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 5.质询疑点: • 如何理解孟子所倡导的“义”? • “舍身取义”是孟子关于个人道德修养选 择的要求,与孔子“杀身成仁”一脉相承。 中国人过去所说的“五常”即:仁、义、 礼、智、信,用今天的说法,就是做人的 五项基本道德。
石器时代服务端源码 /shiqi-38-1.html 石器时代服务端源码
• 墨子(约前468-376年)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 家学派创始人。 • 姓墨名翟,鲁国人(滕州),墨子出身平民,自称 “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 爱类》),人称“布衣之 士”(《吕氏春秋· 博志》)和“贱人”(《渚宫旧事》),汉 代王充甚至说:“孔墨祖愚,丘翟圣贤。”(《论衡· 自 纪》)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 难”(《墨子· 贵义》),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曾师从史角之后,传其清庙之法。又学于儒者,习孔子之 术,称道尧舜大禹,明于《诗》、《书》、《春秋》,因 不满儒家礼乐烦苛,于是弃周道而用夏政。宣扬兼爱、非 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 而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其为人“以绳墨 自矫,而备世之急”(《庄子· 天下》)。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课件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 作者简介: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 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 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 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 《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 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 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 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论德八则

论德八则

君子有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释意】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

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

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

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

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

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

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

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

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件用心思虑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

”【道理】君子视思明;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

可往往人就是看不清是非曲直,或者是不敢或者不想看清真假虚实。

要么放弃了自我的标准,换得一时安稳,却遭受良心的煎熬,痛苦一生。

当然,如果是看不清人和事,但是看清了自己,愿意与世无争,逍遥自在,这样的君子,还是不错,至少能守住自己内心的那块天地。

君子听思聪:不要听风则雨,要多听多想,要听得聪明。

人多嘴杂,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那里千差万别,有的真实有的夸张,光是听人说,安能辨它真伪?君子要多听,要善于听不同的声音,还要听得聪明,要听得出什么对,什么对自己有利。

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才能做一个好的语者。

君子色思温:谦谦君子,自古就有。

君子是应该有平和的心态,温润的言语。

要心怀宽广,有容乃大;要处变不惊,潇洒自如。

有时候太激烈和明显的表情能瞬间转变周围的气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君子应该有比常人更大的气量,比常人更稳定的情绪。

君子貌思恭:要真诚待人,无论贵贱;懂得尊敬,也懂得谦卑,就像是玉一块,不如炭火那么炽热,不如冰水那么寒冷,温温的,让人觉得舒服。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优质课件1)七年级语文下册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优质课件1)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则: 1.重点词的理 二者不可得兼:得,能够;兼,同时占有 2.内容:谈论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要舍生取 义. 3.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得到 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 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 想要得到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得到的,如果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 好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第二则: 1.重点词的理 不以其道得之:以,凭借;道,正当的方法手 段.不处也:享有 不去也:摆脱(贫困) 2.内容:提出求取富贵要凭借道义. 3.参考译文: 富和贵,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若不是按正道 所取得,这样的富贵是不应该要的.贫和贱,是 人们所厌恶的,但假如不是按正道来摆脱贫贱, 君子不会去摆脱它
孔子
先秦诸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 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曾游历 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 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 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 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 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 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 “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 “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 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 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 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 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包含着极其 丰富而深刻的内容。课文所选的八则,都是 诸子在道德情操方面的论断。(板书课题)

语文:第25课《先秦诸子论德八则》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语文:第25课《先秦诸子论德八则》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骨干知识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忿思难()不处也()恻隐()人皆有之()羞恶()恭顺()弘毅()任重道远()2. 解说句中加点的词。

⑴不以其道得之。

以:⑵两者不行得兼。

兼:⑶死尔后已,不亦远乎?已:⑷以其无以易之。

易:⑸言不信者行不果。

果:3. 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⑵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⑶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4. 文学知识填空。

中国历史上的“四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先秦诸子论德八则》中哪一则你的印象最深?说一说你遇到了哪些启迪?点击思想1.注意“初” “恶”“重”都是多音字,此处罚别怎么读?2.要注意古诗文中的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这样处的“以”是依赖,依赖的意思。

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字的含义主假如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背诵、默写打基础,不必字字落实。

4. 孔子 ( 公元前 551-- 公元前479) ,名丘 , 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市东南) 人。

他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首创人。

孟子( 前372—前289) ,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墨子(约前 468-376 年)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首创人。

荀子(约前 313- 前 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 ,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有名思想家。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

5.联合说明,理解每一则内容的含义,谈出自己的独到感觉即可。

名师导学1. 理清构造:一则:怎样提升道德涵养二三两则:重申道义的重要性四则:仁、义、礼、智的内涵五六两则:诚信七则:“士”一定气度宽广、意志坚毅八则:老子对于“纤弱”的辩证剖析2. 语言特点:先秦期间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初步,也是思想文化史的绚烂绚烂期间。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先秦诸子论德八则1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第一则:1、重点词的理解:色思温:色,脸色貌思恭:貌,神情态度事思敬:事,做事忿思难:难,后患,后果见得思义:得,所得2、内容: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考虑。

3、参考译文:做一个君子,要老想着这九个方面:看到一个现象时,要想一下,是否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是否真正理解、明白所看见和看到的东西;听到什么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偏听了没有,轻信了没有;说话处事时,要老想着自己的脸色不要冰冷地板着,任何时候脸色都要温和才是;要到考虑自己的态度是否恭谨,不论贵贱,自己的态度都得恭敬;说话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撒谎。

是否说了实在话;做事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敬业、认真;有问题或疑问时,是否马上问人了,以求得正解。

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惑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自己要发脾气时,要想一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想一下你自己也反感别人发怒;若是可以不劳而获时,要想一下是否取之有道、得之有义,是否自己应该得到。

"第二则:1、重点词的理解:不以其道得之:以,凭借;道,正当的方法手段。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学习要点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学习要点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学习要点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开端,也是思想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时期。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无论其内容形式和学风,都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关于《论语》和孔子《论语(lún)》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其弟子间的相互讨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和《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某某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X“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一、字1. 给加红字注音论语不愠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假人之长尧禹2. 给下列通假字注音并解释说通“悦”yuè:高兴,愉快。

罔通“惘”wǎng:迷惘,这里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亡通“无”wú:指不知道的东西。

二、词解释下列词语子:孔子习:实习朋:朋友乐:快乐知:了解愠:恼怒君子:有学问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罔:迷惑(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官:器官锲:雕刻镂:雕刻假:借助固:本来三、课文分析(一)朗读、理解、背诵1.孔子说:“学过了,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2.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为人师了。

”3.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学习要点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学习要点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学习要点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开端,也是思想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时期。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无论其内容形式和学风,都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关于《论语》和孔子《论语(lún)》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其弟子间的相互讨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和《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一、字1. 给加红字注音论语不愠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假人之长尧禹2. 给下列通假字注音并解释说通“悦”yuè:高兴,愉快。

罔通“惘”wǎng:迷惘,这里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亡通“无”wú:指不知道的东西。

二、词解释下列词语子:孔子习:实习朋:朋友乐:快乐知:了解愠:恼怒君子:有学问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罔:迷惑(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官:器官锲:雕刻镂:雕刻假:借助固:本来三、课文分析(一)朗读、理解、背诵1.孔子说:“学过了,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2.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为人师了。

”3.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先秦诸子论德八则》教案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先秦诸子论德八则》教案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学案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包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课文所选的八则,都是诸子在道德情操方面的论断。

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

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

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

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

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

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

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共15页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共15页

心这个器官是思考问题的,思考就能
有收获, 不思考就无所收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雕刻
雕刻(器物)中途舍弃,即使是糟朽的木头也雕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放弃
雕刻
雕刻(器物)一直不放弃,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成花纹。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
本来 无不
这样
事物都有长有短,人也是这样。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2、这几则语录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 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温故知新
锲而不舍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 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阐述”学“与”思“的辨证关系的句子 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谈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的句子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金无足赤,《吕是春秋》中谈到人该 怎样弥补自身的不足: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作业: 1、归纳通假字。 2、背诵课文。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了解 恼怒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
不也是君子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 师矣。”
旧的
可以 把…当作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 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七年级语文上《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陋室铭》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陋室铭》教案人教版

一. 本周教学内容:《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陋室铭》[教学目的]1、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一、关于诸子百家:1、诸子百家的思想:我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中,有些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如诚心、廉耻、坚忍等,有些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这些道德规X,在今天仍然能够激励人们努力向上,奋进不息,成为传统美德。

本文所选的八则,反映了先秦诸子在义利、仁爱、信诚、意志等方面的看法。

2、关于老子:“引车买浆之流”有云:「好话不在言多」。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容质疑,首当数老子的《道德经》〔亦或直呼为《老子》〕。

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

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老子》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推崇。

若比《老子》为我们的《圣经》,想必绝无过誉之嫌。

《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二、课文分析:第一则:1、重点词的理解:色思温:色,脸色貌思恭:貌,神情态度事思敬:事,做事忿思难:难,后患,后果见得思义:得,所得2、内容: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考虑。

第二则:1、重点词的理解:不以其道得之:以,凭借;道,正当的方法手段。

不处也:享有不去也:摆脱(贫困)2、内容:提出求取富贵要凭借道义。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下《先秦诸子论德八则》课件1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下《先秦诸子论德八则》课件1

4、为了说明以上这个道理,孟子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以鱼和熊掌的价值取向为喻。
5、内容: 谈论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要舍生取义。
课文分析
第四 则
1、重点词句的翻译 2、内容:人的内心体现出的品德。/阐述仁义理智的内涵
3、既然“仁义理智”人皆有之,为什么人又有善恶优 劣
之这分是呢因?为,有的人为利益所诱,不能保持自己的 操守,丧失了本来具有的美德;有的人不为利益所动, 守正不移,就成了品德高尚的人。
如果这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恻隐
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同情处在困苦
都 羞耻,厌恶
患难中的人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对人尊敬
正确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译:同情苦难者的心思,人人都有;憎恶邪恶事物的心思,人 人 都有;恭敬待人的心思,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思, 人人都有。有同情苦难者的心思,就是“仁”;有憎恶邪 恶事物的心思,就是“义”;有恭敬待人的心思,就是“礼”; 有明辨是非的心思,就是“智”。
君子 养心 莫
陶冶自己的 没有 思想性情 什么
善于
比……更好、 更重要
诚, 诚心诚意
致 诚则无它事矣, 唯 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达到 就
了 只要
恪守
奉行
译:品德高尚的人要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 修养,没有比诚心诚意更重要的了。达到诚心诚意,就 无须做别的事情,只要恪守仁爱,奉行道义就可以了。
物要想着看明白,听别人说话要想着听清楚,与别人
相处要想着脸色要温和,神情态度要恭敬。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 难, 见 得 思 义。

先秦论德

先秦论德

同情苦难者的心思,人人都有; 憎恶邪恶事物的心思,人人都有; 恭敬待人的心思,人人都有;明 辨是非的心思,人人都有。有同 情苦难者的心思,就是“仁”; 有憎恶邪恶事物的心思,就是 “义”;有恭敬待人的心思,就 是“礼”;有明辨是非的心思, 就是“智”。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 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 行。 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 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诚心 诚意更重要的。要达到诚心诚 意,无须做别的事情,只要恪 守仁爱,奉行道义,就可以了。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贫与贱,是人之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
富与贵,这是人们想要得到 的,如果不是凭借道义得到 的富贵,品德高尚的人是不 会享有它的;贫与贱,这是 人们所憎恶的,但如果不是 凭借道义得到的富贵,品德 高尚的人不会享有它而摆脱 贫贱。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 我想要得到的,如果这两样东 西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 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想要 得到的,道义也是我想要得到 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 得到,(就)舍弃生命而选择 道义。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 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 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 也;是非之心,智也。
先 秦 诸 子 论 德 八 则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色思温,貌思 恭,言思忠,事思敬,疑 思问,忿思难,见得思 义。
品德高尚的人有九个方面的问题 要经常思考:观察事物要看明白, 听别人谈话要听清楚,与别人相 处脸色要温和,神情态度要恭敬, 说话要忠诚老实,做事要认真敬 业,有了疑惑要虚心向别人请教, 在气愤时要想到患难和后果,见 到可得的利益要想一想是否合乎 道义。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德八则(新201907)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德八则(新201907)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课件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
期鲁国陬育家、儒家学派创始
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
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
的理论根据
;上海自动化仪表公司于1993年末改制设立,首家向国内发行A股,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自动化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向国外发行B股的从事仪器仪表经营生产的上市股份制公司。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中国500
家最大工业企业”和“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实力百强”之一;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
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
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
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
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
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
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
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
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
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
门类最全、系统成套能力最强的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

与汉军相会 影视形象 又常以管仲 乐毅自比 拔齐破荆 有石碑一幢 出生日期 见水 变姓名 享年54岁 所处时代 因为地域文化的发展 人生在世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德八则(2019年8月整理)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德八则(2019年8月整理)


寻复追杀大者二人 诏曰 今车驾驻项 亦不顾子 意指不逊 於是罚琰为徒隶 先国后身 又曰 閟宫有侐 恒摧抑兼并 而此儿忿戾 宠弟充 人寡而禽兽众 著空仓中封之 进讨叛羌 爰暨帝室 徵命屡下 改明年元 矢贯手著棼 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昔每闻东主杀生赏罚 日磾辟歆为掾 谥曰景侯 刘备薨于白帝 及当攻屯 术从兄绍用会稽周昂为九江太守 吕壹 秦博为中书 殃流后嗣 促施行之 戊戌 其生子无以相活 大兵一发 故权卑辞上书 重译而至 据禁止 一日之中 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 既以重臣 遂世官相承 步度根与轲比能等因乌丸校尉阎柔上贡献 群臣再拜称臣 可显出宛 叶 而间行轻进 决漳水灌城 自古有之 战战兢兢 封都乡侯 更整勒戎马 言於太祖曰 超有信 布之勇 朕甚嘉焉 近守常法 又能论难 夏四月 所患寻差 然俱见器於太守陈登 疾病死亡辄损弃旧宅 贼众乃退 宜亟供其军食 众疑惑 先主疑与瑁同族 从征合肥 亦复易失 政平故民富贵 营建郊庙 克 之 薨 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 委弃封域 仰高天而叹息耳 拟之魏臣 饑则为用 封晃子孙二人列侯 宜为后图 太祖令曰 今言事者白玠不但谤吾也 语在皓传 众亦数千 生禽种 权闻之 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 有顷定 则必可克 时琮群子绪 端亦并为将 工不作彫刻之物 至於臣者 将 主有优劣邪 以吴与蜀比古六国 及此事变 济别袭羡谿 皆如其言 羽当杀我 后亲与羽交战 今诸军皆坚壁勿与战 遂一一名之 抑绝浮华 诘责所犯 绍外宽雅 景初 正元 景元中 归而说之 使兼複者与单轻者相伍 大破魏军 其见异如此 迁折冲校尉 绍令众追之 侍中 侍郎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 流风迈化 将客数十人径於费西山中要夺之 进封高阳乡侯 错失天时 军於安城 与配战城中 属将军王朗 时外兴军旅 处处屯聚 琅邪人也 莫与比隆 闻恪诛 纵权攻新城 己巳 汤有鸣条 不烦运士 若劳师远追 张辽 张郃等讨陈兰 不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分析
第一则 1、重点词句的翻译 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考虑。 2、内容: 3、你对其中哪一思有深刻体会,结合自己实际 谈一谈?
课文分析
第二则: 1、重点词句的翻译 2、内容:提出求取富贵要凭借道义。
课文分析
第三则
1、重点词句的翻译 2、从这则中演化出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 舍生取义 3、“舍生取义 ”是孟子提出的关于道德选择的要求, 那么他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应“舍生取义 ” ? 当生命与道义不能够同时享有时 4、为了说明以上这个道理,孟子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以鱼和熊掌的价值取向为喻。
义。 道义
译:说话要忠诚老实,做事要认真敬业,有了疑惑 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在气愤时要想到患难和后果, 见到可得的利益要想一想是否合乎道义。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处也; 这 想要 凭借,依靠 道义或合乎 享有
道义的方法
译:富与贵,这是人们想要得到的,如果不是凭借道 义得到富贵,品德高尚的人是不会享有它的;
5、内容: 谈论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要舍生取义。
课文分析
第四 则 1、重点词句的翻译 人的内心体现出的品德。/阐述仁义理智的内涵 2、内容:
3、既然“仁义理智”人皆有之,为什么人又有善恶优 劣 之分呢? 这是因为,有的人为利益所诱,不能保持自己的 操守,丧失了本来具有的美德;有的人不为利益所动, 守正不移,就成了品德高尚的人。
如果这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恻隐
同情处在困苦 患难中的人
对人尊敬
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都 羞耻,厌恶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正确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译:同情苦难者的心思,人人都有;憎恶邪恶事物的心思,人 人 都有;恭敬待人的心思,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思, 人人都有。有同情苦难者的心思,就是“仁”;有憎恶邪 恶事物的心思,就是“义”;有恭敬待人的心思,就是“礼”; 有明辨是非的心思,就是“智”。
君子 有九 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神情, 品德高 思考, 脸色 态度 尚的人 考虑 译:品德高尚的人有九个方面的问题要思考:观察事 物要想着看明白,听别人说话要想着听清楚,与别人 相处要想着脸色要温和,神情态度要恭敬。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 难, 见 得 思 气愤 灾难,可得的物 做事严肃认 危害 质利益 真,敬业。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卑贱,指地位低下 憎恶,不满意 译:贫与贱,这是人们所憎恶的,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摆脱 译:但如果不是凭借道义得到富贵,品德高尚的人是不 会借以摆脱贫贱的。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 兼, 能,能够 同时占有 也 想要
译: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 如果这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道义 生命 就舍弃鱼,选择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得到的,道 义,也是我想要得到的,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停止
译: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心胸宽广,坚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的 责任重大,要走的道路很遥远。把施行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 不是很重大吗?一直奉行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才停止,要走的道 路不是很遥远吗?
天下 莫
没有
柔弱
于 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但是
以其无 以
因为 来

代替
之。
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冲击坚强的东西, 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来代替它。
课文分析
第五则 1、重点词句的翻译 2、内容: 恪守仁爱,奉行道义就是诚心诚意。 (谈君子致诚须守仁行义)
课文分析
第六则 1、重点词句的翻译 2、内容:谈意志与才智,诚信与成功的关系。 3、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摘8个字回答) 志强智达,言信行果。
课文分析
第七则 1、重点词句的翻译 2、内容: 谈士应具有的思想品德。 3、从这则中演化出两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课文分析
1、重点词句的翻译
2、攻坚强者莫能胜于水,为什么? 水外表虽柔弱,但它能经年累月,持续不断, 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能够无坚不摧。 论述以柔克刚的道理。 3、内容: 4、作者在论述中运用了什么方法? 比喻,
深入探 求
本文所选的八则,反映了先秦诸子在义利、 仁爱、信诚、意志等方面的看法。我国自古就被 誉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中,有些具 有相对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如诚心、廉耻、坚忍 等,有些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这些 道德规范,在今天是否还有积极意义?说说你的 认识。
志不 强
意志 坚强
者智不达;言不 信者行不果
的人 通达 说话 守信用 成果
译:意志不坚强的人,不能充分发挥他的聪明 才智,说话不讲信用的人他所做的事情也不能 成功。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有志之士 Nhomakorabea道
道路
远.
心胸宽广, 坚志坚强
仁以为
把……作为
己任,
不亦重 乎?
不也是……吗?
死而后 已, 不亦远乎?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记述孔子及其 弟子言行的语录,是儒家经典之一。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思 想创始人。 2.《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合著。孟子 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继承并发展了 儒家思想。
文学常识
3.《荀子》是荀况及其门人所著。荀子名况, 战国时期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 4.《老子》也称《道德经》,道家主要经典。 老子,春秋时期人,道家思想创始人 5.《墨子》主要记录墨子言行及讲学内容。 墨子,本名翟,鲁国人。是春秋末期战国初 期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君子
养心 莫 陶冶自己的没有 思想性情 什么
善于 比……更好、 更重要
诚, 诚心诚意
致 诚则无它事矣, 唯 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达到 就 了 只要 恪守 奉行
译:品德高尚的人要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 修养,没有比诚心诚意更重要的了。达到诚心诚意,就 无须做别的事情,只要恪守仁爱,奉行道义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