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 鲁 晓 夫 勃 列 日 涅 夫 戈 尔 巴 乔 夫
2013-8-27
一 赫鲁晓夫改革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ХрущевНикитаСергеевич, 1894 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 ,原苏联 领导人。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 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 议主席(1958年--1964年)。美苏核对 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 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 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 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 的行为,引起震惊。1971年9月11日,曾 经叱咤一时、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 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 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 的名字。 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
2013-8-27
斯大林模式在长达半个 多世纪里左右着苏联的发 展。尽管苏联领导人几次 试图改革创新,但始终未 能触及体制的根本痼疾。 而戈尔巴乔夫最后的一剂 “猛药”,最终导致苏联 分崩离析 而瓦解 。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 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 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2013-8-27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原因):
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戈尔巴乔夫出任 苏共中央总书记。
2.内容(措施)
1)经济 2)政治
经济领域 3. 结果: 政治领域 4 评价(失败原因)
2013-8-27
失败
4 评价(失败原因)
1)“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 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改革中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3)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 政局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A、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B、要使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
C、要为工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要把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
2013-8-27
7、赫鲁晓夫改革的深远意义在于 (C )
A.取得一定成效
B.提出了“建成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
C.迈出了苏联经济改革的步伐
D.完全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2013-8-27
8、(2004.广东.)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 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得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在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来自百度文库
2013-8-27
9、戈尔巴乔夫改革跟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最大的不同 是( ) D
但是,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 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 调整。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 失败。
2013-8-27
1)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 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 部改革; 2) 提出的战略目标脱离实际; 3)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4)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 革; 5)党内斗争失败,被迫退出政治舞台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背景、内容、影响,认识苏联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 材料分析,认识苏联改革的措施及影响,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对中国的启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 认识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重点 苏联经济改革的措施、影响 难点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
1953.9-1964.10
2013-8-27
一 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2013-8-27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
2013-8-27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原因: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运用价值规律 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2.内容:
扩大企业的经 营自主权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农业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2013-8-27
从战略核导弹的数量对比看, 1962年美国占有多一倍的优势, 1969年双方已成平手, 1978年,苏联拥有的洲际弹道导弹 和潜射导弹数都超过了美国, 常规武器方面苏联原本就拥有数量优 势,美苏军事实力对比的天平已向苏 联一端倾斜。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 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 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 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 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 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 了!
项目
农 业
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 内容 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 件,要求各地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 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 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 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 畜 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粮食产量比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 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2013-8-27
4、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
• 1)对苏联所处的社 会阶段缺乏正确的统 计,。。。
2)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 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 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 弊病; • 3)后期趋于保守,。。 • 4)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 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
2013-8-27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这时,一个年轻 的面孔浮出水面。莫 斯科新老板戈尔巴乔 夫——年轻、温和且 令人敬畏。
2013-8-27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 巴乔夫 (Михаил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1931年3月2日 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 波尔附近) 他是一位苏联政治家, 从1985年至1991年他是苏 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 了冷战的结束,他于1990年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 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1964年莫斯科版《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2013-8-27
1954年6月27日,苏联科学家建 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邮票)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 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已经 制成由苏联发射成功 。
赫鲁晓夫同肯尼迪握手会面,希望和平共处。他让苏联走向世界。 2013-8-27
1957年11月 7日,前苏联“斯普特 尼克2号”卫星将第一 个试验动物——小狗 “莱伊卡”送上了轨道。
1961年4月12号,人类历史上 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绕 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第一个 进入太空的人。1968年3月27 日,因飞机坠毁去世,留下 妻子和两个幼的女儿。
2013-8-27
3、评价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 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农业、工业);
3、结果
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军备力量大为增长, 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 善。 执政后期,经济发展停滞,80年代经济全 面滑坡。
2013-8-27
他无视70年代末,世界 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坚持计划 经济理论与实践.他被暂时的 繁华表象所迷惑,改革半途而 废了。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 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 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 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 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 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 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 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 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 应当送给敌人……”
2013-8-27
1、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都以失败而 告终,就其实质而言,相同原因是 ( ) D
A B C D 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以重工业为中心,农轻重比例失调 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013-8-27
2 、苏联解体说明了
A B C D 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十月革命的失败 国际共产主义的失败
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
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失败)
2013-8-27
社会主义经
济改革阶段
对苏联解体的认识:
1 苏联解体从根本上说是苏联模式(斯大林模 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2 社会主义国家吸取教训,走上更加健康 的发展道路,如中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从建立到完善,都要 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4 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
(
)
B
2013-8-27
3、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的 问题是( A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B、对斯大林的崇拜有增无减
C、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D、农业全盘集体化,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 有提高
2013-8-27
4、下列对赫鲁晓夫的评价,不正 确的是( B )
A、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 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B、大种玉米运动符合苏联的社会实际
还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 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没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 2013-8-27 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2013-8-27
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 和曲折性。
2013-8-27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指导思想:同: 都改革经济体制的弊端 异:戈尔巴乔夫出民主社会主义 内容:都改革农业、工业等经济领域 赫鲁晓夫重点在农业,勃列日涅夫重点在工业, 戈尔巴乔夫重点在经济体制 结果:都失败了
2013-8-27
探究活动: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与改革的道路?
回顾: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 十月革命 确立政权 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确立阶段 曲是社 折一会 的场主 。深义 必刻建 须的设 不革道 断命路 的,不 探是是 索艰一 改难帆 革的风 实复顺 践杂的 。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 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 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 赫鲁晓夫改革(探索开始)
C、在维持原有的经济体制基础上局部改革
D、农业是其改革的重点
2013-8-27
5、下列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是 (
D )
A、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B、在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
C、推行与美国争霸的外交政策
D、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
2013-8-27
6、从十月革命至20年代,苏俄的经 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 出结论( B )
2013-8-27
1960年10月11日联合国秋季会议上,当时菲律宾大使洛伦 佐〃萨姆朗说苏维埃国家是集中营,赫鲁晓夫非常气愤,用皮 鞋敲打桌子,大骂那个大使是“一个走狗”。
2013-8-27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64年参与推翻赫晓夫的政变,自 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 军事、经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下 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1968 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 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 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 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 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 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 “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 1964.10-1982.11
工 业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 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年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 地被风“刮走了”。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 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2013-8-27
一 赫鲁晓夫改革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ХрущевНикитаСергеевич, 1894 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 ,原苏联 领导人。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 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 议主席(1958年--1964年)。美苏核对 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 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 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 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 的行为,引起震惊。1971年9月11日,曾 经叱咤一时、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 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 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 的名字。 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
2013-8-27
斯大林模式在长达半个 多世纪里左右着苏联的发 展。尽管苏联领导人几次 试图改革创新,但始终未 能触及体制的根本痼疾。 而戈尔巴乔夫最后的一剂 “猛药”,最终导致苏联 分崩离析 而瓦解 。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 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 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2013-8-27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原因):
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戈尔巴乔夫出任 苏共中央总书记。
2.内容(措施)
1)经济 2)政治
经济领域 3. 结果: 政治领域 4 评价(失败原因)
2013-8-27
失败
4 评价(失败原因)
1)“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 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改革中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3)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 政局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A、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B、要使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
C、要为工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要把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
2013-8-27
7、赫鲁晓夫改革的深远意义在于 (C )
A.取得一定成效
B.提出了“建成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
C.迈出了苏联经济改革的步伐
D.完全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2013-8-27
8、(2004.广东.)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 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得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在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来自百度文库
2013-8-27
9、戈尔巴乔夫改革跟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最大的不同 是( ) D
但是,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 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 调整。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 失败。
2013-8-27
1)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 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 部改革; 2) 提出的战略目标脱离实际; 3)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4)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 革; 5)党内斗争失败,被迫退出政治舞台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背景、内容、影响,认识苏联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 材料分析,认识苏联改革的措施及影响,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对中国的启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 认识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重点 苏联经济改革的措施、影响 难点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
1953.9-1964.10
2013-8-27
一 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2013-8-27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
2013-8-27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原因: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运用价值规律 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2.内容:
扩大企业的经 营自主权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农业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2013-8-27
从战略核导弹的数量对比看, 1962年美国占有多一倍的优势, 1969年双方已成平手, 1978年,苏联拥有的洲际弹道导弹 和潜射导弹数都超过了美国, 常规武器方面苏联原本就拥有数量优 势,美苏军事实力对比的天平已向苏 联一端倾斜。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 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 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 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 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 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 了!
项目
农 业
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 内容 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 件,要求各地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 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 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 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 畜 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粮食产量比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 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2013-8-27
4、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
• 1)对苏联所处的社 会阶段缺乏正确的统 计,。。。
2)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 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 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 弊病; • 3)后期趋于保守,。。 • 4)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 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
2013-8-27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这时,一个年轻 的面孔浮出水面。莫 斯科新老板戈尔巴乔 夫——年轻、温和且 令人敬畏。
2013-8-27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 巴乔夫 (Михаил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1931年3月2日 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 波尔附近) 他是一位苏联政治家, 从1985年至1991年他是苏 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 了冷战的结束,他于1990年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 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1964年莫斯科版《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2013-8-27
1954年6月27日,苏联科学家建 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邮票)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 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已经 制成由苏联发射成功 。
赫鲁晓夫同肯尼迪握手会面,希望和平共处。他让苏联走向世界。 2013-8-27
1957年11月 7日,前苏联“斯普特 尼克2号”卫星将第一 个试验动物——小狗 “莱伊卡”送上了轨道。
1961年4月12号,人类历史上 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绕 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第一个 进入太空的人。1968年3月27 日,因飞机坠毁去世,留下 妻子和两个幼的女儿。
2013-8-27
3、评价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 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农业、工业);
3、结果
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军备力量大为增长, 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 善。 执政后期,经济发展停滞,80年代经济全 面滑坡。
2013-8-27
他无视70年代末,世界 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坚持计划 经济理论与实践.他被暂时的 繁华表象所迷惑,改革半途而 废了。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 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 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 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 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 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 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 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 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 应当送给敌人……”
2013-8-27
1、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都以失败而 告终,就其实质而言,相同原因是 ( ) D
A B C D 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以重工业为中心,农轻重比例失调 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013-8-27
2 、苏联解体说明了
A B C D 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十月革命的失败 国际共产主义的失败
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
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失败)
2013-8-27
社会主义经
济改革阶段
对苏联解体的认识:
1 苏联解体从根本上说是苏联模式(斯大林模 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2 社会主义国家吸取教训,走上更加健康 的发展道路,如中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从建立到完善,都要 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4 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
(
)
B
2013-8-27
3、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的 问题是( A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B、对斯大林的崇拜有增无减
C、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D、农业全盘集体化,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 有提高
2013-8-27
4、下列对赫鲁晓夫的评价,不正 确的是( B )
A、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 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B、大种玉米运动符合苏联的社会实际
还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 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没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 2013-8-27 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2013-8-27
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 和曲折性。
2013-8-27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指导思想:同: 都改革经济体制的弊端 异:戈尔巴乔夫出民主社会主义 内容:都改革农业、工业等经济领域 赫鲁晓夫重点在农业,勃列日涅夫重点在工业, 戈尔巴乔夫重点在经济体制 结果:都失败了
2013-8-27
探究活动: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与改革的道路?
回顾: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 十月革命 确立政权 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确立阶段 曲是社 折一会 的场主 。深义 必刻建 须的设 不革道 断命路 的,不 探是是 索艰一 改难帆 革的风 实复顺 践杂的 。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 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 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 赫鲁晓夫改革(探索开始)
C、在维持原有的经济体制基础上局部改革
D、农业是其改革的重点
2013-8-27
5、下列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是 (
D )
A、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B、在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
C、推行与美国争霸的外交政策
D、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
2013-8-27
6、从十月革命至20年代,苏俄的经 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 出结论( B )
2013-8-27
1960年10月11日联合国秋季会议上,当时菲律宾大使洛伦 佐〃萨姆朗说苏维埃国家是集中营,赫鲁晓夫非常气愤,用皮 鞋敲打桌子,大骂那个大使是“一个走狗”。
2013-8-27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64年参与推翻赫晓夫的政变,自 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 军事、经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下 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1968 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 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 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 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 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 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 “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 1964.10-1982.11
工 业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 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年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 地被风“刮走了”。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 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