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声音的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物理初中声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中声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中声知识点总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波动现象。

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或固体)产生压力波,这些波以一定的速度传播开来,形成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基本属性。

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用赫兹(Hz)表示。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

2. 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声音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振幅是指声波振动的最大幅度,振幅越大,声音越响;距离声源越近,声音也越响。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dB)。

3. 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特征,使我们能够区分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

音色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声波的波形和泛音结构。

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

例如,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吸收。

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后,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返回。

吸收是指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的粘滞性和其他因素,逐渐失去能量,导致声音减弱。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通讯、医疗、工业和娱乐等领域。

例如,电话和广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超声波技术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声纹识别技术用于安全验证;音乐和电影产业则利用声音创造艺术效果。

声音的保护长时间或高强度的噪音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为了保护听力,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的环境中,使用耳塞或降噪耳机等措施减少噪音的影响。

此外,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噪音源,也是保护听力的重要措施。

总结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声音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反射和吸收以及声音的应用和保护等方面。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物理现象。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通过物质的振动传播的。

以下是初中物理中关于声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发生振动,形成了密度的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了声音波。

声音的产生需要有进行振动的物体,振动物体越快,产生的声音频率越高。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的振动传播的,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340米。

二、声音的特性1.频率和音调:频率是声音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1Hz代表每秒振动一个周期。

2.声量和音量:声音的强弱程度被称为声量,也称为音量。

声音的声量与声音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声音的声量的单位是分贝(dB)。

3.回声:回声是指当声音遇到一个障碍物后,一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形成的现象。

回声的产生需要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回响时间。

4.声音的直接传播和空气中的传播: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传播方式不同。

在固体和液体中,声音通过分子振动传播;在气体中,声音通过分子的碰撞和压缩传播。

5.声音的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衰减,衰减的程度取决于传播介质和距离。

声音的衰减是因为振动物体的能量逐渐被介质吸收和散射。

三、声音的利用2.舞台上的声音:舞台上的声音利用了声音的传播和干涉原理。

舞台中的声音设备如音箱、麦克风等可以放大和调节声音的强度和方向,使演员的声音可以传到听众的耳朵中。

3.声纳:声纳是利用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原理来判断目标位置的装置。

它广泛应用于水下探测和导航领域。

4.音乐乐器:音乐乐器利用振动产生声音,包括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

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和音色不同。

5.声波的反射和折射:声音在遇到不同介质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这种现象在声学中被广泛应用,比如声纳、雷达等。

初中物理中的声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中的声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中的声学知识点整理声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一系列问题。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基础的声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声学知识点进行整理。

1. 声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声波通过空气、固体和液体等介质传播。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的存在才能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在空气中的声速大约为343米/秒。

2. 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三个基本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色。

- 音调: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程度,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 音量:音量是声音的强弱程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 音色:音色是声音的质地特点,不同的乐器和人的声音具有独特的音色。

3.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吸收。

反射是声波撞击障碍物后,部分能量返回原来方向的现象。

吸收是声波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不同的物体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程度不同。

4. 回声和共鸣回声是指声音在遇到反射体后返回的声音,当声音在可听范围内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时,我们才能听到明显的回声。

共鸣是指一个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获得共振增强的现象。

共鸣可以产生更大的声音。

5. 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折射、干扰和衍射等现象。

折射是声音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传播速度的改变而改变传播方向。

干扰是来自不同源的声波在空间中相遇而产生的现象。

衍射是指声波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

6. 声音的利用声音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通信、音响、超声波检测等。

声音的利用是基于其传播特性和声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7. 超声波和声纳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类听力范围(约20kHz)的声波。

超声波具有穿透性强、反射性能好等特点,在医学、工业、军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声纳是利用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用于测量距离、探测水下障碍物和鱼群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0 dB7.声音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物态变化】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9.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0.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1.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12.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13.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14.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15.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三章光现象】16.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17.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17.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18.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的完整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的完整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的完整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和影响的物理学分支。

声音是由物质的振动引起的一种机械波,经过传播介质传播并被人耳接收和感知。

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声音的产生到音响设备的设计,都与声学知识息息相关。

下面将介绍初中物理中的声学知识点。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液体或固体分子也跟随振动,产生波动的效应而形成声波,从而产生声音。

常见的声源包括人的嗓音、乐器、机器等。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传播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称为空气声,液体中传播的声音称为水声,固体中传播的声音称为固体声。

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传播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一般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波的特性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波长、频率、振幅和声速等特性。

波长是声波在传播介质中的一个完整振动周期的长度,频率是声波振动的次数,振幅是声波振动的最大偏移量,而声速则取决于传播介质的特性。

4.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声波的振幅大小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

声音的强度与声波的能量有关,一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

5.声音的频率6.声音的衍射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即声音沿着障碍物的边缘弯曲传播。

较长的声波波长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7.声音的共鸣当声源和空气一些固体之间的振动频率相同时,会发生共振现象,声音的响度会增强。

共振现象在乐器和音响设备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8.声音的反射声音在遇到平坦的固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即声音从固体表面反射回来。

声音的反射可以被利用来传播声音或改变声音的方向。

9.声音的干涉当两个声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形成新的波形,这就是声音的干涉现象。

干涉可以使声音增强或减弱,这在音响调音和声音传导中很重要。

10.声音的吸收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介质吸收部分能量,导致声音逐渐减弱。

不同材质对声音的吸收率不同,一些吸声材料可以用来减少回声和噪音。

初中声音知识点总结

初中声音知识点总结

初中声音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定义:声音是物体振动时产生的机械波,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传播而产生的听觉感觉2.声音的产生方式: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例如: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打击乐器的敲击振动等都能产生声音。

3.声音的传播:声音是机械波,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例如空气、水等。

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第二章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频率: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的音调越高,频率越低的音调越低。

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2.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决定了声音的大小,强度越大的声音越响亮,强度越小的声音越微弱。

声音的强度单位是分贝。

3.声音的音色: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是同样的音调和强度,听起来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声音的音色不同。

音色是由声音的谐波组成的。

第三章声音的反射和吸收1.声音的反射:声音以直线传播,当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反射会产生回声,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2.声音的吸收:不同的物质对声音的吸收能力是不一样的。

比如海绵等柔软材料能够吸收声音,而金属等硬材料会反射声音。

第四章声音的控制1.声音的调整:人的声带和空气和腔相互作用产生声音。

通过调整声带的紧张度、呼气量的大小和腔体的形状等方式,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音色和强度。

2.声音的传输:声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输,如通过空气,水,固体等。

不同物质的传输速度和传播方式都不同。

3.声音的放大:声音可以通过共鸣的方式进行放大,共鸣箱等装置能够增强声音的强度。

第五章声音的应用1.声音的艺术表现:声音是音乐的基础,通过不同的音符和乐器的组合,可以演奏出悦耳的音乐。

2.声音的传播:无线电、电话等通讯方式都是利用了声音的传播原理。

3.声音的调控:通过声音的调控可以制作语音合成器、音响等设备。

第六章声音的保护1.声音的危害: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声音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伤害。

2.声音的保护:在嘈杂的环境中要戴上耳塞,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嘈杂环境中。

中考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的知识点总结一、声学。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在振动,用手握住音叉,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高,是因为其声带振动频率高。

- 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如能区分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曲子,就是根据音色。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汽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二、光学。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 = 3×10^8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如镜子反射光)和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如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

-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的完整汇总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的完整汇总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的完整汇总声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声音的传播、产生和接收的原理和现象。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声学知识,下面将对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进行完整的汇总。

一、声音的特征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或震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空气分子也会随之振动,形成声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介质传播,如空气、水等。

在空气中,声音以纵波的形式传播,也可以传播在固体或液体中。

3. 声音的性质:声音具有频率、振幅和响度。

- 频率: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以赫兹为单位表示。

- 振幅:声音的振幅决定了声音的音量,振幅越大,音量越大。

- 响度:声音的响度决定了声音的大小,响度越大,声音越大。

二、反射与回声1. 反射: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声音反射后会回到发出声音的地方,这个现象称为回声。

2. 回声的计算:根据回声的时间差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可以估算出声音反射的距离。

三、声音的吸收与传递1. 声音的吸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被吸收,浓密的材料会吸收更多的声音能量。

2. 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固体和液体传播。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四、共鸣与声音的共鸣腔1. 共鸣:当一个物体的振动频率和声音频率相同时,会共鸣,声音会更加清晰和响亮。

2. 声音的共鸣腔:共鸣腔指的是具有共鸣现象的空间或器物,如乐器的共鸣腔会增强特定频率的声音。

乐器的类型和形状会影响共鸣腔的共振频率。

五、声音的调制与解调1. 调制: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些特征,将声音信号转换为能传输的信号。

2. 解调:通过还原接收到的信号,将它从传输信号中恢复出原来的声音信号。

六、声音与噪音1. 声音:声音通常是指有一定音调和音量的可听到的声波,它具有一定的有用性。

2. 噪音:噪音是指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它缺乏音调和节奏,通常会给人带来不适。

七、声音的应用1. 声波在通信中的应用:声波可用于声音的录制、广播和电话通信,使人们能够远距离传递声音信息。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声音的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声音的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声音的知识点总结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赶忙消逝(因为原先发出的声音仍在连续传播);3、发声体能够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同时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阻碍,彼此独立;声音的利用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周密仪器;超声波差不多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2、传递信息(大夫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3、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样情形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运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声音在传播时需要通过介质传递声波。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样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慢,而且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规律的学科。

在初中物理中,声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涉及了很多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下面是关于初中物理声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波的产生: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使空气分子产生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物体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发生压缩和稀薄,形成长波和短波交替排列的声波。

2.声速:声音在其中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

在空气中,声速大约是340米/秒。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3.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4.声音的反射: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5.声音的折射:声音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声速较大的介质中声波的传播方向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二、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音调由声波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响度由声波振幅决定。

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振幅越小,声音越低弱。

3.声音的纯度:声音的纯度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纯度高的声音波形规整,纯度低的声音波形复杂。

4.音速频谱:将一个复杂的声音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得到的频率分布图称为音速频谱。

音速频谱反映了声音的音质。

5.音量的调节:音量的调节通过改变声音的响度实现,可以通过改变声音的振幅来调节音量。

三、声音的传播与接收1.共振现象: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与自身频率相同的外力作用时,振幅不断增大的现象。

共振可以使声音的传播距离增加。

2.声音的吸收和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与物体相互作用,部分能量被物体吸收,使声音衰减。

3.声音的传播路径选择: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选择路径,选择传播时间最短的路径传播。

4.谐波与泛音:谐波是指与基波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波,泛音是由共振产生的声音,包括基波和谐波。

5.声学干涉:声音传播过程中发生相长干涉或相消干涉,会产生增强或消弱声音的现象。

中考物理公式定理大全基础知识总结

中考物理公式定理大全基础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汇总第一部分声一、声音的发生及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空气中, 声音以声波来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 人就听到声音。

3、一般情况下, 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二、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响度: 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 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 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物理学角度看, 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噪声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减弱噪声的方法: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四、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第二部分光(一)《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形成④小孔成像: 成倒立的实像, 像形状及孔形状无关。

光速: 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二、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 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及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2.分类: ⑴镜面反射: 应用: 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 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 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 等大,等距,垂直,虚像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定理作用: 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 实像: 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倒立虚像: 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正立⑵球面镜性质: 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会聚应用: 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性质: 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中考物理最全知识点 公式总结

中考物理最全知识点 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

.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5.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则音调越高。

6.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

7.人们常常利用音色来判别声源。

8.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9. 人耳感受到声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10.超声波的应用:声呐、 B超、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超声波测速等。

11.人们常利用次声波来:预报台风等自然灾害、监测核爆炸。

12.声音的利用: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第二章物态变化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分度值是0.1℃。

4.物态变化:5.晶体的熔化条件:(1)晶体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6.晶体凝固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7.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的温度高低。

②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③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2)沸腾: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液体的沸点;(2)继续吸热。

8.沸点与气压: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9.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第三章光现象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模型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也是模型法)。

3.光速: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

中考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振动的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声。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3、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本身并没有随波向前移动,声波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三】声速1、声速是指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

温度相同但介质不同时,声速一般不同;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

4、熟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

温度小,声速小。

5、声速、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的关系:v=s/t【四】回声现象1、回声到耳朵比原声音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2、利用回声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

要听到回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公式:s=vt【五】人耳如何听声音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种方式叫耳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等方式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一〕、人耳的构造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用途:用来收集声音。

2、中耳:鼓膜和听小骨。

用途:用来传声。

3、内耳:耳蜗〔听觉神经丰富〕。

用途:用来感知声音。

〔二〕、耳聋的两种情况1、传导障碍:鼓膜、听小骨损坏。

2、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

〔三〕、认知1、传导障碍可治疗或借助仪器感知声音;2、神经性耳聋不能治疗也不能借助仪器感知声音。

六、声音三要素【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1、物理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就高;2、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1〕单位:赫兹,简称赫;〔2〕单位符号:Hz。

声音物理基础知识

声音物理基础知识

声音物理基础知识
1.声音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传播: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介质,真空不
能传播声音。

3.声音速度: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4.回声产生: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人就
能区分原声与回声;如果时间间隔小于0.1s,原声就会与回声叠加在一起。

5.声音分类: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

乐音有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
音色。

6.音调: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7.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8.音色: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震动方式等因素有关,不同发声体音
色不同。

初中知识点总结物理

初中知识点总结物理

初中知识点总结物理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比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调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如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音色不同。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机器加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利用回声定位制成声呐,B超检查身体等。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

2. 光的反射。

-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仍然平行;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向四面八方反射。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初中声音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声音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声音的知识点总结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跟随着产生振动,这些振动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使我们产生听觉感知。

不同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也会不同,有的声音高亢,有的声音低沉。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媒质传播,最常见的传播媒质是空气。

当物体振动时,空气分子也跟随振动,向四周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称为机械波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受传播媒质的影响,一般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3. 声音的性质声音有高低、强弱、长短等不同的性质。

- 高低: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 强弱: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强。

- 长短:声音的长短由声音波的周期决定,周期越长,声音就越长。

4. 声音的测量我们通常用声音的频率和振幅来描述声音的特性。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振幅的单位是分贝(dB)。

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频率和振幅来测量声音的高低和强弱。

5.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产生反射现象,声音会向原来的方向反射。

当声音由一个传播媒质进入另一个传播媒质时,会产生折射现象,声音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6. 声音的吸收和衍射声音在传播中会被物体吸收和发生衍射。

有些物体对声音的吸收能力较强,导致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

而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也会发生衍射,即声音会沿着障碍物的边缘传播到障碍物的背后。

7. 声音的干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导致声音的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例如,在城市中由于车辆的噪音、建筑物的反射等原因,声音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变化,导致我们难以清晰地听到声音。

8.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语音通信、音乐欣赏、声纹识别等。

在科学领域,声音也被广泛应用于声呐、超声波检测、电子导航等方面。

总之,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声音的原理和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声音,也有助于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声音的知识点总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声音在传播时需要通过介质传递声波。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慢,而且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如果在25℃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6m/s。

特殊:软木500m/s。

声音进入橡胶速度会变慢。

声音其实就是震动,而橡胶本身有弹性还有一定的强度,会吸收声音震动的动能,也即阻尼大,所以变慢了。

噪声的产生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回声的产生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
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