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培训内容特点和方法及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岗位培训内容、特点和方法及案例

一、岗位培训的内容

岗位专业知识培训是在职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指在定员定额的基础上,以岗位职务需要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有一定政治文化素质的在岗在职人员进行岗位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培训。其主要特点在于使培训内容与岗位需要直接挂钩,帮助员工及时获得适应企业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完备上岗任职资格。

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可分为适应性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岗位培训两种形式适应性岗位培训包括:

①上岗前培训,就是“先培训、后上岗”;

②转换岗位培训,就是对部分转换岗位的员工及时进行新的岗位培训,以适应新的需要;

③应急培训,是为了适应工作、生产需要的培训;

④提高培训,就是按新的要求和新的规范,不断地对在岗在职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继续教育,以提高其适应能力;

⑤达标培训,就是对上岗的任职人员进行岗位职务的补课教育,使其取得岗位职务合格证书;

⑥一事一训,是为了某一特殊任务而进行的专门培训。多层次、多学科、多渠道的适应性岗位培训、能够最大限度地实行“按需施教”和贯彻“干什么学什么,学以致用”的原则。

规范化岗位培训是指根据岗位规范,在达到一定学时培训后,进行严格考核、发证的资格培训。

二、岗位专业知识培训的特点

岗位培训除了具有员工培训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以下特点:

1.培训对象具有全员性和各异性。岗位培训在实行全员培训之中,能做到因岗因职而异,即按千差万别的各个不同岗位、不同职务的不同需要,安排级别不一、内容不一、层次不一的培训,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体系。

2.培训要求具有规范性。凡是岗位培训,都应有岗位或技术等级标准,有培训目标,有培训计划、大纲,有教材,有严格的考试、考核,有岗位职务证书。

3.培训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实用性。员工不论在何种岗位,都要求有一定的政治。

文化技术、业务水平和由此而形成的智能和技能。同时也要求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适应本岗本职的需要。

4.培训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按不同岗位职务的需要,进行多内容、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自然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而且根据生产工作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加以安排。

5.培训进程具有阶段性和延续性。每个岗位的规范都有一定的标准要求,这个标准不能天天变,应持续一个阶段。岗位培训对每个人来说又具有由低到高的延续性,不能一次完成,一劳永逸。

三、岗位专业知识培训与其他教育的关系

1.岗位专业知识培训与学历教育的关系。岗位专业知识培训是对在职员工进行实用型的定向教育,学历教育主要是系统传授文化基础和各种专业知识,以及培养一般技能。学历教育是岗位专业知识培训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对文化起点的要求。

从原则上说,企业一般不应搞学历教育,但根据我国国情、在近一个时期内,岗位专业知识培训还应包括一定的学历教育。

2.岗位专业知识培训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职前教育。

它不等于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因此,在新工人上岗、换岗前,仍要根据岗位职务标准的要求进行培训,取得岗位职务合格证书之后才能上岗。

3.岗位专业知识培训与短期业务培训的关系。短期业务培训,一般是把企业根据产品规格的更新、新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其他生产和管理的需要而进行的培训。它是岗位职务培训的一种补充形式。

总之,岗位专业知识培训与其他教育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不能代替企业中正在进行的各项教育活动,而企业的各种教育活动也应按照岗位职务的需要、同岗位专业知识培训结合起来进行。

四、岗位职务标准的作用、制定原则和内容

(一)岗位专业知识培训的作用

1.岗位专业知识培训能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岗位职务标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方法,都特别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吻合。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员工教育与经济建设、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的矛盾,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

2.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有助于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是建立在完善的岗位规范标准之上的培训。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制度等,才能建立完善的岗位规范标准,健全岗位培训制度。

3.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有利于改善职工教育制度,为职工教育增添活力。

(二)制定岗位职务标准的原则

岗位职务标准是指职工胜任本岗位(职务)工作所应具备的素质条件,它是搞好岗位职务培训的基础。

岗位职务标准制定的基本依据是职位分类以及岗位职责范围、职级规范或岗位说明书。具体说,制定岗位职务标准时,应当注意以下原则:

1.适应性原则。在制定标准时,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既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

2.科学性原则。制定岗位职务标准,一要考虑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成果;二要科学地确定每种岗位、每个级别的岗位所应具备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实际能力的合理比例。

3.专业性原则。对不同岗位来说,既有适用性要求,又有特殊性要求。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应注意将这些要求区别开,以突出各岗位的专业特点。

4.层次性原则。所谓区分层次,就是根据任务本身所需要的不同专业技术、不同业务能力、不同复杂程度等,将岗位区分为高低不同的几个档次。任何岗位规范都是不同层次规范的组合,各层次之间的规范要求必须协调一致,互相衔接。不同层次的岗位,在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上,可以存在一些交叉,但交叉不能多,交叉多了,则会失去岗位的个性。

五、跟踪指导型训练与评价

在进行了工作之前的集中训练和工作之初的分散训练之后,新员工可以平稳地开展工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训练工作的完成。新员工训练成败与否的重要一环便是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补充说明、跟踪指导工作。

1.跟踪训练

这种跟踪训练可分为两种:

(1)将员工进公司时因某种条件不具备而没有施行的教育训练重新施行,以帮助员工弥补欠缺的知识和能力;

(2)从员工工作中反馈的情况、出现的问题入手,对过去的训练计划再作修正,调整训练内容。

采用跟踪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对新进员工定期的指导和训练,为员工指导工作方法,使员工学习所缺乏的技能,并将之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也是检验员工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

2.评估成果

在新员工接受完上述训练3~6个月后,便可以对本次新员工训练的成败进行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