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新品种

合集下载

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洛白糯2号的选育过程及栽培制种技术

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洛白糯2号的选育过程及栽培制种技术

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洛白糯2号的选育过程及栽培制种技术1. 引言1.1 1.选育过程的背景糯玉米是一种传统的农作物,具有粘性强、口感好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

传统的糯玉米品种在产量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且对逆境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因此迫切需要选育出新的优质高产糯玉米品种。

洛白糯2号的选育过程是基于对现有糯玉米品种优缺点的深入分析和总结,以及对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而展开的。

通过引进外源优良基因,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多代选择和杂交育种,最终成功选育出了洛白糯2号这一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口感好等优点,为糯玉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选育过程中克服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未来糯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2.选育目标及意义高产是选育目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糯玉米作为我国传统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提高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高产的新品种能够提高种植者的收益,增加社会粮食供应量。

优质是另一个重要的选育目标。

优质的糯玉米不仅具有口感好、香甜可口等优点,还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种植优质的糯玉米品种不仅可以提高商品价值,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2. 正文2.1 1.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糯玉米新品种洛白糯2号选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育种初期,通过对不同亲本的组合进行杂交,提高了遗传变异的机会,从而寻找到具有优质性状的材料。

杂交育种可以利用不同亲本的优势,促进糯玉米的遗传改良,增强抗逆性和产量表现。

在洛白糯2号的杂交育种过程中,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试验和筛选,最终确定了适合进行杂交的亲本组合。

通过对每一个杂交组合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价,筛选出了一批具有潜力的杂交后代。

这些后代经过多代的选择和改良,最终培育成了优质高产的洛白糯2号。

杂交育种不仅提高了糯玉米的遗传变异,还增加了新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通过遗传杂交的手段,研究人员能够快速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为农民种植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圣稻27选育及机插栽培技术要点

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圣稻27选育及机插栽培技术要点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200);国家水稻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CARS-01-75);山东省水稻产业体系(SAIT-17-01);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2019LZGC003);山东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0204)。

收稿日期:2020-05-28作者简介:陈峰(1979-),男,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姜明松(1978-),男,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山东属黄淮稻区,处于麦茬稻向一季春稻过渡地区,常年稻作面积13.33万hm 2,水稻在山东属高产高效作物[1]。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成本上升,人工插秧逐渐向机插秧过渡,选育适于机插秧的优质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2]。

机插秧品种要求具有熟期中早熟,早生快发,灌浆快等特性。

为选育适于机插秧的品种,山东省于2015年启动机插秧组区域试验,以加快适于机插秧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圣稻27(参试代号圣稻177)2016年参加山东省机插秧组区试,2017年续试,2018年进入生产试验。

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19年6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稻20190010),适宜鲁南、鲁西南机插秧种植利用。

1选育过程圣稻27(参试代号圣稻177)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于2012年正季以临稻18为母本、圣稻19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

母本临稻18为中早熟品种,沂南县水稻研究所选育,2010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鲁农审2010021号)。

父本圣稻19为中早熟组品种,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2013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鲁农审2013019号)。

2012年正季于山东济宁配制组合,同年海南F 1编号12NF 1016;2013年正季济宁F 2编号13F105,同年海南F 3编号13NF129;2014年济宁F 4株系编号14F051,同年海南F 5编号14NS227;2015年济宁F 6参加品比试验,编号15P177;2016年F 7以圣稻177为代号参加山东省水稻机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圣稻27选育及机插栽培技术要点陈峰1,金桂秀2,朱文银1,徐建第1,周学标1,杨连群1,姜明松1*(1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济南250100;2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临沂276012)摘要:圣稻27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以临稻18为母本、圣稻19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培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

高产优质广适玉米新品种安玉308的选育

高产优质广适玉米新品种安玉308的选育

玉米生产中存在着病虫害发生严重、高产优质多抗品种少、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

针对黄淮海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高产、优质(高淀粉、高蛋白)、多抗(抗多种病虫害)为目标,以创新选系和杂优模式为基础,育成了A74C 、A1052等优异种质,经过定向组配和多环境鉴定培育出优质高产广适玉米新品种安玉308。

该品种201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17005)[1],2018-2019年分别通过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黄淮海同一生态区引种备案,2018年11月8日获得农业农村部品种权授权(品种权号:CNA20160649.5)。

1种质资源创新引进国内外优异玉米种质资源,鉴定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种质资源,组成半外来玉米自交系选育基础群体,通过在河南和海南运用高密度育种法等抗逆育种技术,进行优良基因聚合,实现“产量、品质、抗逆、配合力”的同步提升,选育出优异自交系A74C 、A1052等,拓宽了我国玉米遗传基础。

1.1优异自交系A74C母本A74C 是从昌7-2×4CV 的F 2中严格选择优良变异单株,并与4CV 进行回交,经河南和海南连续自交选择育成的优良自交系。

A74C 具有抗病性好、自身繁育产量高、花粉量大、籽粒灌浆快、脱水快的特性。

1.2优异自交系A1052父本A1052属于自选优良骨干自交系146与自交系246杂交后再进行选育纯合的新自交系。

自育系146、自交系246是从美国杂交种9961的F 2中选择优异单株连续自交而成的姊妹系,选育出的A1052具有茎秆粗壮、抗病、籽粒品质优等特性。

2杂交种选育以A74C 为母本、A1052为父本杂交组配成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安玉308。

安玉308的母本A74C 是由(昌7-2×4CV )×4CV 构建的基础群体选系,昌7-2、4CV 分别是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亲本,加上父本A1052的优点,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安玉308具有出苗快、整齐,苗期生长健壮,抗逆性强,适应性强,后期脱水快,高产稳产等特点。

阳谷地区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

阳谷地区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

作者简介张新龙(1979—),男,山东阳谷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执法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2-09-29阳谷地区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张新龙(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山东阳谷252300)摘要为了对小麦新品种在阳谷县种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指标进行验证,特于2021—2022年在当地选择了15个高产小麦品种作为高产组、10个优质小麦品种作为优质组进行了小麦新品种的展示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高产组中产量超过9750kg/hm 2、综合表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有9个,分别为农大761、烟农1212、泰科麦34、山农30、烟农173、山农40、农信麦207、鑫瑞麦29和中麦4072;优质组中产量超过9000kg/hm 2、综合表现优良的品种有5个,分别为农大753、徐麦36、圣麦918、泰田麦118和中麦578。

建议在阳谷地区小麦实际生产中适当做好品种的搭配,进一步扩大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

关键词小麦;展示示范;产量;山东阳谷;2021—2022年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0-0027-03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3.10.00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小麦为阳谷县主要农作物,小麦高产优质对保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意义重大。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小麦新品种在阳谷县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利用价值,加快小麦品种的成果转化,按照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要求,于2021—2022年选择了2组不同类型的小麦新品种(15个高产小麦品种和10个优质小麦品种)实施了此展示示范试验。

从小麦新品种种植、田间项目调查、品种评价、展示示范、宣传推广等多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以明确不同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筛选适合在当地推广的小麦优良品种,为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提供技术支撑[1]。

此试验的开展,为进一步丰富小麦品种类型、优化小麦品种布局、加快新品种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扬麦12号等

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扬麦12号等

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扬麦12号等扬麦12号(原名扬95-76)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育成的携抗白粉病基因Pm2+6的抗病小麦新品种。

于2001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点:该品种春性,株高92cm左右,抗倒性较好。

穗近纺锤形,长芒,白壳,大穗大粒,每穗38粒左右。

红粒,半角质,千粒重为40g左右,容重每升780g以上。

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每667m230~34万穗。

产量三要素协调。

中早熟,熟期与扬麦158相当,后期灌浆快,熟相较好。

主要特点:(1)高产稳产。

在鉴定圃中表现突出,平均667m2产430.Okg,比扬麦158增产8.2%;品比圃中平均667m2产440.Okg,比扬麦158增产7.3%。

1996~2000年参加全国南方大区区试、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区试和生产试验:1996~1997年度较对照鄂恩l号增产16.1%,较扬麦158增产3.4%;1997~1998年度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82%;1999~2000年度生产试验中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7个试点均表现比对照增产,增幅为0.51%~10.772。

在长江中下游麦区范围内多年多点试验,无论丰年还是灾年均比对照增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稳产性。

(2)抗性强。

高抗白粉病,分子标记检测携抗白粉病基因Pm2+6;中抗赤霉病,耐寒性好于扬麦158,耐肥、抗倒性较好。

(3)品质优。

主要品质指标与扬麦158相仿,适宜制作面条、馒头等蒸煮类食品。

(4)易栽培。

适播期范围宽,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易争足穗,克服了扬麦158穗数偏少的缺点,生产上好种易管。

适用范围:适宜于长江中下游麦区作为扬麦158的替代品种推广种植,尤其适应于白粉病重发及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

土传病毒重发田块不宜种植。

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优化群体起点:在江苏淮南麦区适期播种范围为10月20日至11月5日,过早播种,易发生冻害。

优质小麦新品种中育8号

优质小麦新品种中育8号

优质小麦新品种中育8号
一、品种介绍: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长期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等重点科研项目,中育8号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以金囤种业为核心,通过育种联系单位与农场、原种场、种子公司等种子繁殖、经营联系单位开展广泛合作,种子管理部门的参与、监督、协调、管理,以品种为纽带,经济利益为依托,用“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开展该项目的试验研究工作,实现加速推广应用中育8号的目的。

2、实行品种的完善提高,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的方法,对中育8号存在的耐寒性等问题进行系统选育,改进提高;利用生产试验、示范完善配套栽培技术;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再发现问题,再反复改进提高。

3、落实各项任务和措施。

任务到人,加强技术交流、指导。

在第一阶段的工作基础上,找准中育8号的最适宜种植区域,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力度,采用高产高效示范田创牌子,大面积开发见效益,规模化种植培育市场的技术路线。

目前,该品种使用权已转让给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并由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申报新品种的保护。

二、经济效益:该联系单位在两年的项目资助期内,育种家种子的销售收入、净利润、税额分别达到637万元、92.8
万元和45万元。

社会效益:两年共安排育种家种子田200hm2,原种田1.33万hm2,辐射推广面积累计66.67万hm2。

区试多点平均产量为461.2千克,比对照平均每亩产443.8千克,每亩增产17.4千克。

两年总增产小麦1.78亿千克,创造经济效益累计3亿元以上。

垦稻系列新品种简介

垦稻系列新品种简介

优质、高产垦稻系列新品种(系)简介1、空育131(垦鉴90-31)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27天左右,主茎11叶,需活动积温2320℃。

株高80厘米,穗长14厘米,穗粒数80粒,千粒重,抗稻瘟病性中等,对延迟性和不育性冷害耐性强,出米率高,外观米质优,食味好。

在稻瘟病大发生年份应注意防病。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7500-8500公斤/公顷。

适应区域:适应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栽培。

2、垦稻12 (垦鉴稻7号)2006年3月1日被农业部授予为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30-132天左右,主茎12叶,需活动积温2350-2400℃。

株高90厘米,穗长18厘米左右,每穗粒数85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

该品种基本综合了垦稻8号的中早熟与较好的丰产性、垦稻10号的细长粒形与米质优良等优良性状,是一个丰产性和优质兼备、抗性较好的新品种。

分蘖力较强,抗倒性中等, 中抗稻瘟病,对障碍型冷害耐性较强。

出米率高,透明度好,外观米质优良,食味好,米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

2004—2008年全省累计推广种植万亩,其中2008万亩,目前已成为省内第二积温带的主栽品种。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8000公斤/公顷以上,适应区域:适应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栽培。

3、垦鉴稻6号(垦95-295)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30-132天,主茎12叶,活动积温2350-2400℃。

株高75厘米,穗长15.6厘米,每穗粒数86粒,千粒重。

出苗早,叶色较绿,分蘖力较强,后期株型较收敛,剑叶上举。

秆强抗倒,活秆成熟,后期成熟快。

抗稻瘟病性中抗,耐冷性较强,外观米质优良,食味好。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8000-9000公斤/公顷。

适应区域:适应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和第二积温带垦区插秧栽培。

4、垦稻18 (垦粳02-393)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28天,主茎11叶,比合江19号晚1-2天,需活动积温2320-2350℃。

出苗较早,分蘖力中等。

株高90厘米,穗长18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5粒左右,千粒重27克。

优质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川麦614

优质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川麦614

2023年第11期新品种160优质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川麦614郑建敏 蒲宗君 罗江陶 邓清燕 王德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粮油作物绿色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6)摘要:川麦614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组合为Ta1/02-3987,抗条锈病、白粉病,耐赤霉病。

其籽粒均匀度高,膨化效果好;茎秆壁厚,具有耐低温特性。

2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402.10kg,较对照绵麦367增产5.1%;生产试验产量468.77kg,比对照绵麦367增产8.8%。

2023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220003。

关键词:川麦614;优质中筋;抗病;高产A New Wheat Variety Chuanmai 614 with High Quality,Disease Resistance and High YieldZHENG Jianmin,PU Zongjun,LUO Jiangtao,DENG Qingyan,WANG Dejun(Crop Research Institute,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Environment-Friendly Crop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Wheat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n Southwestern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P.R.C.),Chengdu 61006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生产品质优、效益高、绿色健康的农作物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成为育种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育种改良是改善品质、提高单产、聚合多种抗病性(减少农药施用量)等工作的有效途径。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引进与试验示范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引进与试验示范

第4期(总第412期)2024年4月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EQUIPMENT No.4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引进与试验示范吉福鑫,张爰浩(和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841300)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和静县农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对引进的新春20号、新春44号、粮春1201、粮春1354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粮春1201实收产量最高,为777.0kg/667m2;粮春1354次之,实收产量为667.1kg/667m2。

关键词春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中图分类号S512.1+2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4.060Introduc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Spring WheatJi Fuxin,Zhang Yuanhao(Hej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Hejing841300,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elect the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spring wheat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Hejing agricultural area,the varieties of Xinchun No.20,Xinchun No.44,Liangchun1201and Liangchun1354introduced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ual yield of Liangchun1201was the highest.Liangchun1354took second place.Key words:spring wheat;new variety;introduce;test demonstration;extend和静县是连接南北疆的交通枢纽[1]。

四个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

四个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

四个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1.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渝香203。

该品种200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6001),适宜重庆及相邻生态区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作优质稻和一季中稻种植。

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全生育期平均161.7天。

株高11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万穗,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结实率82%左右,千粒重29克。

米质优,据测定其糙米率81.5%,精米率74.3%,整精米率40.3%,粒长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蛋白质含量7.9%,综合品质达国颁二级优质标准。

抗性好,2005年由重庆市种子管理站统一组织稻瘟病抗性鉴定,其综合抗性指数为4.75,中感稻瘟病。

2003、2004年参加重庆市杂交水稻组区试,平均亩产490千克,2005年参加优质稻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千克。

2.超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渝优600。

200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6002),适宜重庆及相邻生态区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作优质稻和一季中稻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杂交水稻,全生育期平均161天。

株高11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万穗,每穗总粒数183粒,结实率82%,千粒重28.7克。

米质优,据测定其糙米率81.6%,精米率72.1%,整精米率39.6%,直链淀粉含量23.8%,蛋白质含量8.9%,达国颁三级优质米标准。

抗性好,2005年由重庆市种子管理站统一组织稻瘟病抗性鉴定,其综合抗性指数为5.25,中感稻瘟病,抗性明显优于对照。

2003、2004年参加重庆市杂交水稻组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37千克和496千克。

3.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渝优35。

200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6006),适宜重庆及相邻生态区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杂交水稻。

全生育期161.5天。

株高113厘米,亩有效穗数14.5万穗,穗平着粒数165粒,结实率81%左右,千粒重28.5克。

济儒麦20:高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

济儒麦20:高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

济儒麦20:高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0是一种优质的小麦新品种,由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精心选育而成。

以下是对该品种的详细介绍:选育过程济儒麦20(原代号济农17287)是以丰收60(矮抗58姊妹系)为母本,08鉴75(小偃54/烟辐188)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的高产广适多抗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于2019-2021年参加山东省区试,表现出色,于202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审麦20220005。

特征特性1.半冬性:济儒麦20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具有较强的越冬抗寒性。

2.植株形态:幼苗半匍匐,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片窄短且上冲,与茎秆夹角小,群体透光性好,有利于光能利用率的提高。

株高稳定在78.2厘米左右,茎秆充实度高,抗倒伏能力强。

3.穗部特征:穗型为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粒大饱满。

穗粒数平均达到39.8粒,千粒重为40.1克,容重802克/升。

产量表现济儒麦20在产量方面表现出色。

其在山东省区试中,2019-2020年度平均亩产566.9千克,比对照增产4.7%;2020-2021年度平均亩产618.3千克,比对照增产6.6%,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增产点率100%。

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649.7千克,比对照增产显著。

此外,在曲阜市王庄镇的实际种植中,春季只浇1次水的情况下,实打测产产量高达738.8千克/亩。

抗病性济儒麦20在抗病性方面表现优异。

2022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该品种高抗条锈病、叶锈病,中感纹枯病。

其遗传了小偃54的高温抗条锈病和叶锈病基因,茎基腐病田间发病较轻,抗青干能力强,抗干旱能力强,适应性广,能在不同类型地块和不同年季间获得高产。

品质特性济儒麦20的籽粒品质优良,适合加工馒头、面条和水饺等蒸煮类食品。

其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3.4%,湿面筋含量为32.5%,沉淀值32毫升,吸水量59.4 ml/100g,稳定时间4.7分钟,面粉白度73.0,容重824克/升。

超高产优质抗倒的豌豆新品种秦选一号豌豆

超高产优质抗倒的豌豆新品种秦选一号豌豆

超高产优质抗倒的豌豆新品种秦选一号豌

秦选一号豌豆是由河北省秦皇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有关单位合作从国外引进的豌豆品种中选育而来。

该品种既高产又抗倒,粮菜饲兼用,结荚集中,熟期一致,适宜机械化作业.秦选一号豌豆虽为硬荚豌豆,但由于其籽粒中含糖量较高,尤其适于剥青粒青食。

秦选一号豌豆有他极特殊的性状,各节节上的复叶完全变态为卷须,而且卷须十分发达,互相缠绕,形成一个整体,遇风雨不倒伏,免去了高秸豌豆需搭架的麻烦,并克服了低秸豌豆遇雨倒伏长芽的弊端。

秦选一号豌豆生育期90-100天在河北省北部3月上旬播种,6月下旬收获。

株高70厘米左右,开白花,籽粒黄白色,光滑圆粒型,单株1-2个,单株结荚10个左右,多者可达20个,单荚粒数4-10粒,千粒重200克以上,亩产干籽粒250-400公斤,若菜用,亩收青豆荚900-1200公斤。

秦选一号豌豆已经专家鉴定,并通过种子专家评审,评价该项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我国引进高抗倒伏和超高产豌豆的种质资源,解决当地品种低产及严重倒伏问题,填补了我国豌豆生产上的一项空白,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1999-2000年连续两次在秦皇岛市召开省级推广会议,各省站对秦选一号豌豆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秦选一号豌豆的优异性状决定了其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在北方,秦选一号豌豆可与多种作物实行间作套种;在南方,可秋冬种植。

以菜用为主时,可采豌豆
苗,摘青荚,掐豌豆尖和卷须,还可生产芽菜,其效益十分可观。

在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和远离城镇的地方可以收干籽粒为主,如果利用此豌豆进行科技开发,将会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福音。

高产、优质、中早熟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

高产、优质、中早熟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

㊃植物资源㊃收稿日期:2023-04-12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 特色作物紫苏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21C X 6N A 125); 陇东区域特色紫苏良种农艺农机配套集成及成果转化 (21C X 6QM 273); 紫苏叶茶新产品及其加工工艺中试孵化及产业化开发 (22C X 3G A 025); 紫苏-玉米混套作无抗青贮技术研发与应用 (22C X 3GM 00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紫苏新产品加工工艺中试孵化及产业化应用 (2022G A A S -C G Z H 04);正宁县 正宁紫苏品牌培育计划 (正农领组发[2022]16号)㊂作者简介:欧巧明(1976 ),男,硕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特色作物分子育种及紫苏开发利用研究(E -m a i l :o u q i a o m i n g@163.c o m )㊂高产㊁优质㊁中早熟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欧巧明1, 李 琦1, 陈 军1, 路芳民2, 张 博3(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兰州730070;2.正宁县金牛实业有限公司, 甘肃庆阳745300;3.甘肃放羊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甘肃庆阳745000)L o n g s u 3,A N e wP e r i l l aV a r i e t y w i t hH i g hY i e l d ,H i g hQ u a l i t y a n d M i d -e a r l y M a t u r i t yO U Q i a o m i n g 1,L I Q i 1,C H E NJ u n 1,L UF a n gm i n 2,Z H A N GB o 3摘 要:丰产㊁优质㊁中早熟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对紫苏种质鉴定及品种优选基础上,经过5年连续提纯系统选育而成的油用常规种㊂该品系生育期167d ,株高167.5c m ,叶色全绿,籽粒黑褐色,千粒重4.30g,单株产量77.18g ;多点区域试验产量2500.80k g /h m 2,区域生产试验产量2141.70k g/h m 2,较对照增产18.57%,丰产性㊁稳产性好;α-亚麻酸含量66.44%,含油量34.28%,饱和脂肪酸含量23.6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4.63%,品质较优,抗病性好;适宜在甘肃省庆阳㊁平凉㊁天水等半干旱山区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㊂关键词: 陇苏3号;系统选育;α-亚麻酸;复种中图分类号: S 56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39(2023)06-0106-02紫苏(P e r i l l a fr u t e s c e u s L .B r i t t )属唇形科(L a b i -a t a e )紫苏属(P e r i l l a L .)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药㊁食㊁油㊁菜㊁香料兼用植物,也是迄今发现的种子油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55%~75%)的植物,广泛分布于海拔260~2010m ,北纬20ʎ~34ʎ区域[1-3]㊂甘肃省是我国油用紫苏重要产区之一,年播种面积1.33万h m 2左右[3-4]㊂陇东地区是甘肃紫苏栽培主产区之一,特别是近年随着当地紫苏及其食用油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紫苏种植面积及比较效益逐年提升,已成为种植区农民增收的重要农业产业㊂近年来,项目组在对搜集的200多份国内外紫苏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5]及品种优选的基础上,系统选育获得的油用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具有丰产㊁优质㊁中早熟㊁综合性状优良㊁适应性广等特点㊂如结合项目组前期研究的紫苏育苗茬后移栽复种栽培技术及紫苏生产技术规程[6-8],配套少免耕及轮作倒茬等方式,对提升紫苏种植比较效益及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㊂现将该新品种进行介绍,以期为紫苏品种示范及产业开发提供有效科技支撑㊂1 选育过程紫苏新品系陇苏3号(原代号陇苏2014-S -92)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于2012年起,在对200多份国内外紫苏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及品种优选的基础上,经过5年连续提纯选育而成㊂2012年进行紫苏种质资源初步鉴定及优选评价试验,20132014年进行正式的种质资源鉴定及提纯优选试验,2014年参加优选品系的鉴定试验,2015年参加品比试验,2016 2018年在兰州㊁平凉㊁庆阳(镇原县㊁华池县)㊁天水参加5点次省区域试验及区域生产试验,2019 2020年进行大田对比观察,2021 2022进入区域良繁示范及商业化生产㊂2 生物学特性陇苏3号为一年生草本,生育期167d ,株高167.5㊃601㊃欧巧明等:高产㊁优质㊁中早熟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 耕作与栽培 第43卷 第6期c m左右,茎秆绿色方形有凹沟,叶对生㊁叶柄着生处具分枝特性,叶片为扩卵形㊁边缘有锯齿㊁叶色绿色,顶生总状花序㊁花白粉色㊁一次有效分枝位11c m,主茎节数11.2个,一级分枝数22.9个,主穗长17.0c m,总穗数115.5个,一级分枝主穗长12.8c m,主穗有效角果数31.2枚㊁主穗单蒴果粒数3.3粒,主穗有效粒数102.96粒,籽粒近圆形㊁粒色灰白,千粒重4.30g,单株产量77.18g㊂采用瑞士P e r t e n公司生产D A7200型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检测显示,α-亚麻酸含量66.44%㊁含油率34.28%㊁木酚素含量19.14%㊁硬脂酸含量17.19%㊁油酸含量18.19%㊁棕榈酸含量6.44%,饱和脂肪酸含量23.63%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4.63%㊂3产量表现3.1鉴定及品比试验2014年鉴定试验产量2500.80k g/h m2,较对照陇苏1号增产28.55%,2015年参加品比试验产量2418.51k g/h m2,较对照陇苏1号增产26.13%㊂3.2省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16 2017年多点区域试验产量2217.85k g/ h m2,2018年区域生产试验产量2141.70k g/h m2,较对照陇苏1号增产18.57%㊂3.3大田示范对比试验2019 2021年大田对比观察试验产量1820.45~ 1927.53k g/h m2,较当地对照(庆阳黑荏)增产15.60%㊂4栽培技术要点4.1播种方式直播或育苗移栽,播前适宜采用60~70ħ温水浸泡3~5h,期间纱布包裹轻搓3~5次(或用浓度200 m g/L的赤霉素在20~25ħ下浸泡种子8~10h催芽),更利于抢墒出苗㊂4.2播种期甘肃陇东地区直播选择4月中㊁下旬播种;茬后育苗移栽复种栽培选择5月中㊁下旬育苗,前茬收获后于6月中下旬浅免耕移栽种植㊂4.3茬口及密度采取茬后育苗移栽复种栽培技术,可选择前茬为小麦㊁胡麻㊁冬油菜茬口地㊂定植密度:直播模式下塬面平田高水肥3.75ˑ104株/h m2左右,山地梯田低水肥5.25ˑ104~6.0ˑ104株/h m2;免耕移栽模式下塬面平田高水肥4.5ˑ104株/h m2左右,山地梯田低水肥6.0ˑ104株/h m2左右㊂4.4施肥管理结合整地,及时施入农家肥15~30t/h m2,高产目标的市售化肥施肥量为磷酸二铵525k g/h m2+硫酸钾复合肥330k g/h m2或尿素225k g/h m2+磷酸二铵150k g/h m2+硫酸钾复合肥330k g/h m2㊂高水肥须减少中耕培土施肥,防止施肥过量导致植株疯长贪青㊂在紫苏花期前后,亦可喷洒1~2次叶面肥,促进早熟,提升千粒重㊂4.5病虫害防治紫苏抗病性强,病虫害较轻,但需注意防治蚜虫和后期偶发锈病㊂4.6收获甘肃紫苏主栽区通常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收获㊂成熟期易落粒掉粒,特别高温及麻雀弹食时落粒更严重,应注意避免鸟害和落粒㊂收割后整株成捆半直立晾晒㊂脱粒后及时晾晒,干燥低温处储藏(含水量低于9%时即可入库,适宜温度为4~10ħ),防止霉变㊂5适宜区域陇苏3号适宜在甘肃陇东(庆阳㊁平凉)㊁天水㊁陇南㊁陇中及宁夏东部㊁陕西及山西中南部等生态类似地区春播种植或麦茬及冬油菜茬后移栽种植㊂参考文献:[1]谭美莲,严明芳,汪磊,等.国内外紫苏研究进展概述[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34(2):225-231.[2]刘月秀,张卫明.紫苏属植物的分类及资源分布[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8,17(3):1-4.[3]赵玉昌.紫苏数量性状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7: 1-3.[4]史志锋.陇东麦收后复种紫苏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 2011(2):54-55.[5]欧巧明,崔文娟,叶春雷,等.油用紫苏种质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鉴定与评价[J].核农学报,2018,32(9):1721-1739.[6]欧巧明,陈军,王炜,等.紫苏育苗及茬后移栽复种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7(3):70-72.[7]欧巧明,罗俊杰,崔文娟,等.紫苏复种栽培技术规程[S].甘肃省地方标准,D B62T2984-2019,2019-04-01. [8]赵瑛,马会英,杨学珍,等.紫苏生产技术规程[S].甘肃省地方标准,D B62/T4647-2022,2022-10-20.㊃701㊃耕作与栽培,2023,43(6):106-107.h t t p://g z z p.g z n y z y x y.c n T i l l a g e a n dC u l t i v a t i o n V o l.43 N o.06 D e c.2023。

优质高产夏谷新品种比较试验

优质高产夏谷新品种比较试验

!"农业科学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0,26&12):26-29•作物栽培与设施园艺优质高产夏谷新品种比较试验刘建军$$韩晓冉焦秀芬2,刘红亮$$方路斌3(1.河北东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杂粮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曲周057250;2.曲周县农业农村局,河北曲周057250; 3.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邯郸056000)摘要:对筛选出的12个夏谷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产量较对照'衡谷36'增产,增产幅度为3.86%〜36.05%,产高到低依次保谷935'、'保谷22'、'豫谷35'、’张杂谷16'、’张杂谷1''和谷39'o产品种抗谷锈病,中抗谷和,,X关键词:谷子;品种比;产;中图分类号:S515文献标识码:%DOI编码:10.3969/j.issn.l006-6500.2020.12.008Varieties Comparative Tests on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of Summer MilletLIU Jianjun1,HAN Xiaoran2,JIAO Xiufen2,Liu Hongliang1,FANG Lubin3(1.Hebei Dongl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mit,Hebei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rse Grain Industry, Quzhou,Hebei057250,China; 2.Quzhou County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Quzhou,Hebei057250,China; 3.Hand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Handan,Hebei056000,China)Abstract:Comparative tests were conducted involving12summer millet varieties which were screen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6 varieties had higher yields,in an increasing range of3.86%~36.05%,than the control'Henggu36‘.And the yield from high to low was'Baogu935;'Baogu22;'Yugu35‘,Zhangzagu16;Zhangzagu18,and'Jigu39‘.The varieties with increased yields had bette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which were resistant to grain rust,medium resistant to blast and sheath blight,and without lodging. Keywords:foxtail millet;varieties comparative tests;yield;traits谷子,学名粟(Setaria italica),栽培历史悠久,是区要农,有抗、产,抗,广日。

耐热、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荃两优1606  

耐热、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荃两优1606  

耐热、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荃两优1606杨 韦 陈 琳 严 志 申广勒 周桂香 王 慧 张从合(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88)摘要:荃两优1606由荃银高科以耐高温、品质优、配合力强的两系核不育系荃211S为母本,以抗倒、抗稻瘟病恢复系YR16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能力较强、抽穗期耐高温、稻米品质优等突出特点,通过长江上游、中下游区域双审定,对荃两优1606主要选育过程、关键特征特性进行介绍,并对该品种高产栽培和种子生产等配套技术及应用示范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产;优质;荃两优1606;推广应用安徽省的两系杂交稻研究与应用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自1997年开始,率先开展了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选育出2301S、广占63S、新安S、1892S等不育系并广泛应用[1]。

据统计,2000-2007年在全国推广应用两系品种中,安徽育成的丰两优1号、新两优6号、皖稻153等品种约占“半壁江山”。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安徽及长江中下游省份气候多变,高温、干旱、大风雨等逆境灾害频发,原主推品种耐热、抗倒等抗逆性状不够,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求是杂交稻选育的重要方向。

荃两优1606为通过长江上游、中下游区域双国审品种,母本籼型两系核不育系荃211S是由荃银高科利用互补亲本1892S和具广占血缘的03S杂交育成,聚合了1892S和广占63-4S优势性状和优良基因,在合肥5月30日播种,播始历期约75d,株高约75cm,主茎叶片数15.5叶,品质好、秆型粗壮、株型较紧凑、耐高温、异交率高、配合力强[2]。

父本YR1606具有抗倒性强、抗稻瘟病、高产稳产等特点。

2013年春在三亚以自育恢复系YR338作母本,与自育优良恢复系YR0822杂交,2013年夏合肥种植F1,混收F2;2014年春三亚种植2000株F2群体,优选100个农艺性状优良单株,经2014-2016年杂交、回交筛选优良单株,2016年春三亚种植20株F6单株,经分子标记选择结合自然生态稻瘟病诱发鉴定,1606株系含抗稻瘟病基因Pi2,所配所有三系、两系组合都表现为抗倒、落黄好、结实率高、抗稻瘟病的突出优势,定名为YR1606。

优质高产杏新品种

优质高产杏新品种

优质高产杏新品种
1、杏中极品金奥林。

金奥林是中国农科院最新自美国引进的早熟杏品种,该杏5月20日即可采摘完毕,比凯特等品种提前20天左右。

当年定植,次年单株结果可达5公斤以上,开花结果率可达100%,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第3年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2500公斤。

成熟期果实外红内黄,香味浓郁,口感甘甜醇厚,克服了其他早熟杏种口感品质差的弊端。

该杏种不仅极适合温棚栽培,同时也是露天栽培的优良杏种,是今后几年内早熟杏的换代品种和当家品种。

2、金星。

该品种树冠半圆形、树姿开张,树势中庸。

完全花比例高,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丰产性强,4年生幼树株产达19公斤。

果实自然发育期为57天左右。

果实近圆形,单果重30克,最大达55克。

果顶圆,缝合线浅,果面颜色橙黄,果肉橘红色,纤维少,风味酸甜可口,香气浓,但果实较小,影响了其种植效益。

3、红荷包。

原产山东省历城县山区,1985年从山杏中选出并大面积推广。

平均单果重60―65克。

果面橘黄色,酸甜可口,略有香气,5月下旬可采收上市。

- 1 -。

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奋两优68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奋两优68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奋两优68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奋两优686,是近年来国内优质水稻新品种之一,具有良好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性,在栽培技术上也有一定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一、特征特性1. 优质性:奋两优686具有优良的口感和米质,米粒饱满、透明,黏性适中,口感细腻,风味浓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其米质特点为“透明度好、粘性适中、香粳成型、风味香浓”,符合大多数人对优质大米的口味要求。

2. 抗逆性:奋两优686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抗倒伏性和抗稻瘟病能力,能够适应不同气候和生长环境的需求。

3. 产量高:奋两优686具有较高的产量,其每亩产量可达到800公斤以上,是一种高产的水稻品种。

4. 生长期短:奋两优686生长期较短,成熟期约为125-130天,适合于种植密植水稻或者晚季稻田。

二、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奋两优686适宜种植于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尤其喜欢中砂土和壤土,其PH值在5.5-6.5之间为最佳。

2. 施肥技术:在施肥方面,奋两优686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适宜在播种前施入腐熟有机肥料,并在分蘖期和抽穗期分别进行追肥,保证水稻的养分需求。

3. 水田管理:在水田管理方面,奋两优686需要适量的灌溉水量,同时要注意及时排放积水以防止水稻逆境生长。

对水稻的遮阳管理也要注意,避免过多的阳光直射,以免水稻叶片晒伤。

4. 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奋两优686对稻瘟病有一定的抗性,但仍需要注意防治水稻纹枯病、稻飞虱和稻螟等常见病虫害,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5. 种植密度:奋两优686适宜进行密植种植,每亩种植量在1200-1500公斤之间为最佳,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

6. 收割管理:奋两优686的收割时间一般在水稻成熟期后15-20天进行,及时收割并加强晾晒,以保证水稻的储存和口感品质。

奋两优686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具有良好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作者:王德生来源:《科学种养》2012年第04期辽单481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刚等科研人员以自选系辽124为母本,以辽1660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1. 植株性状幼苗叶鞘和叶缘均为紫色,叶片绿色,苗势中庸。

成株叶片数22~24个,株形半紧凑,株高334厘米。

花丝红色,雄穗分枝数15~19个,花药黄色,颖壳绿色。

2. 穗粒性状穗位152厘米,穗长17厘米,果穗锥形,苞叶较长,每穗籽粒18~22行,籽粒黄色、马齿形,百粒重34.1克,出籽率80.7%,籽粒容重701.6克/升。

穗轴红色。

3. 品质性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籽粒品质检测结果显示,含粗蛋白11.36%、粗脂肪4.2%、粗淀粉72.34%、赖氨酸0.25%。

品质好,达到优质普通玉米水平。

4. 抗逆性综合抗性好,经2009~2010年连续两年人工接种鉴定,抗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中抗茎基腐病。

植株抗干旱、抗倒伏,耐瘠薄能力较强,保绿度好。

5. 生育期多年的田间实地观察与调查情况表明,在辽宁省境内春播生育期为12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丹玉39早熟3天),约需活动积温2850℃,属于晚熟玉米品种。

二、产量表现据多年多项多点试验,其高产性较为突出。

1. 院内品比试验 2006~2007年参加院内品种比较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49.6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9.7%,产量差异极显著。

2. 省区试预备试验 2008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预备试验,平均亩产769.4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9.3%,8个试验点全部增产。

3. 省区域试验 2009~2010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43.2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7.6%,在19个试验点中有17个点增产。

4. 省生产试验 2010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4.2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21.7%,在所有的试验点全部增产。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郑农7278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郑农7278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郑农7278
郑农7278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品种来源:郑2158×昌7选6,审定编号:豫审玉2007013。

一、品种优势(一)生育期适中。

夏播生育期95~98天。

(二)株型理想。

株型紧凑,株高250~260厘米,穗位高100~115厘米,全株总叶数20~21片,幼苗叶色深绿,叶鞘微红,雄穗分枝15~20个。

(三)穗子喜人。

果穗筒形,穗粗5厘米,穗轴白色,子粒金黄。

(四)抗性强。

2005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抗性鉴定:高抗矮花叶病(幼苗病株率0%),高抗茎腐病(病株率O%),抗大斑病(3级),抗小斑病(3级),抗瘤黑粉病(病株率4.8%),抗玉米螟(4.2级)。

(五)稳产。

稀播(每亩3300~3500株)穗大、穗匀;密植(每亩3500~4000株)不空棵、不秃尖。

二、栽培要点(一)播期和密度。

该品种适合在我省各地以及黄淮海同类生态区种植。

适宜播种期在6月10~15日,种植密度每亩3500株左右,高肥力地块每亩可种植4000株。

(二)田间管理。

施足底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8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硫酸锌2公斤。

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30公斤。

(三)适时收获。

活秆成熟,当子粒出现黑色层或乳腺消失时收获。

- 1 -。

打籽西葫芦高产新品种

打籽西葫芦高产新品种

打籽西葫芦高产新品种一、银贝9号1、银贝9号属于高产型品种,具备高产增产优势,是高产、抗病、优质品种,平均亩产200kg左右,高于同类产品,在水肥管理优良的条件下,有近300kg的亩产潜力。

2、银贝9号田间长势旺盛,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结籽多,生育期110天左右,不拉蔓,易座果,商品籽粒饱满,色泽光亮,大片比例高,片大色白,籽仁翠绿,出籽率高,深受市场的青睐。

二、九园金丰1号1、九园金丰1号是利用国外优选材料杂交选育的籽用型西葫芦新品种,平均亩产籽量180kg左右,高水肥科学种植最高单产可达235kg。

2、九园金丰1号植株生长强健,综合抗病性好,采老熟瓜时植株还保持绿色。

平均单株座老熟瓜2-3个,单瓜籽粒数350粒左右,商品籽粒饱满,出仁率高,色泽光亮,商品性好。

三、泰丰9号1、泰丰9号是从国外优选材料组筛选的籽用型西葫芦杂交一代新品种,亩产籽量一般在150-180kg左右,按照相应的技术操作种植最高产可达200kg以上。

2、泰丰9号生育期115天,植株生长强健,综合抗病性强,单株座老熟瓜2-3个,单瓜种子数4200粒左右,种子千粒重200g以上,籽粒大,色泽光亮。

四、耕笑8号1、耕笑8号是利用国外高产抗病资源杂交选育出的籽用西葫芦新品种,具备高产增产优势,一般亩产150kg左右,在水肥管理优良的条件下,亩产可突破200kg以上。

2、耕笑8号打籽西葫芦田间长势旺盛、抗逆性和适应性强、双瓜率高、结籽率高,商品籽粒饱满,片大色白,籽仁翠绿,单瓜产籽300-350粒,商品大片比例高。

五、希望9号1、希望9号是酒泉希望种业推出的高产抗病型籽用型西葫芦品种,产量高且稳定,正常气候条件下亩产在140-160kg左右,增产潜力大。

2、希望9号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在120天左右,生长势强,短蔓生长,易坐瓜,单株结瓜1-3个,瓜呈粗筒形。

植株综合抗逆性强。

商品籽粒饱满,亮白片大,商品性好。

六、瑞丰9号1、瑞丰9号是利用欧美育种材料组配而成的杂交一代籽用西葫芦新品种,正常地块生长期间未遇不良气候影响,在精细管理的条件下,亩产籽大概在150kg左右,特殊地块有望达200kg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高产新品种“冀谷19”
(1)品种来源: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矮88”为母本,“青丰谷”为父本,采用杂交方法育成。

原名“冀优2号”,出圃代号“98669”,2004年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2)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鞘绿色,夏播生育期89天,平均株高113.7厘米,纺锤型穗,松紧适中,平均穗长18.1厘米,单穗重15.2克,穗粒重12.4克,出谷率81.6%,出米率76.1%,褐谷,黄米,千粒重为2.74克。

高抗倒伏、抗旱、耐涝,抗谷锈病、谷瘟病、纹枯病,中抗线虫病、白发病。

米色鲜黄,煮粥粘香省火,口感略带甘甜,商品性、适口性均好。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小米含粗蛋白质11.3%,粗脂肪4.24%,直链淀粉15.84%,胶稠度120毫米,碱消指数2.3,VB1 6.3 mg/kg。

2003年在“全国第五届优质食用粟品质鉴评会”上,冀谷19以总分第一名被评为“一级优质米”。

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直链淀粉、糊化温度、碱消指数等主要品质指标稳定,煮粥粘香省火,仅需13~15 分钟,并克服了金谷米、四大贡米产量低且必须在特定区域种植才表现优质的缺陷。

此外,目前生产上的推广品种基本为黄色籽粒,冀谷19籽粒褐色,容易与其它品种区别,可较好解决谷子收购中存在的掺杂、使假难题。

(3)产量表现:在 2002-2003年国家谷子品种试验(华北夏谷区组)中,平均亩产353.1公斤,较高产对照豫谷5号增产14.38%。

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1.4kg,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16.6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两年24点次试验中22点次增产,适
应度为90.91%,稳产性、适应性良好。

水份利用效率高,在水浇地较对照豫谷2号增产30%以上。

(4)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冀、鲁、豫三省夏播,也可在山西中部、及陕西大部分地区春播种植。

(5)栽培技术要点:在冀鲁豫夏谷区适宜播期为6月15~25日,最迟不晚于7月5日;在河北东北部、山西晋中、阳曲春播的适宜播期为5月15~25日;在冀鲁豫夏播要求行距0.35~0.4米,亩留苗5.0万株;在冀东北、山西晋中等地春播要求行距0.4~0.5米,亩留苗3.5~4.0万株。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有条件的增施磷钾肥(有效成分各5公斤)。

旱地拔节后至抽穗前趁雨亩追施尿素25公斤;水浇地孕穗中后期亩追施尿素20公斤。

及时中耕锄草,及早间苗,拔节后、封垄前注意培土,注意防治钻心虫、灰飞虱和蚜虫。

抽穗后防治粘虫和蚜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