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语文启蒙教案: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语文启蒙教案: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语文启蒙教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启蒙,可以帮助幼儿在语言能力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语文启蒙教学中,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听听是语文启蒙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环。

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听力能力。

通过听的训练,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识别声音,开发他们的听力潜能。

1.听课幼儿可以参加各种形式的听课,如音乐课、语文课、故事课、电视节目等。

这些听课可以让幼儿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和字眼,让幼儿更快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

2.听音乐幼儿可以经常听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

孩子们喜欢各种欢快的歌曲,可以利用这种乐趣培养他们听力,比如请幼儿在音乐开始时闭上眼睛,用耳朵去听,并尝试感受到音乐的节奏,这样可以让孩子的听力进一步提高。

说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说,幼儿可以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1.对话训练幼儿可以进行对话训练,教他们如何和他人进行交流。

让学生带领一些常用词汇和表达,例如:“你好”、“谢谢”等,进行实践。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更加自信地与他人交流,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2.语言游戏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

例如,一名幼儿说出一个单词之后,其它孩子要根据这个单词创作一些与之相关的词语,或是造句等。

这样孩子们可以在玩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

三、读阅读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阅读幼儿可以更好地掌握语法、拼音等语言基础知识。

图书馆是提升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场所。

通过阅读故事书籍或童话,幼儿可以更快地学会语言表达和语音技巧。

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故事,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思考方式,从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2.朗读孩子们还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来提高阅读能力。

让幼儿跟着家长或老师一起朗读单词、句子或故事,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阅读流畅度,还能督促他们读懂内容,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人类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文化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的标准,也是一种文化艺术。

同时又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其特殊的地位。

听、说、读、写能力对处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学对这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以后的社会生活。

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而实现的。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就小学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听觉,强化“听”的训练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说:一般情况下听与说总是互相伴随,这就决定了听力训练不能孤立进行,而必须与口语训练紧密结合。

因此,课堂上我结合他的方法进行听力训练。

1、听后复述。

首先找诗歌、词赋、寓言故事、抒情散文进行范读〔语言精练生动,内容深刻是加强学生听话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训练的最正确文选〕。

学生不能记笔记,听完后站起来复述听后内容,要求意思完整,不改变原文中心。

这项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耳朵是我们感知事物或获取信息最方便最快捷,也是最全面的感觉器官.正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就是眼睛的感知范围不如耳朵广.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利用耳朵的功能服务于大脑,从而更多更广地汲取材料,充实情感,满足思维.因此,要求语文老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教学习惯。

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流畅,课堂内容要丰富,方式要多样化。

一旦教师的语言有了感染力、号召力,就能引起学生主动进行听讲,从而激发学生听话兴趣,慢慢地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就能得到养.2、听话改错。

教师在读语音材料时,有意但不做任何暗示地读错字词,让学生指出并改正,或者教师在说话时,有意说一些病句让孩子们纠正,这样训练很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对语言错误的感受能力。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语文中听说读写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而轻“听说”。

我们必须明白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同属人类交流思想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应该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将是本文的核心。

语文是什么?对执教语文的教师而言,正确理解是第一要义。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2月《誉滕万林》信中说得十分清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意较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认真琢磨,可知语文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皆蕴含其中。

“语文”的内涵与外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显然,今日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功能的界定有源可寻,非空穴来风。

1.许多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就很难有正确的教学实践.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总认为,读写是“硬”任务,大纲有要求,课本有任务,学校有考核,完不成任务,考不出好成绩向谁都不好做交待;听说是“软”任务,反正考试考不到,练不练无关紧要.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听话说话是人人都会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听说也会跟着提高,用不着单独训练.有的教师埋怨,语文老师都够累的了,那还有时间去搞听说练习.在这些错误思想支配下,语文教学中就常常出现“欺软怕硬”的现象——对读写内容不敢有丝毫马虎,而对说话课则往往是敷衍了事,走过场,有时则干脆为读写让路.还有的教师主观上也想把听说抓上去,但由于平时对听说教学不研究或研究不够,在教学中练不得法,训不到位,出现问题时又指导不上去,所以常常是费时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因此几个“回合”之后也就气馁下来.这种由于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或训练不得要领而造成的形式主义的听说训练目前还普遍存在.所以听说训练很难走出误区.2.课堂教学仍以阅读分析为主,忽视听说训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中那种老师“满堂灌”学生静听式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但是要把课文“讲深”“讲透”的观念仍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为此他们在备课时广收资料,面面俱到地钻研文章,课堂上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篇章结构、语法修辞方面舍得下功夫,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尽管有频频“启发”、“提问”和“谈话”,也不乏有“一声雷”似的热闹景象,但仍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文知识为重点的传统模式.一堂课下来,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断和知识,而真正的语言能力训练和提高却是微乎其微.这样的课堂教学在许多学校和许多教师中并不少见.3.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仍然是低水平的.重“读写”轻“听说”的课堂教学和听说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影响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和大纲的要求相比差距不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说、不会说、不爱说和不善说.不敢说.在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站起来就紧张脸红,低头不语,即使有回答,也是只言片语,声音低得难以听清.但这些学生在家中,在父母面前却能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必要时还会耍一阵子“小皇帝”的威风,让父母“唯命是从”.这些学生的家长常常不相信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敢讲话.不会说.不少小学生或先天素质较差,或对所要说的知识不懂,因此在回答问题或单独的“说话”课上结结巴巴,手足无措,脸也憋得通红,却说不出几句明白的话来.不爱说.在课堂中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注意听讲,但总是沉默不语,自己很少举手,当然也就更少有说话的机会.不善说.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班级举手率虽然很高,但能言语流畅比较准确回答问题的还只是少数.多数学生往往在说话时出现神态紧张,声音偏低或偏高,有的乡音土话较重,词语贫乏,内容简短,或语句重复脱节,语病比较多等问题.因此发言机会最多的自然是那些能让老师满意的“红花”,多数学生只好做了“绿叶”.二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要听说读写“四项全能”。

论中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一、语文能力应是听、说、读、写四项的综合能力。

对于“语文”,叶圣陶先生为其作过精辟、科学的解释,他说:“彼时国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

”张志公先生也说:“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则谓之文,合起来称语文。

”在普通教育阶段,语文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要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中学生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训练,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交更加频繁和扩大,随着音响电器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骤然来临,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训练,将学生培养成为善听、能说、会读、擅写的新一代。

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

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

”他又指出:“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

”叶老的话也表明,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为促进的整体,四项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上,都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妙处。

听说能力的培养也符合信息论的规律。

从信息观点看:听和读是摄取语言信息,说和写则是输出语言。

听和读可以积累知识,丰富思想,打好说与写的基础,而说和写又可以深化思想,促进听读水平的提高。

从表达方面看:听和读是学习别人如何观察、立意、构思、谋篇。

说和写是将自己观察所得、平时所想的内容表达出来。

听读为说写提供范例,说写的实践可帮助理解听读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总而言之,就语文本身来说,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

听和读是说与写的前提和基础,说和写又反过来对听和读起着进一步地消化和促进作用。

四者互为依存,互相渗透,缺一不可。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语文课堂的外延,为广大学生学好语文,提供了丰富的听说读写材料,化无声为有声,变单一为丰富,变抽象教学为具体教学。

学好语文,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要让学生能说会写,所以教师要把新课标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语言是有声的,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交流思想都离不开“听”。

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借助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材料,变抽象为具体,让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该去如何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呢?1、抓基础训练,掌握必要的技能。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但一定要循序渐进,要从听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入手,重视汉语声母、韵母、声调、重音、语速、感情的听力训练,确保听音正确。

2、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听。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精典的朗读篇目,并播放相关的录相材料,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翻刻翻录精典篇目朗读DV和朗读带,在课后听读。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节假日里注意收看新闻联播等节目,学习播音员的发声、发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提高听力水平。

3、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去听的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整合听读材料,并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准确的、有感情地表述出来。

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边看边听边理解、边记忆的良好习惯,如果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4、注意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精听和泛听的综合课件,这种精听教学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如《隆中对》一文,对于诸葛亮的隆中对答,可运用精听的方式教学。

泛听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语言、语音规律,增强学生对未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这样既帮助学生消化吸收了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语言创造的乐趣。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指掌握语言文字基本技能和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

这四种技能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也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法宝。

本文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介绍如何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听听是语文学习的起点,也是语言交际的基础。

通过听,我们可以接触各种语言材料,了解语言的语音、语调、语速、语音等特点。

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听力水平。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多听标准的语音材料。

可以收听广播、电视、网络音频等标准的语音材料,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

2. 有意识地倾听。

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语音信息要多加留意,有意识地提高听力水平。

3. 遇到不懂的词语或句子要及时询问。

如果在听力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勇于提问,及时澄清问题。

4. 多听语言模仿。

在提高听力的还可以通过模仿的方式,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度。

二、说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技能,也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

说得好能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使人在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

要提高说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多说标准的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说标准语言的习惯,尽量避免使用方言或者不规范的语言。

2. 多参与语言交际活动。

参加各种语言交际活动,比如演讲、辩论等,可以锻炼说的能力。

3. 敢于开口。

在语言交际中,要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因为担心出错而选择沉默。

4. 多与他人交流。

多和他人交流,可以增加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量,提高语言能力。

三、读1. 多读好书。

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多读几遍,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多读报刊杂志。

阅读各种报刊杂志,可以增加对各种信息的获取,丰富自己的知识。

3. 多读名著。

名著是优秀的语言材料,通过阅读名著可以提高语文水平。

4. 注意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提高阅读速度,同时要加强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四、写1. 多写好文章。

在日常生活中,多动笔,多写一些好文章,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听说读写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听说读写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听说读写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听说读写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坚持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去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的,就是让学生听记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板书要点,听记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和师生合作探究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听和记的内容来复述出要点和概要。

另外,我在课堂上经常范读课文,也经常给学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在“听”中感受课文的精彩和中国语言的魅力,记得我上朱自清先生《春》一课时,范读了这篇课文,在我的范读中学生听出了“春草图”的生动、“春花图”的多姿、“春风图”的温暖、“春雨图”的滋润和“迎春图”的激情,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这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除了在课堂上的训练以外,我还建议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要多听广播电台的节目、听演讲,并能记住要点。

再者就是在课外建议学生多欣赏朗诵表演,并且能够进入氛围,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语言的熏陶。

为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的,我采取了灵活的训练方法。

一种训练方法是用口语把现成的语言材料复述出来,复述性说话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说话的连贯性,可以综合锻炼学生的口语;另一种训练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和讲故事,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口语组织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中考口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着我自己有着一定的演讲和主持的经验,我还对学生进行“演讲”和“主持”的训练。

给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我都有共同的要求,即具有良好的说话礼仪,能讲标准普通话,说话没有语病,生动而有条理,能唤起听话者的注意。

另外在第二课堂中,我给学生开设了“演讲”课和“主持”课,教给学生演讲和主持的技巧,教会学生更多的“说”的技能。

我还经常在班里面举行演讲比赛,而且从班级中选出两位主持人主持演讲比赛,学生均能踊跃参与进来,第二课堂自然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很快就提高了“说”的能力,这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素质教育。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而“听说读写”法宝就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如何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首先是“听”方面。

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听故事、听音乐、听课堂讲解等方式来锻炼。

同时,还可以通过听语音教材,提高语言语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此外,也可以通过听名著、听广播剧等方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是“说”方面。

学生要勤加练习口语表达,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也可和同学朋友一起进行角色扮演、讨论话题等活动,增加口语交流的机会。

然后是“读”方面。

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名著、报纸、杂志等文献,丰富自己的阅读素材。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读书分享会、写读后感等方式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是“写”方面。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写作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写日记、作文等方式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

此外,也可以通过参加写作比赛、写博客等方式提高写作的兴趣和水平。

总之,用好“听说读写”法宝,需要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

通过不断地听、说、读、写的练习,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引导,培养他们的语文兴趣和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他们在语言交流中游刃有余,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小学生四种语文能力培养

小学生四种语文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摘要: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基本功。

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有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

关键词:基础关键核心积淀新课标对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有明确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要分把握规律,通过有效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现结合自身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谈点个人体会。

一、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读是开启小学生语文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

因此,读的能力训练必须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

(一)培养朗读习惯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形成和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从识字开始,在多种朗读训练中培养朗读习惯和朗读技能、技巧。

(二)调动阅读兴趣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兴趣,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求知积淀语言的欲望。

首先教师要自我锤炼,力求声情并茂地发挥好示范作用(有时也可放录音代替)。

其次要充分发挥班内学生的带头作用,以乐读书、会读书的典型带动全班。

(三)引领阅读思悟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内在要求。

阅读教学就要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感受精彩词句,并大胆想象词句所描绘的情景和画面。

要从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入手,通过课堂训练教会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圈点勾画、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二、听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纽带和关键听是承接积累与发挥的纽带,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关键所在。

过去语文教学重读写而轻听说,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充分发挥。

今天的小学语文课应充分重视学生听的能力培养。

(一)从兴趣着眼,有效激发学生听的热情。

可充分利用多数小学生都爱听故事的特点,在课堂上结合教材有意地穿插一些简短而有趣的故事,缓解思维疲劳,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出积极、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情境,培养听的兴趣。

(二)从技巧着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

有着悠久历史的语文教育一直被视作教育的基础,语文教育也一直被视作教育的核心。

而语文核心素养则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呢?使用“听说读写”法宝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基本技能,也是语文学习的法宝。

这四种技能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下面我们就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如何用好这个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要用好“听”,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听”是一种基本的语言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通过“听”,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语言信息,包括语音、语调、语速、语音语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听”能力,如:多听有声读物、听老师上课、听同学讲解、听电视广播。

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可以积累各种语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语感,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

要想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就要用好“听说读写”法宝。

只有通过“听说读写”,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语文达人。

在实际学习中,我们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积累,多接触语言信息,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语感;二是多实践,多参与言辞比赛、讨论、演讲,才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多读书,多积累好书好词,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语感;四是多写作文,多写诗歌,多写日记,才能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就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真正的语文达人。

初中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培养

初中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培养

初中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培养语文是学生重要的学科之一,综合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论述。

一、听力能力的培养听力是语言习得的第一步,也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

初中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提高听懂标准普通话的能力。

可以参与语言角色扮演,单词跟读,听故事等活动,同时也可以听一些有趣的音乐、广播、讲座等,以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和能力。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多参与口语练习,如朗读、演讲、辩论等等。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游戏化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开展情景对话练习。

通过与同学互动和交流,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文本来拓宽知识面和阅读视野。

学生阅读时要注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辅导他们写好作文。

可以通过写日记、作文训练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在写作时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法和词汇量。

教师还可以设置写作展示活动,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五、文言文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育还应该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

可以通过解读古文、学习古代诗词、经典名篇等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能力。

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修养。

总之,初中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综合培养,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只有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概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让听说读写训练穿插其中,就一定能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起“飞”。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听的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记能力。

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课文范读,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这样才有利于理解和记住所学内容。

如,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一篇文章后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一、挖掘教材说话训练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说话兴趣和能力的主渠道,阅读教学中,有着丰富的说话训练材料,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说话训练点,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通过师生互动,多边问答,补白或复述训练以及朗读、讨论、分析、评价、编排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说话的技巧,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搭石》一课写老人调整搭石这段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摆好离去时,心里又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学习了《颐和园》后,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颐和园,使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的阅读教学中训练想象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以读为本,层层深入读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所以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带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1.抓住最具阅读价值点进行阅读训练“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很多课文篇幅较长,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那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呢?方法就是抓住课文最具阅读价值点,即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或词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进行阅读教学。

①抓住“题眼”,直奔重点。

一般来说,文题就是文眼。

教学时,抓住文题中的核心词、关键词,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句段,这就是最具阅读价值的点。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小学“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可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学生如何把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在多年的实践中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耳听、嘴说、眼认、手写是每一个正常人使用身体器官的基本能力。

语文的核心之一是“人文素养”的培养。

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过程,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过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告诉了我们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即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那么何谓’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以口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文”。

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习语文,初中、高中仍学习语文,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效果并不好。

为什么语文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呢?我认为原因有三个:一是听,说,能力培养不到位;二是读、写不够重视;三是拓展学生想象力不足。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我觉得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一、注重学生听和读的培养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固然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培养语文听和读的意识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

其实人教版的教材中为每一个单元设计了“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这些专题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适用性广。

但是一些教师仅局限于单元“口语交际”的训练,只为教书而教,并没有体现出“口语交际”的真正目的。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听和读的培养呢?还是以读书为例。

对一个具有高度语文引导力的教师来说,学习一篇课文,就不仅要使学生搞清楚课文写了什么,它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利弊,换一种说法行不行,效果会怎样等等。

有没有这种语文导向力,语文学习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学生有这个思索的能力,语文学习的效果就好,学习速度就快。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语文中听说读写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而轻“听说”。

我们必须明白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同属人类交流思想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应该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将是本文的核心。

语文是什么?对执教语文的教师而言,正确理解是第一要义。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2月《誉滕万林》信中说得十分清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意较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认真琢磨,可知语文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皆蕴含其中。

“语文”的内涵与外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显然,今日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功能的界定有源可寻,非空穴来风。

1.许多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就很难有正确的教学实践.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总认为,读写是“硬”任务,大纲有要求,课本有任务,学校有考核,完不成任务,考不出好成绩向谁都不好做交待;听说是“软”任务,反正考试考不到,练不练无关紧要.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听话说话是人人都会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听说也会跟着提高,用不着单独训练.有的教师埋怨,语文老师都够累的了,那还有时间去搞听说练习.在这些错误思想支配下,语文教学中就常常出现“欺软怕硬”的现象——对读写内容不敢有丝毫马虎,而对说话课则往往是敷衍了事,走过场,有时则干脆为读写让路.还有的教师主观上也想把听说抓上去,但由于平时对听说教学不研究或研究不够,在教学中练不得法,训不到位,出现问题时又指导不上去,所以常常是费时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因此几个“回合”之后也就气馁下来.这种由于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或训练不得要领而造成的形式主义的听说训练目前还普遍存在.所以听说训练很难走出误区.2.课堂教学仍以阅读分析为主,忽视听说训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中那种老师“满堂灌”学生静听式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但是要把课文“讲深”“讲透”的观念仍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为此他们在备课时广收资料,面面俱到地钻研文章,课堂上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篇章结构、语法修辞方面舍得下功夫,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尽管有频频“启发”、“提问”和“谈话”,也不乏有“一声雷”似的热闹景象,但仍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文知识为重点的传统模式.一堂课下来,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断和知识,而真正的语言能力训练和提高却是微乎其微.这样的课堂教学在许多学校和许多教师中并不少见.3.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仍然是低水平的.重“读写”轻“听说”的课堂教学和听说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影响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和大纲的要求相比差距不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说、不会说、不爱说和不善说.不敢说.在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站起来就紧张脸红,低头不语,即使有回答,也是只言片语,声音低得难以听清.但这些学生在家中,在父母面前却能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必要时还会耍一阵子“小皇帝”的威风,让父母“唯命是从”.这些学生的家长常常不相信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敢讲话.不会说.不少小学生或先天素质较差,或对所要说的知识不懂,因此在回答问题或单独的“说话”课上结结巴巴,手足无措,脸也憋得通红,却说不出几句明白的话来.不爱说.在课堂中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注意听讲,但总是沉默不语,自己很少举手,当然也就更少有说话的机会.不善说.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班级举手率虽然很高,但能言语流畅比较准确回答问题的还只是少数.多数学生往往在说话时出现神态紧张,声音偏低或偏高,有的乡音土话较重,词语贫乏,内容简短,或语句重复脱节,语病比较多等问题.因此发言机会最多的自然是那些能让老师满意的“红花”,多数学生只好做了“绿叶”.二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要听说读写“四项全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基本技能。

听说读写是语言交际的基本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听。

听是语文教学中的第一步,通过听让学生接触语言,了解语音、语调和语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辨别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朗读、听力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各种语言材料,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其次是说。

说是语文教学中的第二步,通过说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口语表达、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再次是读。

读是语文教学中的第三步,通过读让学生学会理解语言,领会文字的含义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文朗读、阅读理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后是写。

写是语文教学中的第四步,通过写让学生学会表达语言,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写作训练、作文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总之,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四大基本技能,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听说读写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语音辨别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年级语文学习要求

三年级语文学习要求

一、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1.大量听、说、读经典故事、童话故事,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2.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基本的笔画顺序,提高书写规范性。

3.听力训练,提高对听到的语言信息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二、识字能力的提高:1.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包括基本的汉字和一些常用的词语。

2.学会使用字典查字、辞典,培养查阅工具书的能力。

3.阅读一些简单的课外读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基础知识的学习:1.学习简单的语法知识,如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名词的单复数等。

2.学习基本的修辞方式,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

3.学习汉字的构造和发展,了解一些常用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4.学习一些常用成语、俗语和谚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四、阅读习惯的培养:1.通过口头阅读、朗读等活动,培养对文字的兴趣和喜爱。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读书前预测和总结的习惯等。

3.培养概括和归纳阅读材料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写作能力的提高:1.学习书写各类文字,如字帖、单词、短文等。

2.学习写日记,提高书写的实用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3.学习简单的写作技巧,如段落结构、衔接过渡等。

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1.学习正确运用语言规范,如遵守语法规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

2.学习能以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学习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总之,三年级语文学习要求主要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识字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阅读习惯的养成、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

通过这些学习要求的达成,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2019-03-10听说读写是语⽂教学的基础,也是学⽣学习语⽂知识的四种基本能⼒。

初中语⽂教学重在培养学⽣正确理解和运⽤语⾔⽂字的能⼒,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的训练,能够全⾯提⾼学⽣的语⽂素养,不仅能学好语⽂学科,还可以触类旁通地贯穿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对今后的学习和⼯作会产⽣深远的影响。

⼀、语⽂教学中的听如果学⽣是⼀个良好的倾听者,他就能够将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吸收到⾃⼰的脑海中,化作⾃⼰的知识。

但是教师在讲,学⽣在听,很多学⽣都是被动地听,时间长了,容易疲倦。

更有甚者,把教师的讲课当做催眠曲,听得昏昏欲睡。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培养学⽣良好的倾听态度和习惯,⼒求在上课伊始就抓住学⽣的兴趣,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

因此,教师在设计新课导⼊语时,⼀定要抓住重点,⽤愉悦的态度和轻快的语⾔,带动学⽣学习的兴趣。

在新课的导⼊设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体和每篇课⽂的教学⽬标分析重点、难点,兼顾学⽣的⼼理感受、认识及⽣活经验等,⼒求灵活多样、别致新颖,就⼀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唐代诗⼈⽩居易说过:“动⼈⼼者,莫先乎情。

”唯有投⼊真挚热烈的感情,才能使学⽣感到可亲可近。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准备⼀段与课⽂主题、基调相⼀致的激情导语,能让学⽣的学习激情因为教师的精彩导语⽽被带动起来,也为阅读课⽂创设了⼀个良好的情感氛围。

例如,在教学朱⾃清的散⽂《背影》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古⼈说过,“谁⾔⼨草⼼,报得三春晖。

”⽗母对⼦⼥的爱是⽆私的,是深沉的,是充满着关怀与体贴的。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章《背影》,讲述了⼀个⼉⼦对⽗亲的怀念、怜惜和感伤之情,也体现出了⽗亲对⼉⼦深深的爱。

它是表现⽗⼦之情的典范之作。

⼆、语⽂教学中的说在语⽂教学中注重说的训练,能够提⾼学⽣的⾃信⼼,强化⼝语交际能⼒。

语⽂教学注重感悟的表达,因此需要交流,需要说出来。

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得到提升,就需要教师把握好说的教学⽅法,启发学⽣说的⽅向。

听说读写小学语文学习四项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小学语文学习四项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小学语文学习四项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学习四项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听力能力的培养听力是语言习得的第一个步骤,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有趣的听力材料,如故事、歌曲、广播剧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听力活动,如听写、听后回答问题等,通过多次的反复听、答、检查,培养学生的听力记忆和理解能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进行情景模拟训练,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用语言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二、口语能力的培养口语是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次诵读、朗读、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培养他们的语言韵律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情境对话、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口语表达,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阅读。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阅读理解题,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读书分享、诗歌朗诵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写作技巧,如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同时还可以进行作文评讲,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_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_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_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摘要: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将是本文的核心,3.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仍然是低水平的.重读写轻听说的课堂教学和听说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影响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和大纲的要求相比差距不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说、不会说、不爱说和不善说.,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谈谈昨天的报纸,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时讯,让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于就教学内容发出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语文中听说读写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而轻听说。

我们必须明白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同属人类交流思想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应该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将是本文的核心。

语文是什么?对执教语文的教师而言,正确理解是第一要义。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2月《誉滕万林》信中说得十分清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意较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认真琢磨,可知语文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皆蕴含其中。

语文的内涵与外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显然,今日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功能的界定有源可寻,非空穴来风。

1.许多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就很难有正确的教学实践.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总认为,读写是硬任务,大纲有要求,课本有任务,学校有考核,完不成任务,考不出好成绩向谁都不好做交待;听说是软任务,反正考试考不到,练不练无关紧要.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听话说话是人人都会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听说也会跟着提高,用不着单独训练.有的教师埋怨,语文老师都够累的了,那还有时间去搞听说练习.在这些错误思想支配下,语文教学中就常常出现欺软怕硬的现象对读写内容不敢有丝毫马虎,而对说话课则往往是敷衍了事,走过场,有时则干脆为读写让路.还有的教师主观上也想把听说抓上去,但由于平时对听说教学不研究或研究不够,在教学中练不得法,训不到位,出现问题时又指导不上去,所以常常是费时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因此几个回合之后也就气馁下来.这种由于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或训练不得要领而造成的形式主义的听说训练目前还普遍存在.所以听说训练很难走出误区.2.课堂教学仍以阅读分析为主,忽视听说训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中那种老师满堂灌学生静听式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但是要把课文讲深讲透的观念仍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为此他们在备课时广收资料,面面俱到地钻研文章,课堂上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篇章结构、语法修辞方面舍得下功夫,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尽管有频频启发、提问和谈话,也不乏有一声雷似的热闹景象,但仍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文知识为重点的传统模式.一堂课下来,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断和知识,而真正的语言能力训练和提高却是微乎其微.这样的课堂教学在许多学校和许多教师中并不少见.3.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仍然是低水平的.重读写轻听说的课堂教学和听说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影响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和大纲的要求相比差距不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说、不会说、不爱说和不善说.不敢说.在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站起来就紧张脸红,低头不语,即使有回答,也是只言片语,声音低得难以听清.但这些学生在家中,在父母面前却能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必要时还会耍一阵子小皇帝的威风,让父母唯命是从.这些学生的家长常常不相信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敢讲话.不会说.不少小学生或先天素质较差,或对所要说的知识不懂,因此在回答问题或单独的说话课上结结巴巴,手足无措,脸也憋得通红,却说不出几句明白的话来.不爱说.在课堂中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注意听讲,但总是沉默不语,自己很少举手,当然也就更少有说话的机会.不善说.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班级举手率虽然很高,但能言语流畅比较准确回答问题的还只是少数.多数学生往往在说话时出现神态紧张,声音偏低或偏高,有的乡音土话较重,词语贫乏,内容简短,或语句重复脱节,语病比较多等问题.因此发言机会最多的自然是那些能让老师满意的红花,多数学生只好做了绿叶.二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要听说读写四项全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语文教育中听说读写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而轻“听说”。

我们必须明白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同属人类交流思想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应该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将是本文的核心。

关键词: 存在问题重要性听说读写正文:一、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语文是什么对执教语文的教师而言,正确理解是第一要义。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2月《誉滕万林》信中说得十分清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意较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认真琢磨,可知语文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皆蕴含其中。

“语文”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显然,今日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功能的界定有源可寻,非空穴来风。

¥1.许多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就很难有正确的教学实践,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总认为,读写是“硬”任务,大纲有要求,课本有任务,学校有考核,完不成任务,考不出好成绩向谁都不好做交待;听说是“软”任务,反正考试考不到,练不练无关紧要,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听话说话是人人都会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听说也会跟着提高,用不着单独训练。

有的教师埋怨,语文老师都够累的了,那还有时间去搞听说练习,在这些错误思想支配下,语文教学中就常常出现“欺软怕硬”的现象——对读写内容不敢有丝毫马虎,而对说话课则往往是敷衍了事,走过场,有时则干脆为读写让路。

还有的教师主观上也想把听说抓上去,但由于平时对听说教学不研究或研究不够,在教学中练不得法,训不到位,出现问题时又指导不上去,所以常常是费时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

因此几个“回合”之后也就气馁下来。

这种由于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或训练不得要领而造成的形式主义的听说训练目前还普遍存在,所以听说训练很难走出误区。

2.课堂教学仍以阅读分析为主,忽视听说训练。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中那种老师“满堂灌”学生静听式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但是,要把课文“讲深”“讲透”的观念仍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为此他们在备课时广收资料,面面俱到地钻研文章,课堂上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篇章结构、语法修辞等方面舍得下功夫,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尽管有频频“启发”、“提问”和“谈话”,也不乏有“一声雷”似的热闹景象,但仍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文知识为重点的传统模式,一堂课下来,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断和知识,而真正的语言能力训练和提高却是微乎其微,这样的课堂教学在许多学校和许多教师中并不少见。

3.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仍然是低水平的。

重“读写”轻“听说”的课堂教学和听说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影响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和大纲的要求相比差距不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说、不会说、不爱说和不善说、不敢说:在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站起来就紧张脸红,低头不语,即使有回答,也是只言片语,声音低得难以听清,但这些学生在家中,在父母面前却能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必要时还会耍一阵子“小皇帝”的威风,让父母“唯命是从”,这些学生的家长常常不相信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敢讲话。

不会说:不少小学生或先天素质较差,或对所要说的知识不懂,因此在回答问题或单独的“说话”课上结结巴巴,手足无措,脸也憋得通红,却说不出几句明白的话来。

不爱说:在课堂中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注意听讲,但总是沉默不语,自己很少举手,当然也就更少有说话的机会。

不善说: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班级举手率虽然很高,但能言语流畅比较准确回答问题的还只是少数,多数学生往往在说话时出现神态紧张,声音偏低或偏高,有的乡音土话较重,词语贫乏,内容简短,或语句重复脱节,语病比较多等问题,因此发言机会最多的自然是那些能让老师满意的“红花”,多数学生只好做了“绿叶”。

二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要听说读写“四项全能”。

同时这也是语文教学自我完善的需要。

其一,听说读写都是通过口语或书面语言进行的。

听和说是口头语言,读和写是书面语言;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吸收是表达的前提,而表达又是吸收的深化,二者相互促进,推移前进。

其二,听说读写都是有一定的思想内容的,都有表达方法、技巧问题。

听和读能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陶冶情操,而这些正是学生表达的基础。

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感情、认识之后,才可能有表达的要求,才谈得上说和写。

因此,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前提,对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而当人们要把自己头脑里形成的思想表达出来时,则无疑又可帮助加深听和读的理解,提高听和读的水平。

听和读是学习别人如何观察,如何表达;说和写是自己练习如何观察,如何表达。

听和读可以给说和写提供表达的范例和表达技巧的样板,使学生在表达时有所借鉴,而学生通过说和写的实践,即加深了对各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及其作用的认识。

其三,听读说写训练都是以教材为依凭,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进行的。

现行语文教材的选文,既是教学的范例,是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依据,又是训练听读说写的依凭。

编辑同志除了精心挑选文质优美的范文外,还精心设计提示和练习题,其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教材在训练能力方面的作用。

同时,听读说写训练虽然有个课内外结合问题,但主要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课堂里进行。

既然听说读写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属,我们就应从重读写,发展为听读说写一齐抓,做到“四项全能”:听能大量听记,读能快速积累,说能现想现说,写能下笔成文。

所谓听能大量听记,就是用耳吸收信息,用脑贮存信息的能力有所突破,解决多听多得的问题。

训练学生具有耳听脑记十来个问题的能力,对连续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可不作记录,然后作一次性的回答。

所谓说能现想现说,就是口头输出信息能力有所突破,能先想后说,边想边说,不用讲稿说好一席话,用“腹稿”取代文稿,由几小点扩大到一连串相关问题。

所谓读能快速积累,就是用眼吸收信息,用脑贮存信息的能力有所突破,解决多读多得的问题。

一篇课文快速读一两遍后能掌握作者如何围绕中心所写的一连串相关的问题,并做到边学边滚雪球。

所谓写能下笔成文,就是书面输出信息的能力有所突破,半节课能完成一篇言之有物有序的习作,通过“压时增次”解决“害怕写,写不出”的老大难问题。

“四项全能”也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过目入耳能掌握,出口下笔可成章”的才能。

这样使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读书重在积累。

今天的学习依赖过去的学习,学习新知识就是以过去知识为基础。

我们不能脱离过去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东西,所以必须边学边积累,而不能边学边丢。

实验把掌握一连串相关问题作为学习每篇课文的目标,对这些问题学生都经过读、听、思、记、说、写,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学生储备“仓库”里的财富。

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社会建设者应具备的语言修养,同时培养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可以促进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还有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

说比听读难度要大,实验安排了初级和高级两个训练层次。

初级是多题口答,是教师领着学生走;高级是命题口头作文,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路、走路。

语言的表达能力就是将内部语言外化的能力。

这种能力最直接地反映出说话者的水平,决定一席话的最终成功与否。

表达能力强不强,与学生是否得到充分实践密切相关。

据统计传统方法每个学生平均三节课回答一次提问,上讲台口头作文一个学期平均不到两次。

实践机会这么少,自然难以提高。

三、有目的的听、有计划的说、有步骤的读、有意识的写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能力训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下面我就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听”通常是指学生上课时听教师讲解,是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听”。

久而久之,学生坐享其成、不动脑筋的听课习惯形成了。

我认为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要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要求教师上课生动、有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爱听的积极性,如上《爱莲说》时,我们边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画,边让学生聆听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优美语段例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 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莲的总体感受,这样不仅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了“听”的兴趣,更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

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引导。

使学生学会在听的过程中,用点头、微笑、赞许、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表情及简短的语言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

3、要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

要求学生集中精力,面对说话的人和所表述的话题,注重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和想象,形成有关这个话题相关的互动。

围绕对方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快速地总结和评价,对所听到的内容,能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从而在心中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些单元后面安排有“口语交际”这一部分内容,可见“说”的能力训练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过程就是“说”。

教学上的“说”,不只是教师授课,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思想的技能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