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防治技术】玉米螟施药方法
如何控制玉米的玉米螟害虫
如何控制玉米的玉米螟害虫玉米(学名:Zea mays),被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
然而,在玉米生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受到玉米螟害虫的侵害,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控制玉米螟害虫,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控制方法。
一、生物防治1. 天敌引入:引进天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防治玉米螟害虫的方法。
例如,一些寄生性天敌,如福士小蜂和华蚜蜂,可以寄生于玉米螟卵或幼虫上,从而控制害虫数量。
2. 斩草除根:定期对田间杂草进行割除和清除,可降低玉米螟害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其滋生和繁殖的机会。
3. 植物提香法:在玉米田里种植一些具有驱避玉米螟害虫效果的植物,如姜、葵花等,利用其挥发出的气味来驱避害虫。
二、化学防治1. 农药喷洒:采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是一种常见的玉米螟害虫化学防治方法。
农药的选择应根据玉米螟害虫的发展阶段进行,包括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2. 化肥施用:适当的施肥可以改善玉米的抗虫能力,减轻玉米螟害虫的危害。
特定的肥料成分和施用时间可增加玉米对螟害虫的抵抗力。
三、物理防治1. 黄板诱捕:在田间挂放黄板诱捕器,使用特殊的颜色和黏性,吸引玉米螟害虫粘附其上,起到捕捉和控制害虫数量的作用。
2. 覆膜栽培:采用覆膜栽培可减少玉米螟害虫的入侵。
覆膜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玉米生长,还可以防止害虫接触玉米植株。
四、农业管理措施1. 混作轮作:合理进行混作轮作可以减轻玉米螟害虫的危害。
通过在同一地块上种植不同的作物,可以打乱害虫的生命周期,减少害虫对玉米的威胁。
2. 及时清除虫源:在发现玉米螟害虫的蛀食痕迹时,及时清除受害玉米植株和附近的虫源,避免害虫扩散和病害传播。
综上所述,控制玉米螟害虫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和农业管理等多个方面。
合理选择和运用上述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可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玉米螟害虫的危害,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玉米螟防治方法
玉米螟防治方法玉米螟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玉米害虫,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危害,农民和农业专家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防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玉米螟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或微生物来控制玉米螟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式包括引入天敌和使用昆虫寄生虫。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如蜘蛛、杨梅蜂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使用昆虫寄生虫如微小寄蝇等,它们会在玉米螟的体内产卵,幼虫孵化后会侵入玉米螟体内并寄生,从而控制玉米螟的繁殖。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来控制玉米螟的方法。
可以根据玉米螟的生命周期和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
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有喷洒、熏蒸和土壤处理等。
喷洒农药是最常见的方式,通过喷洒农药来杀死玉米螟的成虫和幼虫。
熏蒸是将药剂蒸发到空气中,通过空气中的药剂来控制玉米螟。
土壤处理是在播种前将农药施入土壤中,以控制玉米螟的幼虫。
3. 混合防治混合防治是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例如,可以先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玉米螟的数量,然后再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来杀死剩余的玉米螟。
这种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的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4. 自然环境调控自然环境调控是通过合理调整农田环境和种植方式,减少玉米螟的危害。
例如,可以采取轮作制度,将不同作物轮流种植,以减少玉米螟的繁殖和传播。
同时,还可以采取适合的间作方式,如种植一些对玉米螟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来减少玉米螟的数量。
5. 灾后处理在发生玉米螟灾害后,及时采取灾后处理措施也是非常关键的。
可以通过清除被玉米螟感染严重的植株、收集和销毁蛹和幼虫等方法,降低玉米螟的繁殖和传播。
此外,还可以进行地面清理、灭虫处理等工作,以控制玉米螟的危害程度。
总结:玉米螟是严重危害玉米生产的害虫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十分重要。
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混合防治、自然环境调控和灾后处理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数量和危害程度,保障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螟的化学防治
玉米螟的化学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叶末期防治:在心叶末期,即玉米螟幼虫孵化并潜入心叶丛为害的时期,可以使用药剂喷施或颗粒剂丢心的方法进行防治。
具体可选用
2.5%敌百虫颗粒剂沾心叶,每公斤500-600珠,或者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混细土配成毒土,每株2克撒入心叶。
此外,还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或使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等方法进行防治。
2. 药剂喷雾防治:在玉米螟幼虫3龄前,即玉米心叶末期,使用超低量电动喷雾器把药液喷施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以杀死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
可用的药剂有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悬浮剂)、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福奇悬浮剂)、9.4%高效氯氟氰菊酯+12.6%噻虫嗪微囊悬浮-悬浮剂(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亮泰悬浮剂)和24%甲氧虫酰肼(雷通悬浮剂)等,用量分别为10毫升/亩、25毫升/亩、25毫升/亩、40毫升/亩和40毫升/亩。
3. 药剂灌心或撒施毒土:在心叶末期,每亩用50%巴丹100克兑水100公斤喷雾或灌于心叶内。
也可以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1公斤加水5公斤加细砂土25公斤配制成颗剂,每亩10公斤施于心叶进行防治。
或者使用含有辛硫磷等成分的颗粒剂配土防治成虫,在7月中上旬防治幼虫。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虽然可以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危害,但也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避免超量使用或滥用,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同时,也可以考虑采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简述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简述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玉米螟是玉米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的幼苗、叶片、苞片、穗部等都具有破坏性。
为了防止和控制玉米螟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1. 农艺措施:选择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适当调整播种时间,避免幼苗期与玉米螟高发期重叠,减少害虫的损失。
2. 栽培方式:采用密植或留缺播种的方式,增加植株之间的竞争,降低玉米螟的危害程度。
3. 粘虫灯诱捕:在玉米田中设置粘虫灯,利用光线吸引玉米螟成虫,然后粘住害虫,减少其数量。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玉米螟的繁殖和发展。
可以引入天敌如寄生蜂、蜘蛛等,或利用玉米蚜的寄生性病菌进行防治。
5. 化学防治:在玉米生长期适时使用农药喷洒,如选择对玉米螟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但需要注意使用农药的剂量、方法和安全间隔期等,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综合运用上述防治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玉米螟危害,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
玉米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玉米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玉米螟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对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玉米螟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作一详细介绍。
一、玉米螟的发生特点1. 发生季节:玉米螟主要在夏季发生,其幼虫、蛹期持续时间一般为30-40天,而成虫寿命较短,大约只有1-2周,因此夏季是玉米螟的高发季节。
2. 发生地域:玉米螟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适应性强、分布广为其特点。
尤其在玉米种植较为集中的地区,如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玉米螟发生较为严重。
3. 发生规律:玉米螟多发生在玉米生长期间,尤其以拔节期和抽雄期为害最严重。
其次是玉米苗期和孕穗期。
在这些时期,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将会造成严重的玉米产量损失。
二、玉米螟的防治方法1. 农业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业措施是玉米螟防治的主要方法之一。
可通过人工投放天敌,如三星脲菌、细蜂等来控制玉米螟的发生。
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也对玉米螟的防治起到一定作用,如深松土壤、旋作种植等。
2. 化学防治:在玉米螟的发生高峰期,通过喷洒农药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药剂包括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烟酰胺类等。
3. 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天敌来控制玉米螟的发生,比如三星脲菌、突脊烟蛾等。
这些天敌在自然界中都有一定的天敌作用,在适当的条件下可用于玉米螟的生物防治。
4. 老虎钳:老虎钳是一种物理防治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机械捕捉的方式将玉米螟幼虫等有害虫捕杀。
老虎钳的使用相对简便、环保,并且不会对环境及作物产生污染。
5. 科学种植:在玉米种植中,合理的密植、旋作、轮作等农业措施都可以有效减少玉米螟的发生。
比如通过适当增加种植面积,避免连作和套作等,都是可以减少玉米螟发生的办法。
三、总结玉米螟是一种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重要危害的害虫,其发生特点复杂多变。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螟的发生,需要采取多种综合防治措施,如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老虎钳以及科学种植等,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玉米的危害。
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方法7篇
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方法7篇第1篇示例:玉米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和其他禾谷作物,给农民带来严重的损失。
玉米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造成玉米产量下降。
玉米螟在玉米苗期和抽雄期为害比较严重,会导致玉米植株受损,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使玉米的产量大大降低。
二、影响玉米的品质。
玉米螟会在玉米穗内产卵,导致玉米穗内部虫蛀,严重影响玉米的品质,甚至引起霉变,使玉米无法食用。
三、传播病害。
玉米螟在为害玉米的过程中,还会传播一些病原体,导致玉米感染严重的病害,加重玉米的损失。
针对玉米螟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一、生物防治。
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比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天敌可以有效地减少玉米螟的数量。
二、机械防治。
可以在玉米田间颗粒布设诱捕器,诱捕器中添加一些诱虫剂,可以吸引玉米螟,起到一定的捕捉效果。
三、化学防治。
可以使用一些化学农药喷洒在玉米植株上,杀灭玉米螟,减少其危害。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四、合理农业措施。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合理的农业措施,比如轮作、间作、深翻土壤等措施,减少玉米螟的滋生环境,降低其数量。
玉米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玉米和其他禾谷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但只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就能有效地减少其危害,保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认真对待玉米螟的防治工作,共同保护农田作物,实现丰收。
第2篇示例:玉米螟是一种以玉米为食的害虫,其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螟是一种小型昆虫,成虫体长约8-12毫米,前翅呈淡黄色,后翅呈棕色。
幼虫呈白色或淡黄色,头部较大,体侧具有黑色横纹。
玉米螟孳生在玉米叶片、茎和穗部,主要以玉米植株的幼苗、叶片和果实为食,造成植株生长受阻、叶片发黄枯萎、果实被啃食腐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给玉米种植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为最大限度地减轻玉米螟的危害,因地制宜地选用赤眼蜂、性诱剂、白僵菌、高压汞灯等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综合防治玉米螟。
(一)赤眼蜂防治:一、释放时刻: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释放蜂适期,距离5—7天再放第二次。
二、释放数量:每亩释放赤眼蜂万头,第一次释放万头,第二次释放万头。
3、释放点数:每亩设置1个释放点,在释放时还要依照风向、风速设置点位,如风速大时,应在上头适当增加布点和释放量,下风头可适当减少。
4、释放方式:第一要依照放蜂量、放蜂点数及有效赤眼蜂头数,将赤眼蜂成品蜂卡撕成小块,用秫秸皮或针线别(缝)在放蜂点玉米植株中部叶片的反面距基部1/3处。
(二)性诱剂诱杀:在麦田、大豆田、玉米田周围的荒地等玉米螟交尾的要紧场所,每公顷设置15个诱捕器,用木杆、竹杆做成的三角架支撑在田间,高于作物10-20cm。
诱杀时刻中部地域为6月21日至7月31日,西部地域为6月1日至7月10日。
(三)白僵菌封垛防治:在5月中下旬越冬代玉米螟老熟幼虫化蛹前,进行白僵菌封垛。
先计算玉米秸秆垛的体积,按每立方米喷每克含30亿活孢子的白僵菌菌粉千克计算用量,以1:10(细土或其它填充料)的比例制成菌粉待用。
在玉米秸秆垛的侧面每隔一米左右用木棍向垛内捣洞,将泰山牌(或东方红-18)背负式机动喷粉器的喷管插入洞内进行喷粉,待对面(或上面)冒出白烟时停止喷粉,再喷其它位置,如此反复,直到全垛喷完为止。
(四)高压汞灯防治:在玉米主产区村屯内距衡宇15米以上的开阔地,按16公顷玉米设置一盏高压汞灯,下设药池,利用玉米螟的趋光性诱杀。
西部地域开灯时刻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中部地域为6月末至7月末。
开灯时刻每晚8点半开灯,早4点关灯。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料。
除青藏高原外,在我国其它地域普遍散布。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重要害虫,除此之外,它还危害高粱、谷子、马铃薯、豆类和向日葵等20多种植物。
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和蛀食未展开的新叶,阻碍玉米养分和水分的输送;在玉米抽穗期,玉米螟钻蛀在茎秆中,致使玉米大面积倒伏;在成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残霉烂,使得玉米品质下降,可造成10%—30%的减产。
玉米螟综合防治方法
玉米螟综合防治方法
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如下:
农业防治:在玉米螟羽化前处理遗留的玉米秸秆,消灭越冬虫源;选育抗虫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肥过多贪青招虫。
生物防治:在玉米螟产卵的始盛、高峰、盛末三期放赤眼蜂杀卵;于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颗粒剂施入心叶喇叭口杀幼虫;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
药剂防治:化学防治玉米螟虫的最佳时间是心叶末期(剥去心叶丛外面的绿色叶片,仅有2-3片黄白色嫩叶包着尚未抽出的雄穗)。
玉米螟防治技术
玉米螟防治技术玉米螟是一种威胁玉米生产的极为危险的害虫,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广泛,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玉米螟的防治工作,除了对其进行合理的农药使用之外,还需要开展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一、玉米螟的生活习性玉米螟是一种食性较为单一的害虫,其幼虫一般只以玉米为食,成虫则往往会在玉米田里产卵。
其幼虫主要损害玉米的幼穗和籽粒,其食害行为也较为特殊,一般以果穗为首选,若果穗严重受害,则幼穗也容易被侵蚀。
玉米螟危害期一般从6月中旬进入高峰,到9月底止,但在部分地区,危害期可达到10月初。
二、玉米螟的防治技术1.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农药喷洒是玉米螟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农药选择上,可以根据玉米螟的防治时期、农作物的生长期和田间虫情等因素进行筛选,尽可能的选择效果好、环境友好的农药,减少不必要的农药使用。
2.压实土壤和田间消毒压实土壤可通过减轻土壤孔隙度的方法,减少玉米螟在土中越冬的空间,从而减少其越冬率。
而田间消毒则可以通过对土最上层的消毒处理,减少病虫害的繁殖,提升土壤质量。
3.灌溉排涝和覆盖膜灌溉排涝可以通过加强土壤湿度的调节,促进玉米的生长,同时也能够影响玉米螟的生长离去。
而覆盖膜则是一项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危害的技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如果能及时的进行覆盖,不仅可以防止夜间低温对玉米的危害,还可以有效遏制病虫害的扩散。
4.生物防治技术为了避免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还需要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玉米螟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对玉米螟进行有效的控制。
这些天敌包括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通过灌溉等方式,促进天敌的繁殖,有效实现玉米螟的生物防治。
三、防治策略为了确保玉米的正常生长,应该根据玉米生长期不断综合应用上述技术手段进行综合防治。
同时,在选择农药应用之前,更应该进行大量田间观察和检测,确保农药的使用效果,减少农药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从技术角度来说,有效的防治玉米螟主要依靠于多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作用,既需要进行各种技术手段的选择和补充,同时也需要对每一种技术手段的具体实施进行细致的规划和调整。
玉米螟防治方法
玉米螟防治方法
玉米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玉米螟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使用天敌来控制玉米螟的繁殖和发展。
常见的天敌包括寄生性蜂类和捕食性昆虫,如天牛、蜻蜓等。
可以通过引入这些天敌或者利用天敌繁殖的方式进行生物防治。
2.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来消灭玉米螟。
常见的农药有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
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对人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轮作休闲:在连作地或者玉米田旁边种植休闲作物,如红薯、蔬菜等,可以减少玉米螟的滋生和传播。
4. 清除秧苗:玉米螟常常在玉米秧苗上滋生,及时清除受害的秧苗,以减少玉米螟的繁殖量。
5. 增加种植密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可以减少玉米螟的寄生和繁殖。
6. 使用陷阱:在田间设置玉米螟的诱捕器,如黄色粘虫板,可以吸引和捕获玉米螟,减少其数量。
7. 种植抗虫品种:选择抗虫品种的玉米,可以减少受到玉米螟的侵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玉米螟防治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其幼虫在玉米抽雄前主要聚集在心叶内为害幼苗,叶片抽出后呈现横排小孔,或在即将抽出的雄穗为害。
抽穗后蛀入果穗或茎干,造成缺粒、空秕,茎干往往在蛀孔处被折断。
老熟幼虫多在玉米茎秆、穗轴等处越冬。
防治方法:用辛硫磷或敌百虫1公斤与砂土250-300公斤拌土12.5公斤制成颗粒剂撒于心叶,用量每亩15公斤。
同时要掌握好防治时期,第一次在玉米拔节后,抽出心叶上出现排孔时用药。
第二次在抽雄前大喇叭口时期用0.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3-4公斤(每株1.5-2克),撒于玉米心叶中。
在结穗初期可用50%敌敌畏0.5公斤兑水10公斤用刷子沾药液轻轻涂抹于苞叶上部及花丝上,也可在花丝开始萎蔫时用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剂1公斤兑水600-800公斤滴于果穗花丝基部(劈去枯萎花丝后再滴),每斤药液滴300个果穗,可有效防治果穗受害。
此外,收获后玉米秆和穗轴可用作大牲畜饲料,或铡碎堆捂肥料,消灭其越冬场所,可抑制虫情发展。
- 1 -。
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螟是一种昆虫害虫,主要危害玉米作物。
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幼虫危害:玉米螟的幼虫以玉米植株的叶片为食,会导致植株叶片干瘪、黄化或脱落,严重的话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导致减产。
2. 穗部危害:玉米螟的幼虫也会危害玉米的穗部,它们会钻入玉米穗中,啃食穗丝和玉米粒,导致玉米穗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收获。
3. 疫病传播:玉米螟在钻入玉米植株时,可能会传播植物病原体,导致玉米罹患各种疾病,如玉米花叶片枯黄病、灰斑病等。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农学措施:合理调整玉米的种植结构,增加品种多样性,避免连种连作,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2. 预防措施: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如用70%的甲基托布津浸种剂浸种,能够有效抑制玉米螟的危害。
及时清除田间的玉米秸秆、杂草等潜在的害虫栖息地,减少害虫的繁殖。
3.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玉米螟的天敌进行防治,如寄生蜂、蚜茧犬小蜂等。
也可以人工增加天敌的数量,通过释放天敌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4. 化学防治:如果玉米螟的危害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药,并注意施药时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对玉米螟的防治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措施,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保护玉米作物的健康生长。
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玉米螟是一种对玉米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的害虫,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玉米螟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蜂等自然捕食者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例如,可以引入寄生蜂来寄生玉米螟的幼虫,从而限制害虫的增殖。
2. 轮作和间作:玉米螟容易在同一块地上积累,并且对连续种植的玉米更容易造成危害。
因此,适当进行轮作和间作,种植其他对玉米螟有抑制作用的作物,可以减少害虫的数量。
3.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来进行喷洒,如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
在玉米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4. 机械防治:定期检查田地,及时移除被玉米螟侵害的叶片,并摧毁害虫的卵和幼虫,以减少害虫的数量。
5. 增强抗性品种:选用具有较高抗玉米螟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害虫的危害。
6. 合理施肥和灌水:适量施肥和灌水,保持玉米植株的健康状态,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减少玉米螟的危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玉米螟防治方法,实际防治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害虫的发生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玉米螟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螟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螟是一种常见的玉米害虫,其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备受农民关注。
玉米螟是一种昆虫,分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两个种类。
它们是以幼虫形态为害的,主要侵害玉米植株的幼苗、叶片、茎和果穗。
玉米螟在发育过程中经历蛋、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其幼虫主要以叶片为食,造成叶片的腐烂和破裂,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另外,玉米螟的幼虫还可以钻入茎和果穗内部,从而导致植株倒伏和减产。
玉米螟的发生主要受气候、病害、生态环境和玉米品种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温、高湿和多雨的气候对其发生有利,而干旱和寒冷的气候则不利于其繁殖。
针对玉米螟的防治,农民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选择抗虫性较强的玉米品种种植,提高植株的抵抗力。
其次,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玉米螟的滋生源。
同时,及时采取田间翻耕、灌溉和肥料施用等农事措施,为玉米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农民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其他天敌和寄生虫控制玉米螟的数量,如瓢虫、蜘蛛和寄生蜂等。
化学防治则是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杀死玉米螟,但要注意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施药,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总之,了解玉米螟的发生特点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是保护玉米作物的关键。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农民可以降低玉米螟的危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螟虫的防治方法
玉米螟虫的防治方法玉米螟虫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以玉米为主要食物,能够给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玉米螟虫的防治,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玉米螟虫防治方法。
一、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方法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玉米螟虫。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采用黄色玻璃板将黄色玻璃板安装在田间,可以吸引玉米螟虫,让它们落在板上,从而减少它们的数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但需要定期更换玻璃板。
2.利用灯光诱捕在田间安装一些灯光,可以吸引玉米螟虫,让它们落在灯光周围,从而减少它们的数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要定期更换灯泡。
3.利用陷阱在田间设置一些陷阱,可以吸引玉米螟虫,让它们落在陷阱中,从而减少它们的数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要定期更换陷阱。
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方法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玉米螟虫。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利用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是一种常见的玉米螟虫防治药剂,它可以杀死玉米螟虫,从而减少它们的数量。
但是,由于有机磷杀虫剂具有毒性,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利用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也是一种常见的玉米螟虫防治药剂,它可以杀死玉米螟虫,从而减少它们的数量。
但是,由于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具有毒性,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利用生物防治剂生物防治剂是指利用微生物、昆虫、植物等生物体来防治玉米螟虫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安全环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但是需要针对不同的玉米螟虫品种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剂。
三、文化防治文化防治方法是指通过改变玉米种植的方式和管理方法来防治玉米螟虫。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选择抗虫品种选择抗虫品种是一种有效的玉米螟虫防治方法。
抗虫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虫能力,可以减少玉米螟虫的数量。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从而减少玉米螟虫的数量。
关于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于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玉米螟是玉米上常见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以幼虫为害,直接咬食玉米叶片、茎秆和玉米穗,严重时可能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为了综合防治玉米螟,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农田选择:选择生长条件较好、土壤肥沃的农田种植玉米,这样可以提高玉米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玉米螟的发生风险。
2.种植抗虫玉米品种:选择抗玉米螟的品种进行种植,这些品种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可以减轻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程度。
3.种植早熟品种:通过选择早熟品种及时收割,减少玉米螟寄生的机会,防止玉米螟在玉米上繁殖和传播。
4.多样化种植:在农田中央空地或周围种植其他作物,如大豆或花生等,可以降低玉米螟对玉米的侵害。
因为玉米螟对单一作物的侵害较大,当农田中有不同种植作物时,玉米螟较难大量寄生于玉米上。
5.清除玉米上的杂草:杂草提供了玉米螟繁殖的环境,及时清除农田中的杂草,减少玉米螟的滋生和寄生。
6.推行化学防治:在玉米螟发生较严重的农田中,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喷洒。
7.采用陷阱捕捉:在农田周围设置玉米螟的性诱剂陷阱,吸引玉米螟进入陷阱,并通过集中处理陷阱中的玉米螟,减少它们对玉米的危害。
8.生物防治: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例如使用苏镇酯来防治玉米螟幼虫。
苏镇酯是一种影响昆虫幼虫的生长激素类似物质,可以控制玉米螟的繁殖和发育。
9.灌溉管理:合理进行灌溉,控制土壤湿度,减少玉米螟在土壤中的孵化和繁殖。
10.定期观察:定期观察农田中的玉米螟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玉米螟的大面积侵害。
总之,综合防治玉米螟需要多方面的措施配合,包括选择适宜的品种、种植管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等。
只有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玉米螟的危害,保证玉米正常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8篇
玉米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8篇第1篇示例:玉米螟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生长发育的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玉米的叶片、茎部和果实上,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螟,我们首先要了解玉米螟的发生特点及科学防治方法。
玉米螟主要发生特点:1.季节特点:玉米螟主要在春季和夏季繁殖生长,冬季则处于休眠期。
2.取食特点:玉米螟主要取食玉米的叶片和茎部,同时也会侵袭玉米果实,导致玉米生长发育不良。
3.生殖特点:玉米螟以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完成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取食对象都有所不同。
4.气候适应性强:玉米螟对气候的适应性很强,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而且对光照和温度的变化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玉米螟的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例如利用天敌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以达到防治的效果。
2.化学防治: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使用相应的杀虫剂对玉米螟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生物技术防治:通过遗传改良和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对玉米螟具有抗性的玉米品种,从而在基因层面上解决玉米螟的危害问题。
4.农艺措施:采取合理的玉米种植密度、施肥和灌溉管理方法,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减少玉米螟的发生。
针对玉米螟的发生特点,我们可以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生物技术防治以及农艺措施来综合防治玉米螟的危害。
在实际防治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进行科学施策,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手段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玉米螟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有效控制玉米螟的数量,保障玉米的稳定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第2篇示例:玉米螟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作物的害虫,其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备受农户关注。
下面将对玉米螟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广大农友有所帮助。
一、玉米螟的发生特点1. 发生特点玉米螟是一种以幼虫为害的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的茎、叶和果实。
化学方法防治玉米螟
化学方法防治玉米螟
根据虫情测报结果,一般在玉米新叶中、末期(喇叭口)抽雄前,即在7月5日至7月15日,施用颗粒剂防治一代幼虫。
推荐使用下面几种药剂:
(1)3%辛硫磷颗粒剂灌心叶
每亩用量0.5-0.75公斤,均匀施入玉米新叶中
(2)乐斯本颗粒剂灌心叶
用40.7乐斯本乳油0.5公斤兑细砂25公斤混拌均匀,每亩用颗粒剂1公斤左右。
(3)BT颗粒剂(苏云金杆菌),亩用量150毫升兑适量水,然后与1.5—2公斤细河砂混拌均匀,晾干后灌心叶.
(4)白僵菌颗粒剂:用每克含50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30克兑细砂1.5公斤,混拌均匀灌心叶。
((3)(4))以上两种生物药剂混拌均匀,随拌随用。
于玉米心叶中--末期初撒入玉米心叶内。
其他药剂防治:
(5)化学药物喷雾防治:用40.7%毒死蜱、吡虫啉、丁硫克百威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6)如二代玉米螟危害重时,根据二代玉米螟幼虫三龄前主要集中在雌穗花丝危害的特点,可采取药液灌穗的方法防控,即用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每株10毫升灌注雌穗,或滴几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使药液渗入花丝,熏杀在雌穗顶危害的幼虫。
或采用高杆作物喷雾机
进行化学药剂喷雾防治。
玉米螟防治抓住关键时期
玉米螟防治抓住关键时期临翔区进入7月份以来雨水充足、相对湿度高、气候温和有利于玉米螟大发生。
加强玉米螟防治是玉米保产的关键环节,根据玉米生育时期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大喇叭口期颗粒剂防治:(1)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混细土配成毒土,每株2克灌入心叶;(2)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每株1克灌入心叶。
2、穗期防治。
所用药剂同大喇叭口期防治时药剂。
防治时期为卵孵化盛期,颗粒剂撒施部位为一顶四叶。
在玉米穗期的防治办法有: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50%甲胺磷乳油2000~2500倍液,50%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等等。
这些药液均按10ml/株的用量喷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
在玉米撒粉基本结束,而幼虫尚集中在花丝上为害时,将药液喷于雌穗顶端花丝基部,药液即渗入花丝,熏杀在雌穗顶部为害的幼虫。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螟防治技术】玉米螟施药方法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
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
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15%。
一、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
初孵幼虫为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很大。
二、形态特征
成虫:玉米螟成虫体长13―15毫米,体黄色(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
卵:玉米螟卵块由20―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幼虫: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
蛹:玉米螟蛹15―19毫米,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三、发生条件
玉米螟发生的轻重和为害程度与越冬基数、气候、天敌及寄主植物的种类、品种、生育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越冬基数:一般幼虫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卵量和被害率就高。
如果百秆越冬活虫量在50头以下发生轻;在50―100头发生中等;在100头以上幼虫死亡率在10%以下发生较重。
气候条件:温度和湿度影响玉米螟最大,适于玉米螟各虫态发生的温度范围在15―30℃之间、旬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上。
在玉米生长期间温度可以达到要求,这时各地玉米螟发生数量常与当地湿度和降水有密切关系。
春季复苏的越冬幼虫必须咬嚼潮湿的秸秆和吸食雨水,取得足
够的含水食物后才能化蛹。
成虫羽化后,也必须饮水才能正常产卵。
成虫产卵后,卵的孵化、初孵幼虫都要求较高的相对湿度。
调
查统计,相对湿度在25%以下,玉米螟成虫不产卵或极少产卵;相对湿度在40%以上时产卵量增加;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产卵达到高峰;相对湿度在90%时卵的孵化率达100%。
因此5、6月份雨水充足,相
对湿度高,气候温和,常有利于玉米螟的大发生;如果5、6月份干
旱少雨,不利于玉米螟发生。
如果今年5月份降雨日过多、雨量大、气温低、造成越冬幼虫死亡率增加,就抑制了玉米螟的发生危害。
天敌: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虫的寄生蝇、白僵菌、细菌、病毒等。
捕食性天敌有瓢虫、步行虫、草蜻蛉等,都对虫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虫品种:不同品系的玉米对玉米螟抗性强弱不同,玉米螟发
生强弱也不同。
近年研究抗螟玉米品系在心叶期的心叶中含有抗螟素,抑制初龄幼虫的发育,甚至引起死亡。
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心叶期抗虫新品种,对减轻心叶期螟害将起到重要作用。
四、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防治玉米螟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在玉米螟生长的各个时期采取对应的有效防治方法,在全省的各县(市)联防、在全县的个村屯联防,一定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
灭越冬幼虫:在玉米螟冬后幼虫化蛹前期,处理秸秆(烧柴)、机械灭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来压低虫源,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
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越冬幼虫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余的秸秆垛按每立方米2两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喷一个点,喷到垛面飞出白烟(菌粉)即可。
一般垛内杀虫效果可达80%左右。
灭成虫:因为玉米螟成虫在夜间活动,有很强的趋光性,所以设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末结束,晚上太阳落下开灯,早晨太阳出来闭灯。
不但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具有趋光性害虫。
灭虫卵: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内吸收其营养,致使玉米螟卵破坏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灭玉米螟虫卵来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
方法是;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后推10天,就是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时期,约6月末到7月初、隔5天为第二次放蜂期,两次每亩放1.5万头,放2万头效果更好。
灭田间幼虫:可用自制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玉米螟幼虫。
第一,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粉0.5公斤拌过筛的细砂5公斤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白僵菌就寄生在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体内,来杀死田间幼虫。
第二,在心叶末期,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拌50―75公斤过筛的细砂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幼虫,1公顷1.5―2公斤辛硫磷即可。
第三,用自制溴氰菊酯颗粒剂、杀灭菊酯颗粒剂投放在玉米心叶内,每株1―2克。
第四,在玉米心叶期,用超低量电动喷雾器,把药液喷施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杀死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
可用药剂为:40%氧化乐果加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氟氯氰菊酯)。
30%速克毙等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30―50倍液。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