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PCB时元器件的布局
PCB板布线技巧
PCB板布线技巧1.合理规划布局:在开始布线之前,应该先对PCB板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要根据电路的功能和信号传输的需求,将元器件和功能块合理地部署在PCB板上。
在布置元器件时,应该注意使信号路径尽可能的短,并保持良好的信号完整性。
2.地线和电源线设计:地线和电源线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信号线。
在布线时,要保证地线和电源线的宽度足够大以承受电流负载,并且要尽量减小地线和电源线的阻抗。
此外,还需要注意地线和电源线之间的间距,以避免相互干扰。
3.运用差分信号线:对于高速传输信号线,可以采用差分信号线布线。
差分信号线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减小信号线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
在布线时,应保持差分信号线的长度相等,并保持一定的间距,以避免互相干扰。
4.控制信号和高频信号的布线:对于控制信号和高频信号,布线时需要格外注意。
控制信号线应尽量和地线分开,以减小相互干扰的可能性。
对于高频信号线,应尽量避免走直线,而是采用更曲折的布线方式,以减小信号的辐射和串扰。
5.设计适当的信号地方向:在布线时,需要合理地选择信号的走向。
对于高频信号和运放信号,应尽量避免穿越整个板子。
信号线的走向应避免和其他高频信号和电源线相交,以减小相互干扰的可能性。
6.控制阻抗匹配:在布线中,要注意保持信号线的阻抗匹配。
如果信号线的阻抗不匹配,会导致信号的反射和损耗,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和质量。
通过控制信号线的宽度和间距,可以实现阻抗的匹配。
7.确保信号完整性:在布线时,需要注意信号的完整性。
可以通过增加电容和电感等元器件来实现信号的滤波和隔离,以减小干扰和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采用差分对地布线来降低信号的串扰。
8.注意电流回路:在布线时,需要特别关注电流回路的设计。
电流回路的布线需要注意回路的完整性,避免出现回路断开或者电流集中在其中一小段线路上的情况,从而引起电压降低和电流过载的问题。
以上就是PCB板布线的一些技巧。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设计要求和特性进行合理的布线设计,从而实现电路性能和可靠性的最优化。
PCB设计指南
PCB设计指南1、微调您的元件布置PCB布局过程的元件放置阶段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需要对电路板上可用的主要元器件进行战略性考虑。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具有挑战性,但您放置电子元件的方式将决定您的电路板的制造难易程度,以及它如何满足您的原始设计要求。
虽然存在元件放置的常规通用顺序,如按顺序依次放置连接器,印刷电路板的安装器件,电源电路,精密电路,关键电路等,但也有一些具体的指导方针需要牢记,包括:取向 - 确保将相似的元件定位在相同的方向上,这将有助于实现高效且无差错的焊接过程。
布置 - 避免将较小元件放置在较大元件的后面,这样小元件有可能受大元件焊接的影响而产生装贴问题。
组织 - 建议将所有表面贴装(SMT)元件放置在电路板的同一侧,并将所有通孔(TH)元件放置在电路板顶部,以尽量减少组装步骤。
最后还要注意的一条PCB设计指南 - 即当使用混合技术元件(通孔和表面贴装元件)时,制造商可能需要额外的工艺来组装电路板,这将增加您的总体成本。
良好的芯片元件方向(左)和不良的芯片元件方向(右)良好的元件布置(左)和不良元件布置(右)2、合适放置电源,接地和信号走线放置元件后,接下来可以放置电源,接地和信号走线,以确保您的信号具有干净无故障的通行路径。
在布局过程的这个阶段,请记住以下一些准则:1)、定位电源和接地平面层始终建议将电源和接地平面层置于电路板内部,同时保持对称和居中。
这有助于防止您的电路板弯曲,这也关系到您的元件是否正确定位。
对于给IC供电,建议为每路电源使用公共通道,确保有坚固并且稳定的走线宽度,并且避免元件到元件之间的菊花链式电源连接。
2)、信号线走线连接接下来,按照原理图中的设计情况连接信号线。
建议在元件之间始终采取尽可能短的路径和直接的路径走线。
如果您的元件需要毫无偏差地固定放置在水平方向,那么建议在电路板的元件出线的地方基本上水平走线,而出线之后再进行垂直走线。
这样在焊接的时候随着焊料的迁徙,元件会固定在水平方向。
pcb元器件间距规则
PCB元器件间距规则1. 介绍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连接和支持电子组件。
在设计PCB时,元器件的布局和间距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PCB元器件间距规则的相关内容。
2. PCB元器件间距规则的重要性在PCB设计中,合适的元器件间距可以确保电路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几个重要原因:2.1 防止短路适当的元器件间距可以避免相邻元器件之间发生短路。
如果两个引脚之间的距离过小,可能会导致引脚之间发生接触,从而引起短路现象。
2.2 确保信号完整性合理的元器件布局可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损耗。
通过保持足够的间距,可以降低信号串扰、互相干扰等问题,确保信号完整性。
2.3 提高散热效果适当的元器件间距有助于散热。
当元器件之间的间距过小时,可能会导致散热不良,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寿命。
3. PCB元器件间距规则在PCB设计中,有一些常见的规则和准则可以用来确定元器件之间的间距。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规则:3.1 最小间距规则最小间距规则指定了相邻元器件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这个值通常由PCB制造商给出,以确保电路板能够顺利生产和组装。
如果将两个元器件放得太近,可能会导致制造和组装上的问题。
3.2 安全区域规则安全区域规则指定了在元器件周围应该保留多少空白区域。
这些空白区域可以用来放置焊接、连接线或其他必要的结构。
通过遵守安全区域规则,可以确保PCB制造和组装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损坏。
3.3 差分对间距规则差分对是指一对相互关联的信号线(如差分信号)。
为了确保信号完整性,差分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
这个间距通常由差分信号的特性和设计要求决定。
3.4 电源与地线间距规则电源和地线是PCB中最重要的信号线之一。
为了确保电源稳定和地线的良好连接,电源与地线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
这个间距可以减少干扰和噪声,提高整个电路板的性能。
3.5 元器件分类规则根据元器件的不同性质和功能,可以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别。
PCB设计规范
PCB设计规范一.PCB 设计的布局规范(一)布局设计原则1. 组件距离板边应大于5mm。
2. 先放置与结构关系密切的组件,如接插件、开关、电源插座等。
3. 优先摆放电路功能块的核心组件及体积较大的元器件,再以核心组件为中心摆放周围电路元器件。
4. 功率大的组件摆放在利于散热的位置上,如采用风扇散热,放在空气的主流通道上;若采用传导散热,应放在靠近机箱导槽的位置。
5. 质量较大的元器件应避免放在板的中心,应靠近板在机箱中的固定边放置。
6. 有高频连线的组件尽可能靠近,以减少高频信号的分布参数和电磁干扰。
7. 输入、输出组件尽量远离。
8. 带高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放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9. 手焊元件的布局要充分考虑其可焊性,以及焊接时对周围器件的影响。
手焊元件与其他元件距离应大于1.5mm.10. 热敏组件应远离发热组件。
对于自身温升高于30℃的热源,一般要求:a.在风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器件离热源距离要求大于或等于2.5mm;b.自然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器件离热源距离要求大于或等于4.0mm。
若因为空间的原因不能达到要求距离,则应通过温度测试保证温度敏感器件的温升在额定范围内。
11. 可调组件的布局应便于调节。
如跳线、可变电容、电位器等。
12. 考虑信号流向,合理安排布局,使信号流向尽可能保持一致。
13. 布局应均匀、整齐、紧凑。
14. 表贴组件布局时应注意焊盘方向尽量取一致,以利于装焊。
15. 去耦电容应在电源输入端就近放置。
16. 可调换组件(如: 压敏电阻,保险管等) ,应放置在明显易见处17. 是否有防呆设计(如:变压器的不对称脚,及Connect)。
18. 插拔类的组件应考虑其可插拔性。
影响装配,或装配时容易碰到的组件尽量卧倒。
(二)对布局设计的工艺要求1. 外形尺寸从生产角度考虑,理想的尺寸范围是“宽(200 mm~250 mm)×长(250 mm ~350 mm)”。
CADENCEPCB设计布局与布线
CADENCEPCB设计布局与布线CADENCEPCB设计工具是电子工程师在进行PCB电路板设计时经常使用的软件。
其强大的功能使得设计师可以进行布局和布线,确保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CADENCEPCB设计的布局和布线过程。
首先是布局过程。
布局是指在PCB上放置电子元器件和确定它们之间的物理布置。
布局的目标是优化电路板的性能、减小电磁干扰并提供良好的散热。
以下是CADENCEPCB设计中的布局步骤:1.确定布局约束:首先,设计师需要根据电路的要求和特定的应用环境,确定布局的约束条件,如电源分配、信号完整性、热管理等。
这些约束条件将指导接下来的布局和布线过程。
2.放置电子元器件:根据电路图和设计要求,将电子元器件在PCB上进行合理的放置。
重要的因素包括元器件之间的物理距离,信号和电源线的长度和走向,以及避免冲突和干扰的布局。
3.优化布局:在放置元器件之后,设计师需要优化布局,以确保信号完整性。
这包括优化电源和地平面的布置,减小信号线的长度和交叉,并提供良好的散热条件等。
4.电源和地平面设计:在布局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电源和地平面,以提供足够的电源稳定性和地电流供应。
这需要将电源和地线走线得当,并采用合适的电容和电感等元件进行滤波和终端处理。
接下来是布线过程。
布线是指设计师将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进行优化和优化,以确保信号的完整性、最小化电磁干扰并满足设计约束条件。
以下是CADENCEPCB设计中的布线步骤:1.设计路由规则:在进行布线之前,设计师需要制定一个路由规则,包括最小线宽和线间距、阻抗控制、信号类型和电源线与地线的关系等。
这些规则将指导后续的布线过程。
2.自动布线:CADENCEPCB设计工具提供了自动布线工具,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和优化目标,自动生成布线方案。
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3.手动布线:对于一些复杂的板线、高速信号或特殊需求,手动布线是必要的。
对于这些情况,设计师需要手动布线,根据设计约束和优化目标,确定线路的走向和走线方式,并避免冲突和干扰。
pcb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pcb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进行PCB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原理图的正确性:在进行PCB设计前,首先要确保原理图的正确性。
原理图是PCB 设计的基础,需要准确地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和元器件的规格。
检查原理图时要注意是否有连接错误、元器件值是否正确、是否有遗漏等问题。
2.元器件的选择和布局:在进行PCB设计前,需要仔细选择和布局元器件。
元器件的选择要符合电路设计的需求,能够满足所设计的功能。
元器件的布局要考虑到信号的传输和电源的供应,尽量减小信号线和电源线的长度和阻抗。
3.信号和电源的分离:在PCB设计中,信号和电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模块。
为了避免信号干扰和电源波动,需要将信号和电源线进行分离。
可以使用地平面和电源平面来隔离信号和电源。
4.地线的设计:地线是PCB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良好的地线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信号和电源共地基准,减少信号干扰和地回路噪声。
地线的宽度要足够宽,以保证低阻抗连接。
5.信号线的走线:在进行PCB设计时,需要合理地设计信号线的走线。
信号线要尽量减小长度,减小阻抗和串扰。
可以使用不同层次的信号层来进行信号的引线,避免信号线的交叉和重叠。
6.相邻引脚的选址:在进行PCB设计时,应将相邻引脚的选址考虑在内。
相邻引脚之间的距离过大会增加信号线的长度和串扰,而距离过小会导致引脚之间的短路。
要根据引脚的尺寸和布局要求来进行选址。
7.散热和电磁兼容:在PCB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散热和电磁兼容性。
散热是为了保持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温度,可以通过散热器和散热片来提高散热效果。
电磁兼容性是为了避免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可以采取屏蔽措施和规避敏感器件。
8.焊盘和焊接工艺:在进行PCB设计时,需要注意焊盘和焊接工艺。
焊盘是元器件引脚和PCB板之间的连接点,需要合理设计大小和形状,以提供良好的焊接效果。
焊接工艺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工艺参数,保证焊接的质量。
9. PCB板的尺寸和材料选择:在进行PCB设计时,需要根据电路的尺寸和元器件数量来选择合适的PCB板。
PCB画法注意事项
PCB画法注意事项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电子元器件固定在一块绝缘板(通常是纸/玻璃纤维质)上,并通过导线连接它们以实现电气连接。
在进行PCB设计和绘制时,有一些重要的事项需要注意,以确保最终的电路板质量和性能。
首先,正确的电路设计是成功的PCB设计的基础。
在开展PCB设计之前,要确保对电路功能、信号和功率要求有清晰的理解。
尽量避免设计过于复杂的电路,保证电路逻辑简单,这样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稳定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PCB软件工具进行设计非常重要。
市面上有很多PCB设计软件可供选择,如Altium Designer、Eagle、PADS等。
根据个人经验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软件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要熟练掌握所选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在进行PCB布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元件布局:根据电路板功能和信号传输要求,合理布置元器件位置。
将相互影响较大的元器件尽量远离,以减少干扰。
同时,避免元件之间的短路和过于拥挤的布局,使电路板易于制造和维修。
2.电源布局:电源的分布和连接是PCB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尽量避免电源线与信号线交叉,以减少干扰和噪声。
如果可能,可以使用地平面或配重平面填充层,以提高整体电气性能。
3.散热布局:一些电子器件会发热,因此要在设计中考虑合理的散热布局。
将发热元件尽可能靠近散热片或散热片。
同时,注意确保散热途径的畅通,防止热能聚集导致温度过高。
4.信号完整性:要考虑到信号在PCB上的传输特性,尤其是高速信号的传输特性。
合理布局信号路径,避免信号线过长,减少串扰和反射。
在布局过程中,保持相应信号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如差分信号的走线时要遵循差分对的规则。
在进行PCB绘制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尺寸规划:在绘制PCB时,要充分考虑目标应用中的尺寸规定。
确保电路板的尺寸适合所需场景。
同时,选择正确的PCB材料和层数,以满足特定的电气性能要求。
PCB板元器件布局布线基本规则
PCB板元器件布局布线基本规则一、元件布局基本规则1.按电路模块进行布局,实现同一功能的相关电路称为一个模块,电路模块中的元件应采用就近集中原则,同时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2.定位孔、标准孔等非安装孔周围1.27mm内不得贴装元、器件,螺钉等安装孔周围3.5mm(对于M2.5)、4mm(对于M3)内不得贴装元器件;3.卧装电阻、功率电感(插件)、电解电容等元件的下方避免布过孔,以免波峰焊后过孔与元件壳体短路;4.元器件的外侧距板边的距离为5mm;5.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6.金属壳体元器件和金属件(屏蔽盒等)不能与其它元器件相碰,不能紧贴印制线、焊盘,其间距应大于2mm。
定位孔、紧固件安装孔、椭圆孔及板中其它方孔外侧距板边的尺寸大于3mm;7.发热元件不能紧邻导线和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8.电源插座要尽量布置在印制板的四周,电源插座与其相连的汇流条接线端应布置在同侧。
特别应注意不要把电源插座及其它焊接连接器布置在连接器之间,以利于这些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及电源线缆设计和扎线。
电源插座及焊接连接器的布置间距应考虑方便电源插头的插拔;9.其它元器件的布置:所有IC元件单边对齐,有极性元件极性标示明确,同一印制板上极性标示不得多于两个方向,出现两个方向时,两个方向互相垂直;10、板面布线应疏密得当,当疏密差别太大时应以网状铜箔填充,网格大于8mil(或0.2mm);11、贴片焊盘上不能有通孔,以免焊膏流失造成元件虚焊。
重要信号线不准从插座脚间穿过;12、贴片单边对齐,字符方向一致,封装方向一致;13、有极性的器件在以同一板上的极性标示方向尽量保持一致。
二、元件布线规则1、画定布线区域距PCB板边≤1mm的区域内,以及安装孔周围1mm内,禁止布线;2、电源线尽可能的宽,不应低于18mil;信号线宽不应低于12mil;cpu入出线不应低于10mil(或8mil);线间距不低于10mil;3、正常过孔不低于30mil;4、双列直插:焊盘60mil,孔径40mil;1/4W电阻:51*55mil(0805表贴);直插时焊盘62mil,孔径42mil;无极电容:51*55mil(0805表贴);直插时焊盘50mil,孔径28mil;5、注意电源线与地线应尽可能呈放射状,以及信号线不能出现回环走线。
最全PCB设计规范
最全PCB设计规范PCB设计规范是指对PCB板设计与布线进行规范化的要求和标准。
合理的PCB设计规范可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可制造性和可维护性,减少设计错误和生产问题。
以下是一个最全的PCB设计规范指南:一、尺寸和层数规范1.预留适当的板边用于固定和装配。
2.保持板厚适当,符合设备尺寸和散热要求。
3.层数应根据电路需求合理选择,减少层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二、元器件布局规范1.分配适当的空间给每个元器件,避免过于拥挤。
2.避免敏感元器件(如高频元器件)靠近高噪声源(如高压变压器)。
3.分组布局,将相关功能的元器件放在一起,便于调试和维护。
三、信号线布线规范1.信号线走线应尽量保持短而直的原则,减小传输延迟和信号损耗。
2.高频信号线避免与高电流线路交叉,以减少互相干扰。
3.分层布线,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分开,避免互相干扰。
四、电源和地线布线规范1.电源线和地线应尽量宽而短,以降低阻抗。
2.使用大面积的地平面,减少地回流电流的路径。
3.电源线和地线应尽量平行走线,减少电感和电容。
五、阻抗控制规范1.布线时应根据需求控制差分对阻抗和单端信号阻抗。
2.保持差分对信号的平衡,避免阻抗不匹配。
3.使用合适的线宽和间距设计走线,以满足阻抗要求。
六、焊盘和插孔规范1.确保焊盘和插孔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符合零部件要求,并适合选用的焊接工艺。
2.避免焊盘和插孔之间过于拥挤,以便于手动和自动插件。
七、丝印规范1.丝印应清晰可见,包括元器件标识、引脚标识、极性标识等。
2.不要在元器件安装位置上涂抹丝印墨水,以免影响焊接质量。
八、通孔布局规范1.确保通孔位于焊盘的中心,避免焊盘过大或过小,影响焊接质量。
2.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通孔类型(如PTH、NPTH等)。
九、防静电规范1.PCB板表面清洁,避免灰尘和静电积累。
2.使用合适的静电防护手套和接地装置进行操作。
十、符号和标识规范1.适当添加电路图符号和标识,便于后续调试和维护工作。
PCB线路板元件布局的原则
PCB线路板元件布局的原则1.元件排列规则1).在通常条件下,所有的元件均应布置在印制电路的同一面上,只有在顶层元件过密时,才能将一些高度有限并且发热量小的器件,如贴片电阻、贴片电容、贴IC等放在底层。
2).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前提下,元件应放置在栅格上且相互平行或垂直排列,以求整齐、美观,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元件重叠;元件排列要紧凑,输入和输出元件尽量远离。
3).某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存在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的距离,以免因放电、击穿而引起意外短路。
4).带高电压的元件应尽量布置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5).位于板边缘的元件,离板边缘至少有2个板厚的距离6).元件在整个板面上应分布均匀、疏密一致。
2.按照信号走向布局原则1).通常按照信号的流程逐个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它进行布局。
2).元件的布局应便于信号流通,使信号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多数情况下,信号的流向安排为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与输入、输出端直接相连的元件应当放在靠近输入、输出接插件或连接器的地方。
3.防止电磁干扰1).对辐射电磁场较强的元件,以及对电磁感应较灵敏的元件,应加大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或加以屏蔽,元件放置的方向应与相邻的印制导线交叉。
2).尽量避免高低电压器件相互混杂、强弱信号的器件交错在一起。
3).对于会产生磁场的元件,如变压器、扬声器、电感等,布局时应注意减少磁力线对印制导线的切割,相邻元件磁场方向应相互垂直,减少彼此之间的耦合。
4).对干扰源进行屏蔽,屏蔽罩应有良好的接地。
5).在高频工作的电路,要考虑元件之间的分布参数的影响。
4. 抑制热干扰1).对于发热元件,应优先安排在利于散热的位置,必要时可以单独设置散热器或小风扇,以降低温度,减少对邻近元件的影响。
2).一些功耗大的集成块、大或中功率管、电阻等元件,要布置在容易散热的地方,并与其它元件隔开一定距离。
3).热敏元件应紧贴被测元件并远离高温区域,以免受到其它发热功当量元件影响,引起误动作。
元器件的装配方式与布局
元器件的装配方式与布局首先,元器件的装配方式可以分为表面贴装(SMT)和插装两种方式。
表面贴装是将元器件直接贴装在PCB(印刷电路板)上,通过焊接连接。
相比于插装,表面贴装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高度集成、小型化、轻量化,因为表面贴装元器件的尺寸更小。
此外,表面贴装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
插装方式是通过将元器件的引脚插入到PCB上的插孔中,然后通过焊接或插座连接。
插装方式可以实现更高的电流传递能力和更好的散热性能,适用于一些高功率和散热要求较高的元器件。
其次,元器件的布局是指在PCB上安排元器件的位置和走线方式。
合理的布局可以减少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电磁干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元器件之间的距离:必须保证足够的间距,防止因热量传导或电磁辐射而导致的故障。
2.元器件的热管理:一些元器件会产生较高的热量,需要与散热器相连接或者安装在较大的散热片上。
此外,布局时还要避免元器件之间的热耦合,即热量在元器件之间传递导致温度升高。
3.元器件的信号传输:布局时需要注意信号线的走向,尽量避免线路交叉、相邻和平行,从而减少互相干扰。
4.元器件的电磁兼容:一些元器件对电磁辐射较敏感,需要与其他元器件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一些元器件可能会产生电磁辐射,也需要与其他元器件保持一定距离。
另外,元器件的布局还需要考虑到维修和检修的便利性,即方便进行元器件的更换和维修。
合理的布局可以减少维修时间和难度,提高维修效率。
总之,元器件的装配方式与布局是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装配方式和布局,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和维修难度,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PCB板布局布线基本规则
PCB板布局布线基本规则一、元件布局基本规则1.按电路模块进行布局,实现同一功能的相关电路称为一个模块,电路模块中的元件应采用就近集中原则,同时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2.定位孔、标准孔等非安装孔周围1.27mm内不得贴装元、器件,螺钉等安装孔周围3.5mm (对于M2.5)、4mm(对于M3)内不得贴装元器件;3.卧装电阻、电感(插件)、电解电容等元件的下方避免布过孔,以免波峰焊后过孔与元件壳体短路;4.元器件的外侧距板边的距离为5mm;5.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6.金属壳体元器件和金属件(屏蔽盒等)不能与其它元器件相碰,不能紧贴印制线、焊盘,其间距应大于2mm。
定位孔、紧固件安装孔、椭圆孔及板中其它方孔外侧距板边的尺寸大于3mm;7.发热元件不能紧邻导线和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8.电源插座要尽量布置在印制板的四周,电源插座与其相连的汇流条接线端应布置在同侧。
特别应注意不要把电源插座及其它焊接连接器布置在连接器之间,以利于这些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及电源线缆设计和扎线。
电源插座及焊接连接器的布置间距应考虑方便电源插头的插拔;9.其它元器件的布置:所有IC元件单边对齐,有极性元件极性标示明确,同一印制板上极性标示不得多于两个方向,出现两个方向时,两个方向互相垂直;10、板面布线应疏密得当,当疏密差别太大时应以网状铜箔填充,网格大于8mil(或0.2mm);11、贴片焊盘上不能有通孔,以免焊膏流失造成元件虚焊。
重要信号线不准从插座脚间穿过;12、贴片单边对齐,字符方向一致,封装方向一致;13、有极性的器件在以同一板上的极性标示方向尽量保持一致。
二、元件布线规则1、画定布线区域距PCB板边≤1mm的区域内,以及安装孔周围1mm内,禁止布线;2、电源线尽可能的宽,不应低于18mil;信号线宽不应低于12mil;cpu入出线不应低于10mil (或8mil);线间距不低于10mil;3、正常过孔不低于30mil;4、双列直插:焊盘60mil,孔径40mil;1/4W电阻:51*55mil(0805表贴);直插时焊盘62mil,孔径42mil;无极电容:51*55mil(0805表贴);直插时焊盘50mil,孔径28mil;5、注意电源线与地线应尽可能呈放射状,以及信号线不能出现回环走线。
电路板器件排布标准
电路板器件排布标准
在电路板器件排布标准中,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考虑因素和标准:
1. 元件排列规则:在通常条件下,所有的元件均应布置在印制电路的同一面上,只有在顶层元件过密时,才能将一些高度有限并且发热量小的器件,如贴片电阻、贴片电容、贴IC等放在底层。
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前提下,元件
应放置在栅格上且相互平行或垂直排列,以求整齐、美观,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元件重叠;元件排列要紧凑,输入和输出元件尽量远离。
2. 安全规则:某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存在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的距离,以免因放电、击穿而引起意外短路。
带高电压的元件应尽量布置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位于板边缘的元件,离板边缘至少有2个板厚的距离。
3. 维护和维修:在设计电路板时,应考虑到将来的维护和维修。
为了方便维修,相关元件的布局应该易于理解,并且易于接近和替换。
4. 布局规则:在设计电路板时,元件在整个板面上应分布均匀、疏密一致。
这有助于提高电路板的机械强度和散热性能。
5. 热设计规则:对于需要散热的元件,应合理布局,使其能够有效地散热。
同时,应注意避免不同热源之间的热耦合,以防止热干扰。
6. 电磁兼容性规则:对于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元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屏蔽、滤波等,以减小电磁干扰的影响。
7. 可靠性规则:对于关键元件,应采取冗余设计,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元件之间的连接数量,以降低因连接不良导致的故障风险。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路板器件排布标准,具体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电路板器件排布方案。
PCB布局布线的一些规则
PCB布局布线的一些规则一、布局元器件布局的10条规则:1. 遵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2. 布局中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3. 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亦即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
4. 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5. 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6. 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
同一种类型的有极性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
7. 发热元件要一般应均匀分布,以利于单板和整机的散热,除温度检测元件以外的温度敏感器件应远离发热量大的元器件。
8. 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
9、去偶电容的布局要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并使之与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的回路最短。
10、元件布局时,应适当考虑使用同一种电源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 以便于将来的电源分隔。
二、布线(1)布线优先次序键信号线优先:摸拟小信号、高速信号、时钟信号和同步信号等关键信号优先布线密度优先原则:从单板上连接关系最复杂的器件着手布线。
从单板上连线最密集的区域开始布线注意点:a、尽量为时钟信号、高频信号、敏感信号等关键信号提供专门的布线层,并保证其最小的回路面积。
必要时应采取手工优先布线、屏蔽和加大安全间距等方法。
保证信号质量。
b、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EMC环境较差,应避免布置对干扰敏感的信号。
c、有阻抗控制要求的网络应尽量按线长线宽要求布线。
(2)四种具体走线方式1 、时钟的布线:时钟线是对EMC 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在时钟线上应少打过孔,尽量避免和其它信号线并行走线,且应远离一般信号线,避免对信号线的干扰。
PCB板设计规范
PCB板设计规范PCB板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提高PCB 板的质量、可靠性和性能。
以下是关于PCB板设计规范的一些重要指导原则:1.尺寸和布局规范:-PCB板的尺寸应符合实际使用要求,并遵循制造厂商的规定。
-高速电路和低速电路应尽可能分离布局,以减少干扰和串扰。
-元器件布局应考虑信号路径、热管理和机械支撑等因素。
-必要时应提供地孔或散热垫以提高散热效果。
2.元器件布局规范:-元器件应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并尽量集中布局。
-不同类型的元器件(如模拟和数字电路)应分离布局,以减少相互干扰。
-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应尽量短且直接,以减少信号传输的延迟和功率损耗。
-高功率元器件和高频元器件应与其他元器件分离,并采取必要的热管理和屏蔽措施。
3.信号完整性规范:-控制线、时钟线和高速信号线应尽可能短,且避免平行走线,以减少串扰和时钟抖动。
-高速信号线应采用阻抗匹配技术,以确保信号的正确传输和减少反射。
-高速差分信号线应保持恒定的差分阻抗,并采用差分匹配技术,以减少干扰和降低功耗。
4.电源和接地规范:-电源线和地线应尽可能粗,以降低电阻和电压降。
-电源和地线应尽量采用平面形式,以减少电磁干扰和提供良好的电源和接地路径。
-多层PCB板应设有专用层用于电源和接地,以提高板层的抗干扰能力和电源噪声的影响。
5.焊接规范:-设计带有相应的焊接垫和焊盘,以便于元器件的焊接和可靠连接。
-焊盘和焊接垫的尺寸应符合元器件和制造工艺的要求,并考虑到热膨胀和热应力等因素。
-导线和焊盘间的间距应符合焊接工艺的要求,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6.标记和文档规范:-PCB板应有清晰的标记,包括元器件名称、值和位置、网络名称等。
-为了提供必要的参考和维护,应有详细的PCB设计文档,包括原理图、布线图和尺寸图等。
总的来说,遵循PCB板设计规范可以提高PCB板的可靠性、性能和一致性,减少制造和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PADS Layout 的元器件的布线
第11章PADSLayout的元器件的布线PADSLayout采用自动和交互式的布线方法,采用先进的目标连接与嵌入(OLE)自动化功能,有机地集成了前后端的设计工具,包括最终的测试、准备和生产制造过程。
PADSLayout布线有自动布线和手工布线两种方式。
本章将从布线规则开始,对如何利用PADS2007软件实现元件布线进行详细的介绍。
11.1布线规则(RoutingRules)介绍设计规则(Designrules)允许将设计中的约束(Constraints)直接输入到PADS-Layout中去。
设计规则(Designrules)包括:(1)安全间距规则(ClearanceRules):设置设计目标之间最小的空间距离。
(2)布线规则(RoutingRules):设置过孔类型、长度最短化类型和当前层。
(3)高速电路规则(HighspeedRules):设置高级规则,如平行、延时、电容和阻抗值。
这些规则能在原理图中设置,也能在PCB中设置再反向传送到原理图中。
下面主要从过孔类型的设置、长度最短化和当前层的设置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布线的规则。
布线规则的设置步骤如下:(1)执行Setup—DesignRules菜单命令,如图11-1所示。
(2)执行完命令,将弹出“Rules”对话框,如图11-2所示。
图11-1选择DesignRules图11-2Rules对话框从图中可以看出,设计规则里面包括8种规则,和一个生成报告,分别是Default(缺省)规则、Class(类)规则、Net(网络)规则、Group(组)规则、PinPairs(引脚对)规则、Decal(封装)规则、Component(元件)规则、ConditionalRules(条件规则)、DifferentialPairs(不同管脚对)规则,和一个Report(生成报告)。
应该注意的是:(1)当没有指定任何规则时,默认的是Default(缺省)规则。
Pcb布局规则和技巧
Pcb布局规则和技巧Pcb布局规章1、在通常状况下,全部的元件均应布置在电路板的同一面上,只有顶层元件过密时,才能将一些高度有限并且发热量小的器件,如贴片电阻、贴片电容、贴片IC等放在低层。
2、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前提下,元件应放置在栅格上且相互平行或垂直排列,以求整齐、美观,在一般状况下不允许元件重叠;元件排列要紧凑,元件在整个版面上应分布匀称、疏密全都。
3、电路板上不同组件相临焊盘图形之间的最小间距应在1MM 以上。
4、离电路板边缘一般不小于2MM.电路板的最佳外形为矩形,长宽比为3:2或4:3.电路板面尺大于200MM乘150MM时,应考虑电路板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
Pcb布局技巧在PCB的布局设计中要分析电路板的单元,依据其功能进行布局设计,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时,要符合以下原则:1、根据电路的流程支配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号流通,并使信号尽可能保持全都的方向。
2、以每个功能单元的核心元器件为中心,围绕他来进行布局。
元器件应匀称、整体、紧凑的排列在PCB上,尽量削减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3、在高频下工作的电路,要考虑元器件之间的分布参数。
一般电路应尽可能使元器件并行排列,这样不但美观,而且装旱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特别元器件的位置在布局时一般要遵守以下原则:1、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接,设法削减他们的分布参数及和相互间的电磁干扰。
易受干扰的元器件不能相互离的太近,输入和输出应尽量远离。
2一些元器件或导线有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他们的距离,以免放电引起意外短路。
高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放在手触及不到的地方。
3、重量超过15G的元器件,可用支架加以固定,然后焊接。
那些又重又热的元器件,不应放到电路板上,应放到主机箱的底版上,且考虑散热问题。
热敏元器件应远离发热元器件。
4、对与电位器、可调电感线圈、可变电容器、微动开关等可调元器件的布局应考虑整块扳子的结构要求,一些常常用到的开关,在结构允许的状况下,应放置到手简单接触到的地方。
pcb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pcb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布局合理PCB布局是电路板设计的基础,对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都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布局能够提高电路板的性能,减少信号干扰,降低热损耗,提高机械强度,便于维修和更换元件等。
在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按照电路功能模块进行布局,将同一功能模块的元器件尽量集中放置,方便调试和维修。
2、考虑信号的传输路径,将信号线尽量短、直,避免信号反射和干扰。
3、电源和地线的设计要合理,电源和地线要尽量宽,以减小电阻和电感,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元器件的摆放要合理,要考虑机械强度和散热效果,避免因机械应力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故障。
5、考虑可维护性,便于日后维护和更换元件。
在布局时需要留出维修通道和维修空间,便于对电路板进行维修和更换元件。
二、信号完整性信号完整性是指在电路中传输的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正确的,是保证数字电路稳定运行的关键。
如果信号完整性得不到保证,可能会出现信号延迟、信号畸变、误码率上升等问题,严重影响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在PCB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传输线,根据信号的频率和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传输线类型,如微带线、带状线等。
2、避免信号反射和干扰。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信号反射和干扰,避免信号线的长度过长、弯曲过多等问题。
3、考虑信号的均衡。
在高速数字电路中,需要考虑信号的均衡问题,防止信号畸变和延迟。
可以通过在传输线周围添加去耦电容、匹配电阻等方式来实现信号的均衡。
4、考虑信号的驱动能力。
在高速数字电路中,需要考虑信号的驱动能力问题,保证信号能够稳定地传输到目的地。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驱动器、调整信号线的阻抗等方式来实现信号的驱动能力的优化。
三、电源和地线设计电源和地线是电路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对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都有重要影响。
在PCB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合理的电源分布图,根据电路的功耗和电流大小设计合理的电源分布图,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pcb元器件间距规则
pcb元器件间距规则
PCB设计中的元器件间距规则,是指在布局时,元器件与元器件之间以及元器件与PCB边缘之间的距离。
正确的间距规则有助于减少元
器件间的电磁干扰,提高PCB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能避免元器
件短路或耗损。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相关规则。
首先,元器件之间的间距应能够满足加工和焊接的要求,以确保PCB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一般电路中,器件间的最小间距应大于等于
0.5mm,而在高频电路中则应大于等于1mm。
其次,元器件与PCB边缘的距离,应能够满足外界环境的要求,
同时也应确保前后工艺流程时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元器件与PCB边
缘的最小间距应大于等于3mm。
在针对重要电路设计时,需要考虑抗干扰性能,因此在保证安全
可靠的前提下,最好保证器件间的最小间距大于1.5倍线宽,在高频
电路中应大于等于2倍线宽,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电路的抗EMC故
障的能力。
此外,元器件间距也要考虑电压安全性的问题。
对于高压元器件,需要避免短路和漏电,因此在布局时需要尽可能将高压元器件与其他
元器件隔离开来,并保证足够的间距。
总之,正确的元器件间距规则对于PCB设计至关重要,可以提高PCB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也能避免元器件故障和损耗。
设计师应
该在具体布局时,根据电路的特性和要求,做到尽可能合理的安排,确保最终的PCB电路板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PCB时元器件的布局元器件布局1.根据结构图设置板框尺寸,按结构要素布置安装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
按工艺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2.根据结构图和生产加工时所须的夹持边设置印制板的禁止布线区、禁止布局区域。
根据某些元件的特殊要求,设置禁止布线区。
3.综合考虑PCB性能和加工的效率选择加工流程。
加工工艺的优选顺序为:元件面单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元件面插装焊接面贴装一次波峰成型)——双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焊接面贴装。
4.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A.遵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
B.布局中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
C.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
D.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E.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7Q/DKBA-Y004-1999F.器件布局栅格的设置,一般IC器件布局时,栅格应为50--100 mil,小型表面安装器件,如表面贴装元件布局时,栅格设置应不少于25mil。
G.如有特殊布局要求,应双方沟通后确定。
5.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
同一种类型的有极性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
6.发热元件要一般应均匀分布,以利于单板和整机的散热,除温度检测元件以外的温度敏感器件应远离发热量大的元器件。
7.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亦即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
8.需用波峰焊工艺生产的单板,其紧固件安装孔和定位孔都应为非金属化孔。
当安装孔需要接地时,应采用分布接地小孔的方式与地平面连接。
9.焊接面的贴装元件采用波峰焊接生产工艺时,阻、容件轴向要与波峰焊传送方向垂直,阻排及SOP(PIN间距大于等于1.27mm)元器件轴向与传送方向平行;PIN间距小于1.27mm(50mil)的IC、SOJ、PLCC、QFP等有源元件避免用波峰焊焊接。
10. BGA与相邻元件的距离>5mm。
其它贴片元件相互间的距离>0.7mm;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有压接件的PCB,压接的接插件周围5mm内不能有插装元、器件,在焊接面其周围5mm内也不能有贴装元、器件。
11. IC去偶电容的布局要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并使之与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的回路最短。
12.元件布局时,应适当考虑使用同一种电源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以便于将来的电源分隔。
13.用于阻抗匹配目的阻容器件的布局,要根据其属性合理布置。
串联匹配电阻的布局要靠近该信号的驱动端,距离一般不超过500mil。
匹配电阻、电容的布局一定要分清信号的源端与终端,对于多负载的终端匹配一定要在信号的最远端匹配。
14.布局完成后打印出装配图供原理图设计者检查器件封装的正确性,并且确认单板、背板和接插件的信号对应关系,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布线元件的布局与走线对产品的寿命、稳定性、电磁兼容都有很大的影响,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一般来说应该有以下一些原则:(1)放置顺序先放置与结构有关的固定位置的元器件,如电源插座、指示灯、开关、连接件之类,这些器件放置好后用软件的LOCK功能将其锁定,使之以后不会被误移动。
再放置线路上的特殊元件和大的元器件,如发热元件、变压器、IC等。
最后放置小器件。
(3)注意散热元件布局还要特别注意散热问题。
对于大功率电路,应该将那些发热元件如功率管、变压器等尽量靠边分散布局放置,便于热量散发,不要集中在一个地方,也不要高电容太近以免使电解液过早老化。
印制电路板(PCB)是电子产品中电路元件和器件的支撑件。
它提供电路元件和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
随着电于技术的飞速发展,PGB的密度越来越高。
PCB设计的好坏对抗干扰能力影响很大。
因此,在进行PCB设计时。
必须遵守PCB设计的一般原则,并应符合抗干扰设计的要求。
要使电子电路获得最佳性能,元器件的布且及导线的布设是很重要的。
为了设计质量好、造价低的PCB。
应遵循以下一般原则:布局首先,要考虑PCB尺寸大小。
PCB尺寸过大时,印制线条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下降,成本也增加;过小,则散热不好,且邻近线条易受干扰。
在确定PCB尺寸后。
再确定特殊元件的位置。
最后,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
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设法减少它们的分布参数和相互间的电磁干扰。
易受干扰的元器件不能相互挨得太近,输入和输出元件应尽量远离。
某些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免放电引出意外短路。
带高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布置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重量超过15g的元器件、应当用支架加以固定,然后焊接。
那些又大又重、发热量多的元器件,不宜装在印制板上,而应装在整机的机箱底板上,且应考虑散热问题。
热敏元件应远离发热元件。
对于电位器、可调电感线圈、可变电容器、微动开关等可调元件的布局应考虑整机的结构要求。
若是机内调节,应放在印制板上方便于调节的地方;若是机外调节,其位置要与调节旋钮在机箱面板上的位置相适应。
应留出印制板定位孔及固定支架所占用的位置。
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
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时,要符合以下原则:按照电路的流程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号流通,并使信号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它来进行布局。
元器件应均匀、整齐、紧凑地排列在PCB上。
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在高频下工作的电路,要考虑元器件之间的分布参数。
一般电路应尽可能使元器件平行排列。
这样,不但美观。
而且装焊容易。
易于批量生产。
位于电路板边缘的元器件,离电路板边缘一般不小于2mm。
电路板的最佳形状为矩形。
长宽比为3:2成4:3。
电路板面尺寸大于200x150mm时。
应考虑电路板所受的机械强度。
印制电路板(PCB)是电子产品中电路元件和器件的支撑件。
它提供电路元件和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
随着电于技术的飞速发展,PGB的密度越来越高。
PCB设计的好坏对抗干扰能力影响很大。
因此,在进行PCB设计时。
必须遵守PCB设计的一般原则,并应符合抗干扰设计的要求。
要使电子电路获得最佳性能,元器件的布且及导线的布设是很重要的。
为了设计质量好、造价低的PCB。
应遵循以下一般原则:2.2.1布局首先,要考虑PCB尺寸大小。
PCB尺寸过大时,印制线条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下降,成本也增加;过小,则散热不好,且邻近线条易受干扰。
在确定PCB尺寸后。
再确定特殊元件的位置。
最后,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
2.2.2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设法减少它们的分布参数和相互间的电磁干扰。
易受干扰的元器件不能相互挨得太近,输入和输出元件应尽量远离。
2.2.3某些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免放电引出意外短路。
带高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布置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2.2.4重量超过15g的元器件、应当用支架加以固定,然后焊接。
那些又大又重、发热量多的元器件,不宜装在印制板上,而应装在整机的机箱底板上,且应考虑散热问题。
热敏元件应远离发热元件。
2.2.5对于电位器、可调电感线圈、可变电容器、微动开关等可调元件的布局应考虑整机的结构要求。
若是机内调节,应放在印制板上方便于调节的地方;若是机外调节,其位置要与调节旋钮在机箱面板上的位置相适应。
2.2.6应留出印制板定位孔及固定支架所占用的位置。
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
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时,要符合以下原则:2.2.6.1按照电路的流程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号流通,并使信号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2.2.6.2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它来进行布局。
元器件应均匀、整齐、紧凑地排列在PCB上。
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2.2.6.3在高频下工作的电路,要考虑元器件之间的分布参数。
一般电路应尽可能使元器件平行排列。
这样,不但美观。
而且装焊容易。
易于批量生产。
2.2.6.4位于电路板边缘的元器件,离电路板边缘一般不小于2mm。
电路板的最佳形状为矩形。
长宽比为3:2成4:3。
电路板面尺寸大于200x150mm时。
应考虑电路板所受的机械强度。
2.2.7布线布线的原则如下:2.2.7.1输入输出端用的导线应尽量避免相邻平行。
最好加线间地线,以免发生反馈藕合。
2.2.7.2印制摄导线的最小宽度主要由导线与绝缘基扳间的粘附强度和流过它们的电流值决定。
当铜箔厚度为0.05mm、宽度为1 ~ 15mm时。
通过2A的电流,温度不会高于3℃,因此。
导线宽度为1.5mm可满足要求。
对于集成电路,尤其是数字电路,通常选0.02~0.3mm导线宽度。
当然,只要允许,还是尽可能用宽线。
尤其是电源线和地线。
导线的最小间距主要由最坏情况下的线间绝缘电阻和击穿电压决定。
对于集成电路,尤其是数字电路,只要工艺允许,可使间距小至5~8mm。
2.2.7.3印制导线拐弯处一般取圆弧形,而直角或夹角在高频电路中会影响电气性能。
此外,尽量避免使用大面积铜箔,否则。
长时间受热时,易发生胀和脱落现?。
必须用大面积铜箔时,最好用栅格状。
这样有利于排除铜箔与基板间粘合剂受热产生的挥发性气体。
2.2.7.4印刷线路板的布线要注意以下问题:专用零伏线,电源线的走线宽度≥1mm;电源线和地线尽可能靠近,整块印刷板上的电源与地要呈“井”字形分布,以便使分布线电流达到均衡;要为模拟电路专门提供一根零伏线;为减少线间串扰,必要时可增加印刷线条间距离,在意;安插一些零伏线作为线间隔离;印刷电路的插头也要多安排一些零伏线作为线间隔离;特别注意电流流通中的导线环路尺寸;如有可能在控制线(于印刷板上)的入口处加接R-C去耦,以便消除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印刷弧上的线宽不要突变,导线不要突然拐角(≥90度)。
2.2.7.5焊盘概讨行目要比器件引线直径?大一些。
焊盘太大易形成虚焊。
?盘外径D一般不小于(d+1.2)mm,其中d为引线孔径。
对高密度的数字电路,焊盘最小直径可取(d+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