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导读,练习答案
《艾青诗选》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及答案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节选),填写表格。
我爱这土地(节选)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复活的土地(节选)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诗歌“土地”的象征意义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以上诗歌出自的《》。
(2)根据你对这位诗人作品的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他的诗歌理论上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
B.“忧郁”渗透着诗人的灵魂,也是他诗歌艺术特征的基本要素之一。
如《旷野》写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然而这种忧郁并不是消极的,它浸透着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极其深沉的爱,给予读者一种“深沉”的力量,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C.这个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D.这位诗人的诗歌色彩运用新奇而独特,能强化诗人的情感,增添诗歌的魅力,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3.阅读名著,完成下题。
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流浪与监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上述文段的题目是《》,这首诗在当年的中国文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透过这首诗充满具象的描写,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
4.阅读语段,完成下题。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艾青诗选》2024中考名著导读题型分层练习(后附答案)
《艾青诗选》2024中考名著导读题型分层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选择练习1.(2024上·新疆喀什·九年级统考期末)请你从下列诗句中,选出不是..出自《艾青诗选》的一项()A.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B.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C.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D.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2020上·河北保定·九年级统考期中)有关《艾青诗选》,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光明”和“土地”,借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希望。
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C.1978年后,艾青的诗风发生很大的变化,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D.擅长绘画的艾青,他的诗歌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如《刈草的孩子》中,诗的开头“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和结尾“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的气氛,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作者的情思也尽在其中。
3.(2023上·重庆·九年级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对《艾青诗选》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艾青的语言不仅充满生活气息,诗行的排列、构造和创新的词汇、语言也别具一格。
B.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抚养自己的保姆——大堰河表达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
C.艾青的诗歌主题鲜明,意象丰富。
其中最核心的意象是土地、太阳、黎明与旷野。
它们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对光明热烈的追求。
D.讴歌光明是艾青诗歌永恒的主题。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附答案版)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附答案版)《艾青诗选》名著导读一、知识汇总(一)作者介绍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二)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三)诗歌意象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诗人因此被誉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
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土地—农民”的复活;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
诗人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
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四)书评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四)代表作品(集)抗战时期:《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愿春天早点来》《旷野》《他死在第二次》《刈草的孩子》(诗中有画)《吴满有》建国以后:《鱼化石》《镜子》《光的赞歌》《礁石》(五)读书方法指导读现代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艾青诗选》题目和答案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评价_______一、作家作品1.艾青,原名,号,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2.艾青第一次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的长诗是《》。
3.1985年,艾青获得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中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
4.艾青的长诗《向太阳》《》,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的歌手。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作品的一项是( )A.《光的赞歌》B.《黎明的通知》C.《礁石与灯标》D.《鱼化石》二、内容理解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出自艾青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2.“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以上文字出自《艾青诗选》中的《》,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的思考。
3.“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浑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以上文字出自《艾青诗选》中的《》,全诗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4.“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这句诗出自艾青的短诗《》,该诗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体现了艾青诗歌创作“”的特点。
5.20世纪30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和“”。
6.“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诗中的“你”指的是( )A.艾青B.大堰河C.祖国D.土地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诗中的“它”指的是,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的向往和追求。
《艾青诗选》综合练习(包含答案)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
1910年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5岁前寄养在同村的一个贫苦农家,18岁考入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第二年留学法国,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在监狱中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名篇简介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痛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2.《北方》:“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绿色”,“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诗人既悲叹北方的贫瘠落后以及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苦难,又讴歌北国民众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3.《黎明的通知》:这首诗写作于1942年年初,诗人从重庆奔赴延安,他以敏感的眼光看到了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曙光,于是创造了“黎明”的意象,并赋予它全新的意义。
整首诗以“黎明”和诗人对话的口吻展开,诗中的“我”是“黎明”,“你”是诗人,“他们”则是渴求光明的人们。
全诗大量运用排比,反复铺陈,洋溢着一种必胜的豪情。
4.《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通过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比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深深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5.《向太阳》:该诗是艾青从战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汉后创作的,是20世纪30年代艾青最长的一首诗,由九个各自独立又前后呼应的章节组成,全诗自始至终以第一人称的“我”(也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作为全诗的主线和命脉,借歌颂太阳表达了美好的愿望。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1.下面这段节选出自于艾青的哪首长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怀念?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的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他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2.《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之作,这首诗感情真挚深切。
请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说说这首诗给你带来哪些情感体验。
3.阅读《艾青诗选》节选片断,回答问题:(甲)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乙)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1)(乙)段中的“我"是指代什么?(2)这两首诗分别作于1937年和1942年,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
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诗人歌咏了什么精神?4.作家聂华苓说:“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请结合艾青诗作,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艾青诗歌特色的理解。
5.《艾青诗选》中的《吹号者》写于1939年,请结合《吹号者》节选内容,说说《吹号者》一诗中“号声"的意蕴。
在震撼天地的冲杀声里,/在决不回头的一致的步伐里,/在狂流般奔涌着的人群里,/在紧密的连续的爆炸声里,/我们的吹号者/以生命所给与他的鼓舞,/一面奔跑,一面吹出了那短促的,急迫的,激昂的,/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那声音高过了一切,/又比一切都美丽,……/他被一颗旋转过他的心胸的子弹打中了!/他寂然地倒下去/没有一个人曾看见他倒下去,/他倒在那直到最后一刻/都深深地爱着的土地上,/然而,他的手却依然紧紧地握着那号角;/听啊,/那号角好像依然在响……6.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人物姓名。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知识点及练习(附参考答案)
1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知识点及练习(附参考答案)作者简介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经典名言1.1.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2.人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3.个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4.人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5.因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6.一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含答案)
《艾青诗选》习题精选一)阅读《 黎明的通知 》中的选段,回答问题明”到来的方位地点,“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而来的情状。
3. 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诗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 去打破反动派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和谎骗, 扫除萦绕在那些人们心头的 迷雾、悲观论,让所有正遭受着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 准备迎接这“白日的先驱, 光明的使者”黎明。
( 二 ) 阅读《 大堰河——我的保姆 》(节选),回答问题 ①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②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1. “我”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在诗歌中, “我”是被自己的地主父亲送到大堰河手中的,在父母心里,我,是个不祥之 人,在他们那,我,没有享受过父母对孩子的宠爱,甚至还有后来“我”回家后,觉得自己是做了 父母家的新客了。
而在大堰河那,“我”却感受到了父母般的爱,大堰河也将“我”当作亲生的, 她做着吃乳儿婚酒的梦,这也表现出“我”对大堰河如对母亲般的爱。
①为了我的祈愿 照引而来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 诗人啊,你起来吧 ④我从东方来 灼痛的人类 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 来里的城市和村庄 要来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⑧请他们来欢迎 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我——来⑥借你正直人的嘴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请带去我的消息使者1.用文中原话回答。
“黎明”的任务是: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诗人的任务是:告诉他们 /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2. 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的意境, 填空。
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时间 ,“东方” 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 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精选1. 名著阅读①通过读《艾青诗选》《乡愁》等现代诗歌,我们读诗歌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________、把握诗歌的________、体味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②艾青是“土地的歌者”。
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意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2. “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两首以“太阳”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一首诗歌中“太阳”意象的作用。
3.好的封面插图,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书中人物风采,或展示作品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
结合你的阅读体悟,为《艾青诗选》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插图,并简述理由。
4.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试题。
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那些被烽火噬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1)上面这首诗出自《艾青诗选》,这首诗是(________)A.《大堰河——我的保姆》B.《北方》C.《雪里钻》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2)上面这首诗写于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此时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 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1)这段诗选自诗歌《________》,作者艾青原名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2)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是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艾青诗选》导读及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艾青诗选》导读及训练一、作者作品艾青,这个名字和“鲁迅”一样,是作者的笔名,是诗人发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使用的名字。
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有趣的往事: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
年轻的时候,诗人到法国。
在法文中,“蒋海澄”和“蒋介石”的译音相差无几,结果在入住登记时闹出了“蒋介石来了”的笑话。
诗人回国后因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为了表达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强烈不满,就在“蒋”字的草字头下面画了一个大大的“×”,成了“艾”字。
而这个“艾”在方言中和“海澄”的“海”同音,诗人又选了和“澄”同音的“青”字。
一个蜚声中国现当代诗坛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艾青诗选》收录的是艾青从20 世纪30 年代到70 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
他是“土地的歌者”,将自己人生的悲欢离合与国家民族的苦难命运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记录了人民在饱受蹂躏的年代悲惨的现实生活和不屈的殊死斗争,表达了对祖国人民的强烈的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用诗歌永葆赤子之心,驱逐阴霾黑暗,唤醒沉睡的时代,呼告人民的心声。
艾青的诗,感情真挚充沛,表达着爱土地、爱国家、爱人民的情感……爱贯穿诗歌始终。
艾青的诗艺术风格独特,“朴素、单纯、集中、明快”是诗人秉持的创作风格。
让我们一起走进艾青诗歌的世界吧。
二、内容梗概艾青诗歌创作总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艾青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和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渴盼光明社会的到来;第二阶段是抗战时期,创作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我爱这土地》,抒发了对祖国、大地、人民的无限眷恋与热爱;第三阶段创作的《礁石》,描述了具有坚定意志和顽强抗争的形象,象征着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第四阶段艾青复出之后,创作了《鱼化石》,抒发了对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
诗歌中借助许多意象,如“土地”“太阳”“大堰河”“光”等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附答案版)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一、知识汇总(一)作者介绍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二)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三)诗歌意象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诗人因此被誉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
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土地—农民”的复活;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
诗人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
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四)书评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四)代表作品(集)抗战时期:《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愿春天早点来》《旷野》《他死在第二次》《刈草的孩子》(诗中有画)《吴满有》建国以后:《鱼化石》《镜子》《光的赞歌》《礁石》(五)读书方法指导读现代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含答案)
《艾青诗选》习题精选(一)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①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④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⑥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⑧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1.用文中原话回答。
“黎明”的任务是: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诗人的任务是:告诉他们 /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2.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的意境,填空。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时间,“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方位地点,“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而来的情状。
3. 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诗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动派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和谎骗,扫除萦绕在那些人们心头的迷雾、悲观论,让所有正遭受着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这“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黎明。
(二)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问题。
①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②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我”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在诗歌中,“我”是被自己的地主父亲送到大堰河手中的,在父母心里,我,是个不祥之人,在他们那,我,没有享受过父母对孩子的宠爱,甚至还有后来“我”回家后,觉得自己是做了父母家的新客了。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知识梳理、习题(含答案)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一、艾青简介: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
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
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二、诗作风格: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2.20世纪30年代(抗战期间)主要作品及特征(1)背景: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2)作品风格:A.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代表作: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黎明的通知》。
B.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代表作:《向太阳》《火把》《向太阳》、《火把》,借助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3.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1)作品风格:①诗句整齐,诗情深沉,诗意警策。
代表作《鱼化石》《镜子》②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代表作《光的赞歌》。
③诗中有画,代表作《刈草的孩子》。
(2)主要篇目: 《鱼化石》《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习题精练1.阅读下面三则摘抄,完成读书任务卡。
摘抄1:太阳啊,你这不朽的哲人/……你是时间的锻冶工/美好的生活的镀金匠/你把日子铸成无数金轮/飞旋在古老的荒原上……摘抄2: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地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摘抄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向太阳(节选)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照在我们的久久地低垂着不曾抬起过的头上太阳照着我们的城市和村庄照着我们的久久地住着屈服在不正的权力下的城市和村庄太阳照着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照着我们的从很久以来到处都蠕动着痛苦的灵魂的田野,河流和山恋……今天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也从那隐蔽着无边忧郁的烟雾里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我们仰起了沉重的头颅从濡湿的地面一致地向高空呼嚷“看我们我们笑得像太阳!”1938年4月武昌2.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
——茅盾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
——郑振铎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病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孙光萱3.《艾青诗选》汇集了艾青先生从青年到晚年的近五十首诗歌。
请根据以下诗句的提示写出具体诗作名称。
4.王明读了《艾青诗选》中的《向太阳》这首诗,他打算把这首诗从“太阳”这一意象的角度,推荐给同学们阅读,请你帮他简要地写一下推荐的理由。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中考题 练习题(附答案)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中考题练习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作家作品1.艾青,原名,号,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2.艾青第一次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的长诗是《》。
3.1985年,艾青获得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中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
4.艾青的长诗《向太阳》《》,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的歌手。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作品的一项是( )A.《光的赞歌》B.《黎明的通知》C.《礁石与灯标》D.《鱼化石》二、内容理解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出自艾青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2.“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以上文字出自《艾青诗选》中的《》,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的思考。
3.“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浑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以上文字出自《艾青诗选》中的《》,全诗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4.“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这句诗出自艾青的短诗《》,该诗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体现了艾青诗歌创作“”的特点。
5.20世纪30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和“”。
6.“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诗中的“你”指的是( )A.艾青B.大堰河C.祖国D.土地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诗中的“它”指的是,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的向往和追求。
《艾青诗选》导读练习
《艾青诗选》导读练习1、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的诗歌,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___2、艾青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___3、《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谁?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大堰河是作者的乳母。
__4、“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鱼化石》。
这里诗人借助鱼化石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____5、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6.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混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选自艾青的__。
7.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选自《》8 .朗读下列诗句,用“/”划出句中停顿。
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9.艾青,原名__,号__,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过习题】(解析版)
《艾青诗选》综合练习一、选择题。
1.下面对《艾青诗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艾青的诗歌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其主旋律是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光明的歇颂。
B.《艾青诗选》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抒发了自己对土地深沉的眷恋之情。
C.《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所作,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一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之情,是他的成名作。
D.《礁石》采用了写实的手法,描写了礁石在海浪一次次地冲击下,兀自屹立不动的形象特点。
【答案】D【解析】D.《礁石》采用了象征手法,礁石象征中华民族,所以“《礁石》采用了写实的手法”的说法错误;故选D。
2.下面是关于《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填入图中①②③④处诗篇正确的一项是()。
A.①《我爱这土地》②《大堰河——我的保姆》③《鱼化石》④《礁石》B.①《大堰河——我的保姆》②《鱼化石》③《我爱这土地》④《礁石》C.①《我爱这土地》②《大堰河——我的保姆》③《礁石》④《光的赞歌》D.①《大堰河——我的保姆》②《我爱这土地》③《礁石》④《光的赞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
当时艾青从欧洲留学归国后不久,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入狱。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我爱这土地》是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
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礁石》这首诗是艾青1954年7月写的一首短诗。
当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遭遇到一些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青诗选》名著阅读《艾青诗选》导读《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
一、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二、写作背景: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
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三、诗人逸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
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
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
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
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四、精彩名句: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2.动乱不安的年代,友谊像阴天的芦苇,在风中哆嗦着,发出听不见的哀叹。
3.说什么家乡不家乡,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
祖国的山河处处都可爱,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乡4.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座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5.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去问南来的燕子,去问轻柔的杨柳6.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7.谁的泪水退回内心?谁的汗水落地成河!而谁在溯游在水之中央守住梦想的温床?生命的洪浪此起彼落。
在川流不息的日子里我守住梦想。
守住灿烂的阳光正如守住涉足远行的方向!五、名篇赏析: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赏析】礁石,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是丑陋的,令人厌恶的,它使海岸线崎岖不平,船只难以接近,哪有金色沙滩那样温柔迷人?如果它淹没在海水中,就成为暗礁,会对航行的船只造成更大的威胁。
但是在诗人艾青的笔下,礁石却被塑造成一座英雄的雕像了。
首先,诗人描写了礁石与海浪的矛盾和斗争。
注意,发起进攻,企图毁灭礁石的是海浪,它们一个又一个,“无休止地扑过来”。
这样,礁石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了。
而且,凶恶的海浪一次次归于失败,“被打成碎沫,散开”,败逃“在它脚下”,这样一来,礁石就成为一个胜利者,它的形象更显得高大起来了。
下一步,诗人就开始进一步“雕塑”这位胜利者的英雄形象了。
诗人是这样写的:先勾勒出它的脸、它的身体,勾勒出一座雕像的轮廓。
下一步,像特写一样,突出它身上和脸上像被刀砍过无数次一样,到处都是伤痕,这就与海浪残酷无情的迫害联系起来了。
最后再描写礁石的动作和表情,诗人只突出了三个动词:“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是怎样地镇定从容,怎样地正气凛然啊!可见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
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使礁石人格化,所以在读的时候,应该超然于物外,想得更深远。
的确,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这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微笑的方式生活,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
这是《礁石》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赏析】《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于光的崇敬。
这首诗写于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当时诗人才22岁。
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诗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辽阔而美丽的景色中去。
“紫蓝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色彩丰富而鲜明。
构成这一美丽图画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精心地选择了三个色彩鲜明的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而更在于诗人在诗句上的精心安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这有层次的诗句,把画面有层次地展开了,诗句的层次和画面的层次极为和谐。
而且好像是随着诗人的眼光,一层一层展开的,自然而贴切。
这几句诗已够精彩了,但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前面几句都是静的描写:林子、山坡、草原。
而这一句,作了动的描写:“草原上流着……的烟……”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静与动的巧妙刻划,是构成诗人卓越诗艺的奥秘之一——诗人在许多诗中,都特别注意静与动的结合。
而对于草原上流着的烟,诗人是这样写的:“——新鲜的乳液似的烟……”这把黎明时的田野景色进一步描绘出来了。
黎明时,空气是新鲜的,四周那么安静,这烟也是新鲜的。
这种感觉极为准确。
“乳液似的”,把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以及烟之美描绘出来了,而且可看可触摸。
以“乳液”来形容烟,可谓精妙绝伦!面对这样美丽的景色,诗人自己好像再也忍不住了,要发出感慨。
第二段的头两句,即诗人直抒胸臆:“啊,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两句诗,是对上面所描景色的总括,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两句诗,是诗人直呼而出的,直率,毫无掩饰。
是不是太直白了?不是。
这两句诗正加重了诗人对黎明时田野景色的崇敬之情,是忍耐不住由衷而发的。
诗写到这里,下面该怎样写呢?读者是很难揣测的。
黎明时田野很美,令人感慨,似乎可以结束了,也不失为一首好诗。
但诗人的感觉还有更深沉的一层。
“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这也是黎明时的景色,但已不仅是景色,而有了更深刻的哲理性的含意。
灯光,在夜里是辉煌的,为田野照明,为行人指路。
但当黎明到来的时候,灯光已黯然失色了。
黎明,以它辽阔的、无所不至的、清新的光,照向田野,使田野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
灯光,与黎明之光无法比拟,也无法抵挡。
灯光显得窘迫,无论灯光怎样“挣扎”,怎样不愿“让位”,但已无济于事。
这里,可以说有几层意思:一、以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黎明的博大壮美,进一步刻划出诗人对黎明的赞美。
二、尽管灯光在夜里也不失为一个辉煌者,但在灯光照耀下,不可能使人看到田野上那样美丽的景色。
只有黎明到来的时候,才能使人看到。
三、更深一层的意思是,黎明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大胸怀的力量。
而灯光,象征着一种衰弱的力量。
衰弱的力量无论如何挡不住强大力量的脚步。
两个“看”字:前一个“看”字,是引起读者注意,而后一个“看”字,则是一种感叹,份量很重,似乎有斩钉截铁之力。
这两个“看”字,同是一个字,但在不同的位置,则有了不同的作用和份量。
可见,诗人在用这两个“看”字时,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写诗最忌重复,但这两个“看”字“重复”得好!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的景色,无论是从构思上,还是从词句的选择上,以及深切的含意上,都可以说是上乘之作。
这是由于:诗人不仅对这景色有着深切的感受,还有着把握能力和表现能力。
观察之细微,表现之准确,更使人惊叹。
读了这首诗,不由不使读者感到,诗人对于黎明——对于光,是怎样地崇敬,怎样地充满了赤子之情……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诗人陶醉了,诗人感叹不已……结尾句“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蕴含深刻的哲理,“黎明”象征新生的力量,“灯光”象征衰落的力量,旧事物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新事物的脚步的。
手推车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1938年初【赏析】1938年初,诗人从阴冷的武汉来到了战火日渐逼近的黄河岸边,写下了近十首质朴而凝重的小诗,《手推车》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二十行,勾勒出一个真实的令人为之心碎的情境。
全诗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每一个准确而沉重的词语都蕴含着历史的、苦难的真实感,它们如手推车那沉沉的独轮辗压在读者的心灵上。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赏析】这是一首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诗中诗人化身为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歌唱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
接着进一步描述鸟儿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
诗的第二节,诗人笔锋一转,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年代里一切爱国志士对祖国最真挚情感的告白。
黎明的通知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打开所有的窗子来欢迎打开所有的门来欢迎请鸣响汽笛来欢迎请吹起号角来欢迎请清道夫来打扫街衢请搬运车来搬去垃圾让劳动者以宽阔的步伐走在街上吧让车辆以辉煌的行列从广场流过吧请村庄也从潮湿的雾里醒来为了欢迎我打开它们的篱笆请村妇打开她们的鸡埘请农夫从畜棚牵出耕牛借你的热情的嘴通知他们说我从山的那边来,从森林的那边来请他们打扫干净那些晒场和那些永远污秽的天井请打开那糊有花纸的窗子请打开那贴着春联的门请叫醒殷勤的女人和那打着鼾声的男子请年轻的情人也起来和那些贪睡的少女请叫醒困倦的母亲和她身边的婴孩请叫醒每个人连那些病者与产妇连那些衰老的人们呻吟在床上的人们连那些因正义而战争的负伤者和那些因家乡沦亡而流离的难民请叫醒一切的不幸者我会一并给他们以慰安请叫醒一切爱生活的人工人,技师以及画家请歌唱者唱着歌来欢迎用草与露水所掺合的声音请舞蹈者跳着舞来欢迎披上她们白雾的晨衣请叫那些健康而美丽的醒来说我马上要来叩打她们的窗门请你忠实于时间的诗人带给人类以慰安的消息请他们准备欢迎,请所有的人准备欢迎当雄鸡最后一次鸣叫的时候我就到来请他们用虔诚的眼睛凝视天边我将给所有期待我的以最慈惠的光辉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赏析】这首诗写作于1942年初,诗人从重庆奔赴延安,他以敏感的眼光看到了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曙光,于是创造了“黎明”的意象,并赋予它全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