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必考简答题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答: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简述科学和技术的异同点。
技术和科学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都属于生产力范畴,但它们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或一般生产力;技术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其次,二者的目的不同,科学属于认识范畴,它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技术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对客观世界(作用对象)“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操作体系;再次,两者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科学的具体的发展途径如何,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来,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依据,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实验目标的手段,并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包括人力、资金和技术条件进行规划,因此总体来说技术是可预见的。
最后,对二者的评价标准也不同,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扩大科学知识的储备;技术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出新的和更高的产品。
3、简述科学的及其本质属性答;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其三,科学是生产力。
其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科学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以及主体际性。
4、简述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关系答: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属于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指新技术知识的创造,技术发明包括如下的内容:它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它的结果是样品,样机等,它主要追求先进性目标。
而技术创新则是技术发明与经济应用相结合,属于技术与经济交叉的领域,它主要是指把技术发明应用于经济而产生的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因而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生产组织、市场销售、企业管理等问题,它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家及其所属人员,其结果主要是新产品、新工艺等,它主要追求效益性目标。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然辩证法简答题1.简述⾃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基本内容。
2.观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捕捉科研过程中的机遇所要求的主客观条件有哪些?4.科学技术⽂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个⽅⾯?5.什么是系统⽅法?运⽤系统⽅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6.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7.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8.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9.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11.类⽐⽅法在科研中的作⽤。
1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3.数学⽅法的特点。
14.科学假说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在科学认识中的作⽤是什么?15.建⽴科学理论体系的⽅法。
16.什么是数学实验?它包括哪⼏个步骤?17.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基本特征?18.如何理解物质系统的辩证关系?19.如何理解物质系统演化的阶段性?20.如何理解“实践是⼈与⾃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1.简述⾃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基本内容。
⾃然辩证法:⾃然辩证法是关于⾃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般规律,⼈类认识和改造⾃然的⼀般⽅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的科学。
学科性质:①具有哲学的性质,哲学的⼆级学科。
②具有交叉学科和科学技术群的性质。
基本内容:①辩证唯物主义⾃然观。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与科学⽅法论。
③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与技术⽅法论。
④科学技术与⼈类社会。
学习⾃然辩证法的意义:①学习⾃然辨证法对⼈的全⾯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
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让我从以前的单⾯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④有助于提⾼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平;⑤有助于研究⽣树⽴科学发展观2.观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①客观性原则:在观察中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去记录和描述事实和材料。
②全⾯性原则:在观察中要全⽅位、多⾓度、多层次地认识被研究对象及其与其他事实的联系与区别。
③典型性则:在观察过程中,要选择能代表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典型事物进⾏观察。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简答题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各项科学内容间的相互联系?答: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A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观和社会历史观在自然实践的基础上的一致性。
B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的反映,自然观和科学决定方法论,自然观导致科学观的产生。
C科学观对自然科学有指导作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可提升为科学观。
D自然观指导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制约着自然观。
E科学方法论既推动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推动认识改造自然界。
2、学习辩证法有何重要意义?答:A建立正确的自然观。
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
B掌握系统、完整的科技方法。
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
C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
D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使我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
3、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一切僵化的东西融化了,一起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久存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失的东西,整个自然界是发展的、变化的。
4、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答:A、自然观: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B、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辨证综合方法论。
C、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产生的直接理论前提是什么?答:A十九世纪具体科学的发展成就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产生的科学前提。
B德国的古典哲学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哲学前提。
6、自然辨证法与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答:自然辩证法也叫科学技术哲学。
它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研究对象,阐明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和层次结构,自然界的内部矛盾及其个物质运动形式星河间联系和转化,描绘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辨证途径,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供了关于研究个门具体科学和活动领域的一种“理解方式”,它有助于启发思路、改进方法、获取突破性的进展,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进步,必然会引起自然辩证法内容的变化,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点。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考试内容:(闭卷)范围:上课老师讲的内容题型:1.选择题(不定向)2.判断分析题{正确,why?错误,why?3.简答题4.论述题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科学技术和价值的关系(是既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注意辨析)答: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价值的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科学有内在价值、社会价值。
科学的内在价值: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的内在价值,这是科学文化的核心,是不以时代、国家、民族地区为转移的。
科学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科学所具有的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功能。
第一:科学带来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第二:科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三:科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3、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注意二者的区别)答:技术和科学的区别1、技术和科学与自然的关系不同。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是做人做事、处人处事的根本。
有了科学精神,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决不轻信盲从;有了科学精神,凡事都会讲究真确,决不随波逐流。
“科学”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得到正确答案,但它本身并不意味着正确,相反,正是由于它本身包含着错误,才映衬出其正确性。
每一个科学理论的发现无一不是包含着对它之前一种理论的否定。
也就是当一个新的“科学”证明旧的科学是错误的了,那么它就是正确的了。
因此,“科学”精神的第一条,就是要敢于怀疑一切已有的科学理论——遇到什么问题,问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它与我所见过的现象是一致的吗?有没有特殊情况?这就引出了科学精神的第二条,认真观察思考生活。
我们每天都会遇见上千种和前一天不同的现象,只是很多都被我们忽略了。
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还要经过思考,对比才能逐渐证实。
我举个例子:我一直听说向日葵总望着太阳,一天早晨我去看,向日葵果然向着东边,中午一看,还是向着东边,晚上一看,还是向着东边,我观察了我们村的几株向日葵都是这样。
于是我得出结论,向日葵并不都是向着太阳的。
科学精神的第三条是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我把向日葵的结论告诉我妈妈,她说向日葵就是一直跟着太阳转的,然后我问过很多人,他们也都是这么说。
有一天傍晚,我把他们叫在一起,去看向日葵,他们才知道我说的是对的。
在科学的道路上,很多事不像这么简单,就像布鲁诺为了坚持否定“地心说”,宁愿被火烧死,也不向权威屈服——几百年后,会有人知道他是正确的!科学精神的第四条是发现问题,不但得出结果还要知道原因。
关于向日葵,我后来查书,才知道,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是向日的;但是,花盘一旦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了。
①非科学与科学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但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需要把“科学与非科学”和“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区分开来。
科学精神拒绝的是不具备经验证据基础的、超自然的非科学,而不是带有探索性质的科学假说,因此对待非科学应当严格,对待科学假说应该宽容。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21道试题一、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学科性质。
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自然辨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现代,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思想的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主要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基本思想—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既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一切物质和现象都是发展的;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进而产生了“纯自然”和“人化自然”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辨证法的统一;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意义:第一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个人版)
复习思考题1、人类自然观演变的四大阶段的基本内容。
答: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1)古希腊自然观:世界本原论①米利都学派(米利都三杰)——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泰勒斯:水是世界的始基和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世界的本原是“无定形”或“无限”。
●阿那克西米尼:世界的本原是气。
②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神秘主义:数是世界的本原——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唯心主义者。
●地动的观念。
●毕达哥拉斯定理和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无理数悖论。
③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④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德谟克利特是古典的古代哲学家中最接近近代科学的人。
⑤柏拉图:理念论。
贬低可感世界,拔高理念世界。
这颠倒了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的真实关系,但同时也引导人们探索可感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⑥亚里士多德:四元素(水、土、火、气)说。
2)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①上帝创世说:自然界是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地心说:地球是宇宙不动的中心。
人被上帝安排在宇宙中心,故是上帝之外的自然中最高贵者——人类中心主义的萌芽。
③上帝的第一次推动:自然界的万物不会自己运动,是受动的,运动的最终原因是非受动的始动者上帝——机械自然观或力学自然观的萌芽;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
④目的论: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服从于造物主的目的。
⑤原罪说:人性恶。
2.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机械自然观或机械论:对自然的彻底的机械化理解:视动物和人为机器;将自然彻底对象化和数学化,因而“实在”(自然或世界)消失了,仅剩下一堆公式和符号,科学只与现象打交道而不涉及实在。
代表人物:“近代西方哲学之父”法国的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理性主义时代的开始;动物是机器)、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2)还原论:一切运动均可还原为机械运动,(因此)一切学科均可还原为力学。
3)(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式的决定论(拉普拉斯妖):只承认必然性而否认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把上帝彻底清除出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答案均来自于《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精要研究》)一、简答题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什么?答:(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立论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此处所指的环境是自然环境。
(3)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2.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
(2)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3)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3.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和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知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等特征。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自然辩证法简答
第一章1、如何理解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的思想关联?2、答:(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最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7世纪的自然哲学家门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 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
(4)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 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 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 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
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3、如何理解系统、系统自然观?4、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按一定关系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自然界不仅存在着, 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 而且会产生随机性;自然界不仅是简单的, 而且是复杂的;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5、如何理解进化与演化的关系4、答: 所谓进化, 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的不可逆过程, 或是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过程。
演化比进化含义更宽泛, 演化除了进化之意义以外, 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 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答(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在自然界之中, 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 人也创造环境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
自然辩证法必考简答题
一、比较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科学事实,指出科学事实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客观事实: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事物,现象和过程,它是一种本体意义上的范畴,无所谓对错之分。
经验事实: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
它仍然是一个认识范畴,即形式是主观的,且具有可错性。
但它与经验事实里的未经反复检验证明是真实的事实是有区别的,它的内容有真实的特征,有客观性。
并非所有的经验事实都是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描述的是个体,不针对个体所在的类。
科学事实可复核,可重现。
这是为了通过重演排除随机事件对观察现象的干扰,尽可能避免错觉,假象,以此保证科学事实区别于其它经验事实的根本特征——真实性。
科学事实应该精确、系统。
科学事实是发展新概念,新理论的起点和基础。
概念和理论归根结底要以科学事实为基础。
科学事实是在检验和评价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标准和主要手段。
二、如何理解“开放系统必然导致有序”,并举例分析。
开放系统就是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系统。
系统的典型理论是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从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和规律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在外部条件和系统内部某个序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
例如:城乡结合部就是一个耗散结构。
首先,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交换;其次,城乡结合部远离平衡态,其地域范围、人口结构、用地景观、经济状况、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再次,城乡结合部内部要素和子系统之间是非线性结构,如人口增长模型是非线性关系模型,同时其内部各个行业、部门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正反馈的倍增效应及负反馈的饱和效应等非线性关系;最后,城乡结合部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无数个小涨落,进而偏离平衡态,当涨落影响程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就会产生巨涨落,从而失稳发生跃迁,从当前的状态跃升到更有序的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推动系统向前发展。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解析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解析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2:科学的定义:(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2)产生这种体系的认知活动;(3)一种社会建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
科学的特征:(1)实证性(可检验性);(2)理性(逻辑性):陈述性知识(实验)→程序性知识(预言)→解释性知识(假说);(3)创造性;(4)共享性(相对于技术的优势);(5)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技术的定义: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技术的特征:(1)中介性(社会需求和自然规律相结合的产物);(2)二样性(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实体要素的结合体);(3)过程性(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4)表征着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
2.“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答:“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这是传统的归纳主义科学方法论,它们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的,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
这种模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不相符,受到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
“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这是历史主义的方法论观点。
西方科学哲学家、证伪主义者波普尔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
他把科学看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进步过程,从简单问题到深刻问题,从旧问题解决到新问题提出的过程。
这是正确的。
科学始于问题,对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测性解决方案,各种假说和理论在竞争中接受批判并且遭到证伪,产生新困难,新困难导致新问题。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始于问题”中的“问题”既包括科学问题,也可包括简单问题。
坚持“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起始于问题”的理由是:(1)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者着手建立新理论;(2)从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无关的材料则不在科学技术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3)从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特点来看,科学技术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是要解决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1、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自然辩证法简答题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辨证法是研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其基本内容有三大块: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说明。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对各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做出概括和总结,来阐明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以及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并揭示各种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和过渡。
2.概述创造性思维4阶段(可自己减少)答: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过程。
它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和规则,没有公式、没有时间表。
目前被多数人接受的是包括准备、孕育构思、潜伏顿悟和验证完善四个阶段的过程模式:第一,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思维者主要是通过学习或搜集资料,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概念,有意识地为他所规划的创造项目进行准备。
第二,孕育构思。
这个阶段,研究者围绕目标,对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各种思维加工,致力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直到思维达到饱和为止。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特点系统论和复杂性思维;交叉性;广泛的学科适应性2.自然辩证法的价值理解和发展科学技术哲学与哲学;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专题一研究自然观的目的:为人对自然的认识提供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指导。
自然观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是自然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古代中国的自然观:元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古代西方的自然观:种子说;原子论;四因说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世界本原的物质性事物的运动变化性世界本原的朴素简单性整体直观性机械唯物自然观的特征:A 机械性(和谐和秩序性) B 决定性因果必然性可预测性C 还原性 D 可逆性E 简单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它指出了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和系统。
在该系统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形成了一个无穷系列和层次;【世界是物质的】(2)相互联系的物体由于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物质是运动的】(3)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四种基本形式(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发展提出)为:机械运动、生物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运动的多样性】(4)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的规律性】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于以往自然观(1)这种自然观既克服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局限性,又摆脱了古代自然观的朴素的、自发的属性,而是根据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建立的新的自然观,它是建立在精确的观察材料上的;(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机械唯物自然观的必然性(1)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关系。
此时的科学由收集资料到整理资料;各个学科同时迅速发展;研究对象由既成的事物向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转变。
(2)科学研究方法的转变:由分析向综合转变。
物质系统的结构按其存在方式分为:——空间结构:材料的晶体结构、DNA双螺旋结构、建筑物的力学结构等——时间结构:地球自转公转、潮汐、电谐振、生物钟、心脏的脉动等——时空结构:树木的年轮等系统的基本特点: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系统的种类:孤立系统——同环境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答案1、雅典时期自然哲学的重要成就及其自然观意义?重要成就1)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关于世界万物本原是“水”的主张2)毕达哥拉斯学派。
该学派提出了“万物皆数”的世界本质论,认为“宇宙万物的结构及其运行服从数的和谐”,这一学说在科学思想史上意义深远。
3).原子论思想。
该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物质微粒,永恒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聚散及其运动,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所构成。
4)亚里士多德学说。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的哲学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已开始分化。
a在世界本源问题上,提出了两种“实体”说,并用“四因说”加以论证;b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主张地心说,建立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c在物体运动问题上,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能运动,重物坠落的速度较轻物快。
自然观意义1)亚里斯多德和其他希腊思想家的最大功绩就是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2)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
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
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
3)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2、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
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
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1、 试论西方近代自然观的主要内容、缺陷和启发。
西方近代自然观,也就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共同的思想结晶,也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其本特点是: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空间和时间中的位移,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于是,自然界、宇宙被设想成一架处于自然之外的神操纵的庞大机器。
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不同的存在者。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机械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
缺陷: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有:首先,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机械性,抹杀了物质的多样性性质。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机械的眼光来看待自械性,将宇宙看作机器,按照某种规定的机械设置构成,具有严格的机械程序。
在医学上,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用机械运动来解释生命活动。
其次,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隔断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时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只看到了物质的区别、存在、静止,忽视了物质运动的联系、产生、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再次,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不彻底性,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特点,割裂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导致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最终自然科学家不得不借用上帝来说明机械自然图景和机器创作者的关系,从而陷人了唯心主义和神学的目的论。
启发:看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应该如此。
它作为历史上相继的自然观形态的一种形态或一种阶段,不仅自身有着复杂的历史演化, 在产生初期促使人类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而且对于西方近、现代的自然科学、哲学、宗教及其它社会科学的发生、发展, 甚至对于西方社会文化总体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
1、2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体系) (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4、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 (2)5、系统演化构成中的进化和退化的辩证关系 (2)6、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2)7、生态系统三大规律 (2)8、人与自然的和谐 (3)方法论 (3)9、科学问题的意义 (3)10、科研选题的重要性 (3)11、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步骤:自己看书) (4)12、观察实验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观察与理论的关系,机遇)观察中渗透理论 (4)13、科学观察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书本P126) (4)14、科学实验的特点 (4)15、观察实验中的机遇(书P133)机遇 (4)15、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书P145) (5)15、非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5)16、科学假说的特征与作用 (5)17、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5)18、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 (6)19、绿色设计和传统设计的区别 (6)20、绿色设计的本质特征及其哲学基础 (6)科技观 (7)2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7)22、科技一体化的表现 (7)24:科学与非科学划界 (7)25、科学发展的模式 (7)26、科技的生产力功能 (8)27:小科学大科学 (8)28、科技价值观 (8)加11.29:1、简述什么事科学,什么是技术,二者之间辩证关系2、何谓大科学,何谓高技术3、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谈谈其社会功能1、2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体系)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
学科性质规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体现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般方法和整体的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并探求其本质和发展普遗规律的科学体系。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汇总一、古希腊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观1、古希腊自然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的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是着重探讨世界的本源问题。
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朴素的自然观(2)、主张对存在的自然界做本原性的探索(3)强调自然界变化的形式动因(4)与以前的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差别,因为它具有原始自然科学的成分。
局限性:内容上是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
猜测性的思辨,形式上直观、零散、片面、孤立,缺乏深入缜密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总之,它只是直观的勾画出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
2、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称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全然不同。
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自然观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顿悟,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元气等学说深受辩证法思想浸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深远。
但过于注重形而上学的形式,以形式抑制经验,而缺乏与经验相互印证的精神,总是使用阴阳几个含糊的概念,走不出形而上学的框架。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念: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1)、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他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
(2)、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3)、一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
2、近代机械唯物自然观的利弊得失:与自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引发自然哲学的巨大变革。
(1)、利: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缺陷,是巨大的进步,对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弊: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事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答:①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②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以及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答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3、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答: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中的划时代的变革。
在自然观方面,它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标志着从古代的辩证思维到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到现代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的完成。
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与传统的观点不同,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这样就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之中,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实质及其发展的辩证规律,创造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4、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答: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形而上学自然观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答:近代自然科学为了把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建立在对自然界的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它所采取的主要分析方法是分析、解剖的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为科学认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材料,也是近代自然科学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但是这种做法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孤立地、静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李约瑟难题”,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2.亚里士多德所说科学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请结合科学研究在今天的社会条件谈谈自己的认识3.以托勒密的天文学为例。
论述“科学一定是正确的吗”这一问题4.论述中世纪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5.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怎样进行的?试围绕这段历史谈谈你对科学本质的理解6.怎样评价伽利略的工作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从历史的角度,谈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在古和近代初期,主要由技术充当主角,有"生产-->技术-->科学"的序列;近代中期以后科学地位升级,开始有"科学-->技术-->生产"序列;现代则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形成互动,有"科学<――>技术<――>序列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
2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综合,而且分化反成为综合的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自然科学分支学科大量涌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而就越加发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综合研究的必要,同时也推动了边缘科学和综合科学的诞生。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为了把握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及其普通联系,迫使科学家从横的方向上对自然界进行研究,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横断科学,横断科学从某一特定的视角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不仅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还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使整个科学有了共同的概念、语言和方法。
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出现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环境问题,都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全球性。
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方向,也关系到科学发展和应用的人文价值取向,必须组织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部门进行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去研究解决。
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
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
因此,科学理论的每一进展和突破都伴随着人类知识的综合,促进科学整体化的发展。
3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
在当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突破和指导,科学的深化则需要得到各种技术的支持和保证。
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导致了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的发展。
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多,高技术就是科学知识密集型的技术。
当今,在科学上尚未搞清楚,而要想在技术上得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历史悠久、长期靠经验发展起来的技术,如农业生产技术、建筑技术等,也同样不能脱离科学理论的指导。
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事物的理性认识.已经广泛渗透到技术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技术发展的关键,使技术真正成了科学的技术。
现代科学的研究对象,已不仅仅限于宏观领域,而且还深入到微观领域、扩展到宏观领域。
要探索这些领域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必然要借助于强大的技术手段,尤其是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整套的技术装备。
事实上,没有微波技术,就没有射电望远镜,也就没有现代天文学,没有超低温和超高压技术,也就没有超导微观理论;没有x光衍射技术,也就没有现代遗传学。
(4)科学、技术、生产日益结合为统一体系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使当代科学技术在物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强,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当代自然科学已不再是作为生产推动的结果,跟在生产实践的后面,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而是走在生产的前面,为生产的发展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形成了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发展顺序。
同时,从获得基础科学知识开始,经过在技术亡的实现,然后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并收到经济效益这一全过程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使科学技术迅速成为直接生产力。
因此,在现代生产发展中,科学生产的科学技术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形成科学、技术、生产的统一体系。
科学技术对生产的高度渗透和作用,已使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7.8.以希腊科学为例,谈谈你对科学和哲学之间关系的看法9.“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的观点是什么?它在西方近代科学中有何作用10.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从希腊传统和基督宗教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1.李约瑟难题是英国学者李约瑟所提出的,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为何科学发生在西方社会?”是李约瑟问题的反面。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
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
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
本观点的重点在于认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一在于小农经济导致的社会分工的不足,二在于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
但我们知道:首先,西方历史是从西欧庄园制经济发展过来的,而西欧庄园制经济是一个更封闭、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式,一个庄园内各种物品生产几乎无所不包,自给自足的程度达到极致,这也是西欧中世纪自罗马帝国后具有商品交换、商品经济功能的城市极端没落的根本原因,但这也没有影响西欧最终走向科学技术的进步。
其次,我们知道西方历史上富于冒险探索精神的民族和国家很多,特别是西班牙还发现了新大陆,但西班牙也并没有因此成为科学技术的强国。
实际上,西欧之所以在近代科学技术能够领先,首先在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其次在于自英国后西方民主制度在各国的建立。
重点的重点在于基督教新教对天主教的反权威意识、自主自由的意识培养了近代西方人的民主思想意识。
所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不在物而在于人,在于人的思想意识。
科学技术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步的,这就是成人之所以区别于少儿的辩证逻辑思维过程。
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要进步,具有反权威的勇气与思想意识是最重要的。
但儒家从思想上就提倡和维护等级制度,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学霸作风,东亚包括中国知识分子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既盲目追求“面子”、等级身份,不愿意承认学术错误,且又盲目崇信权威,缺乏反权威的意识,这就使得中国人在近代乃至现代科学技术上难以进步的根本原因。
当然,反权威的勇气与思想意识的建立是要有民主制度进行维护与建立的,民主制度的建立相对于民主意识的形成又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
2.第一是“惊异”,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惊奇,有了惊异也就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自知其无知者为摆脱无知就求知识。
求知并非为了实用的目的,而纯粹是一种对智慧的热爱。
通俗地说,第一个条件是要求人们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惊异或者好奇是一个民族或一个个人生命力的体现。
一个丧失了好奇心的民族和个人是危险的。
实际上,无论是人类种族还是个体,惊异或好奇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对此,人们也许会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人类依然对很多事情感到好奇。
但在这样一个“快餐”文化的背景之下,我们所谓的惊异或好奇越来越世俗化、功利化和庸俗化,我们的眼睛中缺少了儿时那种天真的目光。
不错,今天的人们和泰勒斯、康德们一样对于星空感到惊异或好奇,但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没有了先哲们的那种敬畏之心。
所以,怀特海期望:哲学不仅始于惊异,当哲学思想目臻完善之时,惊异依然存在第二个条件是“闲暇”: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劳作以求生存的历史。
但劳作不是人生的目的,而是达到人生目的的手段。
所以,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的本性谋求的不仅是能够胜任劳作,而且是能够安然享有闲暇。
这里我们需要再次强调,闲暇是全部人生的唯一本原。
假如两者都是必需的,那么闲暇也比劳作更为可取,并是后者的目的,于是应思考,闲暇时人们应该做些什么。
”他认为,哲学和科学就是人们在闲暇之时能够做、应该做的事情。
第三个条件是“自由”。
它要求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的支配。
总的来说,亚历士多德强调了哲学和科学之来源的非功利性,也说出了为何希腊成为科学和哲学的发源地的道理:因为它提供闲暇、提供自由,因为希腊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智慧无比地祟尚3.关于托勒密,有一些曾经广泛流传的、使人误入歧途的说法,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将托勒密与亚里士多德两人不同的宇宙体系混为一谈,进而视之为阻碍天文学发展的历史罪人。
在当代科学史著述中,以李约瑟“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僵硬的同心水晶球概念,曾束缚欧洲天文学思想一千多年”的说法为代表,至今仍在许多中文著作中被反复援引。
但是又会有人说既然科学不一定正确,那么当初的阿基米德、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伟大的科学家。
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
前面提到的科学家们是由于当时时代的种种局限性,才不能提出完全正确的科学理论,但这并不能否认他们的研究就不科学,至少在他们所在的年代他们代表了当时最科学最先进的科学水平。
如果有人执意要否认这些,那么这是在否定科学自身的历史,这种想法本身就不科学,那么科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恩哥特·卡西尔曾说过:“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相匹敌,科学是万能的。
”他用这句话来表明科学是万能的,科学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
事实上这句话对人们有很大的误导,使人们自然而然的认为科学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
其实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观点,之所以说科学可以在某些方面是万能的,那只是因为在这一时间我们不能用科学解决的问题,在将来的时间却可以用科学解决,所以我们就错误的认为科学是万能的。
说到底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巴,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会越来越发达,以前的疑难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所以科学知识在某一段时间才算的上是能解决问题的良药。
古往今来不乏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科学体系。
”其实这个论点是建立在科学是万能的观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