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古今词义异同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4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代汉语4古今词义的异同

宫 : 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 宫 ” 。 《 说文·宀 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 “ 说文 宀
室也。 先秦无论贵贱所住的地方皆称宫, 部》:“宫,室也。”先秦无论贵贱所住的地方皆称宫, 自秦始皇始专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 自秦始皇始专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 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 “宫”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现在指一些群众集会 的地方, 文化宫” 少年宫” 科技宫” 的地方,如“文化宫”、“少年宫”、“科技宫”等。 困卦》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 《周易·困卦》:“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经典 周易 困卦 释文·尔雅音义》:“宫,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 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 释文 尔雅音义》 尔雅音义 惟王者所居为宫也。 惟王者所居为宫也。” 古义: 瓦 : 古义 : 陶器 说文·瓦部 瓦部》 《 说文 瓦部 》 : “ 土器已烧之总
古今义异词
(1)古今词义迥异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看,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看, 迥然不同。 迥然不同。
抢:在元明以前,,都没有“抢夺”的含义,而是作“碰、撞”解。 在元明以前,,都没有“抢夺”的含义,而是作 ,,都没有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 蜩与学鸠笑之曰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 榆枋而止, 《庄子 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 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战国策·魏策 魏策》 以头 地耳” 以头抢 的意思。 《战国策 魏策》“以头抢地耳”。“抢”是“撞”的意思。 即是此义。现代是“抢劫、抢夺”之义。 今有成语“呼天抢 今有成语“呼天抢地” 即是此义。现代是“抢劫、抢夺”之义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第一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耳、刀、马、牛、羊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等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数词:一、二、三、四、注意: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

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基本词汇的词义基本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变化。

(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1、旧词的死亡原因:历史事物的消亡膢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倡优——演员、艺人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打瞌睡——泛指所有的睡觉《韩非子》:“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卖掉(卖的结果)——卖的行为《左传·蹇叔哭师》:“穆公访诸于蹇叔。

”咨询(事)——探访、拜访(人)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变化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1.扩大: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

《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诸侯之妻——自己及他人的妻子2.缩小: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战国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泛指居处、房屋——帝王的殿堂、居室《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岳父《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泛指金属——专指黄金。

3.转移: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到了另外一个范围。

(词义转移: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的对象从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两事类间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无类属关系。

第三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三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府:仓库→官府 访:询问→拜访、察访
脚:小腿→足
百姓:百官→平民
返回本章目录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表现在褒贬与轻重两个方面。 1、褒贬不同 古义褒今义贬的:
复辟——古:恢复君位。今:开历史的倒车。 爪牙——古:得力助手。今:坏人的帮凶。
古义贬今义褒的:
锻炼——古:玩弄法律进行诬陷。今:经过实践 使之提高或变好
词义的缩小-宫
古 义: 室、房屋
后起意义:
宫殿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战国策·秦策》
词义的缩小-金
古 义:
金属
后起意义:
黄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词义的缩小-亲戚
古义:
亲属,包括 父母子女
后起意义:
亲属
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词义的缩小-丈夫
上古义:
对男子的尊称
古 代 汉 语
第三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二、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四、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应注意的问题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的。 如:马、牛、山、人、手 作用: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 能够保持语言的稳定性,词义基本未变的词汇
窃人之财,犹 谓之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古义: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强盗
词义的转移-牺牲
古义: 为祭祀宰杀
的牲畜
今义:
为正义而 舍弃生命;放 弃或损害一
方的利益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显著最快,尤其是词义,几乎处于经常变动中。

古今词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如天地人马牛,日月风雨雪霜,东西南北左右上下等。

这些词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历史悠久,经过各个语言时代一直流传至今,千百年来意义基本相同,没有发生变化,古今一脉相承。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虽然词形没有变化,但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例:①走,今义为慢慢散步,古义为跑。

②去,今为往,古义为离开。

③慢,今为动作迟缓,古义为懈怠无礼。

④行李,今义为出行时携带的行装物品,古义为外交使节。

⑤牺牲,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古义为祭神的猪、牛、羊。

⑥烈士,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生命的人,古义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⑦丈夫,今义为女子配偶,古义为男人。

⑧厌,今义为厌恶,古义为满足。

⑨毙,今义为死,古义为倒下。

⑩卑鄙,今义为品质恶劣行为下流,古义为出身卑贱,见识短浅。

(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古今词义异同是词义演变发展的结果,新义和原义比较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睡——古指打瞌睡,今扩大为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睡。

菜——《说文》:“草可食者。

”扩大为鱼肉及其他食品。

醒——本文为酒醒,扩大为睡醒。

2.词义缩小子——本指儿女,不分男女,统称为子,后专指儿子。

臭——从自从犬,本义指气味,包括香气秽气,后专指秽气。

汤——本指热水,开水,后指菜汤内汤。

3.词义转移脚——原指小腿,后来指人体接触地面的部分。

闻——本义是听,现代指用鼻子嗅。

庙——原指供奉祖先的地方,后专指供奉神的地方。

4.词义褒贬色彩不同谤——古指公开议论,今指诽谤毁谤。

贿——古指财物或赠送财物,后指行贿,受贿。

祥——古指征兆,包吉兆凶兆,后代专指吉兆。

5.词义轻重程度不同疾病——疾:小病,病:大病怨恨——怨古重今轻,恨古轻今重。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语言是发展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又必须承认语言的继承性,看到古今汉语相同的方面;但是更应该重视语言的发展,看到古今汉语相异的方面。

继承和发展,是矛盾的统一,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对的。

语言的各方面,词汇变化最快。

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词义不断演变。

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有没有这样的一些词:它们的意义直到今天仍旧是几千年前的意义,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的呢?有的。

例如“鸡”、“牛”、“大”、“小”、“哭”、“笑”等,它们所指称的仍旧是几千年前的同一概念。

这些是属於基本词汇的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但是,像这种意义几乎没有变化的词,在汉语词汇中只占少数。

有没有这样的一些词:它们的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是毫无关系的呢?也是有的。

例如“该”字在上古和中古都只当“完备”讲(注:古代汉语里,字和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因此,研究古代汉语,传统上都以字为单位。

本书为了行文的方便,沿用了传统的办法,在论及某个具体的单音词时,往往不称“某词”而称“某字”,如不说“‘该’这个词”,而说“‘该’字”,以下皆同此(只是行文上这样,但我们实际上还是以词为单位)。

),宋玉《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王逸注:“该,亦备也。

”到了中古以后才有“应当”的意义,在这后起的意义和“完备”的意义之间,我们看不出继承的关系来(注:《说文》:“该,军中约也。

”段玉裁注:“凡俗云‘应该’者,皆本此。

”但是“军中约”的意思没有史料可以证明。

)。

又如“抢”(qiǎng)字,现代是抢劫的意思;《庄子·逍遥游》中“抢(qiāng)榆枋”的“抢”,是“突过”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四》中“以头抢(qiāng)地尔”的“抢”,是“撞”的意思,都和“抢劫”的意义无关。

古代汉语(I)02-古今词义的异同(word)_5

古代汉语(I)02-古今词义的异同(word)_5
今:岳父。 3.词义转移:题、走、脚、涕、狱 题:本义指额头。雕题;在额头上刻画。
今:题目。 走:古义为挥摆两臂,奋力奔跑,如:走马观花
今:步行。 脚:本义指小腿。《后汉书•班超传》:“互抱超马脚不得行。” 班超在西域多年,年老思归,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班超和将士们的感情很好。 班超临行时,一个叫李互的将领抱住了他的马腿,不让他走。这里的“马脚”是 马腿,不是马蹄子。
今泛指菜肴。 睡:本义指打瞌睡。欧阳修《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躺在床上睡觉,不会低着头。垂头而睡,就是打瞌睡。 今:睡眠。 响:本义为回声,如《水经注 • 江水》:“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谷传响,就是空谷间传来回声。
今指一切响声。 脸:本义指两颊的上部。晏殊《破阵子》:“笑从双脸生。” 笑从双脸生,意思是说,一个女孩因为在跟同伴玩的斗草游戏中嬴了,双颊上笑 意盈盈。脸之所以能成双,是因为它指的是脸颊的上部。
今:腿以下的部分。 涕:本义为眼泪,如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不胜所言。” “涕零”是流下了眼泪,不是流下鼻涕。
今:鼻液。 狱:本义为案件。《左传 •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大之狱,就是大大小小的案件。这句意思是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洞 察案情,但一定会根据真实情况处理。
今:面部。
2. 词义缩小:虫、宫、臭、汤、丈人 虫(蟲):本义为动物。古人把动物分为毛虫、羽虫、甲虫、鳞虫、裸虫。
今指昆虫。
宫:本义为大房子。《战国策•秦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 迎三十里。”
战国纵横家苏秦最盛时身佩六国相印,一次他途径自己的家乡,他的父母打扫了 房子,清理了道路,出郊三十里去迎接他。苏秦家不是君王之家,他家的房子也 不是宫殿,这里的“宫”只不过是空间较大的房子而已,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单元 房。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 • •
请同学分析: 请同学分析: 粮: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庄子 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 三月聚粮。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三月聚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 居家为食,行道曰粮。 “居家为食,行道曰粮。” • 《晋书 吴隐之传》:“每月初得禄,裁留 晋书·吴隐之传 吴隐之传》 每月初得禄, 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 后汉书·和帝 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后汉书 和帝 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 纪》:“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
• 2、古今义同词
• 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 古今坐的方法不同, 变化。 变化。 • 雷,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 请同学分析: 请同学分析: • 抢:《战国策 秦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 战国策·秦策 秦策》 布衣之怒, 以头抢地耳。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 跣,以头抢地耳。”《庄子 逍遥游》:“我决 起而飞,抢榆枋。 起而飞,抢榆枋。” • 行李:《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 行李: 左传·僖公三十年 僖公三十年》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菜 《说文》:“草之可食者。” 说文》 草之可食者。 鹤林 《鹤林玉露》:仇泰然曰: 鹤林玉 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 “某为太守, 居常不敢食肉,只 是吃菜 公为小官,乃敢食肉, 是吃菜;公为小官, 乃敢食肉, 定非廉士。 定非廉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请同学分析: 请同学分析: 睡: : 说文·目部 目部》 坐寐也。 史记·商 《说文 目部》:“坐寐也。”《史记 商 君列传》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 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 孝公时时睡,弗听。 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列传》 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 苏秦列传》: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苏轼《秋声赋》 童子莫对, 苏轼《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 睡。” • 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 苏轼《海棠诗》 只恐夜深花睡去, 烧高烛照红妆。 烧高烛照红妆。”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_词汇_古今词义的异同课件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_词汇_古今词义的异同课件

(五)注意词义变化的社会性:词义变化与社会生 活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如: 例1:“寺、庙”的词义变化与东汉时佛教传入中 国有关。 寺:官府 —— 供奉佛的地方。(佛教) 庙:供奉祖先的地方、宗庙 ——供奉神的地 方。(道教) 例2:“左、右”的词义变化与古代尚右的民俗有 关。 左:左迁(贬官);闾左(古代穷人居闾门之 左)。 右:“位在廉颇之右”;右族(豪门大族); 座右铭(座位右方自勉的铭文)。
(二)注意词义变化的系列性:对某些词的词义变 化,不能孤立地考察,必须联系相关的词才能更好地看 出古今词义的变化。如: 步:慢步走 →→ 只保持量词义 趋:快步走 →→ 基本消失 走:跑 →→ 行走 跑:秦方言词,本“用足爪抓地”义,引申出 “跑”义
(三)注意词义变化的历史性:“古”和“今”是一 对相对概念,说某词今义是什么,并不是说这个意义是 现代汉语中才产生的。“古”和“今”只是表明了时间 的先后。如: 例1:币:《说文》:“币,帛也。”→→礼物 →→货币(至迟西汉已有) 例2:爪牙:得力助手→→坏人的帮凶(唐代已出 现)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一)词的理性意义变化
1.词义范围的扩大。 江、河;皮、革、肤;醒;脸;保姆。 2.词义范围的缩小。 金;臭;亲戚。 3.词义范围的转移。 官;闻;涕。
词的感情意义变化。 (二)词的感情意义变化。如“始作俑 今天有人误用,就是对感情意义失察。 者”,今天有人误用,就是对感情意义失察。
古代汉语词汇古今词义的异同课件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工具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提高语言素养为批判的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古代汉语词汇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的基本情况
1、旧义消失,新义产生,新义代替了旧义。如 “除”词义的发展演变。 2、新旧义互存。一个词新表达的义项的数量增 加了。如“被”词义的发展演变。 3、旧义消亡,没有产生新义。如“坟”词义的 消亡。 4、旧义仍然保存,但有了细微的变化。如“夺” 词义的变化。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今词义异同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今词义异同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语音是发展的,尤其是词汇,它的发展演变更为突出,词汇的发展除了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这种情况外,还表现为词义不断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的发展,绝大多数词的意义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我们如果从今义去解释古义,就不能正确地去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所以,学习古代汉语时,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传承词一、古今词义的基本情况(三种)(一)词义基本没有变化的。

这主要是基本词汇部分,如天地人马牛羊,日月风雨霜雪,东南西北左右上下,大小轻重短长等。

这些都属于汉语的基本词汇。

但没有变化的词义也不仅限于基本词汇。

例如:埃、皑、秕、唉、巢、尝、澄、厨、怵、慈、粹、钓、麩。

复音词也不乏这方面的例子,如芍药、梧桐、凤凰、仓庚、蟋蟀、参差、窈窕、踊跃、逍遥、翱翔等,这些词在《诗经》中已经有了。

正是由於这些词的意义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同发展缓慢的语法结构一起,保证了汉语的稳固性,也体现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关系,从学习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很显然,对这类词的理解不会有什么困难。

古用今废词(二)词义完全不同或已消亡的词词义完全不同就是说,有一些词,从形体看,古今一致,从意义上看,迥然不同,例如“该”,古代的常用义是“完备”。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王逸注:“该,亦备也。

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方言》卷十三:“备,该,咸也”。

在现代汉语中“该”的常用意义是“应当”。

成语有“言简意赅”,“赅”是完备,不过字形不同。

还有词已消亡,我们说词的消亡是指在口语中不再使用,在书面语中一般也不再用,当然这是就整个社会讲的,至于个人,在文章中用了一个已消亡的词,那是有可能的,我们考察词的存亡,是从整个社会着眼的。

例如:在《说文》中有关牛的字有牬(bèi,两岁半)犙(sān,三岁半)(tú,黄牛卷文)等,现在已不使用了,《诗经·大雅·荡》“内于中国”“”(bèi)是指发怒,现在谁还用“”这个词来表示发怒呢?这些词义完全不同或已消亡的词,对初学者困难较大,但我们只要查查字典就可以解决,不会给我们增加太大的困难。

古代汉语讲义-词汇-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代汉语讲义-词汇-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代汉语讲义-词汇-古今詞義的異同第一節詞彙的繼承和發展語言的詞彙是發展變化的。

閱讀古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古今詞義差異所帶來的理解障礙。

基本詞彙和一般詞彙一、舊詞不斷消亡1、歷史事物的消亡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詩經豳風七月)觥是古代一種有獸頭形的器蓋或整個器物象獸形。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

(韓非子五蠹)(觥籌交錯)膢是古代楚地在二月祭祀飲食神的節日。

臘,古代陰曆十二月的一種祭祀。

(臘月)長沮、桀溺耦而耕。

(論語微子)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為耒。

(易經系辭下)玦: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項羽本紀)(玦為環形而有缺口的玉;璧為平圓形,中間有孔。

)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優,回也不改其樂。

(論語雍也)筑: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

(史記刺客列傳)2、表示過去的思想意識的詞語薨: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禮記曲禮下)弑:臣弑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所由來漸矣。

(易經坤文言)3、被別的詞語所取代舊詞所反映的事物、觀念仍然存在,但後代改變了說法。

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蓄之,流俗之所輕也。

(報任安書)倡優-藝人、演員4、有些詞語,古代和現代用的是相同的字,而古義和今義卻迥然不同。

《說文示部》齋,戒潔也。

本指古代祭祀或典禮前清心潔身,以示虔誠。

殺之府舍,而丞相奉齋酧(chou4醇酒)入廟祠(漢書趙廣傳)魏晉時期,“齋”有了居室、房舍的意思。

如:吳郡太守張懋聞齋內床下犬聲。

(搜神記)再如:我決起而飛,搶楡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

(逍遙遊)搶(qiang1):觸碰,今:搶劫李廣軍極簡易。

(李將軍列傳)簡易:怠慢、輕慢的意思,與今義無關。

二、新詞不斷產生電原為閃電義,今以電為首的字越來越多。

德律風麥克風第二節古今詞義的變化1、意义的多少不同一個詞有本義,還可以有引申義,形成一詞多義現象。

在詞典中表現為義項。

有的產生,有的消亡。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异同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异同
3
2
1
词义范围的 差异
词义褒贬 的变化
诬:“诬,加也。”
词义演变的原因
演变的原因
社会的发 展、风俗 的变迁
内部制约 如:履— —屦—— 鞋
如:家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斃于车中。 五族为党。——皆栾氏之党也。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其臭如兰。 穆公访诸蹇叔。
加重 褒贬色彩 扩大 缩小 转移
词义的转移 曹刿见诸。
默、恨、 少年 军无见粮。
现成的 臭、朕、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货而不售。 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
扩大
转移 转移 扩大 扩大
词义范围的变化
江、河、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 看见 死不恨矣。 脸、嘴、皮 词义的扩大 敢陈愚见。 徒见欺。 义项的增减 词义的缩小 图穷匕首见。 见解 见笑 见效 拜见
第二节 古今词义异同
1
词义变化的类型
2
词义变化的结果
词义演变的原因
3
词义变化的类型
《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
迥 异
《左传》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蔡叔。
《尚书》重我民,无尽劉。 《劝学》赦之,以劝事君者。 《孟子》吾何爱一牛。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殊 微
词义变化的结果
爪牙: “然谋臣与爪牙 之士,不可不养 词义程度 而择也。” 的轻重 祥: “是何祥也?吉 凶焉在?” 病、饿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但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又必须看到语言的继承性。

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就造成了古今语言既有“同”的一面,又有“异”的一面。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全面考核古今词义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发现,古今词义的异同表现为三种情况:1 古今意义基本相同我们知道,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即语言词汇中同人们千百年来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基础的部分,具有历时的稳定性。

这些词数量不多,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意义基本未变。

例如:名词——人、手、牛、羊、日、月、山、川、风、雨、雷、电。

动词——出、入、起、立、哭、笑、打、骂、跳、叫。

形容词——长、短、轻、重、方、圆、大、小、扁、平、尖、钝、美、丑、善、恶。

数词——一、二、三、四、十、百、千、万。

上述诸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

我们说“基本”,意味着它们自古及今并非没有一点变化。

例如,“人”的词义,古人和今人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

《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现代汉语词典》:“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可见,现代人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要比古人深刻得多。

但不管怎么说,古语中的“人”和今语中的“人”,所指并无不同。

基本词汇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体现了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关系。

2 古今意义完全不同有些词,古今词形(书写形式)完全一样,但含义迥异。

例如:该——古代常用义是“完备”。

如《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汉王逸注:“该,亦备也。

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

”“该”的现代常用义则是“应该”,与“完备”完全不同。

找——古代的含义是“划船”。

《集韵·麻韵》:“划,舟进竿谓之划。

或从手。

”(“或从手”说明“划”的另写法为“找”)《字汇·手部》:“找,与划同,拨进船也。

”现代“找”义为“寻找”。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第三章词义第一节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的差异王力先生说:“读古书要有历史观点,要注意语言的时代性,要有发展的观点,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

古代汉语是历史语言。

学习古代汉语的词义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能把几千年间的词义放在同一历史平面来考察,更不能以今律古,以今义去理解古词。

古今词语差别从形式上看,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词汇以多音节词为主。

从词义上看,有以下几种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如:天、地、田、土、人,这体现了汉语发展的稳定性、继承性。

2.古今词义迥异。

如:绸:古义:缠绕。

《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

今义:丝绸。

涕:古义:眼泪。

《诗经·陈风》:“涕泗滂沱。

”今义:鼻涕。

3.古今词义同中有异对古今共用,但意义不相同的词尤其要注意,因为此类词被曲解的可能性最大。

二、古今词义演变的形式(一)从外延看词义范围扩大,如,河:古义:黄河,今义:河流的泛称。

词义范围缩小,如,宫:古义:房屋,屋舍。

今义:宫殿,少年宫。

词义转移,如: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二)从词义的感情色彩看有褒、贬、中性词的转变谤:古为中性,今为贬义。

风骚:古为褒义,今为贬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三章词义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的意义词根据其意义多少的不同,可以分成单义词和多义词,根据词义和字形之间的关系的不同,多义词的各义项又分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严格地说,本义与假借义不是一个词,仅仅是同形而已。

二、本义1.本义指文献记载的最初的意义。

是词义引申的基础、源头。

也可以说,指文字产生时的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所反映的并有史料证明的意义。

2.如何求本义(1)通过分析古文字字形(象形性文字),利用《说文解字》。

(2)注意各种造字法造出的字,表义的确切性是不一样的,按四体的排列顺序依次递减。

三、词的引申义1.由词的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词的引申义。

2.根据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的不同,引申义可分为直接引申、间接引申。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区别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词汇也是随着它所表⽰的事物、现象的消亡⽽消亡、变化⽽变化、产⽣⽽产⽣的。

由此,便产⽣了古今词义之间的异同。

本⽂就是通过具体的词例来说明古今词义异同所存在的⼏种情况。

由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情况复杂多样,所以,笔者从多个⾓度对古今词义的异同进⾏了简要的分析。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指词义的外延)1、词义范围的缩⼩其特点是词的古义的范围⼤于今义,今义⼀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全⾯收敛。

“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

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母闻之,清宫除道。

”“清宫”即打扫房屋。

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了。

⼜如“丈⼈”在古代是对⽼者的尊称。

《论语·⼦路从⽽后》:“⼦路从⽽后。

遇丈⼈,以杖荷蓧。

”现代“丈⼈”专指妻⼦的⽗亲,即岳⽗。

词义范围缩⼩了。

2、词义范围的扩⼤。

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于今义。

词义从故意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扩张的⽅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

《说⽂》:“焚,烧⽥也。

”本义是放⽕烧⼭林进⾏围猎(“⽥”的意思是⽥猎,后来写作“畋”)。

《左传·⼦产说范宣⼦轻币》:“象有齿以焚其⾝。

”意思是⼤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因⽽导致⾃⾝遭受围猎。

⼜如《孟⼦·许⾏》:“益烈⼭泽⽽焚之,禽兽逃匿。

”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泛指⼀切焚烧。

就是⼀例。

词义扩⼤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分普遍。

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

“響”——古代的意思是回声,后来的意思泛指⼀切声⾳。

“⾊”——古代的意思是脸⾊,后来的意思指颜⾊、⾊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例:“初⼀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的“江”指长江。

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前(或者从先秦到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以前)一直使用;也不是 说,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意义直到现代才出现。例如:
禽,指飞禽走兽,主要见于汉以前;汉以后,多专指鸟类。 涕,上古时表示“眼泪”,但在汉朝时期比较通俗的文献中, “涕”已经有了鼻涕的意义。 2、古义的保留 我们说一个词古今的意义不同。主要是就常用的、主要的意 义以及单独作为一个词的情形而言的。并不意味着古义就消失了, 不使用了。有些词义作为词素在后来的双音节词中保留,也有些 词义,在成语中保留。
(二)词义轻重的变化 1、由轻到重
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诛,《说文》:“诛,讨也。”指责备、谴责。后引申为惩 罚。现代汉语指杀戮。
诬,《说文》:“诬,加也。”(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 引文作“加言也。”)指说话夸大其实。后引申为欺骗。现代汉 语指捏造事实冤枉人。
2、由重到轻 购,《说文·贝部》:“购,以财有所求也。”段玉裁注: “县重价以求得其物也。”现代汉语指一般的买。 取,《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指(捕获到野兽 或战俘时)割下左耳。引申指用强力取得,据为己有。现代汉语 指一般的获得。
睡:《说文》:“睡,坐寐也。”指坐着打瞌睡。现代汉语 “睡”,可以是打瞌睡,也可以是卧床睡。
洗:《说文》:“洗,洒足也。”指洗脚。 现代汉语“洗”指用水或汽油、煤油等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 西。 彊:《说文》:“彊,弓有力也。”现代汉语“彊”指力量
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注意:“脸”,古代汉语指脸颊,现代汉语指脸部。不是 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是词义由一个小类上升为所属的一个大 类,而脸颊和脸部不是小类和大类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 系。
有语言文献资料,单纯的形体分析很容易流于主观臆测。

03古今词义的异同

03古今词义的异同
币:(本义)丝织品→(先秦)礼物→(秦 汉以后)货币
2.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 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不要误把古汉语 的词按双音词来分析。
消息 古:消散与增长。贾谊《鵩鸟赋》: “合散消息,安有常则。”
今:情况报道、音信。
如:马、牛、羊、山、水、日、月、人、手……
这类词数量不多,是语言的基本词汇,正是由于这 些词的意义在长时间的历史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 变化,因而同发展缓慢的语法结构一起,保证了 汉语的稳定性,也体现了古今汉语的继承关系。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上看,却 迥然不同。如:
睡 古:坐着打瞌睡。 《说文》:“睡,坐寐也。”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 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今:泛指睡觉。
脸 古:目下颊上。 今:面部。
皮 古:带毛的兽皮。 今:物体表层。
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的特点 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
领 古:脖子。 今:领子。
忙 古:心中烦乱。 今:工作多。
(二)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表现在褒贬与轻重两个方面: 1.词义褒贬不同。
褒→贬: 复辟 ——古:恢复君位。 今:开历史的倒车。 爪牙 ——古:得力助手。 今:坏人的帮凶。
贬→褒: 锻炼 ——古:玩弄法律进行诬陷。 今:经过实践使之提韵》“找 ”,划船之“划”的异 体字。
今:寻找。
诸如此类同一形体而古今意义无关的词,在 汉语词汇中更是少数。这少数字,有的只是 同一个字,古今用法不同;有的则是因为研 究不够,没发现来历。
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相当数量的常用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 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各种不同之处。 这种差异,最易忽略。阅读时往往以为读懂了, 结果是以今义解古义。

古代汉语4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代汉语4古今词义的异同

宫 : 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 宫 ” 。 《 说文·宀 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 “ 说文 宀
室也。 先秦无论贵贱所住的地方皆称宫, 部》:“宫,室也。”先秦无论贵贱所住的地方皆称宫, 自秦始皇始专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 自秦始皇始专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 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 “宫”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现在指一些群众集会 的地方, 文化宫” 少年宫” 科技宫” 的地方,如“文化宫”、“少年宫”、“科技宫”等。 困卦》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 《周易·困卦》:“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经典 周易 困卦 释文·尔雅音义》:“宫,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 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 释文 尔雅音义》 尔雅音义 惟王者所居为宫也。 惟王者所居为宫也。” 古义: 瓦 : 古义 : 陶器 说文·瓦部 瓦部》 《 说文 瓦部 》 : “ 土器已烧之总
(BACK)
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 说文·目部 目部》 坐寐也。 睡: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说文 目部》:“坐寐也。”今 商君列传》 孝公既见卫鞅, 义:指一切形式的睡眠。《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 指一切形式的睡眠。 史记 商君列传 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史记·苏秦列传》:“读书 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史记 苏秦列传》 苏秦列传 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秋声赋》 童子莫对, 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秋声赋》:“童子莫对, 垂头而睡。 古之“睡觉” 论语》 垂头而睡。”古之“睡觉”作“寐”作“寝”。《论语》:“宰 予昼寝。 予昼寝。”
其它: 耒耜、 其它:俑、笏、媵、耒耜、 耦 、 薨。(G源自)(二)古今传承词 古今义同词
这是汉语中为数不多的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这是汉语中为数不多的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天、地、日、月、水、火、人、手、口、心、耳、鼻 、父、母、妻、子、兄、 弟、马、牛、羊、农、牧、土…… 古今坐的方式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如:坐,古今坐的方式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古人认为雷是“天鼓” 司雷之神是“雷公” 雷有意志, 雷,古人认为雷是“天鼓”,司雷之神是“雷公”,雷有意志,可以罚暴 惩恶。 惩恶。 古人认为虹是一种有生命的虫类,传说它能吸饮,人们叫它“虹饮” 虹,古人认为虹是一种有生命的虫类,传说它能吸饮,人们叫它“虹饮”。 出虹自北饮于河” 这是由于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甲骨文中 有“出虹自北饮于河”。这是由于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抢:碰、撞。《战国策·秦策》:布衣之怒,亦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行李:古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左传·僖 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2)同中有异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
无使乏。”给:(古)供给,(今)为给。 《国语·越语》:“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
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 劝:(古)鼓励、劝勉,(今)劝说。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访:古义为询问、咨询。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的类型
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词 义程度轻重的差异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1、词义扩大 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
成为今义外延的组成部分。
吴大澄 篆文《论语》
通论:古今词义异同
字本位——徐通锵 词本位——马氏文通
双音词(今) 单音节语素(古)
词的意义谓之词义,即词的意思。
考察古今词义的异同,就是分析一 个词它的古代意义和它的现代意义 是相同还是不同。


一、古今词义的传承与存废 1、古用今废词 在汉语历史上已经失去实际作帷西向立,瞋 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 眦尽裂。项王按刃而跽曰 :“客何为者?”
北 齐 校 书 图
(宋)韩熙载夜宴图
3、古今异义词 (1)完全不同 该: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
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 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言简意赅” ,“赅”同“该” 。
《礼记·大学》:如恶恶臭。
《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也。
宫:所有人居住的房屋。 《说文·宀部》:宫,室也。 《墨子·节用》:“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
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经典释文·尔雅音 义》:“宫,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 王者所居为宫也。” 先秦无论贵贱所住的地方皆称宫,自秦始皇始 专指皇帝所住的地方 文化宫、少年宫、科技宫
江:(古义)长江 (今义)所有水道。 河:(古义)黄河 (今义)所有水道。 诗:(古义)诗经 (今义)诗歌韵文。
古义 今 义
響:《水经注·江水》:空谷传響,哀转久绝。
雌、雄、牙、齿、再
菜 《说文》:草之可食者。
宋代笔记《鹤林玉露》:仇泰然曰: “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 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
《庄子·大宗师》:孟孙才其 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古义
今义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
孙入哭,甚哀,多涕。
眼泪(自目) 鼻涕(自鼻)
《诗经·陈风·泽陂》:涕泗滂 沱。
寺 《后汉书·刘般传》:五校官显职闲
,而府寺宽敞。 汉代鸿胪寺,专门接待外宾的地方 白马寺

古义指葱蒜等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 《说文·艸部》:荤,辛菜也。
禽:(古义)飞禽走兽的总称
《周礼·天官·庖人》:“有六禽。”郑玄注 :“宜为羔、豚、犊、麛、雉、雁。”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吾有一术,名五 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 ,五曰鸟。
后来专指鸟类
瓦:古义指陶器的总名。《说文·瓦部》:“土器已烧之 总名。”今专指一种建筑材料。
3、词义转移 词义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古今词义范围
由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范围。
古义
今义

《左传·隐公元年》:小人 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尝君之羹。
《史记·项羽本纪》:吾翁 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 幸分我一杯羹。
《十五从军行》:舂谷持 作饭,采葵持作羹。
古义
带汁的肉
今义
汤类的食品

《管子·立政》:瓜瓠荤菜,百果具备 后指鱼肉等肉类食品。 《旧唐书·王维传》:居常蔬食,不茹
《儒林外史》:都是些燕窝、鸭子、 鸡、鱼……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来。
菜 义素1
义素2
古义
今义
蔬菜﹢
蔬菜﹢
肉蛋奶等副食- 肉蛋奶等副食﹢
睡,《说文·目部》:坐寐也。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 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史记·苏秦列传》:读书欲睡,引锥自 刺其股,血流至足。 苏轼《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谷:古义泛指各种粮食作物。《诗经·豳风·七月》:“ 其始播百谷。” 今专指一种农业作物谷子。贾思勰《齐 民要术·种谷》:“凡谷,成熟有早晚。”
子:古义为子女的总称。《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 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后专指儿子。《战国策·赵策》:“父母之爱其子, 则为之计深远。”

古义
今义
义素1
打盹﹢
打盹﹢
义素2 其它睡觉方式- 其它睡觉方式﹢
粮 《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 里者,三月聚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 “居家为食,行道曰粮。”
《晋书·吴隐之传》: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 其余悉分赈亲族。……及在州,常食不过菜及干 鱼而已,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 《后汉书·和帝纪》: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

古义
今义
义素1
(供旅行者吃的)干粮﹢ (供旅行者吃的)干粮﹢
义素2
其它各种粮食-
其它各种粮食﹢
2、词义缩小
今义小于古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 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
丈夫
今义 古义
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既有好闻的, 也有难闻的)。
《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 言,其臭如兰。
亡而消失的词。如:
犙,三岁牛;牭,四岁牛;牻,白黑杂毛牛 尚书、丞相。 打猎:蒐(春),苗(夏),狝xian3(秋),狩(冬)
2、古今义同词 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基本相同,个别只有细微
差别。如:
雷,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说文》 :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
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虫:古代对动物的总称。《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 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 龟为之长;有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 《西 游记》第一回:“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 王老子所管。”今方言中,(开封)鸟称虫蚁,(太原) 麻雀称小虫,(西南)蛇称长虫,(粤语、台州)虎称大 虫。后来专指昆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