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页精品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以往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三册里,现在是乘法口诀全学完之后,再学习。

()仍分成用~的乘法口诀求商、用~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万以内数的认识。

()仍分两段:以内数的认识、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

()不同的是:提前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 (义教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中)。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量的计量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

·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解决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独安排一个单元。

.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习。

如,在“克和千克” (第页的内容、第页第题)和“统计”(第页第题)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例题或练习。

(二)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包括:平移和旋转、锐角和钝角)(三)统计(以当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仍然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当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四)实践活动(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两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叫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该怎么呈现,这确实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 1 单元单元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练习一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熟练地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表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1.简单的统计表。

师: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吗?统计表的作用又有什么呢?生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生2: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收集和整理数据。

师: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有很多方法,你学会了哪些呢?生1: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师:画“正”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题。

3.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

告诉学生这其实是将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

对于第(2)问“你发现了什么?”特别要注意每个格子表示1份《电视报》。

涂了几个格子就表示有几份《电视报》。

三、全课总结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想调查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模板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模板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模板3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最新模板1教学目标:1.通过对已知图形的观察、思考初步建立圆的基本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几次画圆过程中理解什么是圆,掌握基本绘图方法,在画和对比中感受圆的本质。

2.让学生经历操作验证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分享,不断深化对圆心、半径、直径意义的理解,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3.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圆的本质,应用半径、直径的意义、联系思考解决问题,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尝试、操作、思考中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意义、联系,感受圆的本质。

教学难点: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实际问题中思考、应用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意义及联系。

教学准备:圆规、圆片、练习纸、课件、应用模型。

一、引入1.从学习过的正方形开始。

引导学生找到正方形的中心点。

从中心点引出到边、顶点的距离,明确其长度不等。

2.逐步呈现正多边形的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形成数学思考。

思考:如果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增加,中心点到边、顶点的距离会怎样变化?多边形将趋于……?引出圆,呈现课题。

◇设计意图:从正方形引入,观察中心点到边、顶点距离之间的关系,渗透圆的本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感受极限思想。

二、画圆1.用身边的素材自己画圆。

交流不同工具的画法,初步感受圆规画圆有优势。

2.学生汇报,教师示范、规范画圆的方法。

3.学生们再次尝试画圆。

4.对比用圆规画圆和用其它方式画圆的共同点,体会“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设计意图:第一次让学生自主画圆,初步体会,充分容错,引发对圆规画圆“工作原理”的思考;第二次教师示范画圆,尊重教材,有效讲授,形成学生对规范画圆的“有意接受”;第三次再让学生画圆,“反刍”画圆的核心要素,建立圆心、半径的初步感知,为自学做好铺垫。

三、自主学习1.自学与分享。

(1)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2)在自己画的圆里面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画好以后和同桌交流。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猜一猜和找规律。

简单推理过程和找规律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和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列组合的数学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让学生学会对于推理过程的简单叙述。

大部分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好,对所学知识基本上能回答出结果。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单元时,教学的重点要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

同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等实践活动,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教材简介本教材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数和数量、简单的加减法、简单的几何图形。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掌握数字0-100反复记数和写数的方法。

2.能够提出1~10之间的数和0、100。

3.举例0、1、2、……、100之间的每个数的分拆。

4.能够用各种材料制作不超过10块的棋。

5.能够将0~10之间的数快速连接成一个对象。

6.能够理解简单的加减法概念。

7.能够以30度为单位用直尺、圆规画直线、角。

2.2 能力目标1.能够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并给予简单的解释。

3.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并尝试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备注第1章数和数量 5第2章0~100的认识 5第3章数的分拆与组合8第4章简单的加减法9第5章用手制作不超过10块的棋 4第6章快速连接数 4第7章简单的几何图形10 包括角度四、教学重点及难点4.1 教学重点1.数的分拆与组合。

2.简单的加减法。

4.2 教学难点1.加减法的概念。

2.用各种材料制作不超过10块的棋。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场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发挥集体智慧。

3.问题导向法:教师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

六、教学评价1.课堂实际应用: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并尝试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3.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团队合作完成任务。

4.知识掌握程度: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第一课时,认识数字201-300。

教学目标,能够认识数字201-300,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201-300。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201-300,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01-300,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数字。

2. 学习新知,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字201-300的读法,并在黑板上书写这些数字,要求学生跟读。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辨认并读出这些数字。

4. 活动,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速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字。

5. 总结,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练习书写和读出数字201-300。

第二课时,认识三位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能够认识三位数的大小,并能够正确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认识三位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比较三位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201-300,301-400,401-500,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 复习,教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出示数字卡片201-300,301-400,401-500,让学生说出这些数字。

2. 学习新知,教师向学生介绍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在黑板上示范比较大小。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练习。

4. 活动,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速准确地比较大小。

5. 总结,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练习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第三课时,认识三位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能够认识三位数的加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认识三位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进行三位数的加法计算。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201-300,301-400,401-500,黑板,彩色粉笔,小板书。

教学过程:1. 复习,教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出示数字卡片201-300,301-400,401-500,让学生说出这些数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编全集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1课时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认识统计【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本课时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使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从中进一步掌握数据统计的方法。

例1的教学要求是填写比较简单的统计表,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统计,初步认识统计表。

2.通过教师带领同学们统计事物的数量,初步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3.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统计,初步认识统计表。

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图片 2.学生:水彩笔【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探究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巩固应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K【情境导入】师:新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大家订做新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课件出示四个颜色的方块。

(红、黄、蓝、白)你最喜欢哪种颜色?指名学生回答。

可是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预设:先在班里调查,统计数据,再在全校统计数据。

)在班里如何调查呢?(预设:举手投票)我们现在就来调查一下。

喜欢红色的请举手,一共有()人,板书数字。

喜欢黄色的请举手……喜欢红色、喜欢黄色、喜欢蓝色、喜欢白色的人数分别为9人、6人、15人、8人。

真了不起,刚才大家当了一个小小的统计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

(板书课题:统计)【探究新知】教学例1刚才大家准确地数出了我班最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但想要非常清楚地看到喜欢哪种颜色的人多,必须借助于统计表或统计图。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内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材第2~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2.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记录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教师:新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

你希望是学校做主选择校服的颜色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学生1:我觉得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学生2:是啊,用大家喜欢的颜色做校服,我们会更喜欢穿校服,也会更好地投入学习。

教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选择哪种颜色做校服最合适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1.用统计表整理调查数据。

出示教材第2页例1。

问题: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课件出示例1中红、黄、蓝、白颜色的图片),选哪种颜色合适?(1)思考:我们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提示: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2)追问: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明确: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我们可以让班里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然后最喜欢红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最喜欢黄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依次进行就能统计好班里同学选择的情况,也就能看出全班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

(3)质疑:在班里进行这样的调查,就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吗?为什么?明确:①虽然我们班上的同学只是全校的一部分,但是其他班级的同学选择的结果也许跟我们是相同的,依此类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也应该是这样的。

②一般来说大家的眼光都差不多,我们班应该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

③学校就是由一个个像我们这样的班级组成的,我们班也是随机抽取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案(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学科数学教案二年班执教者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一、数据收集整理六、有余数的除法二、表内除法(一)七、万以内数的认识三、图形的运动(一)八、克和千克四、表内除法(二)九、数学广角五、混合运算十、总复习三、教学目标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四、方法措施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

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教材分析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

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实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素质教育目的:〔一〕知识教学点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验算的算理。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展计算。

〔二〕才能训练点1.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才能和有序思维才能。

2.通过计算进步计算才能。

〔三〕德育浸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一、复习1.把下面减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15—3 = 8〔〕+〔〕= 〔〕〔2〕42—30=12〔〕+〔〕= 〔〕2.按课本上面:“假如把例3里的差和减数加起来,结果怎样?算算看。

”用竖式计算:1230—425 805 + 425指定二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列式计算。

做后,引导学生观察两道复习题,并说说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局部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1.老师将上述两题竖式中一样局部用线连起来如下:在学生观察、讨论的根底上,得出如下结论:“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

” 我们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老师说明: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不仅要掌握计算法那么,认真计算,还要学会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老师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2.教学例4。

〔1〕出示:4736 — 826 =指名用竖式演算,然后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验算。

全班学生计算并验算。

〔2〕利用学生的板演,指名讲计算过程。

〔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减起,百位不够减,从千位退1作10,百位17减8得9,千位剩3。

〕〔3〕正验算是否正确,看差与减数相加是否等于被减数。

老师还要指出:假如题目没要求验算,为了简便,也可以不另写验算的竖式,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

验算时也是把差和减数加起来看得数是否等于被减数。

可以让学生看看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由学生口述:个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进上的1加3得4。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推荐文档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学情分析: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解决措施:在数学情境中学习,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参与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知识体系与课时分配:解决问题 -----------------------4 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注意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真实例子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较多的生活实践活动,获得感性认识。

第一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 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 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学情分析: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参与实践动手活动。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部)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匯編全集人教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1课时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名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概述:本教案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内容包括全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课后作业布置等。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教材内容,为二年级学生提供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体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学会辨别和拼组图形。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直观演示、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加减法运算(1)100以内加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加法进位。

(2)100以内减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减法退位。

(3)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计算,注意运算符号。

2. 第二单元:平面图形(1)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

(2)学会辨别和拼组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3. 第三单元:简单几何(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和性质。

(2)学会计算周长、面积。

4. 第四单元:量的认识(1)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学会进行单位换算。

5. 第五单元:整数乘法(1)掌握乘法口诀。

(2)学会列竖式计算整数乘法。

6. 第六单元:简单的除法(1)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口诀。

(2)学会列竖式计算一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材名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章数到1000(一)【教学目标】1.能够识读到1000以内的数字。

2.能够正确书写1000以内的数字。

3.能够比较和排列三位以内的数字的大小。

4.能够将数量信息转化为数字表述。

5.能够根据道理判断色子投到目的的号码。

【教学重难点】重点: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排列;数量信息的转换。

难点:根据道理判断色子投到目的的号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用100张小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0-9中不同的数字,通过点名方式让学生提出卡片上的数字,然后将数字组合成不同的数字,例如“三个一”、“两个二和一个五”等。

二、新课讲解(25分钟)1.数的读写(1)由教师出示1张卡片上写有“5”的数字卡片,让学生阅读读读出来。

(2)再出示一张卡片上写有“59”的数字卡片,让学生阅读读读出来,并指出其中每一位上的数字。

(3)类比59,介绍三位数的大小,如:549、954、495、594、459等。

通过比较得出大小关系,并将数字按照大小排序,如:495<549<594<954。

2.数量信息的转换(1)出示多个物品,让学生先把物品数目说出来,然后把数目转换为数字表述。

(2)出示两只手,让学生数出手指的总数,然后把数目转换为数字表述。

3. 色子游戏(1)通过色子游戏介绍孩子们数字的运用:老师用双手拿着一个正方体的色子,口算点数,根据道理判断颜色落在那一个数字上。

(2)让学生自己玩色子游戏,旗鼓相当!三、课堂操练(20分钟)1. 比大小让学生口算数字的大小,然后在纸上互相比大小,并将数字排序。

18 81 10 101 165 1622. 数的读写出示下列数字,让学生快速手写数字,但不要透露答案,以比赛形式进行。

253 123 356781 431 988四、课后作业(10分钟)1. 比大小(1)开口算出下面数字的大小并标出数字序号。

41 86 18 32 99(2)将下面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以往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三册里,现在是乘法口诀全学完之后,再学习。

()仍分成用~的乘法口诀求商、用~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万以内数的认识。

()仍分两段:以内数的认识、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

()不同的是:提前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义教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中)。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量的计量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

·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解决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独安排一个单元。

.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习。

如,在“克和千克”(第页的内容、第页第题)和“统计”(第页第题)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例题或练习。

(二)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包括:平移和旋转、锐角和钝角)(三)统计(以当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仍然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当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四)实践活动(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两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叫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该怎么呈现,这确实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的。

【133页精品】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133页精品】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师电子备课学科:数学册数:二年级下册教师姓名:任教班级: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周别时间教学内容(课或单元)时备注1 2.16—2.22数据收集整理 52 2.23—3.1表内除法(一) 53 3.2—3.8表内除法(一) 54 3.9—3.15表内除法(一) 55 3.16—3.22图形的运动(一) 56 3.23—3.29表内除法(二) 57 3.30—4.5表内除法(二) 58 4.6—4.12混合运算 59 4.13—4.19混合运算 510 4.20—4.26期中复习考试 511 4.27—5.3有余数的除法 512 5.4—5.10有余数的除法 513 5.11—5.17有余数的除法 514 5.18—5.24万以内数的认识 515 5.25—5.31万以内数的认识 516 6.1—6.7克和千克 517 6.8—6.14数学广角——推理 518 6.15—6.21期末复习 5 元旦19 6.22—6.28期末复习 520 6.29—7.5期末复习考试 521 7.6—7.12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数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数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全册教案(含反思)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从而初步了解统计表。

体会统计的价值。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及用统计表呈现数据。

教学难点: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情境:学校要给同学们订校服,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四种校服。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校服?指名说一说。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要订哪种颜色的呢?二、研究探索,进行新课(一)确定方案1.选择哪种颜色合适?同桌交流后汇报:应该选择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2.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生1:可以在全校调查。

生2:可以先在每个班调查。

3.怎样在班里调查。

师:如果你是老师,你怎样在班里调查?指名说一说生1:举手表示。

生2:起立表示。

生3:投票。

师:同学们想的方式很多,哪种又快又简捷呢?生:举手。

师:在举手表示时应注意什么?生1:每人只能举一次。

生2:不能都不举手。

师:在统计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每人只能举一次。

(二)统计数据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教师边说边出示统计表:现在把统计的数据填找一名学生到前面主持:喜欢红色的同学请举手,台上的学生数出人数,下面的同学帮助确认这个同学数的对不对。

确认后老师把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三)观察统计结果师:我们把统计的数据都填在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四)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1.全班共有()人。

指名说说怎样想的?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就是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校服,选择()色合适。

全校选这个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全校选蓝色做校服合适吗?这个问题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生: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电子备课学科:数学册数:二年级下册教师姓名:任教班级: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措施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不光凭经验,过去看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有的内容,都不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不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思考过程。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1课时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

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

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

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一)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红黄蓝白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教学目标: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