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场复绿作业规程指导设计方案
矿山复绿施工方案 (4)

矿山复绿施工方案1. 引言由于长期的采矿活动导致了矿山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矿山复绿工程。
本文档将介绍矿山复绿施工方案,包括复绿目标、施工步骤和技术措施等内容。
2. 复绿目标矿山复绿的目标是通过人工或自然方式,使被开采的矿山地区恢复成适宜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
具体目标如下:•恢复土壤质量:通过改良和补充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为植被的生长创造条件。
•恢复植被覆盖: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种植方式,使矿山地区恢复常绿植被覆盖,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避免土壤侵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降水冲刷和风蚀,减少土壤流失,保持土地的稳定性。
•恢复生物多样性: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吸引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恢复矿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3. 施工步骤矿山复绿施工包括前期准备、土地改造、植被恢复和维护管理等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3.1 前期准备•进行矿山复绿评估,确定复绿的范围和目标。
•制定施工方案和计划,包括预算和工期等。
•建立复绿专业团队,包括工程师、种植专家和管理人员等。
•确定所需设备和材料,并进行采购和准备。
3.2 土地改造•进行场地平整和地表处理,包括填补坑洞、平整地表、清除大体积物等。
•改良土壤条件,包括添加有机肥料、调整酸碱度和改善通透性等。
•设计和实施排水系统,确保土壤的排水能力。
3.3 植被恢复•根据复绿方案,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
•进行栽植和播种,包括选址、种植密度和种植深度等。
•进行植物养护和保护,包括浇水、杂草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3.4 维护管理•定期进行植被生长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进行灌溉和养护,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
•进行病虫害防治和除草工作,保护植被的健康。
•定期进行复绿效果评估,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改进。
4. 技术措施为了实现矿山复绿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土地改造、植被恢复和维护管理等方面。
•土地改造方面,可以采用添加有机物质改良土壤、调整土壤pH值、砂土覆盖等技术措施。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变得愈发重要,采石场的开发和使用一直是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活动之一。
为了减少采石场对环境的损害,许多地方都开始推行采石场复绿方案,以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探讨一种有效且可行的采石场复绿方案。
首先,采石场复绿方案的关键在于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
采石场开采后,通常剩下许多砂石和坑洞,这对土地的恢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填补坑洞并重新平整土地,为植物提供生长的条件。
其次,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采石场复绿过程中,选择植物种类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植物的耐受性来确定。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抗旱、耐寒、耐盐碱等特性的植物,以便它们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并且逐渐覆盖整个采石场。
此外,为了加快采石场复绿的速度,可以考虑人工引入一些植物和动物物种。
这些物种可以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平衡。
例如,引入一些能够吸引种子散播的鸟类、蝴蝶等昆虫,可以帮助植物繁殖,加速采石场的复绿进程。
此外,采石场复绿方案还应该注重水资源的保护。
确保采石场附近的水源不受污染,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正常的水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建立排水系统,及时清除并处理采石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
最后,进行采石场复绿方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确保采石场的复绿计划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企业也应该担起社会责任,在采石过程中遵守环境保护要求,并主动参与采石场复绿方案的实施。
综上所述,采石场复绿方案是保护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的必要举措。
通过填补坑洞、恢复土地、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引入适当的动植物物种以及保护水资源,我们可以逐步恢复采石场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一同努力,确保采石场复绿方案的顺利实施,为我们的地球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
在采石场复绿的方案中,需要考虑到采石场区域的地形、土壤
和植被等方面的特点。
针对这些方面的不同情况,可以采用不同
的复绿方式,如圆顶复绿、垂直复绿和斜坡复绿等。
首先,圆顶复绿适用于采石场区域地势平缓的情况。
在圆顶复
绿中,可以在采石场区域的顶部种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乔木、
阔叶树或灌木等植物,以增强其自然美感。
同时,在采石场区域
的周围可以种植一些适应性强的草本植物,以巩固土壤,防止水
土流失。
其次,垂直复绿适用于采石场区域地势陡峭的情况。
在垂直复
绿中,可以在采石场区域的垂直面上依次种植一些矮灌木和草本
植物,以增加植被覆盖率。
同时,可以在采石场区域的底部水平
面上种植一些乔木、阔叶树或灌木等植物,以达到提高复绿效果,美化环境的目的。
最后,斜坡复绿适用于采石场区域地势较缓的情况。
在斜坡复
绿中,可以在采石场区域的斜坡上依次种植一些适应性强的草本
植物,以加强土壤保持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在斜坡的较
高位置可以种植一些乔木、阔叶树或灌木等植物,以达到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的目的。
在采石场复绿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复绿方式的技术性和成本等因素。
同时,对于每种复绿方式,都需要实施定期的养护和保养,以确保复绿的效果。
总体来说,针对采石场区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复绿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复绿效果,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采石业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业,在现代社会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由于采石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和环保组织开始制定采石场复绿方案,以缓解采石业对环境的影响。
采石场复绿方案旨在将被采空的采石场还原为自然状态,使其成为一个生态环境友好的区域。
这种方案通常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采石场的停产和封闭,第二步是地形修复和植物种植,第三步是环境监测和维护。
这一系列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一步中,采石场需要停产并进行封闭,将封闭区域内的大型机械设备等物资搬离、拆除,避免停产后的设施/appliances造成二次污染。
当然,作为生态友好的采石场,最好是在采石过程中选用的设备可以回收利用,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二步是进行地形修复和植物种植。
在封闭以后,采石场需要进行地形重塑,将原来被开采过的地貌进行恢复。
针对不同的环境变化,地形修复方式也会不同。
例如,在矿山山体方面,可以通过焚烧或矿渣填充的方式,使矿物填充矿山中的空洞,形成合理的地形结构。
同时,需要在维护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培植自然植物的同时,进行人工补栽,加速地表的生长循环,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第三步是环境监控和维护。
在最终采石场复绿完成之后,还需要定期对区域内的环境进行监控和评估。
这有助于随时了解复绿效果的好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以提升采石场的生态质量。
此外,对于采石场较为广阔或复杂的地区,应该在周边设立监测站点,定期对污染等问题进行监测,以最大程度保护环境。
采石场复绿方案可以有效地缓解采石业对环境的影响,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
当然,这种方案并不是靠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耐心和投入。
希望在采石业的推动下,环保组织、政府和企业等群体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推进这项方案,为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程方案

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程方案一、背景介绍矿山石场是矿山开采后形成的大型空地,由于开采过程中未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保护,导致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
为了实现石场的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提出了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程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2.1 目标•恢复石场植被,提高土壤质量;•控制水土流失,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利用,促进石场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2.2 原则•可行性原则:方案的实施需要基于科学论证和实践经验;•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核心,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利益;•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石场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工程内容3.1 植被恢复使用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石场的植被恢复,包括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等,优先选择抗旱、抗风蚀和适应弱酸性土壤的植物。
通过人工播种和移植的方式,逐步实现石场的绿化,以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生态环境。
3.2 土壤改良对于贫瘠的石场土壤,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施加有机肥和矿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同时,通过石场的植被覆盖,控制水分蒸发,减少水土流失。
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合理调整土壤pH值,使之适合植物生长。
3.3 水土保持石场存在水土流失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持水土。
首先,建立合理的水流集散体系,降低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其次,修建水渠和防护堤,阻止水流冲刷石场。
同时,根据石场地形特点,合理设置排水设施,保证石场内部水分均衡。
3.4 环境监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石场治理复绿工程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植被恢复情况、土壤质量、水土流失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工程措施,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
四、工程实施4.1 前期准备在实施工程前,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地形勘察、土壤调查和环境评估等。
通过地形勘察,了解石场地理特点,确定工程布局。
通过土壤调查,分析土壤质量和特点,制定土壤改良方案。
通过环境评估,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确定工程目标和措施。
石场复绿作业设计书

XDX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作业设计设计单位:研究所主管单位:农业和林业局建设单位:石料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一七年三月0 / 25项目名称: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作业设计主管单位:农业和林业局建设单位:石料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单位:研究所法定代表人:项目设计负责人:资格证书号:参加规划设计人员:研究所:农业和林业局: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签发人:前言采石场给周边环境、生态和景观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和问题,因此废弃采石场复绿日益成为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之一。
它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意义重大。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农业和林业局组织对各个石场开采过界地块进行勘定并规划设计复绿。
石场复绿造林工程旨在修复采石场开采过程中及关闭废弃后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景观破坏问题。
复绿造林工程以人工造林、补植套种、种灌种藤喷草的方法来加速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这对于稳定区域环境气候、确保“双增”目标、促进我市生态建设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做好本项目建设,受农业和林业局委托,研究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与揭农业和林业局的专业技术人员,于2017年3月对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勘定石块开采过界面积329.9亩。
核定可绿化面积291.2亩,编写了《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设计》。
本作业设计包括:1、作业设计说明书;2、附表;3、工程位置示意图;4、造林作业小班现状照片;5、作业设计图。
目录前言第一章基本情况 (1)第二章设计指导思想、依据及原则 (2)一、指导思想 (2)二、设计依据 (2)三、设计原则 (2)第三章设计布局 (3)一、造林地位置 (3)二、造林地立地条件 (3)三、造林地分布 (3)第四章造林技术设计 (4)一、林地清理 (4)二、整地 (4)三、造林密度 (4)四、回土与基肥 (4)五、树种选择与配比 (5)六、类型设计 (6)七、苗木要求 (7)八、混交方式 (7)九、栽植 (8)十、喷草 (8)十一、抚育与追肥 (8)十二、造林验收 (9)十三、日常管护 (9)第五章工程量和物资需要量 (10)一、工程量 (10)二、物资需要量 (11)第六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12)一、投资概算依据 (12)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三、投资概算模型 (13)四、投资概算结果 (14)五、资金来源 (16)第七章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7)一、组织管理 (17)二、保障措施 (17)第八章验收标准 (19)第九章效益分析 (20)一、生态效益 (20)二、社会效益 (20)附表:附表1 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作业设计表附表2 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分类型面积统计表附表3 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物资需要量表附表4 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直接投资概算模型表附表5 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直接投资概算汇总表附表6 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投资概算明细表附图:附图1 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位置示意图附图2 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造林地现状照片附图3 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造林植穴规格及种植平面示意图附图 4 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作业设计图附件:1、委托书第一章基本情况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地点,主要区域是开采过界部分,造林地是过界迹地及周边疏林地,属村山地,本点内有丰富的花岗岩矿材,地貌有破损山体、石壁、石坑、废弃石料、沙土、土道路等,地表植被破坏殆尽,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采石场是为了获取石材资源而进行大规模采挖的场地。
在采石过程中,原本美丽的自然景观被破坏,生态系统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急需制定采石场复绿方案,以修复破坏的环境,恢复生态平衡。
本文将提出一种可行的采石场复绿方案。
Ⅰ. 现状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目前采石场的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这包括采石场的规模、石坑的深度和面积、植被状况等。
只有了解了采石场的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复绿方案。
Ⅱ. 植被恢复采石场的复绿首先需要进行植被恢复。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植树造林:在采石场的周围和内部,栽种不同品种的树木,以恢复植被的多样性。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土壤,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环境。
2. 草场建设:在石坑周边和未被采挖的地区,适当选择草木植物进行种植。
草场的建设有助于保持水土,减缓水土流失速度,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3. 引入当地植物种类:选择当地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进行复绿,可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土壤的稳定。
Ⅲ. 水资源管理采石过程中,水资源的使用和排放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采石场复绿方案中,应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1. 水资源回收:建立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对采石过程中积累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对当地水源的消耗。
2. 生态湿地建设:在采石场附近建立生态湿地,作为水资源的自然净化区,不仅可以净化废水,还可以提供适宜的湿地生态环境,吸引鸟类、鱼类等自然生态群体的栖息和繁衍。
Ⅳ. 土壤改良采石场的破坏常常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为了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植物绿肥:在选定的区域里,种植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的植物,如绿豆、红豆等。
这些绿肥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改良土壤。
2. 有机肥料施用:选择适当的有机肥料,对采石场进行散布和施肥,以补充土壤中缺少的养分和微生物,并提高土壤的含水保持能力。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曾经有一次,我去了一个废弃的采石场。
那场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放眼望去,满目疮痍,巨大的石壁陡峭而光秃,地上满是碎石和尘土,风一吹,尘土飞扬,迷得人睁不开眼。
那一刻,我心里就想,这么一片破败的地方,要是能重新变绿该多好啊!要让采石场复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咱们得先好好规划规划。
第一步,得对采石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
看看这地方的地形、土壤条件、水源情况等等。
就好比医生给病人看病,得先搞清楚病症,才能对症下药嘛。
比如说,如果发现土壤贫瘠,那咱们就得想办法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可以施一些有机肥料,或者引入一些能改善土壤结构的微生物。
第二步,就是进行坡面治理啦。
那些陡峭的石壁可不好对付,咱们得想办法让它们稳定下来,防止滑坡和崩塌。
可以采用挂网喷播的方法,在坡面上挂上金属网,然后喷上含有草籽、树种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
这就像是给山坡穿上了一件“绿衣裳”。
还有啊,在选择植物的时候,咱们得动点脑筋。
要选那些适应能力强、生长快、根系发达的品种。
比如说狗牙根、高羊茅这些草种,还有刺槐、火炬树这些树种。
它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小战士”,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扎根生长。
记得有一回,我在一个刚进行复绿的采石场看到,新种下去的树苗在风中摇摇晃晃,好像在说:“哎呀,这地方可真不容易啊!”但是,没过多久,它们就顽强地挺直了腰杆,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这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接下来,要注意浇水和养护。
刚种下的植物就像小宝宝,需要我们精心照顾。
得根据天气情况,合理浇水,不能让它们渴着,也不能浇太多把它们给“淹死”了。
在复绿的过程中,咱们还可以设置一些排水设施,避免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
就像给采石场装上了“排水管道”,让水能够顺畅地流走。
另外,咱们还可以在采石场周边种上一些花卉和灌木,让整个环境更加美观。
想象一下,春天的时候,五颜六色的花朵绽放,那得多漂亮啊!最后,要定期对复绿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看看植物的生长情况,有没有病虫害,土壤有没有得到改善。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采石场是矿山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开采会带来严重的土地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采石场的复绿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既能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绿化规划在采石场复绿方案中,首要任务是进行全面的绿化规划。
根据采石场的地形、土质和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绿化方案。
应注重选择和引进适应力强、生长快的本地或外来植物物种,以加速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
同时,要充分考虑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含量,修复土壤结构,为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土地治理采石场复绿方案还需要进行土地治理工作。
首先,要对采石场的裸露地表进行覆盖,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其次,对于废弃的采石场挖掘坑,应进行适当的填充工程,使其恢复到与周边地区相平衡的地表高度。
此外,还可以采取植被技术与土地修复相结合,通过植物根系的拮抗作用修复和固定土壤。
三、水资源管理采石场复绿方案还包括对水资源的管理。
采石场开采过程中会形成水体,这些水体往往富含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可以设置沉淀池和生物滤池等设施,将含有悬浮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水体进行沉淀和过滤处理,以净化水体并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四、生态恢复采石场复绿方案还需注重生态恢复。
可以在采石场周边进行湿地建设,以便吸收和分解来自采石场的污染物,并提供栖息地给许多野生动植物。
同时,应引进适应力强的植物物种,促进生态系统的自主恢复。
此外,还可以适当引入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维持生态平衡。
五、监管与评估采石场复绿方案在实施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管与评估。
建立科学的监测系统,对采石场复绿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只有在对复绿过程进行科学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才能保证采石场的复绿效果。
总结:采石场复绿方案是解决采石场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绿化规划、土地治理、水资源管理、生态恢复以及监管与评估等措施,可以实现采石场的复绿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不仅有助于修复破坏的土地生态环境,也为后续的土地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采石场在过去几十年里充当着建筑材料的重要供应来源。
然而,采石过程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大片土地变得贫瘠,生态系统受到毁坏。
为了修复采石场的生态系统并实现可持续利用,我们制定了以下采石场复绿方案。
一、植被恢复采石场复绿的关键是恢复生态,植被的种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采石场开采完成后,我们将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大面积的植被恢复。
在选取植物种类时,我们将优先考虑具有土壤改良能力、耐旱抗寒能力强以及对土壤养分需求较低的树种,如松树、桦树等。
为了提高复绿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植被的混合种植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植被的多样性,提高抗风蚀能力,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吸引更多的野生生物迁入,促进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二、水资源管理采石场的水资源是实现复绿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们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节约利用。
首先,我们将对采石场进行地形调整,修建水源涵养区和水库,以收集和存储雨水。
这样可以减少雨水的流失,增加水资源的供给,并为植被提供持续的灌溉水源。
同时,我们还将修建防渗水池,防止未经处理的废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其次,我们将加大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力度。
通过建设人工湖泊、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引入湖泊,并引入水生植物和适宜的鱼类,提高水质,形成完整的水生态系统。
同时,湖泊周围植被的种植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复绿效果,提升湖泊的生态功能。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采石场复绿不仅仅是植被的恢复,还需要保护和恢复野生生物的栖息地。
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首先,我们将划定特定区域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并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野生动植物得以繁衍生息。
在保护区内,我们将禁止人类活动,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
其次,我们将鼓励周边地区的居民参与到采石场复绿工作中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观念。
通过开展环保教育和生态考察等活动,增强公众对采石场复绿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采石场的开采日益增多,这不仅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还对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采石场复绿方案,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地修复计划1. 确定复绿区域:根据采石场区域的大小和复绿预算,制定复绿区域范围,并确保该范围包括采石场的所有开采区域。
2. 土地改良:对于采石后的土地,采取土壤改良的措施,如添加有机物质、改良土壤结构等,以提高其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3. 植被恢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地类型,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复绿。
可以选择具有生态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对土壤有良好修复作用的植物种类,如沙柳、刺槐等。
4. 播种和种植: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播种和种植计划,并确保适时进行播种和种植工作。
在播种和种植过程中,可以配合使用肥料和保护剂,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5. 定期维护:确保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除草、浇水、施肥,以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
同时,定期监测土壤和植物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措施。
二、水资源管理1. 降低水资源损耗:采石过程中常常需要用水来清洗矿石和冷却机械设备,为了降低水资源损耗,可以采用循环水冷却系统和高效清洗设备等措施。
2. 雨水收集利用:在采石场周边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汇集到储水池中,用于冲洗设备、植物浇灌等用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水污染治理:采石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需经过处理才能排放。
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通过沉淀、过滤、生物降解等工艺,降低水污染物的含量,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三、生态修复工作1. 野生动植物保护:采石场复绿方案中应考虑到生境的恢复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可以设置禁止破坏和捕杀野生动植物的规定,并建立相应的保护区域。
2. 鸟类栖息地建设:采石场周边往往是鸟类栖息地的重要区域。
通过植树造林、建立湿地等措施,为鸟类提供适合生存和繁殖的环境。
3. 生态道路建设:采石场复绿方案可以考虑修建生态道路,连接不同的生态岛,提供动植物的迁徙通道,促进物种间的基因流动和生态平衡。
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

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一、采石场的环境影响1. 土地破坏:采石场通常需要大规模挖掘,导致土地的破坏和变质。
2. 水资源短缺:采石场的挖掘和作业会影响到周围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
3. 生态破坏:采石场的开采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植被和动物的生存。
4. 土地资源枯竭:长期的采石活动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枯竭,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1. 土地恢复(1)植被恢复:在采石场结束后,应当进行植被恢复工作,重新植被覆盖土地,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2)土地填充:对于已经挖掘的区域,应当进行土地填充,恢复土地的平整和绿化。
2. 水资源管理(1)水资源保护:采石场结束后,应当对周围的水资源进行保护,建立水资源保护区,防止水资源短缺和污染。
(2)水体恢复:对于采石场附近的水体,应当进行水体恢复工作,清理水体、恢复水质,保护水资源。
3. 生态保护(1)采石场周围的生态保护区应当得到严格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等方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还原生态系统:在采石结束后,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保护,恢复采石前的自然环境。
4. 社会经济发展(1)采石场恢复后,应当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鼓励发展绿色产业、旅游业等,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2)政府应当加大对采石场恢复工程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采石场的恢复工作。
三、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实施和管理1. 政府监管(1)政府应当加强对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方案的落实和效果。
(2)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采石场的监测和评估,定期检查恢复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并对不符合要求的采石场进行整改或关闭。
2. 环保组织监督(1)环保组织应当加强对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监督和评估,推动采石场的恢复工作。
(2)环保组织应当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同监督和评估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实施和效果。
四、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意义和作用1. 保护环境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减少土地破坏、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近些年来,大量采石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愈发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也开始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开采后,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造成的废弃石渣场,还有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无处栖身的情况。
因此,针对采石场,采取复绿方案的做法显得十分必要。
采石场的复绿方案,首要的是要进行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
因为采石过程中很多植被已经被土地上搬除走,需要重新种植,在土地上添加肥力,让植被得到恢复。
目前大部分采石场,在采石区采完石头后,会进行植树造林等工程。
但是这些工程不是完全能够满足恢复植被的需要,需要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复绿方案。
其中之一的方法就是人工播种草籽,让种子在土壤中发芽生长。
由于土地质地和光照等条件的不同,对于不同采石场区域的复绿,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策略。
有些采石场的土地质地较为干瘪,植被恢复较为困难;而有些则比较湿润,可以通过水的管理来实现种植植被的目的。
除此之外,采石场复绿方案还可以采用生态修复的技术,比如将一些小溪流些许修复,提升了生态环境的质量。
对于采石场所在的地区,很多时候周围还有其他的社区和村庄。
采石场的复绿方案如果要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考虑当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人口就业等综合因素,从而让采石场复绿方案对当地发展造福更多。
实际上,采石场的复绿方案虽然在举措上不是很复杂,但是具体执行起来还是有挑战的。
尤其是由于采石场的土地性质不同,很多采石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便,所以资源整合和人力投入都比较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力量联手合作,共同推动采石场复绿方案的实现。
总体来说,采石场如何实现复绿的问题虽然比较大,但是也离不开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协作,实行生态修复、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措施,才能把采石场变成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这样一来,就能保护野生生物、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并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
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程方案

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程方案1. 简介矿山石场是矿业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开采后遗留的空洞和石块堆积的地方,由于长期开采和未经适当管理,矿山石场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修复和改善这一问题,需要进行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程,以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土壤质量和水源保护。
本文将提出一种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程方案,旨在恢复矿山石场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工程流程2.1 调查与评估首先,需要对矿山石场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估,了解其规模、类型、土壤质量、水源等方面的情况。
调查与评估包括以下内容:•矿山石场的几何形态、面积、深度等参数;•矿山石场内的植被状况、种类和根系情况;•土壤质量、水质、养分含量等测试与评估。
2.2 土壤修复根据调查与评估结果,针对土壤质量问题,制定相应的土壤修复措施。
土壤修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质、养分和微生物等,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重金属污染处理: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土壤中存在的重金属污染,如土壤淋洗、吸附剂处理等;•土壤覆盖:在需要的地方,采用覆盖材料(如草坪、地膜等)来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2.3 生物复绿为了恢复矿山石场的生态系统,需要进行生物复绿工作。
生物复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选择适应性强、快速生长的植物进行种植,以加速植被的恢复。
这些植物可以是当地的草本植物、乔木等;•植物配置和微地形调整: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微地形调整,提供适合生长的环境和生境复杂度,以促进植物根系的扎根和土壤的固定,防止水源的污染和土壤的侵蚀;•生物多样性提升:通过引入不同种类、功能和层级的植物,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稳定。
2.4 管理与维护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持续的管理与维护,以确保植被的健康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管理与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定期浇水和养分供应:根据植物的需求,定期进行浇水和养分供应,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定期修剪和管理: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定期进行修剪和管理,以保持植被的良好状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定期监测和评估:定期对矿山石场的植被和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其恢复和稳定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采石场作为对自然环境有潜在影响的行业之一,需要采取措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种采石场复绿方案,旨在通过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减轻采石场对周边环境的损害。
1. 问题背景采石场开采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采石活动不仅破坏了原有地表植被,还会导致表层土壤流失,污染地下水资源。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恢复采石场的生态环境。
2. 植被恢复方案采石场植被恢复是复绿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可以有效地恢复采石场的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2.1 选择适宜的植物根据采石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本土植物种类进行种植。
这些植物应具有耐旱、耐寒、抗风蚀等特点,以适应采石场的复杂环境。
2.2 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根据采石场的地形地貌、土壤特性等,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
例如,可以在高海拔地区种植高山植物,以便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抗风蚀能力。
2.3 种植和管理按照制定的种植方案进行植物的种植和管理工作。
种植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植物的根系,避免破坏采石场的土壤结构。
3. 生态系统重建方案除了植被恢复外,生态系统重建也是采石场复绿方案的重要内容。
生态系统重建旨在恢复采石场的生态功能,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以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改善采石场周边生态环境。
3.1 湿地恢复在采石场退坡和水体沉积区域,可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植被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水生生物的繁殖。
3.2 林地重建采石场退坡地可以进行林地重建,种植乔木和灌木等植被。
这样不仅能够提供遮阳作用,改善微气候环境,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4. 监测和评估复绿方案的实施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评估,以保证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定期的生态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
矿山复绿施工方案精选3篇

矿山复绿施工方案精选3篇矿山复绿施工方案篇一矿山复绿是指通过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使其恢复成为适宜生态系统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场所。
矿山复绿施工方案是指对矿山进行复绿工程的具体操作计划,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流程、安全措施等内容。
一、工程设计1. 矿山复绿的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矿山地质、水文、土壤等特点,结合当地的气候、植被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复绿方案。
2. 设计应包括矿山地形的调整、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内容,确保复绿工程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二、施工方案1. 矿山复绿施工应采取逐步实施的方式,分阶段进行,确保每个阶段的工程质量和安全。
2. 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矿山复绿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采用生态友好型的施工工艺和材料。
三、技术流程1. 土地整治:对矿山地形进行调整,包括填平坑洞、平整地表等,为后续植被恢复做好准备。
2. 植被恢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植被特点,选择适宜的植被种植,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
3. 土壤改良:对矿山土壤进行改良,包括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四、安全措施1. 矿山复绿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控,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总之,矿山复绿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确保矿山复绿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矿山复绿施工方案篇二一、工程背景与目标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实现生态恢复和改善周边环境,决定实施矿山复绿工程。
本工程旨在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恢复矿山地区的植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并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1)现场勘查:了解矿山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
(2)制定施工计划: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人员组织、材料设备、安全保障等。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1. 引言人类的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采石场作为资源开发的一种形式,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修复采石场所带来的破坏,我们需要制定一种复绿方案,以恢复采石场周边的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2. 恢复土壤生态采石场开采过程中,土壤层被破坏,导致植被无法生长。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植物营养物质来改良采石场的土壤质量,提高其透水性和肥力。
- 植树造林:在采石场周边或内部的适当区域内进行植树造林,引入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以增加生态多样性和恢复土壤固结。
3. 水资源管理采石场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随之产生的矿物废水也会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管理好水资源并减少对水体的影响,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水资源回收:对采石场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提取可回收的水资源用于工业用水或植物灌溉等方面,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 减少水体污染:通过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4. 环境监管与管理为了确保采石场复绿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严格的环境监管和管理:- 定期监测:对采石场周边的土壤、水体和空气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 监督执法: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对采石场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执法,确保合规操作和控制污染的有效实施。
5. 教育宣传为了提高公众对采石场复绿方案的认知度和支持度,需要进行相关的教育宣传工作:- 举办宣讲会:定期举办关于采石场复绿方案的宣讲会,向公众普及采石场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复绿方案的重要性。
- 增加媒体曝光:通过新闻报道、网络文化等渠道,增加对采石场复绿方案的曝光度,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支持。
6. 结论采石场复绿方案是修复采石场所带来的生态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恢复土壤生态、水资源管理、环境监管与管理以及教育宣传等措施的综合实施,我们可以逐步实现采石场周边生态的恢复与保护。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将失落的土地还给自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频繁。
其中,矿山的开采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最直接的利用方式之一。
然而,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会对地球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采石场作为矿山开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特殊的形态和开采方式,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更是不容忽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什么是采石场通常是开采石材、石灰岩等建筑或工业原料的重要矿山,由于挖掘方式的特殊性,可能会留下巨大的矿坑或者巨大的挖掘面积,严重破坏当地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等。
就是针对采石场的环境恢复与保护计划,主要是通过生态恢复、工艺改进来建设绿化、生态净化设施,还采石场失去的生态资源,使它具备新的经济价值,防止资源的进一步浪费。
这个方案旨在将采石场的破坏恢复到尽量最少,还原采石场的自然环境,增强采石场自然美态,达到“采石复绿,自然回归”之目的。
二、的意义采石场占用的土地几乎无法用于耕种和人居,蕴含着大量的荒废土地,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地区的环境生态,加剧了土地贫瘠和环境污染。
的最大意义就是将这些荒废的土地还给自然,让这些不毛之地重新有了利用价值和利用空间,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三、的具体措施(1)实施生态恢复首先,恢复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包括建立植树造林、草场、湿地公园等,重建植被覆盖、种植草地,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和栖息条件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2)矿渣治理其次,要对矿渣和其他固体废物进行全面的治理,对矿渣进行填埋或再次利用。
(3)水资源管理再次,要对采石场水资源进行管理,保证水源安全。
(4)建设生态水系针对采石场的无法修复的矿坑地形,应该利用其固体体积空间,建设大型生态水系以进行水文调节、人工湿地处理、水质净化等作用,同时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境。
(5)开发旅游价值针对采石场复绿后形成的景观价值,开发其旅游功能,构建城市旅游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带,增加经济效益,并且提高环保意识。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采石场的开采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然而,采石活动却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导致土地沟壑纵横,植被消失,水源枯竭等问题频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且可持续的采石场复绿方案。
1. 环境评估和规划在实施采石场复绿方案之前,首先我们需要对当前采石场的环境进行评估。
包括土地的质量、植被的丰富程度、水源的情况等。
通过评估结果,我们可以确定需要采取的复绿方案的具体内容。
同时,在规划复绿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采石场周边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需求,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土地修复和植被恢复土地修复是复绿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需要对采石场的开挖面进行修复和填补,填补松散土壤,加固采石坑壁,以防止坍塌。
其次,在填补完成后,需要进行土地的平整和修整,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为了恢复采石场原有的植被,我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栽植工作。
根据评估结果,选取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栽植,包括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
同时,要进行合理的植物布局和植被多样化,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 水资源管理采石活动常常导致水源的枯竭,严重影响当地的水资源供应。
因此,在采石场复绿方案中,水资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需要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以及收集雨水等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
此外,可以进行灌溉工程,为复绿区域提供充足的水源。
4. 生态监测和管理为了确保采石场复绿方案的长期效果,需要进行有效的生态监测和管理。
通过定期的调研和采样,对复绿区域的植被生长、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和制度,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持续性发展。
5. 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复绿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因此,在方案的推广中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采石场复绿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复绿工作中来。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建筑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采石场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由于采石场的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复绿方案来修复这些受损的区域。
复绿方案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将原本被采石活动破坏的土地恢复成适合植被生长的绿色区域。
这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环境供人们休闲和娱乐。
采石场复绿方案的重点在于土地恢复和植被重建。
首先,就土地恢复来说,采石场的地质环境已经被破坏,土壤质量通常较差,含水量低,缺乏养分。
因此,复绿方案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例如引入有机肥料和植物病虫害控制剂,增加土壤的肥力。
此外,还可以修复土地的水源问题,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增加土壤含水量,提供植被生长所需的水分。
其次,植被的重建也是复绿方案的核心内容。
对于采石场来说,由于土地的破坏和环境的限制,植被的恢复面临很大的挑战。
因此,复绿方案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例如生长速度快、耐干旱的植物。
此外,为了增加植物的生存率,可以采用覆土和灌溉等技术手段,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还可以在采石场周围种植乔木和灌木,形成绿色屏障,起到遮风挡尘的作用。
除了土地恢复和植被重建,还可以借助其他手段来进一步改善采石场的环境。
例如,在复绿方案中可以考虑引入蜜蜂及其他昆虫,促进植物授粉和传播花粉,提高植物的繁殖率。
此外,还可以建立人工湖泊或水塘,为采石场提供水源和湿地环境,吸引水生动植物栖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采石场复绿方案的实施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进行。
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和推动采石区的复绿工作。
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采石场的监督,确保复绿方案的有效实施。
总之,采石场复绿方案是修复破坏性开采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它不仅可以改善土地质量,恢复植被,还能够创造更美好的环境供人们享受。
然而,复绿方案的实施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2019年-9月XDX 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作业设计设计单位:研究所主管单位:农业和林业局建设单位:石料有限公司项目名称: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作业设计主管单位:农业和林业局建设单位:石料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单位:研究所法定代表人:项目设计负责人:资格证书号:参加规划设计人员:研究所:农业和林业局:签发人:言因此废弃采石它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农业和林业局组织对各个石场开采过界地块进行勘定并规划设计复绿。
石场复绿造林工程旨在修复采石场开采过程中及关闭废弃后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景观破坏问题。
复绿造林工程以人工造林、补植套种、种灌种藤喷草的方法来加速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这对于稳定区域环境气候、确保“双增”目标、促进我市生态建设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做好本项目建设,受农业和林业局委托,研究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与揭农业和林业局的专业技术人员,于2017年3月对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勘定石块开采过界面积329.9亩。
核定可绿化面积291.2亩,编写了《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设计》。
本作业设计包括:1、作业设计说明书;2、附表;3、工程位置示意图;4、造林作业小班现状照片;5目录前言第一章基本情况 (1)第二章设计指导思想、依据及原则 (2)一、指导思 (2)二、 (2)三、 (2)林地位地立地条林地分布 (3)第四章造林技术设计 (4)一、林地清理 (4)二、整地 (4)三、造林密度 (4)四、回土与基肥 (4)五、树种…5六、 (6)七、 (7)栽喷育与追肥 (8)十二、造林验收 (9)十三、日常管护………………………………………………………………………… (9)第五章工程量和物资需要量 (10)一、工程量 (10)二、物资需要量 (11)第六章投资一、投 (12)二、主要12概算结金来管理与保障措施 (17)一、组织管理 (17)二、保障措施 (17)第八章验收标准 (19)第九章效益分析 (20)一、生态效益 (20)二、 (20)附表:附表1附表2附表3附表41、第一章基本情况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地点,主要区域是开采过界部分,造林地是过界迹地及周边疏林地,属村山地,本点内有丰富的花岗岩矿材,地貌有破损山体、石壁、石坑、废弃石料、沙土、土道路等,地表植被破坏殆尽,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
因此,进行造林绿化是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21.4℃,极端最低气温-2.76789.9℃-78041.2℃,无霜期345水量2124mm21406公顷。
林业用地38%。
2015年全区活立木蓄积量,林木绿化率约39.5%。
一、指导思想运用森林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兼顾长远,通过人工造林的措施,乔、灌、草、藤相结合,促进石场生态恢复和绿化美化当地生态环境。
二、设计依据1、《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2、《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3、《广东省造林管理办法(暂行)》三、设计原则1.可操作性的原则。
2.第三章设计布局一、造林地位置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造林地位于村,属林地。
二、造林地立地条件壤,核定过界面积329.9为宜林荒山荒地;136.3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需进行复绿面积329.9亩,全分151.9亩,采用穴状客土人工造林方法复绿;疏林地面积136.3亩,采用补植套种造林方法复绿;适宜采用喷草技术措施绿化坡面3亩;碎石地块或陡峭破损山体坡面沿其基底及顶部种植灌木、藤本方法进行复绿长度3.58公里。
第四章造林技术设计一、林地清理林地清理工作主要是土地平整及客土。
由于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造林地地表植被及大部分土壤已被破坏,对影响造林的废弃物进行清除。
二、整地客土:3.58客土,挖穴后放入种植土;151.9不强调严格三、造林密度根据林地植被现状以及立地条件:1.人工造林按株行距1.5×2m,每亩222株;2.补植套种按株行距3×4m,每亩56株;3.灌木和藤本按株距1.5m规格进行种植,每公里(含基底和顶部)种植1334株。
四、回土与基肥施好基肥是保障所栽苗木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施肥在回穴土时进行。
回土要打碎及清除石块、树根,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当回土至50%左右时,每穴施放2kg优质有机肥,有机肥必须带有活性菌株,禁止使用没有活性菌的有机肥。
平穴备栽。
五、树种选择与配比树种选择:33.58公里长陡峭石壁坡面树种配比:①151.9亩人工造林地块按每亩马占相思30%、桉树40%、台湾相思30%进行树种配比种植。
②136.3亩补植套种地块每亩马占相思50%、台湾相思50%进行树种配比种植。
③3.58公里长陡峭石壁基底和顶部客土种植地块按簕杜鹃25%、葛藤25%、爬山虎50%进行树种配比种植。
④在3亩坡度介于30°至60°之间、含石量较多并含少量沙土的坡面采用喷草措施,作业流程为锚固挂网→喷种植土→喷草籽→覆盖→喷水管护。
草籽包含狗牙根、野菊花、百喜草等和胡枝子。
覆盖材料为无纺布。
六、类型设计1、造林类型采用人工造林、补植套种、3.58公里长石壁坡3亩坡度介于30°至采用喷草籽的技术措施。
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编制了作业设计类型,见表4-1。
表4-1 作业设计类型表采用随机混交方式,要求相邻的同一树种原则上不超过5株。
藤本种植在石壁上部及坡上部种植勒杜鹃、葛藤,下部种植爬山虎。
九、栽植栽植应在雨透后的阴雨天进行,要求在五月底前完成。
栽植时先在植穴中央挖一个比苗木泥头稍大稍深的栽植孔,去掉苗木的包扎材料或营养袋后,带土轻放于栽植孔中,扶正苗木适当深栽,然后在苗木的四周回填细土,回满时用手把回填土压实,使苗木与原土紧密接触。
继续回土至穴面,压实后再回松土呈馒头状,以减少水分蒸发。
十、喷草喷草措施,无纺布。
十一、抚育与追肥1平方米范围内5-6月抚育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当年9-10月抚育时进行第二次追肥。
每次施放国产复合肥0.1kg/穴。
具体施肥方法是在除草、松土、培土等工序完成后,沿树冠垂直投影线方向两侧各开挖深5-10cm的浅沟,将肥料均匀地施放于沟内,然后用土覆盖,以防肥料流失,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十二、造林验收造林任务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按国家、省现行有关要求组织验收。
十三、日常管护旱天应浇水确保成活,喷草坡经常喷水养护。
同时,做好病虫害二、物资需要量1、苗木需要量根据作业设计类型,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需苗木6种,苗木总数量46130株。
苗木需要量见表5-2及附表3。
表5-2 建设工程苗木需要量统计表(单位:株)第六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一、投资概算依据结合区近年来造林工程实际投资情况和现阶段生产资料物价水平以及劳动力市场情况进行估算,苗木、肥料、工价均采用市场咨询价取平均值。
根据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构建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直接投资概算模型。
各作业设计类型直接投资概算模型见表6-2。
表6-2 建设工程直接投资概算模型表(单位:元/亩、公里)占14.0%;回土施肥投资36904.26元,占7.0%;基肥投资92260.64元,占17.5%;苗木投资42139.96元,占8.0;栽植投资76904.26元,占14.6%;抚育投资75653.72元,占14.3%。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包括工程调查设计费、监理费等)为30000.00元,占5.7%。
五、资金来源石料有限公司采矿迹地及疏林地造林工程建设资金来自开采单位资金。
第七章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一、组织管理农业和林业局负责组织工程的具体实施,组织工程招投标、工程二、保障措施施工方要提前做好准备,培育或储备、调运足够的苗木,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3、严格实行工序管理造林工程施工时间长,技术难度大,施工工序繁多,要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必须按设计标准对工程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管理,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均需进行质量检查,达不到标准的必须进行返工,直至达到合格标准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4、抓好施工前培训施工前培训是工程实施之前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
施工人员是设计的直接执行者,工程建设的技术总负责人要在工程实施之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事前的技术指导,认真领会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技术关键,特别是要抓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和职业道德培训,术要求,减少失误和返工事故。
5、加强抚育和管护第八章检查与验收项目建设完成后,建设单位先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1、石场复绿工程要对复绿的成效进行严格检查验收。
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各项作业随时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造林结束后当年内组织全面验收,主要对造林地点、面积、树种、密度、造林成活率、林木长势、当年抚育情况等进行检查。
2告上报。
3、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未经批准,擅自调整该项目是保山植绿工程,能根治区内尘土飞扬污染环境,遏制水土流失,还绿水青山于民,改变山体破碎、岩石裸露的局面。
该项目建设竣工后,能更好地加快建设区域森林植被恢复,有效地推动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进程。
工程建成后,可提高建设单位森林质量和森林覆盖率,对本地区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各种生态效能转换价值将远超过其自身的经济价值。
二、社会效益本项目彰显政府和社会保护环境、杜绝乱开乱采的决心,在社会上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项目的实施,在林地清理、挖穴、育苗、栽植、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