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案与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1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1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1一. 教材分析《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1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但对于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找出等可能事件。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个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引导学生回顾概率的基本概念。

然后提出问题:“如何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投掷骰子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投掷骰子的过程中,每个面出现的概率是否相等?引导学生探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选取几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运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等可能事件和概率的定义。

2. 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3. 能够通过实例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二、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个人练习三、教学内容1. 等可能事件定义:在实验中,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被称为等可能事件。

例如:掷一个硬币的正面或反面出现的概率均为1/2。

2. 概率定义: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它是介于0和1之间的实数。

例如:掷一个骰子,出现1的概率为1/6,出现6的概率也为1/6。

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对于等可能事件,它们的概率是相等的。

我们可以通过“有利结果数÷ 总体结果数”来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例如:掷一个骰子,出现1的概率为1/6,出现2的概率也为1/6,出现3的概率也为1/6,以此类推。

4. 实例演示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演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例1:一个盒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黑球,从盒子里任取一个球的概率是多少?答:由于每个球都有同等的可能性被选中,因此概率为:有利结果数(选到一个球)÷ 总体结果数(8个球)= 1/8。

例2:一个有10枚棋子的棋盘(其中2枚是绿色的,8枚是红色的),从中任选一个棋子的概率是多少?答:由于每一个棋子都有同等的可能性被选中,因此概率为:有利结果数(选到一个棋子)÷ 总体结果数(10枚棋子)= 1/10。

四、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了解了等可能事件和概率的定义,并掌握了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如赌场游戏等。

教案及说课稿: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教案及说课稿: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课题: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运用枚举法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引入来创设情境,将一些生活问题构建成一个等可能性事件模型,学生的构建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归纳定义时用到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在解题时利用类比的方法,举一反三。

通过枚举法、图表法、排列的基础知识来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学生对古典概型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到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部分数学史,知道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有规律性,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及其求法。

三、教学难点:等可能性事件的判断以及如何求某个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索法五、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创设情境问题1、(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请问:事件分为哪三类?(生)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

(师)好!问题2、(师)我们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实验来求值。

是不是所有的随机事件都需要大量的重复试验来求得呢?(生)不一定。

(师)好!请同学们观看视屏(播足球比赛前裁判抛硬币的视频)。

问题3、(师)刚才的视屏是足球比赛前裁判通过抛硬币让双方的队长猜正反来选场地,只抛了一次,而双方的队长却都没有异议,为什么?2、逐层探索,构建新知问题4、(师)这是一个均匀的骰子,抛掷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概率分别为多少?通过前面抛硬币和掷骰子这两个随机事件的实例,大家观察到只做了一次试验就可以求出其概率,其结果与大量重复试验相吻合。

问题5、(师)这两个随机事件有什么共性呢?(尽量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生)(1)、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个的;(2)、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7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6章《等可能事件 的概率》

7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6章《等可能事件 的概率》

教学设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可能事件的定义;(2)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归纳定义时用到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在解题时利用类比的方法,举一反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到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等可能事件的定义以及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求法。

【教学难点】等可能事件概率公式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方法】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完全一样的小球5个、硬币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说】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抛硬币的活动,理解了概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6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6的六个整数,随机抽取一张。

能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学生回答)【师说】根据实际,我们知道,这6个数,我们抽到任何一个都是有可能的,那么,出现这些结果的概率相等吗?我们又该如何计算出现某一结果的概率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1.等可能事件的频率【师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抛硬币,我们来进行另外一个活动。

这里有我提前准备好的一个小箱子,箱子里有5个球,分别标有1,2,3,4,5这5个号码,这些球除号码外都相同,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

(1)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师说】这个问题跟我们刚刚的问题类似,相信大家都能回答。

(学生回答)【师说】(2)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猜一猜它们的概率分别是多少?我们来考虑一下,假如我们抽到了2号球,就是相当于从5个球中抽到这一个,那么,抽到的概率是多少呢?(学生回答)【师说】我们猜测这个概率是1/5,那么,我们的猜测对吗?【师说】我们先来看另一个问题,前面我们提到的抛硬币,掷骰子和前面的摸球游戏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回答)【师说】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几个活动相似的地方在于,不管出现什么结果,都是等可能的,即为等可能事件。

设一个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有n个,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个结果出现。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是学生在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随机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了解了随机事件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但学生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概念,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概念,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运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采用实例分析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实例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概率的基本概念和随机事件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说课稿一、说教材(反馈评价意图)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二数学第十章《排列、组合和概率》的10.5 《随机事件的概率》第2小节的内容,我把它分为4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主要研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问题。

包含基本事件、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等概念。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排列、组合以及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基础上来学习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是一种最基本的概型(古典概型),是学习本章后面其它概率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三概率统计内容的基础。

3.教学目标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学校教育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个层次:(1)知识目标:了解基本事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以及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

(2)能力目标: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定义,能运用此定义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4.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等可能性事件及其概率的分析和求解。

教学难点是对事件的“等可能性”的准确理解。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是一种最基本的概型(古典概型).也是学习其它概率的基础,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等可能性事件及其概率的分析和求解;学生在分析题目时可能会把几次试验的结果混为一个结果,而又分不清事件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故对事件的“等可能性”的准确理解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按教学论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制定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并随机应变、排除障碍,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根据我校正在推行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本节课采用“目标体验”教学模式,自始至终坚持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自主学习探究、自主检测质疑,从而自主地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以此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6.3.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6.3.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第1课时)说课稿中宁四中王福喜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仁: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六章《概率初步》里第三节第1课时的内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下面我就从一、说教材和学情;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三、说教法、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评价。

一、说教材和学情0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六章《概率初步》里第三节第1课时的内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学生在小学已经体验过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学生已接触了不确定事件,前面两节课通过活动感受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为进一步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奠定了知识技能基础。

依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重点。

02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中宁四中七年级(2)、(6)班的学生。

概率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性,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中体会概率的意义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概率和确定数学一样也是科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众多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概率的思维方式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

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随机观念才能明智地应付变化和不确定性,这也是构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概率的重要原因。

我所带这两个班学生的特点是:我班学生知识水平处于本年级中下水平的比较多,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知识,注重调动大部分基础差的学生的积极性。

结合本班具体的学情分析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01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典概型的特点,学生会根据随机试验结果的对称性或均衡性判断试验结果是否具有等可能性.2.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方法,初步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02教学重点与难点:依据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及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重点:古典概率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应用.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及我班的具体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难点:难点:灵活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三、说教法、学法01说教法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同伴合作交流以及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是学生在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随机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对随机事件有所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去感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该公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课堂练习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介绍等可能事件的定义,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3.公式推导: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推导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4.公式讲解:详细讲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并给出公式中的各个参数的含义。

5.课堂练习:安排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7.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以及公式中的各个参数的含义。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章《事件的概率》的第三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学会求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方法,能运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转盘、掷骰子等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对概率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实例分析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学会求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方法,能运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2.教学难点: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直观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概念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转盘、掷骰子等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概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方法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4.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理解和应用。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王海艳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一节,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对不确定事件中的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作进一步学习和提升。

它是对上一节可能性的大小的巩固、延伸和提高,也为九年级学习用频数估计频率打下基础,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概率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摸球游戏,了解并掌握计算等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

2.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随机概念。

3.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思考、讨论、交流、小组竞赛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合作意识,培养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各种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概率的意义及简单的列举法计算。

2.应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在各种问题情境中,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2.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概率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这节课贴近生活,生活情境浓,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热情高,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本节课采取问题教学法和发现、探究结合的教学方法。

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归纳,在参与和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事件的可能性,初步了解了在一定条件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

下面请一位同学和教师做游戏,若学生在一副扑克牌任意抽出一张牌是黑桃K,则学生赢,教师奖励其小礼物。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方案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方案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方案高安市灰埠中学兰炳根一、教材内容分析(1)概述:《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下B)第十一章概率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它曾是概率论发展初期的主要研究对象,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引入,使我们可以解决一类随机事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重复试验.学好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并能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出解释.(2)教学重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及其求法.(3)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逐步掌握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的前提——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必须相等.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初步运用排列、组合的公式和枚举法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引入,让数学走进生活.将学生由对具体事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定义的理性认识,可培养学生的梳理归纳能力;通过归纳定义后再加以应用可培养学生的信息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通过计算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提高综合运用排列、组合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营造亲切、和谐的氛围,以“趣”激学;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有规律性,使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高三的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再听一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很难预测,临场应变很关键.用到的排列、组合以及概率的知识应该都知道,理解不一定深刻;(2)学生对随机性的理解还不够到位,用随机观念去描述和分析某些随机现象的意识还不强,需在本节课继续渗透.四、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1)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利用掷硬币、摸球、掷骰子、掷正四面体这四种典型的等可能性事件概率模型,由浅到深,次数和个数由少到多的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猜想、公式计算验证猜想、反思归纳.(2)自主合作学习策略:提出问题后,先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安排小组讨论,最后共同得出结论.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教学环境;(2)PPT课件;(3)自制一个正方体和一个正四面体的教具.六、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师生互动(1)展示正方体的教具,让学生猜:抛掷一次后,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几?先后抛掷两次,落地时向上的数之和有几种结果?(2)课件展示游戏规则:将一个骰子先后抛掷两次,若向上的数之和为5,6,7,8,则甲得1分;否则乙得1分.自今日起,每周做100次这个游戏,分数累积,一年之后分胜负(积分高者获胜).提出问题“你选择作甲还是乙?”,并由此引出课题;(3)通过对“抛掷一个骰子”的试验结果的分析,由学生自主归纳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概率;(4)通过对练习1的求解,概括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定义;(5)通过对练习2的求解,让学生知道如何从集合的角度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练习1、抛掷一个正方体骰子,(1)落地时向上的数有种结果;(2)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有种结果;(3)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练习2、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等的1个白球和已编有不同号码的3个黑球,从中摸出1个球, (1)共有种不同的结果;(2)摸出1个黑球有种不同的结果;(3)摸出1个黑球的概率是 .(二)例题示范,巩固提高例1、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等的1个白球和已编有不同号码的3个黑球,从中摸出2个球.(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摸出2个黑球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3)摸出2个黑球的概率是多少?(学生举手回答或个别提问,注意强调运用枚举法和组合知识都可以来求结果数,另外在课件中体现集合思想的运用)练习3、先后抛掷2枚均匀的硬币(1)一共可能出现 种不同的结果;(2)出现“1枚正面、1枚反面”的结果有 种;(3)出现“1枚正面、1枚反面”的概率是 ;(4)出现“两枚都是反面”的概率是 .例2、将骰子先后抛掷2次,计算:(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其中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3)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解:(1)将骰子抛掷1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有1,2,3,4,5,6这6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先后将这个骰子抛掷2次,一共有6×6=36种不同的结果.答:先后抛掷一个骰子2次, 一共有36种不同的结果.(2)在上面所有结果中,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1,4),(2,3),(3,2),(4,1)4种. 答:向上的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4种(3)由于骰子是均匀的,将它抛掷2次的所有36种结果是等可能出现的.其中”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结果(记为事件A )有4种,因此所求的概率.91364)(==A P 答:向上的数之和为5的概率是.91练习4、将一个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2次,向上的数之和为5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问题:现在你选择作甲还是乙?为什么?让学生再选择一次,并和开始的选择对比.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联系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对学习数学有什么想法?(小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时一定要把以下内容和学生的见解相结合.(学数学是有用的,处处留心皆数学.在生活中,如果适当地运用数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对数学知识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我们作出更为合理的决策.思维拓展:(1)掷1个正四面体,落地时向下的数是3的概率是 ;(2)将1个正四面体抛掷2次,落地时向下的数一个为1,另一个为3的概率是 ;(3)掷两个正四面体,落地时向下的数一个为1,另一个为3的概率是 ;(4)掷两个正四面体,落地时向下的数之和为4的概率是多少?(三)课堂小结:1、求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1)通过大量重复试验;(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也可以直接通过分析来计算其概率.2、求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步骤:(1)判断所构造的基本事件是否等可能;(2)计算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总结果数n ;(3)计算事件A 所包含的结果数m ;(4)代入公式nm A P)(计算; (5)小结作答. (四)布置作业:必做题: 题第习题3,21.11145P 选做题: 题第习题41.11145P 课外探究:掷三个正四面体的骰子,落地时向下的数中恰好有两个为3的概率是多少?课外阅读:偶然中的必然——概率的故事。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2》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计算简单事件概率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事件的概率。

在教材中,通过引入投掷硬币、掷骰子等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这一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对于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时,往往会因为无法正确理解“等可能”的含义,而导致计算错误。

此外,学生在进行实验估计事件概率时,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也是学生在这一节内容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如何估计事件的概率。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等可能”的含义,以及如何设计实验,处理实验数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如何估计事件的概率。

3.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抛硬币、掷骰子等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讲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事件的概率,以及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3.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以及如何进行实验估计事件概率的步骤。

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

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抽奖、掷骰子或抛硬币的情况?”这些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等可能事件概率的奥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实例使学生能够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对等可能事件进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能力;2.逻辑推理能力:在学习等可能事件概率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能力;3.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建模能力;4.数学抽象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抽象概念,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等可能事件的概率;5.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概率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念:重点讲解等可能事件的定义,使学生明确在何种情况下,事件可以被视为等可能事件。
-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强调使用概率公式计算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过程,例如,通过事件总数除以事件发生次数的方法。
-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的应用:详细解释如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分析等可能事件,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可以做得更好。今后,我会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等可能事件概率的基本概念。等可能事件是指在所有可能事件中,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情况。它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种科学领域。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3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随机事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概率学习的重要部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意义,掌握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随机事件的知识,但对于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意义,能够理解并应用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概念的理解。

2.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概念和计算方法。

2.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概念和计算方法。

2.准备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如PPT等,用于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随机抽奖游戏,引导学生回顾概率的基本概念和随机事件的知识。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抽取的是一个等可能的事件,那么如何计算其概率呢?2.呈现(15分钟)呈现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定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概念和计算方法。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及说明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及说明

课题: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下A)第十一章概率第一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及概率计算公式;⑵能够准确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层层设问,经过思考交流、概括归纳,得到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率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概率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的理解随机现象的本质,掌握随机现象的规律,科学地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教学重点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及等可能事件概率公式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等可能事件。

教学方法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现在请大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什么是随机事件?2、什么是随机事件A的概率?强调:对于概率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1、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它可以做为我们决策的理论依据。

问大家两个问题:①福利彩券一等奖的资金是多少?②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有没有人算过?(因此,买彩券只能做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娱乐,而不可以做为主题投资)2、概率与频率的区别:一定条件下,事件的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而频率则是随机变化的,在概率附近摆动。

3、概率的定义,实际上也是求一个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即进行大量重复试验,用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做为事件的概率。

我们知道“大量重复试验”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

有人要问了:是不是随机事件的概率只有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才能求得?有没有一些或一类随机事件,不进行大量重复试验也能求出其概率呢?这也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1一. 教材分析《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3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随机事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学习概率论的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让学生理解在相同条件下,各种结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从而引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随机事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可能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含义,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如何运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合作交流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实例:抛掷一个公平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介绍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在相同条件下,各种结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的练习题,并互相交换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摸球游戏,了解并掌握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环环相扣的、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概率的定义及简单的列举法计算。

2.应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下面事件: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

②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

③三角形内角和是360°;④蚂蚁搬家,天会下雨,不可能事件的有,必然事件有,不确定事件有。

2、任何两个偶数之和是偶数是事件;任何两个奇数之和是奇数是事件;3、欢欢和莹莹进行“剪刀、石头、布”游戏,约定“三局两胜”决定谁最终获胜,那么欢欢获胜的可能性。

4、足球比赛前裁判通过抛硬币让双方的队长猜正反来选场地,只抛了一次,而双方的队长却都没有异议,为什么?5、一个均匀的骰子,抛掷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概率分别为多少?求一个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那么能不能不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只通过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学习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二、情境导入1、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2、这个袋子中有5个乒乓球,分别标有1,2,3,4,5这5个号码,这些球除号码外都相同,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拿出来后再将球放回袋子中。

(1)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它们的概率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概率的值?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三、探究新知1、请大家观察前面的抛硬币、掷骰子和摸球游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1)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好!请同学们观看视屏(播足球比赛前裁判抛硬币的视频)。
问题3、(师)刚才的视屏是足球比赛前裁判通过抛硬币让双方的队长猜正反来选场地,只抛了一次,而双方的队长却都没有异议,为什么?
2、逐层探索,构建新知
问题4、(师)这是一个均匀的骰子,抛掷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因为 ,所以弟弟不应该同意。那怎样更改游戏规则才公平?
7、再创情境,拓展思维
在他们重新商定了游戏规则,准备继续的时候,爸爸回来了,问清原委后,爸爸也想参予;爸爸说,他在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神曲》的炼狱篇第6节中看到,在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贵族们玩一种游戏:三个人每人掷一次骰子,猜点数和是多少?当时他们都认为出现9,10,11,12这4个数的可能性一样,都是最大的。我们三人就从这4个数中各选一个吧。同学们你们认为这4个数出现的可能性一样大吗?为什么?(分小组进行讨论)
解:(1)将骰子抛掷1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有,1,2,3,4,5,6这6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原理,一共有 种结果。
答:先后抛掷骰子2次,一共有36种不同的结果。
(2)在上面的所有结果中,其和为6共有3种组合1和5,2和4,3和3组合结果为:(1,5)、(5,1)、(2,4)、(4,2)、(3,3)共5种;其和为7共有3种组合1和6,2和5,3和4共3种;组合结果为:(1,6)、(6,1)、(2,5)、(5,2)、(3,4)、(4,3)、共6种;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到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了解部分数学史,知道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有规律性,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及其求法。
三、教学难点:
等可能性事件的判断以及如何求某个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通过前面抛硬币和掷骰子这两个随机事件的实例,大家观察到只做了一次试验就可以求出其概率,其结果与大量重复试验相吻合。
问题5、(师)这两个随机事件有什么共性呢?(尽量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生)(1)、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个的;(2)、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征的随机事件叫做等可能性事件;为了方便描述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我们引进一个概念----基本事件的概念。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同来探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即古典概型。
问题9、(师)抛掷一个均匀的骰子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呢?(前面学生对事件A只包含一个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已经有所了解,现讲两道求事件A包含多个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问题10、(师)不透明的袋子里有大小相同的1个白球和2个已经编了不同号码的黑球,从中摸出1个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摸出是黑球的结果有多少个?摸出是黑球的概率是多少?
答:在2次抛掷中,向上的数之和为6的结果有5种,向上的数之和为7的结果有6种;
(3)由于骰子是均匀的,将它抛掷2次的所有36种结果是等可能出现的,其中向上的数之和是6的结果(记为事件 )有5种,因此,所求概率为 .其中向上的数之和是7的结果(记为事件B)有6种,因此,所求概率为 ; 。
答:抛掷骰子2次,向上的数之和为6的概率是 ,向上的数之和为7的概率是 。
问题11、(师)我们知道有一种数学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请同学们根据刚才两个实例,概括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定义。
4、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 ,如果某个事件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 的概率: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1)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问题6、(师)哪位同学能根据基本事件和前面的两个特征概括出等可能性事件的定义?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归纳,然后老师给予启发和补充)
(2)等可能性事件:如果一次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的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这个事件叫做等可能性事件。
5、概念巩固练习:
1、先后抛掷2枚均匀的硬币
(1)一共可能出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概率是1/3,对吗?
6、创设情境,构建数学模型
设置情境(有两兄弟,一天妈妈单位每人发一张精彩的球票,他们都想去看,可票只有一张,怎么办呢?这时哥哥走到正在玩飞行棋的弟弟旁边说:“我们来玩一场游戏,拿一个骰子,每人各掷一次,若点数之和为6,票就归你,若点数之和是7票就归哥我,如果都不是则继续掷,怎样?如果你是弟弟,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建立一个等可能性事件模型。
问题7、(师)请同学们根据等可能性事件的特征举一些学习和生活中是等可能性事件的例子。(通过举例可以提高学生对等可能性事件两个特征的进一步了解,为后面建构等可能性事件模型做好铺垫)
问题8、(师)如何判断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呢?(比如说:“硬币必须是均匀的,骰子必须是均匀的,球的大小要相等、质地均匀等)学生对等可能性事件有了充分的了解后顺利的引入课题。)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运用枚举法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引入来创设情境,将一些生活问题构建成一个等可能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模型,学生的构建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归纳定义时用到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在解题时利用类比的方法,举一反三。通过枚举法、图表法、排列的基础知识来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学生对古典概型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索法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问题1、(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请问:事件分为哪三类?
(生)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
(师)好!
问题2、(师)我们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实验来求值。是不是所有的随机事件都需要大量的重复试验来求得呢?
(生)不一定。
设问:如何建立等可能性事件的模型?
即:将一个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2次,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6和7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6和7的概率是多少?
(分小组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让方法比较简单的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看学生能否发现规律:中间数的概率最大,其他的点数和的概率关于这个数对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