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见细菌的快速鉴别方法

合集下载

单胞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及梭状芽孢杆菌的鉴别方法

单胞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及梭状芽孢杆菌的鉴别方法

单胞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及梭状芽孢杆菌的鉴别方法单胞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都是常见的微生物,但它们在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上有明显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鉴别方法:一、形态学特征:1.单胞菌: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在1微米左右,无芽孢,无鞭毛。

革兰氏染色呈阳性。

2.大肠杆菌:杆状,两端钝圆,通常周生鞭毛。

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3.乳酸杆菌:杆状或球状,通常无鞭毛,少数有鞭毛。

革兰氏染色呈阳性。

4.梭状芽孢杆菌:杆状,两端膨大,有鞭毛。

革兰氏染色呈阳性。

二、培养特性:1.单胞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有些种类可以产生色素。

2.大肠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

3.乳酸杆菌:厌氧或兼性厌氧,在乳酸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发酵多种糖类产生乳酸。

4.梭状芽孢杆菌:厌氧或兼性厌氧,在缺氧条件下可形成芽孢。

在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可形成双层溶血环。

三、生化特性:1.单胞菌:通常不发酵糖类,少数种类可发酵葡萄糖。

不产气,过氧化氢酶通常阳性。

2.大肠杆菌: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甲基红和V-P试验均呈阳性;乳糖发酵试验通常为阴性(病原性大肠杆菌除外)。

3.乳酸杆菌: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甲基红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

4.梭状芽孢杆菌:可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过氧化氢酶阳性;有些种类可产生外毒素。

四、抗原和血清学鉴定:通过细菌的抗原检测和血清学鉴定是鉴别细菌种类的最准确的方法。

例如通过抗O抗原和荚膜抗原的检测可以确定链球菌的种类;通过鞭毛抗原的检测可以确定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形态学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抗原血清学鉴定等方法综合应用可以对单胞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及梭状芽孢杆菌进行准确的鉴别。

细菌和病毒的快速检测和治疗方法

细菌和病毒的快速检测和治疗方法

细菌和病毒的快速检测和治疗方法细菌和病毒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病原体,在医学领域中,对于快速检测和治疗这些微生物的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常用的快速检测和治疗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一、快速检测方法1. 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性的快速检测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增特定的DNA序列。

通过PCR技术,可以检测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如细菌的16S rRNA基因和病毒的核酸。

PCR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

2. 快速免疫检测方法快速免疫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细菌和病毒产生的抗原或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免疫层析试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技术,操作简便且迅速。

快速免疫检测方法对于一些常见的病原体,如流感病毒和细菌感染,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二、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常见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治疗效果。

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时,需要明确感染细菌的种类,并选择对其具有高效杀菌作用的抗生素。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

2. 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的作用。

不同的病毒有着不同的抗病毒药物敏感性,因此,在选择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毒种类进行判断和选择。

例如,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指通过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来抵抗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该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等。

免疫治疗包括使用免疫增强剂、疫苗接种等方式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强对细菌和病毒的防御能力。

总结:细菌和病毒的快速检测和治疗方法涵盖了多种技术和药物,针对不同的病原体类型和感染情况,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检测和治疗。

培养观察细菌的简易方法

培养观察细菌的简易方法

培养观察细菌的简易方法一、牙垢中的细菌用消毒牙签,在自己牙齿缝里挑下一些碎屑,放在洁净载玻片上的水滴中,调匀,制成涂片。

待涂片干燥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徐徐来回掠过3~4次,细菌外面的一些胶质粘着在载玻片上,使细菌固定、稍冷,加一滴亚甲基蓝溶液,染色1~2分钟后,用清水冲洗,然后盖上盖玻片。

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可观察到杆菌、弧菌、球菌等。

若使用油镜观察,效果更清楚明显。

二、粪池里的细菌在粪池用吸管吸取一滴沤过的粪混合液上层液体,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置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可见到活的螺旋菌及杆菌。

注意在观察时光线应暗些,效果好。

三、酸莱、酸奶中的细菌取酸菜液上部的白色薄膜或酸奶澄清液,制成临时装片,放在高倍镜下观察,可看到乳酸杆菌。

四、根瘤菌的观察取豆科植物[大豆、蚕豆、花生]的根瘤用刀片切开,用针挑取一小块内容物,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制成涂片,晾干后,用酒精灯火焰烘烤固定,然后滴一滴亚甲基蓝溶液,染色2~3分钟,清水冲洗,盖上盖玻片,吸干后,用500倍高倍镜观察,可见到短杆状根瘤菌。

五、枯草杆菌的培养和观察把25克新鲜干草切成小段,放在盛200毫升清水烧杯中,加热煮沸15分钟,待溶液呈暗褐色时,倒入烧瓶,放在黑暗、20~30℃的温暖环境中。

2~3天后,液体混浊,表面形成薄膜。

用吸管吸取浮在上层的液体,制成临时涂片,放在高倍镜下观察,可看到连成线的枯草杆菌。

若将培养液放在低温处1~2天,再取出制成临时涂片,用600倍或更高倍数的显微镜观察还能看到枯草杆菌的芽孢。

微生物学实验细菌细胞的生化反应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细菌鉴定中常用生理生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各种细菌由于具有不同的酶系统,致使它们能利用不同的底物,或虽然可以利用相同的底物,却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细菌。

糖发酵是最常用的生化反应,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中。

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

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

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介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两种常见的细菌,虽然它们在形态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生物学特性上有很大差异。

正确鉴别这两种细菌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

外观观察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进一步检测之前可以通过外观观察进行初步鉴别。

大肠杆菌外观观察1.形态: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呈棒状。

2.颜色:培养在富含营养物的琼脂平板上产生的大肠杆菌菌落呈乳白色或浑浊白色。

3.糖发酵:大肠杆菌能够发酵葡萄糖,产生酸,导致琼脂平板颜色变黄。

枯草芽孢杆菌外观观察1.形态:枯草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形态较大肠杆菌更为多样,包括短杆状、长杆状和梭形等。

2.颜色:培养在琼脂平板上的枯草芽孢杆菌菌落呈白色或灰白色。

3.胶质囊:枯草芽孢杆菌形成胶质囊,使菌落观察时呈乳白色,菌落平整立体。

生理和生物化学特性除了外观观察之外,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生理和生物化学特性上也有明显差异,这些特性可以用于进一步鉴别。

大肠杆菌特性1.氧需求:大肠杆菌是厌氧菌,无需氧气生长。

2.好气性发酵:大肠杆菌可以利用葡萄糖进行好气性发酵,产生酸和气体,如二氧化碳。

3.非芽孢形成:大肠杆菌不会形成孢子。

枯草芽孢杆菌特性1.氧需求:枯草芽孢杆菌是好气性菌,需氧气生长。

2.好气性发酵:枯草芽孢杆菌可以进行好气性发酵,但不像大肠杆菌那样产生气体。

3.孢子形成: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在逆境下形成芽孢,以保护自己。

生化试验生化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的常见生化试验1.非芽孢形成:通过培养在常规琼脂平板上,观察是否形成孢子,大肠杆菌不会形成孢子。

2.外膜酶试验:大肠杆菌产生β-半乳糖苷酶,可通过添加半乳糖苷甲醚酸盐,观察是否产生金黄色沉淀物来进行鉴别。

3.琼脂溶血试验:大肠杆菌可以分泌溶血素,在琼脂平板上添加红细胞进行观察,大肠杆菌使红细胞溶解,形成溶血环。

鉴定葡萄球菌的方法

鉴定葡萄球菌的方法

鉴定葡萄球菌的方法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常常引起各种感染。

因此,准确鉴定葡萄球菌对于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鉴定葡萄球菌的方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鉴定葡萄球菌的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鉴定葡萄球菌的方法》篇1一、生化试验生化试验是鉴定葡萄球菌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检测葡萄球菌的生化反应,可以初步鉴定其种类。

常见的生化试验包括:1. 葡萄糖发酵试验:葡萄球菌可以发酵葡萄糖,产生酸和气体。

将葡萄球菌接种到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观察是否产生酸和气体,可以初步鉴定其是否为葡萄球菌。

2. 乳糖发酵试验:葡萄球菌不能发酵乳糖。

将葡萄球菌接种到含有乳糖的培养基上,观察是否产生酸和气体,可以进一步确认其是否为葡萄球菌。

3. 尿酸酶试验:葡萄球菌可以产生尿酸酶,将尿酸分解为尿酸盐和氨。

将葡萄球菌接种到含有尿酸的培养基上,观察是否产生尿酸盐和氨,可以进一步鉴定其种类。

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鉴定葡萄球菌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检测葡萄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可以初步鉴定其种类。

常见的药敏试验包括: 1. 盘状药敏试验:将葡萄球菌接种到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观察葡萄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2. 纸片药敏试验:将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纸片贴在含有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上,观察葡萄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三、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鉴定葡萄球菌。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1. PCR 法:利用 PCR 技术,检测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基因,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葡萄球菌。

2. 质谱法:利用质谱技术,检测葡萄球菌的蛋白质指纹,可以鉴定其种类。

鉴定葡萄球菌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鉴定葡萄球菌的方法》篇2鉴定葡萄球菌的方法包括直接镜检、分离培养、PCR 方法等。

直接镜检可通过革兰染色镜检,观察菌体形态和排列方式,判断是否为葡萄球菌。

细菌分离鉴定(完整版)

细菌分离鉴定(完整版)

细菌分离鉴定细菌分离鉴定[细菌分离鉴定]细菌分离鉴定目的要求:熟悉临床标本中常见的病原性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细菌分离鉴定。

实验内容:一、脓汁、咽拭子等标本中病原性细菌的分离与鉴定(一)标本采集1.脓拭子:用无菌棉签蘸取患处深部脓液或分泌物少许,置入无菌空试管内,送检。

2.痰拭子:用消毒容器收集病人痰液,用无菌棉签挑取脓稠痰块,置入无菌空试管内,送检。

3.咽拭子:嘱病人把口张大,用压舌板压住舌根,用无菌棉签迅速蘸取咽部分泌物,置入无菌空试管内,送检。

4.血标本:疑为败血症患者,在严格无菌操作下,静脉采血,床旁直接加入含50ml的肉汤瓶内,立即摇匀后送培养。

5.脑脊液:对疑似流脑患者,作腰椎穿刺取脑脊液,立即行直接床旁接种(送检过程中应注意保温)。

6.尿道、阴-道分泌物:对可疑淋病患者,男性可从尿道取材,取材时导尿管应进入尿道1cm~2cm,如为刚排尿,应等待1h左右;女性则可以从宫颈口取分泌物,当内窥器插入宫颈口后应稍等片刻,再旋转取出,取材应立即送检,不可放置冰箱。

(二)分离鉴定程序待检标本可直接做涂片染色检查鉴定,必要时可做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及致病性鉴定。

常见的致病性球菌检查程序如下。

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形态、排列、染色性)脓、痰、咽拭子分泌物、脑脊液观察菌落性状、溶血性、色素血琼脂平板→涂片、染色、镜检↑挑取可疑菌落生化反应血液、穿刺液→肉汤培养基纯分离致病性测定↓药敏试验如培养液混浊时可涂片、染色、镜检(三)常见临床标本的检查方法1.脓拭子在脓汁中除了球菌外,也有杆菌存在,例如革兰阳性的有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枯草杆菌等,革兰阴性的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此外尚可有真菌、放线菌、螺旋体等。

材料(1) 标本:脓拭子(2) 培养基:血琼脂平板(3) 兔血浆、白色滤纸片、无菌生理盐水、载玻片方法脓汁→革兰染色→镜检↓↑血琼脂平板→观察菌落形态及溶血情况↓致病力试验(1)将脓拭子作革兰染色,镜检(先作培养再涂片以免污染),鉴定材料《细菌分离鉴定》()。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② 加富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 (如血液/血清、酵母浸膏或生长因子等);用以培养对 营养要求高的微生物(2216E)
③ 选择培养基:利用细菌对某种或某些化学物质的敏感性 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这类物质,利于所需分离的细菌生 长,而抑制不需要的细菌生长,从而达到分离某种微生物 的目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利:一种定量检测鳗弧 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及其制备)【利用鳗弧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抗性 】
④ 鉴别培养基:是一类含有某种特定化合物或试剂的培养
基。某种细菌在这种培养基上培养后,产生某种代谢产物,
能与这种特定化合物或试剂发生某种明显的特征性反应;
从而达到区分不同的微生物.。(TCBS)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病料在接种培养基后,经过一段时间,应检查其 生长状况。首先用肉眼检查有无细菌生长;若有, 则需进一步检查菌落是否纯一。形态特征包括: 大小、形状、突起或扁平、凹陷、边缘(光滑、 波形、锯齿状、卷发状等)、颜色(红色、灰白 色、黄色等)、表面(光滑、粗糙等)、透明度 (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等)和粘度等
水可直接涂布平板
• 平板置于28℃ 恒温培养箱培养24h,观察细菌生
长状况
(注意:操作台在使用前后都需要用酒精棉球擦拭
台面,保持操作台的整洁)
.
8
二、细菌的培养
培养基:培养基是指由人工方法配合而成的,用于微生物 培养、分离、鉴别、研究和保存菌种用的混合营养制品。
培养基的种类
① 基础培养基: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基本营养物 质;可作为一些特殊培养基的基础成分(普通营养琼脂)
11
生化鉴定管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 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 或多或少地各有区别,可供鉴别细菌之用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其与其他细菌感染的鉴别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其与其他细菌感染的鉴别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其与其他细菌感染的鉴别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常引起严重的感染。

它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在土壤、水源、植物等多个生物体中都可被发现。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以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尤其是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和软组织。

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特征性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之一,尤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肺炎等患者中更易感染。

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痰样特征呈浓痰样,有时带有恶臭。

肺部体征常见的是杂音、湿罗音或触觉闻诊异常等。

2. 尿路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尿路感染病原体,尤其在长期导尿、泌尿系统结石、低免疫状态等患者中易感染。

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液呈不同程度的混浊,可有血尿。

尿标本培养可检测到铜绿假单胞菌。

3.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烧伤和创伤患者中非常常见。

感染部位常常出现红肿、疼痛和渗液,可伴有骨髓炎、皮下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在病情严重且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感染可导致坏死和组织破坏。

4. 肺外感染:除上述常见感染部位外,铜绿假单胞菌还可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中耳炎、角膜溃疡等。

这些感染常常与患者作为医疗器械相关感染、手术后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与其他细菌感染的鉴别:1. 与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鉴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也常见于呼吸道感染,其临床表现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很多相似之处。

然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痰样通常表现为浓痰,有时有恶臭。

铜绿假单胞菌还常伴有其他感染表现,如尿路感染或皮肤软组织感染等,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罕见其他部位感染。

2.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另一常见的病原菌,可以导致多种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不同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伴有局部明显红肿、脓肿形成,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皮肤软组织感染时表现更加浸润。

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

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

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尽管大肠杆菌是正常肠道菌群的一部分,但有些菌株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感染。

因此,准确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在鉴别大肠杆菌时,通常需要从样品中分离出细菌,并进行初步的鉴定。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1. 培养基选择:大肠杆菌可以在普通富营养的培养基上生长,如营养琼脂和TSA 寒天琼脂。

与其他致病菌不同的是,大肠杆菌具有乳糖发酵能力,因此可以使用含有乳糖的培养基如EOH(大肠杆菌溶血素乳糖琼脂)、MacConkey琼脂和XLD (硫代硫酸亚铁氧化琼脂)来选择性培养大肠杆菌。

2. 形态学特征:在琼脂平板上培养后,大肠杆菌形成小型、粉红色的圆形菌落。

在显微镜下观察,大肠杆菌呈革兰阴性,为杆状细菌,长度约为2微米,直径约为1微米。

此外,大肠杆菌具有移动性,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现出活跃的运动。

3. 生化特性:通过测试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可以进一步鉴别该菌株。

常见的生化试验包括蔗糖发酵试验、气体发酵试验、硫化试验和尿素酶试验等。

大肠杆菌通常可以产生气体和酸,而不产生硫化物,同时具有尿素酶活性。

4. 分子生物学方法: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测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大肠杆菌。

通过特定引物放大大肠杆菌特有的基因片段,再进行测序比对,可以确定分离菌株是否为大肠杆菌。

5.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通过对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的测试,可以确定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大肠杆菌通常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也能产生耐药株。

通过该方法,可以观察和评估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包括培养基选择、形态学特征观察、生化特性测试、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配合,提供准确和可靠的鉴别结果,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鉴定的生理生化反应汇总

微生物鉴定的生理生化反应汇总

微生物鉴定的生理生化反应各种细菌具有各自独特的酶系统,因而对底物的分解能力不同,其代谢产物也不同。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这些代谢产物,可用来区别和鉴定细菌的种类。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或称生化反应。

生物化学试验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1)原理:不同种类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苷)类的酶,因而对各种糖(醇、苷)类的代谢能力也有所不同,即使能分解某种糖(醇、苷)类,其代谢产物可因菌种而异。

检查细菌对培养基中所含糖(醇、苷)降解后产酸或产酸产气的能力,可用以鉴定细菌种类。

(2)方法:在基础培养基中(如酚红肉汤基础培养基pH7.4)加入0.5~1.0%(w/v)的特定糖(醇、苷)类。

所使用的糖(醇、苷)类有很多种,根据不同需要可选择单糖、多糖或低聚糖、多元醇和环醇等,见表6-4-1。

将待鉴定的纯培养细菌接种入试验培养基中,置35℃孵育箱内孵育数小时到两周(视方法及菌种而定)后,观察结果。

若用微量发酵管,或要求培养时间较长时,应注意保持其周围的湿度,以免培养基干燥。

(3)结果:能分解糖(醇、苷)产酸的细菌,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呈酸性反应(如酚红变为黄色),产气的细菌可在小倒管(Durham小管)中产生气泡,固体培养基则产生裂隙。

不分解糖则无变化。

(4)应用:糖(醇、苷)类发酵试验,是鉴定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中最主要的试验,不同细菌可发酵不同的糖(醇、苷)类,如沙门菌可发酵葡萄糖,但不能发酵乳糖,大肠埃希菌则可发酵葡萄糖和乳糖。

即便是两种细菌均可发酵同一种糖类,其发酵结果也不尽相同,如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可发酵葡萄糖,但前者仅产酸,而后者则产酸、产气,故可利用此试验鉴别细菌。

表6-4-1 常用于细菌糖发酵试验的糖、醇类单糖四碳糖:赤藓糖, 五碳糖:核糖核酮糖木糖阿拉伯糖, 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双糖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三糖棉子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多糖菊糖(多分子果糖)淀粉醇类侧金盏花醇卫茅醇甘露醇山梨醇非糖类肌醇2.葡萄糖代谢类型鉴别试验(1)原理: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须有分子氧参加的,称为氧化型;能进行无氧降解的为发酵型;不分解葡萄糖的细菌为产碱型。

鉴别细菌的方法

鉴别细菌的方法

鉴别细菌的方法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其大小范围从0.2到2微米不等,形态多样,有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为了识别和鉴别不同的细菌,科学家们发展了许多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鉴别细菌的方法。

1. 形态学鉴别法形态学鉴别法是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形状、胞外结构和运动等特征来进行鉴别的方法。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分析其细胞壁、荚膜、鞭毛等结构,还可以观察其运动情况。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不同,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不同的细菌。

2. 生理生化鉴别法生理生化鉴别法是通过检测细菌对不同环境的反应来进行鉴别的方法。

包括细菌对养分、PH值、盐度、气体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反应。

例如,某些细菌只能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长,而另一些细菌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生长。

通过观察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并比较其生理生化特征,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不同的细菌。

3. 分子生物学鉴别法分子生物学鉴别法是通过检测细菌的DNA序列来进行鉴别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PCR技术将细菌DNA序列扩增,然后通过比较DNA序列的差异来鉴别不同的细菌。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因此在现代细菌学中被广泛应用。

4. 免疫学鉴别法免疫学鉴别法是通过检测细菌所产生的抗原和抗体来进行鉴别的方法。

抗原是一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分子,而抗体是机体针对外来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产生的分子。

通过检测细菌所产生的抗原和抗体,可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鉴别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鉴别结果。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验方法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验方法

86·FOOD INDUSTRY分析 检测 陈文财 惠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验方法泛用于遗传病诊断和微生物检验中。

(我个人认为沙门不会用)荧光定量RT-PCR检验法基于沙门氏菌fimY基因序列,进行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对检测的定量标准品进行构建,可借助荧光定量RT-PCR法对沙门氏菌进行检测。

该方法操作简单、检验快速、适用范围广,在临床诊断、商品检验、食品卫生监管等领域均有运用。

多重PCR快速检验法多重PCR快速检验法基于质粒毒力基因spvC、16S rRNA、fimA、致病基因invB序列设计引物,多重PCR检测沙门氏菌株基因组DNA,以此实现对沙门氏菌的快速检验。

多重PCR快速检验法可对沙门氏菌的多种毒力因子进行鉴定,是沙门氏菌株检验和鉴定的新方法。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多重PCR反应技术可对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快速检测。

该方法以fimY基因为靶基因,选择引物可实现对多重PCR体系的优化,由此可对沙门氏菌进行快速鉴别。

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较高,其扩增产物为284bp,可对沙门氏菌进行快速检验,并能进一步验证多重PCR的特异性。

沙门氏菌是食物常见的病原菌,具有传播媒介多、途径繁复等特点,容易污染食品而危害人体健康。

另外,沙门氏菌是多种有紧密联系细菌的泛指,包括导致伤寒、胃肠及引起食物中毒的众多细菌。

文中提到的几种快速检验法与传统检验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

但这些方法也存在各自缺陷,试纸快速检验法检验纯菌时,若目菌>103cfu/ml时,纸片菌斑密集,可导致假阴性反应的发生。

PCR检验的特异型取决于所选扩增的靶序列,若为保守的特异片段,所选引物就会显示出特异型。

LAMP技术的产物复杂多样,引物设计要求较高,目标单链DNA的分离困难,无法对扩增产物的序列进行分析;其在同一温度条件下采用多条引物扩增非特异性条带,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食品题 细菌检测方法

食品题 细菌检测方法

食品题细菌检测方法
食品中细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培养分离法:这是最经典和最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

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增菌后,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特征、生化反应等进行鉴定。

2. 免疫学技术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进行检测,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技术(IFT)等。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细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进行检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基因芯片等。

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但需要相应的设备和专业人员。

4. 电阻抗法:通过测量培养基中细菌生长时引起的电阻变化来检测细菌数量。

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自动化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5. 浊度法:通过测量培养液的浊度变化来检测细菌数量。

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自动化等优点,但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大,需要校准和控制。

以上是食品中细菌的几种主要检测方法,不同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

同时,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并进行交叉验证。

乳制品中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乳制品中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乳制品中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一、本文概述乳制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营养来源,其品质与安全性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指标是衡量乳制品卫生质量的重要参数。

然而,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不仅耗时,而且操作繁琐,难以满足现代乳制品生产快速、准确的检测需求。

因此,研究乳制品中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乳制品中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传统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比较,以及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和实验研究,本文旨在分析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微生物检测手段,以提高乳制品的品质与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所用的乳制品样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等多种类型,均采自市场及乳制品生产企业,确保样品的多样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研究所用培养基包括营养肉汤、孟加拉红培养基等,用于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培养。

试剂包括生理盐水、无菌水、无菌棉签等,均为实验室常用试剂。

研究所用仪器包括恒温培养箱、显微镜、菌落计数器、无菌操作台等,设备齐全,满足实验需求。

将采集的乳制品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均质化、稀释等步骤,以便后续的检测操作。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恒温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并计数菌落数,以CFU/mL表示。

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恒温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并计数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数,以CFU/mL表示。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差异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本研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乳制品中的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为乳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通过对不同乳制品样品的检测,可以了解各类乳制品中微生物污染的状况,为乳制品的安全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依据。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

方法2.3.5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1、形态学观察采用插片法、埋片法, 对该拮抗细菌的菌落形态特征作镜检观察。

用革兰氏染色进行油镜观察。

①革兰氏染色溶液和试剂:革兰氏染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卢戈式碘液,95%乙醇,番红复染液等。

试验步骤:(1) 涂片:取活跃生长期菌种按常规方法涂片(不易过厚)、干燥和固定。

(2) 初染: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覆盖涂菌部位1~2min,用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

(3) 媒染:先用卢戈氏碘液冲去残留水迹,再用碘液覆盖1min,倾去碘液,水洗至流出水无色。

(4) 脱色:在上述涂片上流加95%乙醇溶液(一般20~30s),当脱色至流出液无色时立即用水洗去乙醇。

(5) 复染:将玻片上残留水用吸水纸吸去,用番红复染液染色2min,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残水晾干。

(6) 镜检:用油镜观察。

②芽孢染色(1) 制片:按常规方法涂片、干燥及固定。

(2) 加热染色:向载玻片滴加数滴5%孔雀绿水溶液覆盖涂菌部位,用夹子夹住载玻片在微火上加热至染液冒蒸汽并维持5min,加热时应注意补充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

脱色:待玻片冷却后,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

(3) 复染:用0.5%番红水溶液复染2min。

(4) 水洗: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无色。

(5) 镜检:晾干载玻片后油镜镜检。

③鞭毛染色(硝酸银染色法)(1) 载玻片准备:将载玻片置于含洗衣粉或洗涤剂的水中煮沸20min,然后用清水充分洗净,再置于95%乙醇中浸泡,使用时取出在火焰上烧去乙醇及可能残留的油迹。

(2) 菌液制备:用接种环挑取菌落边缘菌体,悬浮于1~2mL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不能剧烈震荡。

(3) 制片:取一滴菌悬液滴到载玻片一侧,倾斜玻片,使菌悬液流向另一边,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菌悬液,自然干燥。

(4) 染色:滴加硝酸银染色A液覆盖3~5min,用蒸馏水充分洗去A液,再滴加B液染色约1 min,期间可用微火加热,当涂面出现明显褐色时,立即用蒸馏水冲洗。

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

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

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细菌是一种微小的生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它的身影,它属于细菌域,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类生物。

细菌的形状多种多样,主要有球形、杆状和螺旋状。

我们每天都在和细菌打交道。

据研究,未清洗的手部其细菌可高达80万个。

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可能存在细菌。

细菌对我们人类的影响很大,一方面,细菌是很多疾病的病原体,比如肺结核、肺炎、脑膜炎、骨髓炎等,另一方面,我们经常会用到细菌,比如酸奶生产、废弃物和废水处理、一些抗生素的生产等。

细菌可以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检测细菌的方法吧。

一、生化检测检测细菌运用该方法比较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我们都知道细菌可以对各种基质进行代谢,之后会有一定的产物,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生化的方法来对这些产物进行检测,运用该方法可以更明确地分辨出细菌的种类。

生化的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种,(1)碳水化合物代谢实验,因为在微生物合成的过程当中,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就是氮,碳水化合物实验也就是看细菌在不同的无机氮的情况下,细菌的生长情况,这也是检测细菌的一个重要指标。

(2)碳源和氮源利用实验,该实验也就是细菌对单一的碳源进行鉴定,这种实验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一般是培养基为枸橼酸盐时会用该方法,这种培养基会被细菌利用作为一种碳源,之后培养基会由酸性变为碱性,从而产生一定的碳酸钠,这时如果用到ph指示剂测试时,颜色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淡绿色变为深蓝色,该实验运用也是较为广泛。

(3)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实验,蛋白质也是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的种类在分析蛋白质时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细菌对蛋白质的分解过程也是不一样的,过程主要就是,蛋白质首先是被细菌胞内酶分解为短肽,然后蛋白质再渗入菌体内,之后肽类就被胞内酶转化成了氨基酸。

(4)各种酶类实验:该实验的重点是细菌在进行生化实验之后,看是否有酶类的生化特性,再用ph指示剂观察颜色的变化,各种反应体的变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加入尿素酶的实验等。

不常见细菌的快速鉴别方法

不常见细菌的快速鉴别方法
3.氧化酶阳性
4.触酶阴性
5.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
1.吲哚阴性
2.不溶血
3.特殊的漂白剂气味
如果菌落不典型,需用鸟氨酸阳性确认
土拉热弗朗西斯氏菌
1.细小革兰阴性杆菌或球杆菌
2.氧化酶阴性
3.触酶阴性或弱阴性
4.巧克力琼脂上缓慢生长,BAP上不生长
β-内酰胺酶阳性
强传染性,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处理;
需送往LRN参考实验室
7.凝固酶试管法阴性
4.PYR阳性(深红色)
5.多粘菌素B耐药
6.鸟氨酸阳性
凝固酶玻片法可能阳性
浅绿气球菌
5.革兰阳性球菌,呈四联球菌或串状排列
6.触酶阴性
7.a溶血
3.PYR阳性
P阴性
产单核李斯特菌
1.细小革兰阳性杆菌
2.触酶阳性
3. BAP上窄的B-溶血环
4.镜下通常翻滚样运动
马尿酸盐阳性
1.革兰阳性球菌,呈四联球菌或串状排列
2.触酶阴性
3.a溶血或不溶血
1. PYR阳性
2. LAP阳性
3.如果a溶血,胆汁溶菌实验阴性
如果镜下不成链状排列,片球菌属为万古霉素耐药,尿气球菌呈四联球菌,为尿路感染致病菌
β-半乳糖苷酶阳性
淋病奈瑟菌
1.革兰阴性双球菌
2.氧化酶阳性
3.触酶强阳性(30%过氧化氢)
1.γ-谷氨酰氨肽酶阴性
2.β-半乳糖苷酶阴性
淋球菌选择琼脂上生长,而MH或胰大豆琼脂上不生长
表2不常见革兰阳性菌快速鉴定方法
细菌名称
初步鉴定方法
附加确证实验
备注
路登葡萄球菌
5.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状排列
6.触酶阳性

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

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

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引言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两种常见的细菌。

它们在形态、生理特征和生长条件上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来鉴别它们。

本文将介绍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常用方法。

1. 形态特征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形态上存在一些差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别:•观察细胞形状:大肠杆菌呈长圆柱形或椭圆形,而枯草芽孢杆菌呈短圆柱形或长椭圆形。

•观察细胞大小:大肠杆菌通常较小,长度约为2-4微米,直径约为0.5-1微米;而枯草芽孢杆菌较大,长度约为3-5微米,直径约为0.8-1.5微米。

•观察胞外结构:大肠杆菌通常具有鞭毛,而枯草芽孢杆菌不具有鞭毛。

2. 生理特征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生理特征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别:•发酵能力:大肠杆菌能够发酵乳糖和葡萄糖,产生酸和气泡,而枯草芽孢杆菌不能发酵乳糖和葡萄糖。

•氧需求:大肠杆菌为厌氧菌,可以在无氧条件下生长;而枯草芽孢杆菌为好氧菌,需要氧气才能生长。

•温度适应性:大肠杆菌通常在37摄氏度下生长最好,而枯草芽孢杆菌在30-40摄氏度范围内都能生长。

3. 生长条件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于不同的生长条件也有一定的差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别:•培养基选择:大肠杆菌通常在富含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例如LB培养基;而枯草芽孢杆菌通常在富含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培养基上生长,例如NA培养基。

•pH适应性:大肠杆菌对中性或弱碱性环境更适应,pH范围为6-8;而枯草芽孢杆菌对中性或弱酸性环境更适应,pH范围为5-7。

4. 鉴别实验方法为了更准确地鉴别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方法进行进一步鉴别:4.1 青霉素抗性试验青霉素抗性是大肠杆菌的一个特征,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测试:1.取一块含有青霉素的抗生素纸片。

2.在含有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琼脂平板上分别接种一条直径约为3-5毫米的细菌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常见细菌的快速鉴别方法一. 不常见革兰阴性菌1. 布氏杆菌属布氏杆菌属是一类革兰阴性细小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

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

布氏杆菌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

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型。

中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牛、猪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

布氏杆菌属细菌为非抗酸性,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呈球杆状(见图1)。

血琼脂(BAP)上为透明或半透明、光滑且有光泽菌落。

此细菌不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

布氏杆菌属细菌尿素阳性,触酶、氧化酶阳性,而吲哚阴性。

由于该菌属细菌具有强的传染性,因此一旦怀疑应送往LRN B级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认。

2. 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可以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多种疾病,并且是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菌,认为是引起全世界人类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其致病因素包括粘附、侵袭、产生毒素和分子模拟机制等四个方面,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可以引起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空肠弯曲菌可以通过产生细胞紧张性肠毒素、细胞毒素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而致病。

空肠弯曲菌对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但近年发现了不少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性菌株。

空肠弯曲菌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见图2)。

菌体一端或两端有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

有荚膜,不形成芽胞。

微需氧菌,在含2.5~5%氧和10% CO2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42℃。

本菌在普通培养基上难以生长,在凝固血清和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36小时可见无色半透明毛玻璃样小菌落,单个菌落呈中心凸起,周边不规则,无溶血现象。

空肠弯曲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发酵糖类,不分解尿素。

可还原硝酸盐,氧化酶和触酶为阳性。

能产生微量或不产生硫化氢,甲基红和v-p试验阴性,枸椽酸盐培养基中不生长,在弯曲菌中马尿酸呈阳性反应具有重要鉴定价值。

3.“HACEK”群细菌HACEK是指一组革兰阴性杆菌:嗜血杆菌属(H)、放线杆菌属(A)、人心杆菌属(C)、艾肯菌属(E)、金氏杆菌属(K)。

这组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易导致心内膜感染,约占全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5-10%,它们是导致正常人群(非静脉药物滥用者)心内膜炎的常见原因之一。

所有这些微生物都是口咽部正常菌群的一部分,生长缓慢、喜好富二氧化碳环境。

除心脏瓣膜感染,HACEK菌还导致其他感染:菌血症、各类脓肿、腹膜炎、中耳炎、结膜炎、肺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尿路感染、伤口感染、脑脓肿、牙周感染。

嗜血杆菌属因在生长过程中需含有生长因子X(氯化高铁血红素)和(或)V(辅酶Ⅰ)的血液琼脂而得名。

本属细菌为革兰阴性小杆菌,无动力,具有明显的多型性,不形成芽胞,需氧或兼性厌氧。

流感嗜血杆菌是嗜血杆菌属最重要的病原菌,镜下呈球杆状、长杆状、少数为丝状。

粘液型菌株有荚膜,毒力较强。

菌落一般为光滑型,若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P上共同孵育,则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这叫做“卫星现象”。

原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

放线杆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有时呈球形、椭圆形(见图3)。

兼性厌氧菌,无动力,无荚膜,在含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培养2~3天后形成直径约1mm的菌落。

在肉汤培养液中生长呈颗粒状。

对人或动物致病的有伴放线放线杆菌、林氏放线杆菌和马驹放线杆菌。

伴放线放线杆菌因常见于人类的某些放线菌病的病灶中而得名。

但也可单独致病,如一些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是由本菌引起的。

本属细菌能还原硝酸盐,不产生吲哚,尿素阳性。

人心杆菌是心杆菌属内唯一的种,是人的鼻腔和咽喉部的正常菌群,可引起心内膜炎、尿路感染、脑脓肿和牙周炎等疾病。

大部分菌株可从血液中分离而来,有的菌株也可从脑脊液中分离而来。

人心杆菌为无鞭毛、无荚膜、无芽孢,并具有多形性的革兰阴性杆菌(见图4)。

革兰染色不易被脱色,单个存在或成对排列,有时形成短链或呈葡萄状排列。

该菌为兼性厌氧菌,某些菌株在初代分离时需要CO2,在生长过程中要有一定湿度,在干燥环境中不生长;在35~37 ℃均可生长,但在22 ℃或42 ℃均不生长。

该菌在BAP上不溶血,经24h 培养后菌落很小,48h 后可达1mm,菌落为圆形、凸起、光滑、有光泽而边缘整齐,某些菌株的菌落可长入培养基中,使培养基表面琼脂凹陷。

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

人心杆菌氧化酶阳性,触酶阴性,吲哚阳性,不还原硝酸盐。

啮蚀艾肯菌是革兰阴性多形性球杆菌(见图5),有一种漂白剂的气味,兼性厌氧,是口腔和许多其他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

啮蚀艾肯菌是人咬伤后发生的蜂窝织炎的病原体,它也是已发现静脉药物滥用者软组织感染和心内膜炎主要病原体。

它也能导致各种各样的肺部感染(如脓胸、肺炎、败血症栓子),类似严格偏性厌气菌。

大多数啮蚀艾肯菌性心内膜炎患者有潜在的生物瓣膜病变。

与其他HACEK菌不同,大多数啮蚀艾肯菌性心内膜炎与静脉药物滥用有关。

啮蚀艾肯菌在培养基上凹陷生长,吲哚阴性,鸟氨酸阳性。

金氏杆菌属是革兰阴性球杆菌(见图6),有3个种:金氏金氏杆菌、产吲哚金氏杆菌、去硝化金氏杆菌,只有金氏金氏杆菌引起心内膜炎。

与其他HACEK菌不同,金氏杆菌感染进展相当迅速。

金氏金氏杆菌在BAP呈大的、光滑、不透明、白色或米色、β-溶血菌落,与肠杆菌科细菌相似,但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

金氏金氏杆菌触酶阴性,氧化酶阳性,通常分离自无菌组织和体液。

4. 土拉热弗朗西斯氏菌土拉热弗朗西斯氏菌简称土拉弗氏菌,是引起土拉弗氏菌病(野兔热)的病原菌。

人类感染此病多因接触患病动物而致,或摄食污染食物和吸入污染空气所致。

土拉杆菌是革兰阴性多形性细菌,镜下呈球状、杆状、豆状和丝状等,无芽胞、无动力、有荚膜。

该菌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和肉汤中均不生长,只在加入胱氨酸、半胱氨酸、血液或卵黄的培养基中生长,形成圆形、光滑、灰色、凸起、有粘性的菌落,在鸡胚绒尿膜上也能生长,在卵黄囊中生长尤为茂盛,最适生长温度35℃~37℃。

若从动物或人体初次分离,一般需要3—5天。

常用培养基主要有半胱氨酸葡萄糖血液琼脂平板(Francis培养基)、卵黄琼脂平板和半胱氨酸巧克力琼脂。

土拉热弗朗西斯氏菌氧化酶阴性,触酶阴性或弱阳性,β-内酰胺酶阳性。

由于该菌具有强传染性,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处理,一旦怀疑需送往LRN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认。

5. 卡他莫拉菌卡他莫拉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过去一直认为卡他莫拉菌是对人体无致病性的上呼吸道正常寄居菌,但是,近20多年的研究发现,该菌不仅可以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的上呼吸道感染,而且还是引起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是儿童上颌窦炎、中耳炎、肺炎以及成人的慢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第3位最常见致病菌,仅次于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卡他莫拉菌在BAP上不溶血,整个菌落可推动,氧化酶、触酶阳性,丁酸盐、吲哚酚醋酸盐阳性。

6. 奈瑟菌属奈瑟菌属细菌为革兰阴性球菌,单个或成双排列,无芽孢、无鞭毛、有菌毛,触酶、氧化酶阳性,包括脑膜炎奈瑟菌(见图7)、淋病奈瑟菌等9种,其中有临床意义的致病菌为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

BAP上呈透亮不溶血菌落,氧化酶、γ-谷氨酰氨肽酶阳性为脑膜炎奈瑟菌。

BAP上呈浅灰色不溶血菌落,氧化酶、β-半乳糖苷酶阳性为乳糖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在巧克力琼脂上呈小的、有光泽的菌落,通常在BAP、MH和胰大豆琼脂上生长,氧化酶阳性,触酶强阳性(30%过氧化氢),而γ-谷氨酰氨肽酶、β-半乳糖苷酶阴性。

不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快速鉴定方法二. 不常见革兰阳性菌1.产单核李斯特菌李斯特菌是一种典型的胞内寄生的革兰阳性短杆菌,共分为2个群,7个种。

第一群包括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又名英洛克李斯特菌) 、韦氏李斯特菌及西尔李斯特菌;第二群为较少见的格氏李斯特菌和莫氏李斯特菌。

其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和伊氏李斯特菌具有致病性,且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是惟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菌,能引起人、畜的李斯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流产和单核细胞增多。

这种病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食品中存在的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水产品、奶及奶制品、肉制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并曾将其列为20世纪90年代食品中四大致病菌之一。

产单核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短小杆菌,通常成双排列,偶尔可见双球状(见图8)。

有鞭毛,但仅在18~20℃有动力,在37℃动力缓慢。

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但在含有血清的葡萄糖蛋白胨水中能形成粘多糖荚膜。

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在血平板上会形成β-溶血。

最适的生长温度是30~37℃,并可在4℃条件下进行冷增菌。

本菌耐碱不耐酸,对热较为敏感,加热50℃10min即可死亡同时该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尚有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等敏感。

但该菌对磺胺、杆菌肽和多粘菌素耐药。

产单核李斯特菌触酶阳性,马尿酸盐阳性。

2.链球菌属链球菌属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肠道、健康人鼻咽部等,致病链球菌可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风湿热等疾病。

本属细菌为革兰阳性球菌,链状排列,无鞭毛,无芽孢,可形成荚膜,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形成长链,致病性强的菌株多为长链,在脓汁标本中多为短链。

本属细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部分为厌氧菌。

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生长良好。

根据链球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溶血情况,有草绿色溶血环的称为α型溶血,如草绿色链球菌;呈透明溶血环的称为β型溶血,称β溶血性链球菌或化脓性链球菌;也有不溶血的,称为γ型溶血,如肠球菌。

根据族特异性抗原将链球菌分A-T 18个族。

链球菌属细菌触酶阴性。

化脓链球菌(A群) PYR阳性。

无乳链球菌(B群) 马尿酸盐阳性,CAMP阳性。

草绿色链球菌PYR阴性,LAP阳性,胆汁溶菌试验阴性。

肺炎链球菌镜下为革兰阳性球菌,矛尖状,成双排列,在人和动物体内形成荚膜,菌落细小、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48小时后,由于菌落自溶,呈现“脐窝状”,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胆汁溶菌试验阳性,菊糖分解试验阳性。

表2 不常见革兰阳性菌快速鉴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