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和所有生物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
教材通过图片、数据和事例,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从而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地球面临的问题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地球面临的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和所有生物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
2.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和所有生物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
2.难点: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好和面临的问题。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做法,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培养环保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3.布置教室,营造环保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地球的美好和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数据和事例,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做法。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出保护地球的方法。
4.巩固(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实践环保行为的。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部编版
教学设计格式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
本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策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所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
难点:树立爱护、保护环境意识,用实际行动投入身边日常生活环保。
依据:日常生活中虽然对地球有探索的兴趣,但仅仅只停留于表面,对于地球环境问题很少接触,日常生活环保的意识也不够。
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浩瀚的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星球,但是有一颗它很特别。
蔚蓝色的它或许是茫茫宇宙中唯一有大量生命繁殖,有着人类文明的星球。
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1.观看视频:美丽的地球——我们的家园。
(4分钟)2.提问: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提示:可从身边的事物回答)观看视频,初步认识地球。
回答问题用视频导入,学生对地球家园有更直观的了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身边事物入手,拉近学生与课程的距离。
讲授新课一、我们生存的家园过渡:地球妈妈就是如此慷慨,如此亲切,她给了我们许多资源,让我们可以生存下去。
1.展示地球资源:土地、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水等等。
过渡: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条件,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P29活动园:选择图中的一个案例,说一说人民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小组合作讨论回答。
了解地球为我们生存提供的资源。
以小组为单位,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
过渡:通过以上合作,我们学习到了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
那么有同学不禁要问,加入地球毁灭了,我们能不能到另一个“地球”居住?3.P28活动园:根据材料,小组合租讨论回答。
小结:在太阳系中,其他星球没有具备地球赠与生命的一些条件,所以也就很难有生命。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优质教案设计
4 《地球——我们的家园》一.教学目标1.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我们眼中的地球是美丽的,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的确是很幸福、很快乐。
她无私地哺育着我们,向人类慷慨地提供丰富的资源,让我们在这个得天独厚的星球上生活可是,我们还是来听听地球自己是怎么说的吧!播放课件——地球灾难的图片和视频(板书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地球母亲生病了,由于人们的过度破坏,地球生态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她,敲响了警钟!(二)进行新课。
活动一: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1.观察多媒体图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合作):污染的图片(1)这几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2.)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2.寻找身边的环境问题。
(1)请你找一找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
(2)说说该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环境问题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随意破坏默默奉献的地球,就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播放音乐,学生内心触动)活动二:我们共同的责任1.环境保护,世界在行动!联合国总部举行《巴黎协定》签署仪式。
学习《巴黎协定》的内容,感知世界各国对保护环境的重视。
2.环境保护,中国在担当!(1).法律保障中国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专门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可以看出国家的重视程度。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保护地球的协定或者法律?通过法律的列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精神引领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环境保护非常重视,让我们透过视频来聆听他的声音。
透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同学们意识到了什么?(3)顶层设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
2020 年春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4.地球——我们的家园
板书设计:
地球-- 我们生存的家园(唯一)
(美丽的、无私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妈妈
我们还要在生活中坚持。
3.媒体出示:“垃圾分
类小达人”课后评价单。
4.总结:让我们争做“垃
圾分类小达人”,保护地球从
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今天开
始,时时刻刻努力去做。
板书设计: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环境污染
水污染
大气污染
河流污染
评价单:
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评价结果部分做到大致做到完全做到
清楚垃圾如何
分类
认识垃圾分类的
标识
能够正确地投放
垃圾
学校班级执教者
课题教时日期
评价单:
节约能源小达人”评价单。
4《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案+反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备课课题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理。
2.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认识了解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重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难点关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你对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了解多少呢?会不会时常想象地球上存在着外星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
引入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受的地球,为关爱自然作铺垫引入课题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我们生存的家园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
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学生思考: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宇宙空间很大……”“我们能不能利用……”……阅读下面资料,再想一想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资料一:资料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
八名科研人员计划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中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地进行探索。
一年多以后,“生物圈2号”实验宣告失败。
提示:地球孕育了人类生命,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思考交流学生分组阅读资料后,讨论发言认识到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生存基础。
认识到地球是至今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培养学生尊。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优质教案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现状,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能力,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家园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家园的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
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家园的现状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地球家园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家园有哪些美丽的自然景观?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地球家园?学生活动:欣赏图片,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地球家园的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地球家园的关注和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活动一:了解地球家园的现状及环境问题教师活动:请学生分小组讨论,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探讨地球家园的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球家园的现状及环境问题,培养其分析和归纳能力。
3、活动二: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的内容,并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
通过具体实例,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4、活动三: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教师活动:请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经历或听过的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引导,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知识背景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下全球关注的焦点,并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而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对“地球–我们的家园”的认知和尊重。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行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不好。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增强学生对于环境的认知和尊重,增强他们对这个地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我们的家园”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地球的构造和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生命等基础概念;3.了解地球上的环境问题,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参与保护行动;4.提高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的构造、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生命、环境问题;•教学难点:环境问题的原因、改变环境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5分钟)1.出示一张地球卫星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外形和地球所处的位置。
2.询问学生对于地球的了解和认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1. 地球的构造(10分钟)1.出示地球横截面图,引导学生认知地球的层次结构和各层的特点。
2.带着问题:地球的外部是什么,内部是什么,外部和内部有什么区别?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构造。
2. 地球上的水资源(10分钟)1.介绍地球上的水资源,引导学生认识水是生命之源,无水不可生存的重要概念。
2.提问:地球上最多的水在哪里?地球上的水可以分为哪几种?引导学生了解淡水和盐水的区别。
3. 地球上的生命(5分钟)1.介绍地球上的生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
2.出示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图,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4. 环境问题(1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海洋污染等。
2.让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去,例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重视自然环境等。
练习(10分钟)1.安排学生阅读作业中的《小学生环保手册》;2.学生完成作业中的填空题、选择题和答题题;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碳排量、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球表面的特征;2.了解地球上的不同气候和自然灾害;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构造和特征,不同气候和自然灾害;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环保意识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向学生问候,告知本课的主题是“地球—我们的家园”。
2.让学生谈论一下地球是什么,地球是我们最熟悉的星球吗?讲解(25分钟)1.看图片,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特征,包括大陆、洋底、山脉、平原等不同的地貌。
2.了解地球上的不同气候,让学生理解气候的概念,了解如何进行气象观测,探究不同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关系,例如洪水和干旱。
3.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加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实践(15分钟)1.让学生在带有空气污染的场所中集体歇息,然后再评估此景象产生的污染。
2.让学生分组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小组成员发挥自己的特点,设计海报、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
3.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些著名的社会环保组织和个人,搜集他们的信息,了解他们为何致力于保护环境。
总结(5分钟)1.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总结出如何保护地球。
2.教师引导学生,开始形成一份行动计划,让学生实践保护地球的行动,并记录学生的行动和成果。
作业1.学生可以为自己画一个小地球图像,并在图片周围用一些词语记录如何保护地球。
2.在课堂上学生已经组成了小组,让小组在一起寻找一个平时常用物品的制作原料,尝试制造一个环保版本,并在下一次课堂分享他们制作这个环保版本的过程和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一些案例或教学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对环境保护有着更好的理解和实践,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和家园。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使用图片和视频,更直观的展示地球的构造和特征,不同气候和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通过实践,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采取实际行动亲身体验和实践,以此来达到主题教育的目的。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练习(附答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案+练习(附答案)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46分)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_____的_____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_______。
2.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自古以来,人来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__________。
4.地球是人类美好的_______,大自然是我们的________。
5.近百年来,随着_______的增长和人类______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6.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______等正以惊人的速度________。
7.煤炭、石油、天然气等__________能源因过度______而面临_______。
8.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
9.地球出现了资源_______、环境_______和生态_______等问题。
10.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碧绿还给______,把蔚蓝还给_______,把清澈留给_______。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地球人已经找到了另外一个可以让人类居住、生存的星球。
()2.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生存,但地球不能没有人类。
()3.人类是地球上最为高等的生物,应该是自然的主宰。
()4.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例。
()5.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与我无关,我并没有破坏环境。
()6.目前生态破坏只是局部现象,有的国家环境很好,不需要保护环境。
()7.保护地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8.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积极承担保护地球责任的体现。
()9.里约奥运会的奖牌是历届奥运会中最环保的奖牌。
()10.保护地球是国家的事情,我们小学生并不能做什么。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6分)1.以下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A.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C.消耗资源,发展经济2.以下反映了全球变暖问题的是()A.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B.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C.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3.以下会对水资源造成巨大伤害的是()A.工厂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B.燃煤电厂排放废气C.小军总是没有拧紧关水龙头四、连线题。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萌发感恩与保护地球的情感。
2.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活动重点: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活动难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活动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活动过程:活动一:领略地球,感受生存家园的风采。
1.观看地球视频:你们看到了怎样的地球?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地球环境的资源主要有哪些?(1)三大生命要素:空气、水和土壤;(2)六种自然资源:矿产、森林、淡水、土地、生物物种、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气);(3)两类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荒野等)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湿地、湖泊、河流、海洋等);(4)多样景观资源:如山势、水流、本土动植物种类、自然与文化历史遗迹等。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生存的家园”。
活动二:解释说明,初步理解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1.分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下面,请同学们用充分的理由陈述自己的看法?2.阅读感悟:(1)读完材料,你能回答这些问题吗?(见教科书p28)月球……火星……“生物圈2号”外貌,宣告失败。
(2)感悟: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3.小结: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但地球又是伟大的,它用适宜的地表气温,充足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等等,呵护着无数生命,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活动三:探究分析,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一)基于问题,提出猜想1.如果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还能生存吗?2.各组运用资料有依据的说明自己的看法。
可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讨论结束后,每一小组选出两个代表发言。
3.小结:大家分别运用证据阐明自己的看法,我们的结论是——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美好家园!(二)探究案例,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观察图片,发现哈尼梯田的特色这是云南哈尼梯田,它有“哈尼梯田家天下”美誉,不但使无数旅游者折服,还在2013年6月22日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45处世界文化遗产。
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练习题(附答案)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案+习题(附答案)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46分)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_____的_____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_______。
2.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自古以来,人来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__________。
4.地球是人类美好的_______,大自然是我们的________。
5.近百年来,随着_______的增长和人类______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6.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______等正以惊人的速度________。
7.煤炭、石油、天然气等__________能源因过度______而面临_______。
8.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
9.地球出现了资源_______、环境_______和生态_______等问题。
10.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碧绿还给______,把蔚蓝还给_______,把清澈留给_______。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地球人已经找到了另外一个可以让人类居住、生存的星球。
()2.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生存,但地球不能没有人类。
()3.人类是地球上最为高等的生物,应该是自然的主宰。
()4.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例。
()5.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与我无关,我并没有破坏环境。
()6.目前生态破坏只是局部现象,有的国家环境很好,不需要保护环境。
()7.保护地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8.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积极承担保护地球责任的体现。
()9.里约奥运会的奖牌是历届奥运会中最环保的奖牌。
()10.保护地球是国家的事情,我们小学生并不能做什么。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6分)1.以下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A.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C.消耗资源,发展经济2.以下反映了全球变暖问题的是()A.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B.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C.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3.以下会对水资源造成巨大伤害的是()A.工厂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B.燃煤电厂排放废气C.小军总是没有拧紧关水龙头四、连线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教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实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位置、地球的特点、地球上的生命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环保意识。
他们对于地球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够系统。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全面了解地球的特点和生命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位置和特点,知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2.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环保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位置和特点。
2.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地球的魅力和脆弱。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保护的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布置课堂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地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指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爱护和保护。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地球的位置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生命奇迹,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的认识和感受。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4.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阅读导入1.师出示语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认真快速阅读。
师:同学们,你们读慬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与地球有关的话题2.板书课题: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我们生存的家园(一)议一议,读一读。
1.分组讨论交流: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2.说读感悟(1)读了下面的材料,你能回答这些问题吗?(p28)月球……火星……“生物圏2号”外貌,宣告失败。
(2)感悟: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二)看图,说一说。
1.看图:p292.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①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浮。
3.感悟:人类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
活动二: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一)观察、查找资料与思考。
1.观察p30图片。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2.查找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3.思考:环境问题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后果?三、阅读感悟,画一画。
1.阅读p31材料。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了海洋中。
这些废水里含有对人类有害的汞,严重污染了海水和鱼类。
2.思考:日本的水污染事件告诉我们什么?3说说:请利用下面的关系图,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未经处理的废水→海水污染一鱼虾中毒→人生病4.画一画:选择某个方面的环境问题查阋資料,说说其带来的危害,然后仿照水污染的案例试着也画出类似的关系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师小结:是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它不但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我们美丽可爱的家园。板书:我们生存的家园。
新课
教学
活动二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1、师:让我们亲近这美丽的星球,看看它为什么而美丽?(出示图片:森林、海洋、沙滩、城市、耕地、山脉等)
(三)小结过渡,随机板书
小结: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白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越来越不堪重负。地球出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四)出示课题
1.板书
2.齐读
新课
教学
活动二 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
(1)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小组探讨
1.资源短缺
a资源短缺包括哪些?
b.它会带来哪些危害?
c.探讨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活动三:对于人类不当行为损害地球环境的行为以地球的口吻用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给予批评。
1.收集人类不当行为损害地求环境的资料。
2.以地球的口吻,用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给予批评。
3.争做环保小卫士
(一)欣赏美图,热爱地球
1.今天老师给带大家去欣赏大自然的风光。
2.欣赏之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3.可是,现在地球变了得不再美丽,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了
(二)出示问题环境的图片触动学生的心灵。
1.出示各种环境问题的图片说出图片中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a.同桌讨论,给每幅图起个小标题。 b.交流。
d.交流
2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染;
a.环境污染有哪些?
b.它会带来哪些危害?
c探讨
d.交流
3生态破坏
a.生态破坏有哪些?
b.它会带来哪些危害?
C.探讨
d.交流
(二)师小结,感知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植物对人和环境来说十分的重要,乱砍乱伐会造成土地沙漠化,长此以往,将会引来沙尘暴等灾难,人们,动物和楫物都将无法生存。大量废气的排出不仅污染着空气,还使气候反常。时间久了将导致气温上升,暴雨成灾等。大量的水污染不仅引起鱼虾变形中毒还使水资源短缺。在这样下去我们人类,动植物等都会因为缺乏水而慢慢死去。人们大量的捕杀动物,造成了生物链的失调。如捕鸟造成虫灾等。東使得我们地球失去了很多珍惜的保护动物。大地、森林空气、海洋正饱受着屡屡创伤。
导入
活动一 地球是个美丽的星球。
1、师:浩瀚的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星球,但是有一颗它很特别。蔚蓝色的它或许是茫茫宇宙中唯一有大里生命繁殖,有着人类文明的星球。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
2、播放视频,了解地球。
3、师:看了刚才的视频资料,你了解了什么?(学生交流,预设:地球大约诞生于46亿年前,地球是一颗行星,地球属于太阳系……)
4、每組选图中的一个案例,讨论一下人类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5、师总结: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江河,缤纷的花草,可爱或凶猛的飞禽走…这一切构成了可爱的地球王国。人类依靠地球赐予的自然之物生存或繁行,人类更应该爱护珍惜这些资源。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活动三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1.师:同学们不禁要问,我们能不能去其他星球生活:或者其他星球中有没有适合生命居住繁行的条件呢?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课题
地球——我们的家园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
目标
1.初步养成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行为与习惯。
2.知道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3.通过对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比较,初步归纳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理由。
4.感受地球的珍贵,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2、地球孕育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让我们来夸夸地球妈妈: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自由呼吸的空气;提供充足养分的土壤;哺育生命灌溉生物的水资源;丰富的矿产和热资源,海羊资源
3、师小结:地球妈妈就是如此慷慨,如此亲切,她给了我们许多资源,让我们可以生存下去。而我们人类是聪明的,地球妈妈赐予我们的一切事物,人类凭看智慧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教学
重点
1.知道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了解地球给与人。
2.类的很多珍贵的东西,而这些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教学
难点
初步归纳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理由,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教学
准备
[学生]收集的课外知识
[教师]教学媒体、视频资料、图片及其资料。
教学
设计
第一课时
2、出示调查表,组织讨论
3、你们有了什么发现或收获?
4、师:在太阳系中,其他星球没有具备地球赠与生命的一些条件,所以也就很难有生命。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地球资源,珍爱地球为我们生命创造的条件,爱护地球家园。
教学
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
活动一 看图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