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茶叶检验报告模板
51出厂检验报告单(信阳毛尖绿茶).pdf

出厂检验报告单
产品名称报告编号№:规格型号代表批量
生产日期抽样日期
抽样人员样品数量
检验依据GB/T22737-2008《信阳毛尖茶》
序号检验项目单位标准要求检验单项结果判定
1 感官/ 符合GB/T22737-2008《信阳毛尖茶》标准6.6.2.1条款要求
2 水分% 6.5
3 粉末% 2.0
4 净含量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管理办法》及JJF1070要求
5 标签符合GB7718要求
□该产品符合出厂检验要求,准予出厂。
□该产品不合格。
检验
结论
(盖章)
签发日期:年月日
1.本报告未加盖检验专用章、批准人未签章无效。
备注2.本报告涂改或复印件未加盖检验专用章无效。
3.每份报告只能对一种产品出具数据,并在相应的产品类别前打“√”
批准:审核:主检:。
茶叶质量评价报告范文

茶叶质量评价报告范文1. 引言本次报告旨在对茶叶样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为茶叶生产和销售提供参考意见。
通过对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和客观评价,可以进一步了解茶叶的品质特点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茶叶选择。
2. 样品信息样品名称:茶叶样品A产地:中国福建武夷山采摘时间:2021年春季3. 外观评价通过对样品外观的观察和评价,可以初步了解茶叶的质量情况。
3.1 干茶外观样品A的干茶外观整齐,叶片形状完整,颜色为深绿色。
干茶呈条索状,卷曲度适中,没有破碎和杂质。
3.2 湿茶外观样品A的湿茶外观有光泽,叶片展开后颜色鲜亮。
湿茶呈长条状,色泽均匀,没有明显断裂。
4. 内在质量评价通过对样品茶汤的鉴赏和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茶叶的内在质量。
4.1 茶汤鉴赏样品A的茶汤颜色清亮,透明度高,呈明亮的琥珀色。
口感醇厚,有浓郁的花香和清爽的滋味。
4.2 化学分析通过对样品A进行化学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挥发性成分:茶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较高,具有较浓郁的香气。
- 茶多酚含量:样品A茶多酚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保健效果。
- 咖啡因含量:样品A咖啡因含量适中,可为消费者提供一定的提神效果。
5. 品质评价综合以上的外观和内在质量评价,对样品A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估。
5.1 香气评价样品A具有较浓郁的花香气息,香气持久,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5.2 口感评价样品A口感醇厚,有清爽的滋味,余味持久。
茶汤入口柔顺,回甘且不苦涩,适合广大茶叶爱好者品饮。
5.3 营养价值评价样品A茶叶中多酚和咖啡因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和提神作用。
适当饮用茶叶有助于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等。
6. 建议与总结基于对茶叶样品A的评价结果,我们建议在茶叶生产和销售中注意以下几点:1. 增加产量:样品A的质量较好,可以考虑增加生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加强宣传:在市场推广中,重点强调样品A的花香和口感特点,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茶叶检验报告

茶叶检验报告茶叶是一种受到广泛喜爱的饮品,其口感和香气受到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而茶叶的品质和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茶叶的检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对茶叶的检验结果进行详细介绍,并对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对茶叶的外观进行了检验。
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测,我们发现茶叶的外观整齐、色泽艳丽,没有发霉、变质等现象。
茶叶的外观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其次,我们对茶叶的香气进行了检验。
我们使用专业的气味识别仪器对茶叶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茶叶的香气清新自然,没有异味和污染物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然后,我们对茶叶的口感进行了检验。
经过专业茶艺师的品评,茶叶口感醇厚,回甘持久,没有苦涩和异味,符合高品质茶叶的口感特点。
接着,我们对茶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了检测。
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和严格筛选,结果显示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存在安全隐患。
最后,我们对茶叶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检验。
经过化验和分析,茶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咖啡碱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符合高品质茶叶的营养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茶叶的外观、香气、口感、安全性和营养成分的综合检验,我们得出结论,此批茶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质量优良,安全可靠,值得消费者放心选购。
茶叶的检验工作是确保茶叶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茶叶的检验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茶叶产品。
同时,我们也呼吁茶叶生产企业和经营者加强对茶叶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共同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茶叶消费环境。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计算公式
M1-M2
水分(%)=-------------- ×100
M0
测定结果
备注
3、粉末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DB52/T
检验标准
(%)≤
检验环境条件
温度: 天气状况:
主要仪器
茶叶筛分机;分析天平;粉末筛.
重复
重复Ⅰ
重复Ⅱ
筛下粉末重量M1(g)
试样重量M2(g)
计算公式
M1
粉末(%)=-------------- ×100
抽检数量
原料来源
生产日期
二、检验记录
1、感官品质检验原始记录
执行标准
DB52/T
感
官
审
评
外形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备注
2、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DB52/T
检验标准
水分含量≤
检验环境条件
正常
主要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干燥器;烘皿.
重复
重复Ⅰ
重复Ⅱ
试样和烘皿烘前质量M1(g)
试样和烘皿烘后质量M2(g)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样品名称
出厂批号
出厂数量
抽检数量
原料来源
生产日期
执行标准
DB52/T
检验项目
检验指标
技术要求
实测数据
单项判定
感
官
审
评
外形
滋味
叶底
香气
汤色
理化指标
水分(%)
≤
粉末(%)
≤
净含量
标示净含量
实测数据
检验结论
茶 叶 检 验 报 告

发布时间:2013-4-3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条码
抽样地点
生产日期
年 月 红碎茶:GB/T13738.4
抽样
基数
样品
数量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检验结果
单项
判定
成 品 茶
净 含 量
按国家质检总局75号令
大于允许短缺量的样品数:;
平均实际净含量:
。
□合格
□不合格
感官品质
无劣变及异味,外形与内质均符合各类各等级要求
□合格
□不合格
水 分
①绿茶:≤7.0%;
②红碎茶:≤6.0%。
□合格
□不合格
碎末茶
①长炒青≤6.0%;
②烘青≤5.0%。
□合格
□不合格
粉末
红碎茶(碎茶、片茶)≤2.5%;红碎茶(末茶)≤1.0%。
□合格
□不合格
检验结论
检验员: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附注
福建茶叶质检报告

福建茶叶质检报告1. 引言茶叶是福建省的传统农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品种。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提高茶叶的质量,茶叶质检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报告对福建茶叶的质检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消费者了解茶叶的质量情况。
2. 茶叶原料检查福建茶叶的质量首先取决于茶叶的原料。
茶叶原料检查主要包括外观、色泽、新鲜度等方面的评估。
我们从福建主要产茶地区采集了一定数量的茶叶样品,然后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外观检查。
2.1 外观检查外观是评估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茶叶形状:茶叶形状应整齐,无碎屑或断碎的茶叶。
- 茶叶大小:茶叶大小应相对均匀,不应过大或过小。
- 茶叶颜色:茶叶颜色应鲜绿或乌黑等相应茶叶所需颜色。
通过对样品的外观检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福建茶叶的外观符合上述要求,形状整齐、大小均匀、颜色鲜绿。
这表明福建茶叶的原料质量较好。
2.2 色泽检查茶叶的色泽对其品质评估也有重要影响。
我们通过对茶叶样品的色泽检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颜色鲜艳:茶叶的颜色应鲜艳自然,不应过于暗淡。
•细腻均匀:茶叶的色泽应均匀,没有明显色差。
通过对样品的色泽检查,我们发现福建茶叶的色泽鲜艳自然,没有明显色差,符合茶叶的质量要求。
2.3 新鲜度检查茶叶的新鲜度是指茶叶的保存时间,新鲜度越高,茶叶的品质越好。
我们通过对茶叶样品的新鲜度检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香气:茶叶应具有浓郁的芳香味。
•湿度:茶叶应具有适当的湿度,不应过于干燥或潮湿。
•叶片弹性:茶叶叶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应过于脆弱。
通过对样品的新鲜度检查,我们发现福建茶叶的新鲜度较高,具有浓郁的芳香味,适当的湿度和叶片弹性。
3. 茶叶化验检查茶叶的化验检查是评价茶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对福建茶叶样品进行了化验检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指标:3.1 水分含量茶叶的水分含量是评估茶叶新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采用标准方法测定了茶叶样品的水分含量,结果显示大部分茶叶的水分含量处于合理范围内,符合质量要求。
红茶质检报告

红茶质检报告
报告编号:HT2021-0001
报告日期:2021年9月1日
检测单位:XXX食品检测中心
序言
本报告基于XXX食品检测中心对红茶的质量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旨在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质量检测服务。
请客户认真阅读报告,合理使用本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项目标准要求检测结果
外观有光泽、色泽鲜艳符合要求
香气芳香浓郁,甜而不腻符合要求
滋味醇和、回甘、清爽符合要求
渣底性质粗厚、呈黑褐色、均匀性好符合要求
悬浮物(mg/L)≤150 57
铁含量(mg/kg)≤25 16.7
铅含量(mg/kg)≤2 0.5
镉含量(mg/kg)≤1 0.4
汞含量(mg/kg)≤0.1 无检出
分析结果
本次检测的红茶样品符合标准要求,外观色泽艳丽有光泽,香气芳香浓郁,滋味醇和回甘,渣底性质粗厚呈黑褐色,无异味、异色等不良质量现象。
同时,本样品中悬浮物、铁、铅、镉等有害物质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结论
本次检测的红茶样品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可以按照标准合理使用。
附录
本次检测的红茶样品采用国家标准《红茶》(GB/T 10344-2008)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中所涉参数参考GB/T 14675-93中的《食品
中铅、镉等重金属的测定》《食品中总铁的测定》等标准。
注:表格中“符合要求”表示样品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定。
“无检出”表示检测结果未发现该有害物质的存在。
签发人:报告编号:HT2021-0001
日期:2021年9月1日检测单位:XXX食品检测中
心。
茶学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茶叶的加工工艺流程。
2. 掌握茶叶的感官评价方法。
3. 学习茶叶品质的检测技术。
4. 提高对茶叶品质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二、实验原理茶叶加工过程中,通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使茶叶中的生物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的茶类。
茶叶的品质评价主要包括感官评价和理化分析两个方面。
三、实验材料1. 茶叶样品: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2. 实验仪器:茶叶样品筛分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感官评价室、茶具等。
3. 实验试剂: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等。
四、实验方法1. 茶叶样品制备:将茶叶样品过筛,去除杂质,称取一定量茶叶用于后续实验。
2. 感官评价:(1)外观评价: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匀整度等。
(2)香气评价:嗅闻茶叶的香气,判断香气的类型和强度。
(3)滋味评价:品尝茶叶的滋味,判断滋味的鲜爽度、醇厚度、回甘等。
(4)汤色评价:观察茶汤的颜色、透明度等。
3. 理化分析:(1)茶多酚含量测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茶多酚含量。
(2)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
(3)水浸出物含量测定:采用水分测定仪测定水浸出物含量。
五、实验步骤1. 茶叶样品制备(1)将茶叶样品过筛,去除杂质。
(2)称取一定量茶叶,置于样品筛分器中。
2. 感官评价(1)外观评价: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匀整度等。
(2)香气评价:嗅闻茶叶的香气,判断香气的类型和强度。
(3)滋味评价:品尝茶叶的滋味,判断滋味的鲜爽度、醇厚度、回甘等。
(4)汤色评价:观察茶汤的颜色、透明度等。
3. 理化分析(1)茶多酚含量测定:按照福林酚法测定茶多酚含量。
(2)氨基酸含量测定:按照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
(3)水浸出物含量测定:按照水分测定仪测定水浸出物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感官评价结果与分析根据感官评价结果,对茶叶的外观、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茶叶的品质。
2. 理化分析结果与分析根据理化分析结果,对茶叶的茶多酚含量、氨基酸含量、水浸出物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茶叶的品质。
茶叶审评结果报告表

不匀
7.5
87.5
金观音
(7.2
下午采)
条索粗松
褐绿花杂
有红梗
尚匀净
17
橙黄
明亮
4
番薯香,带花香
高长持久
27
略淡薄
稍涩,有咸味
30
叶质较硬,皮革质感
黄绿色
叶片完整
不匀
7
85
金观音
(7.1制)
条索紧细
乌褐,断碎多
欠匀
净度高
16
橙红
3
甜香
有水味
持久
26
浓强
涩口
31
一芽二叶,叶质嫩软
暗黄绿
破碎
6
82
滋味(30%)
叶底(10%)
总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分
英红九号
(自制)
粗壮紧结
褐中带金芽
显毫
匀净
22
红艳明亮
有金圈
8.5
甜香
纯正
23
浓强
略涩
有青味
26
一芽二、三叶
红亮,边缘红中间青,欠匀
叶质光滑
6
85.5
英红九号
(德高信)
条索紧结
褐黄
金毫显
匀净
23
红明
有金圈
8
清甜
纯正
24
鲜爽
收敛性强
29一芽二、三叶红匀明亮源自叶质较自制的厚,比自制的老一点
9
93
茶名
外形(20%)
汤色(5%)
香气(30%)
滋味(35%)
茶叶快速测评报告模板

茶叶快速测评报告模板1. 测评目的本次茶叶测评旨在对特定茶叶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消费者能够了解该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我们将从外观、香气、口感和回甘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并结合对茶叶的产地、制造工艺和包装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 测评茶叶信息茶叶名称:(填写)产地:(填写)制造工艺:(填写)包装形式:(填写)3. 外观评价- 外形:(填写茶叶外形特征,如形状、色泽等)- 整体印象:(填写外观给人的整体感觉)4. 香气评价- 干茶香气:(填写干茶的香气特点)- 暖壶香气:(填写将茶叶放入暖壶后的香气)- 浸泡香气:(填写泡成茶汤后的香气)5. 口感评价- 口感:(填写茶汤的口感特点,如滋味、口感的均衡程度等)- 回甘:(填写茶汤在口腔中的余香和回味感)6. 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中,请结合前面的外观、香气、口感评价,对该茶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整体品质作出评价,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品质优势:(填写该茶叶的品质优势,如口感细腻、回甘持久等)- 品质缺陷:(填写该茶叶的品质缺陷,如苦涩过重、香气不足等)- 适宜人群:(填写适宜饮用该茶叶的人群和场合)- 附加价值:(填写该茶叶的附加价值,如是否具有保健功效等)- 总结评价:(填写对该茶叶总体品质的评价)7. 测评结论综合以上测评结果,可得出该茶叶的测评结论,并提供适宜购买的建议,包括以下方面:- 推荐购买:(填写是否推荐购买该茶叶)- 适宜人群:(填写适宜的茶友人群)- 注意事项:(填写饮用该茶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冲泡时间、温度等)8. 参考信息- 茶叶品牌:(填写茶叶的品牌信息)- 茶叶参考价格:(填写茶叶的参考价格)- 茶叶购买渠道:(填写可购买该茶叶的线上或线下渠道)9. 测评方法与说明- 测评方法:(填写本次测评使用的方法,如冲泡参数、评分标准等)- 测评说明:(填写对本次测评的一些说明,如样品来源、测评环境等)以上是茶叶快速测评报告模板,希望能为茶叶爱好者提供参考。
茶叶检测报告

检测依据
(Standard)
SN/T 1950-2007、GB/T 5009.19.2008
所用主要仪器
(Main Instrument)
0.02
4
敌敌畏
未检出
0.1
S甲拌磷
未检出
0.1
SN/T 1950-2007
0.02
6
五氯硝基苯
未检出
0.01
GB/T 5009.19.2008
0.02
7
三氯杀螨虫
未检出
0.5
GB/T 5009.19.2008
0.03
8
氟氰戊菊酯
未检出
20
GB/T 5009.19.2008
气相、旋转蒸发仪、固相萃取仪、涡旋仪
检测结果
产品种类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mg/kg)
国标限量要求(mg/kg)
执行依据
方法检出限
(mg/kg)
茶叶
1
毒死蜱
未检出
0.1
SN/T 1950-2007
0.02
2
杀螟松
未检出
0.5
SN/T 1950-2007
0.1
3
乙硫磷
未检出
0.2
SN/T 1950-2007
——
样本状态
(Sample State)
固态
收样日期
(Received Date)
2018年12月23日
检测日期
(Date of Analysis)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模板单.doc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样品名称出厂批号出厂数量抽检数量原料来源生产日期执行标准DB52/T检验项目检验指标技术要求实测数据单项判定感外形官审滋味评叶底香气汤色理化指标水分( %)≤粉末( %)≤净含量标示净含量实测数据检验结论备注检验员:审核人:批准人:茶叶检验原始记录一、样品标记样品名称出厂批号出厂数量抽检数量原料来源生产日期二、检验记录1、感官品质检验原始记录执行标准DB52/T感外形官香气审滋味评汤色叶底备注2、水分检验原始记录检验依据DB52/T检验标准水分含量≤检验环境条件正常主要仪器电热恒温干燥箱 ; 分析天平 ; 干燥器 ; 烘皿 .重复重复Ⅰ重复Ⅱ试样和烘皿烘前质量 1 M(g)试样和烘皿烘后质量M2(g)试样质量 M0(g)M 1 2- M计算公式水分 (%)=-------------- × 100M 0测定结果备注3、粉末检验原始记录检验依据DB52/T检验标准(%) ≤检验环境条件主要仪器温度 :茶叶筛分机天气状况 :; 分析天平 ; 粉末筛.重复重复Ⅰ重复Ⅱ筛下粉末重量 M1(g)试样重量 M(g)2M 1计算公式粉末 (%)=-------------- × 100M 2测定结果4、净含量检验原始记录检验依据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75 号令)检验环境正常条件主要仪器分析天平序号实衡净重 M1(g) 标明净重 M2(g) 偏差 (g) 12345678910计算公式差重 = M1- M2测定结论。
2023茶叶检测报告

2023茶叶检测报告1. 引言本文档为2023年茶叶检测的报告。
茶叶是一种广泛消费的饮品,对其质量和安全的检测尤为重要。
经过全面的测试和分析,本报告为茶叶的质量、卫生和安全性提供了详细的评估和分析结果。
2. 方法茶叶的检测是基于国际标准方法进行的。
我们使用了以下方法来评估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1.外观检测: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来评估其鲜度、颜色和形状等特征。
2.水分含量测定:使用烘箱法测定茶叶中的水分含量,以评估其保存状态和质量。
3.残留农药检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4.重金属含量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茶叶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以评估其安全性。
5.微生物检测:使用培养基和PCR等方法对茶叶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以评估其卫生状况。
3. 结果3.1 外观检测结果茶叶样品的外观检测结果如下:•鲜度:茶叶的外观呈现出鲜绿色,并且没有发黄或变质的迹象。
•颜色:茶叶的颜色均匀,没有明显的杂色。
•形状:茶叶的形状规整,没有明显的碎片。
3.2 水分含量测定结果茶叶样品的水分含量测定结果如下:•样品1: 水分含量为8.5%。
•样品2: 水分含量为9.2%。
•样品3: 水分含量为7.8%。
经过对比分析,茶叶样品的水分含量均在合理范围内,符合质量要求。
3.3 残留农药检测结果茶叶样品的残留农药检测结果如下:样品编号农药A残留量(mg/kg)农药B残留量(mg/kg)农药C残留量(mg/kg)样品1 0.02 0.03 0.01样品2 0.01 0.02 0.01样品3 0.03 0.02 0.02经过对比分析,茶叶样品中农药残留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属于安全范围。
3.4 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茶叶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如下:样品编号铅含量(mg/kg)镉含量(mg/kg)铬含量(mg/kg)样品1 0.05 0.01 0.02样品2 0.04 0.01 0.03样品3 0.03 0.02 0.02茶叶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属于安全范围。
茶叶质量报告模板范文

茶叶质量报告模板范文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茶叶的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便消费者和相关行业人士了解茶叶产品的质量状况。
本报告基于标准的茶叶质量评估体系,对样品进行了多项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
二、样品概况本次茶叶质量评估共选取了10款茶叶样品,其中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等不同类型的茶叶。
样品来源广泛,包括国内知名茶企和一些小型农庄。
样品选取标准茶叶产品,确保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三、质量评估指标及方法本次茶叶质量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外观品质:包括茶叶的形状、色泽、均匀度等。
2. 香气评估:根据茶叶的香气独特性、浓郁度、持久度等进行评估。
3. 叶底评估:通过观察茶叶的叶底形态、色泽等来评价茶叶的质量。
4. 汤色评估:对茶叶冲泡出的茶汤的色泽进行评价。
5. 口感评估:包括滋味、余味、回甘等方面的评价。
6. 农药残留、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等检测:采用相关的化学分析技术对茶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四、质量评估结果1. 外观品质样品1的外观品质较好,茶叶整齐、色泽翠绿,均匀度良好。
样品2外观品质一般,茶叶不够均匀,色泽稍有不饱满。
其他样品的外观品质良好,形状完整、色泽鲜艳。
2. 香气评估样品1的香气独特,浓郁度高,持久度较长。
样品2的香气较为普通,浓郁度一般,持久度一般。
其他样品的香气特点各异,浓郁度和持久度均在良好范围内。
3. 叶底评估样品1的叶底形态规整,色泽鲜亮,符合良好的茶叶质量特征。
样品2的叶底形态不够规整,色泽稍显暗淡。
其他样品的叶底形态整齐,色泽鲜艳。
4. 汤色评估样品1的茶汤色泽明亮澄清,金黄翠绿,符合良好的茶叶品质。
样品2的茶汤色泽稍有混浊,偏黄。
其他样品的茶汤色泽均在良好范围内。
5. 口感评估样品1的口感醇厚,滋味浓郁,余味悠长,回甘明显。
样品2的口感一般,滋味略淡,余味短暂。
其他样品的口感均较好,滋味浓郁,余味悠长,回甘明显。
6. 有害物质检测经有害物质检测,样品1至样品10均未检出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茶叶检测调研报告模板

茶叶检测调研报告模板一、调研背景茶叶是我国传统的特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近年来市场上茶叶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茶叶市场的实际情况,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我们进行了一次茶叶检测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取了10个茶叶品牌,并从每个品牌中随机选择3个常见的茶叶品种。
对于每个品牌和品种,我们从市场上购买了10包茶叶样品,共计300包茶叶样品。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研内容1. 外观检测我们对每个茶叶样品的外观进行了检测。
主要检查茶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结果显示,大部分茶叶样品的外观符合对应品种的特征。
然而,个别样品存在着明显色泽不正、形状异常等问题。
2. 香气检测我们通过闻茶的方式,对每个样品的香气进行了评估。
发现绝大多数茶叶样品散发出清香的气味,符合其所属品种的特征。
但同时也发现了个别样品的香气较为单一,或者带有异味等问题。
3. 口感检测我们采用品茶的方法,对每个样品的口感进行了评估。
调查发现,大部分茶叶样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口感的韵味、滋味等与其品种相符。
然而,也有少部分样品存在口感苦涩、涩爽不足等问题。
4. 农药残留检测我们从每个样品中取出茶叶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的检测。
结果显示,有个别茶叶样品存在超标现象,农药残留量超过了国家标准。
这表明在一些茶叶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不当或者农药残留去除不彻底。
5. 重金属检测我们对每个样品进行了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大部分茶叶样品的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但个别茶叶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了安全范围。
这很可能是因为该茶叶种植区域附近的环境存在重金属污染。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茶叶检测调研,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大部分茶叶样品在外观、香气和口感方面符合品种特征,但也存在部分样品异常情况。
2. 个别茶叶样品存在农药残留超标和重金属含量超过安全范围的问题。
3. 部分茶叶品牌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管理问题。
红茶出厂检验报告

160±7.2g 162g
合格
GB/T13738.2-2008工夫红茶第二部分、茶叶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检验结论 备注
检验:
合格 校准:批准: Nhomakorabea符合
合格
色泽 —
乌黑油润
符合
合格
整碎 —
感 官
净度
—
品 质
香气
—
滋味 —
匀齐 净 鲜嫩甜香 醇厚甘爽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汤色 —
红明亮
符合
合格
叶底 —
细嫩显芽红匀亮
符合
合格
水分
%
≤7.0
6.00%
合格
粉末
净含量及允 差
检验依据
%
≤1.0
0.50%
合格
g
1:单件偏差范围 2:平均净含量
信阳市龙潭茶叶有限公司出厂检验报告
编号:20130521
样品名称
臻润160克礼盒茶
茶叶等级
规格
160g/盒
生产日期
抽样日期
2013年5月21日
检验时间
抽样地点
成品库
代表批量
检测项目及检测结果
特级 2013年5月21日 2013年5月21日
200盒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标准要求
实测结果
单项结论
条索 —
紧细多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