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反思-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十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模板3篇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十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模板3篇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十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模板3篇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下面是整理的十的加减法教学反思3篇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以供借鉴。

十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本节课我成功的创设了活动情景、生活情景、问题情景、游戏情景,激发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掌握了有关0的知识。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一开始,我利用学生喜爱的、富有儿童情趣的小猴形象,借助“小猴吃桃”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原来有两个桃子,吃了两个,盘子里一个桃也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现实的生活。

1、通过老师奖励“大头贴”,手上“一个大头贴也没有”用0表示;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讲台上一个老师也没有”用0来表示;把0的认识推进了生活,再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用0来表示的事例,使学生进一步体验0的第一层含义:什么也没有。

2、0的第二层含义:0表示起点。

我是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生动性,“用尺子测量铅笔”从而使学生体会到0还可以表示起点。

3、写0:先是描述0的形状,以小猴写数字0来带动全班小朋友,让孩子说说“写0要注意什么”,然后独立写0,使学生逐步形成写0的技能。

(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这里我为学生创设了2个问题情境,“鸟窝里有三只小鸟,飞走了三只还剩几只?”“左边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0只青蛙,合起来有多少只青蛙?”让学生观察画面,描述情景,摆出问题,列式计算。

把探究0的加减法的算理设置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之中。

(四)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

这节课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找朋友”游戏,...十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每个学期的骨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作为我个人来讲,既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事,又是个自我超越的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那是因为从事低年级的教学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可以说,每一个课例在我的头脑里早已是根深蒂固了,可是越是这样上了好多次的课,越是这样一次次需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改变的时候,再次重新上的时候,压力就会越大,需要自己仔细思考地方的就会越多。

数学《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数学《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10的加减法这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10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根据学生以有的基础和课程要求设定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看图能列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并能让学生说出计算的依据。

利用10的分与合进行想算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10的对数游戏让学生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复习了10的分与合。

在课堂上学生在看第一幅图时很快就列出了两个加法算式9+1=10,1+9=10,在老师问学生是怎样想到结果时,有的学生答是看图数出来,有的回答是通过10可以分成9和1,有的回答9再加1个是10。

学生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想。

其实他们的想法都是对的,老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来想。

在课堂上由于自己抓住教材的要求对答出的方法进行了优化,表扬了利用了10的分与合的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想法都进行了优化,引导他们从10的分与合来想10的加减法,这样的做法学生看来很快就掌握了算法,在接下来的计算中学生经过老师的多次强调后都能说出用10的分与合来想10的加减法的和与差。

教学内容也按老师的设计层次和要求完成的很好。

后来自己在对想法多样化和方法进行优化这两种做法上我自己都十分困惑。

如果从学生的认知的规律来看,我觉得应该从学生自己的想法来想是适合自己的,学生的思维会更积极,会想出不同的'方法,老师对他们的方法进行引导优化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学习做好铺垫,但是否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呢?但是如果由学生的自己的想法来解答,对学习没有图的加减法算式时就会形成困难。

在新人教版的教学中非常重视是知识的系统联系,对与想法的多样性没有充分的体现,究竟是适合学生的最好还是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完成教学内容才好呢?这给教学者带来困惑,因为如果按学生的想法来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不能完成的!老师按要求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引导和优化是不是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呢?。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0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基础运算的掌握,还影响着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10的加减法教学的几点反思。

首先,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10的加减法教学中,我发现单纯依赖传统的讲授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我尝试引入了更多的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学习等,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学生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参与度高的活动中学习效果明显更好。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数学故事、实际操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再次,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宜性对学生的学习也至关重要。

在10的加减法教学中,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图片等,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我也注重教学资源的适宜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资源,避免信息过载或难度过高。

此外,我还注意到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在10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我也注重评价的正面激励作用,通过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我认为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持续学习同样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口算是基础,低年级口算是基础的基础。

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又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必须使学生非常熟练。

把加减法与数的组成联系起来教学,使学生真正明白加减法的算理。

以10的组成与分解为例,如:10可以分成2和8,2和8组成10。

加法的含义就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

2和8组成10也就是把2和8合起来,即2+8=10。

减法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10可以分成2和8,所以从总数10里去掉2就剩另一部分8,去掉8就剩另一部分2。

即10-2=8,10-8=2。

更重要的是口算加减法训练,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

如:把数的组成写成卡片进行练习,出示卡片既可以看卡片让学生说出数的组成与分解,也可以看卡片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另外制作口算卡片进行练习,这样循序渐进,既能照顾到口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又能使全体学生的口算能力得以提高。

除了用卡片让学生视算,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听算,听算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

总之,听、说、读、写在口算训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说数的组成、读口算卡片、写口算题、读口算题、听算中,口算速度逐步提高,只要每天坚持,持之以恒,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这个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听课后,我有以下收获:优点:1、由于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和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吴志强老师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对数游戏、破译密码、找朋友等等。

通过游戏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

2、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时候,如果学生表达不清楚或不完整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对的发言进行整理,让学生最终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说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达思路,对于学生日后的对数学的发展完成更的桥梁作用。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上完了《10的加减法》这一课,我仔细回想整堂课的教学,我做如下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认为较好的方面有:一、以旧知识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口算题和演示图片导入新课。

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二、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道这节课自己应掌握哪些知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10的加减法。

不足之处有:(1)教学思路不够清晰,各个教学环节衔接不是很好。

特别是在时间的分配上安排不够恰当。

(2)脱离教材。

整堂课下来并没有叫学生打开教材,只是根据所制作的PPT来授课。

(3)教学语言太啰嗦,一节课提的问题过多。

三、教学改进措施:(1)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深入研讨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并上网查找一些有关的教学材料,以便提高上课教学量。

(2)多深入课堂听课,以便取长补短。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1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这一课时,为使学生更快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更为了让学生能够对10以内加减法更有兴趣,于是,我通过网上搜集资料、集思广益等多种手段,最后设计了一个与实际生活贴近的“购物商店”的活动,活动过程中,我在课堂上布置一个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物品的小型商店,并且每个物品都标有10元以内的整元的价格标签。

一名学生扮演购物者,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要求正确地付钱、找钱。

活动开展中,同学们面对商店内的货物兴趣高涨,他们不断地进行着交易,从买方和卖方两个方面不断的变换角色,让自己在做与评的过程中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

一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明白: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及学习生活中数学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会抓住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创设更多的有意义的活动,让课堂更具有魅力!《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复习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复习中的儿歌、对数,巩固练习中的`找朋友、开火车等等。

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

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层次分明,通过学生独立思、小组互助等形式解决问题。

最后力争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注意尊重学生的思想方法和独特体验,注意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3《1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反馈以及我的感受,对这一单元的教学,我反思如下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动态的、直观的感性材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动画,让学生有实际可感的、丰富的形象。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_4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_4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本单元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认为如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中的主题图为数数、抽象数的概念以及数的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每一幅图观察得非常清楚,描述得很到位,尤其在教学10的组成时,把图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观察主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还运用主题图的画面对学生进行爱劳动、讲卫生的教育,使学生在认数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二、重视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数学学习必备的素养之一。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观察要求是:做到有条理,最好能多角度。

表达要求是:用数学语言说完整的话。

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达到了会观察、能表达。

三、“用数学”教学扎实有效。

本单元开始出现“用数学”的内容,这是学生今后学习“解决问题”做铺垫,在这一内容中,学生开始接触条件(目前还没提到这一用语),学会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我觉得这一知识点在本单元是学得最扎实的,大部分学生会根据图意完整的叙述题意,并根据问号所在的位置提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1、一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太慢,这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2、做题时,很多学生不看题,凭感觉做,不知道何为检查。

3、还有一些学生分不清左和右。

4、关于序数和基数还没有区分,如不知道“从左数第6个”与“左边的6个”到底有什么区别。

本次单元测验,100分5人,90到99分33人,80到89分28人,80分以下10人,从试卷上看,大部分学生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较好。

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推荐文章10以内的加减法反思范文热度:教学观摩活动总结20篇精选热度:班主任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 热度:教学实训总结20篇热度:三年级班主任教学计划5篇热度: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篇1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于是我采用了“ 数学规律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把课件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这时,信息技术作为了交流讨论、表达的工具。

我把每种关于10的加减算式都以创设生活情景展现给学生,突破教课书上的利用点子图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讲授10-1=9这一算式时,在课件的画面上出现一棵大树,上面有10只可爱的小鸟在嬉戏,突然一只小鸟飞走了。

这时我在让学生充分观察画面后,让他们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并提一个数学问题,提问的学生有权利叫另一名学生回答他的问题。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篇2我在《10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全课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的积极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与有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下面谈谈我的具体的几点体会:(一)教学中,我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

这节课课一开始,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

(二)培养学生多元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关键词:1.自主探究。

2.形与数的结合。

3.会用数字符号解读身边的事物。

一.自主探究:根据学生已有的8和9的加减法经验,我提出三个问题:1.)将小棒自由的分成两堆,并根据小棒图说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2.)你是怎样将两堆小棒写成算式的。

3.)观察减法算式,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成功之处:2.学会了观察,观察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体会到减法的含义,减去一部分,等于另一部分,会用分与合计算减法。

3.初步体验合作需要动手,动脑,更需要理解老师的要求,在失败中知道合作的难度,在成功中体验想成功就要按老师要求一步步完成才是智慧的表现。

二.不足之处:1.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合作能力,耽误了大量时间,练习少了,时间分配不均匀我。

2.课内拓展没有进行,加强课内知识点拓展有待重视。

三.改进措施。

1.合理分配授课内容及策略。

2.注重挖掘教材隐含的知识能力。

培养拓宽学生视野,学到有用的数学。

3.侧重学生能力培养。

一、成功之处我顺利地实施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做到看一幅图列出四个算式。

并能够较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二。

存在问题:1.本节课上,在看图列式的环节中,学生已会看图列式,我却让学生自己用小棍摆,再说说,浪费了时间。

2.拓展练习的设计还可以更加有层次有深度,有针对性的使学生学习更加扎实巩固。

3.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是激励学生的语言还可丰富些,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措施:1,加强备课环节。

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多向同组教师请教,正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

使教学环节更加合理。

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上课时认真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教学状态,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讲多练。

3.巧妙设计拓宽练习,使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4.加强自身修养,不段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

每个学期的骨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作为我个人来讲,既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事,又是个自我超越的挑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第【1】篇〗《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一年组的数学教师路静,下面我将我们团队设计的《10的加减法》一课的课堂生成情况和教学重建做如下反思:一、课堂生成情况1、教学模式设计有效合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团队通过精心设计拍手歌复习导入,组织教学,一讲一练,让学生独立与合作,主动参与,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计算。

课堂中我们看到学生做了充足的复习,让学生回忆10的组成,授课过程中教师讲练结合,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更学的快乐,这正说明了我们教学模式设计的合理有效。

2、具体操作符合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一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夏老师灵活运用了“拍手歌”作为主线索,课上积极利用儿歌、等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讲授1+9=10时,花朵教具制作新颖,颜色亮丽,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主动抓住颜色的不同来列式计算。

培养了学生独立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也为下一步教授2+8=10做好了铺垫。

3、预期效果达成度高通过本节课的反馈情况看出,课上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归纳方法顺利的完成学习目标。

在1+9=10讲授过后,探索3+7=10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夏老师在课堂上能主动走到学生小红去进行指导,课上评价语言丰富,鼓励性强,如“你今天真认真倾听”等,同时也能及时关注后排学生。

4、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中夏老师以拍手歌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习10的加减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汇报展示,师生互动等形式充分掌握本课所学内容。

整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学生听凑十歌,铅笔游戏,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人物,体验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和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我计了一些游戏活动:找朋友、歌谣、抢答等等。

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

我是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的1、检查复习:利用找朋友的游戏练习学过的加减法,使用口算条练习,全员参与,体现了面向全体,又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2、授新知:这部分教学又分成三部分,先是看图说图意,再说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是看算式直接计算结果,让学生们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在肯定了学生们说出的各种方法后,指出想数的组成的方法快而且好;最后通过口算条巩固计算方法。

3、利用各种形式考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先是找朋友相加得10,再是做书上的练习10的减法,最后抢卡片的游戏,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

不足之处:1、加强备课环节。

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多向同组教师请教,正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

使教学环节更加合理。

2、课上认真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案,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讲易懂。

3、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用上这个工具,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

我们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创造地学习,就要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我如果教《10的加减法》时,我先出示采松果的图,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后提问"同学们,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后发言:大森林里松鼠妈妈采集了7个松籽,小松鼠采了3个松籽。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一、在教学过程中感悟最大的收获是:1.通过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得学习2.在上课前真的要备好课,理清楚思路上课的时候才能不慌张3.在针对低年级的教学时课堂纪律的组织很重要,一些小小的奖励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玩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代表着一种成功和被爱认可。

可以树立起孩子学习的信心。

也可以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4.课件制作一定要清晰,播放顺序要准确二、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的不足:1.在课件的超链接制作了以后忘记在大屏幕上有点点跑针,这样导致想播放的课件没有及时播放出来,打断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变得不连贯了。

如果当时考虑得更细一点,用鼠标的方式来点击超链接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2.在教学《凑十歌》的时候用语不准确,因为由于时间关系根本就不可能学习《凑十歌》应该告诉学生我们是欣赏一下用10的加法编成的《凑十歌》,这样就不会造成说教唱,又没有教,让学生感到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

心里没有底不知道老师到底要他们干什么。

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3.在《找朋友》的活动中,我为了关掉音乐,却不小心弹出来多余的我不准备用的幻灯片,我没有做及时的处理,也会让学生感动莫名其妙。

这些都是对课件和电子白板操作不熟悉的造成的。

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的练习店子白板的使用,灵活处理鼠标和触摸方式的操控办法。

4.在小组活动后,学生汇报完毕没有及时的要求学生收放学具。

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常规训练。

让学生在有序的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的好习惯。

三、当然在教学中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希望大家能够给我多多指出,提出建议和知道。

我将非常感谢,也会非常努力的改进的自己的教学。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10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10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10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10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的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10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10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10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引出10的加、减法。

- 提问:如果你手上有10个苹果,你想怎么分给两个小朋友呢?2. 新课探究-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使用学具(如小棒、卡片等)进行实际操作,探究10的加、减法。

-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操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 汇报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补充。

3.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

-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如“10减去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多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课堂小结- 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总结10的加、减法的特点和规律。

10以内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12篇)

10以内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12篇)

10以内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12篇)10以内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篇1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我发觉孩子们对于数的计算还是存在肯定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一些零基础的孩子来说,数的计算是一时间难以接受,表达在不能快速、娴熟地去完成题目。

而10以内加减法是数学的最基础的学问,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需要到达正确、娴熟。

所以,我就在思索怎样关心学正确、娴熟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材编写的时候,在学习10以内数的熟悉以后,学习加减法之前,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数的分与合。

如10可以分成9和1,10可以分成8和2,7和3 组成10,6和4组成10。

分与合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来说是一个基础,假如同学能够娴熟把握分与合,那么计算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

在教授分与合这节课的时候,依据低班级儿童的特点,要采纳多样化的练习形式,使同学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嬉戏。

如手指嬉戏,“我出 1,我出5,5和1合成6”。

又如猜数嬉戏,“这一堆圆片有6个,我用手指盖住一部分,露出的部分是4个,猜一猜,我盖住了几个?”在玩嬉戏的过程中,同学们一方面能够感受到欢乐,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另一方面能够对分与合加强练习,做到寓教于乐,很有意义。

在新授10以内加减法的时候,肯定要让同学动手操作,这时候小圆片就派上了大用场。

如3+2=,可以先摆3个圆片,再摆2个圆片,合起来是5个圆片。

这样用实物再过渡到数字,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是特别有帮助功能的。

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同学可以再脑海中呈现摆实物的情景,然后再计算出得数。

虽然一开头,对于同学来说,这样是比较花时间大,但事实上是进展数学思维的基本途径,在计算教学中的操作活动,有利于进展同学的数感。

一班级新生由于生活背景和学前教育的不同,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计算力量都存在肯定的差异。

在我的两班级里就有这样的状况消失,有些孩子在一分钟内能够完成 15题以上,而有些孩子一开头只能完成10题左右。

10加减法教学反思

10加减法教学反思

10加减法教学反思10加减法教学反思1我在《10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全课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的积极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与有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下面谈谈我的具体的几点体会:(一)教学中,我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

这节课课一开始,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

(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于是我采用了“数学规律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把课件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这时,信息技术作为了交流讨论、表达的工具。

我把每种关于10的加减算式都以创设生活情景展现给学生,突破教课书上的利用点子图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讲授10-1=9这一算式时,在课件的画面上出现一棵大树,上面有10只可爱的小鸟在嬉戏,突然一只小鸟飞走了。

这时我在让学生充分观察画面后,让他们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并提一个数学问题,提问的学生有权利叫另一名学生回答他的问题。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培养学生多元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在教学内容中我设计了“开放题”环节——巧填数,题目是:()+()=1010-()=()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利于孩子思维发散性的发展。

(四)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1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反馈以及我的感受,对这一单元的教学,我反思如下: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动态的、直观的感性材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动画,让学生有实际可感的、丰富的形象。

二、发挥学生好动天性,组织有趣的数学活动。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和共性,其实,他们获取、理解抽象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靠说和动手操作,我们不妨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创设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说一说、比一比、做一做,恰当地安排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三、计算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单纯的计算是枯燥无味的,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很有局限性。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要让孩子们感受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信息,让他们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真正得到学以致用。

四、数学教学要有生活味。

学生在上学以前获取的知识经验,可以说是完全从生活中学到的,安排生活情景,数学体现在生活中更有利于他们学习、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能脱离生活实际。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孩子在掌握数概念时存在很多的难点,也许孩子知道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多少,但是换了种说法可能孩子就不能理解了,就拿今天的活动来说,第一个环节我先复习了10的组成,利用游戏的形式,每个幼儿手里都有一张数字卡片,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数字卡片找到好朋友,前提是两个人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10,游戏开始了,孩子都很认真地寻找自己的朋友,而且所有孩子都能找对,但是当我把10的组成利用图示进行呈现时孩子就开始有些混乱了。

同样地,在第二环节中,我利用情景让孩子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列出相应的算式,如:河里有三只鸭子,又来了两只,一共多少只?在我的口头提示下,孩子能够回答出总数,部分孩子还能列出算式来,但是在操作时,让孩子根据图示列算式成了他们的难点,他们不理解图的含义,当然也就不知道怎么列算式了。

10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10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1本单元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认为如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中的主题图为数数、抽象数的概念以及数的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每一幅图观察得非常清楚,描述得很到位,尤其在教学10的组成时,把图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观察主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还运用主题图的画面对学生进行爱劳动、讲卫生的教育,使学生在认数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二、重视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数学学习必备的素养之一。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观察要求是:做到有条理,最好能多角度。

表达要求是:用数学语言说完整的话。

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达到了会观察、能表达。

三、“用数学”教学扎实有效。

本单元开始出现“用数学”的内容,这是学生今后学习“解决问题”做铺垫,在这一内容中,学生开始接触条件(目前还没提到这一用语),学会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我觉得这一知识点在本单元是学得最扎实的,大部分学生会根据图意完整的叙述题意,并根据问号所在的位置提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1、一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太慢,这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2、做题时,很多学生不看题,凭感觉做,不知道何为检查。

3、还有一些学生分不清左和右。

4、关于序数和基数还没有区分,如不知道“从左数第6个”与“左边的6个”到底有什么区别。

本次单元测验,100分5人,90到99分33人,80到89分28人,80分以下10人,从试卷上看,大部分学生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我在《10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全课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的积极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与有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下面谈谈我的具体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我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

这节课课一开始,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

(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于是我采用了“ 数学规律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把课件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这时,信息技术作为了交流讨论、表达的工具。

我把每种关于10的加减算式都以创设生活情景展现给学生,突破教课书上的利用点子图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讲授10-1=9这一
算式时,在课件的画面上出现一棵大树,上面有10只可爱的
小鸟在嬉戏,突然一只小鸟飞走了。

这时我在让学生充分观察画面后,让他们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并提一个数学问题,提问
的学生有权利叫另一名学生回答他的问题。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培养学生多元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在教学内容中我设计了“开放题”环节——巧填数,题目是:+=10 10-=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利于孩子思维发散性的发展。

(四)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

在课程结束之前我设计“小小神算家”这一教学环节,在课件中出现关于本课的口算题卡,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这既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复习,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孩子们都跃跃欲试。

此时,我感受到:教学资源无处不有,只要适时适事地
利用,就可取得意想不到之效。

教师既要“教中学”,也要
“学中教”,只有充分、合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教学相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学会学习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