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热工计算
石材幕墙热工性能计算
第八部分石材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一、幕墙结构基本参数1 单元参数:幕墙的结构组成如下:第1层材料为:花岗石,厚度为:30mm,导热系数为:3.49W/m·K;第2层材料为:保温岩棉,厚度为:65mm,导热系数为:0.04W/m·K;第3层材料为:墙体,厚度为:200mm,导热系数为:0.76W/m·K;二、幕墙保温计算1 设计依据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表4.2.2-1、表4.2.2-2、表4.2.2-3、表4.2.2-4、表4.2.2-5及其它相关规定。
2 围护结构的传热阻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R0=RI+R+Re式中: R--围护结构的传热阻m2·k/W;RI--内表面换热阻m2·k /W;Re--外表面换热阻m2·k /W;R --围护结构热阻m2·k /W;R空气--空气间层热阻m2·k /WR=R面板+R墙+R保温+R空气=δ面板/λ面板+δ墙/λ墙+δ保温/λ保温+R空气=30/(1000×3.49)+200/(1000×0.76)+65/(1000×0.04)+0.13 =2.027 m2·k /W;其中:δ面板、δ墙、δ保温--分别为幕墙面板、内装墙体和保温材料层的厚度(mm ) ; λ面板、λ墙、λ保温--分别为幕墙面板、墙体和保温材料层的导热系数,W /m ·k ;则R 0=R I +R +R e=0.11+2.027+0.04 =2.178 m 2·k /W3 U 值计算U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K)) U=1/2.178=0.46 < 0.49W / m 2·k 所以石材幕墙保温性能满足要求。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第一章 计算依据及主要参数
一、设计规范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94
冬季室内温度16o
空气相对湿度 取45%
2、计算水表面的饱和水蒸汽压
Es=E0×10(at/b+t)=6.11×10(7.5×20/(237.3+20))=23.39 hpa
E0——空气温度为0o时的饱和水蒸汽压,取E0=6.11 hpa
——空气温度,oC
a、b——参数,对于水面( 0oC), =7.5, =237.3;
相对湿度:RH=30%~60%,取50%
室内风速:0.2m/s
三、露点温度计算参数
冬季室外温度 -12oC
冬季室内温度 20oC
空气相对湿度 取50%
2、计算水表面的饱和水蒸汽压
= 23.39hpa
——空气温度为0oC时的饱和水蒸汽压,取 =6.11hpa
——空气温度,oC
——参数,对于水面( 0oC), =7.5, =237.3;
3、 计算空气相对湿度50%,计算空气的水蒸汽压
= 11.70 hpa
——空气的水蒸汽压,hpa
——空气的相对湿度,0.50%
4、 计算空气的露点温度
=9.27oC
三、材料热工参数
1、玻璃:TP6+12A+TP6Low-E钢化中空玻璃 U值:1.669W/(m2·K)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梅沟营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项目编号:计算人:审核人:设计单位:创建时间:2014年2月20日计算软件:粤建科MQMC建筑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软件软件版本:2012正式版软件开发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目录1 概述 (4)1.1 工程概况 (4)1.2 本工程热工性能计算项目 (4)2 计算依据 (4)2.1 相关标准及参考文件 (4)2.2 计算软件 (5)3 计算边界条件 (5)3.1 工程所在地气象参数 (5)3.2 热工性能计算边界条件 (6)4 门窗设计概况 (6)4.1 门窗单元设计介绍 (7)4.2 门窗标准节点设计 (7)4.3 门窗材料物理性能 (8)4.3.1 门窗玻璃 (8)4.3.2 铝型材 (9)4.3.3 遮阳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9)5.1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一般规定 (9)5.2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原理 (9)5.2.1 单片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9)5.2.2 多层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11)5.2.3 玻璃系统的热工参数 (14)5.3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16)6 门窗框传热计算 (17)6.1 门窗框节点选取 (17)6.2 框传热计算原理 (17)7 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19)7.1 整樘窗热工计算原理 (19)7.2.1 东朝向幅面 (21)7.2.1.1 开启扇热工性能计算 (22)8 门窗结露性能计算 (29)8.1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原理 (29)8.1.1 一般规定 (29)8.1.2 结露性能计算 (30)8.2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 (30)8.2.1 开启扇结露性能计算(1类计算条件) (31)8.2.1.1 第1类环境条件 (31)9 门窗热工性能汇总 (33)(1)面板计算结果汇总表 (33)(2)各朝向门窗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 (33)(3)门窗结露计算结果汇总表 (34)10 结论 (34)附件A 框二维传热计算图 (35)1 概述1.1 工程概况1.2 本工程热工性能计算项目(1)玻璃系统光学热工性能计算;(2)框二维传热有限元分析计算;(3)幕墙幅面热工性能计算;2 计算依据2.1 相关标准及参考文件《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1993等。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
• 实际工程,当室内气流速度足够小(即小于 0.3m/s),内表面的对流换热应按自然对流换 热计算。 • 内表面的对流热换热按自然对流计算时,自然 对流换热系数:
hc,in=3.6 W/m2.K (冬季) hc,in=2.5 W/m2.K (夏季)
hr .in
4.4 i 0.84
对流换热计算
hc,out 4 4Vs
性能计算 节能计算
hc,out 4.7 7.6Vs
综合对流和辐射换热
• 外表面或内表面的换热:
q h(Ts Tn )
• 式中:
h hr hc
建筑门窗幕墙的热工计算 目
(1)设计、计算边界条件 (2)幕墙、门窗几何描述与热工性能指标规范
录
1)门窗几何描述与热工计算
• 当内表面有较高速度气流时,室内对流换热按 强制对流计算。门窗内侧强制对流用下列关系 式计算。
hc,in 4 4Vs
• VS为门窗壁面附近的气流速度,m/s。
外表面对流换热
• 外表面对流换热应按强制对流换热计算。 外边界层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按下式计 算:
qc,in hc,out (Ts,out Tout )
lg lg
玻璃
Ag
整窗的传热系数计算
• 整窗的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Ut
AU
g
g
A f U f At
Ag为窗玻璃面积; Af为窗框的投射面积; 为玻璃区域的周长; Ug为窗玻璃(或者不透明板)中央区域的传热系数; Uf为窗框的面传热系数,见第5章; Ψ 为窗框和窗玻璃(或者不透明板)之间的线传热系数。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
建筑门窗幕墙的热工计算 目
建筑幕墙系统热工设计计算书
外装饰结构热工性能设计计算书设计:校对:审核:批准:年月日目录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2 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1)2.1 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1)2.2 规范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部分规定 (2)3 幕墙系统结构基本参数 (5)3.1 地区参数: (5)3.2 建筑参数: (5)3.3 环境参数 (5)3.4 单元参数 (6)3.5 框传热系数相关参数 (6)4 玻璃的传热系数U值的计算 (6)4.1 计算基础及依据 (6)4.2 室外表面换热系数 (7)4.3 室内表面换热系数 (7)4.4 多层玻璃系统材料的固体热阻 (8)4.5 多层玻璃系统内部气体间层的热阻 (8)5 幕墙系统框的传热系数U值的计算 (10)5.1 框的传热系数U f (10)5.2 幕墙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 (13)6 幕墙系统整体的传热系数U值 (14)7 太阳光透射比及遮阳系数计算 (15)7.1 太阳光总透射比g t (15)7.2 幕墙系统计算单元的遮阳系数 (16)7.3 幕墙系统计算单元可见光透射比计算 (16)8 结露计算 (17)8.1 水表面的饱和水蒸气压计算 (17)8.2 在空气相对湿度f下,空气的水蒸气压计算 (17)8.3 空气的结露点温度计算 (17)8.4 幕墙系统玻璃内表面的计算温度 (17)8.5 结露性能评价 (18)建筑幕墙系统热工设计计算书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意见稿》 [建标2006-46号]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151-2008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GB/T18091-200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等以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9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32-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176-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77-2009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129-2000《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GB/T50668-201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DGJ08-56-20122 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2.1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按《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采用(1)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Tin=20℃;室外空气温度:Tout=-20℃;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c,in=3.6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16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rm,in =T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rm,out =Tout太阳辐射照度:Is=300W/m2;(2)夏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Tin=25℃;室外空气温度:Tout=30℃;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c,in=2.5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16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rm,in =T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rm,out =Tout太阳辐射照度:Is=500W/m2;(3)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并取Is=0W/m2;(4)计算遮阳系数、太阳光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标准计算条件;(5)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20℃;室内环境湿度:30%,60%;室外环境温度:0℃,-10℃,-20℃(6)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gf应采用下列边界条件:qin =α·Is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Is:太阳辐射照度(W/m2);qin: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W/m2);2.2规范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部分规定(1)结构所在的建筑气候分区应该按下面表格取用。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征求意见稿)◇ 1 总则◇ 2 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玻璃光学热工性能◇5框的传热计算◇6空气层传热计算◇7整窗热工性能计算◇8建筑幕墙热工计算◇9遮阳系统计算◇10结露计算◇附录1 总则1.0.1为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工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建筑节能政策,使门窗、玻璃幕墙工程的节能设计和产品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进行门窗、玻璃幕墙产品的节能性能评价,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作为外围护结构使用的建筑外门窗、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结露性能的计算。
1.0.3本规程是参照国际标准ISO15099、ISO10077、ISO10211等系列标准,结合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制定的。
1.0.4本规程所计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是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空气渗透量为零的情况下、采用稳态传热计算得到的,实际使用时应考虑空气渗透对热工性能和节能计算的影响。
1.0.5实际工程所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室内外热工计算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热工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0.6建筑门窗、玻璃幕墙所用材料的热工计算参数除使用本规程给出的参数外,还应符合其它强制性的热工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实际工程中所使用材料的热工参数应按照相应材料的实际参数选取。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夏季标准计算条件standard summ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用于门窗或幕墙产品设计、性能评价热工性能参数计算的夏季标准热工计算环境条件。
2.1.2冬季标准计算条件standard wint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用于门窗或幕墙产品设计、性能评价热工性能参数计算的冬季标准热工计算环境条件。
2.1.3传热系数(U)thermal transmittance门窗或幕墙两侧环境温度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幕墙热工计算书
**************幕墙设计热工计算书(一)本计算概况: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工程所在城市:无锡传热系数限值:≤2.10 (W/(m2.K))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北向):≤0.40(二)参考资料:《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 -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T134-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3.0)》(三)计算基本条件: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 Tin=20 ℃室外空气温度 T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c,in=3.6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c,out=16 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rm,in =T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rm,out =Tout太阳辐射照度 Is =300 W/m2(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 Tin=25 ℃室外空气温度 T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c,in=2.5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c,out=16 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rm,in=T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rm,out=Tout太阳辐射照度 Is=500 W/m2(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s= 0 W/m2。
一份标准幕墙热工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计算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三章主要材料及计算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主要材料及热工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基本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四章双层幕墙热工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夏季工况下的玻璃幕墙热工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冬季工况下的玻璃幕墙热工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第五章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一、双层幕墙热工性能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二、双层幕墙的舒适性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第一章工程概况本项目的幕墙由双层幕墙(塔楼)、穿孔铝板幕墙、点式幕墙、铝单板幕墙、全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等多种幕墙组成。
本工程的双层幕墙为主动式双层幕墙:主动式双层幕墙内外两层玻璃之间的空间与室内的空气相连,通过机械通风装置在两层幕墙中间形成负压,然后再排出房间。
可以使得室温与玻璃内表面的温差降至最低,从而提高建筑内有效的使用面积。
此外,主动式双层幕墙系统可以大幅度降低噪音,同时可以阻挡室外严重的大气污染及沙尘暴。
本工程双层幕墙分布于东西两栋塔楼(一至三层为裙楼),东塔17层,层高如下:4-11层(3.8m)、12-15层(7.0m)、16层( 8.1m)、17层(3.6m),西塔16层,层高如下:4-9层(3.8m)、10-14层(7.0m)15层(8.1m)、16层(3.6m).第二章计算依据1.业主提供的招标图纸及技术要求;2.本公司设计的幕墙投标方案图;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15);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7.《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同济大学出版社;9.《空气调节的科学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幕墙热工计算
幕墙热工计算一、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二、建筑体型系数体型系数:A区为0.102;B区为0.102;三、窗墙比A区东立面:0.58;A区南立面:0.58A区西立面:0.51A区北立面:0.46B区东立面:0.58B区南立面:0.58B区西立面:0.51B区北立面:0.46由于A、B两个区各个立面的窗墙比和建筑体形系数都一样,所以选A区一栋楼作为幕墙的热工计算考虑。
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表4.2.2-4规定:常州属于夏热冬冷地区;非透明幕墙 K≤1;透明幕墙(窗):东立面0.5<窗墙比≤0.7,K≤2.5,SC≤0.40;南立面 0.5<窗墙比≤0.7,K≤2.5,SC≤0.40;西立面 0.5<窗墙比≤0.7,K≤2.5,SC≤0.40;北立面 0.4<窗墙比≤0.5,K≤2.8,SC≤0.55;四、非透明幕墙热工分析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挂石材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石材为25mm厚花岗岩;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7352=0.58≤1符合要求!2、钢筋混凝土梁外挂玻璃幕墙主楼半隐框玻璃幕墙,钢筋混凝土梁厚度取最小值200mm,玻璃为6LOW-E+12A+6mm厚中空钢化玻璃,内设40mm 聚苯板;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2.134=0.47≤1 符合要求!2、铝板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铝板采用4mm 厚复合板; 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
728=0。
58≤1 符合要求!4、铝单板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铝板采用3mm 厚铝单板 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701=0.59≤1 符合要求!五、透明幕墙热工分析(一)、计算参数: 1、玻璃选用:2、铝合金型材:建筑幕墙外露明框均采用穿条式隔热型材; 1)、52系列铝合金隔热窗:断热条的导热系数<0.3 W/m.K 。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修订对照表(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s in outhh + 璃室内表面室外表面s inouth h +内表面换外表面换7.1.2 计算框的传热系数U f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框的传热系数U f 应在计算窗或幕墙的某一框截面的二维热传导的基础上获得;2 在框的计算截面中,应用一块导热系数 λ=0.03[W/(m K)]的板材替代实际的玻璃(或其他镶嵌板),板材的厚度等于所替代面板的厚度,嵌入框的深度按照实际尺寸,可见部分的板材宽度b p 不应小于200mm (图7.1.2);图7.1.2 框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示意图3 在室内外计算条件下,用二维热传导计算软件计算流过图示截面的热流q w ,并应按下式整理:()pf out n,in n,p p f fW )(b b T T b U b Uq +-⋅⋅+⋅=(7.1.2-1)fpp D 2f f b b U L U ⋅-=(7.1.2-2)()outn,in n,p f W D2f T T b b q L -+=(7.1.2-3) 式中 U f ——框的传热系数[W/(m 2 K)]; 7.1.2 计算框的传热系数U f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框的传热系数U f 应在计算窗或幕墙的某一框截面的二维热传导的基础上获得;2 在框的计算截面中,应用一块导热系数 λ=0.03[W/(m K)]的板材替代实际的玻璃(或其他镶嵌板),板材的厚度等于所替代面板的厚度,嵌入框的深度按照实际尺寸,可见部分的板材宽度b p 不应小于200mm (图7.1.2);图7.1.2 框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示意图3 在室内外计算条件下,用二维热传导计算软件计算流过图示截面的热流q w ,并应按下式整理:()pf out n,in n,p p f fW )(b b T T b U b Uq +-⋅⋅+⋅=(7.1.2-1)fpp D2f f b b U L U ⋅-=(7.1.2-2)()outn,in n,p f W D2f T T b b q L -+=(7.1.2-3)式中:U f ——框的传热系数[W/(m 2 K)];7.1.3 框与面板接缝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示意图2 用二维热传导计算程序,计算在室内外标准条件下流过图示截面的热流qψ,qψ应按下式整理:()对值大于水平表面之间的温度差的绝对值,7.4.9 转换后空腔的热流方向应由空腔的垂直和水平表面之间温差来确定(图7.4.9),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如果空腔垂直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水平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即rt lf tp boT T T T-≥-时,热流方向是水平的;2如果空腔水平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大于垂直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时,热流方向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空腔顶部水平表面温度小于空腔底部水平表面温度,即rt lf tp boT T T T-<-,tp boT T<时,热流方向为向上;2)空腔顶部水平表面温度大于空腔底部水平表面温度,即rt lf tp boT T T T-<-,tp boT T>时,热流方向为向下。
北京某工程的幕墙热工计算书
某工程幕墙窗热工计算书计算:校核:审核:XXXXXXXX二〇一七年四月十八日目录第一部分、概述 (4)一、工程概况 (4)二、计算依据 (4)三、计算边界条件 (4)四、幕墙窗大样图 (5)第二部分、幕墙窗热工计算 (10)一、玻璃模型热工分析 (10)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10)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10)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11)4、热工分析U值计算 (12)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12)二、层间面板热工分析 (12)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12)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13)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14)4、热工分析U值计算 (14)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14)三、RD-01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15)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15)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16)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18)4、热工分析U值计算 (19)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20)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21)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23)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23)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24)四、RD-02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25)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25)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26)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27)4、热工分析U值计算 (27)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28)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29)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30)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31)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31)五、RD-03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32)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32)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34)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34)4、热工分析U值计算 (35)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36)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36)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38)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38)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38)六、RD-04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39)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39)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41)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42)4、热工分析U值计算 (42)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43)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44)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45)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46)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46)七、RD-05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47)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47)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49)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51)4、热工分析U值计算 (52)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53)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54)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56)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57)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58)八、RD-06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59)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59)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61)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63)4、热工分析U值计算 (64)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65)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66)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68)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69)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70)九、RD-07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71)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71)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72)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73)4、热工分析U值计算 (73)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74)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75)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76)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76)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77)十、RD-08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77)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77)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79)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81)4、热工分析U值计算 (82)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83)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84)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86)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86)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87)十一、RD-09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88)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88)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89)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90)4、热工分析U值计算 (91)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92)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92)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94)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94)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95)十二、RD-10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96)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96)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97)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98)4、热工分析U值计算 (98)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99)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99)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101)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101)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102)十三、RD-11节点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102)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102)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104)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105)4、热工分析U值计算 (106)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107)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108)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109)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110)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110)十四、幕墙窗整体U值计算 (111)1、幕墙窗整体热工计算原理 (111)2、幕墙窗整体热工计算 (112)第一部分、概述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建筑设计单位:主体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及抗震墙结构。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
传热系数计算
当幕墙背后有其他墙体(包括实体墙、装饰墙等),
且幕墙与墙体之间为封闭空气层时,此部分的室内环境
到室外环境的传热系数U应按下式计算:
U
1
1 U CW
1 hin
1 U Wall
1 hout
Rair
幕墙背后多层墙体的传热系数UWall
1
U Wall 1
di 1
hout
综合对流和辐射换热
• 外表面或内表面的换热:
q h(Ts Tn )
• 式中:
h hr hc
建筑门窗幕墙的热工计算
目录
(1)设计、计算边界条件 (2)幕墙、门窗几何描述与热工性能指标规范
1)门窗几何描述与热工计算 2)幕墙几何描述与热工计算 (3)建筑门窗整体性能计算实例
整窗的几何描述
2 3 1
2
局部节点
Ap
2
Af
ψ
2
图4.2.5 幕墙计算节点的拆分
传热系数计算
• 幕墙传热系数UCW应采用下式计算:
UCW
U g Ag
U p Ap U f Af glg plp
Ag Ap Af
Ag ——玻璃或透明面板面积(m2); lg ——玻璃或透明面板边缘长度(m); Ug ——玻璃或透明面板传热系数[W/(m2·K)]; ψg ——玻璃或透明面板边缘的线传热系数[W/(m·K)]; Ap ——非透明面板面积(m2); lp ——非透明面板边缘长度(m); Up ——非透明面板传热系数[W/(m2·K)]; ψp ——非透明面板边缘的线传热系数[W/(m·K)]; Af——框面积(m2); Uf——框的传热系数[W/(m2·K)]。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幕墙热工计算
第三章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一、整樘窗热工性能计算窗由多个部分组成,窗框、玻璃(或其它面板)等部分的光学性能和传热特性各不一样,在计算整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以及可见光透射比时,应采用各部分的相应数值按面积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边缘与窗框的组合传热效应所产生的附加传热以附加线传热系数(ψ)表达,简称“线传热系数”,应按照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进行计算。
窗框的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按照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进行计算。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按照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进行计算。
(一)整樘窗几何描述整樘窗应根据框截面的不同对窗框进行分类,每个不同类型窗框截面均应计算框传热系数、线传热系数。
不同类型窗框相交部分的传热系数可采用邻近框中较高的传热系数代替。
1、窗面积划分窗在进行热工计算时应按图3-1进行面积划分:(1)窗框的投影面积A f:从室内、外两侧分别投影,得到的可视框投影面积中的较大值,简称“窗框面积”;(2)玻璃的投影面积A g(或其它镶嵌板的投影面积A p):指从室内、外侧可见玻璃(或其它镶嵌板)边缘围合面积的较小值,简称“玻璃面积”;(3)整樘窗的总投影面积A t:窗框面积A f与窗玻璃面积A g(或其它镶嵌板的面积A p)之和,简称“窗面积”。
2、窗玻璃区域周长划分玻璃和框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对应的边缘长度l ψ应为框与玻璃室内、外接缝长度的较大值,见图3-2所示。
(二)整樘窗传热系数计算整樘窗的传热系数U t 采用下式计算:(3-1)式中:U t ——整樘窗的传热系数[W/(m 2·K)]; A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面积(m 2);A f ——窗框面积(m 2);A t ——整樘窗面积(m 2);l ψ——玻璃区域(或者其它镶嵌板区域)的边缘长度(m );U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的传热系数[W/(m 2·K)],按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计算;U f ——窗框的传热系数[W/(m 2·K)],按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计算;ψ——窗框和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之间的线传热系数[W/(m 2·K )],按本章“框玻璃图3-2 窗玻璃区域周长示图的传热计算”计算。
幕墙热工计算书
幕墙系统的热工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广场的西南侧地块,为续建工程。
主塔楼当时建至八层楼面,主楼现在高240.6米,51层,标准层层高3.6米,7层、23层和37层为避难层兼设备层,层高5米,24层,36层为商业交易层,层高为4.8米。
该工程主要结构类型为框架-核心筒结构。
幕墙设计按所在地区粗糙度为C类,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设计,按五十年一遇考虑,基本风压为0.4KN/m2。
二、计算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南京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三、热工计算A.外墙(非透明幕墙)为石材幕墙部分(结构详见节点图D32)有关参数:厚度:ALC板:100mm 厚度:砖墙:120mm 混凝土梁: 200mm 石材:30mm 空气间层>60mm 保温岩棉:30mm导热系数:ALC板:λ=0.11 W/(m2K)石材:λ=3.49 W/(m2K)保温岩棉:λ=0.05 W/(m2K)热阻:空气间层(>60mm):冬季:R=0.18 m2k/W 夏季:R=0.15 m2k/W内表面换热阻:(冬季和夏季)R=0.11 m2k/W外表面换热阻:冬季:R=0.04 m2k/W 夏季:R=0.05 m2k/W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R0=RI+R+Re式中: R--围护结构的传热阻m2k/W;RI--内表面换热阻m2k/W;Re--外表面换热阻m2k/W;R --围护结构热阻m2k/W;热阻的加权计算:冬季: R冬季=R面板+R墙+R保温+R空气=δ面板/λ面板+δ墙/λ墙+δ保温/λ保温+R空气=30/(1000×3.49) +100/(1000×0.11)+30/(1000×0.05)+0.18=1.69759m2k/W;夏季: R夏季=R面板+R墙+R保温+R空气=δ面板/λ面板+δ墙/λ墙+δ保温/λ保温+R空气=30/(1000×3.49) +100/(1000×0.11)+30/(1000×0.05)+0.15=1.66759m2k/W;其中:δ面板、δ墙、δ保温--分别为幕墙面板、土建墙体和保温材料层的厚度,mm ;λ面板、λ墙、λ保温--分别为幕墙面板、土建墙体和保温材料层的导热系数,W/m·k ;R空气--空气间层热阻m2k/W则冬季R=RI+R+Re=0.11+1.69759+0.04=1.84759m2k/WK=1/ R=1/1. 84759=0.541<1.0 W/m2k则夏季R=RI+R+Re=0.11+1.66759+0.05=1.82759m2k/WK=1/ R=1/1.82759=0.546<1.0 W/m2k所以保温性能满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i hc,i (Tf ,i Tb,i 1 ) hr ,i (Tf ,i Tb,i 1 )
式中:hr,i——第 i 层气体层的辐射换热系数,由(3-43)式给出。
(3-28)
2、玻璃层间气体间层的对流换热系数可由无量纲的努谢尔特数 Nu i 确定:
hc , i Nui g , i d g ,i
Tb,i Tf ,i t g ,i 2g ,i
2qi1 Si
式中:tg,i——第 i 层玻璃的厚度; εb,i——第 i 层后表面半球发射率; εf,i——第 i 层前表面半球发射率; λg,i——第 i 层玻璃的导热系数(W/m•K) 。 在计算传热系数时,应令太阳辐射 IS=0,在每层材料均为玻璃的系统中可采用如下热平衡方程 计算气体间层的传热:
玻璃层=
图 3-3 玻璃层的吸收率和太阳光透射比
图 3-4
多层玻璃体系中太阳辐射热的分析
图中表示一个具有 n 层玻璃的系统,系统分为 n+1 个气体间层,最外面为室外环境 i=1,内层 为室内环境 i=n+1。 对波长 λ, 系统的光学分析应考虑在第 i-1 层和第 i 层玻璃之间辐射能量 I i ( ) 和
Si Ai I s
(3-21)
2500
A
i
2500
300
Ai S d S d
2500
300
A ( )S
i 2500
300
300
S
(3-22)
式中: Ai ——太阳辐射照射到玻璃系统时第 i 层玻璃的吸收率。 3、多层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的计算应采用式(3-5)计算,可见光反射比的计算应采用式(3-6) 计算。 4、多层玻璃的太阳能直接透射比应采用式(3-7)计算,太阳能直接反射比应采用式(3-8)计 算。 (三)玻璃气体间层的热传递 1、玻璃间气体层的能量平衡如图 3-5 所示,可用基本的 关系式表达如下:
380
780
380
DV
780
(3-5)
式中:D(λ)λ——光源 D65 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见附录 A; τ(λ)——玻璃透射比的光谱; V(λ)——人眼的视见函数,见附录 A。 3、单片玻璃的可见光反射比 ρV 应按下式计算:
V
780
380
D V d
2500
2500
300
S
2500
300
300
S
(3-7)
式中:τ(λ)——玻璃透射比的光谱; S(λ)——标准太阳光谱,见附录 A。 5、单片玻璃的太阳能直接反射比 ρS 应按下式计算:
S
2500
300
S d
31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用途材料密度kgm8900380铝铝合金2800160黄铜8400120780050不锈钢790017建筑钢材7850582pvc1390017硬木700018软木常用于建筑构件中500013玻璃钢up树脂1900040建筑玻璃250010pmma有机玻璃1180018聚碳酸脂1200020隔热尼龙1150025尼龙6625玻璃纤维1450030高密度聚乙烯hd980050低密度聚乙烯ld920033固体聚丙烯910022带有25玻璃纤维的聚丙烯1200025pu1200025刚性pvc1390017防水氯丁橡胶pcp1240023密封条epdm1150025纯硅胶1200035柔性pvc1200014聚酯马海毛014柔性人造橡胶泡末6080005密封剂pu1200025固体热融异丁烯12000241700040纯硅胶1200035聚异丁烯930020聚脂树脂1400019硅胶干燥剂720013分子筛650750010低密度硅胶泡沫750012中密度硅胶泡沫8200172固体材料的表面发射率值
780
380
DV d
D V
380 780
780
(3-6)
380
DV
式中:ρ(λ)——玻璃反射比的光谱。 4、单片玻璃的太阳能直接透射比 τS 应按下式计算:
S
2500
300
S d
S d
t
v
Ag
At(3-4)来自式中:τt——整樘窗的可见光透射比; τv——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的可见光透射比,按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进行 计算; Ag——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面积(m2) ; At——整樘窗面积(m2) 。
二、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一)单层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1、单层玻璃(包括其它透明材料,下同)的光学、热工性能应根据单片玻璃的测定光谱数据进 行计算。 单片玻璃的光谱数据应包括透射率、前反射率和后反射率,并至少包括 300nm~2500nm 波长范 围,不同波长段的间隔应满足如下间隔要求: (1)波长 300~400nm,间隔不超过 5nm; - 43 -
第三章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一、整樘窗热工性能计算
窗由多个部分组成,窗框、玻璃(或其它面板)等部分的光学性能和传热特性各不一样,在计 算整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以及可见光透射比时,应采用各部分的相应数值按面积进行加权平均 计算。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边缘与窗框的组合传热效应所产生的附加传热以附加线传热系数(ψ) 表达,简称“线传热系数”,应按照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进行计算。 窗框的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按照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进行计算。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按照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进行计 算。 (一)整樘窗几何描述 整樘窗应根据框截面的不同对窗框进行分类,每个不同类型窗框截面均应计算框传热系数、线 传热系数。不同类型窗框相交部分的传热系数可采用邻近框中较高的传热系数代替。 1、窗面积划分 窗在进行热工计算时应按图 3-1 进行面积划分: (1) 窗框的投影面积 Af: 从室内、 外两侧分别投影,得到的可视框投影 面积中的较大值,简称“窗框面积”; (2)玻璃的投影面积 Ag(或其它 镶嵌板的投影面积 Ap) :指从室内、外 侧可见玻璃(或其它镶嵌板)边缘围 合面积的较小值,简称“玻璃面积”; (3)整樘窗的总投影面积 At:窗 框面积 Af 与窗玻璃面积 Ag(或其它镶 嵌板的面积 Ap)之和,简称“窗面积”。 - 41 图 3-1 窗各部件面积划分示图
在每一层气体间层中,应采用以下方程:
qi Si qi 1
(3-24) (3-25) (3-26) (3-27)
J f ,i f ,iTf4,i i J f ,i1 f ,i J b,i1 J b,i b,iTb4 ,i i J b,i 1 b,i J f ,i 1
S d
2500
2500
300
S
2500
(3-8)
300
300
S
式中:ρ(λ)——玻璃反射比的光谱。 6、单片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按照下式计算:
g S
As hin hin hout
- 44 -
(3-9)
式中:hin——玻璃室内表面换热系数; hout——玻璃室外表面换热系数; As——单片玻璃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单片玻璃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As 应按下式计算:
i=2 至 n (3-16) i=2 至 n (3-17)
应利用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计算所有各个气体层的 I-i(λ)和 I+i(λ)值,传向室内的直接透射比应 由下式计算:
( ) I S ( ) I n 1 ( )
(3-18)
反射到室外的直接反射比应由下式计算:
() I S () I1 ()
As 1 s s
式中:τs——单片玻璃的太阳能直接透射比; ρs——单片玻璃的太阳能直接反射比。 7、单片玻璃的遮阳系数 SCcg 应按下式计算:
(3-10)
SC cg
g 0.87
(3-11)
(二)多层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1、太阳光透过多层玻璃系统可归纳为图 3-3 所示模型。
A5 Af At A2 = max (Af,i ; Af,e) = Af+Ag 扇(活动) A4 A1 Af,i = Af Ag
A3
内部
Ad,i = A1+A2+A3+A4 Ad,e = A5+A6+A7+A8
框 (固定) A8 A7 外部
A6
Af,e
At
2、窗玻璃区域周长划分 玻璃和框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对应的边缘长度 lψ 应为框与玻璃室内、外接缝长度的较大值,见 图 3-2 所示。
Ii () ,角标“+”和“-”分别表示辐射流向室外和向室内,如图 3- 4 所示。
可设定室外只有太阳辐射,室外和室内环境的反射率为零。 当 i=1 时:
I1 () 1()I2 () f .1()I S ()
(3-12) (3-13)
I1 ( ) I S ( )
式中:dg,i——玻璃间层气体间层 i 的厚度; λg,i——所充气体的导热系数;
(3-29)
Nui——通过倾斜气体间层传热的实验结果所计算的值,Nui 为雷利数 Raj、气体间层高厚 比和空腔倾角 θ 的函数。
注:在计算高厚比大的空腔时应考虑玻璃会发生弯曲现象对厚度的增加和减少,发生弯曲的原因包括:空 腔平均温度、空气湿度含量的变化、干燥剂对氮气的吸收、充氮气过程中由于海拔高度和天气变化造成压力的 改变等因素。
3、玻璃层间气体间层的雷利数(Rayleigh)可表示为:
算:
Ai ( )
I i ( ) I i ( ) I i 1 ( ) I i 1 ( ) I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