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一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最新考纲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2.把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的人口进展模式的地区差异。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微专题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图中曲线上扬)。
(2)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缓慢(依据:图1中a段曲线平稳)农业革命期间增长速度加快(依据:图1中b段曲线坡度增大)近100多年来急剧增长(依据:图2中c段曲线坡度最大)(3)空间差异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进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特殊提示人口的自然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肯定是数量的增多,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负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特殊提示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由“死”到“生”来实现,生产力进展是关键——“死”是指死亡率下降,“生”是指诞生率下降。
②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20世纪60年月以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峻,死亡率有所上升。
③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很快。
④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人口增长模式的推断(1)依据生产力水平推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时期多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依据国家类型推断:绝大多数进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进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依据数值特征推断: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4%左右4%左右4%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传统型3%左右1%以上2%左右现代型1%左右1%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2.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打算性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凹凸,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白这个问题,因此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如下:考向一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2022·江苏地理)1980年我国开头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方案生育政策,2021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湘教版八上中国的人口教案
湘教版八上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中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的特点。
2.依照中国的人口特点,分析中国人口政策制定的缘故及其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从图表中猎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读图,通过图表和有关数据,分析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人口分布的规律。
2.结合中国人口现状分析,让学生明白得中国人口政策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生育观,形成“少生优生好”、“男女都一样”等生育审美观。
重点难点重点1.中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趋势。
2.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
中难点1.学会读“中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中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中国人口差不多国策的明白得。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当年我打起腰鼓诉说心愿,淳朴的人们翘首希望,心灵在播种着富强的梦幻,翻身的土地争奇斗艳…几辈人前仆后继探究改日,坎坷的道路汗浸血染,巨龙将要起飞的时刻,繁重的翅膀诉说艰巨…”我们中华民族要腾飞,还存在什么繁重的问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的人口。
(板书)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讲授新课](板书)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大伙儿都明白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伙儿看课本第11页第一段,请大伙儿齐读这一段。
(板书)13.7亿(2021年),世界最多(活动)大屏幕展现中国与美国、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
世界上部分国家人口状况对比(2021年)注:面积比=中国面积÷他国面积人口比=中国人口÷他国人口(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直观上对中国人口众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大屏幕展现课本第11页图1-9“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图,回答:(1)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一个?(广东省)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又是哪一个?(澳门专门行政区)(2)中国哪些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超过了5000万?(回答:略)看一看,这些省级行政单位分布在哪里?(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教师总结)世界上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只有24个(被称为人口大国),而中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10个,它们分别是广东省(10430万)、山东省(959万)、河南省(9402万)、四川省(8042万)、江苏省(7866万)、河北省(7185万)湖南省(6568万)、安徽省(5950万)、湖北省(5 724万)、浙江省(5443万);世界上人口在8000万以上的国家有16个,而中国人口在8000万以上的省区就有4个,它们分别是广东省(10430万)、山东省(9579万)、河南省(9402万)、四川省(8042万)。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程标准: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
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4.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措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时间差异(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差异性3.空间差异(1)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2)表现:兴旺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决定的,即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因此不能仅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比拟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图中A出生率;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空间差异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兴旺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开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目前已根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④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不一定比开展中国家的低许多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型〞模式,且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相反一些兴旺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虽然已经属于“现代型〞模式,但是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在不同年龄段人口死亡率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比拟高,往往使这些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开展中国家的高。
(2)开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不一定属于“传统型〞模式当前,绝大多数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模式,但有些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如古巴。
诸城二中地理李夕田百度参赛教案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教案
学校:诸城市第二中学学科:高一地理编写人:李夕田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教案)一、教材分析课本先展示图片,讲了世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口年增长量、以及人口比较多的国家,使学生对人口增长的概念有个大概的认识,并对人口形势的严峻性产生震撼。
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可看作对课本前面情景的进一步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越来越快,产业革命与二战是两个人口增长的分水岭,并让学生思考其深层次原因关于第二部分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我认为应该把各阶段对应的模式及特点统一起来讲,第一阶段对应原始型、第二阶段对应传统型、第三阶段对应过渡型、第四阶段对应现代型,并把各阶段的生产力状况、人的寿命也作比较,然后让学生考虑各模式和阶段在什么地区和国家或什么时代存在。
第三部分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可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对应的人口模式入手进而讨论会引起什么人口问题,关于人口问题的概念,不仅包括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引起的人口问题,也包括人口增长过慢、负增长以及人口过少引起的问题,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可让学生讨论解决。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
2.通过地图,能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对人口知识有所了解,但不是很深入,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等知识还不了解,本节运用本地资料,绘制表格,探究人口的增长模式,认识什么是人口问题,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有哪一些,怎么解决等。
世界的人口教学教案
世界的人口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念和分布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
3. 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树立人口控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念: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
2.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公元1世纪以前、公元1世纪至19世纪、20世纪至今。
3. 世界人口增长的现状: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增长速度、人口结构。
4. 世界人口问题:人口爆炸、人口老龄化、人口素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念、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世界人口问题。
2.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人口分布特点的分析、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念、增长历史和现状、人口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人口问题案例,提高学生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数据展示法: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涵盖世界人口基本概念、增长历史和现状、人口问题的课件。
2. 数据图表:准备世界人口增长图表,以便进行数据分析。
3. 案例材料:收集世界人口问题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4. 分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便分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表,引发学生对世界人口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含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人口问题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知识拓展:介绍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使学生了解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
【板书】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自然增长的差异(1)时间差异极其缓慢先快后慢明显加快农业革命工业革命(2)空间差异大洲:国家:3、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社会生产力【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现在老师的小心肝一直砰砰地跳,同学们能不能来点掌声给老师鼓励一下,平复一下老师现在绷紧的神经。
【师述】谢谢,大家的掌声!老师小心肝跳的怎么快是因为新年过后,竟然能在这里看到这么多得美女——和帅哥!现在老师想问一下大家,春节是哪一国的节日?【生答】中国【师述】那中国什么东西最多【生答】人口【师述】今天的主题“人口的数量变化”来告诉我们世界人口数量有怎样的变化趋势?【板书】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ppt显示】【师述】我们先看一下这张图,这位黑黝黝的人是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他为什么跑到医院看望一个男婴呢?难道这是超人?我们都没听见有关超人相关新闻,可见并非如此!看一下这样图的注解,我们知道这个男婴是世界上第60亿人口,再看一下时间是1999年!这已经是20年多年前的事。
现在我们地球有多少人呢?老师查阅了相关的文件,发现有大概65亿。
人口数量变化怎么多,我们用什么来衡量人口数量变化呢?我们看一下这则材料,了解一下这个概念——自然增长率。
【ppt显示】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师述】大家看一下这则材料,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生答】出生率、死亡率【师述】了解概念之后,再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人口的数量变化,老师将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角度给大家分析。
先从时间角度给大家分析,我们看一下这两张图。
【ppt显示】1.2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1.3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生答】相对较少。
人口数量变化及统计分析教案设计
人口数量变化及统计分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球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掌握常见的人口统计学指标及计算方法。
3.实现对人口数量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二、教学内容1.全球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人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人口、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口构成等。
3.人口数量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及分析。
三、教学过程1.全球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首先引导学生对全球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如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等。
接着,老师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以及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何作用于人口数量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引入人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人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人口、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口构成等讲解总人口的概念,并强调人口数量统计所需的人口普查。
然后分别讲解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口构成等指标,并介绍具体的计算方法。
在介绍每个指标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国家或地区数据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计算相应的指标。
3.人口数量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及分析学生可以利用Excel等工具,将所学的人口数量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可以尝试利用不同的图表类型,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分析人口数量数据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其他数据,如经济数据、教育数据等,进一步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评价可以设计作业进行教学评价。
比如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短文进行总结。
作业可以包括数据图表、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同时,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给予评分。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注重实际情况及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适量使用计算工具,提高人口数量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效果。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深入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复杂性。
同时,需要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教学资源。
六、总结人口数量变化及统计分析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数量、分布、增长速度等。
2. 使学生掌握中国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1. 中国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
2. 中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3. 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中国人口政策的理解和分析。
2. 人口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表和数据。
2. 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口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案例材料。
2. 安排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3. 提前通知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六、教学内容:1. 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
2.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 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
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2. 通过展示图表和数据,讲解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
3. 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探讨影响因素。
4. 介绍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让学生了解政策调整的原因。
八、课堂互动:1. 提问学生关于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
2. 让学生谈谈对中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认识。
3. 讨论:为什么中国会调整人口政策?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总结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2. 让学生思考人口政策调整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布置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短文写作。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对课后作业的布置进行反思,确保作业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人口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挑战。
3. 未来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
1.3 众多的人口 教案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
【课题】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众多的人口【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相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了解我国人口突出的特点;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
(重点)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表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独立完成地理助学中的学习过程。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读图绘图法、计算法。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四模块六环节育人模式)【板书设计】:增长趋势:人口增长迅速众人口最多的国家生活水平提高多主要原因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平均寿命延长人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口计划生育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政策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人口分布不均衡:东多西少(黑河——腾冲一线)【当堂达标】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人口分布不均B.城镇人口增长迅速C.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2、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A西北内陆 B.东部沿海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3、、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人口政策C.今后我国将放松计划生育工作D.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4、、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是()A.为满足新增人口每年所需的粮食、布匹、住房、医院、学校、交通设施等的数量都很大B.水土流失加剧,水质污染严重C.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D.全国人民每年努力所创造的财富,有一部分消耗于新增人口的需要5、我国人口的分布大体以________省的________到________省的________一线为界,以东南人口________,以西北人口________。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人口基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板书、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演示)【提问】请大家看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投影),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两个小孩的出生,社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也亲临现场?【讲述】这两个小孩的出生,意义重大,从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人口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而且中国在世界人口的比重很大。
【新课教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思考】1、就一个地区而言,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以三亚市为例)答:人口数量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解释说明两者的区别)2、就全球而言,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人口自然增长【过渡】这节课我们主要讲授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机械增长则在第二节中进行讲授。
人教版七上第五章 第1节《人口与人种》课时1 教案
世界人口日是每年的7月11日。
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
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这天达到80亿。
读图,完成表格内容:
活动:认识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分析:
(1)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特点?
(2)世界人口从50亿到8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特点?
(3)利用这些数据,说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由于全球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很多。
2011-2020年平均每年新增人口超过8000万,相当于每年大约新增一个德国的人口。
(二)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衡量标准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小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人口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
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增长越快;读图完成表格内容: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明确:
全球人口增长迅速
理解自然增长率:
结合我国近几年人口增长理解:
读图获取信息:
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亚洲人口最多,大洋洲人口最少,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
找出关键信息:每年有不少人从其他地区迁入北美,使得北美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其自然增长率。
总结: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人口自然增长影响,还受人口迁移因素的影响。
形象理解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出现就业困难、饥饿贫困、交通拥堵、资源消耗多等问题。
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教学设计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认识和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
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影响。
2.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学会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做好充分预习,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2.在充分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数据资料进行练习计算,进一步明确人口的增长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3.通过分析文字、数据资料及景观图片,理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学会分析多种素材背景下的人口问题,逐步提高调查研究、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比较法及数据图表分析法,分析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并进行相应的读图思考练习,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时
P5[读图思考]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产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
高 低 高 传统型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
,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低 低 低 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欧洲、北美、澳
现代型 经济起步早,生产力水平高,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快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生产力状况 自然环境与经
社会与文化的变化 “三率”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
世纪
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环境较恶劣,土地私有制 劳动力需求较大,受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 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 原始型
业化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环境改善,经济快速增长 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导地位 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 传统型
亚非拉 传统型 许多国家经济呈快速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还较高,但死亡率降低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我的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有着重要影响)
战以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土地开垦受到限制,制造业快速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提高,生育观念转变 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现代型
4.1 世界的人口 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3.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4.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难点】会阅读和分析世界人口统计数据或世界人口增长图,分析并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展示:迎来世界第80亿个“地球公民”图片。
介绍:世界人口达到50亿、60亿、70亿、80亿的时间,宏观感受世界人口的增长。
总结:世界人口增长迅速。
【新知讲解】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展示:1650—2022年世界人口增长图。
思考: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1)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
(2)此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
活动: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并完成表格。
总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由慢到快再到慢。
讨论:为什么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学生代表回答。
(生活水平提高;婴儿死亡率降低;医疗水平提高;人类寿命延长等)过渡:为了更好和更科学地研究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我们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几个关于人口统计方面的概念。
活动:阅读教材P63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请三个同学来说出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学生代表回答。
提问:自然增长率>0,自然增长率=0,自然增长率<0,各代表什么?学生自主思考后回答。
(大于0代表着人口数量增加,等于0代表着人口数量不变,小于0代表着人口数量的减少。
)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过渡:目前地球上有80多亿人口,这些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均匀吗?若不均匀,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少呢?怎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问题。
世界的人口教案
世界的人口教案人口问题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口问题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世界人口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思路。
人口增长与变化人口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人口总量从约60亿人增长到约70亿人。
这一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导致了许多严重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人口红利。
在一些国家,人口红利带来了劳动力充足的问题,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一优势逐渐消失。
除此之外,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还包括粮食短缺、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另一个严重的人口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人口老龄化导致了一个趋势,即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和意大利,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人口减少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人口减少对经济、社会和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人口减少导致了劳动力短缺,从而降低了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
此外,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和医疗等社会保障系统产生了压力,导致政府财政状况日益严峻。
另外,人口减少对世界和平和地缘政治也产生了影响。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减少趋势都与民族和宗教的认同度有关。
这可能导致民族和宗教冲突的加剧,甚至可能导致战争和冲突的发生。
人口增长和减缓为了应对人口问题,许多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增长。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因此,对于人口问题,应该采取更加全面的视角,既要关注人口增长,也要关注人口减缓。
人口增长和减缓都需要我们关注和努力去解决。
在人口增长方面,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对于人口老龄化,我们应该采取更加完善的老年人保障政策,为老龄化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人口增长的质量和结构,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口增长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地理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五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教案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第一节人口与人种基础主干落实一、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1.人口数量: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80亿。
2.增长特点:(1)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3.人口问题:(1)一个地区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消耗多、就业困难、贫困等。
(3)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描图填图】·画出南北纬30°和60°四条纬线。
·圈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三、世界不同的人种1.划分依据:根据体质方面特征,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2.人种的分布: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有些地区成为不同人种的混居区。
现在,由于人口迁移,人种的分布越来越复杂。
地图笔记世界人口的分布易错易混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不等于人口数量减少,而是表示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2.人口数量减少的标志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
漫画思考答:人口过多。
假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将会出现这种问题。
名师提醒1.非洲北部主要是白种人。
2.北美洲的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是黄种人。
重点主题探究主题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探究情境生命 障碍 不利 高温高温 舒适 低温不利 低温>49℃ >29℃ >24℃ (21±3)℃ <18℃ <10℃概念地图综合思维探究式问题链1.(入门探究—影响因素)分别指出图1、图2和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答:水源(河流),地形,气候(温度)。
2.(能力探究—原因归纳)(1)说明图2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海拔范围并分析原因。
《世界的人口》教案
《世界的人口》教案教案:《世界的人口》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2.理解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2.分析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学会利用数据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教学准备:1.相关图表和数据资料。
2.多媒体设备。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图片和数据让学生对当前世界人口的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Step 2: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并展示相关地图和数据。
2.学生观察地图和数据,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哪些地区人口数量较多?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这种分布情况?3.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Step 3:分析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口结构的概念,并展示相关数据和图表。
2.学生观察数据和图表,回答一些相关问题:人口结构的什么变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为什么?3.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Step 4: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40分钟)1.教师给学生一份有关世界人口的数据表格,要求学生分析数据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
2.学生分组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然后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
3.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提出问题。
Step 6:课后作业(2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在家继续关注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并写一篇关于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文章。
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一些相关专家或者人口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思考世界人口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及技能: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及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及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及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
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
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观察两幅图片,通过这两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展示图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通过这两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标志着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已经分别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和13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66亿)(过渡)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讲授)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及同期人口总数之比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及同期人口总数之比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及人口总数之比即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板书)(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学生活动,教师点拨)完成教材第3页活动这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2%=4000人十年后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数: 200000*(1+2%)10=243799243799*1.7%=4145通过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及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板书)(2)人口基数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展示图片)读下面两图,10万年以来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请同学们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每一个时期人口增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首先,看图1.2整体感知一下,这幅图有几个拐点,被分为几级台阶?(两个拐点,分别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被分为两级台阶)(活动)请学生根据图1.2分析每一个阶段人口增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历史阶段农业革命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增长特点原因指导学生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1)认清坐标变量;(2)图形的变化特征:曲线坡度大小陡缓程度的含义(3)思考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4)通过曲线的陡缓程度判断不同时期增长的特征(板书)历史阶段农业革命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增长特点数量少,增长缓慢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增长迅速原因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因为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营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较快(提问)就整个人类历史时期来看,那一个时期人口增长特别快?为什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第3页第一自然段和图1.3回答这个问题。
20世纪以来。
因为过去的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及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总结)通过对两幅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使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也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
(板书)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图片展示,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3页图1.4,小组讨论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人口增长较多的大洲,排序说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2)人口增长较少的大洲,排序说明?(大洋洲、欧洲、北美洲)(3)人口增长较快的大洲,排序说明?(非洲、拉丁美洲、亚洲)(4)人口增长较慢的大洲,排序说明?(欧洲、北美、大洋洲)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这些国家经济水平相比情况如何?(相差甚远)由此可见,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增长较为缓慢)(学生讨论)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两类国家当前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第五页的文字以及第五页的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都趋于缓慢,相比二三十年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亿人大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减缓,但是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其增长速度还是快得多。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增长较稳定,有些国家还出现了负增长。
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基于社会经济的变化,发达的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使人们老有所依,导致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下降。
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为了使子女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所以在前期教育中的投入比较多,从而使发达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降低,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
人口老龄化都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社会负担加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压力增大,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也会影响经济正常发展,是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那么如果人口增长很快是不是就很好呢?(不是,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交通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渡)既然人口增长的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呢?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学生活动)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的图1.5,以及课前大家通过网络搜集的资料来说一说不同国家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人口政策。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适当的补充材料)补充材料包括:材料一:日本计划明年耗资21亿美元鼓励国民多生多育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材料四:印度提倡“只生一个好”——鼓励三人小家庭生男生女都一样材料五:印度尼西亚《人口发展及幸福家庭法》材料六: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小结)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对及发达国家来说人口增长缓慢,应采取鼓励生育,吸引移民的措施;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实行控制人口的政策已经迫在眉睫。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环境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基数)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点。
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应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板书设计】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基数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征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2)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人口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