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施细则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一、施工测量组织和管理1.需要设立专门的施工测量组织,负责工程施工测量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2.施工测量组织应设置专职测量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应的测量员证书。
3.施工测量组织应与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建立紧密的协同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和配合。
二、工程测量准备工作1.工程施工前,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测和测量,编制详细的施工测量方案和测量任务分解表。
2.施工测量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应包括具体的测量内容、测量方法、测量精度要求等。
3.针对复杂工程和特殊情况,需进行专门的测量模拟和验证,确保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三、工程测量实施1.施工测量应按照测量方案和任务分解表的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施工测量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测量仪器设备,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校正,确保其准确性。
3.施工测量应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如全站仪测量、GPS测量、激光测距等,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施工测量应及时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对于测量数据异常需要及时排除故障或重新测量。
四、工程测量验收1.施工测量完成后,应对测量结果进行初步验收,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施工测量结果应与设计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和评估,发现测量误差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补正。
3.施工测量结果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存档和管理,以备后期使用和调查。
五、工程施工测量管理要求1.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测量的管理,确保施工测量工作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不得有违规操作和错误记录。
2.施工测量过程中,应加强安全防护和现场管理,确保施工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仪器设备的安全。
3.施工测量人员应继续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关注最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测量水平和能力。
六、工程施工测量质量控制1.施工测量应设立质量控制岗位,负责对施工测量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
2.施工测量质量控制要求严格,对于测量误差较大的情况需及时发现、纠正和整改。
建筑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建筑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工程测量监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测量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建筑工程测量监理工作的实施,包括土地测量、建筑物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等。
第三条测量监理机构应对其所负责的建筑工程测量监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测量任务的完成情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四条测量监理机构应按照建筑工程测量监理规范的要求,开展测量监理工作。
测量监理人员须具备相应的测量监理资格,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五条建筑工程测量监理应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第二章测量监理任务第六条建筑工程测量监理的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确定建筑工程测量的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2.监督建筑工程测量的施工过程,确保测量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及时处理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和纠纷,确保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4.完成建筑工程测量监理报告的编制和审查,及时反馈监理工作成果。
第七条测量监理机构应按照项目阶段和工程要求,安排相应的测量监理任务,并将具体任务及时通知相关方。
第八条测量监理机构应定期检查测量设备和仪器的状况,并保证其正常使用和维护。
第九条对于工程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争议问题,测量监理机构应及时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以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第三章测量监理程序第十条测量监理机构应按照项目要求和测量监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测量监理实施计划。
第十一条测量监理机构应向建设单位提交测量监理实施计划,并在获得批准后进行实施。
第十二条测量监理机构应按照实施计划的要求,严格落实项目的测量监理工作,确保监理工作程序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测量监理机构应做好测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供相关数据和报告。
第十四条测量监理机构应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进行有效沟通,密切合作,确保各方协同作业。
第十五条测量监理机构应对监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测量实施细则

测量实施细则一、引言测量实施细则是指在进行测量工作时所需遵循的规范和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量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包括测量目的、测量步骤、测量仪器和设备的选择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
二、测量目的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以便进行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或其他相关工作。
在制定测量实施细则时,需要明确测量的具体目的,并根据目的确定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步骤。
三、测量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测量区域、清理测量场地、检查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工作状态等。
2. 测量点的选择:根据测量目的,在测量区域内选择合适的测量点。
测量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并且要考虑到测量仪器的精度和测量范围。
3. 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校准:在进行测量前,需要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校准的频率应根据仪器和设备的特性和使用情况来确定。
4. 测量数据的采集:根据测量目的和测量仪器的要求,采集测量数据。
在采集数据时,应注意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应根据测量目的和数据特点来确定,可以使用统计分析、图表绘制等方法。
四、测量仪器和设备的选择在进行测量工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选择测量仪器和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测量范围:根据测量目的确定测量范围,并选择具有相应测量范围的仪器和设备。
2. 精度要求:根据测量目的确定精度要求,并选择具有相应精度的仪器和设备。
3. 使用方便性:选择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仪器和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误差。
4. 维护保养:选择易于维护和保养的仪器和设备,以延长使用寿命和保证工作质量。
五、数据处理在测量工作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的步骤如下:1. 数据校验: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包括数据的合理性、一致性和完整性等方面。
2. 数据清洗:对数据中的异常值和错误值进行清洗,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实施细则

测量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活动,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测量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量实施细则的内容和要求。
二、测量目的和原则1. 测量目的:确定和记录物体的尺寸、形状、位置等特征,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测量原则:a. 准确性原则:测量结果应尽可能接近真实值,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b. 一致性原则:相同物体的多次测量结果应尽可能一致。
c. 可追溯性原则:测量结果应能够追溯到国家或国际标准。
三、测量设备和工具1. 测量设备:包括测量仪器、仪表、传感器等。
2. 测量工具:包括尺子、卡尺、角度尺、量规、游标卡尺等。
四、测量方法和步骤1. 测量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测量对象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2. 测量步骤:a. 准备工作:检查测量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准确性。
b. 安装测量设备:将测量仪器、仪表等正确安装在测量对象上。
c. 进行测量:按照测量方法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d. 数据处理: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出准确的测量值。
e. 结果验证:通过重复测量或与其他测量方法进行比较,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测量数据的记录和报告1. 测量数据的记录应包括测量时间、测量地点、测量人员等基本信息。
2. 测量数据的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呈现测量结果,并附上必要的图表和说明。
六、测量质量控制1. 测量质量控制包括设备校准、人员培训、测量过程监控等环节。
2. 设备校准: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3. 人员培训:对从事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测量技能和质量意识。
4. 测量过程监控:对测量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七、测量结果的应用测量结果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1. 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尺寸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生产制造: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规格要求。
3. 质量检验:对产品进行检验,判断是否合格。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对测量工作进行管理和执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下面是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的一般内容:
1. 制定测量工作计划:确定测量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计划,制定测量方法和步骤,并确定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2. 组织实施测量工作:根据测量计划分配任务给相关人员,并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
确保测量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3. 选择测量设备和工具:根据测量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和工具,并进行校准和检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进行测量工作:按照测量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际测量工作。
操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处理,分析测量数据,得出结论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确保测量结果能够满足工作需求。
6. 报告编制和沟通:根据需要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将测量结果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确保沟通畅通。
7. 效果评估和改进:对测量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以上是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的一般内容,具体的实施细则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测量工作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执行。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一、引言本细则旨在规范和指导测量工作管理的实施,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实施测量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本细则的要求进行操作,以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管理流程1. 测量需求确认在执行测量任务之前,需要明确测量的具体需求,包括测量目标、测量参数和测量方法等。
测量需求确认是测量工作的基础,确定测量需求后再进行具体的测量操作。
2. 测量计划制定根据测量需求,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
测量计划应包括测量任务的时间安排、人员分配、测量设备和工具的准备等内容。
测量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项因素,确保测量任务能够顺利进行。
3. 数据采集与记录在进行测量操作时,需要准确地采集和记录相关数据。
数据采集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测量方法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采集到的数据要及时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目的是得出结论和提供决策支持。
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方法和流程进行,确保处理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果报告与评价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撰写测量结果报告。
测量结果报告应包括测量目标的实现程度、测量参数的准确度等内容。
同时,对测量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6. 测量记录的管理与归档对测量工作中的相关记录进行管理和归档。
测量记录的管理包括记录的整理、存储和检索等工作,以确保测量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对于测量记录的归档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以便日后的查阅和使用。
三、管理要求1. 规范操作在进行测量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要熟悉和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测量工作需要依赖各种测量设备和工具,在使用这些设备和工具之前,需要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不合格的设备和工具,不能使用,以免影响测量工作的结果。
(完整版)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完整版)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范本1: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工程测量监理的实施过程,确保监测和测量工作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达到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工程测量监理的项目。
2.术语和定义2.1 工程测量监理工程测量监理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测量和监测的工作,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校正和使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
2.2 测量现场测量现场是指进行测量工作的实际施工场地。
3.测量设备和仪器3.1 选择原则选择测量设备和仪器时,应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考虑精度、可靠性、适用性等因素。
3.2 校正和保养测量设备和仪器应定期进行校正和保养,以保证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4.测量方法和技术4.1 测量点的确定根据项目的设计要求,确定测量点位,并进行标记。
4.2 测量方法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水准仪测量等。
4.3 数据采集和处理测量数据应及时、准确地进行采集,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测量结果。
5.测量报告测量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5.1 测量点位的基本信息5.2 测量结果和误差分析5.3 测量数据的图表展示5.4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6.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测量设备和仪器的校正记录、测量报告范本等。
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工程测量监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监理条例》,工程测量监理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测量和监测的工作。
8.结束语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工程测量监理的实施细则,包括测量设备和仪器的选择、校正和使用,测量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以及测量报告的编制等。
通过遵循本文档的要求,可以确保工程测量监理的工作按照规范进行,达到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附件:1.测量设备和仪器校正记录2.测量报告范本3.其他相关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工程测量监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监理条例》,工程测量监理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测量和监测的工作。
测量实施细则

测量实施细则一、引言测量工作是各项工程建设的基础,它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测量实施细则。
二、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_____工程的测量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形测量、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等。
三、测量依据1、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测量规范、规程和标准,如《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0)等。
2、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剖面图、结构图等。
3、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和有关测量资料。
四、测量仪器及工具1、全站仪:精度不低于 2",具备测距、测角等功能。
2、水准仪:精度不低于 DS1 级,用于高程测量。
3、 GPS 接收机:用于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
4、钢尺、水准尺、棱镜等辅助工具。
所有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在使用前,应对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查和调试,保证其正常工作。
五、测量人员1、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
2、测量人员应经过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3、测量工作应由至少两名测量人员共同完成,其中一人负责操作仪器,另一人负责记录和数据处理。
六、控制测量1、控制点的布设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地形条件,合理布设控制点,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便于保存和使用的地方。
控制点的数量应满足工程测量的需要,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长。
2、控制点的测量采用全站仪或 GPS 接收机进行控制点的测量,测量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测量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记录测量数据和观测条件。
3、控制点的平差计算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求出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
平差计算应采用可靠的软件,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精度评定。
七、地形测量1、测图比例尺的选择根据工程的需要和地形的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测图比例尺,一般为 1:500 或 1:1000。
2、地形点的测量采用全站仪或 GPS 接收机进行地形点的测量,测量时应注意测量点的密度和分布,确保能够准确反映地形的变化。
测量实施细则

测量实施细则一、引言测量实施细则是指在特定的测量任务下,为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量实施细则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测量目的测量目的是指测量工作的最终目标和意义。
在制定测量实施细则之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以便确定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测量目的可能是确定一个物体的尺寸、形状或位置,或者测量某个物理量的数值。
三、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是指实施测量的具体步骤和技术。
在测量实施细则中,需要明确测量所采用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要求。
例如,如果测量目的是确定一个物体的尺寸,那么测量方法可能包括使用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进行直接测量,或者使用测量仪器(如激光测距仪、光学测量仪等)进行间接测量。
四、测量设备测量设备是指进行测量所需的仪器、工具和设备。
在测量实施细则中,需要列出所需的测量设备,并对其进行要求和规范。
例如,对于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的情况,需要要求尺子的刻度清晰、准确,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
五、测量步骤测量步骤是指进行测量的具体流程和顺序。
在测量实施细则中,需要详细描述测量的步骤,并确保其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例如,对于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的情况,测量步骤可能包括将尺子放置在被测物体上,并确保尺子与被测物体的接触紧密,然后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值。
六、测量数据处理测量数据处理是指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在测量实施细则中,需要明确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要求。
例如,对于多次测量的情况,需要计算平均值,并计算测量误差。
七、结果报告结果报告是指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呈现的过程。
在测量实施细则中,需要规定结果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并确保其清晰、准确。
例如,结果报告可以包括被测物体的尺寸、形状或位置的数值,以及测量误差的范围。
八、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
在测量实施细则中,需要明确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措施。
例如,可以要求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检验,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最新版本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测量管理, 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 加快施工进度, 使本项目的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服务施工生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测量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工程测量管理, 提高测量技术水平,是确保工程质量、防止测量事故的发生、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第三条工程测量的技术依据是现行的规范、规则、规定及设计文件的有关要求。
第四条测量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集体活动, 要求每一个从事工程测量的人员, 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吃苦耐劳、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
第五条工程测量时限性强、工作辛苦、责任重大。
项目部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应对测量人员关心、照顾;在测量用车等方面应提供条件,以保证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组织形式和职责第六条本项目测量管理实行项目部、施工队二级管理模式。
各级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各级的测量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项目部和施工队各自指定相应的测量负责人。
第七条职责1、协助公司精测队对管段内导线控制网的联测和复核工作。
2、负责复测成果报告及相邻管段间联测成果报告的拟订和整理工作,并及时报送。
3、负责管段内重点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和复测工作。
4、负责管段内中线贯通、水准控制等联测工作。
5、负责管段构造物坐标放样、符合水准测量工作。
6、负责管段竣工前测量资料的保管及桩位交接工作。
7、项目部工程部技术部和测量工程师对项目部测量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和指导。
8、及时对项目部交桩进行护桩放设,并尽量保证原桩位不被破坏。
9、在项目部主控制桩的基础上, 进行构造物的大样测放和水准控制, 各队及分公司的技术人员必须积极配合,并作好交接记录。
第三章工程测量管理第八条测量成果交接1、测量成果包括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各种内业成果,测量桩橛等。
2、桩橛交接,按成果资料和交接桩表在现场逐一点交。
点交时,必须置镜核实无误后方可接受。
对于重要桩橛,如发现桩橛松动或被破坏、丢失, 应由交方负责补充交接并作好详细记录。
矿井测量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测量工作实施细则一、总则矿井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它贯穿于煤矿设计、建设、生产的全过程,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矿井测量工作的管理,提高测量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测量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一)任务1、建立和维护矿井测量控制系统,为矿井各项工程的施工提供准确的测量依据。
2、测绘各种矿图,包括井田区域地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等,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3、进行井巷施工测量和贯通测量,确保井巷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准确施工,实现安全贯通。
4、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回采测量,掌握采煤进度和资源回收情况。
5、参与煤矿防治水工作,进行水文地质测量和防治水工程的测量。
(二)内容1、地面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建立矿井地面测量控制网,为井下测量提供起算数据。
2、联系测量通过竖井、斜井或平硐将地面测量坐标和高程传递到井下,建立井下测量控制系统。
3、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基本控制导线测量和采区控制导线测量,为井下巷道掘进和回采提供平面位置控制。
4、井下高程控制测量建立井下高程测量控制网,为井下工程施工提供高程依据。
5、巷道施工测量标定巷道的中腰线,指导巷道施工,及时检查和纠正施工偏差。
6、贯通测量制定贯通测量方案,进行贯通误差预计,保证井巷工程的准确贯通。
7、矿图测绘按照规定的比例尺和精度要求测绘各种矿图,并及时更新。
三、测量仪器和工具的管理(一)仪器设备的配备根据矿井测量工作的需要,配备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罗盘等。
(二)仪器的检验和校正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确保仪器的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
全站仪、水准仪等主要测量仪器每年至少送检一次,钢尺等测量工具应定期进行比长和校正。
(三)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使用仪器,爱护仪器设备。
测量实施细则

测量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测量实施细则是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规范测量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标准要求。
本细则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测量的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地理、环境等。
二、测量目的测量的目的是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用于评估、分析和决策。
通过测量,可以获取地理位置、尺寸、形状、体积、角度等各种属性的数据,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测量方法1.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全站仪测量、GPS测量等。
2.制定测量方案:在进行测量前,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的范围、测量的精度要求、测量的时间和地点等。
3.测量设备的准备:选择适当的测量设备,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前进行校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测量操作步骤:按照测量方案中规定的步骤进行测量,包括设置测量点、测量仪器的放置和调整、测量数据的记录等。
5.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校正、数据的平滑处理、数据的比对和验证等。
四、测量精度要求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和对象,制定相应的测量精度要求。
测量精度要求应考虑到测量设备的精度、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实际需求等因素。
五、测量报告完成测量后,应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的目的、方法、设备、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等内容。
测量报告应具有清晰的结构和准确的描述,以便他人理解和使用。
六、质量控制为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应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测量设备的校准、测量操作的规范、数据的验证和比对等。
七、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注意安全。
根据具体的测量环境和条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八、培训和交流为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应定期进行培训和交流。
培训内容包括测量原理和方法、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
九、质量评估定期进行质量评估,评估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测量工作的方法和流程。
测量实施监理细则

测量实施监理细则一、引言测量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控制和进度的把控。
为了确保测量工作能够科学、规范地进行,保证工程实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测量实施监理细则。
二、监理部门职责1. 监督测量工作的实施过程,检查和评估现场测量活动的合法性和准确性;2. 协助测量人员解决现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3. 定期检查和评估测量数据和报告的准确性与合理性;4. 监控测量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并及时纠正违规行为;5. 参与工程进度的控制和调整,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
三、测量人员职责1. 遵守相关测量标准和规范,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定期检查和校准测量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3. 进行准确的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编制相关测量报告;4. 及时沟通并协调与其他工程部门的工作,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5. 参与有关测量技术培训,保持业务水平的提升。
四、测量工作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阶段在工程建设开始前,监理部门应与测量人员一起进行会商,明确测量工作的目标和要求,确定所需测量数据的类型和精度等。
同时,确认测量人员的供应计划,确保按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人员。
2. 现场测量阶段2.1 测量控制点的设置根据工程图纸和设计要求,测量人员应合理设置测量控制点,确保其布设合理和准确。
同时,应做好控制点的保护工作,避免因外部环境因素导致控制点的损坏或移位。
2.2 建筑物测量测量人员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建筑物的测量工作,包括建筑地基的测量、建筑物外观形态的测量、各楼层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的测量等。
2.3 道路测量测量人员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道路测量工作,包括道路纵横断面的测量、道路线形的测量、道路标线和交通设施的测量等。
2.4 桥梁、隧道和其他工程测量对于特殊的工程,如桥梁、隧道等,测量人员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专门的测量工作,确保工程实施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阶段测量人员应将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监理测量实施细则

监理测量实施细则一、监理资质要求监理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工程监理资质,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应熟悉测量技术,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监理工作。
监理单位应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满足工程要求。
二、施工前期准备监理单位应参与施工图纸会审,熟悉测量控制点的布置和精度要求。
监理单位应制定详细的监理计划,明确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时间节点。
监理单位应协助建设单位进行施工现场的踏勘,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条件。
三、施工过程监督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测量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理单位应定期对施工单位的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监理单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测量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承建单位文件报送施工单位应按照要求向监理单位报送测量成果表和测量报告等文件。
报送文件应完整、准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制。
监理单位应对报送文件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和规范。
五、施测能力报告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交施测能力报告,详细说明施工单位的测量能力和技术水平。
施测能力报告应包括测量人员的资质、测量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情况等内容。
监理单位应对施测能力报告进行审查,确保其满足工程要求。
六、技术方案与设备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规范选择合适的测量技术方案和设备。
技术方案应科学合理,能够满足施工测量的精度和效率要求。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技术方案和设备选择进行审查和监督。
七、进度与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测量的有序进行。
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测量控制点被破坏或移动。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进度和保护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八、质量与安全控制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施工测量的质量,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监理单位应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施工测量的整体水平。
测量实施监理细则

测量实施监理细则测量实施监理细则是指在建设项目中,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具体操作规程。
测量在建设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工程质量、工程费用和工程进度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制定测量实施监理细则。
一、监理细则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一)目的1.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通过制定相关细则,加强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提高工程质量:依据监理细则要求,加强对测量工作品质的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3.控制工程成本:通过监理细则的实施,合理控制测量费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4.保证工程进度:严格按照监理细则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二)基本原则1.科学性:监理细则应根据实际需要,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合规性:监理细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测量工作的合规性。
3.适用性:监理细则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制定测量要求和标准,确保其适用性和实用性。
4.综合性:监理细则应综合考虑测量的各个环节和要求,确保全面监控和控制测量工作的质量。
二、监理细则的具体内容(一)测量准备1.制定测量方案:明确测量的范围、要求和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编制测量大纲:详细说明测量任务、测量区域、测量基准等信息,为测量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
3.采购测量设备:明确测量设备的要求、数量和性能,合理选择测量设备供应商,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实施1.测量操作规范:明确测量操作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测量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数据处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数据处理和校验。
3.测量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测量设备,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测量结果评审: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审,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5篇)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为更好地做好测量工作,特制定本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1)测量员在技术员的领导下工作,要认真熟悉图纸,及时掌握设计变更及洽商。
(2)做好红线桩交线,确保测量精度。
(3)施工中要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移交的测量资料,做好复测工作,认真控制测量精度,为施工人员提供建筑物轴线、标高及细部主要尺寸,做好楼层观测记录,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垂直偏差检查,并做好记录。
(4)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施测人员要坚持复核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测量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并要装订成册,归档保存。
(5)测量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使用中避免仪器受震、倾倒和碰撞。
使用后要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及时擦拭,保持清洁。
(6)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永久和半永久的标桩必须设置牢固,有明显标志,并且加以保护。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2)是指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细则和规定。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实施细则:1. 测量目标明确:确定测量的目标和需求,明确要测量的内容和指标。
2. 测量计划编制:制定完整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时间表、人员安排、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等。
3. 测量方法确定:根据测量的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
4. 测量工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测量工具,确保其可靠性和精度。
5. 测量人员培训:对参与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测量的目标和方法,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6. 测量的实施:根据测量计划和方法,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测量工作。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数据分析和报告: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测量结论,并编写相关的报告。
8. 问题解决和改进:根据测量结果和报告,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9. 测量结果的监控和评估:对测量结果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测量工作。
10. 文件记录和备份:对测量工作相关的文件进行记录和备份,确保数据的保存和安全。
工程测量实施细则

工程测量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项目工程测量工作,规范测量行为,确保项目的各类建构筑物按设计准确定位,结合国家、行业对测量工作的要求及公司的工程测量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项目经理部测量工作主要包括: 交接桩、控制测量、施工测量、贯通测量、竣工测量等。
第三条测量工作目标(一)测量工作要标准化、规范化;(二)测量记录与测量过程相对应,测量过程必须有测量记录,可追溯性;(三)测量工作必须100%受控;(四)施工放样正确率要达到100%。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职责第四条测量工作专业性强且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责任重大。
必须依据承建工程的难易程度及工程量大小,组建相应的测量组。
项目经理部任命一名责任心强、测量技术水平过硬的测量技术人员或测量高级技师(技师)为测量主管,负责管理项目经理部的日常测量工作。
项目经理部测量主管调离时,由总工程师组织工作移交。
工程部为测量组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五条测量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变动,如需调换工作时,应征求工程管理部的意见,并征得总工程师的同意。
第六条职责总工程师为项目经理部测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联系设计、建设方并组织交接桩工作,负责审批项目经理部测量方案;工程部部长负责测量方案的审核及日常测量管理工作;测量组的职责如下。
(一)参加交接桩工作,负责项目经理部管段线路测量的交接桩工作。
(二)参与股份公司精测队、公司测量队的线路控制点复测和控制测量工作;根据上级测量机构的复测成果对管段内控制点加密。
(三)负责设计文件中涉及测量部分的复核。
(四)负责编制项目经理部测量方案的初稿并报工程部部长审核。
(五)负责执行测量方案,安排日常测量。
(六)负责对测量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对标段内各种测量资料的报验,负责竣工资料(测量)的整理。
(七)负责完成对每个月验工计价原始数据的收集。
(八)负责建立仪器使用台帐,检查测量组仪器的使用、保管和养护和日常检校工作,安排项目经理部测量仪器按时送检。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范文一、引言测量工作是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
因此,科学有效的测量工作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测量工作的筹备、实施、评估等环节,提出一套测量工作管理的实施细则,旨在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测量工作的筹备阶段1.明确测量工作目标:在项目开始之前,要明确测量工作的目标,如精确测量地形、确定建筑结构尺寸等。
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项目整体目标一致。
2.制定项目测量计划: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目标,制定测量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测量方法、工具设备的准备、人员配备等内容。
3.进行前期调研:在正式开始测量之前,进行前期调研,了解测量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情况等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
三、测量工作的实施阶段1.合理安排测量时间:根据项目的工期和测量工作的复杂程度,合理安排测量时间。
同时,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车等。
同时,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
3.严格控制数据质量:在测量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数据的质量。
如确保测量精度、把控测量误差等。
4.合理分工和协作:根据测量任务的复杂程度,合理分配测量人员,确保团队的协作和高效运作。
四、测量工作的后期处理1.数据分析和处理:测量完成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
同时,要进行数据验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相应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测量结果等内容。
报告应具备清晰、准确、可读性强的特点。
3.信息共享和交流:在测量报告完成后,要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
可以通过会议、报告发布、交流讨论等形式,与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和交流。
4.评估和总结:对测量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评估过程要客观、全面,以促进测量工作的不断提高。
五、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1.培训和提升:定期组织测量人员的培训和提升,使其掌握最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测量实施细则

测量实施细则一、引言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活动,它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工程项目,包括建筑、土木工程、测绘等。
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测量实施细则,以确保测量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二、目的本实施细则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一套统一的测量实施标准,以便测量人员在实施测量工作时能够遵循相同的规范和流程。
三、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测量工作的项目,包括建筑项目、土木工程项目、测绘项目等。
四、术语和定义4.1 测量: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确定物体的尺寸、形状、位置等特征的过程。
4.2 测量仪器:用于进行测量的设备、工具或仪表。
4.3 测量人员:具备测量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负责实施测量工作。
4.4 测量点:需要进行测量的特定位置或点位。
4.5 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
五、测量准备5.1 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必须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以便确定所需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
5.2 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根据测量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3 校准测量仪器:在使用测量仪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5.4 制定测量方案: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点的确定、测量方法的选择等。
六、测量操作6.1 测量点的确定:根据测量方案,确定需要进行测量的点位,并进行标识。
6.2 测量仪器的使用:按照测量方案,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3 测量数据的记录:在进行测量时,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并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6.4 测量误差的控制: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控制测量误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校正和修正。
6.5 测量结果的分析和处理: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测量报告7.1 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等内容。
测量实施细则

测量实施细则引言概述:测量实施细则是指在进行测量工作时,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它对于各行各业的测量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测量实施细则的内容。
一、测量设备的选择与校准1.1 精度要求: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具备足够精度的测量设备。
1.2 校准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1.3 设备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二、测量方法的确定2.1 测量方案: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制定合适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和测量点的选择等。
2.2 测量步骤:明确测量的步骤和顺序,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正确执行。
2.3 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排除异常数据,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三、测量环境的控制3.1 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测量过程中,控制好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其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3.2 电磁干扰控制:避免测量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对测量设备和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3.3 光照条件控制:对于需要进行光学测量的情况,控制好光照条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测量人员的培训与管理4.1 培训要求:对从事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测量技能和操作水平。
4.2 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的测量人员管理制度,对测量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3 人员配备: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合理配置测量人员,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测量数据的保存与管理5.1 数据保存:建立完善的数据保存制度,对测量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保存。
5.2 数据管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方便后续的查阅和使用。
5.3 数据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测量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
总结:综上所述,测量实施细则是确保测量工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导文件。
在测量设备的选择与校准、测量方法的确定、测量环境的控制、测量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以及测量数据的保存与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流程细则总则一、测量工作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测量成果是设计施工的资料和依据,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树立施工信誉、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
为了加强测量工作的管理,明确各方职责,保证测量工作满足施工要求,测量数据准确、可靠,确保建筑物位置和几何尺寸无误,项目部特制定本管理细则。
二、工程测量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标准、规范和设计方案。
二、执行标准和规范执行标准和规范执行标准和规范执行标准和规范一、《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三、《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T B05-2004) 四、《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五、《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985)三、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及职责一、组织机构测量工作由项目部管理。
项目部测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测量管理工作及配合项目部其他部门的相关工作(如提供一些相关数据、图表及与当地的一些协调工作),施工队应紧密配合项目测量组的测量工作(相关施工队还应配备专职测量员,负责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和组织机构上报)。
二、项目部测量组的主要职责:1、负责对本施工范围内的各项测量工作,并进行施工监督和管理。
2、负责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持证上岗。
3、参加上级组织的对各自管段测量设计交底,复核设计测量方案,点收设计移交的精密控制点,签署交接桩纪要,并进行相应控制点和基准点的加密工作,保证自管段内控制点、基准点满足要求。
设置测量控制网和基准点并将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
4、在复测及施工过程中发现图纸或交接文件中存在差错或有争议时,(如核对图纸坐标、位置、标高以及分项工程衔接处的数据)应立即书面通知项目部工程部、监理、设计单位,以便及时处理。
5、负责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精密测量成果。
6、配合和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监理提交的相关要求应及时补充或完善测量资料,并建立相应的资料台账予以复核。
7、配合业主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进行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粗差争议的仲裁以及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的监测和观测。
8、参加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粗差的处置,并提出处置意见报请相关单位,按批准的处置方案进行相应的工程处置。
9、负责对施工中间过程全线贯通复测成果进行复核。
10、在项目总工的领导下,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测量工作。
11、执行局《项目测量管理办法(试行)》,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参加业主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12、负责工程完工后的竣工测量,提供编制竣工文件所需的测量数据。
三、测量队长职责1、在项目总工领导下,认真贯彻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规程及上级颁发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2、熟悉领会标书文件,核对设计图纸及数据,绘制项目的有关样图及施工辅助图,填写项目测量原始资料,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测量资料。
3、负责开工前测量方案的制定与上报工作、交接桩工作、导线控制点成果值、水准控制点成果值的复测工作、测量技术资料交底工作。
保证工程项目正常施工。
4、做好控制测量工作,放样前认真查阅图纸,准确计算,精心放样,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施工期间定期复核测量控制点成果值,熟悉控制标志的位置,作好各控制点桩撅的保护工作。
5、负责工程项目测量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完善内业资料的编制工作,保存测量记录,履行签字、换手复核的手续;及时上报公司工程部或测量室索要项目上各项测量资料。
6、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和标定,对仪器设备进行日检查,旬保养,月自检,自检记录存档,标定证书要上报相关监理工程师。
测量仪器设备如有损坏,及时上报公司,及时查找损坏原因。
7、负责项目贯通测量、竣工测量、竣工验交工作及验工计价相关的各项测量工作;纠正施工期间的测量偏差,参与测量事故分析。
8、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测量任务。
四、测量员职责1、配合测量工程师施工放样,坚持实事实是、对测量放线认真负责。
2、测量前需熟悉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了解施工部署。
3、负责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
4 、须在整个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线、复核工作,并在测量放线后对施工队进行测量技术交底,避免返工。
5、测量复核工作要主动。
测量复核工作要从审核测量放线方案开始,在各主要阶段施工前,对测量放线工作提出预防性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6、负责及时整理完善导线复核、测量记录等测量资料,并按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测量任务。
五、测量内业员职责1、负责本部门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及外来文件的收发、登记、整理、归档和保管。
2、负责测量施工原始记录的整理、收集、归档和保管。
3、负责测量施工资料的整理上报、发放及归档。
4、学习掌握技术规范,熟悉并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协助部长编制工程项目的测量技术方案。
5、参与项目组织的科研活动和QC小组攻关活动。
推广实施新的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6、负责记录每日天气情况,填写晴雨表及工程形象进度图。
7、负责本岗位使用的文件和资料(含记录)的收发、登记、编目、整理、归档和保管。
8、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四四四、、、、测量制度测量制度测量制度测量制度一、测量组内部规定1、根据设计文件,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精测队应对各项建筑物的位置、方向、标高、尺寸、工程数量进行测定、计算和复核,保证工程项目准确无误地按设计施工。
2、测量员在测量工作中,对各项测量原始资料,必须严格按测量规定内容及格式统一标准,做好原始记录,严禁用纸片或小本子代替。
3、对各项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标注明显、计算清楚、签字完善,认真进行复核和检算,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不得使用。
4、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凭记忆补记。
记录手簿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记录者、日期、气候及使用仪器。
5、各种测量仪器、工具的质量和性能应定期进行检修。
确认其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时方可使用,否则应进行校正。
对于贵重精密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应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专人负责检修,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防损坏或降低精度。
工作中,仪器不得受太阳暴晒或雨淋,需要移位时,不允许肩扛仪器,也不允许将仪器工具当坐凳或它用。
6、测量队人员在同一部位施工放线时要保证视镜人员与第一次人员不同,即在测量过程中要保证换手复测,要做到一人观测一人复核,另一人观测另一人复核。
7、现场的测量完成后,要对施工队伍的技术人员进行详细交底,交底格式统一制定,按流水号下发。
交底一式三份,测量队存档一份,该管段的技术负责人一份,施工队伍一份。
8、按时完成监理或业主要求完成的现场其它的测量工作。
9、准确、及时完成测量相应的内业资料。
10、竣工测量⑴线路中线贯通测量时,在有桥梁、涵洞的地段,应从桥梁、涵洞的线路中线向两端引测贯通,贯通测量后的中线位置,应满足路基宽度和建筑接近限界的要求。
⑵工程竣工后应按要求放样路基中边桩点、各构筑物控制桩点,以供交验使用。
⑶ 竣工测量时应将导线点、水准点设于稳固建筑物上或接近3、对各项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标注明显、计算清楚、签字完善,认真进行复核和检算,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不得使用。
4、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凭记忆补记。
记录手簿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记录者、日期、气候及使用仪器。
5、各种测量仪器、工具的质量和性能应定期进行检修。
确认其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时方可使用,否则应进行校正。
对于贵重精密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应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专人负责检修,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防损坏或降低精度。
工作中,仪器不得受太阳暴晒或雨淋,需要移位时,不允许肩扛仪器,也不允许将仪器工具当坐凳或它用。
6、测量队人员在同一部位施工放线时要保证视镜人员与第一次人员不同,即在测量过程中要保证换手复测,要做到一人观测一人复核,另一人观测另一人复核。
7、现场的测量完成后,要对施工队伍的技术人员进行详细交底,交底格式统一制定,按流水号下发。
交底一式三份,测量队存档一份,该管段的技术负责人一份,施工队伍一份。
8、按时完成监理或业主要求完成的现场其它的测量工作。
9、准确、及时完成测量相应的内业资料。
10、竣工测量⑴线路中线贯通测量时,在有桥梁、涵洞的地段,应从桥梁、涵洞的线路中线向两端引测贯通,贯通测量后的中线位置,应满足路基宽度和建筑接近限界的要求。
⑵工程竣工后应按要求放样路基中边桩点、各构筑物控制桩点,以供交验使用。
⑶ 竣工测量时应将导线点、水准点设于稳固建筑物上或接近保钢筋笼的准确就位,无误后允许施工队伍浇筑桩基混凝土。
在支墩柱模板前要进行一次测量,同时测量底部的实际高程对施工队伍进行交底; 在模板支完后要对模板的顶面高程及线位进行复测,在浇筑垫石时测量组要跟班控制垫石的线位及标高。
3、挡护工程开挖前要对挡护工程的线位进行详细放样,包括高程和挡护工程的开挖边线,并要求和指导施工队伍对边线进行护桩;基础开挖完成后,测量组要对基底的尺寸的线位进行复核。
基础砌筑完成后,施工队伍做好墙体的坡度线后,测量组要对起墙的底线位进行复核。
6、排水系统要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放样,并交待和指导施工队伍做好护桩,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水沟的线位及高程进行抽检。
7、路基成型后或快成型的过程中要对路基的中线、边线进行复核; 对路基的标高进行复核。
8、其他需要测量的(如取土场的测量、弃土场地的测量)工作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
9、每段工程开工前,施工队应与测量组联系,了解附近所布水准点、导线点,以免破坏,如发现施工队人为破坏,罚款1000 元。
具体由测量组执行,任何人不得干预测量组对桩点保护方面的处罚权利。
四、施工测量检测和复核1、测量组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记录并签认,成果经测量组长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
3、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先检测后利用。
4、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换手测量分工要明确,要做到一人视镜一人视点一人记录。
必须在记录上签字认可。
5、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并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反复复核签认。
6、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签认。
五、测量仪器使用保管制度1、测量仪器的使用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仪器工具的使用说明书,熟悉仪器的各部分性能操作方法和日常保养知识,了解各种仪器使用时必须具备的外界环境条件,仪器的性能和精度符合需要施工测量的工况要求和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