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阶段检测卷(三)及参考答案
![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阶段检测卷(三)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a905410912a21615792949.png)
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阶段检测卷(三)(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冠.军/冠.名肥胖./心宽体胖.数见不鲜./鲜.为人知B.地窖./窑.洞识.别/博闻强识.韬光养晦./诲.人不倦C.轴.心/压轴.诘.问/佶.屈聱牙棱角分.明/恰如其分.D.骈.文/胼.胝契.约/锲.而不舍中流砥.柱/舐.犊情深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决窍汲取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B.融洽家俱订书机顶礼膜拜目不暇接C.讴歌坐落震摄力妇孺皆知开诚布公D.蛰伏恻隐发祥地仗义执言轻歌曼舞3.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诗歌总是由景入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面对身世的坎坷,世事的艰难,刘禹锡积极奋进,触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乐观发展的处世态度;面对险滩恶水,文天祥意志坚定,触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以死明志的决心。
景在变,不变的是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怀。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在《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非常精彩。
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岩》是一部以描写革命者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
2019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统一考试(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统一考试(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55b7e1a1c7aa00b52acb5c.png)
绝密★启用前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统一考试(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亚欧大陆的文明之路。
这条道路在空间上的地理坐标是复杂的,可以是陆地、海洋,也可以是大漠、草原;也可以是同一个大陆的东亚、南亚、中亚或西亚,或是具体的国家。
从时间上看,在张骞开通西域这一标志性的节点之前,丝绸之路上的欧亚文明交汇已然存在,而且这种不同种族、地域之间的文明对话,历经数千年延续至今而奔流不息。
丝绸之路文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拥有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政治、经济、文化在不同层面发挥着主导、引领的作用。
它可体现为举足轻重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如汉朝开通西域与对匈奴的战争、大唐对突厥的战争,也可以视为早期“全球化”的经贸之路,丝绸把中国农民的桑蚕养殖、丝绸生产与中亚、西亚商人的物流运输等以市场的形式链接起来。
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对于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如佛教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并完成了异域宗教思想的首次中国化,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体系。
乐制是中国古代国家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唐初朝廷明确把燕乐与汉民族的传统雅乐一并纳入宫廷音乐,朝野莫不风靡。
这种多样性、包容性的国家文化政策的实施,把中华文明推向了新的境界。
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国文化地理空间不停滞的运动和延展。
如果把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作为一座分水岭,之前是中国本土文明的内在碰撞与交融,华夏与夷狄戎蛮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了民族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融合。
2019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c2b16a647d27284b735189.png)
清代家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对于窑族文学与地域文学而言都具有 重要的研究价值。清 代家集在地域分布上不平衡。据统计,江浙两省仅占省数的 lO%,但家集数量已 超全国的半教。 在同一区域内,“声气相求”,家族之间或仿效、或竞争,很容易就形成了某种 风气,这或许还能 反映出家集的编纂与清代文学在地域上的发展不平衡有密切关联。家兼并非为 “仅一个家族可见 的朋友圈”,家族与地方风气、地域流派有频繁的互动。同一地域流派(如桐城 派、阳湖文派、 常州词派等)的搴族之间相互仿效,唱和、题跋,形成超越姻亲谱系的地缘与血 缘、学缘交融的 社会关系网络,进而影响到家族文学和地域文学的创作与传承。故而在文学研究 价值外.家榘还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不仅可以反映出一段时间内的“战争与和平”,还可以 揭示该背景之八市 2019 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测评语文试题
但九爷不走。晚上,两个侄儿上门劝说,他正喝得兴起,瞪着发红的眼 睛说:“怕他个卵, 来了请他们喝酒!”
两侄儿知道,他是舍不得满屋的酒,只好摇着头走了。 九月初九的早上,九爷从门前的枫树下拉了一把深绿色叶子,用石碓捣 碎,再用块粗布包 起,加少许水挤出半碗浓绿的叶汁,放在了灶台上。 中午,九爷装锅酿酒。厨房里水气弥漫,酒香四溢。从酒井槽流出的热 酒,滴滴答答地注 入酒坛。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唔哩哇啦”的说话声,小黄狗警觉地抬起头, “嗖”地一声冲出 门去,汪汪地狂吠着。 蹲在灶前的九爷像没事般,平静地站起身,伸手在木制酒井上的天锅里 搅了搅水,喃喃地 说:“又该换水了啰。”便拿走葫芦瓜瓢,把热水舀起,哗哗地泼到灶台后通往 屋外的水沟里。 忽然,传来“砰”的一声枪响,小黄猗惨叫两声便无音息。像触电般, 九爷身子一抖,水 瓢“啪”地一声掉到地上。愣了片刘,丸爷的目光落在那碗叶汁上,便伸手端了 过来,倒入了 那坛酒里。刚用碗搅了两下,本门就被“哐啷”一声被撞开了,三把晃眼的刺刀 一下就伸到了 九爷面前。 “哟西!”看见酒,三个鬼子兴奋得手舞足蹈。 丸爷不理他们,不慌不忙地拾起水瓢,从水缸里舀起冷水,哗哗地倒进 天锅里。水添满后, 无爷又舀起一碗酒,坐到地上,从灶中执出几个煨熟的红薯,抓了个捧在手中, 用嘴吹吹,剥 去焦皮,咬了一口,再“噬”地喝了口酒,眯缝着眼,一脸陶醉之色。 三个鬼子站立在那里,眼露贪婪之色,凸起的喉鲒像抽了筋般抖动着。 忽然,一个鬼子冲 上去,抢过九爷手中的碗,张开臭烘烘的嘴,“咕咚咕咚”,把半碗酒倒进肚里, 竖起拇指冲看 九爷乱叫。另两鬼子瞧见,也一人抓起个碗,抢着从酒坛里舀起了酒。 九爷倚坐在灶台边,冷冷地看着。 黄昏时分,三个鬼子躺在地上,口吐白沫,表情扭曲,肚子胀得像蛤蟆。 这时,丸爷艰难 地站起身,跌跌撞撞地走出房门,弯腰吃力地抱起早已僵硬的小黄狗,然后靠着 枫树坐下,慢 慢地闭上了双眼。他怀中的小黄狗,此时曼像个熟睡的孩子。 秋风乍起,金黄的枫叶像起舞的蝴蝶,悠悠落在九爷身上。不远处,长 着几簇叶子深绿的 藤蔓植物,叫断肠草,剧毒。
河南省2019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
![河南省2019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https://img.taocdn.com/s3/m/869eb08af524ccbff12184b6.png)
河南省2019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商朝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代文字记载的时代。
商朝人有较为丰富的神话观念,世界来源及人神关系已进入他们的思考范围,并成为商代历史文化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把太阳看作宇宙万物的来源和主宰,太阳崇拜是远古时代普遍的宗教信仰。
商朝人在其先祖与太阳之间建构了虚拟的血缘关系,王室贵族自称是太阳的子孙。
商朝人心目中的始祖神帝俊被视为曰月之父。
湖南省长沙市出土了目前最早的古代帛书。
帛书的《四时》篇把宇宙创世神称为“黄熊包戏”。
“黄熊,,亦即黄龙,是太阳神的动物化身,“包戏”或指伏羲,乃是太阳神在后世的人格化代表之一。
《尚书•洪范》云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
”这就是秩序的构建,而其构建者正是帝俊。
继帝俊规范日月之行后,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了更为准确的历法,并把一天分为霄、朝、昼、夕。
由该帛书的记载可知,从伏羲到帝俊再到共工,他们作为太阳神的人格化身,主要工作是完成对四时、时间和历法的安排,即对宇宙时空秩序的划分。
因此,有学者认为,《四时》篇神话是一则以“岁时形成”为主题的创世神话,由时间的创立为标志而对宇宙和时空秩序做出安排。
《山海经.大荒经》也载有帝俊创生日月的神话。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中,作为黑暗之乡的司幽国和作为光明国度的白民国皆是帝俊的后代,他们的家族传承之所以都围绕光明与黑暗的更替而延续,即因为帝俊是时间神。
可以说,这些神话讲述了世界时空的来源。
作为人类生活中光明的源头,太阳和月亮的诞生在任何民族的创世神话中都是核心内容之一,因而具有特殊意义。
我们可以推测,在“俊生日月”这一神话片段的背后,应该掩藏着一个已经湮没了的商朝人完整的创世神话,日月之父帝俊则是该神话中一位关键人物。
【解析版】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50e718b307e87101f696cb.png)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
中华礼乐的建构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到西周中叶,形成了覆盖政治、宗教、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礼乐文明。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产生儒家学说的母体。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
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
数千年的中华历史表明,儒家思想只有根植于礼乐文明的地基之上才能根深叶茂,焕发出勃勃生机。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之情。
至于仁和礼的关系,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指出礼乐是以人的真诚情感为基础的。
没有此种真情,礼乐就会走向形式主义。
他同时又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以礼为仁的前提。
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互为前提。
从心性角度而言,仁是礼的精神前提;从实践工夫而言,礼是仁的实践途径。
这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但儒学是知行合一的工夫之学,因此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非仅仅满足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爱好,而是为了通过揭示礼乐文明的精神,重振礼乐文明的生机。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
中华礼乐文明以天为最高神明,其他各种自然与社会要素均被整合到天命和天道信仰之下,这种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内涵的天命和天道,是任何文化与信仰都不能否定且必然包括的。
同时,儒家崇尚和而不同,反对单方面的强制,这打开了与各种外来文化沟通融合的大门。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但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方面,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被长期激进的反传统摧毁;另一方面,儒学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远。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7f38a7daef5ef7ba0d3cc5.png)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①随着智能化时代大暮的开启,人工智能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迎面而来,不仅冲击着各行各业,也改变着我们的认识和观念。
人工智能是对技术变化天生敏感的领域,人工智能在军事上发展和应用正迅猛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传感器、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正迎来新一轮机遇期。
②恩格斯曾言,尖端科技的应用最早是从军事领域开始。
新科技显著提升军事作战能力时,便促成新军事变革的发生。
从军事变革史着,科学技术在历次变革中发挥着源头促发性,基础支撑性作用,谁具有技术变革的敏惑性并首先实现技长上的突破,谁就能掌握新的战争规则。
对一支军队而言,不能正确预判军事科技突破方向,把握战争形态变化,不仅会导致“技术代差”,更会导致国家安全等危机。
美、俄等传统军事强国预见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阔应用景,都把人工智能称为“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智能化战争,并已提前布局,希望抢占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先机,力求与潜在对手拉开“代差”。
几个月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沙纳汉正式发布关于成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的备忘录,这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美军军事项目上的应用力度,俄罗斯也视人工智能为木来军事战争的制高点,正加紧研制可以驾驶车辆的类人工智能。
③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能成为人类迄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也可能成为最糟糕的事。
”霍金对人工智能的这一评价,启示我们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军事应用要保持足够的审慎。
河南省2019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2019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588019e2bd960590c677ec.png)
河南省2019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商朝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代文字记载的时代。
商朝人有较为丰富的神话观念,世界来源及人神关系已进入他们的思考范围,并成为商代历史文化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把太阳看作宇宙万物的来源和主宰,太阳崇拜是远古时代普遍的宗教信仰。
商朝人在其先祖与太阳之间建构了虚拟的血缘关系,王室贵族自称是太阳的子孙。
商朝人心目中的始祖神帝俊被视为曰月之父。
湖南省长沙市出土了目前最早的古代帛书。
帛书的《四时》篇把宇宙创世神称为“黄熊包戏”。
“黄熊,,亦即黄龙,是太阳神的动物化身,“包戏”或指伏羲,乃是太阳神在后世的人格化代表之一。
《尚书•洪范》云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
”这就是秩序的构建,而其构建者正是帝俊。
继帝俊规范日月之行后,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了更为准确的历法,并把一天分为霄、朝、昼、夕。
由该帛书的记载可知,从伏羲到帝俊再到共工,他们作为太阳神的人格化身,主要工作是完成对四时、时间和历法的安排,即对宇宙时空秩序的划分。
因此,有学者认为,《四时》篇神话是一则以“岁时形成”为主题的创世神话,由时间的创立为标志而对宇宙和时空秩序做出安排。
《山海经.大荒经》也载有帝俊创生日月的神话。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中,作为黑暗之乡的司幽国和作为光明国度的白民国皆是帝俊的后代,他们的家族传承之所以都围绕光明与黑暗的更替而延续,即因为帝俊是时间神。
可以说,这些神话讲述了世界时空的来源。
作为人类生活中光明的源头,太阳和月亮的诞生在任何民族的创世神话中都是核心内容之一,因而具有特殊意义。
我们可以推测,在“俊生日月”这一神话片段的背后,应该掩藏着一个已经湮没了的商朝人完整的创世神话,日月之父帝俊则是该神话中一位关键人物。
在《山海经》中,作为神话想象中的天神和祖先神,帝俊的人格化身份已经非常明显,他不仅是日月始祖神,更是早期诸多部族和国家的祖先,是人类社会众多发明创造的源头。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三)语文试卷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三)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d020830c5da50e2524d7f87.png)
天一大联考
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
语文·答案
(1~4题,7~8题,10~12题,14题,17~19题,每小题3分)1.A2.C3.C4.B
5.答案①表层意思:指挥部通过长波台发出的能传到千里之外,进入海底的电波。②深层意思:指霍总实事求是、自我反省、不断学习的精神和号召,代代相传,影响深远。(每点3分)
6.答案①霍总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尊重知识,这对当下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有重要的意义。②霍总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躬自省,并以身作则,这种自我批评、反省的态度引导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能力。③霍总不居功自傲,有担当,指引我们谦虚谨慎,与时代同发展。(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7.C8.B9.答案①
17.D18.B19.C
20.答案(1)将“贵校”改为“母校”。(2)将“欣慰”改为“欣喜”。(3)将“拨冗如约”改为“如约赴会”。(4)将“欠安”改为“不适”。(5)将“躬临”改为“参加”。(每处1分)
21.答案11月9日的中国消防节宣传将以惨痛事故、安全责任、器材使用为内容,在学校、医院和商场等场所,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商场的销售员等对象进行宣传。(时间1分,内容1分,场所1分,对象1分,逻辑1分,连贯1分。每少一个要素扣1分;超过字数扣1分)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份阶段性检测试卷三及答案解析(1)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份阶段性检测试卷三及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9c1b994fa45177232f60a252.png)
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阶段检测卷(三)
![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阶段检测卷(三)](https://img.taocdn.com/s3/m/0c0718fd195f312b3169a542.png)
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阶段检测卷(三)(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冠.军/冠.名肥胖./心宽体胖.数见不鲜./鲜.为人知B.地窖./窑.洞识.别/博闻强识.韬光养晦./诲.人不倦C.轴.心/压轴.诘.问/佶.屈聱牙棱角分.明/恰如其分.D.骈.文/胼.胝契.约/锲.而不舍中流砥.柱/舐.犊情深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决窍汲取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B.融洽家俱订书机顶礼膜拜目不暇接C.讴歌坐落震摄力妇孺皆知开诚布公D.蛰伏恻隐发祥地仗义执言轻歌曼舞3.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诗歌总是由景入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面对身世的坎坷,世事的艰难,刘禹锡积极奋进,触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乐观发展的处世态度;面对险滩恶水,文天祥意志坚定,触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以死明志的决心。
景在变,不变的是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怀。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在《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非常精彩。
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岩》是一部以描写革命者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
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5c1de50242a8956bece48b.png)
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现代人读《诗经》,往往会有些‚隔‛,只能就作品内容形式进行分析鉴赏,而闻一多研究《诗经》,却力图给现代人提供《诗经》时代这些作品产生与流布的想象。
比如解释《诗经》与祭祀、舞蹈、种植、记事、隐语等的关系,就让人们尽可能回到《诗经》时代,去理解这些作品不可重复之美。
这等于给文学史增加了一个‚文学生活‛的想象天地。
但这种对‚文学生活史‛的研究,仍停留于比较零碎的、个案的操作,至今未见到有把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生活‛系统写进文学史的著作,各种古今的文学史,绝大部分仍只满足于对作家作品及源流的描述,即使介绍思潮流变,涉及时代背景,也未见得能自觉地展现‚文学生活‛。
不过,我们终于看到了这方面出现的一种理论自觉。
最近,山东大学几位学者连续发表多篇关于‚文学生活史‛的讨论文章,提出要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生活史。
他们希望突破历来文学史只注重作家、作品和批评的‚内循环‛,嵌入一个新角度即‚文学生活‛‚20世纪中国文学生活史‛设想,与此前温儒敏教授主持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课题有密切关联。
温儒敏曾指出,迄今为止的各种文学史,绝大多数就是作家作品加上思潮流派的历史,很少能看出各个时期普通读者的阅读、‚消费‛以及反应等状况。
‚文学生活‛研究关注文学生产、传播、阅读、消费、接受、影响等社会文化生活环节,这样的视野将使文学史研究打开新局面。
从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到‚文学生活史‛研究,是一个跃进,研究方法也要随之调整,‚文学生活史‛研究带有很强的文学社会学色彩,除了对不同的普通读者进行访谈以及菜些必要的调查问卷,更加重要的还是史料收集梳理研究,也许还需要借用一些诸如文化研究、社会心理学等跨学科的方法。
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阶段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阶段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b3e5cef524ccbff0218411.png)
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阶段性考试(三)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宇宙万物以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形式存在,宇宙万物和谐需要万物各顺其性、各适其情。
B. 只要秉持“君子和而不同”的包容大度的处世智慧,就能赋予“和而不同”崭新的时代意蕴。
C. 文明差异使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各国的利益深度融合,因此,要加强相互借鉴、相互交流。
D. 不能和谐共生导致了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环境问题等全球性的问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先强调“和而不同”的重要性,然后具体指出如何能做到“和而不同”。
B.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论证了当今发展中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以及应对策略。
C. 文章既引用了古代经典,也引用了**的讲话,古今结合,有力支撑了论点。
D. 文章按照由总到分的结构方式组织全文,第二、三段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和而不同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价值观,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
B. 以包容、平等的心态承认文明平等性、多样性,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互鉴,进而让人类文明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C. 国际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趋势,决定了世界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利用人类已经积累和正在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就能够解决目前的全球性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按照2016年现价评估,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 38万亿元,相当于工程总投入的2. 7倍。
其中,涵养水源4490亿元、保育土壤1146亿元、固碳释氧2199亿元、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43亿元、净化大气环境3438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1802亿元、森林防护606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2019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商朝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代文字记载的时代。
商朝人有较为丰富的神话观念,世界来源及人神关系已进入他们的思考范围,并成为商代历史文化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把太阳看作宇宙万物的来源和主宰,太阳崇拜是远古时代普遍的宗教信仰。
商朝人在其先祖与太阳之间建构了虚拟的血缘关系,王室贵族自称是太阳的子孙。
商朝人心目中的始祖神帝俊被视为曰月之父。
湖南省长沙市出土了目前最早的古代帛书。
帛书的《四时》篇把宇宙创世神称为“黄熊包戏”。
“黄熊”,亦即黄龙,是太阳神的动物化身,“包戏”或指伏羲,乃是太阳神在后世的人格化代表之一。
《尚书•洪范》云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
”这就是秩序的构建,而其构建者正是帝俊。
继帝俊规范日月之行后,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了更为准确的历法,并把一天分为霄、朝、昼、夕。
由该帛书的记载可知,从伏羲到帝俊再到共工,他们作为太阳神的人格化身,主要工作是完成对四时、时间和历法的安排,即对宇宙时空秩序的划分。
因此,有学者认为,《四时》篇神话是一则以“岁时形成”为主题的创世神话,由时间的创立为标志而对宇宙和时空秩序做出安排。
《山海经.大荒经》也载有帝俊创生日月的神话。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中,作为黑暗之乡的司幽国和作为光明国度的白民国皆是帝俊的后代,他们的家族传承之所以都围绕光明与黑暗的更替而延续,即因为帝俊是时间神。
可以说,这些神话讲述了世界时空的来源。
作为人类生活中光明的源头,太阳和月亮的诞生在任何民族的创世神话中都是核心内容之一,因而具有特殊意义。
我们可以推测,在“俊生日月”这一神话片段的背后,应该掩藏着一个已经湮没了的商朝人完整的创世神话,日月之父帝俊则是该神话中一位关键人物。
在《山海经》中,作为神话想象中的天神和祖先神,帝俊的人格化身份已经非常明显,他不仅是日月始祖神,更是早期诸多部族和国家的祖先,是人类社会众多发明创造的源头。
商代处于由神话时代向人文理性时代过渡的时期,其创世纪的神话表现形式还有“十日神话”。
“十日神话”与“俊生日月”类似,应是同一神话的不同版本。
作为商朝人的创世纪和创世故事,“十日神话”的特点在于它是商朝人对时空秩序的一次安排,赋予自然现象以秩序。
在卜辞和商朝人生活中,“十日神话”也与祖先崇拜结合起来,这是时空有序开展和人类社会起源的统一,二者是同步进行的。
同时,在商朝人那里,“十日神话”还促成了商代历法的产生,其特征是以十干为一旬,这与商族的社会组织模式的划分即十干氏族的构成方式联系在一起:“十日神话”成为商朝人规范自然和社会秩序的基本源头,也是他们在整体上阐释宇宙万物秩序的依据。
(摘编自李双芬《商代创世神话多样化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代文字记载的时代,因此商朝人有较为丰富的神话观念。
B.目前最早的古代帛书中的《四时》篇记载了创世神,太阳神黄龙化为可能是伏羲的人物。
C.商代人的历史文化观念是神话组成的,世界来源以及人神关系巳进入商朝人的思考范围。
D.有关资料记载,因帝俊是时间神,他的后代家族传承都围绕光明与黑暗的更替而延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俊生日月”和“十日神话”两个维度,论述了商代创世神话不同的发展路径。
B.文章总体呈现总分的结构模式,中间部分着重论述了商代对宇宙和时空秩序的思考。
C.文章以由神话时代向人文理性时代过渡为前提,论述商代的先祖与太阳之间的关系。
D.文章注重文献论据,如长沙出土的帛书《四时》篇,先秦经典书籍《尚书》和《山海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代王室贵族自称是太阳的子孙,商代人把帝俊看作是日月之父,这反映了商代人的宗教信仰,即对太阳的崇拜。
B.《四时》篇可能是以“岁时形成”为主题的创世神话,因为该书记载,从伏羲到帝俊再到共工,完成了对宇宙时空秩序的划分。
C.从“俊生日月”这一神话片段推测,商代可能有完整的创世神话,而具有人和神的特征的十日之父帝俊是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
D.“十日神话”是商代人规范自然和社会秩序的基本源头,受其影响,后面有了祖先崇拜,以及商族十干氏族的社会组织模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再到凤凰山陈忠实小小的凤凰城远近闻名,着意在山水韵味。
凤凰城山水名扬天下,得益于作家沈从文。
凡读过沈从文作品的人,不仅难以忘记湘西的山水韵味和民俗风情,而且种下有朝一日走一回湘西的欲念。
凤凰城是湘西风景风情的代表性杰作,自然为首选之地。
十年前到凤凰城,看了山,看了水,看了沈从文先生的书屋和墓地,感触颇多,却不著一字,说来很简单,沈先生早在几十年前把湘西的山光水色和民生的风情灵气展示得淋漓尽致,至今都很难再读到那样耐得咀嚼的文字,我便不敢贸然动笔了。
这回又去湘西,再上凤凰山,不仅有沈先生文章里的景致为参照,而且还有第一次来凤凰城的印象作对比,我发觉变化真是太快了,也太大了。
我记得十年前进凤凰城时,要过一座桥,从桥上看下去,河水里浮游着几头水牛。
水牛在河里懒洋洋地游着,露出颂大的头和头上的弯角,还有浅灰色的脊背。
水色不清,浑而近浊,漂浮着有藤蔓的野草,据说是刚刚下过雨涨了水的缘故。
这幕水牛戏水的景象就留在我这个北方人的记忆里。
这回一看见凤凰城,一看见那条河,自然不再陌生,却看不见水牛的姿容了。
水变清了,大约没有落雨也就没有涨水,更看不见浮草;原先沙子泥土铺就的河岸,用水泥砌得整整齐齐,类似城市公园人工湖的堤岸了。
我似乎隐隐生出某种缺失的惆张。
我又不敢说这种整修有什么不合适,却想着那泛着青草的泥岸伸展着的自然状态的曲线,再也不复存在了。
沈从文先生的旧居,十年前看了一回,这次来仍然想再看一回。
我从东正街拐进中营巷,就感到拥挤和熙攘,拥挤着的男男女女,都是因观瞻一位作家宅第的好奇心所驱使。
庐这位作家生前却是落寞的,尽管住在繁华的北京,活着时几乎是蛰伏隐居,即使在胡同里迎面撞怀,乃至不经意间头与头碰撞得起了疙瘩,却谁也认不出个沈从文来。
现在,先生早已弃居的老宅旧屋,却“下自成蹊”。
据说一年四季都是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旅游旺季就这么拥挤着。
旧居左卧室背后,有一方小小的火塘,上边吊着一只水壶,四周摆着几只小板凳。
使我自然地发生最生动的联想,家人或朋友,围坐在火塘边,听燃烧的劈柴辞啪响着,水壶里的水咝咝咝响着,沏一碗热茶,或叙友情,或议家事,该是怎样一番惬意和快活。
沈先一生的墓地在半山上,山不高,却很幽静,曲後盘绕,杂树蔽荫。
突兀看到一块碑石,刻着龙飞凤舞的手书字体:“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初看吓了一跳,碑题内容似乎太硬,一下子竟反应不及。
细看副题为“悼念从文表叔”。
立碑题字者为大名鼎鼎的黄永玉。
笙把太硬和突兀的感觉隐压下来,慢慢脅磨,反复体味个中内涵。
沈先生的墓,是以一块巨大的石头为标志,据说重达五吨。
上边刻着沈先生自己的话:“照我思索;能理解人;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这应该是先生一生的哲思概括,也是一种复杂曲折的人生历程之后的生命体验,只可领悟,不敢评说。
据说这石头是黄永玉先生亲自为其表叔选择采掘来的,我便钦佩这位画坛大师超凡脱俗的审美取向,真是一块再恰切不过的石头。
想先生平生不声不响,似乎也不爱热闹,悄悄走出凤凰,死后又悄然归于凤凰,不料热闹发生在死后,拥挤了旧宅老屋,又川流不息吵吵嚷嚷在坟头墓前,如果真有先生不死的幽灵,怎么承受得住……我依着同行的朋友去河上乘一种专供游乐的小艇,河水清冽,暑气闷热暂得缓解。
河边有人在洗衣淘米。
女人洗着淘着,淘着洗着的还有男人。
洗菜的男女似乎平平常常,洗衣的男女居然还用着棒槌。
棒槌在石头上捶击衣服的响声听来悦耳,那是我自小在家门口的涝池边和灞河里听惯了的脆响乐声。
上岸后沿河边的小路走,不时有人拉着小车擦身而过,车上绷一顶遮阳的花布,车内置一张躺椅。
花了几块钱的人坐在躺椅上。
挣了几块钱的人拉着车子在小巷和河边跑着,供花了几块钱的人观光赏景。
这是最简单最直白的一种关系,容不得多愁善感者说三道四。
我看着觉得有点扎眼的,是一位坐在躺椅上的人的姿势,手里夹一支正燃着的纸烟,两条腿以八字撇开,搭在车子的两边,旁观者入目颇觉不雅。
沈先生如果活着,今日的凤凰在他的笔下会是怎样一番景致?(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十年前来凤凰城“不著一字”,再次来时却写了这篇文章,这是因为作者认为自己要像沈从文那样,写出耐得咀嚼的文字。
B.文中的描写灵动而细致,有形有声,在石头上捶击衣服的棒槌声是“悦耳的”,就连作者的想象,壶里的水也是“咝咝咝”在响的。
C.文中说“先生早已弃居的老宅旧屋,却‘下自成蹊”’,“下自成蹊”含意丰富,既是实’指,也包含了作者对沈从文先生人品的态度。
D.作者两次到凤凰,感受不同,再次到凤凰时,笔下的凤凰少了初识时的惊喜,而多了由表及里的沉思与回味,给读者以启示。
5.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6分)(1)便把太硬和突兀的感觉隐压下来,慢慢嚼磨,反复体味个中内涵。
(3分)(2)只可领悟,不敢评说。
(3分)6.文章结尾说沈先生如果活着,今日的凤凰在他的笔下会是怎样一番景致?”作者这样写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
12?16岁的青少年是游戏成瘾高发人群。
虽然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既往研究显示,游戏成瘾的流行率约为0.7%?27.5%,其中不乏一些极端案例。
游戏成瘾和一些非严重的精神障碍一样,都是大脑某个区域出了问题。
在行为方面,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一旦被迫停止使用网络,就会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在心理方面,患者表现为情感和认知偏差,因长期过度上网而对现实生活产生严重的不适应感,出现悲观、沮丧、社交恐惧、容易紧张等状态。
专家认为,一旦游戏成瘾,治疗起来既难又慢,且常有复发。
未病先防才是治本之策。
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法规,严格限制游戏公司的产品,比如限制年龄、限定时间、审查内容,杜绝游戏开发者的成癌设计,避免把电子游戏变成“电子海洛因”。
(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二:为啥同样是这款游戏,有的人拿得起放得下,有的人却深陷其中?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中时,会体验到一种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的精神状态,心理学称其为“心流”,它不仅是一种非常专注的状态,还能够让人感受到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