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工作制度
诊室工作制度

4.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五、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为提高诊室工作质量而努力。
4.4强化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操作。
22.3建立社区反馈机制,了解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
二十三、宣传与公共关系
23.1制定宣传计划,提高诊室的社会知名度和服务品牌形象。
23.2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医疗信息,提升公众的健康知识和医疗保健意识。
23.3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与媒体保持沟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十四、持续质量改进
三、工作制度
3.1诊室布局与设施
(1)诊室应保持整洁、安静、温馨,便于患者就诊。
(2)诊室设施应齐全,包括但不限于诊断床、检查器械、急救药品等。
(3)定期检查诊室设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消除安全隐患。
3.2诊疗流程
(1)患者就诊前需进行挂号,按照挂号顺序就诊。
(2)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根据病情开具检查、治疗方案。
11.2完善招聘与选拔机制,确保引进优秀人才。
11.3建立健全员工培训体系,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11.4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绩效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十二、财务管理
12.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
12.2实施预算管理,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2.3定期进行财务审计,防止财务风险,确保诊室经济运行安全。
16.2开展诊室文化建设活动,塑造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门诊诊室工作制度(5篇)

门诊诊室工作制度(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门诊诊室工作制度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门诊诊室工作制度口腔门诊室工作制度一、仪表着装:医务人员在上班时间,严肃认真举止端庄,穿戴工作衣、帽、口罩。
二、诊室要求:保持珍室的整洁、安静、不得说笑和喧哗,不准躺在治疗椅上休息,严守工作岗位,不得在诊室内做一切防碍于医疗工作的事情。
三、接诊工作:接待病人态度要和蔼热情,解释工作台要耐心,对口腔急性出血、急性疼痛及年老休弱患者可提前就诊。
四、后勤工作:治疗台上的各种药物上班及时检查及补充与更换。
五、设备与器械管理:诊室内器械治疗椅及物品放置规范化,诊室内所有设备器械,实行专人使用,保管负责制及时检查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六、水、电、气管理:严禁常明灯,常流水,医师离开应关灯、关气、关水、机器复位,值班医生负责室内水、电、气的管理工作。
口腔科医师行为规范一、提高素质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二、尊重病人:充分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处处替患者设想,细心照顾体贴入微,使病人感到可亲可敬可信。
三、认真负责:诊疗过程中,细致周到一丝不苟,准确及时,严格按有关规定,规程操作,使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
四、刻苦钻研:对技术精益求精,做到勤学多问,主动吸收新理论,新技术,虑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善于总结自己工作台的经验教训。
五、廉洁下直:不循私情,不图私利,光明磊落、正直诚实,对工作中的失误,差错和事故,如实报告,不隐瞒,不他人。
六、慎言守密:对病情的解释不能因语言不慎造成病人不必要的误解和思想顾虑,也不能因顾忌失言而绒口无言,但对其家属及单位应如实说明病情,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篇二:门诊诊室工作制度门诊诊室工作制度1、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按时开诊。
工作期间必须穿着整洁的工作服,配戴胸卡,男士不蓄胡须,不留长发,女士化淡妆,不戴首饰。
诊所规章制度15篇

诊所规章制度15篇诊所规章制度1一、注射室工作职责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护士应掌握常用注射药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对病人要热情、体贴,注射前应向病人作好解释,取得合作,并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如有过敏史,禁止使用该药。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4、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如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通告医生。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前后应洗手,操作时应戴帽子、口罩。
器械要定期消毒更换,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6、准备抢救药品、器械,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7、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定期细菌培养。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二、消毒药械使用管理制度1、使用的消毒药械必须是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的合格产品。
2、根据消毒目的选择适宜的消毒药械和处理方法。
3、注意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4、消毒液瓶应保持密闭,保证消毒药品的有效质量(浓度)。
5、加强消毒效果监测。
6、防止消毒液的'再次污染。
7、物体表面按规定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湿式清扫,用“84”消毒液拖地。
三、医师工作职责1、坚持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
2、严格执行门诊工作制度,戴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
3、要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细致询问病情、病史、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史等,并对病人做认真仔细的检查。
4、医师必须认证填写门诊病历,做好门诊登记,向患者交代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5、医师应根据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据处方。
6、根据社区疾病发生、流行的特点,负责社区健康状况调查和社区健康诊断,做好社区居民的卫生宣传工作。
7、负责疫情登记、报告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8、负责社区的健康咨询门诊工作。
急诊室各种工作制度(四篇)

急诊室各种工作制度一、急诊科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应选派有二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担任急诊值班,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班。
二、对急、重危病员要处理快、检查全、观察细、治疗合理。
三、对疑难重危的急诊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治或急诊会诊。
对重危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____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到病房,对需立即施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实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有关科室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四、遇重大抢救及意外事故造成大批病员时,应立即报告门急诊部和院领导(晚上和节假日通知总值班),及时____抢救力量。
五、凡涉及法律问题的病员(如猝死、车祸、凶杀等)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一、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二、一切抢救药物、器械、敷料均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和外借,由专人负责每班检查。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每日核对抢救器材及药品,班班交班,做到账物相符。
五、按消毒隔离要求,抢救室每天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无菌感物品保持备用状态。
六、抢救器械专人保管,心电图机、去颤器定期充电。
七、在抢救时,抢救人员要安岗定位,按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
八、每次抢救完毕后,要做到抢救登记,并清理现场,使抢救室恢复备用状态。
九、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重危病人抢救制度一、遇重危病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____力量抢救,必要时邀请院外会诊。
二、如条件许可,立即将重危病员专入抢救室抢救。
三、抢救设备及药品,不能任意搬动或外借,用后及时补充,每日检查一次,做到“一专三定”--专人负责、定位存放、定人保管、定时检查。
四、凡有危急病人在医师未来到之前,值班护士应先进行紧急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详细填写抢救记录(包括特别护理记录等)。
诊室工作制度

诊室工作制度诊室工作制度第1篇1、医护人员工作时要衣帽整齐、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坚持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收治到专门的留观室进行隔离观察。
3、发热门诊及观察室,要持续良好的通风,同时注意环境卫生。
4、病室内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无交叉。
出入口应配备手消毒剂,有专人检查出入人员是否贴合有关消毒要求,并做好记录。
5、接触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时,应戴口罩、眼罩、防护帽子、长筒靴、胶皮手套、穿隔离衣、连身服等,做好一切防护措施。
6、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均需戴口罩,严格隔离、管理,不得离开病区。
7、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8、室内每2小时用1000mg—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进行喷雾,每一天紫外线照射2-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病人转院后,应进行终未消毒,即用1.5%过氧乙酸加热薰蒸2小时,并做好记录。
9、地面、门窗等,用1000mg—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进行喷雾。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3—300ral/m3,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10、衣服、被褥等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250mg/L—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诊室工作制度第2篇1、凡在发热门诊工作的人员务必首先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才能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救治。
2、在未进入隔离区之前先洗净双手,穿好工作衣裤,戴好一次性帽子,穿好防护服,戴好一次性口罩(将小钢丝卡住鼻沟)再戴好十二层纱布口罩,戴好防护镜,最后戴好一次性手套,如接触疑似病人须戴二副手套,套好鞋套。
3、工作人员喝水之前务必清洗双手拿下口罩,再清洗双手,手方可喝水(瓶装水)。
4、工作人员离开发热门诊之前务必先脱手套,洗净双手,再脱防护镜、防护衣,脱口罩之前务必洗净双手,不得用未洗的双手触摸自己的清洁部位。
5、离开隔离区和进食之前洗手、洗脸。
学校诊室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学校诊室工作水平,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诊室工作职责1. 诊室负责对在校师生进行日常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医疗救治等工作。
2. 诊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疗资质和专业知识,严格执行医疗规范。
3. 诊室应做好卫生工作,保持诊室环境整洁、消毒到位。
三、工作流程1. 接诊(1)接诊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耐心询问病情,详细记录患者信息。
(2)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检查项目,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对病情严重或需要转诊的患者,应及时联系上级医院或通知家长。
2. 诊断与治疗(1)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2)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
(3)对治疗过程进行跟踪,确保治疗效果。
3. 药品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合理使用药品,避免滥用。
(3)做好药品的采购、储存、分发等工作。
4. 健康教育(1)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健康意识。
(2)普及疾病预防知识,降低疾病发生率。
(3)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师生生活质量。
四、工作要求1. 诊室工作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隐私,关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2. 严格执行医疗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3.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4. 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5.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五、监督检查1. 学校领导定期对诊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 对诊室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规定的诊室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医务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医务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医生诊室的工作制度

医生诊室工作制度一、总则医生诊室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广大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为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诊室设置与设备1. 诊室应设置在安静、明亮、通风良好的区域,并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2. 诊室内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病床、诊断桌、椅子、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等。
3. 诊室内的药品和器械应摆放整齐,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使用安全。
三、医生职责1. 医生应按时到岗,着装整洁,态度热情,对待患者耐心、细致、认真负责。
2. 医生应认真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3.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4. 医生应认真填写病历和处方,确保病历清晰、完整,处方准确无误。
5. 医生应在诊室内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遵守医疗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6. 医生应参加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患者权益保障1. 医生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秘密,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2.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意愿,为其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不得强迫或诱导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
3. 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关爱,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4. 医生应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五、诊室管理1. 诊室应保持整洁、安静,定期清扫、擦洗,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2. 诊室内的药品、器械和其他物品应摆放整齐,有序,避免乱扔乱放。
3. 医生应遵守医疗废物处理规定,正确分类、存放、处理医疗废物。
4. 诊室应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医疗器械,确保安全使用。
六、值班与交接制度1. 医生应按照医院规定实行值班制度,确保急救医疗工作不间断。
2. 值班医生应坚守岗位,履行职责,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报告并组织救治。
医院诊断室工作制度

医院诊断室工作制度一、工作时间1.诊断室的工作时间为每周七天,每天上午8:00至下午5:00,中午休息一小时。
2.诊断室设有两个班次,每班次工作8小时,班次表由主任医师根据医务人员的需求进行制定。
3.诊断室每年度可安排8小时的继续教育学习时间,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调休与加班1.调休: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请假,并提前向主任医师申请。
调休时间需要提前一周提交请假申请,由主任医师审核后批准。
2.加班:当医院繁忙或发生突发事件时,主任医师有权安排医务人员加班。
加班时间不得超过每人每周10小时,并按国家规定支付相应的加班费。
三、工作流程1.接诊:医务人员应按照叫号顺序接诊患者,并及时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
遇到疑难病例需要与其他科室医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诊断: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会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镜像诊断:医务人员使用医疗设备进行相关检查,并进行影像诊断。
所有检查结果均需及时输入电子病历系统。
4.报告编写:诊断结果应以书面形式撰写,并及时整理归档。
报告应准确、详细,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5.双查制度:对于重大疾病或处理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需要进行双查。
由两名以上的医务人员独立诊断,并在确保结果一致后才能向患者和其他相关科室报告。
6.阅片会:每周定期召开阅片会,医务人员就难病例进行讨论并交流经验,提高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
四、职责与责任1.主任医师:负责制定和执行诊断室的工作制度和发展规划;组织安排人员的培训和考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纠纷。
2.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完成工作任务;保证患者的隐私和病史的机密性;不得泄露患者的诊断信息。
3.护理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工作任务,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服务,并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4.支持人员:负责诊断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协助医务人员处理病例资料和报告。
个体诊所诊断室工作制度

个体诊所诊断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个体诊所诊断室的工作,提高诊断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就诊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政策,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工作纪律1. 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脱岗。
2. 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规定建立各类档案,要求管理规范化。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坚持查对制度。
4. 保持环境整洁,落实消毒措施。
5. 开展便民服务,服务热情、耐心,树立良好医德。
三、诊断室工作制度1. 诊断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临床经验,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
2. 接诊时,认真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查体,确保诊断准确无误。
3. 认真书写病历,字迹工整,内容详实,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 合理使用诊断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遵循医学伦理,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信息安全。
6.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全面的医疗服务。
四、检查室工作制度1. 检查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熟悉检查设备的操作和诊断意义。
2. 严格执行检查室工作流程,确保检查安全、迅速、准确。
3. 检查前,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同意。
4. 检查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5. 检查后,及时向患者反馈检查结果,必要时解释检查结果的含义和处理建议。
五、会诊制度1. 当遇到疑难病例时,应及时组织会诊,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参与。
2. 会诊过程中,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共同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案。
3. 会诊结束后,整理会诊意见,纳入患者病历,作为诊疗依据。
六、病例讨论制度1. 定期组织病例讨论,分析典型案例,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2. 病例讨论应邀请临床、影像、检验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3. 病例讨论记录应纳入患者病历,作为诊疗依据。
七、质量控制制度1. 建立诊断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定期对诊断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卫生服务站诊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卫生服务站诊室的管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诊室环境与设施1. 诊室应保持整洁、安静、舒适,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2. 诊室内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血压计、听诊器、温度计等。
3. 诊室内应有明显的标识,包括诊室名称、服务项目、医生姓名等。
4. 诊室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应摆放整齐,标识清晰,确保安全使用。
三、人员管理1. 诊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
2. 医生应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确保医疗安全。
3. 护士等辅助人员应协助医生做好患者的诊疗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4. 诊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四、诊疗流程1. 患者就诊时,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耐心询问病史,做好登记工作。
2.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4. 患者离院时,工作人员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并提醒复查时间。
五、药品管理1. 诊室药品应定期检查,确保药品质量。
2. 药品应按照规定储存,避免过期、变质。
3. 药品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 废弃药品应按照规定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六、卫生与消毒1. 诊室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2. 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3. 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七、保密与隐私1. 诊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保密制度,保护患者隐私。
2. 对患者病情、诊断、治疗等信息,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八、投诉与处理1. 患者对诊疗服务有投诉时,工作人员应认真听取,并做好记录。
2. 对患者投诉,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告知患者处理结果。
九、附则1. 本制度由卫生服务站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卫生服务站诊室的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全科诊室工作制度

全科诊室工作制度一、工作时间及考勤管理1.全科诊室的工作时间为每天上午8点到12点,下午1点到5点。
2.医生必须按时到岗上班,不得迟到早退,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必须提前向管理员请假,并经管理员批准。
二、医生轮值制度1.全科诊室采取轮班制度,每周有两位医生轮流值班,确定具体的轮班时间由医生协商决定。
2.轮班期间负责上班医生应当做好辅助工作,如接诊、为患者开具医嘱、做好医疗记录等。
三、诊疗流程1.医生应当按照规定的门诊时间、接诊流程进行患者接诊。
2.医生应当主动了解患者病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3.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及时向患者说明治疗原则和效果预期。
四、医疗记录1.医生接诊后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检结果、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意见及治疗方案等内容,并签名确认。
2.医生应当将患者的诊疗记录保存在电子病历系统中,便于查阅和管理。
3.医生应当定期对电子病历进行核查,及时修改和完善。
五、医嘱开具1.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针对性地开具合理的医嘱。
2.医生应当在医嘱上注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诊断、用药剂量及用法等内容,并签名确认。
3.医生应当嘱咐患者对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六、医患沟通1.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权益,与患者进行友好、真诚的沟通。
2.医生应当向患者详细解释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回答患者的疑问。
3.医生应当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感。
七、疫情防控1.医生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2.医生应当及时向上级汇报发现的可疑疫情或疑似病例,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八、培训和学习1.医生应当定期参加医疗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医生应当定期学习最新的临床指南、诊疗方案等,改进诊疗水平。
以上就是全科诊室工作制度的一些规定,医生应当严格遵守,并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诊断室工作制度三篇

诊断室工作制度三篇篇一:诊断室工作制度1、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脱岗。
2、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时统计上报。
3、按规定建立各类档案,要求管理规范化。
4、遵守无菌作规程,坚持查对制度。
5、保持环境整洁,落实消毒措施。
6、对家庭病床,按规定访视,体检,提供咨询。
7、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慢性病管理。
8、对疑难重病患者及时会诊、转诊,建立工作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9、遵守财会制度及药品、物品领取规定,严格保管,防火防盗。
10、开展便民服务,服务热情、耐心,树立良好医德。
治疗室工作制度1、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凡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
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
3、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5、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天更换1次(器械消毒液),头皮针、静脉导管酒精浸泡液经常保持75%的浓度。
6、已用过的注射用具要随手清理、清点,每日更换。
7、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重新灭菌。
处置室工作制度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或医嘱执行。
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热情、体贴。
3、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4、严格执行无菌作规定,作时应戴口罩、帽子。
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
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
5、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6、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7、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8、换药时除固定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重新灭菌。
无菌溶液超过3日要重新消毒。
9、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换2次。
10、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
11、特殊感染不得在处置室内处理。
诊室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诊室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诊室工作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 严格执行医疗法规,确保医疗安全;3. 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4. 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持续改进;5. 保密原则,尊重患者隐私。
三、诊室工作职责1. 诊室主任职责(1)负责诊室日常管理工作,确保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2)负责诊室人员的培训、考核、奖惩工作;(3)负责诊室设备、药品、物资的管理;(4)负责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诊室医师职责(1)严格遵守医疗法规,确保诊疗行为合法合规;(2)认真负责,对待患者一视同仁;(3)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4)严格遵守诊疗操作规范,确保诊疗安全;(5)定期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 诊室护士职责(1)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2)认真负责,对待患者一视同仁;(3)协助医师进行诊疗工作,做好患者病情观察;(4)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5)定期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4. 诊室其他工作人员职责(1)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2)做好诊室环境卫生、消毒工作;(3)协助医师、护士完成诊疗工作;(4)定期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四、诊室工作流程1. 患者就诊(1)患者挂号;(2)患者持挂号单到诊室就诊;(3)医师接诊,了解患者病情,制定诊疗方案;(4)护士协助医师完成诊疗工作;(5)患者完成缴费、取药等手续。
2. 诊疗工作(1)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诊断、治疗;(2)护士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操作,做好患者病情观察;(3)医师定期复查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4)患者完成疗程后,医师进行总结评价。
3. 病例讨论(1)医师定期组织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水平;(2)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与讨论,共同提高诊疗质量;(3)对典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中医门诊室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医门诊室的管理,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门诊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门诊室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技术人员、行政人员等。
第三条本门诊室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特色诊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本门诊室设立主任一名,负责全面管理工作;设副主任一名,协助主任工作;设护士长一名,负责护理管理工作;设药剂师一名,负责药品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岗位职责如下:1. 主任:负责门诊室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主持制定门诊室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2. 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门诊室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 护士长:负责护理团队的管理,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4. 药剂师:负责药品采购、储存、调配、发放等工作;确保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5. 医生: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等工作;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医疗质量。
6. 技术人员:负责辅助检查、治疗等工作;确保技术操作规范,保障患者安全。
7. 行政人员:负责门诊室的后勤保障、设备维护、环境卫生等工作。
第三章工作流程与规范第六条门诊室工作流程:1. 患者挂号:患者持有效证件到挂号窗口办理挂号手续。
2. 预约就诊:患者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预约就诊。
3. 诊断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诊断、治疗。
4. 复诊:患者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复诊。
5. 药品取药:患者持处方到药房取药。
6. 门诊结算:患者完成诊疗后,到收费窗口办理结算手续。
7. 退费:患者因故退费,到收费窗口办理退费手续。
第七条诊疗规范:1. 医生应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诊疗,不得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诊室工作管理制度

诊室工作管理制度
1.护理人员必须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佩戴胸卡、准时上岗。
2.护理人员提前做好各种物质准备(有的科室还要准备好消毒器械设备)。
急救物品、药品每月清点并登记,保证急救物品、药品的完好状态。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体温表、诊室、诊疗台清洁消毒工作,做好无菌物品的处理、更换、规范放置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4.按疾病轻、重、缓、急及病种有序地排号分诊,安排危重患者优先诊治,并做好危重患者的护送工作。
做到一人一诊室。
5.做好诊室内医疗器械、药品、消毒剂、管理工作,备好急救用品、药品,一旦遇到患者病情突变,及时做好应急处理。
6.认真做好接诊后整理工作,包括添置好各类申请单,化验单,统计当天的工作量,做好诊室的清洁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管好水,电及门窗,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诊室安全意识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诊室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及流程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诊室及其工作人员。
三、安全意识要求1. 诊室工作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确保诊疗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 诊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诊室工作人员应保持诊室环境整洁,确保诊疗设备、药品等物品安全。
四、诊室安全管理制度1. 设备安全(1)定期检查诊疗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无安全隐患。
(2)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3)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修,不得私自拆卸、修理。
2. 药品安全(1)药品存放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防止混淆。
(2)药品使用前应检查有效期,确保药品质量。
(3)药品废弃时,应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3. 患者安全(1)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安全。
(2)对有特殊病情的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3)患者离开诊室时,应告知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安全。
4. 诊室环境安全(1)诊室环境应保持整洁,地面干燥,防止滑倒。
(2)诊室内禁止吸烟,保持空气流通。
(3)诊室门窗应完好,防止外人闯入。
五、诊室安全流程1. 诊室环境检查(1)每日上班前,工作人员应对诊室进行环境检查,确保诊室环境安全。
(2)下班前,工作人员应再次检查诊室环境,确保无安全隐患。
2. 设备检查(1)每日上班前,工作人员应对诊疗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2)下班前,工作人员应关闭设备电源,确保设备安全。
3. 药品管理(1)每日上班前,工作人员应对药品进行检查,确保药品质量。
(2)下班前,工作人员应清点药品,确保药品数量准确。
4. 患者接待(1)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病情,确保患者安全。
(2)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六、监督检查1. 院领导定期对诊室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及流程得到有效执行。
中医诊室工作制度范本

中医诊室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中医诊室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医疗质量,维护患者权益,规范中医诊疗行为,提高中医服务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医诊室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技术为宗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第三条中医诊室应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益,关心、体贴患者,为患者保守医密,不得泄露患者隐私和秘密。
第四条中医诊室应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岗位职责,确保诊疗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二、中医诊室工作流程第五条患者就诊时,应先至挂号窗口办理挂号手续,并携带病历本按照先后顺序就诊。
老人、儿童及急症患者可优先就诊。
第六条中医师应热情接待患者,耐心解答问题,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检查,力求正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第七条中医师应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书写中医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并签全名。
第八条中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严格遵守用药规定,针对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并告知患者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九条中医诊室应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预防医疗纠纷。
第十条中医诊室应定期开展中医药知识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中医师的业务水平。
三、中医诊室管理规定第十一条中医诊室要保持环境整洁、安静,通风良好,确保患者舒适就医。
第十二条中医诊室内的器械物品应放置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第十三条中医诊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第十四条中医诊室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和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一旦发现传染病人,立即采取隔离等相关措施。
第十五条中医诊室应加强中药煎煮管理,确保煎药质量,对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
四、中医诊室人员职责第十六条中医师应负责患者的诊疗工作,认真执行诊疗计划,确保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医院诊断室工作制度

医院诊断室工作制度
1、诊断室医师应由执业医师担任。
诊断室医师应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根据主诉认真检查,正确诊断,妥善处置。
应在许可范围内开展诊疗工作,遵守职业道德,对危重病人及时转诊。
2、认真落实门诊登记制度,登记范围应包括每日工作量、初步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案、处方等内容,并按规定存档备查。
3、处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4、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做到报告信息准确可靠,不瞒报、不缓报、不谎报、不漏报。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持清洁、整齐的良好就诊环境。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认真学习专业理论与技术,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中西医内科诊室工作制度

中西医内科诊室工作制度
中西医内科诊室的工作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工作时间:通常为每天上午上班,下午下班,每周工作五天,具体工作时间可以根据医院或诊所的具体情况而定。
2. 值班制度:医生和护士会轮流值班,以确保诊室正常运行。
值班时间可以是轮班制、白班夜班交替或长期班制等。
3. 接诊流程:患者来到诊室后,前台会登记患者信息,然后由护士进行初步的检查和询问病史。
接着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问诊和检查,然后制定诊断并给予治疗建议。
4. 患者预约:诊室会设立患者预约系统,患者可以提前电话或在线预约就诊时间,以便安排医生和患者的时间。
5. 医疗记录:医生会在患者就诊过程中进行详细的医疗记录,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方案等。
6. 医疗设备和药物管理:诊室会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并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和药物的储存使用安全。
7. 医疗卫生和消毒:诊室应当符合医疗卫生标准,及时消毒诊室内的设备、工具和环境,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8. 私人信息保护:诊室应当严格保护患者的私人信息安全,不
得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
以上是中西医内科诊室工作制度的一些常见内容,具体可能会根据医院或诊所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诊室工作制度

诊室工作制度诊室工作制度为了保证患者的权益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诊室工作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个关于诊室工作制度的参考内容。
一、诊室的管理1. 诊室的整洁与卫生: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要确保诊室的准备工作完成,保持诊室的整洁、卫生和有序。
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2. 办公用品杂物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合理使用办公用品,并妥善管理,定期盘点和补充。
禁止私自带走办公用品和任何非工作相关物品。
3. 设备设施维护:工作人员要认真使用和维护诊室的各种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
4.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医疗废弃物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分类存放和处理,工作人员负有义务保持诊室的环境整洁和卫生。
二、工作时间和排班1. 工作时间:医生和护士必须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进行工作,不得迟到早退。
请假需提前向主管部门请示并获得批准。
2. 排班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排班制度,确保有足够的医生和护士在合适的时间段内服务患者。
3. 休息时间:工作人员享有合理的休息时间,但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并及时返回工作岗位。
三、服务规范1. 服务态度:工作人员要以友善、耐心和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诊室秩序:医生和护士要保持诊室的秩序,确保诊室内的工作有序进行。
3. 保护患者隐私: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护患者隐私的规定,不得私自透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四、医疗安全和危机应对1. 医疗安全意识培养: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参加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疗安全意识,掌握适当的应对措施。
2. 事故报告和处理:任何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发生时,员工必须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3. 突发事件应对: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医生和护士要冷静应对,按照应急预案进行行动,尽力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结:诊室工作制度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和保护患者权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和执行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能够使诊室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和高效,提高医疗团队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机构诊室工作制度
一、牢记宗旨,明确职责,一切为病人着想,做到接待热心;查体细心;诊治精心;服务耐心。
二、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急症诊疗,抢救等基本知识、技能,及时做出初步诊断,提出最佳治疗方案(医嘱)。
三、做好门诊登记,认真规范书写门诊病历、处方等医疗文书,做好家庭访视记录和体检记录。
四、病人按次序就诊,急、危、重病人随到随诊;对不能确诊的病人应组织会诊或转诊,转诊前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