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供暖数据监控系统

合集下载

地源热泵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试验分析

地源热泵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试验分析

检测 和节 能评估分 析提供依 据 。在对地 源热泵 系统特 点及 工作原 理进行 研究 的基础上 , 设计 了基 于工 业 以太 网的地 源热 泵远 程实 时 监 控系统 , 实现 了热泵机 组的远 程监控 , 并对 不 同时 段 的试 验数 据 与系 统性 能 进行 了 具体 的分 析 。应 用结 果 表 明 , 系统 运行 稳 定 可 靠、 自动化控 制程度 高 、 控页 面显示直 观且节 能效果 明显 。 监 关 键词 :地 源热泵 工业 以太 网 M d u/ C 能效 比 o b sT P 组态 软件 E A模块 D
W e EDA d l r a mo uP
0 引言
节能环保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国策 。地源热 泵可以高效利用可再生浅层 地热资 源达到供 暖 、 制冷 等 目的 , 地源 热泵 更具有 高效 、 节能 省费 和环保 等 优 点, 已在北美和欧洲 的许多国家取得 了较快的发展 , 我
簧滑 室
余 乾 件 Βιβλιοθήκη 胡磅 孝 醇 起 林
50 0 ) 30 4
( 西大学 电气工程 学院 广 西 南 宁 5 0 0 ; 西大 学机械 工程 学 院 , 西 南宁 广 , 304 广 广

要 :地 源热泵 远程监 控系统 不仅能 提高其 自动化 水平 , 为分 析 地源热 泵 机组 运行 状 态及 设 备性 能提 供 数据 支持 , 建筑 能耗 也 为
2台2 W 热 泵 空 调 联 供 系 统 ; 号 楼 建 筑 面 积 为 1k 5
Kewod :Go n o reh a p mp( S P) Id s a Eh re Mo b sT P C e ce t f e oma c C P C niua o o — y r s ru dsuc et u G H n ut l ten t i r d u/ C of in r r ne( o ) of rt n sf i o pf g i t

基于组态软件的供暖锅炉监控系统方案设计书

基于组态软件的供暖锅炉监控系统方案设计书

基于组态软件的供暖锅炉监控系统设计摘要工业锅炉是采暖供热系统的核心设备,它的主要任务是安全可靠、经济有效地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进而将热能传递给水,生产出满足需要的蒸汽或热水。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通过组态软件(MCGS)做成的一套锅炉监控系统。

大家都知道我们可以把锅炉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去控制:燃烧系统的控制,汽包液位的控制,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

本文也采用了这样的分环节控制的方法。

首先,用炉膛内的压力与饱和蒸汽的压力组成串级控制系统去控制燃料的供给量,继而控制了燃烧系统。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必须用一个压力传感器去测量炉膛内的压力。

其次,用饱和蒸汽的温度和汽包的水位组成串级控制去控制给水量,继而控制汽包的水位。

最后,用过了减温器的蒸汽的温度与过热后的蒸汽的温度组成串级控制去控制减温水的供给量,继而控制过热蒸汽的温度。

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实时控制,在线查询等功能,同时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传统控制(PID 控制)对其进行相对稳定的控制。

本文针对过路系统三个环节中的每个环节的单独控制(燃烧系统控制,汽包液位控制,过热蒸汽温度控制),得到了比较稳定的锅炉系统,同时又对其进行了较为良好的监控。

关键词:组态软件;锅炉;串级控制;安全目录第1章引言 (1)1.1 锅炉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2 锅炉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 2 章 MCGS 组态软件介绍............................................42.1 MCGS 简介 .................................................... 4 2.2 MCGS 的功能和特点 ............................................ 5 2.3 MCGS 的构成 .................................................. 7 2.4 MCGS 的工作方式 ............................................... 7 2.5 MCGS 的操作方式 ............................................... 9 2.6 组建工程的一般过程 (11)第 3 章锅炉工艺流程 ...................................................3.1 锅炉工艺流程简介 ...............................................14 3.2 锅炉控制中的控制参数 ...........................................15 3.2.1 锅炉中的主要控制参数 .......................................15 3.2.2 锅炉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 .................................... 15 3.3 锅炉设备的控制系统 .............................................16 3.3.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16)3.3.2 锅炉燃烧系统的控制 (16)3.3.3 过热蒸汽系统的控制 ........................................ 17 3.4 相关对象的动态特性 .............................................18 3.4.1 汽包水位的动态特性 ........................................ 18 3.4.2 压力的动态特性 .. (20)第 4 章锅炉监控系统设计 (23)4.1 设计方案 (23)4.1.1 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23)4.1.2 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 (24)4.1.3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 (25)4.2 工程的组态 (26)4.2.1 基于 MCGS 组态软件的人机界面图 (26)4.2.2 组态过程 (28)4.3 脚本程序说明 (31)4.4 系统简介 (32)4.4.1 监控系统的功能 (32)4.4.2 实施方式 (34)第5章 MCGS 环境下系统的模拟运行结果..................................36第 6 章仪表选型、清单及概算 (40)6.1 仪表选型 (40)6.1.1 执行器 (40)6.1.2 温度测量仪表的选型 (40)6.1.3 压力测量仪表的选型 (41)6.1.4 液位测量仪表的选型 .........................................41 6.2 仪表清单 ........................................................43 6.3 工程概算 ....................................................... 43 第7章结束语 ....................................................... 44参考文献 (45)致谢 (47)第1章引言1.1锅炉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工业锅炉是采暖供热系统的核心设备,它的主要任务是安全可靠、经济有效地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进而将热能传递给水,生产出满足需要的蒸汽或热水。

供热调度SCADA系统的应用

供热调度SCADA系统的应用

供热调度SCADA系统的应用【摘要】将SCADA系统应用于集中供热,每个换热站一套控制器,数据采集器及测量仪表,由监控中心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远程自动化控制,可以解决整个供热系统热量分配不均等问题。

本文根据大连大发供热公司的实践,对PLC-RTU和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组态软件在集中供热控制系统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城市供热;SCADA系统;自动控制;组态软件;PLC;RTU1 供热现状1.1 基本情况大连大发电供热公司现有集中供热面积1700万m2,由2个热源单位供热,分别是发电公司、泰山热电公司,另有四座事故备用锅炉房,共有2个中继泵站、270余个换热站,承担着大连市约15万户的供暖。

集中供热由二个热源分别供给,二个热源的主干管已联成环状,主干管之间设隔离门,运行方式目前为双热源独立运行。

该项目从2012年6月开始实施,现以对80余个换热站进行改造,可在调度SCADA平台上进行监控。

1.2 SCADA系统建立意义小区热网换热站必然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单独的监测控制系统费时费力,只有形成规模的几种监测控制才能达到信息化,集约化的需求。

因此,统一的信息集控系统成为热力公司的选择。

这样的信息系统不但为设备企业增加综合竞争力,提升设备的附加产值,也为热力公司提供企业信息化的有力支持[1]。

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远程服务系统,对于热力公司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意义表现在[2]:实时监控设备的工况参数,及时进行修正,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降低维护成本,通过远程监控,就可以实现对设备的维护工作;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优质快速的服务,增强企业竞争力。

2 城市供热调度管理SCADA系统介绍2.1 供热SCADA系统构架工程师站通过联通ADSL和移动DDN业务与换热站和中继泵站现场控制器进行通讯。

两台操作员站与工程师站进行数据交互。

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方案背景集中供热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城市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供暖方式。

然而,由于供热管线多、分布广,网络覆盖面广,供热监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愈加明显。

针对这一问题,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什么是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是指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云计算等技术,对供热管道、设备等进行远程监测的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管理决策等方式,增强对供热管线的监控、管理和预警能力,从而提高供热的安全性和供热服务的质量。

优点•提高了供热管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实时监控和预测,在管道漏水、物质泄漏、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下及时发现和解决,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降低了运营成本。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供热设备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提高了供热系统设计和调整的效率。

另外,通过数据分析和运营管理等方式,提高了供热运营效率,节约了成本。

•提升了服务质量。

监控系统通过提供实时监测、故障预警等服务,提高了对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同时,系统可以记录每个客户的服务历史,为后续服务提供参考。

系统构成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云计算平台、数据库、前端展示等组成。

•传感器:负责采集供热管道、设备等的运行数据。

•数据采集器: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将其上传到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负责存储、分析和处理采集的数据。

•数据库:存储系统的数据和配置信息。

•前端展示:提供对系统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管理。

系统构成图系统构成图系统方案我们的系统方案采用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云计算平台、数据库和前端展示等已有的技术,需要设计和开发的主要是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前端展示的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等。

具体方案如下:1. 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的选择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是系统核心组成部分,需要选择稳定的、通用的硬件设备。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市场上已有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以保证其系统兼容性和可靠性。

北方暖气的智能远程监控与控制技术研究

北方暖气的智能远程监控与控制技术研究

北方暖气的智能远程监控与控制技术研究智能远程监控与控制技术是指通过网络连接、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北方暖气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的技术。

北方地区居民在冬季需要大量的暖气供暖,而传统暖气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如热量难以调控、能源浪费、运行不稳定等。

智能远程监控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供暖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一、远程监控技术在北方暖气系统中的应用利用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对暖气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测暖气系统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端,供操作人员实时查看。

这样,操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确保暖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远程监控技术还可以对暖气系统的能耗进行监测和统计。

通过智能电表和能耗监测装置,记录暖气系统的能耗情况,并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端,实现对能耗的实时监测和统计。

运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及时对暖气系统进行调整,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供暖效率。

二、智能控制技术在北方暖气系统中的应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北方暖气系统的远程控制,提高供暖的舒适度和能效。

首先,智能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自动调节供暖温度。

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自动检测室内温度并与设定温度进行比对,根据差值决定暖气系统的运行情况。

这样,就可以避免传统暖气系统温度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供暖的舒适度。

其次,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根据室外温度和需求预测进行动态调控。

通过数据分析算法,结合历史数据和室外温度数据,预测居民的需求情况。

根据预测结果,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调整供暖温度和时间,实现能量的合理利用,减少能源消耗。

三、智能远程监控与控制技术的优势和挑战智能远程监控与控制技术在北方暖气系统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方面,智能远程监控与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暖气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供暖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可以提前调整供暖温度和时间,优化供暖方案,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供暖服务。

北方暖气的供热系统运行状态监控与预警

北方暖气的供热系统运行状态监控与预警

北方暖气的供热系统运行状态监控与预警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供热系统是人们保持室内温暖的重要手段。

然而,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往往复杂多变,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因此,对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与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供热系统的运行监控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采集各种供热设备的运行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二是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并预警异常情况。

首先,采集供热设备的运行数据是监控系统的基础。

目前,供热设备的监控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北方各个城市的供热单位。

例如,对于锅炉系统来说,可以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测燃烧机组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对于输送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泵的转速,检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等来进行监控。

这些传感器的数据会被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供后续的分析使用。

其次,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是实现监控与预警的关键。

数据中心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建立供热设备的运行模型以及相应的故障模型。

运用这些模型,并结合实时数据,可以对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例如,当某个设备的温度或压力超过预警值时,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程序,并将设备类型、具体故障和当前状态等信息发送给相关的维修人员。

此外,数据中心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设备之间的运行数据,找出存在异常的设备或环节。

例如,对于一台锅炉来说,如果它的温度相对于同类设备明显偏低,可能存在故障或不良工作状态。

监控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出这种异常情况,并及时发送预警信息,避免潜在的故障发生。

监控与预警系统还可以与维修人员的手机或电脑进行连接,便于及时处理故障。

当系统发出预警信息时,相关的维修人员会收到提示,并可使用云平台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异常信息。

维修人员也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或前往现场进行修复。

当然,除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与预警,供热系统还需要定期的巡检和维护。

监控系统可以自动生成设备的运行报告,帮助维修人员了解设备的工作情况和故障发生的频率,从而做好维护和维修的计划。

T3000电地暖网络控制系统(电地暖集中控制系统)-介绍

T3000电地暖网络控制系统(电地暖集中控制系统)-介绍

T3000电地暖网络控制系统(电地暖集中控制系统)-介绍一、系统简介:一般针对公共型电采暖项目时,还需要用到电采暖控制系统(或者称为:电地暖群组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地暖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电地暖集中控制系统)。

T3000电地暖集中控制系统,是针对电热采暖的集中监测、控制、管理、计费等需求而开发的智能管理系统。

采用成熟可靠的工业级RS485通讯协议,可以有效的集中管理电热采暖设备(电暖器、碳晶板、地热电缆、电热膜等),最大限度的为客户节约能源。

二、原理简介:软件系统与采集器的通讯标准为TCP/IP通讯方式。

(这种方案有利于网络拓朴,不受系统机构的数量和距离限制。

而且采取此方案更利于系统稳定和平衡传输。

) 每—台电采暖智能温度控制器独立完成电加热设备的各种状态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任务。

上位机软件系统以周期询问的方式与数据采集器实现稳定的网络通讯,数据采集器将采集到智能温度控制器的状态上传至上位机管理中心。

上位机软件系统又将采集到智能温度控制器的实时状态进行逻辑分析,并将最佳控制结果通过信号控制发送至智能温度控制器,最终实现自动化控制。

三、应用介绍:主要是针对集中供暖的系统控制,降低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延长系统寿命,降低建筑能耗成本,使得办公或者居住环境更加的舒适。

T3000电地暖集中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需要集中控制的采暖工程,如:学校、政府机关、机场、公路融雪、工厂、企业事业单位、酒店宾馆、办公大厦等。

四、详细参数:系统的主要结构需求:上位机软件系统、数据采集器、对应通讯功能的德力信系列温控器。

软件系统与采集器的通讯标准为TCP/IP通讯方式。

(这种方案有利于网络拓朴,不受系统机构的数量和距离限制。

而且采取此方案更利于系统稳定和平衡传输。

)每—台电采暖智能温度控制器独立完成电加热设备的各种状态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任务。

上位机软件系统又将采集到智能温度控制器的实时状态进行逻辑分析,并将最佳控制结果通过信号控制发送至智能温度控制器,最终实现自动化控制。

空气能热泵如何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空气能热泵如何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空气能热泵如何实现远程智能控制空气能热泵是一种利用空气作为热源进行供暖和热水的设备,其特点是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

远程智能控制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空气能热泵与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连接,实现对热泵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气能热泵如何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首先,实现远程智能控制需要一个智能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由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组成。

硬件设备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用来获取空气能热泵的工作状态和环境信息,并实现与互联网的通信。

软件程序则负责数据的处理、存储和远程控制的逻辑。

其次,为了实现远程智能控制,需要将空气能热泵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起来。

这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来实现。

比较常用的无线连接方式有Wi-Fi和蓝牙。

无线连接可以使用现有的无线路由器来连接空气能热泵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互联网接入。

接下来,需要在智能手机或电脑上安装相应的控制软件。

通过这个控制软件,用户可以实时了解空气能热泵的运行情况和环境信息,并可以对其进行远程控制。

例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热泵的运行模式、温度、湿度等参数,还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定时开关机、节能模式等操作。

为了提高远程智能控制的便利性,控制软件还可以提供一些高级功能。

例如,用户可以设置温度上下限,当环境温度超过上下限时,系统会自动发送提醒通知;用户还可以设置温度曲线,根据室内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来自动调节热泵的运行状态,实现智能的温控。

此外,为了保证远程智能控制的安全性,智能控制系统还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例如,采用加密技术保护传输的数据安全;设置访问权限,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和控制热泵;定期更新软件和固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总的来说,空气能热泵实现远程智能控制的关键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将热泵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建立起用户和热泵之间的远程通信和控制渠道。

这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如传感器和通信模块,以及相应的软件程序的开发和安装。

通过这样的远程智能控制,用户可以方便地监控和控制热泵的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PRS的远程供暖数据监控系统供暖数据监控系统首先要做到每一个采暖用户都有可以单独控制和计量的供热系统,即“分户控制、分户计量.选择一种高可靠性、低投入、低运行费用、易维护的通信方案将分散、域广、多点的用户热能计量进行方便有效地管理是整个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也是采暖供热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设计的关键在于采用何种通信网络,在监控结点之间提供一个透明的数据传输通道,以实现远端结点与监控中心进行实时数据交换.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orvice,简称GPRS)网络通讯的出现,GPRS模块在短信息方面的应用最具优势,具有随时在线(Always Online)、价格便宜、覆盖范围广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需频繁传送小流量数据的应用.基于GPRS网络技术的远程供暖监控系统就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移动无线传输技术和Internet技术来实现供暖数据的远程传输和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1 GPRS简介GPRS是基于GMS在Phase 2+阶段提供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它采用基于分组传输模式的无线口技术,以一种有效的方式高速传送数据.GPRS支持Intemet上应用最广泛的TCP /IP协议和X.25协议,为网内终端分配动态的m地址,通过GGSN接入Internet,用户可以直接访问Internet站点.数据传输通过PDCH信道,具有比GSM多出10倍以上的传输速率及1/6甚至更少的费用,传输速率理论上最高达171.2 kbit/s,具有“永远在线”和收费低廉的优点H J.GPRS的主要特点:①定义了不同的业务,如网络代理服务器负责存储并转发双方的数据,在双方通信时为其建立可靠的连接;采用透明通道,不解释规约报文,保证通信中心最大可靠性和免维护性;具有通道检测功能,通信失败时断开当前连接,等待GPRS终端和客户端前置机重新申请连接,点对点无连接业务、点对点面向连接业务和点对点多播业务.②定义了新的GPRS无线信道,分配方式灵活.每TDMA帧可分配l一8个无线接口时隙,时隙能为动态用户共享,且向上链路和向下链路的分配是独立的.③能够支持间歇的突发式数据传送,又能支持偶尔的大量数据传输;支持4种不同的QOS级别,能在0.5一l s内恢复数据的重新传输.④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核心层采用口技术,提供了和现有网络的无缝链接"J.因此,GPRS 特别适合于远程无线的分布式测量控制系统,比如:运输业、GPS汽车定位、无线POS、无线A TM等;气象、水文的SCADA系统,对灾害进行遥测和告警;城市公用事业实时监控维护系统,如水、电、气以及供暖系统、污水管网等的实时监控和维护等领域。

2监控系统结构GPRS远程监控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①监控中心主站,主要完成人机交互工作和数据的管理;②网络代理服务器,主要负责网络数据链路建立和数据收发的透明中转;③GPRS数据传输终端,完成信息的上送与下发;④终端智能监控设备,主要完成用户各种供暖信息(热能量,进出口温度等)的采集和完成从系统监控中心站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的实施.2.1监控中心站由于GPRS网络与互联网都是基于D协议互相连接的,具有固定口地址的中心站主服务器,可以通过ISDN ADSL方式上网,因此各用户终端就可以通过GPRS网络透明地传送数据到监控中心的Intemet网上.另外增加一台数据处理服务器和一台www服务器来分担主服务器的数据处理任务.数据中心站有多台服务器,对外部公网只提供一个m地址,因此,采用了一种网络地址转换(NA T)技术o¨.NA T端口映射功能将一台主机的假口地址映射成一个真P地址,当用户访问提供映射端口主机的某个端口时,服务器将请求转到内部提供这种特定服务的主机.可以让内部网络中某台机器对外部提供W3VW服务,而不是将真口地址直接转到内部提供www服务的主机上.来自用户的信息经主服务器的端口映射到数据处理服务器接收,然后再送回主服务器保存在SQL数据库中.最终WWW服务器从主服务器上调用SQL数据库,将用户信息在web页上实现动态更新显示。

2.2用户远程终端远程用户终端主要是由采用低功耗JY-RTU6120-M、GPRS网络通讯单元等组成.热能表与通讯模块之间采用RS485串行通讯,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GPRS通讯端点的数量,适应当前民用住宅中一个单元多住户的特点.JY-RTU6120-M特点提供设备状态指示灯,方便设备维护;宽电压供电范围:7V-30V;带RS232、RS485(232也转为485的情况下,可以有两路485);内置大容量SPI-flash(容量可选1Mbit-64Mbit),实现数据的长时间本机保存(需定制);12路AD仿真量输入(12位),输入电压为0-30V,也可以测量4-20mA 工业电流信号;9路继电器输出控制 (输出的位数自选);内置RTC,掉电可自动计时,定时定点唤醒,需定制;高效的电源管理设计,在对功耗要求严格的场合,实现低功耗节能,延长工作时间,需定制;传输支持多种协议,我公司自定协议和Modbus协议(ASCII、RTU、Modbus TCP)完美支持;Modbus从机工作模式:标准从机、从机主动回传;Modbus主机工作模式:标准主机、主机不巡检;数据远程传输支持GPRS、以太网等;如图:1)热能表与GPRS模块的通信终端采用IT公司的低功耗16位控制器作为核心处理部件,由无磁流量传感器、微动阀门以及其它功能电路扩展等组成.具有测量进出口温度、流量并根据进出口温度差、流量、热焓等参数经查表计算出单位时间的热能耗和累计热能消耗,按监控中心指令开启或关闭阀门,显示各种参数、报警提示等功能.热能表与GPRS模块控制单片机之间的通讯采用RS485串行通讯技术.GPRS模块控制单片机对各点热能表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需提交的数据信息嵌入到AT命令行中,经RS232传送到GPRS模块MC55进行发送.同样,GPRS模块接收到的短信息通过RS232通信端口传输给GPRS模块控制单片机,模块控制单片机再通过RS485串行传送给热能表,热能表要从数据流中提取出控制命令信息,根据监控中心的指令进行阀门的控制.2)GPRS模块MC55的设置系统选用的GPRS模块MC55支持直接TCP/IP链接、FTP 链接和基于SMTP、POP3协议的邮件收发.建立直接TCP/IP链接、FTP链接都需要确定GPRS发送端和网络代理服务器的口地址,需要系统租用网络商提供专门的服务器,费用很高.为了简化系统软件结构和降低系统建设费用,采用了电子邮件的方式传输数据.GPRS 发送端通过电子邮件将用户热能表的信息传送到指定的邮件服务中心,监控中心通过访问电子邮箱得到监测数据,监控中心的控制命令则通过GSM系统以SMS短信的形式传给GPRS 模块.这样的设计可以不用对GPRS模块的m地址进行解析,只要知道GPRS模块所用的SIM卡的号码就可以对其进行远端控制.同时利用公共网上已有的电子邮件服务中心,不必专门租用网络代理服务器,降低了系统运营成本.MC55的网络设置分两层:连接模式与服务模式.需要先设置连接模式,在连接模式下选择需要的服务模式.在MC55中连接模式最多可以设6个(MU前只有CSD与GPRS0两种接人模式可用),每个连接模式支持10种服务模式,其中可建立2个HTTP链接服务,6个SOCKET链接服务(1个FTP链接,1个POP3链接,1个SMTP链接),MC55对现有两种连接模式所需参数进行设定¨J.本项目中采用的是GPRS0模式,其中,Mandatory为强制信息用户设定,必须与当地通信运营商要求的一致,Optional是用户自定信息。

3软件设计GPRS的调制解调模块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MC55,它提供RS232串行通讯口,支持AT指令集进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是实现在混合信号微控制器MSP430F427中用c 语言编辑AT命令,并通过RS232通信接口与MC55进行通信.3.1 MC.55的串行通讯热能表将进、出口温度值和根据进、出口温度差、流量、热焓等参数经查表计算出的瞬时热能消耗及累计热能消耗量等提交的数据制定成简单的数组信息并定时更新,通过RS485串行口与MC55模块控制单片机进行通讯.系统在初始化时,MC55模块控制单片机根据规定的信息采集周期设定一个定时计数器.如果没有远程控制命令对终端进行操作,当达到设定的信息采集周期时,系统就开始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完毕后,定时器清零,系统返回初始化状态重新开始循环.3.2用AT命令实现数据传输的流程1)AT‘SICS,设定系统的连接模式;2)AT‘SlSS,在第1步设定的连接模式下选择一个服务模式,并写人相关的参数;3)AT6SISO,启动数据传输;4)AT‘SISR/SISW,读/写数据;5)AT‘SISC,结束数据传输.在每一个AT命令输入后,模块都将反馈一个相应的信息,正常情况下会反馈“OK”.在单片机的编程中应该利用对这些反馈信息的验证来确定程序执行的正确性旧。

3.3监控中心软件监控中心软件是用VC++开发的,主要是向用户终端下发配置信息、控制信息,并接收用户终端上报的数据及故障告警信息,同时对采集的用户数据进行入库、缴费管理,提供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

4系统的特点1)系统采用GPRS网络技术服务,监控区域广.2)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具有RS485接口的热能表测量系统进行远程监控.3)利用了公共网上已有的电子邮件服务中心,不必专门租用网络代理服务器,降低了系统运营成本.4)可以方便地进行测量终端数量的增减.5)性价比高.同有线网相比,节省线路、电话资源,速度较快;同无线局域网相比,免去无线电5结束语本系统由基于GPRS网络通讯技术和终端等组成TI公司低功耗的MSP430FW427混合信号微控制器的用户热能表,配备RS485通讯接口,实现了一个通讯模块扩展多个热能的测量节点,构建了一种无线远程的分布式热能测控系统,实现了采暖监控数据的远程无线实时传送.该系统在信号覆盖范围内不受距离和区域的限制,具有实时性好、传送数据量大且费用比较合理的优点.经过2个通讯模块扩展8个热能的测量表试验运行证明,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已经达到了该项目拟定的要求,成功地实现了小批量、非连续数据的远距离传输,为供暖系统的数据采集与监控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无线数据传输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