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

合集下载

甘肃省城市中老年居民太极拳健身科学性社会调查

甘肃省城市中老年居民太极拳健身科学性社会调查

甘肃 省城 市中老 年居 民太极 拳健 身科 学性社会 调查
陈 青 ,龚 云 ,王 宗兵
( 西北 师范大学 体 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07 ) 30 0

要 :通过调 查研 究得 出:中老年居 民在 太极拳健 身运动 中,由种种 主客观 因素导致 出现腿 部运 动损伤 .指 出只有
通过 建立科 学的健 身观 ,才能尽 可能消除客观 原 因的消极影响 ,使 健 身活动效 果增强 .
调 查 , 目的是 为 中老 年人 开设 具 有科 学 指导 性 的运 动 处方 奠 定基 础 .
问卷 36份 , 回 收 率 7 .% .其 中 有 效 问 卷 35 7 52 4 份 ,有 效率 9 .6 . 17 %
本 次研 究采 用 的 主要 方法 是调 查 、访 问 、现 场
民 35人 ,其 中 男 性 为 19人 , 占 4 .% ,女 性 4 5 61
16 , 占 5 .% .共 发 放 调 查 问 卷 5 0份 , 回收 8人 39 0
体 ,他 们 是群 众 体育 活动 的 主体 .关 注 中老 年人 的 健 身 活动 ,提 高其 健 身的科 学 性 是探 索 老龄社 会 健 康生 活 规 律 和 深 入研 究 全 民健 身 运 动 的 一 个 关 键 点 .由于 大部 分 中老年 人 没有 接 受正 规学 校 体育 教 育 ,且 受社 会 体 育指 导等 方 面 的制约 ,严重 影 响着 他 们 在健 身 活动 中 的科 学 程度 ,以 至于影 响着他 们 的身 心健 康 .太极 拳 是 中老 年人 最喜 爱 的体 育 运动 项 目,而 对 太极拳 运 动在 技术 方 面 的要 求和 技 术规 范 并 非人 人都 能 了解 和掌 握 . 笔者 对 以太极 拳 为健 身 主体 内容 的群体 进 行 了

中老年人运动处方研究进展

中老年人运动处方研究进展

在引导中老年人通过合理有效的运动锻炼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来实现身心健康。
关键词 : 中老年 ; 运动处方 ; 慢性疾病 中图分类 号 : 84 5 G o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2—16 ( 0 2 0 0 2 0 17 3 5 2 1 ) 3— 14— 3
Re i w f t s a c s on Ag d Pe pl SEx r ie Pr s rpto v e o he Re e r he e o e’ e cs e c i i n
12 国 内运动 处方研 究 的现状 .
发布( 00年度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 公报》 , 21 称 2 1 年 中国 6 00 0岁及 以上老年人 口已达 176 .75亿 , 占总人 口的 比重 达 1 . 6 。2 1 32% 0 1年 以 后 的 3 0年
里, 中国人 口老 龄 化 将 呈 现 加 速 发 展 态 势 ; 23 到 00 年, 中国 成
Xu Z i n hf g a
( col f hs a E uai , i xaU i r t Ynh a ,50 1N nx , hn ) Sho o P yi l d ct n Nn i n esy,ic un7 0 2 , igi C ia c o g v i a
Ab ta t T i at l i e r f nr d c in t h ra in a d d v l p n f x r iep e c p in t lo a ay e sa p i s r c : h s ri eg v s ab e t u t t e c e t n e eo me t e cs r s r t .I a s l z s i p l c i i o o O o oe i o n t — c  ̄ n a d p o p c .T ee e i r s rpi n C l i rv ep y i a d p y h lgc e t f e a e e p e h e p p r - a o n rs e t h x r s p e c t a c e i o l mp o e t h sc a s c oo ia h a h o g d p o l .T a e h ln l l h t l a S on s o tt a e s e i c me ia tfsh l a s mp o e t e d v lp n ft e s r h r p . O p i t u tt p c f d c lsa ep c n a o i rv e eo me to p t te a y h h i l h h o s

中老年人运动处方

中老年人运动处方

代伟学号105852012400050中老年人运动处方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健身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健康意识逐渐加强,更多的人采取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身体状况、心理特点、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按科学健身的原则,在健身时对运动时间、强度、频率、方式的正确把握十分重要,无疑是中老年人科学健身、增进健康的基础与保证。

中老年人如何运动?怎么运动才是健康有效的、科学的?采取什么样的运动种类、运动时间、频率、强度及注意事项对老年人的健康非常关键。

本处方旨在指导老年人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以达到增进身心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目的。

1、运动种类,即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及力量运动。

如何选择运动种类:①经过医学检查已许可,自己可以进行的种类;②运动强度、运动量符合本人的体力;③过去的运动经验、本人喜爱的项目;④进行运动的环境、就近有场所;⑤运动设备、用具齐全;⑥有同伴;⑦有指导;上述的七个条件中①②条是必须具备的。

2、选择的条件从运动医学的立场看,以增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体育运动,应考虑以下三个条件:①经常运动的项目。

②有一定节律的持续运动,无呼吸紊乱或憋气现象。

③近于全身运动,不是局部运动。

3、运动项目的选择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运动对老年人健康最有利,虽然许多运动项目老年人都可参加,但是有些运动项目被一些学者观察研究后认为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为有利,如太极拳、慢跑、快步走、游泳、爬山、交际舞、气功等。

日本一学者发现,中国太极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功能有较明显增加作用。

慢跑运动曾被美国认为是最有益健康的有氧运动,像近几十年来几任美国总统都是慢跑爱好者一,最近几年发现快步走也类似慢跑,有明显健身作用。

4、运动时间 1)适宜的运动时间:老年人不宜在早展运动现在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把时间都安排在早晨,但是早晨时间对老年人并不是最适宜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时间。

一位太极老人50余年练拳心得

一位太极老人50余年练拳心得

一位太极老人50余年练拳心得一运动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后,感觉身体疲倦,需要马上休息。

激烈运动后,心跳加快,血循环旺盛,全身毛孔开张,不得急速坐卧,洗冷水澡,饮用冷饮,不得冷风取凉,以免气血瘀滞,引发中风瘫痪和风湿性关节炎。

激烈运动后,应该慢慢地短距离散步五至十分钟,待呼吸、心跳、皮毛收缩正常了,再做其它事宜。

二学习太极拳要先慢后快,快后复归于慢,快不可错乱,慢不可滞呆。

要先柔后刚,然后才能刚柔相济。

太极拳的拳理很深,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学者要先明太极拳的要点,到练习的时候,一方面照势动作,一方面细心揣摩,身作心维,才能进步迅速。

若是粗心大意,只晓得形式上依样画葫芦,就是学完也是一套空架子。

练习的时候,要凝神一志,心不二用。

初学者要把虚实开合、起落旋转这八个字辨别清楚。

三姿势的要点无外乎手领、眼随、势端、步稳、肩平、身合,尤其要注意“顶、裆”两部的劲不可有失,否则必致上重下轻,周身歪斜,毛病百出。

太极拳的动静作势,全赖于自然运化,灵活循环无端,虚实开合、起落旋转都是从圆圈中来的。

初学入门要先以大圈为主,随后慢慢地由大圈变化为中圈,由中圈变化为小圈,起先不过是揉筋活节,后来便可接骨斗榫。

四太极拳的性质是刚柔相济,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这是要练到功夫成熟的时候方能如此。

动作要柔和自然,毫无娇强之意,柔要能松得开,活要领得住。

松不开、领不住便不能自然,不自然便不能进步。

五太极拳的练习方法是用意不用力,意动神动,神动身动,动无不动,自始至终,一气贯通。

用力者则滞、则僵、则硬,百病丛生,甚至可把身体练残。

六太极只有两仪,而两仪生四相八卦,以至无数,归根还是阴阳二字,应细心揣摩。

屈伸、开合、虚实、刚柔、左右、进退、前后、上下、内外、呼吸等,都是阴阳之变名。

所谓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为阳、为虚、为刚、为伸、为开、为前、为进、为呼也,静为根、为阴、为屈、为柔、为合、为实、为吸,不可枚举。

七人像一部机器,一部动全体皆动,各部件转各部件的,一个总承带动全体,然而一停皆静。

论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

论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
习可有 效促 进 中枢神 经系 统功 能 的改 善,使 动 作灵 活 、协调 ,使 练习者 心 情 舒畅 、忘 我恰 神 。以大 脑 为例 , 由于大脑 功 能复 杂 ,能量 需求较 多 ,一 般 运动 难 以有效 提 高脑部 血液 供应 。松 柔 圆顺 的太 极拳 运动 可 以使气血 运 行 活跃 ,脑 部微 循环 通路 开放 ,保 证 大脑血 液 供应 ,使 大脑聪 健 。太极 拳 运 动 中有 意识地 运 用意念 调 节中枢 神 经系 统兴 奋和 抑制 过程 的相 互转 换 , 可提 高植物 性神 经 系统 功能 ,促 使人 体处 于全 面 、协调 的运 转状 态 ,从而 达 到保 健的 目的 。 3 、制 定 中老 年人 健身运 动处 方的程 序 3 1医务检 查 . 在 制定运 动 处方之 前 ,首先 必须 进行 医务 检查 。 由医生进行 全面 的体 检 , 了解练 习者 身 体健康 情 况 ,有无 疾病 及疾 病种 类 ,有无 体育 运动 禁忌 症 ,有 无 潜在 性疾 病或 危险 因素 。体 检和 医 学检 查的 目的在 于 掌握个 体 的 身体 健康 状况 ,其 结果 将成 为制 定运 动处 方 的依据 。在制 定运 动处方 时 , 必须根 据健 身者 的性别 、年龄 、健康 情 况、体 检及 医学检 查结果 。 3 .2 运动试 验 、运动 能 力的测定 运 动试 验是 制定运 动 处方 的基本 依据 之一 。运 动试 验的方 法很 多,现 在用得 最 普遍 的是 “ 增运 动负 荷试 验 ”,就 是利 用 活动平 板 或功率 自行 递 车等 ,在 实验 过程 中逐 渐增 加运 动强 度 ,同 时测定 某 些生理 指标 ,直 到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 , 由于外 周循 环阻 力减 少 ,循环 血量 增加 ,可 明显 改善 肢体 的 能量供 给

衢州市中老年全民健身运动运动处方的研究

衢州市中老年全民健身运动运动处方的研究

衢州市中老年全民健身运动运动处方的研究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2摘要全民健身计划制定及实施以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健身的重要性,但却忽略了健身的科学性、合理性,过度的健身运动不但起不到健身效果,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本文以衢州市白云社区100名中老年人研究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锻炼者并不了解运动处方,应加强宣传。

关键词衢州市中老年全民健身运动处方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不断的增强了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体育锻炼态度及观念,越来越多的群众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掀起了群众体育开展的热潮,有了政策的扶持,全民健身的氛围也逐渐形成。

然而只有科学的合理的进行锻炼才会不断增强体质,改善身体机能,盲目的进行体育锻炼不但不会增强体质,反而会损伤身体。

运动处方就是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要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是一种个体化的科学锻炼的运动程序[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衢州市中老年群众进行关于群众体育健身现状、运动处方的认识及使用等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运动处方健身模式在群众体育开展过程中得到推广和运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文以衢州市白云社区100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笔者从cnki及万方、维普等期刊数据库中搜集关于运动处方在群众体育健身中的运用相关文章50余篇,从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10余册为本课题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制定《衢州市中老年体育健身基本情况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基本的健身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情况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的划分标准做出了新的规定。

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5个年龄段,即: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的老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

六字诀与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健身效果的对比研究

六字诀与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健身效果的对比研究
f ci n un to
随着 社会 的不 断发 展 , 活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 生 越来 越 多 的人 意识 到健 康 的重要 性 。 其是 中老 年女性 , 尤 身
生活、 饮食 规 律正 常 , 未 参加 过 长 期 系统 性 训 练 , 均 并
且在 训练 期 间未参加 其 他规律 性运 动 。
1 研 究对 象 与方 法
第3 3卷 第 5期 21 0 1年 1 O月
辽 宁 体 育 科 技
U AO NG S OR C E E A E NOL GY NI P T S I NC ND T CH O
Vo .3 No5 1 3 .
Oct 2 . 011
六字诀与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健身效果的对比研究
气功 锻炼 ,太 极拳 组进行 以2 式太 极拳 为 主要 内容 的 4
锻炼 。 1 . 指标 测 定与方 法 .2 2
为全面实现小康服务。 本文以科学理论为依据, 从试验 出发 , 揭示 六 字诀 与太极 拳对 中老年女 性 身体 形态 、 身
体 机 能 的不 同影 响 , 旨在为 中老 年人 有效 进行 体育 锻 炼 及 全 民健 身 运动 提供依 据 。
a e me ,t i a t l o a a i ey a a y e h i p y il g c l u c in i d x s b ii i g t e i — g d wo n h s r c e c mp r t l n l s s t e r h so o ia n t n e e y d vd n h m n i v f o t wo g o p ,a d t e es t e r s l a i e e t t o f x r ie t i i g g t h i e e t f cs o t r u s n n g t h e u t t t f r n h d o e c s r n n es t e d f r n f t h sh d f me e a f e e i h i f n s x r ie . h s su y i a me o p o i e s me c n u t e s g e t n n ce t c r f r n t e ri e s e e c s s T i t d s i d t r vd o o d c i u g si s a d s i n i ee - t v o i f

太极拳作为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

太极拳作为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
d p l oayp r r nea da t—aig adsm u ersac u dt no iq a sha xri rsr t n i um nr e o o f mac n ni g , pt e hf nai fa i n a el eec epec pi . n n u h er o o tju h t s i o K yw rs Tiq a ;eecs rsr t n xri t sy cri umoaypr r ac ; ni g g e o d : aiun xri pec pi ;eec ei e i ; ado l nr e f n e A t—ai j e i o s n nt p o m n
“ 人 出 生 的 那 一 刻 开 始 , 已经 走 上 了 不 断 从 就
身锻炼 指 导 中属于 绝对 中等 运动 强度 3 0— . . 59
M T 的范 围 内 。柏 晓 玲 根 据太 极 拳 运 动 员 训 练 Es
衰老的道路。只是在 2 5岁前 , 身体可 以 自 行恢 复 ; 到了4 岁后 , 0 身体机能则 开始真正走 向衰退 。 随 ” 着年龄的增加 , 各组织器官功能衰减逐渐加快。中
和比赛时的心率和血乳 酸的反应 , 为太极拳运动 认
属于中等强度运动 , 供能系统介入糖 酵解与有氧氧 化之间。LnC等 对不同年龄人群杨式太极拳 的 a 练习过程 的心率和摄氧量进行了测试 , 发现 , 青年、 中年和老年男子的平均心率分别为 11 1 ,3 4 ± 2 12±
关键词 : 太极拳 ; 运动处方 ; 运动强 度 ; 心肺机能 ; 抗衰老 中图分类号 :8 4 5 G 0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16 (0 2 0 0 1 0 17 3 5 2 1 )3— 1 3— 4

中老年人42式太极拳锻炼效果的研究

中老年人42式太极拳锻炼效果的研究

3.2对42式太极拳练习者个人感觉运动强度的评价
HR可以反映身 体状况,也可以用个人感觉 对运动强度进
行评价( 见表3) 。
表3 个人感觉运动强度的评价一览表
得分
自我感觉 得分
自我感觉
2()
12
19
非常累
11
愉快
18
10
相当 愉 快
17
相当累
9
16
8
非 常愉 快
15

714ຫໍສະໝຸດ 613稍累
个人感觉值相当予本人HR除以10 的运动HR,42 式太极
名 \窖
;:二∥—∥耸



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本文为此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经常练习42式太极拳的中老年练习者15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芬兰产S725XPol ar 表,对受试者安静时、运动中和运 动后的心率( HR) 进行动态监测。在测试期问,每隔5秒 自动采 集一次HR,练习时间取套路规定时间5- 6分钟,实验前 要求受 试者静坐l O分钟,获取其安静HR,然后进行运动。受试者填写 运动 强度 评价 表, 探讨 太极拳 个人 感觉 运动 强度 。 2 统计学分析
自身 的情 况和条 件具 体实践 操作和 练习 。
4 结论 42式太极 拳符合全民 健身的HR标准 ,运动强度个 人感觉
值是11—13,适合于中老年人练习。练习者在最高HR时,动作 的难 度 相对 较大 ,动 作幅 度也 相对 较大 ,因 此欲 达到 较好 的锻 炼 效果 ,要尽可 能加大 动作幅度 ,每个动 作都要 规范完整 。
准,中老年人通过42式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31卷第2期荷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VOL.31NO.22019 2019年JOURNAL OF HEZE MEDICAL COLLEGEDOI:10.3969/j.issn.1008-4118.2019.02.023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王安东,谢明夫(荷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荷泽274000)关键词:太极拳;中老年人;运动处方中图分类号:G8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18(2019)02-0069-03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是将我国儒、道文化的精髓作为核心思想,集技击、强身、颐养性情等功能为一体,结合中医经络学、导引术、阴阳五行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中国传统拳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中老年群体慢性病的逐年增加,太极拳对健康,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健康的益处越来越引起西方科学家研究的兴趣叫目前,我国中老年人对太极拳锻炼的热情很高,但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

鉴此,本文拟把太极拳健身运动提高到运动处方的高度,对中老年人群参与太极拳健身进行帮助和指导。

1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即药物”理念的提出推动了运动处方的研究与发展,对人们健身运动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健身运动处方就是为达到提高有氧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控制体重和改善柔韧性的目的而制定的锻炼计划倒。

其内容包括体育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叫因此,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是以太极拳为锻炼内容,以提高锻炼群体的机能水平和身体素质为目的的锻炼计划。

太极拳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叫运动时只能达到人体最大心率的50%左右,低于人体最适宜的锻炼强度(60-75%HRmax)o但大量研究表明,太极拳在人体机能与素质的改善上,和人体最适宜锻炼强度的运动项目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为此,在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中,应更多考虑运动内容的差异,即不同种类太极拳的区别,而不是根据运动强度来划分,从而为不同锻炼人群提供不同的太极拳锻炼内容。

论太极拳运动处方对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应用与生理意义

论太极拳运动处方对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应用与生理意义

开展联合治疗特别是以胰岛素增效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

5 结果现在辖区内糖尿病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己上升为78%,降血糖不理想者为21%,进行系统治疗者已达71%,明显好于干预前。

6 讨论参照I D F定义,我国成人代谢综合症的患病率在1511%左右,患病人数相当巨大。

同时,糖尿病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家庭和社会问题,对糖尿病的防治工作需要病人,家属,医生及所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由丁糖尿病的并发症因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出现并加重,2001~2002年的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人群中,22.3%有微血管并发症, 1313%有大血管并发症,17.7%同时伴有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而对其进行的卫生经济学的分析显示,有并发症者的年直接医疗成本是无并发症者的3.71倍,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负担,故在社区对糖尿病进行干预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1 Tai Tongyuan,E pidemiology Of dia betes mellit us amo ng a2 dults in Taiwan,R,O,Cpro-Cee dings of inter national sym2 po sium on epide miology of DM,banko k(Thaila nd),1986,27作者单位:132012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论太极拳运动处方对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应用与生理意义陈叶坪1 陈元武2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7)12-0075-03【摘要】太极拳作为运动处方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得到科学论证,对心脏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具有良好的影响,改善人体微循环;对物质代谢、消化系统的影响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病;太极拳;运动处方;生理作用The a ppl ication and the physiological sign ificance which gets sick to the middle-aged person an d old person hypertension Chen Y epi ng1 Chen Yuanwu2【Abstract】The Taijiquan preventi ng and cont rolli ng w hich get s sick to t he hypert en sio n o bt ains t he science p roof by t he Taiji quan movement prescription as the movement p rescrip tio n,to t he heart bloo d vessel and t he resp iratory system f unctio n,t he skeleto n,t he mu scle and t he joi nt activit y has t he good influence,i mproves the h uman bo dy micro circula2 tio n;To t he material metabolism,t he digesti ng system i nfluence all has t he positive promot er actio n.【Key w ords】Hyp ertensio n sickness;Taijiquan;Movement prescription;Phy siological action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

运动处方案例

运动处方案例

3.根据中年男性身体易于“发福”的特点,举出一个运动方案示例。

(1)运动项目:长距离步行或远足、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山等,并辅以太极拳、兵乓球、羽毛球、网球、迪斯科或健身操等。

(2)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为本人最大心率的60%~70%。

一般40岁心率控制在140次/min 50岁130次/min 、60岁以上120次/min以内为宜。

(3)运动频率: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水平降低,疲劳后体力恢复的时间延长,因此运动频率可视情况增减,一般每周3~4次为宜。

(4)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min,下午运动最好。

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中老年人最好养成长年进行运动锻炼的良好习惯。

注意事项;
锻炼前应作医学检查,了解有无心血管系统疾病;运动减肥必须和控制饮食相合,主要是控制脂肪、糖类及食量;适当进行力量锻炼,重点锻炼肌肉和大肌肉群,用力程度逐渐增加;有并发症者可分别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运动处方锻炼。

太极拳作为中老年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综述)

太极拳作为中老年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综述)

c a i s a d p y h l g .f rh r r x lr d t e t e r t a u d me to i i u s a x r i rs i i n fro d ra u t .Th u u t dy o i n a i n h c n n s c oo y u t e mo e e p o e h h o e i l f n a n f c Ta Ch Ch a a e e c s p cr o l e d ls n n e e pt o e f t r s u re t t e o
wa S o c u e s a O c n l d d. l Ke o ds:Ta i Ch a ;e e c s r s rp i n;o d r a u t yW r l Ch u n x r ie p e c i t o l e d l
太 极拳 是我 国传统 武 术拳 种之 一 , 今 已有 1 0 距 0多年 的历 2 史, 明末清 初 ( 3 0年 前 ) 渐 系统 地 发 展 为 正 式 体 育 运 动 。 约 0 逐
它 动作轻 松 柔 和 、 贯 均 匀 、 连 圆活 自然 、 调 完 整… , 动 中意 协 运
识 、 吸 和 动作 三 者 密 切 配合 , 呼 以达 到强 身 健 体 的 目的 , 常练 经
习 有 调 整 脏 腑 、 通 经 络 、 气 益 血 等 作 用 0 。 太 极 拳 运 动 不 疏 补
1 3 0 3 m n 杨 氏太极 拳 为 : 位 0 5 4 . 3lm n 低 位 .6± .7 l i ; / 高 .5-0 1 / i , - 0 7 0 1 / n 简 化 2 . 7± . 1lmi ; 4式 为 : 位 0 5 4 . 4 lml 低 位 高 . 8-0 1 - / n, 0 7 0 1 / n Z o .7± . 8lmi ; hu等 研 究 了 1 名 健 康 男性 太 极 拳 练 习 1 者, 年龄 2 4—3 5岁 , 习 年 限 3—8年 , 式 为 18式 杨 氏 太 极 练 拳 0 拳 。运动 中 , 察他 们 的能 量消 耗 及代谢 变 化 。结果 显示 : 均 观 平 能量 消 耗 为 4 1 T , 当 于 平 均 摄 氧 量 为 1 0 / n( 4 5 . ME s 相 . 3]mi 1 . m / g・m n 。Bo n等 人 研 究 了 18式 太极 拳 运 动 中 的代 lk i ) rw 0 谢 改 变 。受试 者 为 6名 2 9~3 9岁 的男 性 , 习 年 限从 4 5~1 练 . 6

中老年人的运动处方

中老年人的运动处方

中老年人的运动处方中老年人的运动处方对于40岁以下、有锻炼经历的人可以不做递增负荷试验(GXT),较自由的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但对于40岁以上,没有锻炼经历的人来说,制定运动处方必须慎重,必须顾及个体的健康状况、危险因素、行为特点、个人目标的及运动经历。

对不同个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评价是制订运动处方的基础。

譬如对健身运动参加者的运动负荷中心率、血压的测定;对运动负荷中的主观反应、运动负荷中的心电图检查;以及对健身运动参加者的功能能力的测定都是制订运动处方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中老年人运动处方的目标对中老年人群中的不同个体而言,运动处方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包括:提高健康水平、减少慢性疾病危险、保障健身锻练参加者安全等。

制定运动处方时,基于个人的兴趣和健身的需要,其目标应有所侧重。

对每个特殊的个体都应有特殊而明确的目标。

以往制定运动处方,其重点主要是为了提高和维持身体素质水平,比如提高心肺机能和增加肌肉力量,而对如何有效预防慢性疾病考虑不足。

对全民健身运动而言,预防慢性病(运动不足性疾病)的发生、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是健身锻练的最基本目标。

运动不足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也加速了其他慢性疾病的发展,而经常从事中等强度的锻炼,就可以有效的改善健康状况。

作为健身锻练的目标,选择中等强度运动的生活方式比改善某种素质,比如说提高耐力水平、增加肌肉力量更易达到、更易实现。

当然,任何时候,只要可能,提高健康水平,提高身体素质都是制定运动处方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制定运动处方时必须体现一定的灵活性,而不能过分的严格,过分精确,比如完全依赖对各种测试结果的计算,而应根据个人健身锻炼的不同目标灵活掌握,根据个体对健身锻炼的反应和对运动的适应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

这是因为:不同的个体对急性运动的生理反应不同;不同的个体对运动训练的适应速度不同;不同的个体体质及身体结构不同,训练的结果也不同;不同的个体的生活习惯不同,对运动处方所规定的行为方式的适应速度亦不同。

老年人24式简化太极拳能量消耗测定

老年人24式简化太极拳能量消耗测定
结 果 : 限 体 位 时 , 均 VO2 6 45  ̄1 36 / n, 4 .0 不 平 为 4 .7 5 .ml mi 达 79 %+1 .6 O ; 均 ME s为 3 1  ̄ .0, 4 .4 00 %V 平 T .0 06 达 77 %±
1 . %ME s a : 均 H 为 1 11  ̄ 55 b m, 6 . 1 . %HR a ; 位 时 平 均 V 2 5 1 6 9 . l n 01 5 Tm x 平 R 0 .7 1 . p 达 70 2 % ̄ 0 5 2 m x高 O 为 4 .  ̄ 61 m / , 6 3 mi 达 4 . % ̄ . %V  ̄ ,低 位 时 7 9 5 1 4 4 / n 08 6 5 5 7 O 3 .  ̄ 3 . ml ,达 5 .3 81 %V 2 ;高 位 时 平 均 M T 为 26 4 .1 达 9 4 mi 4 % ̄ . 4 5 O.  ̄ E s . - 3, 30 4 . % ̄ . %ME s a . 位 时 35  ̄ . , 5 . % ̄ .8 E s 高 位 时 平 均 HR 9 .  ̄ 1 7 p 达 6 . %± 08 6 71 6 Tm x低 . 04 达 41 2 7 2 81 %M T  ̄; 66 1 . b m, 39 2 5 6
E au t n o n ry ep n i r n te p at e o 4 at n a iu n i h lel WAN Ya ,R N vla o fe eg x edt e i h rc c f2 - ci s tiq a n te e r / i u i o j d y G n E
Rsl (Wiot ot el idh enV 2 a 64 7 13 m/i r ce 7 0  ̄0 6 V 2;h en e t  ̄ t u ps r i t ,em a 0 s 4 .  ̄5. l n e hd4. % 1. % O. t m a u: ) h u m et w 5 6 m , a 9 0  ̄ e

老年人保健运动方案案例解析

老年人保健运动方案案例解析

老年人保健运动方案案例解析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医学进步以及社会老龄化进程,老年人保健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保健运动是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一位72岁的老年人的保健运动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一些借鉴性的参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该老人为男性,72岁,退休后虽然一直在家中养老,但仍保持着活跃的生活状态,健康状况良好。

据了解,老人目前主要存在的身体问题是脊椎和关节方面的老年性病变。

针对老人的身体情况,保健运动方案应该遵守以下原则:1. 科学合理性2. 有针对性3. 确定目标4. 合理安排5. 循序渐进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该老年人的保健运动方案:(一)早晨起床前5-10分钟进行晨练晨练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体质,有益于清理体内垃圾,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舒缓身心的作用。

该老人进行的晨练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 俯卧撑- 这项运动可以增强老人的肩背和胸肌肌肉,加快血液循环,增强老人的心肺功能。

2. 下蹲- 下蹲可以增强老人的腿部肌肉,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3. 弓步 - 弓步同样可增强老人的下肢肌肉,提高平衡能力。

4. 减压运动 - 老人进行减压运动可以帮助老人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使精神状态更加愉悦。

老人起床后,先进行稍微的拉伸热身运动,然后慢跑几分钟,最后进行上述晨练项目。

这些晨练动作的数量和强度都由老人的身体状况来决定,老人必须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逐渐递增。

(二)日常活动中保持运动除了晨练以外,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老人可以选择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1. 散步 - 散步是老年人极其适合的运动方式,它可以促进老人的心肺功能,增强老人的平衡能力。

2. 太极拳 - 太极拳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它可以帮助老人提高身体功能和平衡能力。

3. 游泳 - 游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增加老人的耐力和心肺功能,同时减轻老人的脊椎和关节的负担。

老人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一种或几种运动方式,这一点非常重要。

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策划方案

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策划方案

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还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增强社交互动。

因此,组织老年人太极拳活动,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感。

二、活动目标1. 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通过太极拳的锻炼,增强老年人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机能。

2. 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太极拳的舒缓动作和呼吸法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压力和紧张情绪,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

3. 增强社交互动:太极拳是一种团体活动,通过组织老年人太极拳活动,可以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社交圈子,减少孤独感。

三、活动内容1. 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每周二、周四下午2点-4点地点:社区活动中心室内场地2. 活动形式:(1)开班授课:请专业太极拳教练进行授课,每节课90分钟,课程内容包括太极拳基本功的学习和练习。

(2)分级培训: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学习能力,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班级。

每个班级不超过20人,保证教学效果。

(3)集体练习:每周末组织老年人太极拳集体练习,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老年人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活动保障:(1)场地保障:社区活动中心提供室内场地,保证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的顺利进行。

(2)教练保障:聘请专业太极拳教练,确保教学质量和老年人的安全。

(3)器材保障:提供太极拳器材,如太极剑、太极扇等,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4. 活动宣传:(1)社区宣传:通过社区广播、社区公告栏等方式,宣传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吸引老年人的参与。

(2)口碑宣传:鼓励老年人参与太极拳活动的老人向身边的朋友宣传推广,增加参与人数。

5. 活动评估和改进:(1)定期评估:每个月组织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的参与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活动内容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2)改进措施:根据老年人的反馈和需求,适时调整活动形式和内容,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策划方案

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策划方案

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策划方案介绍老年人太极拳活动是一种针对老年人健康需求而设计的身心锻炼项目。

它通过太极拳的动作和呼吸配合,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灵活性、平衡能力和心肺功能,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本文将就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的策划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目标老年人太极拳活动旨在通过开展太极拳训练,帮助老年人改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并在交流互动中促进老年人社交和心理健康。

策划方案活动时间和地点选择1.活动时间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免高温天气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2.活动地点应选择宽敞、平坦、环境舒适的场所,例如公园、社区广场等。

活动组织与宣传1.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协调。

2.制定活动宣传计划,通过宣传栏、社交媒体、社区通知等形式广泛宣传活动信息。

活动内容安排1.开场仪式:举行简短的开场仪式,介绍活动目的和意义,致辞嘉宾致辞,并进行集体热身活动。

2.太极拳训练:聘请专业太极拳教练,为老年人进行太极拳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基本功练习、套路演练、呼吸配合等。

3.交流互动:设置小组交流环节,让老年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太极拳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

4.活动总结:针对活动进行总结,对参与者进行表彰并展示他们在训练中的提高。

活动评估1.设立活动评估和反馈机制,邀请参与者填写匿名问卷,收集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2.分析评估结果,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活动保障1.健康风险防护:请医务人员参与活动,提供现场医疗救助和应急处理。

2.活动保险购买:为参与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在活动中的安全。

3.专业设备准备:准备太极拳训练所需的专业设备,包括太极服、帽子、拳套等,确保训练质量。

结论老年人太极拳活动是一项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活动。

通过合理的策划和组织,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交流和锻炼平台。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老年人的团结和凝聚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摘要: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项目之一,通过意识指导动作,使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配合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通过总结20年来国内外对太极拳运动生理、生化、生物力学及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探讨其作为中老年人健身运动处方。

太极拳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注重形神合一,强调内外并重,能够全面提高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业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良好健身运动方式,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

关键词: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In older Tai Chi Exercise Prescription ResearchAbstract:Tai Chi is on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project,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consciousness action, make consciousness, breathing, movement three closely cooperat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im of physical fitness. Through a summary of 20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aijiquan exercise physiological, biochemical, biomechan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tudy on the elderly fitness exercise prescription. Tai Chi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eastern culture, pay attention to the one spirit with, emphasi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n improve people's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famous at home and abroad a good fitness exercise, especially in elderly people of all ages.Key word:The elderly. Taijiquan. Exercise. exercise prescription1.前言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拳种之一,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约300年前)逐渐系统地发展为正式体育运动。

它动作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运动中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配合,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经常练习有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补气益血等作用。

太极拳运动不仅在我国广为流传,近二十年来在西方国家也迅速兴起。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老年群体慢性病治疗费用的逐渐增加,太极拳对健康,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健康的益处越来越引起西方科学家研究的兴趣。

本文旨在回顾总结国内外对太极拳的研究成果,探讨太极拳作为中老年人慢性病健身运动处方理论研究,并为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方向。

2.研究对象及方法2.1研究对象中老年人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了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吉林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辽宁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康复医学杂志、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华医学杂志、还在中国知网、中国教育网、百度、论文网、天水师范学院等网站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从而完成本论文的研究。

2.2.2对比分析法根据中老年人体质状况的研究,对不同年龄的中老年人心理衰老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通过对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与中老年人其它健身运动的对比,研究太极拳健身运动与其它健身运动不同的效果,制定中老年人适宜的健身运动处方。

2.2.3系统分析法通过对中老年人体质方面、心理方面、适量的运动量方面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制定适宜中老年人的健身运动处方。

3.中老年人体质状况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的体质出现以下状况:(1)中老年人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降低,记忆力减退,手脚不灵活,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比较迟钝,干事情容易疲劳,疲劳后恢复较慢。

(2)躯体形态的变化表现有,皮肤干燥,起皱纹,牙齿逐渐脱落,头发变白或脱落,肌肉的弹性差。

视力、听力减退,消化力减弱。

(3)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肌萎缩、硬化,血管壁变硬,管腔变小,血流阻力加大,所以常易引起动脉压升高,使心脏负担加重。

(4)呼吸系统表现为肺泡壁弹性降低,肺泡萎缩,肺活量减小,积存在肺泡里的残气量增加,容易造成肺气肿及呼吸困难。

(5)中老年人膝关节产生退行性变化,因此锻炼一定要适度,应符合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有膝关节问题的老年人应该尽量少下蹲,如果必须下蹲,应注意速度,并尽量用手来支撑。

患有膝骨性关节炎的老人,建议多参加一些对关节损害小的活动,比如游泳。

此外,要经常改换坐姿避免膝关节长期固定在一个位置。

还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让冷风直吹膝关节。

4.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理的影响4.1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理衰老程度的影响表1 55—70岁中老年人太极拳练习者与非太极拳练习者心理老化程度对比表通过表1太极拳练习者与太极拳非练习者的心理衰老程度对比可以看出:练习者的心理衰老程度明显小于非练习者。

练习者的衰老程度基本都处于有点衰老或基本无衰老状况,而练习者的心理衰老程度基本都处于比较衰老和很衰老的状况,另还有19%处于极度衰老。

这一年龄段的老年人因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常会产生自卑、心理空虚、人生失去目标等状况,从而导致心理衰老。

太极拳运动因其演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因人而选择不同的拳种来练,且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其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刚柔相济的动作特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去练,且容易在练习的过程中找到独特的乐趣,体会一种“以意运气,以气行功”的练习过程,找到新的生活乐趣,从而确立新的生活目标,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丰富了生活内容。

太极拳不同于其他的竞技项目,它不需要对抗,完全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健身运动,老人可在每天的重复练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正确的身体感觉,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减少自卑感;配乐练习是太极拳的又一特点,悠扬的民间音乐配合轻松柔和的动作,使练习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把心理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在缓慢的动作和悠扬的音乐声中体验人与自然地完美结合。

太极拳的练习者大都是集体活动,互相切磋、互相纠正、交流心得体会,进而愉快的海阔天空的交谈等等,使他们在练习场上结交新的朋友,以平等、真诚的心态接受群体积极心理影响,激发生活的信心,唤起热爱生活的激情。

基于上述原因,可看出太极拳运动是一项很好的延缓中老年人心理衰老的运动项目。

4.2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理年龄的影响表2 55—70岁中老年人太极拳练习者与非太极拳练习者心理年龄对比表通过表2太极拳练习者与非太极拳练习者的心理年龄对比可看出:练习者的心理年龄明显小于非练习者。

练习的心理年龄大都在50-65岁之间,而非练习者的心理年龄大都在65岁以上。

太极拳运动良好的健身效果,使练习者有了健康的身体,减缓了他们躯体上的衰老,使他们身体灵活,做起事来精神百倍,精力充沛,在心理上并没有感觉到自己不如年轻时候,而是感觉自己还是那么能干与年轻,从而使他们建立“不服老”的精神,达到“人老心不老”的心境;太极拳是练意、练气、练身的运动,在运动中不论是整体还是单个动作,都要求上下相随,内外一体,身体各个部位之间密切配合,在动作的演练过程中,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没有停顿,动作似行云流水、绵绵不断,这种有节奏的连贯动作有逐步引人入胜的趣味,而这种连贯不断的练法及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只有在精神高度集中下才能完成,从而很好的锻炼了练习者的精神注意力和记忆力;太极拳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光是一项运动,也是一门高雅的文化,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理论,一招一式都有其独特的内涵,都值得练习者去深究和玩味,从中给练习者带来无穷的乐趣,不光锻炼了练习者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练习者的探索精神。

上述的一系列原因可看出太极拳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或减少了中老年人的心理年龄。

5.太极拳在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特点5.1能量代谢曹文元对108式杨氏太极拳进行了能量消耗的测定,受试着为7男3女,平均年龄29.4±8.6岁。

结果显示,太极拳运动中平均摄氧量为0.708±0.2061/min(10.33±3.2ml/(kg.min),相当于2.87±0.88METs或24.74%VO₂max,运动中平均心率(Heart Rate,HR)相当于5.66%HRmax。

陈文鹤等研究了30名50~65岁的太极拳练习者,练习年限从半年到20年,根据太极拳的拳式不同分为3组:陈式、杨式和简化24式。

运动中通过收集呼出气和分析气样,对每个人测量了能量消耗,并且每人分别进行高位、低位(膝关节屈曲角度分别为150°和120°)两种练习。

结果显示,杨式、陈式、简化24式太极拳平均耗时分别为17.65min,陈式太极拳的能量消耗比杨式及简化24式明显增加。

而且,低位太极拳比高位太极拳需要消耗更多能量。

陈式太极拳的平均摄氧量为:高位1.00±0.261/min,低位1.36±0.371/min;杨氏太极拳为:高位0.55±013/min,低位0.77±0.111/min;简化24式为:高位0.58±0.141/min,低位0.77±0.181/min;Zhou等研究了11名健康男性太极拳练习者,年龄24~35岁,练习年限3~8年,拳式为108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

运动中,观察他们的能量消耗及代谢变化。

结果显示:平均能量消耗为 4.1METs,相当于平均摄氧量为1.03/min(14.5ml/kg.min)。

Brown等人研究了108式太极拳运动中的代谢改变。

受试着为6名29~39岁的男性,练习者年限从4.5~16年。

以“云手”动作进行资料分析,发现运动开始后第7、14、21 min“云手”动作进行时,平均能量消耗分别为3.68±1.58METs、4.17±1.44METs、4.27±1.69METs,“云手”动作平均能量消耗为4.04±1.56METs。

Schneider和Leung对10名坚持练太极拳的男性(35.5±39岁,练习年限6.8±3.4年)进行了研究,发现练习太极拳时平均摄氧量为1.19±0.321/min,相当于4.6±1.1ME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