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名言名句

合集下载

苏雪林:绿天

苏雪林:绿天

苏雪林:绿天康的性情是很孤僻的,常常对我说:“我想寻觅一个水木清华的地方,建筑一所屋子,不和俗人接见,在那里,你是夏娃,我便是亚当。

”我的脾气,恰恰和他相反,爱热闹,虽不喜交际,却爱有几个知心的朋友,互相往来,但对于尘嚣,也同他有一样的厌恶,因为我的祖父,都是由山野出来的,我也在乡村中生活了多少时候,我原完全是个自然的孩子呵!康因职务的关系,住在S埠,我和他同居在一处,他每天到远在二三十里外的工厂里去上工,早上六点钟动身,晚上六点钟才得回家,只有星期日方得自由。

他上工去后,我就把自己关闭在一个又深又窄的天井底,沈沈寂寂,度过我水样的年华。

偶然出门望望:眼只看见工厂烟囱袅袅上升的黑烟,耳只听见隆隆轧轧的电车和摩托卡,我想念着我从前所爱的花,鸟,云,阳光……但这些东西不但闪躲着,不和我实际相接触,连我的梦境里都不来现一现了,于是我的心灵便渐渐陷于枯寂和烦闷之中。

我曾读过都德《磨房文牍》,最爱那《西简先生的小羊》的一篇。

咳,现在我也变成这小白羊了,虽然系在芳草芊芊的圈子里,却望着那边的崇山峻岭,幻想那垂枝的青松,带刺的野参华,银色的瀑泉,晚风染紫了的秋山,鼻子向着遥天,“咪!”发出一声声悠长的叫唤。

某年,即S埠为五十年未有之大热所燃烧的一年,某月,即秋声和鸿雁同来之一月,我们由S埠搬到S城里来了。

起先,康接着S城某大学的聘书,请他为大学理科主任,并允由学校赁给我们屋子一所。

那时我们并不知新屋是怎样一个形式,想像那或是几间平房,有一个数丈长宽的庭院,庭中或者还有一二棵树,但这于我已经很好,我只要不再做天井底下的蛙,耳畔不再听见喧闹的车马声,于愿已足,住屋就说狭小,外边旷阔清美的景物,是可以补偿这个缺点的。

所以康接到聘书之后,心里尚在踟蹰不决,我却极力地怂恿,呵!西简先生的小羊,已经厌倦了栅和圈了,它要毅然投向大自然的怀抱里去。

康于是决定了赴S城教书的计划。

行李运去之后,康先去布置,我于第二天带了些零碎的东西离开了S埠。

苏雪林:当我老了的时候

苏雪林:当我老了的时候

苏雪林:当我老了的时候我的同学某女士常对人说,她平生最不喜接近的人物为老人,最讨厌的事为衰迈,她宁愿于红颜未谢之前,便归黄土;不愿以将来的鸡皮鹤发取憎于人,更取憎于对镜的自己。

女子本以美为第二生命,不幸我那朋友便是一个极端爱美的人。

她的话乍听似乎有点好笑,但我相信是从她灵魂深处发出的。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也许不是天公不许美人老,而美人自己不愿意老,女人殉美的决心,原同烈士殉国一样悲壮啊。

我生来不美,所以也不爱美,为怕老丑而甘心短命,这种念头从来不曾在我脑筋里萌生过。

况且年岁是学问事业的本钱,要想学问事业的成就较大,就非活得较长不可。

世上那些着作等身的学者,功业彪炳的伟人,很少在三四十岁以内的。

所以我不怕将来的鸡皮鹤发为人所笑(至于镜子照不照,更是我的自由),只希望多活几岁,让我多读几部奇书,多写几篇只可自怡悦的文章,多领略一点人生意义就行。

但像我这样体质,又处于这个时代,也许嘉定的雾季一来,我就会被可怕的瘴气带了走,也许几天里就恰恰有一颗炸弹落在头顶上,或一粒机关枪子从胸前穿过,我决没有勇气敢同命运打赌,说可以夺取“老”的锦标。

然则现在何以忽然用这个题目写文章呢?原来一则新近替某杂志写了篇老年,有些溢出的材料,不忍抛弃,借此安插;二则人到中年,离开老也不远了,自然而然会想到老境的种种。

所以虚构空中楼阁,骗骗自己,聊作屠门之快,岂有他哉。

形体龙钟,精神颟顸,虽说是一般老人的生理现象,但以西洋人体格而论,六十五岁以内的老人如此,便不算正常状态。

我不老则已,老则定与自然讲好“健”的条件,虽不敢希冀那一类步履如飞精神纯粹的老神仙的福气,而半死半活的可怜生命,我是不愿意接受的。

老虽有像我那位朋友所说的可厌处,但也有它的可爱处。

我以为老人最大的幸福是清闲的享受。

真正的清闲,不带一点杂质的清闲的享受。

这里要用个譬喻来说明。

当学生的人喜爱星期六下午更甚于星期日。

普通学校每天都有功课,而星期六下午往往无课。

苏雪林:绿天

苏雪林:绿天

苏雪林:绿天苏雪林:绿天康的性格是很孤僻的,常常对我说:我想寻找一个水木清华的当地,修建一所屋子,不好俗人接见,在那里,你是夏娃,我就是亚当。

我的脾气,恰恰和他相反,爱热烈,虽不喜外交,却爱有几个知己的朋友,相互来往,但关于尘嚣,也同他有相同的厌烦,由于我的祖父,都是由山野出来的,我也在村庄中生活了多少时分,我原彻底是个天然的孩子呵!康因职务的联系,住在S埠,我和他同居在一处,他每天到远在二三十里外的工厂里去上工,早上六点钟启航,晚上六点钟才得回家,只需周日方得自在。

他上工去后,我就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又深又窄的天井底,沈沈寂寂,度过我水样的岁月。

偶尔出门望望:眼只看见工厂烟囱袅袅上升的黑烟,耳只听见隆隆轧轧的电车和摩托卡,我想念着我早年所爱的花,鸟,云,阳光但这些东西不光闪躲着,不好我实践相触摸,连我的梦境里都不来现一现了,所以我的心灵活逐渐陷于枯寂和愁闷之中。

我曾读过都德《磨房文牍》,独爱那《西简先生的羊羔》的一篇。

咳,现在我也变成这小白羊了,尽管系在芳草芊芊的圈子里,却望着那儿的崇山峻岭,梦想那垂枝的青松,带刺的野参华,银色的瀑泉,晚风染紫了的秋山,鼻子向着遥天,咪!宣布一声声悠长的叫唤。

某年,即S埠为五十年未有之大热所焚烧的一年,某月,即秋声和鸿雁同来之一月,咱们由S埠搬到S城里来了。

起先,康接着S城某大学的聘书,请他为大学理科主任,并允由校园赁给咱们屋子一所。

那时咱们并不知新屋是怎样一个方式,想像那或是几间平房,有一个数丈长宽的院子,庭中或许还有一二棵树,但这于我现已很好,我只需不再做天井底下的蛙,耳畔不再听见喧哗的车马声,于愿已足,住屋就说狭小,外边旷阔清美的景象,是能够补偿这个缺陷的。

所以康接到聘书之后,心里尚在踟蹰不决,我却竭力地鼓动,呵!西简先生的羊羔,现已厌恶了栅和圈了,它要决然投向大天然的怀有里去。

康所以决议了赴S城教学的方案。

行李运去之后,康先去安置,我于第二天带了些琐细的东西离开了S埠。

初中语文 文摘(生活)一笑而过

初中语文 文摘(生活)一笑而过

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一笑而过1936年11月,女作家苏雪林写了一封长信给胡适,攻击左翼文坛和鲁迅。

胡适复信规劝她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

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

”他不赞成苏雪林行文太动肝火,用“旧文字的恶腔调”咒骂批评对象。

苏雪林收到信后一时不太舒服,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她将此次与胡适的往返信件发表于武汉出版的《奔涛》半月刊上,一时在文坛激起很大波澜。

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得知后非常生气,认为苏雪林太莽撞,这么大的事都不和胡适说一下,就冒冒失失捅到媒体上。

更何况这样的内容公之于众也有损于胡适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

胡适却说:“只要是事实就好,苏雪林并没有虚构,事实就是这样,让世人知道真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苏雪林也没想到信件发表后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有说她高攀名人,也有说她自我炒作,苏雪林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好长时间不敢给胡适写信。

胡适怕苏雪林心理负担大,亲自到苏雪林任教的武汉大学,请苏雪林吃安徽馆子,让她放下心理包袱。

26年后,胡适去世,受恩于胡适的苏雪林万分悲痛,为胡适编撰了一本书,名叫《眼泪的海》。

有一次,北大校长蔡元培跟钱玄同聊天,钱玄同突然问:“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写得这样蹩脚,怎么能够考得翰林?”蔡元培先生笑嘻嘻地回答:“我也不知道,大概因为那时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蔡元培1912年就是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是标准的高官;现在是北大校长,是钱玄同的领导;年纪上,蔡元培也比钱玄同大19岁,算是长辈,然而,他对钱玄同的冒犯毫不在意,一笑而过。

逻辑学家金岳霖主张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一次,在一个逻辑讨论会上,有人提到了当时享有盛名的哥德尔的一本书,金岳霖说要买来看看。

苏雪林《烦闷的时候》参考译文

苏雪林《烦闷的时候》参考译文

苏雪林·《烦闷的时候》英译不知什么原故这几年来写信给朋友,报告近况时,总有这样一句话:“我近来只是烦闷,烦闷恰似大毒蛇缠住我的灵魂。

”这句话的出典,好像是在鲁迅先生《呐喊》的序文里,我很爱引用。

因为我觉得烦闷是带着非常的魔性的,它来不知从何处来,缠住人之后,再也摆脱不了,正似印度森林里的被人视为神圣而又妖异的大毒蛇。

我现在居住的地方,风景并不坏,从扶疏绿柳中望过去,可以看见旭日下黄浦江闪射的金色光辉,水上常有船驶过,白帆映着荡漾水光,有如银浦流云,一片片被风移动。

打开窗子,可以听见风送来浩渤宏壮江涛激石的声响。

宇宙是静谧的,但跳跃着永久生命的脉搏,唱颂着永久生命的歌声。

横展在我面前的大自然,是这样庄严、美丽、可爱,不过在我烦闷的时候,这些景色,都成了灰暗的一片,所给我的只有一种漠然的感觉。

我虽尝遍了甜酸苦辣的人生滋味,想到过去的几年,真个是不堪回首,但是当我的心灵为这漠然之感慢慢腐蚀了时,我有时竟愿意旧时痛楚岁月的重临,因为那样还可使我的精神比较振奋。

既没有芥川龙之介自杀的勇气,又不能让这漠然之感永久腐蚀我的心灵,我好想法子来消遣了。

生性有点孤寂,对于社会上一切娱乐的事情,不大感到兴味,身居与城市隔绝的郊外,又没有友朋的往来,除了独自一个到田野里去走走,便坐在屋子里拿起一枝笔随意在纸上涂鸦,或者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读,若遇到惬心之处,便将它抄写下来。

无事时翻开来看看,也算得一种读书的随笔。

除了读书之外,同知心的朋友通信,有时也教我感到一点兴奋。

因为写信时可以上天下地的无所不谈,谈的话虽然都不关重要,而且大都是杂乱无章,然而不必像对社会说话时要打起什么腔调。

也不必像做学术论文时必须严密地构思。

有什么话便说什么,想到那里,笔便写到那里,正是个性自然的流露,最真挚心声的倾泻,不但自己得着一种解放的快乐,也教读者同样得着一种解放的快乐。

但是我虽然有几个朋友却都很忙,写了信去,不免要累她们写回信。

苏雪林

苏雪林

经历Biblioteka • • • • 笔耕80载 执教50秋 著述 65部 创作2000余万字
轶事
• • • • • “野丫头” 矛盾一生 “珞珈三杰” “反鲁斗士” 故园安息
与 鲁 迅 论 战
1936年11月12日写了《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 书》,拉开了她“半生‘反鲁’的序幕” 。过四 天,她又写下《与胡适之先生论当前文化动态 书》,继续对鲁迅进行抨击 。 1967年将大部分文章结集出版《我论鲁迅》, 其中加上附录共收集十八篇文章,她在《自序》 中谈到了出版此书的目的。我为什么要在这时出 版这本集子?其一、人家想必都知道苏雪林是反 对鲁迅的。“反鲁”几乎成了我半生的事业,但 为什么要反?究竟是怎样反法?则好像是没有人 能知道清楚。……因为这本书代表我个人对鲁迅 的“观察”、“感想”、“评价”。 也应该写一 点,所以一口气竟写了一篇两万七千字的《鲁迅 传论》和《我对鲁迅由钦敬到反对的原因》。但 我担心鲁迅偶像又将在台湾竖立起来,鲁迅崇拜 也将在台湾日益推广。
苏雪林
——另类才女
生平
• • • • • 原名:苏梅,字雪林 笔名:绿漪、灵芬 生卒:1897~1999 籍贯:安徽太平 职业:作家 画家 教授 文学评论家
民 国 二 十 二 年 在 武 汉 大 学
苏雪林(右)与林海音
苏雪林(右)与谢婉莹
“安徽才女” “文学祖母” “中国现代文坛常青树” “闺秀派”代表作家 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
杜醒秋:
杜醒秋是一个出身于旧家族又经历新思潮 洗礼的知识女性,小说多侧面展现杜醒秋 徘徊于新与旧、情与理(礼)之间的矛盾 心理:向往理想之爱又强调“爱情的贞 操”,与未婚夫没有感情、深以包办婚姻 为苦却为了减轻母亲痛苦勉力践行婚约, 愤愤于旧势力旧传统的戕害人性又恋恋于 祖父、母亲等人身上的那种“崇高悲壮” 的旧式美德,先是激烈批判宗教的“反科 学”后又神往宗教信仰的“虔洁”、“热 忱”、“神乐”并最终皈依宗教……一个 新旧时代夹缝中苦苦挣扎的女性形象跃然 纸上。

历史趣闻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的苏雪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趣闻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的苏雪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的苏雪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导语:苏雪林(1897年3月26 日1999年4月21日,享年102岁),原名苏小梅,乳名瑞奴、小妹,学名小梅,字雪林,笔名瑞奴、瑞庐、小妹、绿漪、灵芬苏雪林(1897年3月26 日—1999年4月21日,享年102岁),原名苏小梅,乳名瑞奴、小妹,学名小梅,字雪林,笔名瑞奴、瑞庐、小妹、绿漪、灵芬、老梅等。

后因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将“小”字省去,改为苏梅。

由法回国后,又以字为名,即苏雪林。

籍贯安徽太平县岭下村,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县丞衙门里,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

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

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

屈赋研究是苏雪林半生的事业,从1943年应朋友卫聚贤之约为《纪念吴稚晖先生八十诞辰学术论文集》写稿《天问整理的初步》开始,到1973年出版《屈赋新探》(台北广东出版社),历时三十余年,写作六七十篇文章,成为苏雪林“屈赋研究”系列。

她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借鉴前人研究方法,从东汉的楚辞研究家王逸到现代的陆侃如、游国恩、闻一多、徐嘉瑞等人的论著,她都作为一家之言,细细地读。

苏雪林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计划宏大精深,她的研究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步从研究《天问》中的神话及与旧约创世纪的关系开始;接着研究《九歌》中十神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世界有关文化与屈原作品的关系进行了更为广泛的研究。

苏雪林在《我研究屈赋的经过》(1962年7月《作品》4卷1期)一文中谈到她研究屈赋的特点时说:第一,我发现了世界文化同出一源,中国文化是世界的一支。

第二,我研究屈赋竟得到一个“一以贯之”的方法。

用这个方法不但能把中国许多杂乱无章的文化分子整理成一种秩生活常识分享。

苏雪林:家

苏雪林:家

苏雪林:家家的观念也许是从人类天性带来的。

你看鸟有巢,兽有穴,蜜蜂有窠,蚂蚁有地底的城堡。

而水狸还会作木匠,作泥水匠,作扞堤起坝的功夫,经营它的住所哩。

小儿在外边玩了小半天,便嚷着要家去。

从前在外面做大官的,上了年纪,便要告老回乡,哪怕外面有巴黎的繁华,纽约的富丽,也牵绊他不住,这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楚霸王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道士以他企图达到的境界为仙乡,为白云乡。

西洋宗教家也叫天国为天乡。

家乡二字本有连带的意义,乡土不就是家的观念的扩大吗?我曾在另一篇文章里说过:鸟儿到了春天便有筑巢的冲动,人到中年也便有建立家庭的冲动。

这话说明了一种实在情况。

我们仔细观察那些巢居的鸟类,平常的日子只在树枝上栖身,或者随便在哪里混过一夜。

到了快孵卵了,才着忙于筑巢,燕子便是一个例。

人结婚之后,有了儿女,家的观念才开始明朗化起来,坚强化起来。

少年时便顾虑家的问题,呸,准是个没出息的种子!我想起过去的自己了。

——当文章写到转不过弯时,或话说到没有得说时,便请出自己来解围,这是从吴经熊博士学来的方法。

一半是天性,一半是少时多读了几种中世纪式的传奇,便养成了一种罗曼蒂克的气质。

美是我的生命,优美,壮美,崇高美,无一不爱。

寻常在诗歌里,小说里,银幕里,发见了哀感顽艳,激昂慷慨的故事时,我决不吝惜我的眼泪。

有时候,自觉周身血液运行加速,呼吸加急,神经纤维一根根紧张得像要绷断。

好像面对着什么奇迹,一种人格的变换,情感的升腾,使我忘失了自己,又神化了自己。

我的生命像整个融化在故事英雄生命里,本来渺小的变伟大了,本来龌龊的变崇高了。

无形的鞭策,鼓舞我要求向上,想给自己造成一个美的人格,虽然我的力量是那么薄弱。

那时候我永远没想到家是什么,一个人要家有什么用。

因为自己是学教育出身的,曾想将自己造成一个教育家,并非想领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私人乐趣,其实是想为国储才。

初级师范卒业后,当了一年多小学教师,盲目的热心,不知摧残了几个儿童嫩弱的脑筋。

苏雪林:北风:纪念诗人徐志摩

苏雪林:北风:纪念诗人徐志摩

苏雪林:北风:纪念诗人徐志摩天是这样低,云是这样黯淡,耳畔只听得北风呼呼吹着,似潮,似海啸,似整个大地在簸摇动荡。

隔着玻璃向窗外一望,哦,奇景,无数枯叶在风里涡漩着,飞散着,带着颠狂的醉态在天空里跳舞着,一霎时又纷纷下坠。

瓦上,路旁,沟底,狼藉满眼,好像天公高兴,忽然下了一阵黄雨!树林在风里战栗,发出凄厉的悲号,但是在不可抵抗的命运中,它们已失去了最后的美丽,最后的菁华,最后的生意。

完了,一切都完了!什么青葱茂盛,只留下灰黯的枯枝一片。

鸟的歌,花的香,虹的彩,夕阳的金色,空翠的疏爽……都消灭于鸿蒙之境。

这有什么法想?你知道,现在是“毁坏”统治着世界。

对于这北风的猖狂,我蓦然神游于数千里外的东北,那里,有十几座繁荣的城市,有几千万生灵,有快乐逍遥的世外仙源岁月,一夜来了一阵狂暴的风——一阵像今日卷着黄叶的风——这些,便立刻化为一堆破残的梦影了!那还不过是一个起点,那风,不久就由北而南,由东而西,向我们蓬蓬卷地而来,如大块噫气,如万窍怒号,眼见得我们的光荣,独立,希望,幸福,也都要像这些残叶一般,随着五千年历史,在恶魔巨翅鼓荡下归于消灭!有人说,有盛必有衰,有兴必有废,这是自然的定律。

世无不死之人,也无不亡之国,不灭之种族。

你试到尼罗河畔蒙非司的故地去旅行一趟。

啊!你看,那文明古国,现在怎样?当时Cheops,Chephren,Mycerinus各大帝糜费海水似的金钱,鞭挞数百万人民,建筑他们永久寝宫的金字塔时是何等荣华,何等富贵,何等煊赫的威势。

现在除了那斜日中,闪着玫瑰色光的三角形外,他们都不知哪里去了!高四四米突、广一一五米突的Ammon大庙,只遗下几根莲花柱头,几座残破石刻,更不见旧日的庄严突兀,金碧辉煌!那响彻沙漠的驼铃,嗫嚅在棕榈叶底的晚风,单调的阿拉伯人牧笛,虽偶尔告诉你过去光荣的故事,带着无限凄凉悲咽,而那伴着最大的金字塔的Giseh,有名的司芬克斯,从前最喜把谜给人猜,于今静坐冷月光中,永远不开口,脸上永远浮着神秘的微笑,好像在说这个“宇宙的谜”连我也猜不透。

《世纪才女》经典语录

《世纪才女》经典语录

A Collection of Modern Chinese Women Writers苏雪林(1897——1999)篇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明高启《梅花九首》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红楼梦曲·终身误》美文:《绿天》①偶然出门在马路上散散步,眼睛里所见的无非工厂烟囱袅袅上升的黑烟,耳朵里所听的无非是轰轰轧轧的电车和摩托车。

我渴想着我从前所爱的花、鸟、云、阳光、绿野……但这些事物不但躲闪着,不和我的实际相接触,连我的梦境里都不来现一现,于是我的心灵,便渐渐陷入枯寂和烦闷之中了。

②可惜未到春天,藤花还没有开,不然,绿云堆里,香雪菲菲,手执一卷,坐于树下,真如置身华严世界中呢。

③有一株双叉的榆树最高。

天空里闲逛的白云,结着伴儿常在树梢头游来游去,树儿伸出带瘿的突兀的瘦臂,向空奋挐,似乎想攫住它们,云儿却也乖巧,只不即不离地在树顶上游行,不和它的指端相触;这样撩拨得树儿更加愤怒,臂伸得更长,好像要把青天抓破!④这里的空气,是鸿蒙开辟以来的清气。

它尚未经过闹市红尘的溷浊,也没有经过潘多拉箱中虫翅的扰乱,所以是这样新鲜,这样澄洁,包孕着永恒的和平、快乐,和壮严灿烂的将来。

⑤一切我们过去的心灵上的创痕,一切时代的烦闷,一切将来世途上不可避免的苦恼,都请不要闯进这个乐园来,让我们暂时做个和和平平的好梦。

《烦闷的时候》①除了读书之外,同知心的朋友通信,有时也教我感到一点兴奋。

因为写信时可以上天下地地无所不谈,谈的话虽然都不关重要,而且大都是杂乱无章,然而不必像对社会说话时打起什么腔调,也不必像做学术论文时必须严密地构思。

有什么话便说什么,想到哪里,笔便写到哪里,正是个性自然地流露,是真挚心声使我倾泻,不但自己得着一种解放的快乐,也教读者同样得着一种解放的快乐。

《母亲》①一个人如其不是白痴,不是天生冷酷无情的怪物,他腔子里总还要爱情的存在。

爱情必须有寄托的对象,小孩爱情的对象是父母,少年爱情的对象是情人,中年爱情的对象是儿女或者是学问与事业。

苏雪林:喝茶

苏雪林:喝茶

苏雪林:喝茶导语:苏雪林:喝茶读徐志摩先生会见哈代记,中间有一句道:“老头真刻啬,连茶都不教人喝一盏……”这话我知道徐先生是在开玩笑,因他在外国甚久,应知外国人宾主初次相见,没有请喝茶的习惯。

西人喝茶是当咖啡的,一天不过一次的,或于饭后,或于午倦的时候,余是口渴,仅饮蒸气冷水,不像中国人将壶泡着茶整天喝它。

他们初次见面,谈话而已,也不像中国人定要仆人捧出两杯茶来,才算敬客之道。

这是中西习惯不同之处,无所谓优劣,我所联带要说的,是外国人对于应酬的经济。

我仅到过法国,来讲一点法国人的应酬罢。

法人禀受高庐民族遗风,对于“款客之道”(Hospitalite)素来注重,但他们的应酬,都是经过艺术化的,以情趣为主,物质为轻,平常酬酢,不必花费什么钱财,而能尽交际之乐。

中国人朋友相见不久,便要请上馆子吃饭,法人以请吃饭为大事,非至亲好友,不大举行,而且也不大上馆子,家中日常蔬菜外添设一两样便算请了客。

至于普通请客,就是“喝茶”(Ptendreauthe)了。

每次茶点之费不过合华币一元,然而可同时请四五客。

初交不请,一定要等相见三四次,友谊渐熟之后再请。

他们无论男女自小养成一种口才,对客之际,清言娓娓,诙谐杂出,或纵谈文艺,或叙述故事,或玩弄乐器,或披阅名画,口讲指画,兴会淋漓,令人乐而忘倦,其关于国家社会不得意的问题,从不在这个时候提起。

他们应酬的宗旨,本要使客尽欢,若弄得满座欷歔,有何趣味呢?法人无故不送人礼物,送亦不过鲜花一束,新书一卷而已,而且亦必有往有来,藉以互酬雅意。

中国人不知他们习惯,每每以贵重礼物相送,不但不能结好,反而引猜嫌。

我有一个同学,他有一个法友,是书铺的主人,平日代他搜罗旧书,或报告新出版着作的消息,甚为尽心,这位同学便送他一个中国古瓷花瓶,谁知竟将他弄得大不自在了,以后相见虽照常亲热,而神宇之间,颇为勉强,则因为他们素不讲究送礼,忽见人送值钱的东西,便疑心人将大有求于他的缘故。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亲朋的往来,有之则应酬原所不免,但应酬本旨在增加交际间的乐趣,使人快乐,也要使自己快乐;若为应酬而弄得财力两亏,疲于奔命,那就大大的无谓了。

苏雪林的名言名句

苏雪林的名言名句

苏雪林的名言名句1、他在有限中见着永恒;他的精神似一粒无形的埃尘,追随造化车轮不停地前进;他的灵海中常常啸响着伟大的波涛,应和更伟大的脉搏,更伟大的灵潮。

2、不阴不晴的天气,乍寒乍暖的时令,一会儿是袭袭和风,一会儿是镑镑细雨,春是时哭时笑的,春是善于撒娇的。

3、春不像夏的沉郁,秋的肃穆,冬的死寂,它是一味活泼,一味热狂,一味生长与发展,春是年青的。

4、蔚蓝天上,桃色的云,徐徐伸着懒腰,似乎春眠未足,还带着惺忪的睡态。

流水却瞧不过这小姐腔,它泛着潋滟的霓彩,唱着响亮的新歌,头也不回地奔赴巨川,奔赴大海……春是烂漫的,春是永远的向着充实和完成的路上走的。

5、云海有几种,一种是白雾蒙蒙,漫成一片,那未免太薄相;一种是银色云像一床兜罗棉被平铺空间,说是海亦未尝不可。

只是没有起伏的波澜,没有深浅的褶纹,又未免太单调。

6、春光如海,古人的比喻多妙,多恰当。

只有海,才可以形容出春的'饱和,春的浩瀚,春的磅礴洋溢,春的澎湃如潮的活力与生意。

7、压在你眉梢上的那厚厚的灰黯色的云,自然不免教你气闷,可是他转瞬间会化为如纱的轻烟,如酥的小雨。

8、那云海铺成后,一望无际,受了风的鼓荡,洪波万叠,滚滚翻动,受了阳光的灼射,又闪耀蓝紫光华,看去恍惚有吞天浴日的气派,有海市蜃楼的变幻,有鲸器≈赖男燮妫谁说这不是真的大海?9、树枝间新透出叶芽,稀疏琐碎地点缀着,地上黄一块,黑一块,又浅浅的绿一块,看去很不顺眼,但几天后,便成了一片蓊然的绿云,一条缀满星星野花的绣毡了。

10、他以一支生花妙笔,写明月、星群、晴霞,山岭的高亢、流水的光华;写那朝雾里轻含闪亮珍珠的小花草;写爱、写光明、写真美善。

甚至雪中哭子的妇人,垃圾桶边捡煤屑的穷人,深夜拉车过僻巷的老车夫,跟着钢丝轮讨钱的乞儿,沪杭车中的老妇,蠢笨污秽的兵士,都予以无限的同情。

11、春在工作,忙碌地工作,它要预备夏的壮盛,秋的丰饶,冬的休息,不工作又怎么办?但春一面在工作,一面也在游戏,春是快乐的。

沈从文论(苏雪林)

沈从文论(苏雪林)

沈从文论(苏雪林)沈从文论苏雪林五四运动以后的六七年中,北方有几个作家颇引起读者的注意,而使得一群青年读者特别倾倒的则推那个年龄最轻而出身又有些奇异的沈从文了。

这是一个以作品产量丰富迅速而惊人的作家。

屈指他自从事文艺生活以来,至今不过八九年光景,而单行本著作,已有《入伍后》,《蜜柑》,《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旧梦》,《一个天才的通信》,《阿黑小史》,《都市一妇人》,《虎雏》,《石子船》,《山鬼》、《龙朱》,《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篁君曰记》,《长夏》,《一个女剧员的生活》,《老实人》,《十四夜间》,《从文子集》,《沈从文甲集》,《记胡也频》,《月下小景》等,,余种;零星发表于报章杂志者如记《丁玲女士》,《湘行散记》,《边城》等也还有十来种。

我们现在将他的作品总括起来则有以下的四类:,。

军队生活,,。

湘西民族和苗族的生活,,。

普通社会事件,,。

童话及旧传说的改作。

现在先论他第一类作品。

沈从文是当兵出身的,所以熟稔军队生活。

像《入伍后》,《会明》,《传事兵》,《卒伍》,《夜》,《虎雏》,《我的教育》等篇所写人物都以军人为典型。

所记事迹也不过是军队间曰常发生的琐屑。

像《我的教育》那篇描写自己少时混迹军队的生涯,每曰除上操以外,无非看审土匪,看杀头,看捉逃兵,或在修械所看工人修械。

情节原平淡无奇,不过我们读着时很感觉得一种新鲜趣味。

这因为我们普通人生活范围仄狭,除了自己阶级所能经验的以处,其他生活便非常隔膜,假如有一个作家能于我们生活经验以外,供给一些东西,自然要欢迎了。

所谓富于“异国情调”的诗歌小说得人爱好,也是一个道理。

但沈氏在军队中所处地位,似乎比一般士兵优异。

据《卒伍》那篇自述,他是在一个亲戚军官领率的队伍中当学习兵,与营长连长儿子同居一处,正如世俗所讽嘲的“少爷兵”的资格是。

他没有受过刻苦的训练,没有上过炮火连天惊心动魄的战线,也没有经验过中国普通士兵奸淫杀掠升官发财的痛快,也没有经验过他们饥渴劳顿流离琐尾的惨苦。

苏雪林:当我老了的时候

苏雪林:当我老了的时候

苏雪林:当我老了的时候苏雪林:当我老了的时分我的同学某女士常对人说,她平生最不喜挨近的人物为白叟,最厌烦的事为衰迈,她甘愿于美女未谢之前,便归黄土;不肯以将来的鸡皮鹤发取憎于人,更取憎于对镜的自己。

女子本以美为第二生命,不幸我那朋友便是一个极点爱美的人。

她的话乍听好像有点好笑,但我信任是从她魂灵深处宣布的。

佳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世见白头,或许不是天公不许佳人老,而佳人自己不肯意老,女性殉美的决计,原同勇士殉国相同悲凉啊。

我生来不美,所以也不爱美,为怕老丑而甘愿短寿,这种想法历来不曾在我脑筋里萌生过。

何况年岁是学识工作的本钱,要想学识工作的成果较大,就非活得较长不行。

世上那些着作等身的学者,功业照耀的巨人,很少在三四十岁以内的。

所以我不怕将来的鸡皮鹤发为人所笑(至于镜子照不照,更是我的安闲),只期望多活几岁,让我多读几部奇书,多写几篇只可自怡悦的文章,多领会一点人生意义就行。

但像我这样体质,又处于这个年代,或许嘉定的雾季一来,我就会被可怕的瘴气带了走,或许几天里就恰恰有一颗炸弹落在头顶上,或一粒机关枪子从胸前穿过,我决没有勇气敢同命运打赌,说能够攫取老的锦标。

然则现在何故遽然用这个标题写文章呢?原本一则新近替某杂志写了篇晚年,有些溢出的资料,不忍扔掉,借此安插;二则人到中年,脱离老也不远了,天然而然会想到老境的种种。

所以虚拟海市蜃楼,骗骗自己,聊作屠门之快,岂有他哉。

形体龙钟,精力颟顸,尽管是一般白叟的生理现象,但以西洋人体魄而论,六十五岁以内的白叟如此,便不算正常状况。

我不老则已,老则定与天然讲好健的条件,虽不敢希冀那一类步履如飞精力朴实的老神仙的福分,而半死半活的不幸生命,我是不肯意承受的。

老虽有像我那位朋友所说的可厌处,但也有它的心爱处。

我认为白叟最大的美好是悠闲的享用。

真实的悠闲,不带一点杂质的悠闲的享用。

这儿要用个譬喻来阐明。

当学生的人喜欢星期六下午更甚于周日。

一般校园每天都有功课,而星期六下午往往无课。

苏雪林:收获

苏雪林:收获

苏雪林:收获苏雪林:收获我们园外那片大空场于暑假前便租给人种山芋了。

因为围墙为风、雨、顽童所侵袭,往往东塌一口,西缺一角。

地是荒废着,学校却每年要拿出许多钱来修理围墙,很不上算,今年便议决将地租人,莳种粮食,收回的租钱,便作为修墙费。

租地的人将地略略开垦,种了些山芋。

据说山芋收获后,接着便种麦,种扁豆,明年种蜜桃,到了桃子结实时,利息便厚了。

荒地开垦之后,每畦都插下山芋藤苗。

初种时尚有人来浇水,以后便当做废地似的弃置着,更没人来理会。

长夏炎炎,别种菜蔬,早已枯萎,而芋藤却日益茂盛青苍,我常常疑心它们都是野生的藤葛类。

今日上课已毕回家,听见墙外“邪许”声不绝于耳,我便走到凉台边朝外眺望,看发生了什么新鲜的事。

温和的秋阳里,一群男妇,正在掘地呢。

彼起此落的钉钯,好像音乐家奏庇霞娜时有节奏的动作,而铁齿陷入土里的重涩声,和钉钯主人的笑语,就是琴键上所流出的和谐音调。

“快来看呀!他们在收获山芋了。

”我回头喊遗留在屋里的人,康和阿华都抛了书卷出来。

终于觉得在凉台上看不如出去有味,三个人开了园门,一齐到那片芋场上去了。

已掘出的芋,一堆堆地积在地上,大的有斤重,小的也有我手腕粗细。

颜色红中带紫,有似湖荡里新捞起的水红菱,不过没有那样鲜明可爱。

一个老妇人蹲在地上,正在一个个地扯断新掘起的山芋的藤蔓和根,好像稳婆接下初生的婴儿,替他剪断脐带似的。

我和阿华看得有趣,便也蹲下帮同她扯。

康和种芋工人谈话,问他今年收成如何?他摇头说不好。

他说:山芋这东西是要种在沙土里才甜。

这片草场是第一次开垦,土太肥,只长藤不长芋。

有些芋又长得太大,全空了心,只好拿去喂猪,人们是不要买的。

他指着脚下一个大山芋说,“你们请看,这芋至少也有三斤重,但它的心开了花的,不中吃了。

”果然,那芋有中号西瓜般大,不过全面积上皱裂纵横,并有许多虫蛀的孔,和着细须根,有似一颗人头。

“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我撮起那芋掷于康的足前,顺口念出杜工部这两句可以吓退疠鬼的名句。

苏雪林:家

苏雪林:家

苏雪林:家家的观念也许是从人类天性带来的。

你看鸟有巢,兽有穴,蜜蜂有窠,蚂蚁有地底的城堡。

而水狸还会作木匠,作泥水匠,作扞堤起坝的功夫,经营它的住所哩。

小儿在外边玩了小半天,便嚷着要家去。

从前在外面做大官的,上了年纪,便要告老回乡,哪怕外面有巴黎的繁华,纽约的富丽,也牵绊他不住,这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楚霸王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道士以他企图达到的境界为仙乡,为白云乡。

西洋宗教家也叫天国为天乡。

家乡二字本有连带的意义,乡土不就是家的观念的扩大吗?我曾在另一篇文章里说过:鸟儿到了春天便有筑巢的冲动,人到中年也便有建立家庭的冲动。

这话说明了一种实在情况。

我们仔细观察那些巢居的鸟类,平常的日子只在树枝上栖身,或者随便在哪里混过一夜。

到了快孵卵了,才着忙于筑巢,燕子便是一个例。

人结婚之后,有了儿女,家的观念才开始明朗化起来,坚强化起来。

少年时便顾虑家的问题,呸,准是个没出息的种子!我想起过去的自己了。

——当文章写到转不过弯时,或话说到没有得说时,便请出自己来解围,这是从吴经熊博士学来的方法。

一半是天性,一半是少时多读了几种中世纪式的传奇,便养成了一种罗曼蒂克的气质。

美是我的生命,优美,壮美,崇高美,无一不爱。

寻常在诗歌里,小说里,银幕里,发见了哀感顽艳,激昂慷慨的故事时,我决不吝惜我的眼泪。

有时候,自觉周身血液运行加速,呼吸加急,神经纤维一根根紧张得像要绷断。

好像面对着什么奇迹,一种人格的变换,情感的升腾,使我忘失了自己,又神化了自己。

我的生命像整个融化在故事英雄生命里,本来渺小的变伟大了,本来龌龊的变崇高了。

无形的鞭策,鼓舞我要求向上,想给自己造成一个美的人格,虽然我的力量是那么薄弱。

那时候我永远没想到家是什么,一个人要家有什么用。

因为自己是学教育出身的,曾想将自己造成一个教育家,并非想领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私人乐趣,其实是想为国储才。

初级师范卒业后,当了一年多小学教师,盲目的热心,不知摧残了几个儿童嫩弱的脑筋。

瘦竹斋日记秀之苏雪林日记

瘦竹斋日记秀之苏雪林日记

瘦竹斋日记秀之苏雪林日记瘦竹斋日记秀之苏雪林日记苏雪林日记看一个有趣的“信癖”和她的文人朋友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交。

癖者,花样多也。

衣食住行皆可成癖。

通癖,烟酒茶;怪癖,洁;恶癖,“嚼舌头”。

癖,其实人皆有之。

近读苏雪林长达五十年的四百万言日记,发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信。

我姑妄称其有“信癖”。

事一成癖,趣之随生矣。

苏雪林花甲之年后,日记中常有“还信债”或“一天光阴又在写信中度过”或“今日为写信最多之日”的记录。

94岁时则曰:“余现别无所乐,惟得知音者之信,及自己有文字刊于报章,乃稍稍开心耳。

”(1991年8月24日)苏雪林一生节俭成性,锱铢必较,用她自己的话说“近乎啬”。

由于她喜写信,邮资成为她生活中一笔不小的负担。

日记有载:“于今每个月邮费及信封、信纸不知用多少,以往十元邮票可用数月,今则半月耳。

”(1959年1月17日)为节省邮资,她盘算一番,到文具店买便宜的航空信笺(明信片)。

信封常用商家塞在信箱内的广告自己糊制,信纸则随手抓来可充,甚而是餐厅的餐巾纸。

80岁时偶见旧物中一叠老得打皱的信纸,“熨了一下,此信纸乃余20年前自法国携归,或20余年前台北所购,早已微黄而皱,幸熨后尚可用。

”上世纪50年代末台湾邮资减费,她十分高兴:“我可以写薄信纸四张,而不用航空信笺,殊方便也。

”好景不长,后台湾邮政当局宣布作废一批邮票,她牢骚不已,“这是坑民。

”1970年代台邮政出新花招,凡在邮局定做寄信用规范化的橡皮章者,钤此印八折收费。

她专定一枚,云:“定做此物以来,今始用之,若居心不贪,发出三四封信皆加此章,则回信不致冷落。

”她是求信若渴,想广种多收罢了。

寄台外邮资昂贵,某次她让女佣到邮局挂号寄两本书到九龙,一过秤要250元,她嫌贵,让女佣改为平邮。

到1980年代,台湾航空笺9元航信涨到10元,她盘算还是寄航信划算。

可是一超重即退回,还要罚款,叹道:“以后不便写信矣。

”苏雪林写信如作文,往往下笔千言,喜用薄纸,正反都写,稍不留心超重退回。

认真对待青春的名言

认真对待青春的名言

认真对待青春的名言认真对待青春的名言1、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而青春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最强盛最美好,因此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僵化,而把青春保持永远。

——[俄国]别林斯基2、没有人会感觉到,青春正在消逝,但任何人都会感觉到青春已经消逝。

——[古罗马]塞涅卡3、青年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

——[前苏联]加里宁4、青春并不像一袭新衣,好像我们仔细少穿一点就可以保持簇新似的。

青春,当我们有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每天穿用它,而它则很快就会消逝。

——[秘鲁]梅尔加5、莫让青春虚度在昨天创伤的呻吟中,莫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的幻想上。

——[黎巴嫩]纪伯伦6、青春应该是:一头醒智的狮,一团智慧的火!醒智的狮,为理性的美而吼;智慧的火,为理想的美而燃。

——[波兰]哥白尼7、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和创造力相联系在一起的。

——[德国]歌德8、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

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品质。

——[前苏联]加里宁9、青年人朝着某一目标而努力的姿态,是最有力、最清新、最美丽的,世界上再找不到比青年的苦斗更美丽的东西。

——[日本]池田大作10、青春时代,越是失败,越要为构筑新的人生、毕生幸福的基础而奋勇前进。

——[日本]池田大作11、人在青年,谁没有一片雄心大志,谁没有一番宏济苍生的抱负,谁没有种种荒唐瑰丽的梦想。

——[中国]苏雪林12、青年之最可爱的还是他身体里那股淋漓元气,换言之,就是那股愈汲愈多,愈用愈出的精力。

——[中国]苏雪林13、青年人的性格如同一匹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

勇于革新而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结果常因浮躁而改革不成去招致更大的祸患。

——[英国]培根14、给青年人最好的忠告是让他们谦虚谨慎,孝敬父母,爱戴亲友。

——[意大利]西塞罗15、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雪林名言名句
本文是关于名人名言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苏雪林名言名句
1、他在有限中见着永恒;他的精神似一粒无形的埃尘,追随造化车轮不停地前进;他的灵海中常常啸响着伟大的波涛,应和更伟大的脉搏,更伟大的灵潮。

2、不阴不晴的天气,乍寒乍暖的时令,一会儿是袭袭和风,一会儿是镑镑细雨,春是时哭时笑的,春是善于撒娇的。

3、春不像夏的沉郁,秋的肃穆,冬的死寂,它是一味活泼,一味热狂,一味生长与发展,春是年青的。

4、蔚蓝天上,桃色的云,徐徐伸着懒腰,似乎春眠未足,还带着惺忪的睡态。

流水却瞧不过这小姐腔,它泛着潋滟的霓彩,唱着响亮的新歌,头也不回地奔赴巨川,奔赴大海……春是烂漫的,春是永远的向着充实和完成的路上走的。

5、云海有几种,一种是白雾蒙蒙,漫成一片,那未免太薄相;一种是银色云像一床兜罗棉被平铺空间,说是海亦未尝不可。

只是没有起伏的波澜,没有深浅的褶纹,又未免太单调。

6、春光如海,古人的比喻多妙,多恰当。

只有海,才可以形容出春的饱和,春的浩瀚,春的磅礴洋溢,春的澎湃如潮的活力与生意。

7、压在你眉梢上的那厚厚的灰黯色的云,自然不免教你气闷,
可是他转瞬间会化为如纱的轻烟,如酥的小雨。

8、那云海铺成后,一望无际,受了风的鼓荡,洪波万叠,滚滚翻动,受了阳光的灼射,又闪耀蓝紫光华,看去恍惚有吞天浴日的气派,有海市蜃楼的变幻,有鲸鳌掷的雄奇,谁说这不是真的大海?
9、树枝间新透出叶芽,稀疏琐碎地点缀着,地上黄一块,黑一块,又浅浅的绿一块,看去很不顺眼,但几天后,便成了一片蓊然的绿云,一条缀满星星野花的绣毡了。

10、他以一支生花妙笔,写明月、星群、晴霞,山岭的高亢、流水的光华;写那朝雾里轻含闪亮珍珠的小花草;写爱、写光明、写真美善。

甚至雪中哭子的妇人,垃圾桶边捡煤屑的穷人,深夜拉车过僻巷的老车夫,跟着钢丝轮讨钱的乞儿,沪杭车中的老妇,蠢笨污秽的兵士,都予以无限的同情。

11、春在工作,忙碌地工作,它要预备夏的壮盛,秋的丰饶,冬的休息,不工作又怎么办?但春一面在工作,一面也在游戏,春是快乐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