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合集下载

眩晕康复指导

眩晕康复指导

眩晕的养生康复指导
一、康复辩证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至不能站稳,或兼见恶心,呕吐,汗出,,昏倒等症状。

二、饮食原则
宜定时定量,忌暴饮暴食和食肥甘厚味,或过咸伤肾之品,戒烟酒。

三、运动原则
眩晕严重时,不能起床活动,需卧床休息,眩晕缓解后,还需休息一段时间,起坐动作不宜太快,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弯腰等动作,行走时可用拐杖扶持。

四、药膳指导
1.风痰上扰证:宜食祛风化痰,健脾和胃之品,如天麻、大枣、生姜,赤豆茯苓粥、陈皮薏米粥等;
2.肝火上炎证:宜食平肝潜阳,清火息风之品,如枸杞桑菊茶、菊花粥、鲜芹菜汁;
3.肾精不足证:宜食黑芝麻粉、枸杞炒腰花或肉苁蓉、鹿茸杞子汤等。

五、外治疗法
1.有高血压病史者者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

2.积极治疗原发病证,如高血压、贫血、滑精、脑部病变,及早消
除眩晕病证。

眩晕的辨证施膳
一、肝火上炎:(忌食动物内脏、公鸡、戒饮酒)
1.枸杞桑菊茶
2.菊花粥
3.鲜芹菜汁
二、气血亏虚:宜食补益气血之品
1.瘦肉红枣汤
2.党参山药粥
3.薏米红枣煲瘦肉
4.人参煲瘦肉
三、肾精不足:
1.黑芝麻粉
2.枸杞炒腰花或肉苁蓉
3.鹿茸杞子汤
四、痰淤阻窍:宜食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之品
1.绿豆煲瘦肉 2.当归、生姜 3.陈皮、大枣
五、风痰上扰:宜食祛风化痰健脾和胃之品
1.天麻 2.生姜 3.大枣 4.赤豆茯苓粥 5.陈皮薏米粥
六、阴虚阳亢:宜食镇肝息风、滋阴潜阳之品
1.鲜芹菜
2.枸杞叶
3.天冬元参冲茶。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一,眩晕的辩证施护1,肝阳上亢的症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数。

(1)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低盐,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如芹菜、萝卜、海带、花菜及海参、紫菜等,并可多吃些水果作为辅助食品。

忌食辛辣、动物内脏及动风滞气之品如葱、蒜、洋葱、辣椒、猪肚、猪头肉、公鸡、虾蟹等。

食疗方:菊花粥、芹菜凉拌海带。

(2)注意观察患者眩晕、头痛、情绪、睡眠、舌苔、脉象等变化。

⑶配合针刺风池、太冲、合谷、肝俞等穴,予以重刺激、泻法;头昏胀痛者,可予以冷毛巾外敷额头,或每晚用温泡足30-60分钟,以助安睡。

⑷中医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汤药宜早晨空腹时稍凉服。

⑸康复指导:高血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脚低位。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忌解大便时用力过度,以防中风。

2, 痰浊中阻的症候:眩晕耳鸣,头昏如裹,甚至视物旋转欲倒,胸脘痞闷,哎恶痰涎,食少多寐。

舌苔白腻,脉濡滑。

⑴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之品。

可食薏苡仁、赤小豆、山楂、黄瓜、西红柿等燥湿化痰之品;素体肥胖者应适当控制饮食,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期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给予素半流饮食;还可配合食疗,常食荷叶粥、薏苡仁冬瓜粥等,可用陈皮泡水代茶饮。

⑵注意观察患者眩晕、头痛、情绪、睡眠、舌苔、脉象等变化。

⑶配合针刺内关、丰隆、解溪、中脘等穴位,给予强刺激,用泻法。

⑷中医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汤药宜热服,宜少量多次频服,并可服药前口含生姜片,或服少许姜汁。

⑸康复指导:呕吐严重者应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病室清洁。

3气血亏虚的症候: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⑴加强食补,宜选择补益气血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大枣、胡桃等,忌食生冷。

脾胃功能好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如猪肝、鸡蛋、红枣、核桃、桂圆等,避免过量。

眩晕的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的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的中医护理方案简介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指的是周围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的感觉,伴有头晕、不稳定感或摇晃感。

中医认为眩晕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或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案来缓解眩晕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1. 食疗调理食疗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调理各种疾病。

对于眩晕患者来说,适当的食疗可以帮助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气血运行。

一些适宜的食物包括:•陈皮:陈皮有理气、消食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眩晕症状。

•香蕉:香蕉富含维生素B6和钾,可以帮助调理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眩晕感。

•醋:适量的醋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

2. 中草药调剂中草药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眩晕患者,中草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缓解经络阻滞来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草药:•当归:当归有活血调经的作用,适用于眩晕症状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患者。

•仙鹤草:仙鹤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眩晕症状伴有口舌生疮的患者。

•丹参:丹参可以活血化瘀,适用于眩晕症状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患者。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来调整脏腑功能。

对于眩晕患者,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可以缓解头晕和眩晕症状。

•风池穴:位于颈椎第一椎骨两侧,可以缓解头晕和颈椎不适引起的眩晕。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3指宽的地方,可以缓解眩晕伴有胃脘不适的症状。

4. 气功调理气功是中医常用的保健方法之一,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理气血运行。

对于眩晕患者,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气功练习:•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缓慢连贯的运动,可以帮助调整身体的平衡感,缓解眩晕症状。

•气功腹式呼吸:坐于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用鼻子吸气,然后用嘴巴吐气,重复数次,可以缓解眩晕症状。

5. 心理调控中医强调身心的统一,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对于眩晕患者,以下是一些心理调控方法:•放松练习: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放松练习来减少焦虑和紧张。

眩晕中医药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晕中医药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晕中医药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晕中医药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病位在肝、肾、脾。

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一、康复指导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气血亏需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2.病情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防跌仆;轻症可闭目养神,减少活动。

卧床者要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大便通畅。

3.若眩晕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闭目养神;缓解后,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严重者需要有人搀扶。

4.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不良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5.对眩晕较重,心烦,焦虑者,介绍相关疾病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6.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

二、健康教育
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

2.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5.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眩晕中医护理措施

眩晕中医护理措施

眩晕中医护理措施
简介
眩晕是指人在没有任何旋转或运动的情况下感到头晕或世界在旋转的错觉。

中医认为,眩晕是由于气血不足、津液失调、脏腑功能障碍等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中医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缓解眩晕症状。

中医护理措施
1. 调理饮食:中医认为,饮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眩晕患者应注意饮食平衡,避免过食辛辣、油腻食物和过量咖啡因。

适量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有助于增加营养和调理身体。

2. 心理调适:眩晕症状往往会引起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中医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心理抵抗力。

3. 中药调理:中医药对眩晕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护士可以选择一些适宜的中药,如天麻、白芍、川芎等,用于调理气血、安神止晕。

4.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对眩晕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针灸可以调整气血循环,缓解眩晕不适感。

5. 良好生活惯:中医强调良好的生活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眩晕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暴露在电子屏幕前。

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活力。

注意事项
- 中医护理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 如出现眩晕症状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以获得更详细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一些眩晕中医护理的常见措施,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眩晕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晕康复与健康指导

针灸科
眩晕康复与健康指导
1.疾病预防指导
眩晕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病等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果调理不当可加重病情。

2.合理饮食、加强营养
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食肥甘甜腻、辛辣刺激等助火生痰之品,如公鸡肉、猪头肉、海产品等,少吃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鸭蛋等,禁烟酒。

可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钾、镁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西红柿、洋葱、茄子等以助降脂,保护血管。

3.预防感染
根据病情和活动耐力进行适当的活动,如太极、散步、八段锦、健身操,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但需避免劳累,做好防寒保暖。

注意个人卫生;室内宜通风,室温保持在20℃左右,以减少出汗,嘱病人多饮水,补充水分。

4.病情监测指导
①密切观察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监测血压的变化。

②如果患者头痛加重、血压升高者宜卧床休息,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③视物旋转者可闭目养神,床铺避免晃动,加以床挡保护,防止跌仆。

5.情志调理
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予以耐心细致的开导。

分心移情,自我放松,如听轻音乐、种植花草、烹饪、棋艺等以达到怡养心神,舒畅情志,改变不良习性。

帮助患者调整心理健康水平,指导患者自我调解,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6.治疗指导
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不能随意更改、终止服药或自行购药服用。

定期监测出、凝血时间等。

眩晕中医药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晕中医药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晕中医药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眩晕的概念眩晕是指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晃、晃动、倾斜或不稳定的感觉,伴随恶心、呕吐、出汗、畏光、耳鸣、听力下降、失衡等症状。

眩晕可因不同原因引起,如内耳障碍、颈椎病、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眩晕的中医药特色康复中医认为,眩晕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和“脾虚湿重”。

因此,在中医药特色康复中,要注重补脾燥湿、活血化瘀、安神定志。

补脾燥湿脾主运化,主要功能是转化水谷精微为气血,若脾虚,则会出现湿重。

中医药特色康复中可选用黄酒煮姜或药材如山萸肉、砂仁、陈皮等,以健脾化湿。

活血化瘀血液循环不畅,易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引发眩晕等症状。

中医药特色康复中可选用红花、桃仁、丹参等药材活血化瘀,调节血液循环。

安神定志眩晕伴随的不适感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影响心神安宁。

中医药特色康复中可选用柿蒂、茯神、酸枣仁等药材安神定志,调整情绪。

健康指导除了中医药特色康复外,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也对预防和治疗眩晕有一定的作用。

饮食眩晕病人要有规律饮食,定时进食,控制摄入脂肪、胆固醇等高热量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白肉鱼类等的摄入量,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食用。

生活生活中,眩晕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造成疲劳,多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眩晕。

小结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在中医药特色康复中,要注重补脾燥湿、活血化瘀、安神定志。

除了中医药特色康复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对预防和治疗眩晕有一定的作用。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帮助。

眩晕中医治疗常规

眩晕中医治疗常规

眩晕中医治疗常规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内耳问题、
血液循环问题或神经系统紊乱等。

中医提供了一些治疗眩晕的常规
方法,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治疗策略。

中医治疗常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辨证施治:中医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辨证施治是根据中医理论
进行的,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恢复身体的平衡。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眩晕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在特
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可以调节体内的能量流动和血液循环,
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3. 中药治疗:中药在治疗眩晕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医师会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开出适当的中药方剂,以调理身体、补充营
养和改善症状。

4. 调整生活方式:中医也强调调整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治疗眩
晕的重要性。

这包括养成规律的作息惯、饮食调理、适度的运动和
避免过度疲劳等。

5. 心理疏导:眩晕症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精神状态受到影响。

中医在治疗过程中也会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以增强
治疗效果。

总结而言,眩晕中医治疗常规包括辨证施治、针灸疗法、中药
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疏导。

它们结合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眩晕患者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注意:以上为一般性建议,每个病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请在接受任何治疗前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眩晕中医护理指南

眩晕中医护理指南

眩晕中医护理指南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给人带来头晕、眼花、恶心、晕倒等不适感。

中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来处理眩晕问题。

下面是一些中医护理指南,可以帮助缓解眩晕症状并促进康复。

中医诊断中医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来判断眩晕的类型和病因。

常见的眩晕类型包括顶后眩晕、脊颈型眩晕、内耳病性眩晕等。

中医会根据不同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中药在眩晕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经典的中药方剂如天麻钩藤饮、四逆汤等能够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起到缓解眩晕症状的作用。

中医会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

食疗调理食疗在眩晕的护理中也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补充体内所需的营养,调理脾胃功能,从而改善眩晕症状。

一些适宜的食物如山药、陈皮、枸杞等具有养阴清热、调理气血的作用。

穴位按摩中医经络理论指出,人体有许多穴位与眩晕症状相关联。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刺激经络的流通,调节气血的运行,缓解眩晕不适。

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穴、足三里等。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 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中医护理指南,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来决定。

请在接受治疗前咨询专业中医医生。

以上是眩晕中医护理指南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进一步疑问或需要个性化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目录一、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二、眩晕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三、呕吐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四、头痛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五、咳嗽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六、便秘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七、不寐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八、中风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九、消渴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十、胸痹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十一、郁证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1.生活起居护理1)原则顺应四时,平衡阴阳;环境适宜,慎避时邪;起居有常,劳逸适度2)方法(1)环境护理环境安静整洁;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要适宜(2)睡眠护理顺应四时阴阳调睡眠,采取合适的睡眠护理措施,保证充足而适当的睡眠时间。

睡眠促进和宜忌,卧具要舒适,必要时采取药枕,睡前神宜定,可以静坐、散步、听舒缓音乐,忌剧烈运动。

睡前不宜饱食,忌大量饮水。

(3)衣着护理春季慎避风寒;夏季养阳护阴;秋季慎寒凉;冬季防寒保暖。

(4)活动与休息护理避免久视;避免久立;避免久行;避免久卧;避免久坐;避免神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休息保养多样化。

2.情志护理1)原则诚挚体贴;一视同仁;因人施护;避免刺激2)方法说理开导;释疑解惑;宣泄解郁;移情异性;以情胜情;顺情从欲;暗示法3)预防方法清净养神;保持乐观;平和七情3.饮食调护1)原则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辩证施食;辩病施食2)饮食调护要求饮食有节;饮食平衡;饮食须洁:饮食清淡;合理烹制;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3)辩证施食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1)辩证施膳必须考虑个人的体质特点,例如形体肥胖之人多痰湿,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体消瘦之人多阴虚血亏津少,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品。

(2)春季万物始动、阳气发越,此时要少吃肥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多食清淡之菜蔬、豆类及豆制品;(3)夏季炎热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绿豆、西瓜、鸭肉等;(4)虚证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5)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实证的证候,给予各种不同的祛除实邪的食疗食品,如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6)寒性病证,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7)热性病证,给予寒凉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

眩晕的中医特色护理

眩晕的中医特色护理

眩晕的中医特色护理症状护理:1、眩晕发作时应立即平卧,头部稍抬高。

2、眩晕伴血压增高的患者应定时检测血压。

3、眩晕伴呕吐时可指压合谷、内关穴。

4、颈椎病眩晕者应选择低枕睡眠,避免深低头动作。

饮食护理:宜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

服中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

2、眩晕伴呕吐者宜凉服并少量频服。

3、气血亏虚与肾精不足者宜饭前温服。

情志护理:1、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学会自我调控,可选择听音乐,散步,聊天等方式舒缓情志。

3、减少不良情绪刺激。

健康指导:1、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行动宜缓慢,不可突然改变体位。

2、眩晕自救:眩晕发作时,可就地坐下或立刻卧床休息,避免跌伤。

3、定期复诊。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特色护理症状护理:1、急性期应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耳穴压豆。

2、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等。

饮食护理:饮食有节,富有营养。

多食水果蔬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药使用护理:1、用药期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外用中药时应观察局部皮肤有无不良反应。

3、中药泡洗时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为38—43℃,每次15—40分钟。

情志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1、戒烟,保持大便通畅,慎起居,控制体重,睡木板床,纠正不良体位。

2、功能锻炼,遵医嘱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肢体功能,避免做强烈弯腰或负重活动。

3、定期复诊。

胸痹的中医特色护理症状护理:1、胸痛发作时应卧床休息,伴胸闷、气促者取半卧位。

2、遵医嘱给药及氧气吸入。

3、指压穴位止痛。

常用穴:内关,心俞,膻中,合谷。

4、便秘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定时定量,勿过饱、过饥,忌食肥甘油腻,辛辣之品,戒烟酒、浓茶。

服中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热服。

2、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眩晕病,因风阳上扰、痰浊上扰,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脾、肾。

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考本病。

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眩晕等情况。

(2)了解患者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情况。

(3)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4)中医证型:①肾气亏虚证。

证侯:腰脊酸痛(外伤性除外),胫酸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②痰瘀互结证。

证候;头重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

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癌斑、瘀点,脉涩。

③肝火亢盛证。

证侯: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

④阴虚阳亢证。

证候: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

(3)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适当运动以利气血运行。

(4)加强基础护理,防跌倒、坠床等意外。

(5)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眩晕等情况。

②发生头痛、呕吐、视物模糊、言语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6)给药护理:①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效果及反应。

②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

(7)饮食护理:①饮食应低盐低脂,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

②戒烟酒、浓茶、咖啡,忌食辛辣、油炸、肥甘之品。

③避免过饥过饱,饮食有节。

(8)情志护理:①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从而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②针对肝火亢盛、情绪易激动者,讲明情绪激动对疾病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控制。

眩晕的中医特色治疗

眩晕的中医特色治疗

眩晕的中医特色治疗“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本病为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脑梗死、高血压、低血压、美尼尔病、脑动脉硬化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

中医辨证后从平肝潜阳、清火熄风、补益气血、调养心脾、滋养肝肾、填精益髓、化痰祛湿、健脾和胃、祛瘀活血通窍等方面施治,疗效显著。

此外,中医学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特色疗法:1. 温针、电针疗法针灸治疗以疏通局部经络与气血为总的治疗原则,将辨证取穴与辨经取穴相结合。

辨证准确,针刺到位,配合电针可取得良好效果。

2.耳穴埋豆疗法采用中药王不留行埋于探查的耳穴压痛点,加以固定并刺激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功能及机体内分泌系统,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如眩晕的病人可以取肝阳、脑干、内耳、枕、额等穴位。

3.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有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这双重治疗作用。

经皮吸收药物,可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还可避免胃肠刺激。

穴位贴敷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是一种较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

4.手法复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常表现为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及恶心、呕吐、心慌等症。

颈椎病患者、神经内科患者眩晕表现与此相似,不易区别。

治疗上手法复位效果良好。

眩晕的预防调护: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保持情绪稳定,防止七情内伤;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有节,避免肥甘过咸,戒烟戒酒;发病严重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突然、剧烈的体位改变和头颈部运动。

眩晕缓解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眩晕康复操的功能锻炼。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精华】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精华】

眩晕中医护理常规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

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肝、肾、脾。

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一)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

(二)生活自理能力。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辨证:风阳上扰证、痰浊上蒙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2 、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五)情志护理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六)临证(症)施护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

2、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

三、健康指导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

2、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和纵欲过度。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5、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6、有高血压病史者要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中医养生保健(眩晕患者的护理调摄要点)

中医养生保健(眩晕患者的护理调摄要点)

中医养生保健(眩晕患者的护理调摄要点)1.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主要针对前庭及小脑功能的康复锻炼,包括坐位转头平衡法、直行转头转身平衡法等康复锻炼,掌握循序渐进及保护原则,避免摔跤。

(1)闭目直立:闭上双眼,双脚并拢直立,站立1min,如果能够平稳站立,就改为单足站立,持续站立半分钟以上。

(3)退步试验:闭目前进5步,后退5步,前庭功能不正常者前进时偏向患侧,后退时偏向健侧,如此反复进退5次。

(3)疾病宣教:正确认识疾病常识,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避免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2.情志调理(1)沟通:用语言疏导法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指导其进行自我情绪控制。

(2)移情易志:用移情易志法(通过戏娱、音乐等手段或设法培养患者某种兴趣、爱好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调节其心境情志,使之闲情怡志)稳定患者情绪,可采用看书读报、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抑郁或心烦焦虑感。

因眩晕出现情绪抑郁焦虑感时,可使用安神静志法(采用静志安神,清心静养的心理疗法,帮助患者自觉地戒除恼怒,调和情志,不为某些症状而惶惶不安,忧虑不宁,恬淡无求,顺从自然,心情舒畅)。

(3)社会支持:取得家庭社会理解,鼓励家属陪伴以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4)食疗调理:患者病情不同,中医食疗调理的方法也不同。

如患者由痰湿困脾、脾虚湿蕴引起,可通过健脾化湿的食物缓解(如山药、大枣);因情绪急躁引起患者可通过薄荷叶清肝明目;肝阳上亢患者,需少饮酒、少吸烟,饮食清淡,保证充足的睡眠;贫血或糖尿病患者需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和控制糖摄入,防止眩晕复发。

当然还有一些持续性眩晕的病人,能够服用中药的,通过中药、穴位注射、耳穴贴敷综合治疗,使一些疑难的眩晕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救治。

所以如果得了眩晕病,需要诊断明确,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通过纯中医的疗法,即可解除痛苦。

眩晕病中医保健指导

眩晕病中医保健指导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病是老年最常见的疾病,可由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以及痰阻中阻、瘀血阻络等原因所致。

前人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等,均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眩晕多系本虚标实,实指风、火、痰、瘀,虚则阴虚血少精亏。

其病变脏腑以肝、脾、肾为重点,三者之中又以肝为主。

01预防调护(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防止七情内伤。

(2)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

(3)忌暴饮暴食,忌过食肥甘厚味或过咸伤肾之品,尽可能戒除烟酒。

(4)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气功等。

(5)中年以上,肝阳引起眩晕,病情严重时可卒然晕倒,有发展为中风的可能,故应及时防治眩晕。

(6)眩晕轻者可适当休息,不宜过度疲劳。

眩晕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减少头部晃动,切勿摇动床架,症状缓解后方可下床活动,动作宜缓慢,防止跌倒。

(7)自我监测血压,如实做好记录,以供临床治疗参考。

02药膳指导(1)天麻炖猪脑:天麻10克,猪脑1个洗净,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食。

用于治肝阳上亢眩晕。

(2)五月艾煮鸡蛋:五月艾生用45克,黑豆30克,鸡蛋2个,加水共煲熟服食。

用于治血虚眩晕。

(3)羊头黄芪汤:羊头1个(包括羊脑),黄芪20克,水煎服食。

用于治肾精不足眩晕。

03降压保健操降压保健操根据中医“平肝熄火”的理论,对太阳、百会、风池等相关经络穴位,加以按摩,可解除小动脉痉挛,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作用。

每天持续做2至3遍,大约10分钟,简单易行,效果明显,按摩时穴位要准确,以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可达到降血压、醒神清脑、镇痛、宽胸、安神等功效,使血压保持稳定。

中医治疗眩晕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眩晕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眩晕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眩晕症的方法主要是从病因入手,通过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来改善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
1. 艾灸疗法:艾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循环,缓解眩晕症状。

通常在头部、颈部、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

2. 针灸疗法: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眩晕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风池、印堂、足三里等。

3. 中药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中医会使用不同的中药方剂来调理身体。

常用的中药有白术、黄芪、当归、川芎等,可以改善气血不足、肝肾阴虚等症状。

4.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食物具有药性,通过调理饮食可以改善眩晕症状。

常见的饮食调理方法有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等。

此外,中医还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其他方法,如推拿按摩、气功、理疗等,以达到调节身体功能,改善眩晕症状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眩晕症的方法必须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因此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

眩晕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健康指导PPT课件

眩晕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健康指导PPT课件
眩晕症状加剧。
04 饮食调养与健康指导
饮食原则及禁忌事项
饮食原则
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过于油腻、辛 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禁忌事项
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盐、高糖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 ,患者应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推荐食物和菜谱
推荐食物
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等富含优 质蛋白质的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以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粗粮 以补充膳食纤维。
按时按量服药
根据医生嘱咐,按时按量 服用药物,确保治疗效果 。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
针灸疗法
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
耳穴压豆
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耳部特定穴位,通过刺激 耳部穴位达到治疗眩晕的效果。
推拿按摩
运用推拿按摩手法,舒缓颈部肌肉紧张,改 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眩晕症状。
02
根据患者性格、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减轻眩晕
症状。
饮食调养
03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如益气养血、滋
阴降火等。
辨证施护原则
风火上扰型
表现为眩晕、头痛、面红目赤 等,护理时应保持病室安静、
光线柔和,避免刺激。
痰浊中阻型
表现为眩晕、头重如裹、胸闷 恶心等,护理时应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饮食宜清淡化痰。
眩晕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健康指导
汇报人:xxx 2024-02-21
目录
• 眩晕概述与中医认识 • 中医护理原则与方法 • 日常生活起居调整建议 • 饮食调养与健康指导 • 运动锻炼与康复训练建议 • 心理护理与社交互动支持
01 眩晕概述与中医认识
眩晕定义及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
健康指导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一,眩晕的辩证施护
1,肝阳上亢的症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
加重,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数。

(1)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低盐,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如芹菜、萝卜、海带、花菜及海参、紫菜等,并可多吃些水果作为辅助食品。

忌食辛辣、动物内脏及动风滞气之品如葱、蒜、洋葱、辣椒、猪肚、猪头肉、公鸡、虾蟹等。

食疗方:菊花粥、芹菜凉拌海带。

(2)注意观察患者眩晕、头痛、情绪、睡眠、舌苔、脉象等变化。

⑶配合针刺风池、太冲、合谷、肝俞等穴,予以重刺激、泻
法;头昏胀痛者,可予以冷毛巾外敷额头,或每晚用温泡足
30-60分钟,以助安睡。

⑷中医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汤药宜早晨空腹时稍凉服。

⑸康复指导:高血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脚低位。

保持
大便通畅,便秘者忌解大便时用力过度,以防中风。

2, 痰浊中阻的症候:眩晕耳鸣,头昏如裹,甚至视物旋转欲倒,胸脘痞闷,哎恶痰涎,食少多寐。

舌苔白腻,脉濡滑。

⑴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之品。

可食薏苡仁、赤小豆、山楂、黄瓜、西红柿等燥湿化痰之品;素体肥胖者应适当控制饮食,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期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给予素半流饮食;还可配合食疗,常食荷叶粥、薏苡仁冬瓜粥等,可用陈皮泡水代茶饮。

⑵注意观察患者眩晕、头痛、情绪、睡眠、舌苔、脉象等变化。

⑶配合针刺内关、丰隆、解溪、中脘等穴位,给予强刺激,用泻法。

⑷中医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汤药宜热服,宜少量多次频服,并可服药前口含生姜片,或服少许姜汁。

⑸康复指导:呕吐严重者应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病室清洁。

3气血亏虚的症候: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⑴加强食补,宜选择补益气血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大枣、胡桃等,忌食生冷。

脾胃功能好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如猪肝、鸡蛋、红枣、核桃、桂圆等,避免过量。

食疗方:莲子红枣粥、黄芪粥、茯苓粥。

⑵注意患者精神及眩晕、乏力、面色、睡眠、舌苔、脉象等变化。

⑶配合针刺气海、关元、足三里、百会、脾俞等穴位。

⑷中医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为法,方药归脾汤加减。

汤药宜饭前温服。

⑸康复指导:注意休息,不宜劳累,做好保暖工作,防止感受外邪。

4,肾精不足的症候: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脉细弱。

或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⑴饮食宜富有营养,偏阴虚者宜食甲鱼、淡菜、黑木耳、银耳等滋养补品,食疗方:黑芝麻捣碎煮粥,或桑椹、枸杞煮粥食用;偏阳虚者宜食萝卜、胡桃、芋头、扁豆、山药、无花果、芒果、榴莲、羊肉、鹿肉、狗肉等温补之品,食疗方:核桃仁炒韭菜、参茸鸡肉汤(高丽参、鹿茸、鸡肉)。

忌食煎炸及辛辣之品,禁烟酒。

⑵注意患者精神、眩晕、睡眠、记忆力、腰酸、舌苔、脉象等变化。

⑶中医治法偏阴虚者滋养肝肾,益精填髓,方药左归丸加减;偏阳虚者补肾助阳,方药右归丸加减。

汤药宜饭前温服。

⑷康复指导:注意生活调摄,节房事,少用脑,可配合气功锻炼,动静结合,以利早日康复。

二,病室要求:病室安静,光线柔和,有畏光症状者,颜色以暗绿色为佳。

三,情志护理: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绪,劝慰患者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保持情绪乐观平静,减轻焦虑情绪,以配合药物治疗。

四,中医特色治疗
1,气功疗法:基本原则是放松,入静和沉气。

方法是全身松驰、姿态自然、思想安定、心平气和,排除杂念,然后在意识引导下,气沉“丹田”,调整呼吸、思想集中,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可达效果。

2,磁疗:解除小血管痉挛而使血压下降,常用穴位有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内关、涌泉等。

3,药枕疗法:野菊花500克、红花100克、薄荷200克、冬桑叶、辛荑、冰片各50克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

适用于肝阳上亢扫致的眩晕。

4,填脐疗法:黄芪、五味子各10克,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天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续3-5天,适用于气血亏虚之眩晕。

5,敷涌泉法:吴茱萸20克,肉桂2克,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适用于肾精不足之眩晕。

五,出院指导
1,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2,饮食总原则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肥胖者及高血压患者注意控制体重。

3,避免过劳,适量进行体育运动,如慢步走,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时间不宜在清晨6-9时,不宜从事高空作业,避免游泳乘船,及各种旋转幅度大的动作。

4,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行动家缓慢,不可突然改变体位,定期监测血压。

5,指导患者选择听音乐、散步、聊天等方式舒缓情志。

6,眩晕发作时可闭目就地坐下或立刻卧床休息,避免跌伤,并随携带自救卡。

7,定期复诊,若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及时就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