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妈妈醒了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大树妈妈》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大树妈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大树妈妈》图书、卡片、画笔、彩色纸;2.教学环境:教室。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幼儿回顾上节课学的内容:树的种类,树木的用途。
2.引入新课《大树妈妈》:展示《大树妈妈》图书,引发幼儿对大树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15分钟)1.使用图片或卡片简单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2.读故事,让幼儿全神贯注地听,了解大树妈妈的故事情节。
3.同时讲解生词和重点词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第三步:讨论与绘画(30分钟)1.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故事中大树妈妈为什么被伐木工人砍倒了?2.给幼儿提供彩色纸和画笔,让他们分组合作,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画一棵更美丽的大树。
3.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在小组间进行简短的分享。
第四步:角色扮演(20分钟)1.指导幼儿分组,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角色扮演。
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幼儿扮演大树妈妈,其他幼儿扮演伐木工人或动物。
3.引导幼儿围绕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的情节重新演绎一遍。
第五步:游戏活动(20分钟)1.设计全班游戏活动,例如:大家一起合作,根据故事中的法宝,保护大树妈妈。
2.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和角色扮演成果。
2.引导幼儿讨论:在故事中,你们有哪些发现和收获?3.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故事、绘画、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激发了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大树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大树妈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对孩子进行简单的字词教学,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引导孩子们理解并表达故事中的情感。
三、教具准备幼儿绘本《大树妈妈》1本,图片卡片(包括大树、小鸟、蝴蝶等形象的卡片)。
四、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出示图片卡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猜测卡片上的形象是什么。
2. 引导孩子们回顾之前学过的大树形象。
展示:1. 教师出示绘本《大树妈妈》,介绍书的封面、作者和标题。
2. 教师逐页展示绘本中的图片,带着孩子们一起观察。
3. 教师朗读故事,重点强调大树妈妈的形象和她对孩子的爱。
讨论:1. 教师提问:“大树妈妈为什么会对孩子们那么好?”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表达。
2. 引导孩子们描述大树妈妈的样子和行为特点,鼓励他们用具体的词汇来表达。
创作:1. 分组活动: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故事内容进行表演,并根据故事中的情节编写剧本。
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个人才艺。
2. 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根据故事情节安排角色和台词。
教师给予适时的引导和帮助。
表演:1. 孩子们在小组中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剧本创作和表演才能。
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观看和鼓励。
2. 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全班讨论,评价各个小组的表演,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造。
分享反思:1. 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2. 教师分享自己对孩子们表演的观察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教学感悟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表演才能的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和表演,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观察和理解故事中的情节,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孩子们的发言不够流畅和条理清晰,需要进一步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树妈妈》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树妈妈》1. 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发音并能背诵故事《大树妈妈》。
2.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理解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友情等价值观的认识和感受。
2. 教学过程2.1 热身活动1.通过简单的身体动作游戏和乐曲点唱,调整学生情绪。
2.导入主题,调查学生对家庭、亲情、友情的看法和认识。
2.2 正式教学1.教授故事《大树妈妈》,并配以幻灯片、立体书等多媒体讲解,使学生听懂故事并理解内容。
2.引导学生自行提问和回答问题,借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整合课文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等生动案例相结合,用图像化的方式给学生呈现故事场景和情节。
4.引导学生分组互相表述故事中人物的心情及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教育意义。
5.整合课文及常见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参与,通过感觉和实践的方式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教育意义。
6.给予学生分享自己思考和感受的机会,鼓励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的能力。
2.3 课堂小结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课堂小结,在学生记忆还没有消退时抓住重点,重申学习目标并梳理重点难点内容。
3. 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课堂整体管理有些不够得当,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环节有些过于独立,缺乏有效的联系和衔接,导致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
2.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中上不一,因此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述主题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存在差异性。
需要可以在问题设计、引导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改进。
3.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出了委屈、不满意和抵触情绪,对课堂的情绪管理处理得不够得当,应该更加细致用心,全面关注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等非语言因素,积极引导学生的情绪。
对此,下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课堂管理、教学质量及个体差异的处理,做到贴近学生、注重实效、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完成中班语言公开课的教学任务。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大树妈妈》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大树妈妈》课程背景本次课程是中班语言课程的一次重要教学活动。
通过观看绘本《大树妈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并通过绘本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导学生情感体验和人格塑造。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加强对话技巧。
2.审美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绘本中的人物形象,颜色搭配等,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验家庭教育,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观察力。
教学内容《大树妈妈》绘本的主要内容本教学活动通过讲述一棵大树为小鸟提供爱和庇护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领悟到亲子、友情等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预习营造氛围。
教师播放一些与绘本相关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营造浓厚的故事氛围。
2.讲解绘本主要内容。
教师向学生讲解绘本主要情节:一棵大树为小鸟提供庇护和关爱,小鸟生活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大树妈妈的帮助,直到小鸟成长为一只有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大鸟,但它并没有忘记大树妈妈的爱和关怀。
3.阅读绘本。
教师跟读绘本,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的方式,了解绘本的情节、人物形象等内容,并让学生在安静的氛围中逐步通过绘本情节逐渐增加自己自身对于绘本故事的感受,感知故事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爱意等情感因素。
活动分解1.课前活动–创设情境:播放与绘本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
–调整学生情绪:让学生进入到专注听故事的状态之中。
2.教学过程–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跟读绘本,加深学生对于绘本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学生回答有关绘本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从已学知识中得到巩固,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辅导记录、课堂听写、绘本主题情境语言表达、语音录制对话等等。
教学策略为了让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本次教学集中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1.预习:通过预习,营造情境,提高学生对教学主题的热情和期望。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大树妈妈》3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大树妈妈》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大树妈妈》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白树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懂得珍惜树木资源。
3. 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大树妈妈》绘本、实物树叶、实物小树苗、幻灯片、大树图片、涂鸦纸、颜色笔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导入幼儿园的主题:生态环境欢迎词。
教师可以拿一张大树的图片,向幼儿解释树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幼儿思考:树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导入故事情节。
向幼儿展示《大树妈妈》绘本封面,并询问幼儿对大树妈妈的了解和想法。
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经历或观察到的有关大树的事情。
主体:1. 朗读故事。
教师以适当的语调、抑扬顿挫地朗读故事《大树妈妈》,引导幼儿一起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感受。
2. 幼儿讨论。
鼓励幼儿分享故事中的感受和想法,询问他们对树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
3. 观察实物。
给幼儿展示实物树叶和小树苗,让幼儿观察、摸索树叶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并引导幼儿关注小树苗的生长状态,让幼儿亲自触摸、感受小树苗的幼小和柔软。
4. 讨论和涂鸦。
给幼儿分发涂鸦纸和颜色笔,在纸上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树形象,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大树的感受、赋予大树不同的作用。
总结:1. 教师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感受。
2. 讲述大树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师向幼儿总结大树的重要性和作用,比如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水源,提供栖息地等。
引导幼儿懂得珍惜树木资源,加强环保意识。
延伸活动:1. 视觉欣赏活动。
给幼儿播放一些与大树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察树木的多样性和美丽。
2. 制作树叶手工。
给幼儿提供一些颜色纸和剪刀,让他们自己制作树叶的手工作品,可以在手工上写下自己对大树的祝福语。
3. 植树活动。
组织幼儿参与植树活动,在幼儿园或周边进行小范围的植树,让幼儿亲自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树妈妈》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树妈妈》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逐渐理解“家”和“树”两个概念的奥义
•能够熟练使用描述大树妈妈的形容词
•能够理解用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心中对于父母爱的感触
•培养幼儿对父母和大自然的敬意和感恩之心
教学准备
•一件毛毯作为“大树妈妈”
•相关的图片和形容词卡片
教学流程
1.介绍故事大纲(5分钟)今天我们要听的是一篇智慧、感人的故事
——《大树妈妈》。
” 讲述了一个妈妈树无怨无悔地把所有的美好都给自己的孩子,孩子对自己的妈妈充满感恩之心,生命之树陪伴自己度过了风风雨雨。
”
2.创设情境,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10分钟)
3.大树妈妈的故事(15分钟)
4.模仿、表达、分享(20分钟)
5.教师点评、撤离(10分钟)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孩子们通过“大树妈妈”这个形象慢慢理解家的重要性和大树的伟大。
同时也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身边的父母在给自己的付出和爱。
这堂课实现了教学效果,幼儿在自然的语言互动中开拓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针对幼儿语言表达的异质性,教学案中的教师在针对幼儿表达进行辅导时,要积极引导幼儿表达,并对他们的表达给予认可和简洁适当的点评。
同时,应在故事教学中更多的突出常识教育和品德教育。
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大树,了解大树的结构和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大树妈妈的故事,让幼儿懂得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大树,了解大树的结构和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大树妈妈》2.图片:大树、树叶、树枝、树根等3.画纸、画笔4.音乐:《大树妈妈》歌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大树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大树的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大树,激发幼儿对大树的兴趣。
(二)故事讲述1.讲述《大树妈妈》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大树形象。
2.讲述过程中,适时展示大树的结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故事结束后,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大树妈妈的感受。
(三)活动环节1.观察树叶:邀请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树叶的特征。
2.画大树:发放画纸和画笔,邀请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树。
3.分享作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画作中的大树特征。
(四)歌曲演唱1.教唱《大树妈妈》歌曲。
2.邀请幼儿跟随音乐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大树形象。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五、教学反思1.故事讲述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在画大树环节,要关注每个幼儿的画作,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画作,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歌曲演唱环节,要关注幼儿的音准和节奏,及时给予指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周围有哪些大树吗?”幼儿:“公园里的那棵大树,很高的!”教师:“对了,那棵树真高,我们一起来数数它有多少层树叶吧。
”教师:“故事里的大树妈妈有哪些特征呢?”幼儿:“它有很多树叶,还有长长的树枝。
”教师:“很好,那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大树妈妈的结构,看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妈妈

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妈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听懂故事《大树妈妈》,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故事背后的寓意。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创作自己的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
二、教学准备1.故事书《大树妈妈》。
2.画板和彩笔。
3.学生的手工纸和彩笔。
4.CD播放器和CD。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老师可以先询问学生们对于“妈妈”这个词的理解,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大树妈妈”的概念。
接着,老师再用简单清晰的语言简要地为学生讲解《大树妈妈》的故事情节。
2. 听故事老师用CD播放器放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观察画面。
故事大致如下:故事主人公是个小男孩,他身边有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是他的好朋友。
小男孩从小到大,都不停地向大树要东西,比如说苹果、树叶,等等。
大树妈妈总是无私地给予小男孩他需要的东西。
最后,小男孩长大成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向大树要了,于是他抱过大树的树干,对大树说,“老友,谢谢你,我已经长大了,我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了。
”大树妈妈听了,微笑回答,“孩子啊,现在你需要的不再是这些东西了吗?你还需要你的房子,你的小船,和你的家人和朋友。
你可以把我的枝叶砍下来,用来建造你的房子;你可以用我的树干制作小船;你可以在我的树荫下和朋友家人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3. 课堂互动1.老师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例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的朋友是什么?•大树妈妈给了小男孩哪些东西?2.老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听音乐和创作画作老师可以再次用CD播放器放音乐,让学生在这树上作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画在这棵大树的枝条上,还可以在其周围加上一些颜色和图案,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5. 结束老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最后总结整堂课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学会倾听、自由绘画和自我表达。
幼儿园园中班语言课《大树妈妈》教学教案

幼儿园园中班语言课《大树妈妈》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1.1 教学背景《大树妈妈》是一本适合幼儿园园中班的绘本故事,内容温暖感人,适合用来引导孩子了解家庭关系。
1.2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是无条件的。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促进幼儿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和认同。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2.1 教学素材•《大树妈妈》绘本故事书•图片或卡通图片•讲故事的道具2.2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温馨舒适•播放背景音乐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通过唱歌、舞蹈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引入本课故事主题,让孩子们对故事的情节产生兴趣3.2 讲故事环节•给孩子讲述《大树妈妈》的故事情节•利用图片或卡通图片辅助讲解•引导孩子们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和评论3.3 分组讨论•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老师引导孩子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3.4 表演环节•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大树妈妈》故事•让孩子们在表演中感受和理解故事中的情感3.5 总结与反思•老师进行故事的总结,强调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四、教学反思与建议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同时,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反馈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变化。
五、教学延伸•可以让孩子们绘制故事中的主要场景或人物•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孩子的表演和讨论,加深亲子情感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听取家长反馈等方式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
以上是本节幼儿园园中班语言课《大树妈妈》教学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大树妈妈中班语言教案

大树妈妈中班语言教案教案:大树妈妈中班语言一、教学内容教材:《幼儿园中班语言》第五章第一节《大树妈妈》内容:学习故事《大树妈妈》,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培养幼儿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听懂、理解故事《大树妈妈》,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培养幼儿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听懂、理解故事《大树妈妈》,并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培养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大树妈妈的图片、花朵的图片学具:画笔、彩纸、剪刀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大树妈妈》,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2. 故事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故事《大树妈妈》,让学生理解故事中母爱的伟大,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母亲的爱。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大树妈妈和花朵的图片,用彩纸和剪刀制作大树妈妈和花朵,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树妈妈和花朵的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知识点。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母爱的伟大。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大树妈妈》板书内容:1. 故事情节:大树妈妈的爱2. 母爱的伟大:给予、保护、成长3. 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激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记录下来。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大树妈妈》的故事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课程通过故事《大树妈妈》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并培养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树妈妈》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树妈妈》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清晰的讲出《大树妈妈》的情节;2.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与事情;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含四个方面:1.着重讲解《大树妈妈》的情节,逐步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核心;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帮助幼儿理解人物性格;3.引导幼儿通过绘本分析,来观察绘本中的细节和情节,提高观察、思考、想象能力;4.小组活动,帮助幼儿运用所学语言。
三、教学过程1.引入引入通过比较生活中的大树,让孩子知道大树有多重要,从而引出《大树妈妈》的故事。
同时要问孩子们是否看过这个故事,并简单讲一下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
比如:大树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它能为我们遮风挡雨、提供阴凉等;而《大树妈妈》这个故事就讲了一棵大树如何为了保护它的孩子而把它自己变成了木舟,让孩子们感受到大树的伟大和爱。
2.分析故事人物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让孩子们知道故事中的每个角色的基本特征和性格,并通过角色的语言和行动,让孩子们能够推断这些人物的品格特点。
3. 分析绘本通过绘本分析,让孩子们观察故事中的细节和情节,增强孩子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4.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进行模拟对话,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大树妈妈》的情节,并通过故事中的每个角色来理解他们的性格和特点,在分析完故事情节之后,通过绘本来让孩子进行更多的想象和创造。
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很多孩子往往无法清晰地口述故事情节,或许是因为家庭环境和接受的环境不同。
因此,我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让孩子们清晰地表述故事,还包括让孩子们勇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针对这个问题,我还会更多地引导孩子们通过模拟对话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来锻炼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树妈妈》含反思

教案: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树妈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故事《大树妈妈》了解大树妈妈的特点和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大树妈妈。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大树妈妈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大树妈妈。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大树妈妈》。
2. 大树妈妈的图片若干。
3. 环境保护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大树妈妈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大树妈妈的特点。
2. 故事讲述:通过课件讲述《大树妈妈》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大树妈妈的特点以及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3.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大树妈妈,并让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环境保护的游戏,如“种树小能手”、“环保接力赛”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保护环境的乐趣。
6. 课后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大树妈妈》,并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附:故事《大树妈妈》从前,有一颗大树妈妈,她长得高高大大的,枝繁叶茂,树上还结满了各种美味的果实。
大树妈妈生病了,她的树叶变得黄黄的,果实也变得干干的。
小动物们看到大树妈妈这样,非常着急,决定帮助她。
他们找来了水、肥料和阳光,照顾着大树妈妈。
经过一段时间的照顾,大树妈妈恢复了健康,她又变得高高大大的,枝繁叶茂,果实也变得又大又甜。
小动物们非常高兴,他们明白了,保护大树妈妈就是保护他们的家园。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讨论交流环节,部分幼儿表达能力较弱,不敢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
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在课后延伸环节,我意识到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引导不够。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妈妈》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妈妈》附反思【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故事《大树妈妈》,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故事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2.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植物,询问幼儿它们的名字和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并说出原因。
二、故事导入1.介绍故事《大树妈妈》,引发幼儿兴趣。
2.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三、故事讲解1.讲解故事内容,让幼儿了解大树妈妈的善良和关爱。
2.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动物们的情感变化,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四、故事讨论1.请幼儿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关爱他人的事例。
五、活动环节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角色,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2.角色扮演:每组表演一个关爱他人的情景,让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
2.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优点:1.故事讲解生动,引发幼儿兴趣。
2.活动环节设置合理,让幼儿在参与中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3.教师引导有方,使幼儿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足:1.部分幼儿在讨论环节表现出拘谨,不敢主动发言。
改进措施:1.在讨论环节,教师应更多鼓励幼儿发言,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故事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重点讲解示例: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大树妈妈是怎么帮助小动物们的呢?”幼儿回答:“大树妈妈给小兔子遮阳,给小鸟们提供果实吃。
”教师引导:“嗯,很好。
那么我们也要像大树妈妈一样,学会帮助别人,你们能做到吗?”幼儿回应:“我们能!”2.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情感培养示例:教师引导:“大树妈妈很爱她的孩子们,我们也应该像大树妈妈一样爱护我们的朋友和家人。
示范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教学设计:大树妈妈

示例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教学设计: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会描述大树妈妈的外貌特征与生活习性;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观察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3.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初步认识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表达大树妈妈外貌特征与生活习性;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3.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进行准确有效的观察记录;2.调动幼儿的主动思考,形成全面的认知。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通过图片展示大树妈妈的外貌特征及生活情况等,力求直观、生动。
同时,准备相关的玩具或绘本。
2.教师调查幼儿舆情,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大树妈妈的形象图片,自己扮演大树妈妈,让幼儿逐渐认识大树妈妈,并设计问题跟幼儿进行交流,导出幼儿对大树妈妈的了解。
第二步:讲解教师讲解大树妈妈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并在观察中进行记录。
为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大树妈妈,教师可以通过互动问题让幼儿分组合作,互相检查修正自己的观察记录。
第三步:综合教师让幼儿合作形式完成课堂内容综合。
可以选择通过课堂小组绘画呈现,或者通过阅读绘本并讨论交换意见。
第四步:评价教师根据幼儿完成的观察记录、参与度、活动的合理性与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信心,适时进行教学安排调整。
教学策略策略一:启发式问答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提出启发式问题帮助幼儿发展思考能力。
针对本课学习要点,例如:大树妈妈的特点、大树妈妈的生活习性等问题,启发幼儿思考。
策略二:角色扮演通过教师以角色扮演,让幼儿直观接触、了解到大树妈妈,从而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策略三:玩具实物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玩具实物,例如花、草、树枝、小虫子等,通过这些具体的物品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认识大树妈妈。
课程拓展在本课学习完成后,可以通过绘制大树妈妈的形象进行拓展。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季节,让幼儿了解大树妈妈在不同季节中的状态,或者关注大树妈妈对周围生物的影响等。
幼儿园园中班语言课《大树妈妈》教学教案

幼儿园园中班语言课《大树妈妈》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1.1 教学目标在幼儿园园中班语言课上,通过教学《大树妈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以及社交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提高幼儿欣赏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童话故事《大树妈妈》为主要内容,围绕故事情节展开相关的语言训练、动作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
1.3 目标对象教学对象为园中班幼儿,年龄大致在3-4岁之间。
二、教学准备2.1 教学材料•童话故事《大树妈妈》教学卡片•大树、小鸟图片•角色扮演服装•彩色纸、水彩画、刷子等手工制作材料2.2 教学环境教学活动主要在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进行,需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
2.3 师生互动教师应积极互动,引导幼儿参与故事讲解、动作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活动。
三、教学步骤3.1 引入•通过展示大树、小鸟的图片,引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大树妈妈》的故事背景,引入故事。
3.2 讲述故事•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大树妈妈》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3.3 互动游戏•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动作和表情,增强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
3.4 手工制作•引导幼儿用彩色纸、水彩画等材料制作大树、小鸟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5 总结•回顾《大树妈妈》的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估4.1 评估方式•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4.2 评估内容•评估幼儿是否能准确表达故事情节、角色感受以及自己的想法,以及手工作品的完成度和创意性。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收获通过《大树妈妈》故事的教学,幼儿们在情感、语言和动手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创造力。
5.2 教学改进未来可以加强互动游戏环节,增加幼儿参与度;同时结合音乐或其他形式,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大树妈妈》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中班《大树妈妈》教案(精选15篇)幼儿园中班《大树妈妈》篇1活动目标1、欣赏和感受诗歌所表现的美妙意境,理解诗歌中的主要内容。
2、通过幼儿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体验诗歌中大树妈妈与娃娃们相互关爱的情感,激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学习感恩。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欣赏和感受诗歌所表现的美妙意境,能够理解诗歌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的难点:幼儿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1、知识的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利用散步、谈话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2、物质的准备:多媒体,大树妈妈的图片活动过程第一部分:谈话引题,幼儿猜想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引导幼儿回答。
第二部分:理解学习诗歌内容教师出示大树的图片提问“大树妈妈一个人非常的孤单、寂寞,这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大树妈妈生活在森林里,小朋友请你猜一猜,还有谁会愿意做大树妈妈的娃娃?”(幼儿讲述)幼儿观看课件,教师提问:大树妈妈喜欢娃娃,有谁愿意成为大树妈妈的娃娃?他们能给大树妈妈什么?大树妈妈有许多许多娃娃,有小鸟娃娃、星星娃娃、松鼠娃娃、小星星娃娃,还有许多树叶娃娃,大树妈妈是怎样喜欢娃娃的,娃娃们又是怎样爱大树妈妈的。
第三部分、欣赏和感受诗歌的意境,体验诗歌中大树妈妈与娃娃们相互关爱的情感。
教师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请幼儿欣赏,欣赏后提问让幼儿讨论:你觉得娃娃们喜欢大树妈妈吗?从哪些话里可以听出它们很爱大树妈妈?第四部分:朗诵诗歌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朗诵诗歌,进一步熟悉诗歌的内容。
第五部分:拓展想象、仿编诗歌教师示范:把小鸟换成蝴蝶,就是:蝴蝶说:“我来当你娃娃,给你唱歌”、或把唱歌换成画画、跳舞换成捶背·······,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方法让幼儿仿编。
【中班语言教案】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妈妈醒了

【中班语言教案】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妈妈醒了活动目标:1、在讲讲做做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情绪。
2、通过搞游戏,使幼儿初步介绍树木给人们增添的好处。
活动准备:布置小森林的场景、各种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的头饰数量与幼儿人数成正比(包含人类)、动画(大树妈妈的本领)及有关设备、一棵大树(没树叶)、大树叶若干(与幼儿人数成正比)、蜡笔。
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①各种小动物乘上大火车,我们一起启程回去“大树妈妈”家欢庆生日。
(步入“小森林”的场景中)②用歌声呼唤大树妈妈(歌曲《大树妈妈》)随其音乐大树妈妈上(饰演),亲吻她心爱的宝贝们。
(通过Cat、亲亲、轻拍,表达大树对一切的关怀,体验家的温暖。
)(歌曲回去,大家依偎在大树妈妈身边。
)2.谈谈大树的本领(1)老师示范点为大树妈妈送上自己的祝福老师:我们都就是大树妈妈的宝贝,我们有赖于大树妈妈,大树就是小猴、小兔、大象、小鸟等各种小动物、除了我们大朋友们的家。
这就是我给您的生日礼物——“大树就是我们的家”。
大树妈妈很高兴折返了一片大树叶。
(2)幼儿为大树妈妈献上祝福先看动画,引导幼儿结合原有经验说出大树妈妈的一项本领。
大树妈妈为送过祝福的小朋友发小树叶。
①大树就是一把小伞堵住寒冷的太阳,我们在大树下玩耍。
②大树为我们提供鲜美的食物,还可以造成各种工具、物品。
③大树上的每一片树叶都能够吞进“氧气泡泡”并使空气新鲜,并使我们都能够抽走氧气。
大树把黑黑的灰尘、有害的气体都吸进去,并减弱噪声,保护我们。
(3)欢庆生日——大家手握大树叶,围著大树妈妈演唱生日歌。
3.救救大树从远方飘来了一片枯黄的小树叶,这是寄给大树妈妈的信:大树妈妈很伤心,我们一起为小鸟想要办法(探讨)(由于人们的不懈努力,小森林又回去了,多种一棵并使沙漠变小回去美丽的家园,小鸟又存有了美丽的家。
)如何维护树木?(不要放枪、不回去挥小树苗、不随便剥大树叶)4.搞片大树叶①出具那棵没树叶的枯树,大家想要办法救回他:我愿意“搞”一片大树叶,陪伴在大树身边。
春天里的大树妈妈苏醒了幼儿园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春天里的大树妈妈苏醒了幼儿园教案》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课时安排: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春天的特征和大树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幼儿认识春天的特征。
2. 培养幼儿对大树成长过程的了解。
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大树对环境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大树图片、春天景色的图片、画纸、彩笔、树木种植的相关视频或图片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一首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舞蹈,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兴趣。
2. 引入主题(5分钟)向幼儿展示一幅春天景色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图片中的大树,询问他们对这幅画有什么想法。
分享一个关于大树妈妈在春天苏醒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大树的关注。
3. 主题活动(1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大树在春天里的变化,如树叶的生长、花朵的开放等。
2. 观察大树: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学校附近的大树,让他们亲身体验春天的气息。
3. 绘画活动: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观察到的大树,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4. 表达感受: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观察大树过程中的感受,引导他们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他们认识到大树对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寻找春天的踪迹,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五、作业布置请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寻找春天的踪迹,拍摄照片或绘制图画,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 听取幼儿在分享自己感受时的表达,评价他们的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 评估幼儿对春天特征和大树成长过程的认知程度,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春天里的大树妈妈苏醒了幼儿园教案

春天里的大树妈妈苏醒了幼儿园教案第一章:认识春天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知道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2. 培养幼儿对春天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春天的天气变化2. 春天里的动植物变化3. 春天的活动安排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户外观察春天的变化,如花朵盛开、树叶发芽等。
2. 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认识,如绘画、唱歌等。
第二章:认识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树妈妈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幼儿对大树妈妈的敬畏之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大树妈妈的外观特征2. 大树妈妈的作用3. 大树妈妈与人类的关系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大树妈妈的外观特征,如树干、树叶、树枝等。
2. 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大树妈妈,体验大树妈妈的角色。
第三章:大树妈妈苏醒的过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树妈妈在春天苏醒的过程,培养幼儿对生命力的感知。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大树妈妈在春天的生长变化2. 大树妈妈的苏醒过程3. 大树妈妈的生长需要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动手制作大树妈妈的苏醒过程,如画出大树妈妈的生长变化。
2. 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大树妈妈的苏醒过程。
第四章:春天里的保护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保护大树妈妈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大树妈妈面临的问题2. 保护大树妈妈的方法3. 春天里的环保活动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大树妈妈,如不乱扔垃圾、不随意砍伐树木等。
2. 让幼儿参与春天里的环保活动,如植树、浇水等。
第五章:春天的树荫游戏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树荫的作用,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树荫下的游戏活动2. 树荫下的故事分享3. 树荫下的创意绘画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在树荫下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如捉迷藏、丢沙包等。
春天里的大树妈妈苏醒了幼儿园教案

春天里的大树妈妈苏醒了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大树,了解大树对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春天里的大树妈妈,了解大树的生长特点。
2. 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大树对环境的作用。
3. 开展保护大树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认识大树,了解大树对环境的重要性。
2. 难点: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故事课件等。
2. 材料:画纸、彩笔、树木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春天来了,我们都喜欢在户外活动,你们知道户外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吗?(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大树,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大树有什么变化?2. 认识大树:(1)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具,让幼儿了解大树的生长特点,如树叶、树枝、树干等。
(2)讲解大树对环境的作用,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候等。
3. 故事教学:(1)讲述故事《春天里的大树妈妈苏醒了》,让幼儿理解大树在春天的生长过程。
(2)提问:大树妈妈为什么会苏醒?春天里大树妈妈发生了什么变化?4. 实践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画出春天里的大树妈妈。
(2)让幼儿用彩笔给大树妈妈添加色彩,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1)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大树的认识,以及大树对环境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发表保护大树的决心,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家附近观察大树,了解大树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关注。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绿化活动,如种树、浇水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树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绘画、讨论等,检验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
春天里的大树妈妈苏醒了,大树妈妈努力的将枝叶变绿,路边的大树妈妈们都变绿了,一冬的沉默,如今,大树妈妈苏醒了,她们摇曳着自己的枝头,她们尽情享受着春天温暖的阳光,就像新的生命又一次诞生一样。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春天到了,大树开始长出新的枝丫,开始一年新的成长。
活动目标:
1、在讲讲做做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情绪。
2、通过做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树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活动准备:
布置大森林的场景、各种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的头饰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包括人
类)、动画(大树妈妈的本领)及相关设备、一棵大树(没有树叶)、小树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蜡笔。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①各种小动物乘上小火车,我们一起出发去“大树妈妈”家庆祝生日。
(进入“大森林”的场景中)
②用歌声呼唤大树妈妈(歌曲《大树妈妈》)
随音乐大树妈妈上(扮演),抚摸她心爱的宝贝们。
(通过抱抱、亲亲、摸摸,传达大树对一切的关爱,体验家的温暖。
)(歌曲完,大家偎依在大树妈妈身边。
)
2.讲讲大树的本领
(1)老师示范为大树妈妈献上自己的祝
福
老师:我们都是大树妈妈的宝贝,我们离不开大树妈妈,大树是小猴、小兔、大象、小鸟等各种小动物、还有我们小朋友们的家。
这是我给您的生日礼物——“大树是我们的家”。
大树妈妈很高兴回送了一片小树叶。
(2)幼儿为大树妈妈献上祝福先看动画,引导幼儿结合原有经验说出大树妈妈的一项本领。
大树妈妈为送过祝福的小朋友发小树叶。
①大树是一把大伞挡住炎热的太阳,我们在大树下乘凉。
②大树为我们提供鲜美的食物,还可以造成各种工具、物品。
③大树上的每一片树叶都能吐出“氧气泡泡”使空气新鲜,使我们都能吸到氧气。
大树把黑黑的灰尘、有害的气体都吸进去,并减弱噪声,保护我们。
(3)庆祝生日——大家手举小树叶,围着大树妈妈唱生日歌。
3.救救大树
从远方飘来了一片枯黄的小树叶,这是寄给大树妈妈的信:
大树妈妈很伤心,我们一起为小鸟想办法(讨论)
(由于人们的努力,大森林又回来了,多种树使沙漠变回美丽的家园,小鸟又有了美丽的家。
)
如何保护树木?(不要乱砍、不去摇小树苗、不随便摘小树叶)
4.做片小树叶
①出示那棵没有树叶的枯树,大家想办法救他:我愿“做”一片小树叶,陪伴在大树身边。
②在每一片小树叶上画大树和花草,表
达自己的心愿,“说说”自己的心理话,贴到大树妈妈身上救活她。
活动总结:
大树妈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春天来了的时候,大树和小草、小花才会变的又有生命力,这是春天才能赐予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