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合集下载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让学生知道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松鼠尾巴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松鼠尾巴的认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松鼠尾巴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松鼠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松鼠尾巴的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绘画法: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松鼠尾巴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松鼠尾巴的图片、视频资料、画纸、画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松鼠尾巴的特点。

(2)播放松鼠生活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作用。

2. 学习松鼠尾巴的特点(1)组织学生观察松鼠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松鼠尾巴的特点。

3. 学习松鼠尾巴的作用(1)引导学生思考松鼠尾巴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4. 绘画实践活动(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松鼠尾巴的图片。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绘画的松鼠尾巴,分享创作心得。

(2)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保护,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观察和绘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

结合拓展内容,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

2. 绘画作品:评价学生在绘画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技巧等方面。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松鼠尾巴的外观特征。

2. 松鼠尾巴的作用。

3. 松鼠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重点1. 松鼠尾巴的特点。

2. 松鼠尾巴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1. 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法:讲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动物。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松鼠尾巴的外观特征: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尾端扁平,长度约为身体的三倍。

3. 松鼠的生活习性:松鼠是树栖动物,善于跳跃和爬树。

它们喜欢生活在树林密集、食物丰富的地区。

松鼠以坚果、种子、水果等为食,也会吃一些小昆虫。

三、教学重点1. 松鼠尾巴的特点: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尾端扁平,长度约为身体的三倍。

四、教学难点1. 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松鼠的尾巴在跳跃和爬树时可以帮助它们保持平衡,还可以用来表达情绪。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不要捕杀和伤害松鼠。

五、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法:讲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动物。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松鼠尾巴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相关松鼠的生活习性和保护信息的资料。

3. 准备黑板和白板笔。

4. 准备小组讨论的卡片或贴纸。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尾巴。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1教学目标:1.继续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松鼠的尾巴的用处。

2.了解别的动物的`尾巴的用处,扩展学生视野。

3.巩固字词,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能()()()身()()()原()()()别()()()(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分四人小组读。

(三)课文,扩展视野(1)说话训练:用“松鼠的尾巴用处真大啊”这句话开头,说一说松鼠的尾巴的用处。

(2)你还能说说别的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吗?(3)念儿歌(边拍手边念)老黄牛,尾巴赶蝇子,小鲤鱼,尾巴当船桨,小燕子,尾巴是个方向盘。

小小动物真有趣,认真观察长知识。

(四)作业课堂作业本第5、7题。

课后作业第3题:把“暖”和“软”、“能”和“扔”、“身”和“生”作比较,重点区别n和r两个声母,以及前后鼻音,自己试读,纠正。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2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读准多音字“觉”“当”。

2.学习课文,明白小松鼠尾巴的用处。

3.能用“觉得”口头说句子。

教学重点:用“觉得”口头说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句子明白松鼠尾巴的作用。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生字卡片出示、认读生字词二、学习课文1.激趣出示动物头饰:哪位小朋友上课最爱动脑,发言最积极就把这些头饰送给他。

2.过渡引入:出示松鼠图片问: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小松鼠吗?教师简介松鼠的一些生活习性。

过渡:连小松鼠的好朋友小白兔都觉得很奇怪,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就一起和小白兔去揭开这个谜底吧!3.学习第一段(1)轻声读第一段,问:这个句子共有几句话?第一句写什么?板书“觉得”。

指导学生念准多音字“觉”。

(2)出示小黑板:(口头说话练习)我看见小白兔长着白白的毛,觉得________________。

丁丁今天让老师表扬了,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

《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

《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松鼠尾巴的特点。

2. 松鼠尾巴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松鼠尾巴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松鼠尾巴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学卡片: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3. 作业纸:用于学生绘制松鼠尾巴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松鼠尾巴。

提问:“你们知道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吗?”2. 新课导入:讲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如:长、毛茸茸、灵活等。

讲解松鼠尾巴的作用,如:平衡、保暖、传递信号等。

3. 案例分析:展示松鼠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尾巴的作用。

提问:“松鼠在哪些情况下会用到尾巴?尾巴起到了什么作用?”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例,思考尾巴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

每组选出一个实例,进行分享和讨论。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动物的意识。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松鼠尾巴的图片,并简要描述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6.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情况,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拓展:1. 松鼠尾巴的趣味知识:讲解松鼠尾巴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如:冬季尾巴变得更浓密以保持温暖。

提问:“你们还知道松鼠尾巴的哪些趣味知识?”2. 同类动物尾巴的比较:展示其他动物尾巴的图片,如:兔子、狐狸等。

提问:“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七、互动环节:1. 尾巴作用游戏: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模拟动物尾巴的作用来完成任务。

例如:用尾巴保持平衡、用尾巴传递信号等。

2.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动物尾巴的知识和趣事。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松鼠的尾巴》教学设计

《松鼠的尾巴》教学设计

课程导入(5分钟)
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 入课程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课程总结(5分钟)
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 究自然科学现象。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松鼠尾巴的形态与功能
形态描述
松鼠的尾巴蓬松且长,通常比身体还要长。其尾巴上的毛发浓密且柔软,可以帮助松鼠保持平衡和稳 定。
《松鼠的尾巴》教学 设计
汇报人: 2023-12-27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开发 • 教师素质与培训
课程背景与目标
01
松鼠尾巴的生物学特性
01
形态与结构
松鼠的尾巴长而蓬松,具有丰富的毛发和灵活的运动能 力。
02
功能与作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关注学生情感需求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积极与他们沟通和交流。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谢谢聆 听
功能解析
松鼠的尾巴具有多种功能。首先,它可以帮助松鼠在跳跃时保持平衡,使其能够灵活地在树枝间穿梭 。其次,尾巴可以作为松鼠的“降落伞”,在其从高处跳下时减缓下落速度,防止受伤。此外,松鼠 还可以利用尾巴进行保暖,将尾巴像围巾一样裹住身体,以抵御寒冷。
松鼠尾巴的行为习性
社交信号
松鼠的尾巴也可以传达社交信号。例如,当松鼠感到威胁时,它会将尾巴蓬起 ,使自己看起来更大更威猛,以威慑敌人。而当松鼠感到安全和放松时,它的 尾巴则会放松并自然下垂。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松鼠尾巴的形状、颜色和长度。

2. 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作用。

3. 松鼠尾巴的趣味事实。

三、教学重点:1. 松鼠尾巴的特点。

2. 松鼠尾巴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1. 松鼠尾巴的趣味事实。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松鼠尾巴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学卡片: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材料:松鼠尾巴的趣味事实。

4. 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松鼠尾巴的形状、颜色和长度。

5. 作业:让学生画一画松鼠尾巴,并写一写松鼠尾巴的作用。

教案编辑专员: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松鼠尾巴。

2. 讲解:讲解松鼠尾巴的形状、颜色和长度,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

3.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松鼠尾巴的认知。

4. 小组讨论:分发小组讨论材料,让学生探讨松鼠尾巴的趣味事实。

5. 总结:回顾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松鼠尾巴的形状、颜色和长度,进行实地观察。

2. 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松鼠尾巴的短文,描述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八、拓展活动:1. 制作松鼠尾巴的手工品,加深学生对松鼠尾巴的印象。

2. 开展松鼠尾巴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生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检查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3. 反思学生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十、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画一画松鼠尾巴,并写一写松鼠尾巴的作用。

2. 鼓励学生回家后观察其他动物的尾巴,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小松鼠的尾巴》教案14篇

《小松鼠的尾巴》教案14篇

《小松鼠的尾巴》教案14篇《小松鼠的尾巴》教案1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松鼠的尾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松鼠的尾巴》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2、能根据图片中动物的动作以及背景线索,大胆想象动物间的对话。

3、鼓励幼儿愿意参与讲述活动。

【活动准备】1、教学图片4幅。

2、人手一册小图书。

【活动过程】一、出示松鼠谜语,引出讲述主角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尾巴像把降落伞,整天爱往松树窜,贪吃松果和松子,家住松树洞里面。

”它是谁呀?幼:小松鼠二、幼儿看图自己讲故事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松鼠的(放慢幼儿说:大尾巴),小松鼠的大尾巴像把降落伞,真有趣。

小松鼠的大尾巴呀是很有用的,小松鼠用它的小尾巴帮助了很多好朋友,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小书上图三幅)她帮助了谁?幼:小鸡,小蜗牛,小兔。

师: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小松鼠是怎样用它的大尾巴帮助他们的呢?我们桌上每人有一本小书,等一会请你把书打开,一页一页的翻,把小松鼠大尾巴的故事来编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

(幼儿与同伴讲述,教师指导)师:故事都编好了,接下来请小朋友来说给我们听听。

小朋友说的时候啊,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了,听听他的故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

(请个别小朋友上前讲述故事,讲完后注意要鼓励)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师:小朋友们编的故事可真棒,我们来看看《小松鼠的大尾巴》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1、观察图片一,教师提问:(1)师:(出示图春天)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幼:春天师:看这是汉字宝宝春天,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幼读)师: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幼:有绿绿的草地,和红红的小花。

(2)师:春天,小松鼠出门去,它遇到了谁?幼:小鸡。

《小松鼠的尾巴》教学设计

《小松鼠的尾巴》教学设计

《小松鼠的尾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松鼠的尾巴》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小松鼠的尾巴》的内容;2. 学生能够通过描述小松鼠的尾巴,锻炼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3. 学生能够从故事中获得启发,认识到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懂得尊重和珍惜一切生命。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故事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插画,插画上是一个可爱的小松鼠,但是尾巴是黑白相间的。

教师问学生:“你们看这只小松鼠的尾巴是什么颜色的?它的尾巴和其他小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的思考。

2. 故事讲述:教师开始讲述故事《小松鼠的尾巴》,语速要适中,声音要生动。

故事概括如下:从前有一只住在森林中的小松鼠,它的尾巴是黑白相间的,看起来很特别。

一开始,小松鼠都很喜欢自己的尾巴,可是慢慢地,别的小动物却开始嘲笑它的尾巴。

小松鼠因此变得自卑,不再自信。

一天,它遇到了一只朋友,一只蝴蝶。

蝴蝶告诉小松鼠,每个生物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小松鼠听后,突然觉得自己的尾巴不再丑陋,而是独特美丽的。

于是,它重新恢复了自信,快乐地生活。

3. 讨论与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松鼠的尾巴,提出以下问题:- 为什么小松鼠一开始喜欢自己的尾巴?为什么后来变得不自信了?- 小松鼠的朋友蝴蝶给了它什么启发?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你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特点的?4.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三个人组成,分别扮演小松鼠、蝴蝶和其他小动物。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重现故事中的情节。

5. 创作绘画: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画一幅小松鼠的尾巴图案,并用文字描述自己画的尾巴图案。

6. 反思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故事中的小松鼠最初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尾巴,后来为什么不喜欢了?- 故事中的蝴蝶给了小松鼠什么启发?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特点?三、教学扩展活动:1. 表演舞台剧:学生可以根据故事内容,编写剧本,并组织一场小型的舞台剧表演。

小学一年级语文《尾巴》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尾巴》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尾巴》教案1教学目标:1.继续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松鼠的尾巴的`用处。

2.了解别的动物的尾巴的用处,扩展学生视野。

3.巩固字词,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能()()()身()()()原()()()别()()()(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分四人小组读。

(三)课文,扩展视野(1)说话训练:用“松鼠的尾巴用处真大啊”这句话开头,说一说松鼠的尾巴的用处。

(2)你还能说说别的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吗?(3)念儿歌(边拍手边念)老黄牛,尾巴赶蝇子,小鲤鱼,尾巴当船桨,小燕子,尾巴是个方向盘。

小小动物真有趣,认真观察长知识。

(四)作业课堂作业本第5、7题。

课后作业第3题:把“暖”和“软”、“能”和“扔”、“身”和“生”作比较,重点区别n和r两个声母,以及前后鼻音,自己试读,纠正。

小学一年级语文《尾巴》教案2教学要求:1、会流利、有感情的背诵《尾巴》这首儿歌,记住“读一读”中的四个词语。

2、练习用“好像”说话。

3、认识并正确书写笔画“竖提”,会写“长”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

(课前已出示课题)师:聪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今天上什么课?指名读课题。

强调尾巴的“巴”的轻声。

二、出示课件,讲读课文。

1、出示课件图。

(猴子图、兔子图、松鼠图)师:图上有什么?2、师: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一下这些动物吗?生:松鼠的尾巴像棉被。

生:兔子的尾巴像一个球。

生:猴子的尾巴像鞭子。

生: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师:这是一把什么伞?生:一把降落伞。

因为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时,它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

师:你简直像个科学家一样。

太棒了。

3、师:老师提问题,你们用手指指着大屏幕告诉老师。

(边问边指,师生交叉进行。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生:(手指大屏幕告诉老师。

)(全体学生参与。

)4、师:请听清楚我的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记住了老师的三个问题?(指名学生提问。

《松鼠的尾巴》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松鼠的尾巴》的主要内容,了解松鼠尾巴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掌握松鼠尾巴的作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松鼠尾巴的多种功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鼠的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松鼠的知识。

2.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松鼠的尾巴》,注意理解生字词。

教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3.课文理解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松鼠的哪些特点?教师提问:松鼠的尾巴有哪些作用?4.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松鼠的尾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教师展示松鼠尾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鼠尾巴的形状和颜色。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教师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6.课后作业家长监督下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课文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松鼠的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松鼠尾巴的作用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4.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资源1.课文《松鼠的尾巴》。

2.松鼠的图片。

3.生字词卡片。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

《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

《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

《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第一章:松鼠的介绍1.1 松鼠的习性1.2 松鼠的生活环境1.3 松鼠的种类与分布第二章:松鼠的尾巴结构与功能2.1 尾巴的形状与大小2.2 尾巴的毛发特点2.3 尾巴的功能:平衡、保暖、信号传递等第三章:松鼠尾巴的观赏价值3.1 尾巴的颜色与变化3.2 尾巴在动物界的独特性3.3 松鼠尾巴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寓意第四章:松鼠尾巴的研究与保护4.1 尾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4.2 松鼠尾巴的保护意义与现状4.3 保护松鼠尾巴的方法与建议第五章:松鼠尾巴的利用与欣赏5.1 尾巴在工艺品制作中的应用5.2 尾巴在宠物领域的需求5.3 欣赏松鼠尾巴的途径与建议第六章:松鼠尾巴的生态意义6.1 尾巴在松鼠日常活动中的作用6.2 尾巴对松鼠生存的影响6.3 生态平衡中的松鼠尾巴第七章:松鼠尾巴的生理特性7.1 尾巴的生长与脱落7.2 尾巴的清洁与保养7.3 尾巴的损伤与恢复第八章:松鼠尾巴的比较研究8.1 与其他动物尾巴的异同8.2 松鼠尾巴进化的原因与过程8.3 松鼠尾巴的物种间差异第九章:松鼠尾巴的教育应用9.1 松鼠尾巴在自然教育中的作用9.2 松鼠尾巴的教学活动设计9.3 松鼠尾巴的教育意义与实践第十章:松鼠尾巴的拓展阅读与资源10.1 松鼠尾巴相关书籍推荐10.2 松鼠尾巴的网络资源与资讯10.3 松鼠尾巴的研究机构与专家联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松鼠的介绍解析:松鼠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包括红松鼠、灰松鼠、金松鼠等。

它们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森林和林缘地区,其中一些种类如红松鼠在中国分布较广。

二、松鼠的尾巴结构与功能解析:松鼠的尾巴在它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帮助它们在树枝间保持平衡,还能在寒冷的环境中起到保暖的作用。

松鼠还能通过摇动尾巴来传递信息。

三、松鼠尾巴的观赏价值解析:松鼠的尾巴因其独特的形状、颜色和变化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在中国文化中,松鼠尾巴的弯曲形状常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小松鼠的尾巴》教案(精选12篇)

《小松鼠的尾巴》教案(精选12篇)

《小松鼠的尾巴》教案(精选12篇)《小松鼠的尾巴》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看,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进展,培育细致观看和较完整表述力量。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洁对话。

活动预备: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出示课件:大尾巴)猜一猜:这是什么?想一想:它象什么呀?二、理解故事:1、想象故事。

小松鼠的尾巴有很多好玩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1)看(老师演示动画)春天:小鸡尾巴挡雨夏天:蜗牛尾巴扇风秋天:小兔尾巴扫叶冬天:小猫尾巴保暖(2)说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依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任凭说说)2、完整观赏故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我们来听一听。

(老师完整地叙述故事)3、表演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大家一起边叙述边表演)三、仿编故事1、争论:(1)春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2)夏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秋天、冬天呢?(幼儿争论)2、仿编新故事(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伴侣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沟通请小伴侣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叙述新故事选择几个小伴侣的画讲一讲。

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

大家一起叙述。

假如没有,鼓舞小伴侣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长:连续仿编新故事。

活动反思:第一次参与“责任杯”教学竞赛,我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一篇布满童趣的课文《松鼠的尾巴》。

这篇课文是新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写小松鼠在不同的状况下发挥尾巴的作用,解决了问题。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松鼠的尾巴》中,松鼠的性格特点及行为表现,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2.掌握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常用字词及语音、语调;3.能够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语言,模仿松鼠的运动特点;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说《松鼠的尾巴》中,松鼠的性格特点及行为表现,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学生掌握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常用字词及语音、语调;–学生能够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语言,模仿松鼠的运动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小说《松鼠的尾巴》中,松鼠的性格特点及行为表现;–如何把握学生模仿松鼠的语音、语调、运动特点。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1.课件。

2.《松鼠的尾巴》故事书。

3.教师准备的课堂板书。

4.家长协助:让学生在家阅读《松鼠的尾巴》故事书并进行简单阅读记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把一副可爱的松鼠图片放在课桌中心,让同学们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动物,又有什么特点。

导入同学们感兴趣的与松鼠相关生活习性话题,比如“松鼠是如何获得食物”,“松鼠喜欢呆在哪里”等等。

2. 正式学习讲故事1.教师先帮助大家理解生词“尾巴”、“美味”和“馅儿”等,然后进行故事阅读,同学们先进行跟读,然后讲述故事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故事中的情节和故事主要人物——松鼠,问学生对松鼠有什么印象。

然后让同学们回忆,松鼠的尾巴为什么被猫抓掉了,更让同学们体会松鼠舍己救人的仁爱心情。

学习语音、语调和动作1.在学完松鼠的故事之后,教师运用中式英语,配以手势,产牌子让学生进行模仿,例如:“How do you do?” 或者“I’m fine”,和松鼠吃坚果前的声音。

2.提醒学生身体要挺直,注意松鼠前后脚交替,尾巴平稳轻柔的摇摆,然后一起进行大课间运动时间的播放松鼠动画,让同学们跟隨松鼠的旋转和摇摆。

3. 课堂练习根据故事内容和教师引导,同学们尝试回答一下问题:1.松鼠将自己的尾巴留给了哪个动物?2.为什么松鼠要留下自己的尾巴?然后要求同学互相讲述故事中的内容,形成小组互动交流。

《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

《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

《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尾巴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松鼠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尾巴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松鼠的图片,展示松鼠的生活场景、形态特征和尾巴的形状。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松鼠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尾巴的作用。

3.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尾巴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松鼠的尾巴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享讨论成果。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关于松鼠尾巴的手工制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松鼠尾巴的作用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尾巴的作用。

3. 思考如何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提出建议。

六、教学拓展1. 松鼠尾巴的演变: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在演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与其他动物尾巴的差异。

2. 松鼠的生活环境:介绍松鼠生活的森林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松鼠生存的影响。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针对松鼠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和尾巴作用,让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 讨论环节:让学生谈谈对松鼠尾巴作用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

八、评价与反思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松鼠尾巴的外观特征。

2. 松鼠尾巴的作用。

3. 松鼠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重点:1. 松鼠尾巴的特点。

2. 松鼠尾巴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1. 松鼠尾巴的功能。

2. 松鼠的生活习性。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松鼠尾巴的图片,了解其特点。

2. 讲解法:讲解松鼠尾巴的作用及生活习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松鼠尾巴的用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践活动:制作松鼠尾巴的手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案细节:一、教学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松鼠尾巴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松鼠的尾巴长什么样吗?”2. 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松鼠尾巴的特点。

二、教学新课:1. 讲解松鼠尾巴的作用,如平衡、保暖等。

2. 讲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如树栖、昼伏夜出等。

三、课堂讨论:1.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松鼠尾巴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 让学生动手制作松鼠尾巴的手工,加深对松鼠尾巴的认识。

2. 展示制作成果,互相评价。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2. 写一篇关于松鼠尾巴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松鼠尾巴特点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评价学生制作手工的能力以及对于保护动物的态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松鼠及其尾巴。

2. 邀请动物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松鼠及其尾巴的生物学意义。

3.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松鼠利用尾巴的不同场景。

《松鼠的尾巴》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案《松鼠的尾巴》教案设计意图:以松鼠尾巴的“奇怪”为主线,贯穿课文始终,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自主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目的:1、用“觉得”等词语、句式说话。

2、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想象的才能。

3、通过研读,深化体会松鼠尾巴的用途,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松鼠尾巴的奇怪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的尾巴》。

出示:我觉得松鼠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

(很大、毛茸茸、又轻又软、像降落伞、当被子等) 〔板书:大又轻又软〕2、小白兔看见松鼠长着这样一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觉得很奇怪。

〔板书:奇怪〕你猜它会奇怪些什么呢?〔奇怪一:小白兔自己的尾巴小;奇怪二:这么大的尾巴有什么用。

〕〔板书:有什么用呢?〕3、谁能用奇怪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个别读、集体读〕二、研读:松鼠尾巴的用途1、是呀,这么大的尾巴,小白兔怎么会不感到奇怪呢?可是后来,小白兔还奇怪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发现的?请小朋友仔细地、大声地读课文。

2、根据学生答复,老师以以下三处句子作重点引导。

〔弹性处理〕〔1〕你能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原来是大尾巴帮的忙啊!A、说说自己的理由。

B、强调读,读出快乐、明白。

〔一般学生都能把“原来”读重音,要求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这种读法,尝试用其他不同的读法,表达学生个性化理解。

板书:原来〕〔2〕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我们来看降落伞,〔.课件演示〕它很轻,而且从高处跳下来又是渐渐地,所以不会摔疼。

松鼠的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你看——〔.课件演示松鼠从一棵大树上轻轻跳到一棵小树上〕〔板书:像降落伞〕C、读。

〔3〕松鼠睡觉的时候,把大尾巴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松鼠的尾巴怎么可以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板书:当被子〕C、读。

3、听了小朋友们的答复,看来这只小白兔确实不奇怪了,〔板书:不奇怪〕课文中小白兔从开场的“奇怪”到后来的“不奇怪”,是松鼠告诉他的吗?〔不是,是小白兔自己认真观察,仔细考虑的结果〕〔板书:观察考虑〕4、这时他会对小松鼠说些什么呢?出示:这时,小白兔一点都不奇怪了,他真想对小松鼠说:_______________。

《松鼠的尾巴》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案《松鼠的尾巴》教案范文设计意图:以松鼠尾巴的“奇怪”为主线,贯穿课文始终,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自主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1、用“觉得”等词语、句式说话。

2、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想象的能力。

3、通过研读,深入体会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松鼠尾巴的奇怪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的尾巴》。

出示:我觉得松鼠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

(很大、毛茸茸、又轻又软、像降落伞、当被子等)(板书:大又轻又软)2、小白兔看见松鼠长着这样一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觉得很奇怪。

(板书:奇怪)你猜它会奇怪些什么呢?(奇怪一:小白兔自己的尾巴小;奇怪二:这么大的尾巴有什么用。

)(板书:有什么用呢?)3、谁能用奇怪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个别读、集体读)二、研读:松鼠尾巴的用处1、是呀,这么大的尾巴,小白兔怎么会不感到奇怪呢?可是后来,小白兔还奇怪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发现的?请小朋友仔细地、大声地读课文。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以下列三处句子作重点引导。

(弹性处理)(1)你能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原来是大尾巴帮的忙啊!A、说说自己的理由。

B、强调读,读出高兴、明白。

(一般学生都能把“原来”读重音,要求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这种读法,尝试用其他不同的读法,体现学生个性化理解。

板书:原来)(2)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我们来看降落伞,(.课件演示)它很轻,而且从高处跳下来又是慢慢地,所以不会摔疼。

松鼠的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你看——(.课件演示松鼠从一棵大树上轻轻跳到一棵小树上)(板书:像降落伞)C、读。

(3)松鼠睡觉的时候,把大尾巴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松鼠的尾巴怎么可以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板书:当被子)C、读。

3、听了小朋友们的回答,看来这只小白兔的确不奇怪了,(板书:不奇怪)课文中小白兔从开始的“奇怪”到后来的“不奇怪”,是松鼠告诉他的.吗?(不是,是小白兔自己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结果)(板书:观察思考)4、这时他会对小松鼠说些什么呢?出示:这时,小白兔一点都不奇怪了,他真想对小松鼠说: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鼠的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详细介绍:
设计意图:
以松鼠尾巴的“奇怪”为主线,贯穿课文始终,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自主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1、用“觉得”等词语、句式说话。

2、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想象的能力。

3、通过研读,深入体会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松鼠尾巴的奇怪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的尾巴》。

出示:我觉得松鼠的尾巴
_________________。

(很大、毛茸茸、又轻又软、像降落伞、当被子等)(板书:大又轻又软)
2、小白兔看见松鼠长着这样一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觉得很奇怪。

(板书:奇怪)你猜它会奇怪些什么呢?
(奇怪一:小白兔自己的尾巴小;奇怪二:这么大的尾巴有什么用。

)(板书:有什么用呢?)
3、谁能用奇怪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个别读、集体读)
二、研读:松鼠尾巴的用处
1、是呀,这么大的尾巴,小白兔怎么会不感到奇怪呢?可是后来,小白兔还
奇怪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发现的?请小朋友仔细地、大声地读课文。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以下列三处句子作重点引导。

(弹性处理)
(1)你能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原来是大尾巴帮的忙啊!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强调读,读出高兴、明白。

(一般学生都能把“原来”读重音,要求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这种读法,尝试用其他不同的读法,体现学生个性化理解。

板书:原来)
(2)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我们来看降落伞,(课件演示)它很轻,而且从高处跳下来又是慢慢地,所以不会摔疼。

松鼠的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你看——(课件演示松鼠从一棵大树上轻轻跳到一棵小树上)(板书:像降落伞)
C、读。

(3)松鼠睡觉的时候,把大尾巴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松鼠的尾巴怎么可以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板书:当被子)
C、读。

3、听了小朋友们的回答,看来这只小白兔的确不奇怪了,(板书:不奇怪)课文中小白兔从开始的“奇怪”到后来的“不奇怪”,是松鼠告诉他的吗?(不是,是小白兔自己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结果)(板书:观察思考)
4、这时他会对小松鼠说些什么呢?出示:这时,小白兔一点都不奇怪了,他真想对小松鼠说: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