帝确立为统治思想,所以导致变化的不是传统儒学,而是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影响,故排除C项;整个西汉时期都是自然经济形态,所以D项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故排除。

答案:B3.[2019·十堰市高三一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营田》记载,绍兴六年樊宾提举江淮营田公事,置司建康府,“官给牛、种,抚存流亡,岁中收本谷三十万斛有奇,除客户当给六分,官收十余万斛”。

这表明南宋“营田”的实行( )A.有效缓解了土地兼并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导致了税收政策的改变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农业政策。

高考历史大二轮刷题首选卷课件分非选择题综合练

高考历史大二轮刷题首选卷课件分非选择题综合练
营造考试氛围,如使用答题卡 、限定时间等,以模拟真实考 试环境。
03
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仔细审 题,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 和解题能力。
对照答案,分析失分原因
仔细核对答案,找出自己的失分点。
分析失分原因,如知识点掌握不牢、解题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等。 针对失分点,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如加强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多做类似 题目等。
01 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背景、内容和观 点。
02 注意材料的出处、时间和作者等信息,有 助于理解材料。
03
根据问题要求,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 取有效信息。
04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 概括。
论述题
仔细审题,明确论述对象 和论述要求。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 的阐述和论证。
构建论述框架,合理安排 论述结构。
注意论述的逻辑性和条理 性,避免重复和矛盾。
比较题
明确比较的对象和比较的角 度。
运用所学知识,对相似之处 和差异之处进行分析和解释 。
找出比较对象的相似之处和 差异之处。
注意比较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避免主观臆断。
图表题
认真阅读图表,理解图 表的主题和内容。
01
02
根据问题要求,有针对 性地分析图表中的数据 和信息。
调整备考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根据模拟试卷的完成情况 ,调整备考策略。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提高 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ABCD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 强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训 练。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 性,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推荐相关历史书籍和资料
《史记》
中国古代史学的典范之作,对于理解古代历史、文化 、政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培优教程 专项篇 第5讲 非选择题题型突破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培优教程 专项篇 第5讲 非选择题题型突破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非选择题题型突破题型一背景、原因类[设问类型]1.限定性设问:如这一现象(或事件)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2.宽泛性设问:如此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等。

[答题模板]1.对于限定性设问,根据限定作答。

理解原因的限定词时一般遵循下列规律:(1)关于区分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2)关于区分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①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②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2.对于宽泛性设问,如历史背景、原因、因素、依据等,可以从必要性、可能性方面考虑,必要性和可能性又可以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考虑。

(1)经济方面的内容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以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备注:有时也把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列为与政治相并列的方面)(3)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文艺等方面思考。

典例1 (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中国古代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5题)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2.浙江某地农民每逢二、五、八日都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是由古代的“草市”发展而来,古代的“草市”可以追溯到()A.商代 B.六朝 C.宋代 D.明代3.(2011年3月蚌埠市质检1题)某知名学者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____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段引文空格处应该填()A.夏禹B.商汤C.周武D.秦皇4.(2011年1月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统考6题)自秦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古代中枢权力机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为分割宰相兵权而设立的机构是()A.枢密院B.中书省C.三司D.内阁5.(2012年辽宁沈阳四校阶段测试)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铁牛具、牛耕的推广B.水利工程的兴修C.社会秩序的稳定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6.(2012年3月泉州市质检14题)“春秋出孔子,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座落在武夷山的“朱熹纪念馆”殿前大门两侧有“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的草书楹联。

对以上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A.朱熹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局面B.福建是朱熹宣传理学的重心C.朱熹继承与创新了儒学思想D.朱熹思想的影响力超过孔子7.图1—49是中国境内出土的早期人工冶炼铁器,其冶铸时间是()A.新石器时代晚期B.商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8.(2011年11月北京朝阳区期中5题)这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A.夏商西周B.春秋战国C.秦汉三国D.两晋南北朝9.(2012年1月泰安市期末3题)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10.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通史专题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通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中国通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22题)中国古代儒家有“庶人议政”的传统,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传统的是()A.黄宗羲主张建立“学校”B.康有为主张设立“议郎”C.清末设立“皇族内阁”D.民国初年设立参众两院2.(徐州市高三第一次质检)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涉及抗日的不包括()A.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3.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2011年4月湖北八校联考18题)“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

……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指()A.土地革命B.土地改革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5.(2012年2月江苏百校联考1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6.(2011年江苏高考3题)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7.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知识青年放弃学业去上山下乡参加劳动。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部分非选择题练习(5)(2021年整理)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部分非选择题练习(5)(2021年整理)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部分非选择题练习(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部分非选择题练习(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部分非选择题练习(5)的全部内容。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部分非选择题练习(5) 1.(2016·全国乙卷·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

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

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

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

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

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

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6分)解析:第(1)问,由“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概括出改革的内容。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五)开放型大题——提取信息说明型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五)开放型大题——提取信息说明型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五)开放型大题——提取信息说明型(建议用时:45分钟)1.(2019·某某区期中)阅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划分“振泰电灯某某”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状况。

(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2.(2019·某某区二模) 下列漫画从作者的视角再现了普通百姓消费的变迁,反映了新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任选一组图片,结合其时代背景,分析百姓消费的状况。

3.(2019·丰台区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6年黄梅戏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据材料,概括黄梅戏的发展趋势,任选一个阶段,分析发展原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后对中国进行的经济渗透导致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其中,最早受到冲击的就是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农村经济结构。

——依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绘制从上图中任选两个阶段,说明土纱与机制纱比例变化及其原因。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18世纪,欧洲学术界对“自由”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初步发展:从文艺复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依据材料,概括15—18世纪欧洲有关“自由”学术研究的特点。

任选两个观点,分别简述其反映的社会状况。

6.全球化进程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劳动所占份额不断下降,收入不平等状况急剧恶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在1929年“大萧条”的前夕达到顶峰,此时超过50%的国民收入为前10%的人群占有。

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收入层级中的前10%人群占到了美国国民收入的30%—35%。

然而,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就开始快速扩大。

到21世纪伊始,前10%人群的收入比重上涨到45%—5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世界现代经济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规,该法规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遵守该法规的企业或公司可以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微章(见图9),这一法规是A.《紧急银行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C.《联邦紧急救济法》D.《社会保险法》2.(2011年5月太原市二模33题)20世纪2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形势,(苏俄)党内有些同志认为“用异已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是“离开社会主义原则”。

让这些同志感到“离开社会主义原则”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的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3.(2012年4月山东省烟台市二模)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4.(2012年3月滁州市质检)右图说明本世纪初美国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三产业出现繁荣景象。

这是因为()①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②“新经济”的出现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④“自由放任”政策的推行A.①②③③B.①②③C.②③D.①④5.(2011年10月安丘市检测25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

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取消了社会保障体系 B.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C.大规模经济危机基本消失 D.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6.(2011年9月安徽六校联考14题)下图是苏俄经济发展柱状图,对图表理解正确的是()A.1913年至1921年粮食产量下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B.1921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国家行政手段的推动C.1925年粮食产量超过了一战前的产量D.1923年新经济政策的颁布是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7.(2011年9月湖南衡阳八中高三月考19题)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一)常规大题——主题递进式非选择题练习

(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一)常规大题——主题递进式非选择题练习

(一)常规大题——主题递进式非选择题(建议用时:20分钟)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刘知几在《史通·外篇·史官建置》中曾谈道,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开始确立史官制度,当时的史官主要有仓颉、沮诵等。

从对史官的描述可以看出,史官的起源和巫有着一定关系,史官的设置是从神职而来的,史官职能上的独立与强化其实正是王权不断强化和神权不断削弱的过程。

因此,从这一层意思来看。

史官的设置是王权的需要,是服从于王权利益之下地对皇帝言行的记录。

正如刘知几所言,历代封建王朝设局修史,总是希望“曲笔阿时”,“谀言媚主”,“国自称为我长,家相谓为彼短”。

——摘编自何捷《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史官精神探索》材料二史官史学在史学发展中的支配地位,近代以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面对着中国历史几千年未遇的社会大变动,一批接受了新思想熏陶的史家纷纷研治本国当代史、外国历史,清末更出现了“史学革命”的口号。

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批评旧有史籍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只为朝廷的君臣而撰,不知为广大国民而撰,要求为国民写史,写国民的历史;批评旧有史籍只注重政治史、学术史,要求更多地研究民风、社会、宗教、财富、种族、工艺。

官方史学也开始组织较多的力量从事外国政治、军事、科技、外交等历史著作的译速与研究。

——姜义华《从“史官史学”走向“史家史学”:当代中国历史学家角色的转换》(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史学发展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山海经》记载,炎帝为南方之神,蚩尤为九黎的部落酋长,盘古、伏羲的故事为汉族、羌族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神话。

黄帝被认为是其他四帝的祖先,《五帝本纪》中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幸明德。

”战国时期,七国的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

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5 近代中国经济(测)(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5 近代中国经济(测)(含解析)

专题06 近代中国经济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15*4=60分)1.1914年12月5日,北洋政府农商部强调“欧战”期间“通商惠工,在此一举”“机不可失,稍纵即逝”。

其实,当时举国上下尤其是身处商战第一线的工商业者,都充满了这种抓住机遇的紧迫意识。

这表明当时政府A.践行奖励实业法令B.督促良机大发战争财C.秉承实业救国理念D.号召与欧美列强商战【答案】C【解析】【详解】2.据记载,在开埠初期的一二十年间,像洋布、洋皂、玻璃制品等日用洋货,虽多制作精致,外观漂亮,有的也比土货更好用,但由于售价贵,普通人家还很少购用,人们只是把它们看作有钱人为好奇炫新才会买的奢侈品、高档品。

该材料说明在近代初期A.通商口岸的社会生活深受西方影响B.自然经济对西方工业文明的顽强抵制C.通商口岸附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西方工业经济的优势还未充分体现【答案】D【解析】【详解】3.上海发昌机器厂于1866年创办,是中国近代较早的民族工业,至19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这一时期促使发昌机器厂发展的因素包括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企业的诱导作用④清朝政府的政策支持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上海发昌机器厂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这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①符合题意;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②符合题意;19世纪60年代后在洋务企业的诱导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缓慢发展,③符合题意;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清朝政府没有支持民族工业的政策,④错误;故选 D。

排除ABC项。

【点睛】“给予保息5厘或6厘”是本题的关键信息,由此可说明该条例的颁布保证了新设企业的收益。

7.洋务运动初期,军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调拨各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专题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世界现代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2年4月山东省烟台市二模)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2年以来外资流入中国放缓,但中国对外投资却快速增长。

“资金和搭载在资金上很多的要素,开始真正的双向流动”。

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的是A. 经济建设取得成就B. 对外开放深入发展C. 国际金融体系建立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2.(2012年4月山东省烟台市二模)“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C.苏东剧变,冷战格局解体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3.(2012年1月莱芜市期末8题)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西欧各国接受了美国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有人赞颂美国人的大方慷慨,但也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这里的一本万利是指: ①稳定西欧经济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④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2012年1月中山市期末24题)美国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 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5.标识图往往简洁明了、直观易懂,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就可以进行解读。

下图是某一历史事件10周年标识图,该事件应是()。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5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5

非选择题标准练5时间: 25 分钟满分: 37 分1.[2019 ·太原市高三二模] 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资料一中世纪末期的英国,英王的收入依靠于贵族或富豪的包税,国家的税收看法还没有形成。

财产阶级革命迸发后,议会整改财政,渐渐取销包税制,改由中央特意机构集中收税,公共收入和王室个人收入渐渐差别开来。

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关税和花费税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根源。

17 世纪末,英国政府刊行120万英镑的公债大获成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些措施支撑了政府的军事行动和国家书用。

议会对税款用途的审察发展为对政府活动进行事先审议、事中监察、过后问责的估算制度。

19世纪下半期,为对付国家管理职能不停扩大,缓解日趋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英国政府进行了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中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

政府有了充裕的资本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

——据刘晓路《现代财政制度的强国性与集中性——鉴于荷兰和英国的财政史剖析》等资料二为解决“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问题,中央决定从 1980 年开始推行“区分进出、分级包干”的新财政管理体系,踊跃为各项改革铺路搭桥。

1980~1993 年的财政管理体系,其实是“财政承包制”。

1994年中央决定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系,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添,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派体系打下了基础。

2006 年取销了持续上千年的农业税,表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正”原则。

1978 年,全国财政收入的 86.8%来自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的85.6%用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主要环绕城市生产建设领域而进行。

到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根源于国有部门的比重只有22.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 33.52%。

——据高培勇《中国财税改革40 年: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1)依照资料一并联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剖析这些改革对英国成为现代国家所发挥的踊跃作用。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冲关训练6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冲关训练6

专题冲关训练(六)一、选择题1.(2024·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下图反映出,当时清王朝( D )A.被迫对外开放B.面临瓜分危机C.统治一度瓦解D.政局经验动荡【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是英法联军在其次次鸦片斗争时期攻占北京的过程,咸丰帝逃往承德,太平天国运动正在进行,中国政局动荡担心,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其次次鸦片斗争的特点,解除。

2.(2024·青岛市高三二模)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不允许阅读《四书》《五经》,见之即毁。

定都南京后,允许诵习删改后的儒家经典。

这一变更旨在( B )A.推动北伐斗争B.维护政权稳定C.调整革命策略D.应对国际形势【解析】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不允许阅读《四书》《五经》,见之即毁。

定都南京后,允许诵习删改后的儒家经典”并结合基础学问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定都南京前后统治阶层对儒学的看法变更较大,定都南京后,允许诵习删改后的儒家经典,是为了减小与学问分子阶层的对立,维护政权稳定,故选B项;A、C、D与题意无关,解除。

3.(2024·济宁市高三4月模拟)下表为20世纪初中国各界人士的部分言论。

这些言论表明( B )人物发表时间言论麦孟华(康有为的学生) 1900年故今日欲存中国则惟有组织新中国而已,新国不立,则不和固亡,和成亦亡,瓜分固亡,保全亦亡梁启超1902年成立“大中华民主国”,第一任总统罗在田(暗指清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其次任总统为黄克强(寓意炎黄子孙能自强)柳亚子1904年“打倒旧政府,建设新中国”,实现自由、独立徐锡麟1905年毅然以光复为职志,知新中国非大破坏不为功A.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B.时代变迁影响国家观念C.资产阶级各派别思想趋于统一D.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指日可待【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各界人士相识到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必需推翻,建设新中国,即时代变迁影响国家观念,故选B项;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与“惟有组织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等不符,解除A项;“趋于统一”说法过于确定,解除C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不是靠几个人的言论就能成功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验了漫长曲折艰难的过程,解除D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选择题标准练5
时间:25分钟满分:37分
1.[2019·太原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末期的英国,英王的收入依赖于贵族或富商的包税,国家的税收观念还没有形成。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议会整顿财政,逐渐废除包税制,改由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公共收入和王室私人收入逐渐区别开来。

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关税和消费税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17世纪末,英国政府发行120万英镑的公债大获成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些举措支撑了政府的军事行动和国家信用。

议会对税款用途的审查发展为对政府活动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问责的预算制度。

19世纪下半期,为应付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扩大,缓解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英国政府进行了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核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

政府有了富余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

——据刘晓路《现代财政制度的强国性与集中性
——基于荷兰和英国的财政史分析》等
材料二为解决“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问题,中央决定从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管理体制,积极为各项改革铺路搭桥。

1980~1993年的财政管理体制,实际上是“财政承包制”。

1994年中央决定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

2006年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农业税,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

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的86.8%来自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的85.6%用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主要围绕城市生产建设领域而进行。

到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有部门的比重只有22.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33.52%。

——据高培勇《中国财税改革40年:
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些改革对英国成为现代国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1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共通历史经验。

(12分) 解析:(1)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逐渐废除包税制,改由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可知废除包税制,由中央政府掌握财税权;依据材料一“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核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可知是适时调整税收种类;依据材料一“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可知是建立近代财税运行机制;依据材料一“政府有了富余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
共事业中”可知是调节收入分配,扩大公共事业支出。

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一“这些举措支撑了政府的军事行动和国家信用”“为应付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扩大”“对政府活动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问责的预算制度”的信息和所学从“制度现代化”“观念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力提升”四个层面进行归纳。

(2)趋势:依据材料二“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管理体制”“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农业税”“全国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有部门的比重只有22.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33.52%”“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等信息和所学从“税源”“财政支出”“经济市场化”三个层面分析回答。

共通历史经验:依据材料一“政府有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以及材料二“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等信息和所学可知财税制度改革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等思考回答。

答案:(1)主要内容:废除包税制,由中央政府掌握财税权;适时调整税收种类(继关税和消费税成为主要税源后,又增加了所得税和遗产税等);建立近代财税运行机制,如国债制度、央行制度和预算制度等;调节收入分配,扩大公共事业支出。

积极作用:促进国家经济体制的现代化(促进现代财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推动议会政治的发展;促进国家观念的增强;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国力增强。

(2)发展趋势:税收从主要向国有部门征收发展到税源多样化,从征收农业税到废除农业税;财政支出从建设性财政为主发展到向公共服务性财政倾斜,从以城市为主发展到城乡一体“公平均衡”;不断突破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实现经济市场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共通历史经验:财税制度改革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不断探索税源的多样性,处理好税收的公平性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如进一步完善公共财税职能;充分发挥其防止贫富差距扩大的职能等)。

2.[2019·西安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
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提取一条关于人类社会重大技术变迁的规律性认识并加以阐释(注意涵盖材料,阐释全面,史论结合)。

(12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首先依据材料中信息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对提取的观点进行阐述。

本题可以依据材料表格信息从“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或者“政府在技术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提取认识,前者的观点依据所学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分析说明,阐释后者的观点依据所学从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中各国政府对于科技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回答,最后进行总结性说明即可。

答案:示例一:
认识: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

阐释: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王室在航海技术上的竞争,推动了两国对早期殖民霸权的争夺。

17、18世纪,英国在自然科学和军事技术方面的领先,促成其在英荷、英法战争中获胜,并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19世纪以来,两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英、美、德等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成为20世纪前半期主宰国际局势的大国。

二战后,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领域与苏联展开竞争,并带动了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在两极格局中占据战略优势。

小结:近现代以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

示例二:
认识:政府在技术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阐释: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政府通过资助新航路的开辟,促成了地图绘制、造船、航海等新技术的集中涌现;17、18世纪,英、法等西方国家政府成立科研机构、资助科学研究,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美、德等西方国家政府通过投资科技研发和扩大市场采购等方式,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策和资金。

二战后,美国一直扮演着科技发展的领头羊角色,这与其政府对科技发展的一贯重视密不可分。

小结:近现代以来,各国政府的重视推动了重大技术的集中出现,是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

【其他认识例举】
国家利益驱动技术变迁;技术变迁的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技术变迁从主要服务于军事扩大到服务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