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4.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教案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4.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共29张PPT)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4.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共29张PPT)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当花盆中的植物几天 不浇水,植株会出现
萎蔫现象。
以上现象说 明了什么?
当我们马上给萎蔫的植 株浇水时,植物又会很 快恢复原来的形状。
植物需要水分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A杯
B杯
细胞吸水
> 细胞液浓度 细胞外周围溶液浓度
细胞失水
< 细胞液浓度 细胞外周围溶液浓度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31:13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62021/8/262021/8/26Aug-2126-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6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2、在上述两个量筒水面加一层油 (思考目的是什么?)。
3、把塑料罩在阳光下几小时,并 观察现象。
现象: A塑料袋内有水珠出现,量筒内水面下降 思考:如果再提供一套仪器和一根枝条,你能将本活动加
以改进,以证明水的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吗?
证明水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对照实验
方法:再加对照组C(C
中插的枝条除去全部的叶 片),与A装置比较塑料袋 内出现水珠的多少。
现象:C中塑料袋中的水
珠明显少于A塑料袋中。说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2水在植物中的代谢2水分的散失_蒸腾作用习题课件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2水在植物中的代谢2水分的散失_蒸腾作用习题课件华东师大版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 U 形管 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___U_形__管__左__右__液__面__出__现__高__度__差__,__并__能__保__持___一__段__时__间___。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 验,其原因是___阔__叶__植__物__的__蒸__腾__作__用__比__针__叶__植__物__强__,__实__验__现__象_ _明__显____。
3.移栽植物时,所采取的措施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A )
A.植株根部带土坨
B.去掉植株的部分枝叶
C.在阴天移栽
D.对植株进行遮阴处理
4.号称“世界爷”的巨杉,树高可达 142 米。能促进巨杉的根系
吸收水分,并将水分输送到树梢的生理活动是( D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5.近年来,松树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宠。在移栽松树的过 程中,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 目的是( C ) A.减弱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D.预防虫害侵袭
13.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形式和结构分别是( C ) A.气体和导管 B.液体和导管 C.气体和气孔 D.液体和气孔
14.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 A、B、C。枝 条 A 保留全部叶片,枝条 B 摘除部分叶片,枝条 C 摘除全部 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 中(如图一)。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 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24 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 的变化。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上

4.2《水在植物中的代谢》教案

4.2《水在植物中的代谢》教案

《2 水在食物中的代谢》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识记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利用、散失。

重点难点1、重点: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难点:渗透作用的概念;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教学过程一、水分的吸收1、吸水的器官和部位:主要的吸水器官根。

根尖的结构组成: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吸水最活跃的部位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2、吸水方式: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

如: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茎叶细胞、根冠细胞;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如:干燥的种子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

3、吸水的原理(1)吸胀吸水的原理:亲水性物质与水发生结合。

(2)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通过原生质层发生渗透作用。

A、渗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B、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C、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理由是:细胞壁——全透性,水和溶质都可以透过。

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间的细胞质——选择透过性——可看作一层半透膜。

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与外界溶液之间通常具有浓度差。

所以: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细胞液就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细胞图分析、讲述实验)。

(1)30%的蔗糖溶液——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2)清水或低液——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3)所以: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可用质壁分离实验验证。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可用质壁分离复原实验验证。

(4)质壁分离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的内因:细胞壁伸缩性<原生质层;质壁分离复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复原的内因:细胞壁伸缩性<原生质层。

教学设计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教学设计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
解释气孔开闭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实验
(1)、教师制作好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并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

学生预习课本《观察叶表皮的气孔》实验。

(2)、教师根据课本准备实验《观察叶表皮的气孔》的材料用具,不同之处:准备两种菠菜叶片,新鲜的叶片(一般气孔张开)和稍微有些萎蔫的叶片(一般气孔关闭)。

(3)、教师准备有关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导学案一、导入水是植物发展发育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是植物体内的主要成分,还参与了植物体内的许多代谢过程。

本节课将盘绕着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展开,帮助同砚们深入了解水在植物发展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目标1. 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方式。

2. 掌握水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和传导机制。

3. 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在植物发展中的作用。

三、观点诠释1. 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学物质。

2. 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对水分子产生的压力。

3. 导管:植物体内用于水分和养分传导的组织。

4. 水分蒸腾:植物体通过叶片气孔蒸发水分的过程。

四、知识讲解1. 植物体内水分的来源: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通过导管系统向上输送。

2. 植物体内水分的分布:大部分水分存在于细胞内,少部分水分存在于细胞外。

3.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方式:通过根压、毛细管作用和蒸腾拉力等方式进行水分的运输。

4. 植物体内水分的代谢过程:水分参与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营养物质运输等代谢过程。

五、进修任务1. 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2. 观察实验现象,探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

3. 分组讨论,总结水在植物发展发育中的作用。

六、思维拓展1. 你认为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对植物发展有何影响?2. 除了水分,植物体内还有哪些重要的代谢物质?3. 如果植物体内水分吸收不足,会对植物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七、教室实践1. 实地考察植物的发展环境,观察植物的叶片气孔和水分吸收情况。

2. 进行水分蒸腾实验,观察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

3.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验证水分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八、课后作业1. 思考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水资源在举世范围内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植物发展发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综合训练4.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综合训练4.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4.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1. 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A. 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B. 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C. 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D. 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2.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部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的萝卜洞内装浓盐水,在图2中的萝卜洞内装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1中的萝卜会变硬,洞里的水会变少B. 图2中的萝卜会变软,洞里的水会变多C.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内部和外界的溶液浓度大小D.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的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3.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分钟后观察到U 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B. 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C. 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D. 植物吸收了无机盐4.在盛有食盐水溶液的容器中,悬浮着某物体,现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叶柄,从理论上分析,过一段时间,该物体将A. 下沉B. 上浮C. 仍悬浮D. 无法确定5.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A. 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B.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C.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D.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6.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清洗过咸水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久后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其原因可能是()A. 营养过多B. 因阳光过强C. 因细胞失水而死D. 水分蒸发过多7.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如图所示.分析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A. 植物在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B. 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C. 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D. 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8.设下图中a、b、c是3个相邻的植物细胞,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为a>b>c,它们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是()A. B. C. D.9.如图,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B.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C.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D. 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10.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

4 2-4 3 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4 2-4 3  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重点: 1.水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

2.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3.维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及合理灌溉的意义。

难点: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知识要点: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⑴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植物吸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的大小。

通过两个演示实验:第一个演示实验是用萝卜或马铃薯块茎。

清水中,植物吸水,玻璃管内液面下降;浓盐水中,植物失水,液面上升。

第二个演示实验是用植物幼苗。

浓盐水中失水萎焉;萎焉的幼苗再放入清水中,吸水恢复正常。

活动:观察根毛的发生过程根毛数量很多,根毛的细胞壁很薄,液泡很大,而且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因此植物就能通过根毛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的水分。

⑵植物对水分的运输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后,随后通过一个个根的皮层细胞,进入根的导管。

由于根、茎、叶的导管是互相连通的,因此水分可以运输到植物体的每个细胞,并为它们所利用。

⑶植物对水分的利用①细胞中有充足的水分,能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处于活跃状态。

②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③植物细胞大量失水,植物体会发生萎焉,而水在植物细胞中的大量存在,能维持细胞的紧张度,从而维持细胞以至整个植物体的固有姿态。

二.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⑴蒸腾作用植物通过叶脉中的导管运送到叶组织的液态水,一部分进入叶肉细胞,一部分以气态水形式散发在气孔下腔中。

这些气态水在气孔下腔中几乎呈饱和状态,蒸汽压很大。

当气孔下腔中的蒸汽压大时,叶内的气态水通过气孔向叶外扩散。

植物体主要以这种形式散失水分。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⑵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进行少量的蒸腾作用。

⑶蒸腾作用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蒸腾作用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意义,首先是能带走相当多的热。

研究表明,在蒸腾过程中,1g水变成水蒸气,20℃时需要吸收2444.9J能量,30℃时需要吸收2430.2J能量,因此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

《第四章 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华东师大12八上

《第四章 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华东师大12八上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其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1. 观察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实物或图片,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和过程;2. 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并分析实验结果;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植物体内水分代谢与环境的关系,并撰写一篇短文;4. 观察生活中与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相关的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三、作业要求1. 观察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实物或图片:学生需认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以PPT或图片的形式提交;2. 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学生需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3. 阅读相关资料并撰写短文:学生需自行查找相关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短文,字数不少于1000字;4. 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学生需自行寻找与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相关的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并提交解释说明。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评价内容包括观察结果、实验报告、短文撰写和解释说明等方面;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五、作业反馈1.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2. 反馈意见: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3.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的相关知识,培养其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其科学素养。

《第四章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华东师大12八上

《第四章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华东师大12八上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水在植物体内代谢的基本概念。

2. 理解植物通过水分吸收、输导、利用等过程。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设计以增强学生对水在植物体中代谢的理解为核心,具体内容如下:1. 预习作业:学生需提前预习《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课程内容,了解植物对水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基本过程,并准备相关问题。

2. 观察作业:学生需在家中选取一株植物作为观察对象,记录其叶片、茎干等部位的颜色、形态及生长情况,并观察其水分代谢的过程。

可以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每天的观测数据,包括植物土壤的湿润程度和叶面的水分状态等。

3. 作业论文:根据所学的知识以及日常观察的结果,撰写一篇关于“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的短论文。

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水在植物体内代谢的基本理解;(2)观察植物水代谢现象的描述和分析;(3)个人观点或心得体会;(4)至少提出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或疑惑。

4. 实验报告:完成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植物叶片的水分散失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水分散失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作业要求真实记录,描述准确,最好能结合专业术语进行说明。

2. 作业论文需逻辑清晰,言之有物,并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展开分析。

3. 实验报告需详细记录实验步骤、数据及分析结果,并附上适当的图表或照片作为佐证。

4. 所有作业需按时提交,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预习作业的准备程度和问题的质量;2. 观察作业的记录详细程度和描述的准确性;3. 作业论文的内容深度、逻辑性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4. 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的合理性。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在课堂上进行作业讲解,分享优秀作业案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4.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4.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教案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概述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二、能力目标:1.尝试根据观察的现象解释、分析产生的原理。

2.在观察过程中逐步养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1.体验根据现象分析原理的快乐。

2.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描述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3.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教学准备】1.培养有根毛的幼根,放大镜。

2.切好的萝卜条,盐水,清水各一碗。

3.幼嫩植物的茎(茎处能掐出水分)。

4.浸了红墨水的桃树枝条(以叶脉变红为标准)。

【教学过程】引言:你种过菜吗?当菜苗被移载后,总是耷拉着脑袋,很不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师:对,因为它的根受伤了。

质疑: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答: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那么根有哪些适于吸水的特点呢?用拟人的口气引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入课堂。

1.根吸收水分的部位。

2.根吸收水分的外界条件。

探究:水分的运输途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小结: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木本植物有形成层,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

学生观察,已经生出根毛的幼根,和从菜地里拔来的植物根相比较,形成疑问:有何区别?(根毛数量有别)回忆根尖结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观察思考,形成疑问:为什么用盐除雪后,很多树会死亡?通过观察思考得出根吸收水分的外界条件: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溶液浓度学生提出问题:茎能运输水分吗?作出假设:茎能运输水分。

制作计划:剪取一段带叶茎。

顶端一段迅速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里。

光照3-4小时。

实施计划:依计划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茎能运输水分3.比较: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功能、运输方向。

回忆旧知识,拓展视野,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所以不能长成苍天大树。

质疑:观察培养的种了萌发后的根有何特征。

思考: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多媒体展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注意说明成熟区有输导组织。

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二)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课件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二)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课件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B塑料袋内出现什么现象? 无明显现象 ; 量筒水面是否有变化? 无明显变化 。
现象分析: 本实验说明了:植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
茎也会散失水分。如果再提供一套仪器和一根枝条,你能 将本活动加以改进,以证明水的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吗?
组会有什么现象? 组现象说明植物蒸腾作 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什
A、B的状态是
(D )
A、A收缩,B关闭
B、A收缩,B打开
C、A膨胀,B关闭
D、A膨胀,B打开
5.图甲将叶片正面和背面都涂上一层凡士林,图乙没有 涂凡士林,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上两叶片,并光照一段时
间。结果发现甲塑料袋内无水珠,乙塑料袋内有水珠。你
D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水分的散失是保卫细胞调节的 C.蒸腾失水是通过导管完成的 D.水分的蒸腾必须经过气孔
3、灌溉的方式主要有:漫灌、喷灌和滴灌等。
漫灌
喷灌
滴灌
喷灌和滴灌:
喷灌:利用喷灌设备(水泵和管道系统或利用 自然水源的落差)将水喷洒到作物的上空成雾状, 再降落到作物上或土壤中的灌溉方式。
滴灌: 指在地下或地表装置管道网络, 让水分 定时定量地流到作物根系的附近进行局部灌溉。
喷灌
滴灌
课堂练习
1. 水分以 气体 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 到体外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在上一节新课中,我们学习了植物对水分的吸 收、运输和利用。
这一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水分的散失,这是 植物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
合理灌溉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4-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二)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合理灌溉
在炎热的夏天,当我们走进树林的时候,会 感到十分凉爽。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水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也是植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将深入探讨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作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机理和规律。

二、学习目标:1. 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来源和运输路径;2. 掌握水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输送和利用方式;3. 理解水在植物体内参与的代谢活动及其作用;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重点:1. 植物水分的来源和运输路径;2. 植物水分的吸收、输送和利用方式;3. 植物体内水在代谢活动中的作用。

四、学习难点:1. 植物水分的吸收机制及其调节;2. 植物体内水的代谢途径和作用。

五、教学方法:1. 利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2.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呈现植物水分代谢过程;3. 通过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六、学习过程:(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来源和运输路径1. 植物体内水分的来源有哪些?2. 植物体内水分是如何运输到各个部位的?(二)水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输送和利用方式1. 植物根部吸收水分的机制是什么?2. 植物如何通过导管组织将水分输送到各个部位?3. 植物体内水分的利用方式有哪些?(三)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活动及其作用1. 植物体内水参与的代谢活动有哪些?2. 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活动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作用?七、拓展应用:1. 请同学们思考:如果一棵植物长时间得不到足够的水分,会对其生长有何影响?2. 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水分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的情况。

八、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要注重水分管理,合理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水分供给,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九、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资料,总结水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作用;2.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撰写实验报告。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2水在植物中的代谢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习题课件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2水在植物中的代谢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习题课件华东师大版
(3)B 烧杯实验对 A 烧杯实验起__对__照____作用。
【点拨】(1)根据实验探究提出的问题是溶液浓度对植物吸水是否 有影响。(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和③的变化,萝卜条失水了,说明 A 烧杯中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内细胞液的浓度,A 烧杯中盛的是 浓盐水;观察萝卜条②和④的变化,萝卜条吸水膨胀了,说明 B 烧杯中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 B 烧杯中液体的浓度,B 烧杯中盛的 是清水。 (3)B 烧杯实验对 A 烧杯实验起对照作用。确定
5.盐拌黄瓜时,黄瓜细胞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状态,其原因是( C ) A.b 浓度小于 a 浓度,细胞吸水 B.b 浓度大于 a 浓度,细胞吸水 C.a 浓度小于 b 浓度,细胞失水 D.a 浓度大于 b 浓度,细胞失水
6.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 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B )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15 C 16 (1)溶液的浓度 (2)浓盐水;大于;吸水 (3)对照
1.根毛细胞之所以能够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是因为( A ) A.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B.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C.土壤溶液浓度等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D.土壤溶液浓度太大
2.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会引起作物萎蔫现象,若问题严重,则解
15.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同学们看到视野中的物像由图 1 逐渐变 为图 2。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同学们正在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结构 B.这个现象发生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 C.由图 1 变为图 2 的原因是观察时滴 加了盐水 D.在图 2 状态下滴加盐水,可以恢复为图 1 状态

八年级科学上册 4.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导学案 (新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4.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导学案 (新版)

4.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一、要点梳理1.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组织将水分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位,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而其余大部分则通过作用散失到空气中;2.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和之间的浓度差有关;3.当细胞液中的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当细胞液中的溶液浓度小于外界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4.根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使根与土壤的接触面大大增加,有利于对土壤中水分吸收;5.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总是土壤溶液的浓度,因此,土壤中的水分就会通过根毛细胞的细胞、细胞、细胞,渗入到中;6.植物体内的导管和筛管间各自相通,水进入根毛细胞后,经过皮层,取后进入成熟区内部的管中,再由运输到茎叶等器官,供整个植物体的全部细胞利用;7.植物细胞中有充足的水分,使细胞的代谢处于状态,水作为原料,参与细胞中的许多化学反应;8.细胞中有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维持细胞的,以保持植物体固有的姿态,并将叶片伸向空中,有利于充分利用能;9.植物吸收来的水分只有小部分用于代谢,而绝大部分是以形式散失到空气中,即通过作用散失;10.蒸腾作用中水分的散失通道主要是叶表皮的细胞围成的;蒸腾作用有利于对植物形成拉力,因此灌溉对植物很重要。

二、温馨提示1. 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2. 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3.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主要因素:植物种类、温度、空气流动、空气湿度等;4.与细胞吸水相适应的根毛细胞的特点:根毛细胞是根尖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根毛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三、解题指导[例题1]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人们对荷花的赞赏.其实,对于荷花来说,细心的人们经常发现荷叶上有晶莹透彻的水珠在流动、闪烁.荷叶上有水珠却又没有渗透到叶肉的内部,其原因是()A.蒸腾作用在吐水 B.呼吸作用产生水C.植物只能利用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叶片表皮层有角质层[解析]A、蒸腾作用的水是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的,不可能在荷叶上流动;B、叶片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在叶片的内部,不可能流动;C、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是通过导管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不可能到叶片的表面;D、叶片表皮层有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可以起到阻止水分进入叶肉内部的作用[答案]D[例题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的主要动力是()A.呼吸作用 B.消化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还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环境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 第11讲 植物水盐代谢(第四章2,3节) 复习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 第11讲 植物水盐代谢(第四章2,3节) 复习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2)过多的无机盐会引起烧苗,缺乏时会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

三、经典例题例1取三个相同的马铃薯或萝卜块等,分别在中间挖等大、等深的孔,如图6-z所示。

在A中注人浓盐水,B中注入清水至如图位置,C中不加任何液体,一段时间后,观察其液面以及马铃薯或萝卜块硬度的变化情况。

(l)A液面上升(填"上升"或"下降"),马铃薯或萝卜块变软 (填"硬"或"软");(2)请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浓盐水浓度大于马铃薯或萝卜块细胞液浓度,使细胞失水,故液面上升;(3)该实验中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A与B 、 A与C 、 B与C。

例2 无土栽培是把植物所需的无机盐,按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

科学兴趣小组选用三株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四季海棠,分别栽培在盛有不同培养液的三个栽培盆中,放在自然光下照射。

15天后四季海棠的生长情况记录如下。

(1)15天内长势最好的四季海棠是 C (填栽培盆序号)。

这个实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无机盐。

(2)要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除了选择的植株大小和长势相似外,你认为还应该控制哪些变量? (写出一点)。

培养液应等量,光照时间相同、控制温度相等例3选择大小和生长情况相同的A、B两株豌豆幼苗,分别植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即无土栽培),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测量各自—天内的吸水量(实验1)。

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与实验1同样的培养液中,同时在B株的培养液中添加较多NaCl(盐),A株不变,一天后再测量它们各自吸水量(实验2)。

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结果证明:在实验中,可选择A植株作为B植株的对照。

(2)B株植物的根吸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培养液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减小,导致植物吸收量降低。

例4甲试管盛有肥沃土壤的浸出液,乙试管盛有蒸馏水,各培养一棵大小相同的健壮幼苗,过些日子后观察这两棵幼苗的长势,请回答:(1)甲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乙苗生长瘦弱,颜色发黄.(2)此实验表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3)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土壤浸出液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蒸馏水不含无机盐.(4)植物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含钾的无机盐.例5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图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2)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3)上图中,A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A.将月季小心的连根拔起后移栽B.将月季小心的连根拔起后,将根洗净后移栽C.小心地将月季连根带土挖起后移栽,尽量不要损伤根系D.将月季拔起,剪掉一些老根2.植物吸收水分主要依靠根尖的( D )A.分生区B.伸长区C.根冠区D.根毛区3.设图中a.b.c.是3个相邻的植物细胞,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为a>b>c,它们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是( A )4.凉拌黄瓜时,盘中出现的许多水主要来自( D )A.果皮细胞质B.细胞核C.细胞壁D.液泡5.把一段带叶的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横切后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 B )A.韧皮部B.木质部C.髓D.形成层6.在发生洪水时,农作物被水淹没.当洪水退去后,农民通常要“洗苗”,洗去作物上泥沙。

华师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科学上册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共17页

华师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科学上册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共17页
华师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科学上册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水分的代谢教案

水分的代谢教案

水分的代谢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有机物和能量代谢的一般涵义。

2.了解植物细胞吸胀吸水的方式;理解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和过程。

3.掌握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质并了解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

4.了解水分的运输和利用;理解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做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综合思维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学习,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植物渗透吸水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应用,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3.通过蒸腾作用进行绿化环境的环保教育。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1.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做质壁分离实验,有利于强化这一方法。

2.细胞水分的吸水,以及植物体水分的运输、散失,这是微观机制与宏观现象的结合。

这是认识事物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细胞渗透吸水,质壁分离与复原。

[解决办法](1)实验说明;(2)图示讲解;(3)板书强化质壁分离的内因与外因;(4)联系生产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5)抽问检测。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一般渗透吸水的物理学原理。

[解决办法](1)简易实验;(2)图示讲解,说明本质上是一种特殊扩散。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水往低处流,根吸收的水分为什么能流向高处?[解决办法]强调蒸腾作用的拉力(还有根压,及导管中水分子的内聚力一一这两种力不讲述)。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述、实验、讨论。

五、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渗透作用示意图、成熟的植物细胞图、质壁分离与复原图、水分吸收及植物体内水分上升途径和散失动态图。

2.实验: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

吸胀的黄豆、紫色洋葱、刀片、镊子、蔗糖溶液0.3g/ml、显微镜等,学生分组实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概述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二、能力目标:
1.尝试根据观察的现象解释、分析产生的原理。

2.在观察过程中逐步养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验根据现象分析原理的快乐。

2.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描述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3.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教学准备】
1.培养有根毛的幼根,放大镜。

2.切好的萝卜条,盐水,清水各一碗。

3.幼嫩植物的茎(茎处能掐出水分)。

4.浸了红墨水的桃树枝条(以叶脉变红为标准)。

【教学过程】
引言:你种过菜吗?当菜苗被移载后,总是耷拉着脑袋,很不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
师:对,因为它的根受伤了。

质疑: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答: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那么根有哪些适于吸水的特点呢?
用拟人的口气引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入课堂。

1.根吸收水分的部位。

2.根吸收水分的外界条件。

探究:水分的运输途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小结: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木本植物有形成层,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

学生观察,已经生出根毛的幼根,和从菜地里拔来的植物根相比较,形成疑问:有何区别?
(根毛数量有别)
回忆根尖结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观察思考,形成疑问:为什么用盐除雪后,很多树会死亡?
通过观察思考得出根吸收水分的外界条件: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溶液浓度
学生提出问题:茎能运输水分吗?
作出假设:茎能运输水分。

制作计划:
剪取一段带叶茎。

顶端一段迅速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里。

光照3-4小时。

实施计划:依计划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茎能运输水分
3.比较: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功能、运输方向。

回忆旧知识,拓展视野,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所以不能长成苍天大树。

质疑:观察培养的种了萌发后的根有何特征。

思考: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
多媒体展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注意说明成熟区有输导组织。

多媒体图片展示:
质疑:为什么用盐除雪后,马路两旁出现许多树死亡现象呢?它们之间有关系吗?
演示实验:萝卜实验:将切得大小一样的萝卜分别浸入等量的盐水、清水中,十分钟后观察结果。

出示带土坨的植物。

质疑:准备移载的幼苗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什么?田间一次性施肥过猛会出现“烧苗”现象?为什么?
师引导探究:茎能运输水分吗?
质疑:这是对照实验吗?
将茎横向切断,在横切面上发现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

将茎纵剖开,在纵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
通过这个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师:展示一断杉树茎(带树皮)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木本植物茎结构。

木质部:有导管形成层。

韧皮部:有筛管。

出示导管和筛管的模型讲解,“树怕剥皮,不怕空心”有何道理?
总结:植物吸水有绝招,亿万根毛齐参与。

导上无水筛下有、外皮内质形成中。

课后设疑有助于学生预习的习惯养成探究问题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