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黎明版
黎民公共管理学第1讲绪论
第一讲什么是公共管理学习要点:·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公共管理学的内涵·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开展中的地位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管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处理“公共〞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公共产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民众的公共性需求。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和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是公共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1. 管理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到达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管理学。
2. 公共管理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公共管理活动具体类型的“三分法〞:〔1〕公共政策-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活动;〔2〕政府管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效劳的活动,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的各个部门的管理;〔3〕非政府组织管理——除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效劳的活动。
黎明公共管理学第三版
黎明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方面的经典
教材之一。
该书第三版相较于第二版,做了
大量的修订和更新。
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于
新的理论、实践和案例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
更新,使其更加贴近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公共管理概述、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组织管理、公共经济与
财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
每个部分下又分
别有若干个章节,对于不同的主题进行系统
的阐述。
在公共管理概述部分,作者系统地介绍了公
共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原则。
通过对于公共
管理的系统性分类和维度的科学界定,使读
者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本质和价值。
在公共政策制定部分,作者重点介绍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类型和评估方法等。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使读者对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公共组织管理部分,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公共组织的特点、组织构建、运作机制和绩效评估等。
对于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了通往公共组织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公共经济与财政管理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公共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财政制度和财
政预算等。
通过对于公共资源配置和调控、税收和国债等方面的深入剖析,使读者更好地掌握公共经济和财政管理的核心问题。
在公共服务管理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公共服务的重要性、特点和管理体系。
通过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管理方式和服务质量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和实用的公共服务管理方法。
公共管理学黎民讲义
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管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处理“公共”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公共产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民众的公共性需求。
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1. 管理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管理学。
2. 公共管理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公共管理活动具体类型的“三分法”:(1)公共政策-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活动;(2)政府管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的各个部门的管理;(3)非政府组织管理——除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3.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黎民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发展 阅读材料:Owen· Hughes:《公共管理导论》 H· “未来的公共管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 概念的厘定: 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
一、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新公共管理实践 英国新右派的政府改革 美国的新治理 其他西方国家的实践 各国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
二、对新公共管理的评析 新公共管理的时代特征 新公共管理的“解题”特色 其理论困境、所受批评 借鉴意义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NPM) 行政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
第一节 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
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本质区别 (具体的分析、比较) 第一部门 第二部门 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 )
第一节 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
二、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 思考:何谓“公共物品”? 三、传统行政学的局限性 1、理论框架 2、管理主体 3、管理理念与手段 4、管理对象与目标
阅读材料:
管理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第二章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
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
一、管理理论 (一)古典学派理论 (二)行为学派理论 (三)决策学派理论 (四)系统学派理论 (五)新管理主义理论
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黎明-主编)课后习题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黎明-主编)课后习题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黎明主编)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是关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
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在性质上的差别集中表现在如下方面:(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私部门管理的目标可以定位于包括管理者在内的私人利益,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者不应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活动的目标,而应以实现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休戚相关、私人活动又难以增进的公共利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处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保公共利益的优先性,而优先性是通过公共权力或政治权威来体现的。
(三)制衡性与自主性。
公共管理受较多制衡有其必然性:由于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管理组织获得了合法的垄断性,拥有合法的强制力,同时公共管理过程产生的影响也是全社会的。
(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公共管理部门作为增进公共利益的立法者与执法者,处在基本社会资源分配的中心,公共决策通常是在多元的、甚至冲突的利益与价值之间进行平衡和做出抉择。
(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公共管理主要通过政府机制来实现,私部门管理则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政府与市场是现代社会的两个最重要的资源配置和控制体系。
2.传统行政学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哪些局限?用行政学的理论与方法处理当代公共领域的管理事宜时,主要存在着以下局限:(一)理论框架局限。
行政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由政治学和管理学两者构成的,行政学以政府管理作为研究内容,无法独立于政治学,而采取管理学的一般的工具取向又会抹杀公共领域特有的政治文化价值。
(二)管理主体局限。
公共管理(黎民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黎民版)第一章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1)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2)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3)制衡性与自主性(4)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5)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2、如何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a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b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c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2)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a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b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3)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a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b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3、公共管理学及其特点是什么?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特点:(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公共管理在“什么”(What)与“为何”(Why)层面上是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而在“如何”(How)做的层面上沿袭企业管理。
(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效率、效能,公平。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当前特点:(1)鲜明的实践导向性(2)理论上的包容性(3)学科的年轻性4、怎样理解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1)公共管理学有助于促进包括政治、文化和行为方式在内的社会协调发展(2)公共管理学内在的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务实品格,将有力地促进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第二章1、你认为公共管理在总体上划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阶段合理与否,为什么?根据历史分期的方法,公共管理总体上可以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大时期。
公共管理学(黎民版课件)
行政管理及其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介绍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联和区别。分析行政管理在公共服务提供和决策执行中的作用。
政策分析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 应用
研究政策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探讨政策分析在公共管理决策和执行中的作用。
公共管理学(黎民版课件)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或公共组织运作的学科,探讨政府行为、政策分、 绩效管理等。本课程包括20个主题,将深入剖析公共管理学的各个领域。
公共管理学简介
介绍公共管理学的定义、领域和研究方法。探讨公共管理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和发展趋势。
公共管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分析公共管理学对政府、组织和社会的影响。探讨公共管理在提高公共服务 效能和社会改革中的作用。
政府行为和公共管理
研究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行为特点和决策过程。探讨政府在社会发展和资源配置中的角色。
政府治理及其与公共管理的关 系
探讨政府治理与公共管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分析政府治理对公共服务 提供和政策制定的影响。
政府的组织理论与公共管理
研究公共管理中的组织理论和机构设计。探讨政府组织对绩效和效率的影响。
公共管理学-黎明版
第一部分:简答1、组织理论发展脉络答:第一阶段: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泰罗的职能组织理论,法约尔的组织过程理论,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组织设计理论,韦伯的组织结构理论。
主要观点:①、忽视人的主动性研究组织的内部结构、制度规章和设计原则被称为是“图纸设计”,“组织信条”具有静态性②、内部取向,忽视组织环境第二阶段: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梅奥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麦格雷戈的组织行为动力理论,赫兹伯格的组织激励理论。
主要观点:①、关注组织成员的需求,注意提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②、关注组织内部的群体及其对组织目标的影响③、关注组织目标与成员目标的协调④、关注组织管理的伦理性⑤、具有一定动态性第三阶段:科学决策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西蒙的组织决策理论主要观点:①、组织活动包括两部分:决策和作业。
而决策又比作业更为基本,因为决策先于作业。
传统理论,缺陷就在于忽视决策(或者仅把决策视为高层的行为),专注于作业。
②、在组织中,各个层次皆有决策。
组织运行的实质是通过向其成员提供决定前提来影响成员的决策,使成员都把实现组织目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四阶段: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本尼斯的组织发展理论,费德勒的组织权变控制理论,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克的系统与权变控制理论主要观点:关注环境与组织的互动“内适应”与“外适应”结合。
第五阶段:管理文化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沙因的组织文化模型理论,路易斯的组织文化渊源理论,斯默西奇的组织共有意义理论主要观点:①、组织中存在着一种固有的行为假定,成员自主不自主地按照这种假定行事。
即,组织文化总是隐藏在组织的公开活动的背后,它是一种活力,指引着组织成员,并让他们作出具体行动。
②、认为以前的组织理论更多是通过实证分析、量化、经验化的方式开展研究,组织文化理论则是另外分析路径,研究的是组织的气质问题。
2、公共组织理论发展脉络?答:第一阶段:传统公共组织(行政组织)理论源于20世纪初期的韦伯)和泰勒等人的著作,它以“官僚制”(科层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官僚制当作公共组织的最佳表现形式,视规则、精确性和专业分工为组织结构和生产力的关键。
黎明-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完整笔记
黎明-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完整笔记黎明-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完整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第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相似性1、都需要制定管理目标、实施具体方案、监控评估执行结果;3、都要处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2、都要对人力、财政、组织、信息等内部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管理目标;4、管理方法和技术大同小异;第二、两类管理在性质上的差别集中体现在:(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1、目标是为了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包括管理者在内的),是二者最重要的区别。
2、私部门活动核心是利润,是全部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公共管理部门是为保护和增进与社会存在与发展休戚相关、私人部门难以增进的公共利益而建立的。
(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1、公共管理活动本质上是国家活动,有明显垄断、强制特点,处理公共和私人利益关系基本原则是确保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否则会出现公共利益的缺失;2、公共利益优先性通过公共权力和政治权威体现。
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组织是某范围内唯一权威中心,需使用强制力规范私人利益,公共管理组织有垄断性,公共管理过程有强制性;3、私人利益间的平等性使私部门与外部的关系体现为公共权威引导下的平等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私部门管理体现出在公共权力和市场力量双重制约下的自由选择和平等竞争的关系。
(三)制衡性与自主性1、公共管理者个人利益与其职责代表的公共利益可能存在不一致,导致滥用公共权力,以权谋私,通过民主宪政国家制度框架制衡、割裂公共管理的权威,确保更好的增进公共利益。
2、私部门管理者收到公共权力和市场力量的双重制约,他们的利益直接体现在管理目标上,不存在滥用公共权力的问题,因而相对享有更为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1、公共管理部门作为增进公共利益的立法者和执法者,处在基本社会资源配置中心,承担社会资源权威性分配者职责。
社会利益、价值、矛盾冲突的多元性使公共决策在多元、冲突的利益价值间进行平衡做出抉择,需要多元理性,避免单一向度片面性带来不良社会后果;2、私部门管理的目标和职能是限定的,管理的规模和影响较小,管理活动围绕如何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展开,因此主要依据经济理性,无需对分配和平衡社会价值承担责任。
公共管理学黎民讲义
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管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处理“公共”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公共产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民众的公共性需求。
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1. 管理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管理学。
2. 公共管理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公共管理活动具体类型的“三分法”:(1)公共政策-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活动;(2)政府管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的各个部门的管理;(3)非政府组织管理——除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3.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黎明《公共管理学》心得-体会-重点
黎明《公共管理学》心得-体会-重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涉及国家公共事务的学科,对于国家发展、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学习这门课程期间,我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实践和重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首先,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是我在学习中的重要收获。
公共管理学主要包括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的功能与职能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理论体系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公共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和理论支持。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讲授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公共管理的各个方面的理论和模型。
我通过学习了解到,公共管理学主要包括研究公共事务运作的过程和规律,研究公共机构和公共服务的目标、规划和实施。
这些理论不仅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学的内涵和外延有着重要意义,也对我们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公共管理的作用有着指导意义。
其次,在实践中,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体会。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在实践中恰当应用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公共事务中的问题。
通过学习《公共管理学》,我了解到公共管理实践主要包括问题识别、问题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估等阶段。
这些实践环节对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实践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公共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最后,公共管理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我在学习中的关注焦点。
公共管理学的重点包括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公共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公共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公共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公共管理的决策和执行、公共管理的监督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重点内容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学的关键要点和核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重点内容的学习,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将来的公共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管理学黎民讲义
公共管理学黎民讲义一、公共治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治理“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咨询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处理“公共”咨询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公共产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民众的公共性需求。
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治理、公共治理与公共治理学1. 治理一样讲来,能够把治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治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治理客体加以调剂操纵的过程。
公共治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治理学。
2. 公共治理所谓“公共治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以保证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治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治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明显特点,即与公共利益直截了当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治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持续调整;(4)公共治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截了当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治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治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公共治理活动具体类型的“三分法”:(1)公共政策-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活动;(2)政府治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的各个部门的治理;(3)非政府组织治理——除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3. 公共治理学公共治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治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治理部门和公共治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公共管理学黎民讲义
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管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处理“公共”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公共产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民众的公共性需求。
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 ,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1.管理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管理学。
2.公共管理所谓“公共管理” ,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公共管理活动具体类型的“三分法” :(1)公共政策-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活动;( 2)政府管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的各个部门的管理;( 3)非政府组织管理——除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3.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公共管理学黎民讲义
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管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处理“公共”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公共产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民众的公共性需求。
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1. 管理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管理学。
2. 公共管理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公共管理活动具体类型的“三分法”:(1)公共政策-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活动;(2)政府管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的各个部门的管理;(3)非政府组织管理——除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3.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黎民公共管理学
黎民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绪论——非常重要第一章介绍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入门必修。
通常每年都会考不少绪论的东西。
1、首先你得熟知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的相关概念,内涵等基本知识,这是整个学科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2、然后本章有许多重要的辨析题,几乎每年都会考到,比如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私部门管理),公共管理学与传统的行政学,公共物品与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管理,P途径与B 途径3、本章往年也考过大题,所以不排除会有再考的可能。
经过本人对前几年真题的分析,一般前两年考过的大题不会再考,但过三五年还可能会重复的考下,所以超过两年没考的大题大家必须要好好重视下,另外,可能会出大题但从未考过的内容大家更要好好重视。
比如绪论就曾考过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这一考题,但从未考过公共管理学的中国的社会发展,这题非常重要,本人认为非常可能会考到。
还有一点:现代社会变迁如何推动公共管理发展也是从来未考过,所以大可能从这点出题。
上篇公共管理学基础——每年过半考题都会从上篇下手,重要性自不当说。
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第一节非常重要1、熟记几个重要概念。
霍桑试验、经济人、X理论、Y理论(陈振明版也较详细介绍)、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虚拟企业、交易费用、代理理论等等。
2、公共选择理论:十分重要的内容,常会出简答或分析题。
应该说公共选择理论不管从整体还是具体的某点来说都可以出非常具体的题来考你,所以要十分透彻地理解它。
这里啰嗦一点,我一条一条来说。
(1)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启示有哪些(2)什么是政府失败,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失败,这里经常会更细化深入地出题,比如问你(3)什么是公共决策失败,导致公共决策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政府机构为什么出现低效率常态,(5)什么原因导致政府的内部性与扩张,(6)寻租的后果影响。
这个部分陈振明版也有比较详尽的阐述,大家可以结合起来看,答题时综合观点。
(个人觉得陈版的公共选择、政府失败论讲的也还不错,回答时可以加以综合一下)第二节一般主要介绍学科的发展历程,了解熟悉就好关注一下本节的最后一点,即公共管理时期(80年至今)这小部分,涉及到一个辨析题——公共管理时期与公共行政时期,归纳一下。
公共管理学(第2版)-黎民版课件
(五)新管理主义理论
新管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信息
革命背下产生的理论。
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新管理主义主要包
括如下3个方面。
1. 企业再造理论
所谓企业再造是指为了取得业绩的革命性进 步,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 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 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率。
(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 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 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 整;
(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 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 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
(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 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理途径 公共管理学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 方法
一、公共管理的涵义 (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
“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 公共性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和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是公共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二)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 主需求”
1. 民众应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
2. 公民应既能控制政治家,又能控制官僚。
3. 国家应解决特殊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控 制。
4. 国家应寻找解决西方民主制运作过程中深 层次矛盾的途径。
第四节 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发展
一、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
(二)公共管理学的前沿领域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非政府公共 组织,公共部门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途径:
(完整版)黎民版_公共管理学_复习要点
(完整版)黎民版_公共管理学_复习要点3.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4.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18.公共管理职能:是指特定环境下,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8.政府失败论的定义所谓“政府失败”,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一些情况。
24.公共管理中的绩效概念所谓绩效,是效率(efficiency)和效能(effectiveness)总和,其中效率是对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进行测量,效能则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前者适用于一切能将投入和产出量化或货币化的场合,后者则可用于那些收益无法用货币来计量的场合。
28目标管理定义:由参与管理的各方面制定目标,并经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等管理方式,建立各级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最终以实现组织绩效的一套系统管理方式。
46.民营化(Privatization),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或私人部门(包括营利和非营利)来执行公共项目,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其中包含: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Contracting Out)、业务分担(Load Shedding)、共同生产(Co- Production)或解除管制(De-Regulation)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政府只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第一部分:简答1、组织理论发展脉络答:第一阶段: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泰罗(Frederick W.Taylor)的职能组织理论法约尔(Henri Fayol)的组织过程理论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组织设计理论韦伯(Max Weber)的组织结构理论主要观点:①、忽视人的主动性研究组织的内部结构、制度规章和设计原则被称为是“图纸设计”,“组织信条”具有静态性②、内部取向,忽视组织环境第二阶段: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梅奥(E. Mayo)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组织行为动力理论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组织激励理论主要观点:①、关注组织成员的需求,注意提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②、关注组织内部的群体及其对组织目标的影响③、关注组织目标与成员目标的协调④、关注组织管理的伦理性⑤、具有一定动态性第三阶段:科学决策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的组织平衡理论西蒙(Herbert A.Simon)的组织决策理论主要观点:①、组织活动包括两部分:决策和作业。
而决策又比作业更为基本,因为决策先于作业。
传统理论,缺陷就在于忽视决策(或者仅把决策视为高层的行为),专注于作业。
②、在组织中,各个层次皆有决策。
组织运行的实质是通过向其成员提供决定前提来影响成员的决策,使成员都把实现组织目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四阶段: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本尼斯(Warren Bennis)的组织发展理论费德勒(Fred E.Fiedler)的组织权变控制理论卡斯特(F.E.Kast)和罗森茨维克(J.E.Rosenzweig)的系统与权变控制理论主要观点:关注环境与组织的互动“内适应”与“外适应”结合。
第五阶段:管理文化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沙因(Edgar H.Schein)的组织文化模型理论路易斯(Meryl Reis Louis)的组织文化渊源理论斯默西奇(Linda Smircich)的组织共有意义理论主要观点:①、组织中存在着一种固有的行为假定,成员自主不自主地按照这种假定行事。
即,组织文化总是隐藏在组织的公开活动的背后,它是一种活力,指引着组织成员,并让他们作出具体行动。
②、认为以前的组织理论更多是通过实证分析、量化、经验化的方式开展研究,组织文化理论则是另外分析路径,研究的是组织的气质问题。
2、公共组织理论发展脉络?答:第一阶段:传统公共组织(行政组织)理论源于20世纪初期的韦伯)和泰勒等人的著作,它以“官僚制”(科层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官僚制当作公共组织的最佳表现形式,视规则、精确性和专业分工为组织结构和生产力的关键。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官僚制从理论到实践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和批判。
美国组织理论家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在《官僚制的灭亡即将到来》一书中说:“(从60年代开始算起的) 20至50年间,人们将目睹并亲自加入官僚制的送葬队伍。
”不仅官僚制的实践发展遇到了严峻挑战,以官僚组织理论为基础并囿于“行政原则”探索的传统公共行政学也面临困境。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等人提出了“新公共行政学”研究范式,把“政府的目的从政体价值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公民”,赋予公共组织更为宽阔的含义以及更为任重道远的社会服务使命。
弗雷德里克森指出,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局限于“预算”、“人事管理”、“组织与管理”一类的范畴上,过于狭窄,过于以“组织内部”取向,理论上过于空洞;新公共行政学要求一种新的组织理论,认为在公共组织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作用过程,即分配过程、整合过程、边界交换过程和社会动机过程,这四种过程适应于理解和改善旧的公共行政学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学范畴的“理性人假设”、“交换范式”、“公共选择”等概念逐步融入了公共行政的话语体系,将公共行政的组织理论引向了公共管理的组织观。
与以往公共行政学相比,公共管理更注重公共组织的政策目标选择和公共服务运作的方法、效率和回应性等现实层面,由静态的组织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动态的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并探讨公共组织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强调用私人组织的管理技术来改进政府绩效。
3、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内容?答:①、代表人物: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W.Wilson):《行政学研究》,1887年。
弗兰克•J.古德诺(F.J.Goodnow):《政治与行政》,1900年。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论官僚制》1911年②、主要观点:官僚制提供了公共行政的组织框架政治—行政两分法界定了公共行政的独立领域文官制度提供了公共行政的人事制度泰勒主义提供了公共行政的管理方法4、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答:①、公共管理理论的第一阶段:公共行政学时期(1887-1967)。
A、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W.Wilson):《行政学研究》,1887年。
B、弗兰克•J.古德诺(F.J.Goodnow):《政治与行政》,1900年。
C、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论官僚制》,1911年。
D、怀特(Leonard D.White)《公共行政研究导论,1926年》E、古利克(Luther Gulick)和厄威克(Lyndall Urwick)《行政科学论文集》1937年。
主要观点:官僚制提供了公共行政的组织框架;政治—行政两分法界定了公共行政的独立领域;文官制度提供了公共行政的人事制度;泰勒主义提供了公共行政的管理方法。
主要特点:第一,公共行政学采用制度或法理的研究方法,并以正式的政府组织(官僚机制)作为主要研究领域。
采用静态的研究方法。
第二,二分法是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公共行政学致力于行政管理的一般或者普遍原则的探索。
第四,公共行政学以效率原则为最高标准。
②、公共管理理论的第二阶段:新公共行政学时期(1968-1979)。
这一阶段可以称为“理论流变”。
因为出现了三个理论流派:“新公共行政学派”、“公共政策(政策分析)学派”和“公共选择学派”。
③、公共管理理论的第三阶段:新公共管理理论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④、公共管理理论的第四阶段:反思与多元化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
包括:(一)公共治理理论(二)新公共服务理论(三)整体性政府理论(四)新制度主义(五)网络理论5、市场失灵的表现?答:市场失灵的表现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⑵外部负效应问题外部负效应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主体造成的损害。
⑶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
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
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
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
⑷失业问题失业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后果,失业的存在不仅对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不利,而且也不符合资本追求日益扩张的市场与消费的需要。
⑸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市场机制的作用只会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影响社会和谐。
⑹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从本质上讲,生产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矛盾的,生产者是不会主动生产公共产品的。
而公共产品是全社会成员所必须消费的产品,它的满足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
这样一来公共产品生产的滞后与社会成员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就十分尖锐。
⑺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由于生产者受市场机制追求最大化利润的驱使,往往会对这些公共资源出现掠夺式使用,而不能给资源以休养生息。
6、政府失败的表现?答:(1)、公共决策失效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主要“产出”之一,但是政府经常会制定出低效的公共政策,或者低效地执行公共政策;(2)、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由政府供给公共物品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低下;(3)内部性和政府扩张,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内在效应或内部性。
[④]政府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争取预算并且扩大自身规模。
(4)寻租和腐败,寻租活动导致严重的经济低效率。
7、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答:(1)、经济的平稳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
(2)、物价的基本稳定,在市场经济中,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维护社会和谐。
(3)实现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政府有责任通过宏观调控来促进就业。
(4)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8、市场规制职能的基本内容?答:规制理论的基本内容①、公益事业政策中的规制,主要以处理自然垄断为目的,以维持帕累托效率。
②、保护消费者权益、公开信息、保护知识产权等法律中的规制,主要以处理信息不对称为目的。
③、针对外部不经济问题进行的社会性规制。
④、针对非价值物品进行的社会性规制。
有些物品或经济活动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但与社会公德相冲突,如色情、毒品等,则需要借助规制禁止。
⑤、财税、金融政策中的规制,主要以保正分配的公正和经济稳定增长为目的。
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规制,主要是为了保证弱势群体的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⑦、民商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规制,主要是为了解决不正当竞争问题。
⑧、产业政策和振兴科技政策中的规制,以处理多样化市场失灵相关问题为目的。
⑨、保护环境、土地及自然资源、劳动保护等政策中的规制。
9、非盈利组织在解决公共问题的作用方面有哪些特征?答:(1)非营利组织与大多数政府部门一样,均为服务导向;(2)非营利组织可以成为政府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3)非营利组织针对服务对象直接提供服务;(4)较之企业或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结构通常较少(甚至没有),层级节制,更具弹性;(5)非营利组织通常被作为检验创新理念或实验社会替代方案的场所;(6)多数非营利组织更关注公共服务和产品对消费者或社会的影响,它们扮演的是捍卫公共利益的角色。
10、公共管理顾客导向的意蕴?答:(1)实行“站在顾客的立场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