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长与《山海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
当阿长说买来“三哼经” 时,我有什么反应?表 现出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 很感动,别 人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普通人居 然做到了,“我”由此对她“发生新的敬意 了”。
“伟大的神力”是什么意 思?“我”为什么说“她 确有伟大的神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 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 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 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 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 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 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 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 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 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 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 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 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 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综前所述, 作者详写买 《山海经》 的事件。 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作者为什 么要详写这件事吗?
这件事能表现长妈妈对一个孩子 真诚热情的帮助和关爱, 也能表达 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
人物形象
细读阿长:阿长是一个
的人。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又热望一生平 安、无知粗俗、饶舌好事、心地善良、 热心帮助孩子的劳动妇女。
描写手法: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人物形象的刻画
• 长妈妈有缺点,有许多令人厌烦的规矩, 作者有时难免憎恶和讨厌她。 (抑) • 但她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 孩子,让鲁迅深深的敬佩、怀念。 (扬)
•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先抑后 扬)的写法,塑造了长妈妈这样一 位具有不少缺点,但善良朴实,乐 于帮助别人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
阅读30—31段,思考: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深切的怀念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散文的“神不散”说的是:主题集中。写散文 时要放得开,但是要受到中心思想的制约,所以还 得收得拢。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 理清全篇的层次结构和理解全篇思想内容。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我”也是‘不耐烦的” 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 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 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 因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 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 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喜欢“切切察察” 对我管束很严 睡觉摆”大“字
饶舌多事 不拘小节
作者对阿长的态度?
不大佩服 讨厌
分析课文
阅读6—18段,思考:这些事例说明长妈妈 还有什么特点?
烦琐的规矩 (迷信而淳朴) 元旦早晨吃福橘(善良、关心爱护“我”) “长毛”的故事 (无知而淳朴)
作者对阿长的态度?不耐烦
特别的敬意
敬意消失
分析课文 阅读19—29段:阿长为鲁迅买《山海经》是文 章的主要事件,仔细阅读后,思考下列问题:
买《山海经》的起 因是什么?
“我”渴慕着绘图的 《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 的叔祖惹起来的。”
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 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 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 理? “我”认为和她说了没什么用处, 但既 然来问,又不好不说。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阿 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 本怎样的书,也一向似乎不关心“我”,因 此她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 心情。 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
小 结
作者先写他“憎恶”、“讨厌”阿长,但 在结尾处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 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抒发出一种深沉 的怀念之情。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
文章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是为了突出作者 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怀念之请。先写了她名字的 来由,讨厌她的絮叨、对“我”的管束严格、 繁多的礼节,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反衬后文 “我”对她的敬佩和怀念。
简析过渡与照应在本文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过渡和照应是记叙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 是连接段落、层次之间的纽带。一般来说,内容上 的转折、叙述中的总分、行文中的起止都要安排过 渡。
文章中有过渡性语句,如文中“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当我哀悼 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 了”等。 也有过渡性段落“这种敬意……我惧惮她什么呢!”这些过渡 使文章能够很自然地由一件事写到另一件事,行文紧凑,结构 严谨,浑然一体。
“伟大的神力”就是指神奇的力量。
“我”对她根本没抱希望,她却给“我” 买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得到的《山海 经》,这在孩童的眼里,似乎“有伟大的神 力”。
“这四本书,……是我 最为心爱的宝书”,为 什么这么说?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没有 文化的阿长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 “我”非常大的震惊,让“我”产生了 感激和新的敬意,而且也确是当时“我” 渴慕已久而又不可得的。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 等。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中篇小说《阿Q正传》(出自小说集《呐喊》),是中 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
把握字词
骇 hài
渴慕 mù
掳 lǔ
悚 sǒng
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ng chuāng) 阿长( chá ) 疮疤( n 诘问( jié ) 惧惮( dà ) 震悚( sǒng ) 粗拙( zhuō ) 憎恶( zēng ) 絮说( xù ) ng 惶急( huá )
2.选词填空:
淡薄 (l)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 消失 漠)起来,但完全(消失、消灭、消亡),大概 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 地(询问、审问、诘问 ),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诘问 又 (2)这(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 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也、还)能 却 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 完全 从此(基本、完全、全部)消灭了。
惶急 huáng 疮疤 chuāng诘问 jié 疏懒 shū 霹雳 pīlì
孤孀shuāng 絮说 xù书斋 zhāi
粗拙 zhuō 嘁嘁喳喳 qīchā
初读本文,概括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情,重点写的是什么?
明确:
1、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 2、“切切察察”的毛病 3、摆成“大”字的睡相 4、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 5、“长毛”的往事 6、给我买心仪已久的《山海经》
照应:
是指文章有些内容前后呼应,前面讲了,后面也有 着落。如文中在开头写道“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后文是这样照应的,“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 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 孀”。
照应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前后映衬,加深读者的印 象。
课文主旨
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 妈妈相处的情景,真实、生动、 鲜活地写出了饶舌多事、不拘小 节、乐于助人、有点迷信有点俗 气的长妈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思念之 情。
课文内容
课文围绕阿长记述了哪些事情呢? 重点写了什么事情?
写了对阿长的称呼的由来 写了ຫໍສະໝຸດ Baidu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写了她的睡相 1—18 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 自然段 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 19—29自然段 写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
分析课文 阅读1—5段,思考:长妈妈有什么特点?
3.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指出下列各旬运用了什么描 写方法。
(1)她生得黄胖而矮。( 肖像描写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 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 动作描写 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 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 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 鲁 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 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 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 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 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 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 学运动的 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 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 《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 文集《热风》、《华盖集》、《坟》 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 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 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
4.判断正误
(1)《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也出自这本集子。( 对 ) (2)文中的“我”表示的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并非真的是指少年鲁迅。(错 ) (3)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 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对 ) (4)从题目〈阿长与山海经》可知,课文详写的是 阿长买《山海经》送“我”这一件事,其余的都是 对 略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