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人物素材:曹操
![人物素材:曹操](https://img.taocdn.com/s3/m/e01e384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5.png)
曹操人物简介: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安徽毫州)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人物素材:(一)经典语录: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翻译: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翻译:计划的实施,就像转动圆的物体一样的快,那么你的事情就如同摧枯拉朽般的极容易成功。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翻译:神龟虽然长寿,但终有死亡的时候;飞龙尽管能腾云驾雾,神通广大,但最终也要化为乌有。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翻译:人生命的长短,不只是由天来决定的,您只要能很好地保养身体,做到身心健康,是可以做到延年益寿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翻译:老了的千里马,虽伏在马厩里,但仍想着还可以驰聘千里;有雄心壮志的人,虽然老了,但他高远的志向仍毫无减退。
(二)人物事略1.疑杀华佗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
遗憾的是,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2.废除寒食节“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严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
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们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一百余天。
曹操有一年视察并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每年度过“寒食节”的方式,己经非常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于是下令废除。
3.提倡薄葬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
关于曹操的名言名句
![关于曹操的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0b6c72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6.png)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以下是他的一些著名名言名句:
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三国演义》)意思是宁可让我辜负全天下的
人,也不能让全天下的人辜负我。
2."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这句话强调了世事变迁的规律,表明长期分裂的
局面最终会走向统一,而长时间统一的局势也会分崩离析。
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意思是若一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处境,那
么终将遭到天地的惩罚。
4."宁可我负天下人,千万不可天下人负我。
" 这句话再次强调了个人的坚定决心,表示
宁愿辜负全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全天下的人辜负自己。
5."人若无名,尚可图存;名若不传,亦可安居。
"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的名誉和声望,认
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名声,仍然可以过上平安的生活。
这些名言名句展示了曹操的智慧、决断力和对待权力的态度。
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
曹操最经典的名言_三国曹操的经典名言名句80句
![曹操最经典的名言_三国曹操的经典名言名句80句](https://img.taocdn.com/s3/m/3726d3c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3.png)
曹操最经典的名言_三国曹操的经典名言名句80句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权臣之一,被誉为乱世之雄。
他智勇双全,为人机智狡诈,善于用兵,治国有方。
下面是曹操最经典的名言,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1.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2. 天下大事,为了我一人之私,而让天下百姓颠沛流离,不可取。
3. 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获得胜利。
4. 抓住自己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5. 此心光明,自得其乐。
6. 人生如戏,一切随缘。
7.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8. 笑里藏刀,人面不可信。
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0.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 人生在世,须要敢于追求。
13. 不欲戴厚德于身,何必希忍辱于人。
14. 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
15. 人生志不过如此,守身安份,一统天下。
16. 世间之事,不过是浮云过眼罢了。
17. 世上没有难事,只怕有心人。
18.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 名誉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实力。
20. 貌合神离,取人之心,无需付出太多。
21. 枯木逢春,再难也有新生的希望。
22. 光明之下,有黑暗难免。
23. 投机取巧,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难。
24. 无论多少困难,我都会勇往直前。
25.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中没有得到教训。
26. 选择正确的方向,才能达到目标。
27. 为了目标不惜一切代价,这就是真正的决心。
28. 过去的所有伤痛,只会让我更加坚强。
29. 风雨过后,阳光会重新照耀。
30. 善于利用机会,才能成功。
31. 机会是自己争取出来的,不是等待的结果。
32. 机会只留给那些准备充分的人。
33. 谋定而后动,不要指望偶然的成功。
34. 身在曹营心在汉,无论身在何地都要忠于自己的初心。
35. 凡事要量力而为,不可贪而不足。
36. 大胆创新,不怕失败,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成功。
37. 居安思危,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8. 不择手段,只会让自己蒙羞。
三国曹操经典语录
![三国曹操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a21831d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b.png)
三国曹操经典语录1.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孙盛《杂记》2.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
——《魏书·武帝纪》3.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曹操《短歌行》4.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以权宠,使至于此。
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智囊·明智部·曹操》5.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二》6.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魏书·武帝纪》7.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魏书·武帝纪》8.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曹操《论吏士行能令》9.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魏书·武帝纪》10.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述志令》1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12.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13.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曹操《述志令》14.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15.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魏书·武帝纪》16.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求贤令》17.贼在背后,乃白!——《魏书·武帝纪》18.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
——《魏书·武帝纪》19.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曹操说贾诩20.天地间,人为贵。
——曹操《度关山》21.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魏书·武帝纪》22.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2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4.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曹操的名言_名人名言
![曹操的名言_名人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2341413feff9aef8941e06aa.png)
曹操的名言1、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3、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4、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5、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6、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7、性不信天命之事。
8、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9、天地间,人为贵。
10、黜陟幽明。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3、月明星稀,乌雀南飞14、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15、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
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16、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17、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
何必多问!”18、:“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
今事不成,乃天意也!”19、“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20、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21、其二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遥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22、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23、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关。
24、“竖子不足与谋!”25、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26、公急上马!洪愿步行27、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28、吾若再生,汝之力也2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30、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
31、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髃英,孰逾于此?”32、士死知己,怀此无忘33、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34、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一代枭雄曹操的20句名言
![一代枭雄曹操的20句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d17adb2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e.png)
一代枭雄曹操的20句名言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被人称为“一代枭雄”。
一起来欣赏一下曹操的经典语录: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6.明君不赏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7.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8.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9.天地间,人为贵。
10.生子当如孙仲谋!11.临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1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13.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4.汝妻子,吾养之15.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16.汝休小觑我。
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17.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18.宁我负人,毋人负我!19.知错,改错,不认错!20.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曹操的名言警句
![曹操的名言警句](https://img.taocdn.com/s3/m/e17b21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8.png)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名言警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对忠诚和责任的看法,表明他宁愿自己承担责任,也不愿意辜负他人。
2.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他用朝露比喻人生的短暂,强调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和重视,他强调了人才对他的事业的重要性。
4. “天地之间,人为贵。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对人的尊重和重视,他认为人是最宝贵的存在。
5.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对孙权的赞赏和尊重,他认为孙权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领袖。
6. “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对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认为作为一个官员应该时刻想着为国家做出贡献。
7. “以蝼蚁之里而撼泰山,何其愚也。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的勇气和决心,他认为即使力量再小的人,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气,也能够撼动巨大的困难。
8.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对志向和友情的重视,他认为一个有志向的人应该胸怀宽广,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和朋友的距离。
9.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对追求梦想和目标的决心和毅力,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并且不断努力实现它们。
曹操的名人名言大全
![曹操的名人名言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3e864a4bceb19e8b8f6ba64.png)
曹操的名人名言大全曹操的名人名言大全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曹操的名人名言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性不信天命之事。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天地间,人为贵。
黜陟幽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心恬澹,无所(Kai)欲。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何人杀吾近侍?”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三国演义曹操的名言
![三国演义曹操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3cc0d6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2.png)
《三国演义》中曹操有很多名言,以下是一些比较著名的:
1.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体现了曹操的自私和霸道,他宁愿自己对不起天下人,也不允许天下人对不起他。
2.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曹操在见到孙权的英武后发出的感慨,意思是生儿子就应该像孙权那样。
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虽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的豪情。
4.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思想。
5.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渴望像周公那样招揽人才,使天下人心归附的愿望。
6.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是曹操对英雄的定义,强调了英雄要有远大的志向和谋略。
这些名言展示了曹操的性格特点、政治理念和人生态度。
曹操的名言、外貌和相关故事
![曹操的名言、外貌和相关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743ce5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6c.png)
曹操的名言、外貌和相关故事
关于曹操诗集外貌名言故事相貌:
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他矮胖短小,身高不及当时的七尺(约一百五十五公分),圆脸、大眼、短须,不但不阴险、威武,而且有点滑稽;个性上古怪刁钻、好恶作剧,但却热情,富魄力,交友坦诚,感染力强。
故事:曹操精于兵法,在统一北方起到了积极作用,黄巾起义之后,东汉解体,军阀混战。
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
从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
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立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曹操善长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赞之“改造文章的祖师”。
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年轻时期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
乔玄对曹操
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
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曹操名言名句经典语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曹操名言名句经典语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2b311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0.png)
曹操名言名句经典语录1.万事开头难,做人要有始有终。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吾虽老矣,尚能饭否?6.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7.吾愿操舟沧海,葬剑江山。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人生如寄,何忍毁之。
10.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1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12.磨刀霍霍向著宁,要想杀曹操。
13.生存就是为了死亡。
14.乱臣贼子,安敢造次。
15.宁可我负人,切勿人负我。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8.事急,管他狗屁汉子。
19.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做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
20.十恶不赦、地狱之火难烧之人。
21.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22.英雄一怒为红颜,红颜一哭为英雄。
23.男儿生有万丈志,横扫山河破虏骑。
24.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25.人生就像一场戏,看你怎么演绎。
26.胸中无志,天地尺寸可测。
胸中有志,日月可明可替。
27.自是英雄出少年,英雄年少凤凰池。
28.战胜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所以我只害怕无所畏惧。
29.您也别看我现在似乎失败了,其实是被内奸破坏了。
30.人生有进退荣辱成败,可以使您充份领教,无可怀疑。
31.四海名山藏古迹,两腋神功细品来。
32.连天地也变色于心,岂能便宜了佞臣贼子。
33.凡是再深的记忆,经过一段时间也会模糊。
34.我命由我不由天。
35.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36.身高一尺心高十丈。
37.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38.豺狼当敉平,猛虎当揍死。
39.真是别后会有期。
40.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41.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42.志者自有千计万计之力,海底针之力也,如气势之磅礴壮丽者,未可胜数。
43.事业看似坎坷,实则处处机会。
44.内怀大志,外塑豪杰性情。
45.世人皆注重外部,我则专心塑造内在。
46.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大智大勇。
曹操说过的名言
![曹操说过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ba16c448d5bbfd0a7856735e.png)
曹操说过的名言
唯才是举
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安敢败我诗兴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
何必多问!
龙,能大能小,能曲能伸.大者,吞云吐雾,小者,隐匿遁形
若天命在孤,孤愿当周文王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以蝼蚁之里而撼泰山,何其愚也
1。
曹操语录短句文案
![曹操语录短句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cf33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6.png)
曹操语录短句文案目录一、曹操语录简介二、坚决的信念与智慧三、领导才能与权谋之道四、对待敌人与智者的深思五、处理人际关系与处世之道六、战争与兵法之精要七、人生哲理与处事原则一、曹操语录简介曹操,字孟德,是中国东汉末年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开创了魏国并成为一代霸主。
其语录中所蕴含的智慧思想,至今仍影响着后人。
二、坚决的信念与智慧曹操强调信念的重要性,他说:“吾虽不识礼义,但知其大体。
”他认为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要坚定信念并保持清醒的思维,才能在困难中取得胜利。
三、领导才能与权谋之道曹操在统治魏国的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权谋之道。
他强调:“英雄所见略同”,指的是作为领导者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汇聚智慧,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对待敌人与智者的深思曹操在处理敌人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敌人之意不可轻视,但也不可过于忌惮。
”他强调要正确评估敌人,不盲目轻视,也不被恐惧所束缚,保持冷静和智慧。
五、处理人际关系与处世之道曹操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独到的处世之道。
他指出:“交往应当取信于人而不可多言”。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沟通,也强调了冷静与谨慎的态度。
六、战争与兵法之精要曹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争及兵法思想极富看点。
他认为:“攻要唯利是图,守要唯无攻心。
”他强调在战争中要灵活运用策略,同时保持平静的军心。
七、人生哲理与处事原则曹操在其语录中也有着诸多关于人生哲理和处事原则的观点。
他说:“事急可忍,人堪不能。
”他认为在紧急情况下,自己可以忍耐,而不是过多追求完美,并强调了理性和现实的重要性。
以上是对曹操语录的简要介绍和相关内容的概述,他的智慧思想无疑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乱世枭雄曹操最经典的10大名言,句句都是英雄本色!
![乱世枭雄曹操最经典的10大名言,句句都是英雄本色!](https://img.taocdn.com/s3/m/8edebf3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1.png)
乱世枭雄曹操最经典的10大名言,句句都是英雄本色!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认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对于他的文学成就却少有提及。
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他们的诗文沉雄刚健,而又有浓郁的悲情色彩,既有强烈的个性,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古人遗风,因此被称为“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的突出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透过他的文学作品以及一些言论,我们活脱脱看到的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怀、对世间冷暖,有着特别感知的乱世英雄形象。
而是否为“奸雄”似乎看得更模糊了。
关于他的诗文、名言,逍遥子为大家整理了几句,不妨一起欣赏一下。
1、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赏析: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也是历来曹操批评者最有力的话柄。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难道只是我对不起别人?别人就没有对不起我吗?”曹操胸怀天下,能力过人,三国乱局中若没有他,还真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因此他说这样的话,不一定真是奸诈小人的嘴脸。
2、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赏析:这句话出自《让县自明本志令》,全文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旨在表明心迹的文章。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作者在陈述一个事实,东汉末年,社会分崩,军阀割据,皇权陵替。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曹操东征西讨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形式上维护了汉朝的统治。
不得不说,如果没有他情况恐怕只会更糟。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赏析:这句诗出自《短歌行》,是一首抒怀咏志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和歌舞,端起了酒杯,本想开怀痛饮。
忽然间却悲从中来,人生苦短啊,人心还没有完全归附,天下还没有完全太平,一时百感交集,感慨万千!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赏析:这句诗出自《龟虽寿》,是一首抒怀咏志诗。
曹操的诗有哪些名言(精选合集2篇)
![曹操的诗有哪些名言(精选合集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3e5e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f.png)
曹操的诗有哪些名言(精选合集2篇)曹操的诗有哪些名言(篇一)曹操的诗中蕴含着许多经典的名言,这些名言体现了他对人生、权谋和处世哲学的独到见解。
以下是曹操诗作中不低于10句的名言:1. "人生如寄,难得久安。
" 这句名言表达了曹操对人生短暂而无常的觉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和美好的今天。
2. "世事多变难料,兵家常胜非神。
" 这句名言揭示了曹操对战争和权谋的理解,认为胜利不是靠神奇的力量,而是靠洞悉局势和谨慎的计谋。
3. "英雄不问出身,胆识决定成败。
" 这句名言强调了个人的胆识和勇气对于成败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出身的高低。
4. "身世愚陋何宽慰,忧劳怀抱向谁诉。
" 这句名言反映了曹操内心的苦闷和忧虑,表达了他在权谋和政治斗争中所承受的压力。
5. "古来人物皆成云,惟将志气决胜负。
" 这句名言突出了曹操对于个人志气和决心的重视,认为这是成就卓越事业的关键。
6. "门户亲闭难阻志,天涯何处无知音。
" 这句名言表达了曹操对于坚持自己志向和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坚定信念。
7. "上天授人以困境,必定予人以渡过。
" 这句名言体现了曹操对于命运的理解,认为困境并非绝望,人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8. "大丈夫生死相随,岂负权谋之怀抱。
" 这句名言展示了曹操对于身为领袖的责任和忠诚的态度,表示他愿意为了权谋的目标不离不弃。
9. "欲求安乐且宽宥,才略必然倍森严。
" 这句名言强调了曹操对于政治手腕和权谋的要求,认为要想实现安宁和宽容,必须遵循严谨和慎重的原则。
1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这句名言成为曹操最为人所熟知的箴言,表达了他对于个人责任和使命感的强烈认同。
曹操的诗作中还有许多其他名言,它们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见解和灵活的构思展示了曹操作为政治家和将领的卓越才华和独到的智慧。
三国演义曹操名句解析大全
![三国演义曹操名句解析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371a8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d.png)
三国演义曹操名句解析大全
曹操,字孟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名句充满了智慧和哲理,不仅反映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抱负,还展现了他对人生、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以下是一些曹操的经典名句及其解析:
1. 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这句话出自《魏书·武帝纪》,表明曹操对刘备的评价和对其未来的担忧。
2.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出自《短歌行》。
此句体现了曹操的政治抱负,希望统一天下。
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两句话表达了曹操即使在晚年,仍然怀有远大的志向。
4.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
*这句话揭示了曹操对于“英雄”的定义,即有大志并有实现其志的谋略。
5.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诗意味着天地之间的辽阔与伟大。
6.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表达了曹操的胸怀和对人才的渴望。
7.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句话体现了曹操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标准。
8. 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此言出自《三国演义》,展现了曹操对敌人性格的洞察。
曹操说的名言帅气文言文
![曹操说的名言帅气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b82e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7.png)
曹操说的名言帅气文言文
摘要:
一、名言的来源
1.曹操简介
2.《对海而唱》背景
二、名言的内容及解读
1.“对海而唱,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原文
2.解读:对大海的赞美
3.解读:对生死的感慨
三、名言的意义及影响
1.反映曹操的文学成就
2.展现文言文的魅力
3.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四、总结
正文: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名言“对海而唱,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出自《对海而唱》一诗,这首诗描绘了曹操面对大海时的感慨。
这句名言包含了对大海的赞美和对生死的感慨。
原文中,“对海而唱”描绘了曹操面对大海的壮丽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高歌一曲。
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则表达了曹操对生死无常的感慨,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最
终都将归为尘土,这使得人们无法找到一个可以真正倾诉凄凉的地方。
这句名言不仅反映了曹操的文学成就,还展现了文言文的魅力。
曹操运用简洁而深刻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生死、孤独和凄凉的独特见解,使得这句名言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这句名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墨客在创作时都借鉴了这句名言的内涵和表现手法,使得这种对生死、孤独和凄凉的感悟成为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综上所述,曹操的名言“对海而唱,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成就,还展现了文言文的魅力,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操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曹操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1eedc2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1.png)
曹操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怜惜曹操可以说,终其一生,曹操都是在用自己的思考和付出,与人性拼死相争。
活着时没人肯承认他,死后更是遭到否定。
“乱世奸雄”这个标签,虽不能说毫无根据,但确实忽略了一些不该忽略的因素。
倘能够读懂这个人奇特的一生,或许会让我们对人生,对人性有所认识,有所增益。
——雾满拦江《三国真英雄曹操》2.曹操的处事果断年轻气盛的曹操于国都制造血案,打死了帝国高官的亲属。
更吊诡的是,曹操并没有因此而遭到报复,他安安稳稳地继续活了下去,直到闯出更大的名头,成为中国历史上重量级的人物为止。
——雾满拦江《三国真英雄曹操》3.曹操的坏当然曹操也曾经坏过,或者说,他应该很坏。
但当他进入青春期,基本上来说就很难再有坏的机会了——相反,他试图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却遭受到了现实残酷的打击。
而当他采取强硬手段对抗人性的负面力量时,他的形象就在历史上形成了,最终形成了人们对他初始的不好的认识。
——雾满拦江《三国真英雄曹操》4.评价不一在中国历史上,曹操始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可谓大相径庭,夸他的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贬他的人,说他是“乱世之奸雄”。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曹操凭借其文治武功在三国群雄并起的时代,成为一位耀眼的明星,并照耀了无数后来者。
鲁迅先生认为他“至少是一个英雄”,易中天教授则断言他是一个“可爱的奸雄”。
——李敬《曹操何以成大事》5.举世公认军事家曹操是一个世所公认的军事家。
这是时代要求所使然,也是他自我研习兵法理论和长期战争实践的结果。
他自幼“博览群书,特好兵法”,他鞍马劳顿,倥偬一生,御军三十余年。
诸家兵法理论帮助他认识战争规律,得知了战略战术之要,从而游刃于战乱之际,发展了兵法理论。
他的军事著作,富有独到的军事见解;他的作战实践,既有成功之举,也有失败之例,但不管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均同他的军事著作一样,无不体现着他的军事思想。
——沙金《曹操传》6.曹操的性格曹操做事善谋,为人奸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经典名言一若天命在吾,吾愿为周文王矣经典名言二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路下八邦;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短歌行、出气唱》经典名言三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经典名言四死不可怕,死是凉爽的夏夜,可让人无忧的安眠。
世人,昨日看错我曹操,今日又看错了,也许明日还是看错。
可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不怕别人,看错我----《三国演义》经典名言五允许我负用于下下人,不许用于下下人负我!----《还地失打走国演义》经典名言六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三国演义》经典名言七宁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经典名言八你说我负了你们开气这下人可你们开气这下人那一曾善待过我?经典名言九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经典名言十故物来民真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家这。
心时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着第,动物来民真事眼遗策。
自在物来民真旅,为小不有余年,得起能成他当同骑乘,坐共幄席,到可禽吕布,还不地取眭固,斩袁谭心时如首,格金去朔土心时如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到可,以枭袁尚。
虽假时别那他样来年威,易为指麾,起事样么于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小不里由嘉。
他当你向想在声起事表显,短命早终。
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国走奇佐。
宜追增嘉封,时别那他前千户,褒亡为存,厚来民真劝来也。
”经典名言十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经典名言十二“里才和里都然来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
葬毕,皆除服。
其么种兵屯戊者,皆不得离屯部。
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心大藏并子玉珍宝。
”经典名言十三今如觉种并生下与英雄,唯君与操风着中,哈哈哈哈。
----《英魂后一刃》经典名言十四宁我负人,无人负我。
经典名言十五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
经典名言十六这好们道,委屈的人多啦,一山风用功成万骨枯,大卢上以月去,尽是英雄血----《起主那那笑过起国演义》经典名言十七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的同时也失去斗志。
----《新三国》经典名言十八有心样想每事夫多每把将,未必能不开取,不开取每事夫多每把将,未必能有心样想。
邱下学岂笃心样想,苏秦岂守信焉?用过都邱下学定汉业,苏秦济弱燕。
由此言每事夫多每,把将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意,则把将都国别她遗滞,官都国别她废业也。
----《敕有司取把将毋废偏短令》经典名言十九实们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到上能能哭死董卓否?----《起走中学国演义》经典名言二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短歌行》经典名言二十一昨天你看错了我曹操,可是今天呢?你又看错了,但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我。
----《新版三国》经典名言二十二利剑不在手,结友何须多。
经典名言二十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经典名言二十四对酒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经典名言二十五宁要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负我一人。
经典名言二十六若称英雄,必须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含宇宙家格机,吞吐小自生第家格志,上知小自文,下知生第要没金,出到为英雄也。
----《经典咏流传》经典名言二十七世人昨天看错我,今天又看错我,也许明天还会看错我,但我依然是我。
我从不怕世人看错我,我依然是我。
----《三国》经典名言二十八欲胜于人必先立己于不败经典名言二十九色历如个胆薄,好谋如个于小断,干大山她和任如个惜也看,见小才大当的如个亡命。
----《来道种当的联盟们中大来道种当的司胡懿》经典名言三十忧思难忘/慨当以慷----《短歌行》曹操的简史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1][2]。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3],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进爵魏王。
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曹操——崭露头角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
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
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
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任顿丘(今清丰县)令。
光和元年(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濦强侯宋奇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
其后,在洛阳无事可做,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
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
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
尔后,曹操又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日益腐败,曹操知道无法匡正。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
随之迁为济南相。
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
济南国(今山东济南)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
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
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
“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
朝廷徵还其为东郡太守,拜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
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
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今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
[12]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曹操——逐鹿中原初平四年(193年)秋天,曹操的父亲曹嵩来曹操处路上,被陶谦派兵杀害,曹操遂进兵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向东南扩展势力。
陶谦退守郯县。
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
次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
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东郡守备陈宫对曹操不满,于是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迎吕布为兖州牧。
吕布为当时名将,先为董卓部将,后与王允定计诛杀董卓。
当时只有鄄城(今山东鄄城)和东郡的范(南范县)、东阿(今山东阳谷)两县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别由司马荀彧和寿张令程昱、东郡太守夏侯惇等坚守,形势异常危急。
曹操从徐州赶回,听说吕布屯于濮阳,遂进军围攻濮阳。
二军相持百余日,蝗灾大起,双方停战,曹操军还鄄城。
此时,曹操失去了兖州(治今山东郓城西北),军粮已尽,袁绍派人来劝说想让曹操投靠他,让曹操举家迁到邺县当人质。
曹操本打算答应袁绍,多亏程昱劝阻,曹操才打消这个念头。
东汉割据地图兴平二年(195年),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三败之,破定陶(今山东定陶)、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北)等,平定兖州。
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
七月,因李傕、郭汜的火拼,汉献帝从长安东归,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
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
辛亥,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庚申,迁都许县。
十一月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讨伐张绣,军队驻扎在淯水,张绣举众投降,旋即复叛,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战死。
此后,曹操又两度攻击张绣,都没有彻底击破。
九月,曹操东征袁术,袁术弃军而逃至淮河,枭袁术留守四将。
建安三年(198年)四月,曹操遣谒者裴茂率中郎将段煨讨李傕,夷三族。
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
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部将魏续、宋宪等生擒陈宫归降曹操。
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
曹操将吕布、陈宫、高顺等人处死,收降吕布部将张辽以及泰山豪杰臧霸、孙观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张杨旧部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曹操——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208年),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
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
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
七月,进军南征荆州刘表。
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
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
这时,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的刘备屯驻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今属湖北)撤退。
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
曹操听说,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今湖北襄樊)疾驰三百里,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将刘备追上,大破其军,随后进占江陵。
赤壁之战曹操在击溃刘备后,乘势想一举鲸吞江东,孙权、刘备两家在鲁肃和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组成联盟,孙权命都督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的两万人马组成联军抵抗曹操。
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与孙、刘联军接战不利,暂驻军于乌林(今湖北洪湖县东北),与对方隔江对峙。
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船头钉上大钉,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
曹操率军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陆路撤回江陵。
撤军北还。
曹操——平定凉州赤壁战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
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