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下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发展路径的对比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发展路径的对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社会运行模式,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理念。
本文将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发展路径进行对比,探讨它们的差异和影响。
一、经济制度的不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强调国家对生产要素的控制和资源的公有化,追求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通常对重要的生产资料实行国有化,并通过计划经济来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控制。
相比之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注重市场经济和私有财产的保护,鼓励个人或私人企业的竞争和创新。
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源配置和生产活动主要由市场价值和供需关系决定,国家干预相对较少。
二、资源分配的方式在社会主义发展路径中,资源分配主要依靠计划和政府决策。
政府根据社会需求制定经济计划,指导各部门的发展和资源配置。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市场失灵,但也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和创新不足。
相反,在资本主义发展路径中,资源分配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自由竞争。
个人和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利润动机进行决策,资源自由流动和配置。
这种方式能够激发活力和创新,但也可能导致资源不均衡和市场垄断。
三、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发展路径强调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更关注收入分配的平等和社会保障的完善。
社会主义制度通常实行普惠政策,提供教育、医疗和福利等公共服务,以减少社会阶层的差距。
然而,过分追求公平可能导致个人动力不足和创新的压抑。
资本主义发展路径注重市场经济的自由和个人努力的奖励。
市场机制激发个人的动力和创业精神,可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不平等性和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公平问题也可能加剧。
四、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发展路径更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由于国家对资源和环境有更大的控制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可以更灵活地调控和规范发展活动,以保护环境和避免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
资本主义发展路径则更加侧重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
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定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探索和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和实践路线。
这条道路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来,经历了无数个阶段和实践的探索,形成了独特而成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一、初创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基础(1949-1978)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成立后,面临着广泛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开始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推广。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和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打下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进程(1978-至今)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里程碑。
面对内外困境和挑战,中国领导人决定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这些改革包括农村经济改革、城市化进程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化等。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主要经历了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农村经济改革包括了土地承包制度的引入、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渐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
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了企业转型和创新的进程,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外商投资的引入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着全球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进程。
在政治和社会领域,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强党的领导力量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综述
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综述1. 引言1.1 社会主义的定义社会主义是一种根植于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思想体系,旨在消除阶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公平和共享。
在社会主义理论中,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权力,强调经济的社会化和公有制,追求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民共同管理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对于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使生产资料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财富。
在社会主义的体系下,个人财产权受到限制,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属于整个社会,并由社会管理和分配。
社会主义是一种旨在通过公有制和集体主义的方式解决社会不公平和不平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主张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应当缩小,追求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社会主义的理念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追求,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2 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主义学派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雏形。
圣西门、四列拿和欧文等思想家提出了共同拥有的基本理念,主张社会所有制和共同劳动。
随后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使得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相继涌现。
20世纪以来,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公平正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分配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强调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和地位,实现了国家和社会的民主化。
9文化生活 第九课 复习题
<<文化生活>> 第九课复习题 2015-1-22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 )A.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B.创新与继承的关系C. 传统与现代的关 D.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由________决定的。
①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②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需求③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第一需求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3.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针对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发问,为什么坐拥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却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呢?其实,这折射出的就是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
这警示我们,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 )A.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C.必须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D.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①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③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④有利于消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5.在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同时存在、相互对立和全面竞争的形势下,西方有些国家对外进行文化渗透,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社会主义与社会发展的关联
社会主义与社会发展的关联近年来,社会主义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日益凸显。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与发展模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分析社会主义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这种制度设计使得社会资源能够更加公平地配置,避免了资本主义下的资源极度集中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引领下,社会的发展重点也从追逐利润转向了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得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经济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经济具有明确的公共利益导向,能够更好地调节资源配置和优化产业结构。
社会主义经济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推动着社会发展的步伐。
例如,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
同时,社会主义经济也注重投资于人力资本和社会福利,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此外,社会主义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社会主义追求“谋共同富裕”和“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目标,致力于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施重点领域扶贫和社会筹资项目,社会主义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福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平衡。
这种公平的社会秩序也促使个体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建设,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最后,社会主义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并在实践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提倡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的引领下,很多国家开始采取环境友好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关于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着重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旨在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践、经验、教训正文:一、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
自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来,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是消除阶级和经济不平等,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和探索存在着巨大差异。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与实践经验在20世纪,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涌现出苏联模式、中国模式、古巴模式等多种不同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这些模式在实践中各有优劣,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例如,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上也存在许多弊端;中国模式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平等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比较,可以为各国提供借鉴和启示,指导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三、当代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与展望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前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综上所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过程,各国在这一过程中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现实条件。
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
对两种社会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个阶段,历来两种社会制度的发展趋势都是学术界倍加关注的问题。
二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求同存异的一种局面,这种局面引起了学术界人士的研究和思考,并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基本走势和基本态势作出了种种科学性的预测。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深入,资本主义的自身矛盾将越来越严重,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这一矛盾将会带来包括生产过剩在内的一系列矛盾,当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严重程度,资本主义将走向灭亡,而以社会化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将取而代之。
相对来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各方显现得比较突出。
政治上能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经济上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合理规范市场,文化上,能促进团结和友爱,军事上能实现稳固和强大,捍卫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多元化地呈现出了好的发展势态。
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资本主义在欧洲出现以来,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历程。
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资本主义自身的社会发展模式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变化。
如果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话,那么社会主义终有一天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还没有到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像以前的封建社会一样可以在特定时期促进发展,所以这条道路将会是漫长而曲折的。
所以二者依旧是求同存异地发展下去。
发展过程中会结合实际有所转型,但应该不是根本制度的转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选举制度更为完善,权力竞争公开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政党政治活动的范围和基础更为广泛,并出现了政党联合,由多党政治逐步走向两党政治以及传统的左、右翼政党呈现中间化的趋向;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政府官员时刻处在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的注视之下;文官制度更加完善 ,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渐趋稳定;国家的社会职能大为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推进器;公民权利普遍扩大,政治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
专题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专题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党在社会制度确立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2. 把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及经验教训。
3. 理解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建国以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难点: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探索是对建国之初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坚持、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课时:4第一节建设的路在何方?路在探索的脚下一、苏联模式对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但在借鉴过程中也发现了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照搬苏联经验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比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长期存在的个人崇拜,有必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论十大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如何来建设社会主义,当时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我们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苏联模式暴露出了很多弊端。
如没有处理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苏共20大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暴露了苏联长期存在的个人崇拜等问题。
为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少走弯路,必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子。
所以毛泽东提出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跟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制定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一、内容。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1)在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上,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但也不能忽视生活资料和粮食的生产。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过去因为朝鲜战争和国际关系的紧张,使我们对沿海工业的重视不够,毛泽东估计了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可能有个和平时期,所以在重视内地工业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沿海的老工业底子。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国防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但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地更快,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所以要把军政费用降低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
第13单元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第13单元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知识重组)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阵营除战争以抗为特点的格局,“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2)世界格局的变化根本上取决于格局中主要力量的消长和对比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各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2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2)二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的特殊地位逐渐丧失。
(3)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在目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对全球化的影响要坚持辩证观点,全面分析。
总体来讲,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是有利的,对发展中国家则既有利又有弊。
1.二战后西方国家大都奉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并不排斥市场经济。
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加强对经济干预的同时,也在保障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
而且其根本仍然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为主,计划为辅。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美苏两极格局中,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中国从苏联解体中吸取教训,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
4.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国际化、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表现。
换言之,经济区域集团化正是以区域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同时又促进经济全球化。
因此它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世界现代通史—二战前后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2)内容: ①金融:《紧急银行法》——使人们恢复对银行的信心。 ②农业:《农业调整法》——减少农产品过剩,提高农产品价 格。 ③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减少盲目生产,缓解劳资关 系,扩大内需。 ④社会福利和就业:《社会保障法》——稳定社会秩序,增加 就业机会。 (3)影响: ①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和了社 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 现。 (4)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拓展归纳]
斯大林模式下的国家投资和罗斯福新政中国家投资的比较
(1)流向不同: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国家资金流向国防相关 的重工业领域;罗斯福新政中,美国国家资金流向惠及民生和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工程。 (2)影响不同:斯大林模式下,一方面,国家投资使苏联迅速
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二战中击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
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
③影响:影视艺术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对社 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广泛。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 的共存竞争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
阶段特征 二战后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 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 政治上 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0世纪
世界现代通史—二战前后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思想文 化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 的共存竞争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
阶段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作者:黄洋来源:《党史文苑》2007-12-9 值班编辑:刘明秀][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另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
本文通过回顾第一次飞跃的历程,分析和研究它产生的原因,阐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具体实践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遵循的基本思想原则。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另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
回顾第一次飞跃的历程,分析和研究它产生的原因,对于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自己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路应该如何走?在马克思主义著作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工作重点一直放在城市。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表明,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幼年的党。
党的不成熟性突出表现在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还没有能自觉提出和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向、途径和原则等根本问题。
一方面,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和精髓还没有真正透彻的了解,还不善于把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马列主义的个别论断和词句分开,不善于应用外国的经验到中国革命的特殊环境中来;另一方面,党对中国社会、国情也缺乏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两种社会制度的再认识
• 2、 社会主义社会强调集体的作用。主张在同一个社会中 每个人的权利和地位平等。主张官兵平等,干群的生活待 遇平等。主张按劳取酬,但是又严格的限制两极分化。最 终导致了大锅饭,极大的限制了能力高的人的积极性的发 挥。 • 必要时采用政治甚至暴力手段来改变社会制度,彻底解决 社会的严重不公平问题。 • 又主张用思想教育的方法来消除人的私心和私欲。用精神 青 表扬的方法来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衣
两种制度所带来的文化: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 展的重要支撑,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 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文化是强调集 体主义精神,而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文化主要就是民主 和自由
青 衣
两种制度的关系:
•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过去的社会 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并存与对抗”的格局已经悄然转变成 “共处、竞争、合作和斗争”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 义是当今世界两大主要对立的社会形态。全球一体化的进 程给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赋予了新的内容与形 式。
青 衣
• (六)开放包容 • 开放包容,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 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继承优良传统, 又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既虚心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 明成果,又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既尊重差 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尊重和维护世界多样性,努力为 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衣
• 社会主义没有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而 是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首先出现。 这就使这些国家在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之后, 面临着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民 主化、法制化等重大任务。只有尽快完成这些任务,缩小 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 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为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打下 坚实的基础。因此,社会主义要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政 治形式都高于资本主义的程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显现出它 比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 人民自愿选择的理想的社会制度,还需要很长时间。因此, 青 在实现“两个必然”的过程中,一定要看到其长期性、曲 衣 折性。坚信社会主义必胜,但反对社会主义速胜论。
专题十三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解题思路:图中的H点在200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的时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在经济上全面与世界接轨, 中国需要签订大量与之相关的国际公约,因此,C项正确。A 项发生于1971年,时间错误。B项是中国的内政,与国际公 约无关,领域错误。D项是对外开放的结果,不是原因,因果 颠倒。答案为C。
加快。中国积极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综合
国力不断提升,并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 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史料解读
【史料】 (英国人)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货币清算同盟‛,
相当于世界性的中央银行。由这个机构发行240亿美元价值 的货币(货币名为‚班克‛)无偿提供给各成员国,进行国际 贸易结算。……美国人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 认为,只有以黄金为锚的美元才有资格充当国际货币,国际贸 易、信贷等必须以美元为准,其他货币则直接与美元挂钩, 间接与黄金挂钩。……(会议决定)各国的货币与美元以固定 汇率挂钩,在平价1%的范围浮动;美元则与黄金挂钩,各国政 府可以以35美元1盎司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 ——余治国《世界金融五百年》 【问题】 材料中美国和英国争论的实质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专题十三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划分阶段
总结特征
二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 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 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着整体世界迅速发展 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 局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日本等新兴力量崛起, 多极化趋势出现;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 势加强 两种模式借鉴发展。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 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 中曲折前进,市场的作用不断加强。同时,世界市场向纵深 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形成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安排。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它包括了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二是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特点是实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始终摆在首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旨在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心任务。
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强调科技创新,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制度。
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
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它既保持公有制经济,又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注重公平正义,追求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解决资源、环境和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保障。
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源自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对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定义为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制度,其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差别,建立一个平等、公正、自由的社会秩序。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的道路必须以社会公有制为经济基础,实现
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劳动力的社会化。
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和劳动成果,生产资料和资源的配置受到公平、有效的计划和分配,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公平共享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另外,社会主义的道路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起涵盖政治、经济、社
会各个领域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公平。
政府应当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同时还要注重民主和法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还要注重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通过实行先进的科学技术政策,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全民素质和技术水平,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与国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和自
主发展,积极吸收国际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断
改进和完善,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科学的制度安排和积极的实践探索,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政治作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和发展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一些政策的失误,例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造成了社会发展的无序和混乱。
但是中国共产党善于发现错误,也善于改正错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重新走向正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重新的探索,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正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勇于开拓和逐渐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口号,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2003年10月14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阐述了“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在九十年的时间里,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创举。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思考题答案
一、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自十月革命胜利以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先后经历了两次高潮、两次低潮的曲折变化。
第一次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起点,形成了1917—1923年风起云涌的欧洲革命浪潮。
尔后除俄国外,其余均被国内外反动势力所绞杀,革命运动随即转入低潮。
第二次以二战结束为起点,形成了1945—1959年汹涌澎湃的欧亚革命浪潮,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出现了一个堪与资本主义抗衡的国际社会主义体系。
从60年代以后,高潮逐渐转入低潮。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苏东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
苏东剧变之后,西方某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弹冠相庆、欣喜若狂,以为“21世纪的世界将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然而他们搞错了。
苏联的解体只是宣告了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路线的破产,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失败。
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换言之,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就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就不会改变。
不管历史的发展会出现多大的曲折、反复,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
当代世界的种种变化充分证明:“在卡尔·马克思逝世113年以后,资本主义再度驶入这位革命的经济学家为他那个时代所正确描述的那个方向上。
”(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第10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20世纪末苏联解体造成的大波折,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和体制的失败,即过度集中、管得过死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教条主义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一位美国学者对苏联解体的分析(美国)大卫·科茨社会主义的苏联解体了,这并不说明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也不证明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优越。
相反,要把一个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工业化社会,最优越的制度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这已为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历史所证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现实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自1956年提出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政治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指在经济基础还不够发达、社会生产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打破封闭状态,促使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步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进一步放开经济,推行市场经济改革,吸引外资,促使国内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施科学民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决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人们实现了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目标,建设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了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加强了法治建设,深化了改革开放,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繁荣和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继续为中国人民的发展和未来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发展保障。
浙教版 历史与社会 知识点
中考历史重要历史认识及启示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落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综合国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感悟(启示):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要以民族利益为重,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全面交流和协商等。
7、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8、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
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下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首都经贸大学阳泉研究生班二班
董晖
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下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苏东剧变后,在全世界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前途问题的讨论。
针对二十世纪以来,资本主义阵营出现的新情况,社会主义将何去何从,如何应对,是当代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迫切关心的问题。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现象及其长期性
世界在不断更新,资本主义也在发展和变化。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不少新现象、新特点和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生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是18世纪中叶至I9世纪中叶发生的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
第二次是19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以发电机、电动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
从本世纪中期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第三次技术革命。
(二)新的科技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在就业人员的结构方面,白领工人、脑力劳动无产者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蓝领工人、体力劳动无产者所占比重则显著下降。
(三)垄断有了新发展。
集中和垄断仍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但与二战前相比,垄断有了新的特点。
第一,在生产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私人垄断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垄断对整个经济生活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更大的
发展。
第三,资本进一步国际化。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和增长,某些行业的巨头为跨行业、跨部门、跨国界的跨国公司所取代,成为主宰。
(四)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缓和了劳资矛盾。
二战后,劳动者的收入增长,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垄断资产阶级通过企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增加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发给失业救济金,实行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缓和了劳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国家的社会职能增强了,国家进一步社会化。
(五)殖民主义采取了新的形式。
由于国际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特别是许多殖民地附属国的政治独立和旧殖民体系的瓦解,以直接占领殖民地和对殖民地进行赤裸裸暴力统治和掠夺的旧殖民主义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代替它的是新殖民主义。
它表面上承认殖民地附属国的政治独立,实际上通过备种手段从经济上、政治上间接控制这些国家。
(六)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大大加强。
它们建立了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地区一体化组织,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国际会议,直至每年一次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协调其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关系,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困难,努力在应付国际危机和国际冲突方面协同一致,并力争在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方面达成共识。
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也在发生变化,民主更加
扩大,法制更加完备,精神文明也在迸一步发展。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现象、新特点和新问题,决定了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极大地促使关心人类前途的人们认真思索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命运。
我们应当充分估计资本主义的生命力。
当前这个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感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曾指出:“无论哪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有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化生产力还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因此,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理解为“马上灭亡”或“很快灭亡”,是不切合实际的。
为了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为了应付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资产阶级及其国家政权总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政策和机制。
他们也注意从社会主义国家中学习和借鉴一些东西,用以缓和劳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利于资产阶级的统治。
同时,在经济利益和商业化驱动下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形成新的生产力,推动着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发生变革。
所以,当代资本主义在资本的社会化、经济的计划化、管理的科学化生产的现代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面对这些发展变化,如果思想认识停留在某些传统观念上,停留在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认识和预见上,就很难得出新的科学结论,甚至不由自主地陷入“左”的错误之中。
二、社会主义的应对措施及发展道路
(一)从冷战到和平共处,既要反对战争又要防止和平演变
从近几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缓和可以看出,东西方的关系虽然还有反复,但是总的趋势是"冷战共处"已逐步转变为"和平共处"。
历史进程表明,在当代世界的具体条件下,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社会主义国家坚不可摧,资本主义国家也还有相当的生命力,双方经过长期较量,表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谁也摧毁不了谁,彼此只有选择对话与合作,才是现实和明智的态度。
但是,在和平共处、对话与合作之下,资本主义在不断地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
为了切实有效地防止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在对外开放、和平共处的环境中做到:第一,经常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教育,提高对和平演变战略危险性的警惕和认识。
第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科学技术教育放在首要位臵,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三,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私有制在一定范围内发展,但是要严加管理,自觉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市场也要严加管理。
第四,维护并巩固人民政权,坚持并完善共产党的领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法治、人权和人道主义,克服旧体制旧模式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病,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努力纠正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僵化思想,坚决防止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善于吸
取当代文化的渐成就,勇于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六,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抵制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彻底铲除各种封建主义余毒,广泛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思想,努力端正党风,克服特权思想,清除腐败现象,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推己及人,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造就共产主义接班人。
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将是长期的,它们之间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也将是长期的,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实际准备。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本国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鉴于以往的历史教训,我们应该认识到: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确实是发展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基地,由于社会主义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所以更要首先重视发展生产力,增加生产力总量,以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要重视政治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由;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整个社会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出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改善人与人的关系,根除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追逐私利、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弱肉强食等恶习;确立大公无私、互相帮助、友爱合作、共同提高等风尚。
只要我们能够为世界人民表明社会主义确实是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根治资本主义种种弊
病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制度、新社会、新世界;从而吸引全世界人民归向社会主义、从而激发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民奋起推翻资本主义、改变资本主义,创立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三)实现全世界无产者、劳动者和进步人类的新联合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之初就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旧世界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建设者。
要实现世界社会主义,从战略力量部署来看,首先要依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进而再联合广大的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和可以争取的一切人们,分化、孤立一小撮反动阶级的顽固派。
全世界无产者由于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相同,都是不占有生产资料、被剥削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由于他们的对手都是国际资产阶级,由于他们最终实现解放的条件是国际的,由于他们的国际团结比民族团结更为重要,因此共同利益和历史使命使他们能够联合起来;并且全世界无产者也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力量,达到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
总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对此应有坚定的信念,但是又不能操之过急,任重而道远,在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的前提下,联合全世界无产者、劳动者和进步人类,扎扎实实稳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