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旬邑县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扶贫教育树丰碑旬邑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属国家贫困县。
辖11镇3社区,187个行政村,2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5万,是农业大县、山区大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截止2010年底,全县还有低收入人口6.1万、占总人口的24%。
旬邑县有中小学校153所,学生41000余人,教职工3300多人。
其中,普通高中学校1所,在校生5668人。
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856人。
绝大部分学生均为农业户口,家庭经济困难,上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近年来,旬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文件精神,为解决广大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及进一步把资助政策落实好,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给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符合条件的学生及时得到资助,引导更多的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学、读好书,充分发挥资助政策的最大效益。
旬邑县秉持服务学校,服务贫困学生的理念,全面落实党的惠民政策,严格标准,规范管理,扎实工作。
对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高中贫困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等涉及党的惠民政策体现上,旬邑县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示”的要求,始终“坚持不贫不贷、无信不贷、应贷尽贷”的原则,严把资助申请、资格认定、审核、公示、资金发放、档案管理等环节,确保“助真贫,扶真困”。
近年来资助工作成绩连年攀升,不断提高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水平,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工作中,旬邑县的具体做法是:一、建立完善资助机构,加强资助工作管理。
旬邑县成立了旬邑县学生资助中心组织机构,统筹管理学生资助工作。
同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带复印)、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并配有专车,各种硬件建设达均到省颁标准,为资助工作全面展开提供了有力保障。
按照要求,县教育局、旬邑中学、县职教中心也建立了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开展资助工作。
二、重视资助工作宣传,扩大资助影响。
为了扩大资助工作影响,提高政策知晓率,旬邑县充分利用电台、网络、展板、印发宣传材料等方式,积极开展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将宣传工作重心下移到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做到了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全覆盖。
学校教育帮扶典型案例材料
学校教育帮扶典型案例材料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始实行精准扶贫政策,积极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其中,有一些典型案例,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一、原创教学方法帮扶乡村学校某市的低保学生小明,虽然一直表现出色,但由于经济困难,无法报名参加辅导班,课程较为单一,成绩略有下降。
该市中学校长得知后,主动联系小明所在的乡村学校,邀请小明参加该校开展的学科竞赛并给予学习资助。
此外,该校根据小明的学习特点,开展了野外生物课程,尤其是鸟类学和自然环境保护。
通过把生动有趣的家庭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小明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幅提升。
小明在该校首届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也是乡村学校第一次参加该校的参与竞赛活动。
夏令营期间,学校和留守儿童家长一起助力小明参观了博物馆,让小明了解到更多社会和文化历史。
二、定点支教培养优秀人才某市的高峰primary学校是“三区三州”的贫困地区,该校招收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
该校合作的大学老师,利用毕业实践奖学金,到该校进行定点帮教。
其余老师,按照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与其年级相适应的教《音乐、英语、美术等课程》,重视教育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以期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三、志愿者服务,帮助贫困学生圆梦某市的扶贫教育项目,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优秀志愿者艺术团队。
通过志愿者服务,这些团队帮助乡村学校搭建了舞美和音乐设备,带领学生团队参加了全国小学生艺术节和全国浓墨书画大会,让孩子们在草原和沙漠中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和风貌。
其中的许多学生因此成为中国的艺术之光,成为各国学生到中国学习的优秀代表。
四、科技服务支撑下的乡村教育创新通过“一师一村”的扶贫教育项目,某市教科局利用互联网科技,为乡村校园提供了实时的在线培训平台。
这个平台汇集了大城市的优秀 teacher,以及县城教育霸权和教育专家来,直接为乡村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开展了多种常规及非常规的教学实践,以指导乡村学生的一步一步成长。
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 (精品)
甘肃静宁县的教育扶贫之路7月的黄土高原已是鸟语花香。
在甘肃省静宁县,不论走在偏远的农村,还是繁华的城镇,目之所及,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优美的环境在学校。
受益于教育精准扶贫,在静宁,昔日破旧的校舍已被崭新的教学楼取代,曾舍近求远、择校转校的农村学生,如今正在逐步“回流”。
今天的静宁,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教育精准扶贫之路,让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
贫困山村有了漂亮“童话城”静宁县城川镇红旗村老贫困户王跃刚的小儿子王萌,现在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上幼儿园。
“保教费免了,孩子每天还能吃到营养可口的饭菜,天天吵着要去幼儿园哩!”王跃刚说。
但就在几年前,对于村里的百姓来说,这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红旗村原来有一所幼儿园,只负责孩子的日常活动。
家长们每天忙农活,中午接孩子回家吃饭,一来一去,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了接送孩子上。
为了减轻家长负担,红旗幼儿园探索实施了日托模式,并采取集中加工、分点配送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早餐、午餐,还为孩子们创设温馨舒适的午休场所,让家长们能安心干农活。
“我们与静宁一幼建立‘一对一’帮教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幼教培训,规范保教行为。
”红旗幼儿园园长穆新燕说,“依托‘静宁教育云’平台,我们与静宁一幼开通同步课堂,真正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红旗幼儿园不是个例。
在静宁县,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感受到了幼儿园带来的“实惠”。
2015年至今,短短两年,静宁县行政村幼儿园从3所发展到149所,其中贫困村幼儿园75所,实现了有需求的行政村、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为了确保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解放农村劳动力,静宁县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按照有利于利用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有利于幼儿就近入园、有利于分级管理的“四个有利于”原则,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据统计,2017年春季静宁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1%。
齐玉玲的受教育权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齐玉玲,女,1989年出生于我国某农村地区。
自幼家境贫寒,但齐玉玲聪明好学,成绩优异。
然而,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她无法继续完成高中学业,面临着辍学的困境。
在我国,教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齐玉玲的受教育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案例概述齐玉玲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学费,面临着辍学的困境。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地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帮助齐玉玲继续完成学业。
以下是案例的详细情况:1. 家庭背景齐玉玲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
由于家境贫寒,她的兄弟姐妹都无法继续学业,早早辍学外出打工。
齐玉玲深知知识的重要性,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2. 学业困境齐玉玲初中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一所重点高中。
然而,高昂的学费让这个家庭无法承担。
面对辍学的困境,齐玉玲深感无奈。
3. 社会关注在齐玉玲面临辍学危机时,当地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
当地政府了解到齐玉玲的情况后,决定为她提供助学金,确保她能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学校也积极帮助齐玉玲筹集学费,并减免部分费用。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得知齐玉玲的情况后,纷纷捐款捐物,为她提供经济支持。
4. 案例结果在各方帮助下,齐玉玲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
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一所知名大学,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案例分析1. 受教育权的重要性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齐玉玲的案例充分体现了受教育权的重要性。
2. 家庭经济困难与受教育权的关系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受教育权无法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学费问题无法继续学业。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关注这一问题,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帮助,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3. 政府责任政府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权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教育资助体系,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帮助。
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
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民办实事是指由社会力量自发组织、筹集资金并实施的,以满足公众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公益活动。
在中国,民办实事项目广泛涉及教育、医疗、扶贫、环保、文化等各个领域,不仅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下面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0个民办实事典型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爱心图书馆某民办实事组织在乡村建立了一所爱心图书馆,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图书借阅服务,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案例二:义诊活动一家民办医疗机构定期组织义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的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扬。
案例三:扶贫项目一家民办组织在贫困山区开展扶贫项目,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提供就业机会,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案例四:职业培训一家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项目,为失业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重新就业,为社会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案例五:环保行动一家民办环保组织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环保行动,动员了数百名志愿者清理了城市的垃圾,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案例六:文化传承一家民办文化机构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教授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帮助年轻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案例七:志愿者服务一家民办志愿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为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日常生活帮助,关爱他们的生活,并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
案例八:留守儿童关爱一家民办机构设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学习、娱乐、心理辅导等服务,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
案例九:残疾人就业一家民办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发展。
案例十:公益演出一家民办艺术团体定期举办公益演出,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娱乐,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氛围。
学校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学校教育扶贫典型案例近年来,中国对于扶贫工作的重视愈加显著。
扶贫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而教育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学校教育扶贫典型案例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今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
一、希望工程希望工程不仅是中国最知名的公益组织之一,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扶贫案例。
自1989年成立以来,希望工程一直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希望工程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希望小学、希望图书馆等一系列教育扶贫项目。
截至目前,希望工程已经为全国各地超过3000万名贫困学子提供了帮助,达成了显著的成功。
二、第二希望第二希望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旨在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教育支持。
第二希望的创始人尹晓东是一名深耕于教育事业30多年的人士。
他在1997年事业有成之后,开始关注教育扶贫工作。
他投资开设了“第二希望爱心学校”,并多次赴乡村开展义教工作。
如今,第二希望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教育扶贫体系,拥有了爱心课堂、希望书屋等多个项目,已经帮助超过200万名学生。
三、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作为一所贫困地区高校,贵州师范大学一直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坚持教育扶贫的理念,积极参与西部计划和农村教育扶贫项目。
贵州师范大学还与多所贫困地区的小学、中学合作,赴乡村开展学校教育扶贫工作。
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力,贵州师范大学打造了一个优质的教育体系,提升了有限地区的教育水平,开启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四、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也是一个成功的学校教育扶贫案例。
学校位于贫困地区的淳安县,近几年来,学校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
学校为学生提供有助于拓宽视野的课程,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如今,该校已经成为了淳安县最优秀的中学之一,为当地贫困学子提供了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教育脱贫典型案例 (2)
教育脱贫典型案例中心小学教育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太平街道刘家店村,距太平街道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县城30公里。
长期以来受闭塞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制约,刘家店村大部分贫困户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精神消极、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给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政府、乡村干部缺乏信任,对脱贫攻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对政府依赖性较强,“等靠要”意识较重;二是贫困户之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存在“争当贫困户”攀比心理,缺乏邻里之间的友好感情基础,“以贫为荣”意识较重;三是部分贫困户目光短浅,甘于贫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甘于落后,“得过且过”意识较重。
针对存在的三种消极制约因素,刘家店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坚持思想先行,攻坚克难,通过高强度引导、宣传和教育,彻底剜除了贫困群众的思想“沉疴”,在全村营造了良好的脱贫攻坚氛围,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自力更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益。
其主要做法是:一、加强政策指路,用好宣传“法宝”,消除“等靠要”意识,树立“穷而有志”观念。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
刘家店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深刻认识到“有志”对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性。
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提高贫困户对政策的知晓率,刘家店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在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全体贫困户大会制度。
该会是一个以贫困户为主角的谈心会,贫困户在会上可以畅所欲言,谈想法、谋发展、话感情、拉家常、说意见、提建议。
干部在倾听谈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简短、朴实的语言在大会上向贫困户传达政策精神,解读最新的惠民扶贫政策。
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真正了解党的扶贫政策的宗旨、目的和意义,让“浑水摸鱼”和“坐吃山空”者无所遁形,自感惭愧。
真正营造“辛勤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浓厚氛围,引导失志贫困户转变观念,练好“内功”,丢掉“等、靠、要”思想,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自身造血能力,走上致富之路。
雨露计划典型案例范文大全最新
雨露计划典型案例范文大全最新雨露计划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提供教育援助、医疗扶助、灾害救助等多方面的帮助,既积极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也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了温暖与关怀。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雨露计划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雨露计划的可贵之处。
案例一:教育援助带来希望的种子小明是湖南某贫困县的一名学生,由于家境贫困,他一直无法支付学费。
然而,在雨露计划的帮助下,他获得了奖学金资助和学费减免,成功完成了学业。
如今,小明已经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成为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典范。
这个案例恰恰证明了雨露计划对于贫困地区学生的巨大帮助,提供了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梦想的机会。
案例二:医疗扶助拯救生命的奇迹小华是山西某农村的一位老人,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由于家庭贫困,他一直无法进行手术治疗。
但当地的雨露计划项目发现了他的困境,并提供了医疗援助,让小华顺利地接受了手术。
手术后,小华康复良好,重获新生,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人赢得了更好的生活。
这个案例不仅展示了雨露计划在医疗领域的强大实力,也彰显了它在保护弱势群体生命健康方面的巨大作用。
案例三:灾害救助温暖流传某年,福建某地区突发洪灾,许多家庭被水淹没,面临生活重建的巨大困难。
雨露计划立即行动,为这些受灾家庭提供了紧急援助,包括食品、衣物、住房等方面的协助。
在援助的过程中,雨露计划志愿者积极组织了清理工作,并提供心理咨询等支持,使受灾家庭重新找到了希望与勇气。
这个案例展示了雨露计划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全面援助的特点,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公益组织的力量和社会爱心的传递。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雨露计划在教育、医疗、灾害救助等领域的巨大贡献。
它通过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医疗救助、灾后救援等多种方式,将社会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们,为他们带来希望与光明。
同时,雨露计划也激励着更多的公益力量加入到社会事业中,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学校扶贫典型帮扶案例
学校扶贫典型帮扶案例在现代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家访这一传统方式似乎变得越来越陌生。
然而,对于教育扶贫工作而言,家访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在学校安排每名教师帮扶两名学生的情况下,XXX老师主动要求帮扶三名学生,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
他帮扶的学生分别是三年级的XXX、二年级的XXX和XXX。
除了关注他们的研究,他还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
在初次家访时,他发现学生家庭中存在困难,于是立刻将自己随身带的500元现金塞给了家长。
他共进行了两次深入学生家中的家访,这让他对家访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XXX老师通过家访深刻认识到,家访是教师协调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应该成为常态。
他认为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可以让教师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加强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了解家长的期望和要求。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品德陶冶和个性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想法,加强师生感情,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达到教育目的。
在家访中,XXX老师与家长同座一条板凳,心与心的交流,了解学生家庭中的困难和致贫原因,与家长一起想办法,出点子,积极为帮扶贫困户出谋划策。
同时,他也了解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想法和期盼,知道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到了帮助学生改变研究态度的良方。
XXX老师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他坚信只要怀着一颗真正想帮助一个心灵,转变一个家庭的心,倾心奉献,让爱心渗透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一定会在爱心中感受真情和温暖,与其他孩子一起健康向上。
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雄壁镇扯乐完小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师宗县雄壁镇扯乐完全小学宋成俊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和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关于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系列精神,进一步加快扶贫攻坚步伐,打赢师宗县2018年扶贫攻坚伟大战役。
我校响应雄壁中心学校号召,为顺利完成师宗县精准扶贫摘帽年的任务,全体教师艰苦奋斗,积极走访,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一、机构健全,责任到人,关爱细致入微1、成立扯乐完小教育扶贫领导小组由校长李永坤担任组长,教导主任宋成俊、总务主任余冲华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由宋成俊担任办公室主任,其他老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各位老师分别精准联挂到每个自然村,确保数据精准到户、责任到人。
2、健全责任联挂制度扯乐完小共7名教师,扯乐村委会共7个自然村,192户,850人,每位老师分别联挂一个自然村,李永坤联挂上扯,10户45人;宋成俊联挂下扯乐,33户143人;余冲华联挂中扯乐,35户160人;岳太红联挂下浅甲,36户158人;马云祥联挂中浅甲,32户152人;刘卫芬联挂土桥村,30户138人;郭存良联挂黑那冲,16户54人。
3、人人有联挂、联挂到每人,确保精准,时时帮扶扯乐完小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共有在校生130人,全部为寄宿生。
其中建档立卡户学生49人,涉及42户家庭。
共有四个教学班,一年级建档立卡户学生14人,二年级10人,三年级13人,四年级13人。
刚好7位教师,每位联挂7名学生,实施精准帮扶。
4、成立“暖心窝”,开通亲情热线我校成立“暖心窝”(关爱室),专门对49名建档立卡户学生进行关爱,每位联挂教师都时刻关注49名学生的动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我校教师为部分学生购买书包、作业本或学具,时刻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窝。
“暖心窝”安装“亲情热线”座机电话,让寄宿在校的孩子们随时都可以与家长通话,交流亲情、沟通思想、汇报学习状况,并教给孩子们关心家长、热爱亲人、感恩社会的思想情怀。
二、攻坚克难,群策群力,确保教育扶贫工作进展顺利1、穷尽九牛二虎之力进行政策宣传:(1)制作教育扶贫宣传标语,涂绘于墙体上,大力宣传教育扶贫的力度和决心。
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精准扶贫是中国近年来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精准扶贫案例:
1.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该县通过开展“三到乡村”活动,走访贫困户,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同时,县政府还出台政策,将贫困人口分为“三类”,给予不同的帮扶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平江县成功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
2.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该县采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组建了多个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参与种植、养殖等产业,并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
同时,县政府还加大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扶贫力度,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条件,最终实现了脱贫致富。
3. 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该县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发展旅游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带动贫困户脱贫。
同时,县政府还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贫困户从山区迁移到城镇,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
这些案例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在具体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但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以说,精准扶贫既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十大优秀案例
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十大优秀案例以下是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十大优秀案例:1. 甘肃定西――天长老区产业扶贫。
定西市依托当地的竹编、柿子、花椒等特色产业,对贫困户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扶持,帮助他们实现增收脱贫,有效推进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2. 福建三明――母乳库建设。
针对婴儿生长发育需要母乳的情况,三明市建立起母乳库,其中不少母乳来自西藏自治区。
这项工作不仅解决了当地母乳资源不足的问题,也为西藏藏区的母婴保健工作做出了贡献。
3. 山东青岛――马家沟脱贫示范村建设。
青岛市莱西市马家沟村依托本地多年的胶东经验和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产业,打造了立体化的脱贫模式,并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典型做法。
4. 贵州凯里――贵州银杉示范区建设。
通过新农村建设、生态涵养等多种方式,凯里市打造出了银杉示范区,提高了产业长效性,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产业扶贫和绿色发展的双重目标。
5. 黑龙江宝泉岭――黑龙江省原始林区保护和开发项目。
宝泉岭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原始林区,通过充分利用该区域的自然资源,积极探索旅游新模式,引进了中央和地方投资,提高了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有效推进了该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6. 西藏林芝――林芝市退耕还林生态扶贫。
通过退耕还林的方法,林芝市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7. 河南信阳――信阳市民生工程建设。
信阳市通过实施民生工程,解决了老旧小区、乡村道路建设等各种问题,保障了居民的基本权益,打造了一种示范性的模式。
8. 安徽亳州――中央一号文件所述的“麻辣村”。
亳州市通过健全农村组织和引进新型产业进行脱贫攻坚,打造了中央一号文件所述的“麻辣村”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9. 广东汕头――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
汕头市通过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和建设文化产业,推进城市旅游的发展和吸引外来投资,为汕头市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扶贫典型帮扶案例
教育扶贫典型帮扶案例XX是一名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
他以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他每教一班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家访记录,记录中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
以下是该老师的扶贫家访心得。
首先,他会进行充分的准备。
他会按学生在校的表现分类,确定重点家访人员。
重点人员多数是平时比较调皮、成绩后进的学生,家长因为生活繁忙,平时无法按老师的要求做,缺少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对这些学生,他会亲自到家中拜访,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和家长的教育态度。
他会认真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消除对学校教育的误会,加强家校间沟通。
他会努力寻求最符合学生和家庭实际、最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对于其他的学生,他则把家访重点放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方面,力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接触。
同老师在家访中全心投入,与学生的父母拉着家常,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和家长的想法。
学生见他去了,都很高兴,热情招待老师。
整个家访过程中,学生把同老师当成了最亲密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分享美好的回忆,一起感受师生和谐的甜蜜。
同老师班上有个叫XXX的学生,研究很不认真,常不完成作业,同老师屡次电话联系家长,想请家长配合,但是这位家长每次都不露面。
面对家长的这种态度,同老师没有退缩,而是反复联系,多次到他家去。
终于,老师的诚心感动了家长。
家长真诚地说:“老师,说实话,我的孩子成绩不好,也很调皮。
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教她,只有您,这么热心的教她,这么不厌其烦地和我们沟通。
真的是令我非常感动,谢谢您了”。
同老师帮扶的学生除了XXX还有XXX、XXX。
学生家里有土蜂蜜,卖不出去,同老师自己带头买,又带动单位同事帮忙宣传卖蜂蜜,蜂蜜卖出去了不少,学生家长很是感动。
最后,同老师会及时总结家访情况,长效坚持。
他会记录下每次家访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家访水平。
同时,他会长效坚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生活状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小学教育脱贫典型案例
脱贫攻坚教育先行
-----教育脱贫攻坚典型事例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扶贫是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脱贫攻坚教育先行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六年级的肖心柯是我校的精准扶贫对象。
他是一名孤儿,由年迈的奶奶抚养,这名学生憨厚老实,纯真朴素,但却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流,学习上也有点困难。
在新生入学调查时,班主任得知他是一个孤儿,他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他就格外照顾,他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只有一个年迈奶奶,祖孙俩靠着低保过日子。
学校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情况之后,经常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每次有助学金补助时,学校都会尽力为他去争取,学校逢年过节也会带礼品去他家慰问。
因为家庭的原因,孩子思想负担过重,无心学习,年迈的奶奶也不能辅导他学习。
于是,班主任多次把孩子叫到办公室,与他交谈,在思想上开导他,在生活中关爱他,并为他拟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对他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整个年级的老师都自觉加入了这次关爱活动中,不管是谁值班,都会给他辅导功课。
并对他进行励志教育,帮助他树立好好学习,将来考一所名校的信心,努力去实现“走进大学、走好人生路”这一远大目标。
在班主任及整个年级老师的多次鼓励与关爱下,这名学生的思想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从此,他的脸上多了一份活泼与自信,少了满脸的忧愁与不安,学习也进步了不少,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成绩突飞猛进,进了年级前五十名。
看到他的进步,老师们很是感动,他想可以通过学业上的成功来改变他的家庭现状,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从而实现脱贫。
我相信,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实现精准扶贫不再是口号,这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扶贫帮扶典型案例
扶贫帮扶典型案例一、背景介绍在中国,扶贫帮扶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
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许多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改善。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典型的扶贫帮扶案例,探讨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二、案例一:教育扶贫2.1 立项背景贵州省某山区是一个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当地政府提出了教育扶贫的计划。
2.2 实施过程政府投入资金,兴建了新的学校,并招募了一批优秀的教师。
此外,为了解决孩子们上学的交通问题,政府还修建了道路和桥梁。
2.3 成果评估经过几年的努力,当地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并获得了更好的学习成绩。
这些孩子的未来变得更加光明。
三、案例二:产业扶贫3.1 立项背景湖南省某村庄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区,农民们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产业发展缓慢。
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政府提出了产业扶贫的计划。
3.2 实施过程政府组织了培训班,为农民们提供农业技术培训。
此外,政府还提供贷款和补贴,帮助农民们开展种植和养殖业务。
3.3 成果评估在产业扶贫的帮助下,当地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
通过技术培训,他们学会了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这些改善使得村庄的发展得以加快。
四、案例三:医疗扶贫4.1 立项背景山东省某地区医疗条件落后,贫困患者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治疗。
为了改善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医疗水平,政府提出了医疗扶贫的计划。
4.2 实施过程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改善了医疗设施和设备。
同时,政府还组织了医疗团队,定期前往贫困地区为患者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4.3 成果评估通过医疗扶贫计划,贫困地区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患者们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医疗建议,减少了因病致贫的风险。
医疗扶贫的成功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
五、面临的挑战和建议5.1 挑战•资金不足:扶贫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有些地方的财政实力有限,难以承担这样的负担。
学生帮扶贫困生典型案例
学生帮扶贫困生典型案例扶贫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重中之重,而学生帮扶贫困生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典型案例,以展示学生帮扶贫困生的形式和效果。
案例名称:校园互助打破贫困魔咒我国市县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地区,直到2024年,当地政府决定启动贫困生扶助项目,开展学生帮扶贫困生活动。
在这一项目中,学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贫困生改变命运的支柱。
背景介绍:县的贫困生面临诸多困难,如生活贫困、教育资源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愿参与帮扶行动,实现互助共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位参与者,小明的故事。
小明是县一所乡村小学的学生,他来自贫困家庭,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好。
然而,尽管面临困境,小明一直以来都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且表现出色。
他的优秀引起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进而触发了学生帮扶行动的启动。
第一步:帮扶计划的制定由于学生的主体性,在项目启动之初,学校举行了帮扶计划的制定会议。
会上,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商讨如何帮助小明的问题,然后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帮扶计划。
其中包括提供生活物资、提供学习资料、让小明参加各种学校活动等。
第二步:募捐活动的开展为了筹集资金支持小明,学校联合学生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募捐活动。
学生们自愿捐赠自己的零花钱,并广泛宣传募捐活动,吸引了许多捐助者的关注。
通过这些募捐活动,学校不仅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还增强了学生们的团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步:互助学习的实施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小明参与了各类课外活动和学习辅导班。
学生们主动向小明提供学习资料,与他分享学习经验,共同提高。
同时,小明也感受到了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激发了他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
第四步:心理帮扶的给予除了经济和学习上的支持,学生们也注意到小明存在的心理困扰。
他们主动与小明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快乐,鼓励他积极面对困难。
学校还开展了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小明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
第五步:持续关怀的展开学校的帮扶不仅仅是短期的援助,还包括长期的关怀。
村级扶贫项目典型案例
村级扶贫项目典型案例在大山深处,有这么一个小山村,名叫石头村。
这里以前那可真是穷得叮当响,村里到处是破破烂烂的石头房子,路也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村民们守着几亩薄田,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
一、特色产业扶贫:从“石头缝里抠出宝”这几年村里搞了个超级棒的扶贫项目,让石头村彻底变了样。
这个项目就是发展特色山货种植。
为啥选这个呢?因为石头村虽然土地不肥沃,但山上的野果子却长得特别好。
于是,村里请来了农业专家考察,专家一看,这地方适合种核桃、板栗还有野生猕猴桃呢。
说干就干,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把村民们都发动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可犹豫了,这能行吗?以前可没种过啊。
村主任就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还带头把自家的地都种上了这些山货。
慢慢地,村民们也跟着种起来了。
为了种好这些山货,合作社请专家来给村民们培训。
从怎么选苗,到怎么施肥、浇水,再到防治病虫害,村民们学得可认真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核桃树、板栗树都挂满了果实,野生猕猴桃更是漫山遍野都是。
这些山货可都是宝贝啊,市场上很受欢迎。
二、电商助力:山货飞出大山。
山货种出来了,怎么卖出去呢?这时候,村里的年轻人就发挥大作用了。
几个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搞起了电商。
他们在网上开了店铺,把村里的核桃、板栗、野生猕猴桃都拍成了美美的照片,还写了很诱人的介绍。
没想到,这山货一上网,就受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以前,村民们要挑着山货走十几里山路去镇上卖,还卖不上好价钱。
现在可好,坐在家里,通过电商平台,就能把山货卖个好价钱。
而且,订单越来越多,山货都供不应求了。
这电商啊,就像给石头村装上了翅膀,让山货飞出了大山。
三、旅游扶贫: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随着山货出了名,石头村的绿水青山也被外面的人发现了。
村里的自然风光那可是美得不像话,山上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清澈的小溪。
于是,村里又搞起了旅游扶贫项目。
村民们把那些石头房子重新修缮,打造成了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
游客们来到这里,可以住在干净舒适的民宿里,品尝地道的农家菜,还可以去山上采摘山货,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小学教育扶贫典型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一直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等。
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扶贫工作。
本文将以阳光助学项目为例,介绍一个小学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
二、案例概述阳光助学项目是由我国某爱心公益组织发起,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覆盖全国多个省份的贫困地区,累计资助了数万名小学生。
三、案例实施过程1. 调研与筛选项目启动前,公益组织深入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小学的教育现状和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筛选出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建立资助名单。
2. 资助发放公益组织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将资助款直接发放给学生家庭。
资助款主要用于解决学生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等费用,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 校园建设针对贫困地区学校设施落后的情况,阳光助学项目还开展了校园建设活动。
包括改善教室环境、更新教学设备、修建操场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4. 师资培训为了提高贫困地区小学的教育质量,阳光助学项目还开展了师资培训活动。
邀请专家为当地教师进行授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5. 学生关爱除了经济上的资助,阳光助学项目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组织志愿者开展心理辅导、文体活动等,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四、案例成效1.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阳光助学项目,贫困地区的小学生得到了实质性的帮助,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2. 提高教育质量校园建设、师资培训等举措,使贫困地区小学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3. 培养优秀人才阳光助学项目资助的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后,纷纷考入理想的高中和大学,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4.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阳光助学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到教育扶贫事业中来。
五、案例启示1.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教育扶贫工作需要政府主导,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小学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小学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小学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1七月,黄土高原鸟语花香。
在甘肃省静宁县,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学校,无论你走在偏僻的农村,还是繁华的城镇。
受益于教育精准扶贫,在静宁,昔日破旧的校舍已被崭新的教学楼取代,曾舍近求远、择校转校的农村学生,如今正在逐步“回流”。
今天的静宁,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教育精准扶贫之路,让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
贫困山村有了漂亮“童话城”静宁县城川镇红旗村老贫困户王跃刚的小儿子王萌,现在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上幼儿园。
“保教费免了,孩子每天还能吃到营养可口的饭菜,天天吵着要去幼儿园哩!”王跃刚说。
但就在几年前,对于村里的人来说,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红旗村以前有个幼儿园,只负责孩子的日常活动。
父母每天忙于农活,中午接孩子吃饭,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接孩子上。
为减轻家长负担,红旗幼儿园探索实施了日托模式,采用集中办理、逐点发放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早餐和午餐。
也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午休场所,让家长们安心干农活。
“我们与静宁一幼建立‘一对一’帮教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幼教培训,规范保教行为。
”红旗幼儿园园长穆新燕说,“依托‘静宁教育云’平台,我们与静宁一幼开通同步课堂,真正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红旗幼儿园不是个例。
在静宁县,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感受到了幼儿园带来的“实惠”。
从2015年至今,短短两年时间,静宁县行政村幼儿园从3所发展到149所,其中贫困村幼儿园75所,实现了行政村和有需求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为了确保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解放农村劳动力,静宁县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按照有利于利用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有利于幼儿就近入园、有利于分级管理的“四个有利于”原则,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据统计,2017年春季静宁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zgwenku、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刘晓明,开州区委办公室主任,帮扶贫困户对象为大进镇紫金村1 组胡昌武和紫金村7 组杨正太2 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晓明主任就把脱贫攻坚放在自己工作日程的重要位置,多次到大进镇了解全镇扶贫情况,对精准扶贫、精准施策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作为帮扶责任人,晓明主任把帮扶贫困户当作自己的亲人,把贫困户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真心实意地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找方法、想对策、出实招,“扶贫先扶智” ,教育就是最好的扶贫。
杨正太,大进镇紫金村7 组贫困户,共3 口人,本人残疾,不能从事重力活,只能靠在镇上打零工维持生计。
常年在外导致家中无房,村里为了解决一家住宿问题,去年帮忙修建房屋一处,安全住房才得以保障。
妻子外出不知所踪,大女儿在实验中学读高一,小儿子在上小学,家庭经济负担沉重。
晓明主任去杨正太家走访结对了解实际情况后,认为教育就是最好的帮扶举措。
针对大女儿杨丽婷,一是当场表示自己每月拿出不低于300 元的资金扶持孩子高中毕业,每月10 日准时打钱到账号,大学以后还会在经济上予以支持。
二是给学校校长和班主任打电话咨询教育资助政策和学习情况,保证每年可享受学校资助困难学生的2000 元。
三是把杨丽婷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为她加油打气,鼓励她好好学习,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都可以找他沟通倾诉。
目前,杨丽
婷成绩优秀,刻苦勤奋,成绩能够稳定在班上前几名。
胡昌武,大进镇紫金村1 组贫困户,共五口人,夫妻二人在外务工,母亲有心脏病,常年吃药,大女儿胡辉中职毕业后没有找到满意工作。
晓明主任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到胡昌武家中走访,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即联系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希望能够帮助找到工作,但由于学历原的限制,这两家医院没能接受胡辉。
因为胡辉学的是护士相关专业,所以又联系到妇女保健院,经协商同意到妇女保健院实习3 个月,每月还可领得1200 元的补助,3 个月满后考察合格就能够转为员工,待遇在3000 元/月左右,还可享受五险一金。
胡辉实习更多文章请见、zgwenku、期间,晓明主任总会时不时给妇女保健院院长打电话询问表现情况,同时给胡辉鼓励,只要她好好干就一定能够留下来,而胡辉的表现也让妇女保健院领导很满意,实习期满后相信她一定能留下来。
扶贫,不是要点上开花,而是要面上结果,全面扶贫,一个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掉队。
教育,意味着知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用教育托起千万脱贫致富路,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