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 之和

合集下载

成本实操-基本生产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

成本实操-基本生产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
成本实操-基本生产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
1、材料费用
分配率=材料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消耗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2、人工费用
Hale Waihona Puke 分配率=职工总额÷各种产品实际工时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该产品实际工时×分配率
3、制造费用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实际工时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工时×分配率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1、直接分配法(直接对外一次分配)
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的产品耗用量-对其他辅助部门提供的耗用量)
某部门应分配的费用=部门的耗用量×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
2、交互分配法(先内部分配再外部分配)
交互分配法,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的方法。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再按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一次对外分配。

成本实操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

成本实操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

成本实操-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通用公式:间接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合计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分配率X某产品的分配标准材料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销量(或定额成本)之和人工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实用工时之和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费用总额♦对外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各受益车间、产品、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X耗用量(约当产量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X完工程度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X产成品产量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X在产品约当产量(按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数量X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定额比例法)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X材料(工资)分配率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T资)成本X材料(工资)分配率成本一数量一利润分析基本方程式:利润=单价X销量-单位变动成本X销量-固定成本或二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X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二安全边际X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方程式:利润=销量X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销售收入X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X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盈亏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资金安全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率100s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二各产品边际贡献之和/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X100%或=∑(各产品边际贡献率X各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101,盈亏点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或销售额)102、安全边际二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100%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利润=安全边际X 边际贡献率)103、敏感系数=目标值(利润)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如:销量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量变动百分比销量敏感系数,也就是营业杠杆系数)。

机械设备制造成本核算方法

机械设备制造成本核算方法

械设备制造成本核算方法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

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

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

生产成本的核算
制造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制造费用 例:P285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一、在产品的概念: 广义: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包括在制品 和半成品。 狭义:正在某个车间或步骤加工中的在制品。 注意: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属于商品产品,不应列入在产品。 二、在产品成本与完工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 本 三、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0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 适合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的企业 (二)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年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 注:年末,要按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计算在产品成本 适合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的产品。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每月实际生产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由完工产品承担。 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பைடு நூலக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的产品。 例:P290例7—9 (六)定额比例法: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按两者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 比例分配。 直接材料成本按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可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也可以按定额成本比例分配 计算公式:分成本项目分别计算 例:291例:7—10
生产成本的核算
(一)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直接将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 分配率=辅助生产成本总额/(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提供给其 他辅助生产部门的劳务量) 各受益单位应分配=该受益部门接受的劳务量*分配率 例:P280 (二)交互分配法:先在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分配,再将各辅助 生产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成本在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 进行分配。 1、交互分配: 分配率=辅助生产部门的总成本/提供的劳务总量 其他辅助部门应分配=该辅助部门接受的劳务量*分配率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2、对外分配: 分配率=某辅助生产部门交互分配以后的实际成本/劳务总量-提供给其 他辅助生产部门的劳务量 注:交互分配以后的实际成本=交互分配以前的成本+交互分配转来的 成本-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

成本会计学之各项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

成本会计学之各项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

6、本月车间发生修理业务,耗用原材料3500元,应付修
理人员工资2800元,用现金支付修理费1600元。
①设已预提修理费7900元;
借:预提费用 7900
贷:原材料
3500
应付职工薪酬 2800
库存现金 1600
②假设已预提修理费7000元;
借:预提费用 7000
制造费用 900
贷:原材料
3500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1、归集所使用的科目 “辅助生产成本” 2、归集的方式: 两种
第一种:
制造费用
①归集车间发生的 期末全额分配结转
生产费用
入各成本对象
②季节性及修理
1、企业11月预提银行短期借款利息4000元。
借:财务费用 4000
贷:预提费用
4000
2、第四季度共预提借款利息12000元,季末接到银行通知该季度
利息已扣支。
借:预提费用 12000
贷: 银行存款
12000
3、第四季度共预提借款利息12000元,季末接到银行通知该季度
利息支出为11000元,已扣支。
合计
1240000 4950 268000 48000 1460000 5780
六、其它费用 除了上述以外的其他要素费用,包括: 邮电费、租赁费、印刷费、图书资料费、办
公用品费、试验检验费、排污费、差旅费、保险费 、交通补助费、利息、费用性税金等
其他费用的核算: 1、应计入产品成本,借记“制造费用”账户; 2、应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财务、销售费用 ”账户; 3、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记入“待摊、预提费用 ”账户。
工资的原始记录:企业应按每个职工设置“工资卡”,内含职 工姓名、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资料。计算职工工资的原始 记录,有“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

成本会计 第三章

成本会计 第三章

2.燃料费用的分配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借记“基本生产成本”总 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燃料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 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如果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未专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 项目,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 目及所属明细账有关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成本项 目)。
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期间费用的核算31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要素费用分配概述材料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职工薪酬的分配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分配利息费用税金其他费用311要素费用分配概述1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
成本会计 第三章
1
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某 种 原 材 料 定 额 消 耗 量 = 该 种 产 品 实 际 产 量 单 位 产 品 原 材 料 定 额 消 耗 量 原 材 料 消 耗 量 分 配 率 = 原 材 料 实 际 消 耗 总 量
各 种 产 品 原 材 料 定 额 消 耗 量 之 和 某 种 产 品 应 分 配 的 原 材 料 实 际 消 耗 量 = 该 种 产 品 的 原 材 料 定 额 消 耗 量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2 800
(2)摊销价值的50%
借:管理费用
1 40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1 400
(3)报废以前领用的管理用具
借:原材料
50
管理费用
450
贷:低值易耗品
500
(4)注销报废的管理用具

产品制造成本的构成内容完整word文档

产品制造成本的构成内容完整word文档

产品制造成本的构成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1•直接材料成本(1)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

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

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

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

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

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

计算处理: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三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三消耗量(或定额成本)X分配率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

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

审查注意下列问题: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

财务报表分析与成本管理的核心指标公式大全

财务报表分析与成本管理的核心指标公式大全

财务报表分析与成本管理的核心指标公式大全财务报表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务预测与计划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33、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财务评估(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n―时间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36、普通年金终值:或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普通年金现值:或 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 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 S=A[(S/A,i,n+1)-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 P=A[(P/A,i,n-1)+1]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43、永续年金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永久债券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报酬率 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般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4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49、期望值: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m-证券种类 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52、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① 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归法③直接计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投资管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内含报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根据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肯定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β—贝他系数)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动资金管理64、现金返回线 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 Kc-单位储存成本 N-订货次数U-单价 p-日送货量 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R=L×d+B (Ku-单位缺货成本;S-一次订货缺货量;N-年订货次数;Kc-单位存货成本)71、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即:TC(S、B)=Ku×S×N+B×Kc筹资管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利分配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78、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 )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82、(p-单价 V-单位变动成本 F-总固定成本 S-销售额 VC-总变动成本 Q-销售量 N-普通股数)经营杠杆:公式一:公式二:财务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总杠杆:DTL=DOL×DFL 或83、(EPS-每股收益; 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利。

项目二 任务一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项目二 任务一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0.625×24 000= 15000(元)
(三)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 处理
在直接材料费用项目中,处 理耗用的材料时,应当将直 接计入和分配计入的费用合 并编制会计分录。
案例演示与操作
咱们一起完 成教材上的
做中学
目录
练习题4:某厂根据本月“耗用材料汇总表”编制“原材 料费用分配表”,见下表: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 品重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案例演示与操作
咱们一起完 成P24的做中

目录
练习题1:某厂生产甲、乙两种 产品,共同耗用某材料7200千 克,每千克10元,材料费用 72000元。甲产品的重量为 6000千克,乙产品的重量为 4000千克。采用重量分配法分 配材料费用。
途分别填制的一次性使用的领料凭证。 2、限额领料单 限额领料单是一种在当月或一定时期
和规定的限额内,可多次使用的发料 累计凭证。
领料单位: 用途:
材料 材 料
编号 名 称
领料单
年月日
材料 规格
计量 单位
编号: 发料仓库:
数量 请领 实发
单价
金额
供应单位:
领料单位:
保管员:
领料人:
领料单位: 用途:
项目二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任务一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学习内容:1、熟悉材料发出 的核算;2、材料费用的归集 和分配(重难点)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 (一)材料及其分类 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包
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 外购半成本品、燃料、修理用 备件、包装物等低值易耗品。
二、材料费用发出核算的原始凭证 (一)建立和健全领发料凭证制度 1、领料单 领料单是一种由领料车间、部门按用

电力企业成本计算对象和方法

电力企业成本计算对象和方法

电力企业成本计算对象和方法第十四条成本计算对象是:根据电力、热力生产的特点和管理需要,电力成本应按发电、售电、售热分别进行计算。

(一)发电成本:以每一个独立核算发电厂为一个成本核算单位,核算该单位为发电所发生的全部耗费。

由两个及以上电厂组成的发电总厂,可由总厂统一核算,或由分厂分别核算,再由总厂汇总。

发电成本按水电、火电、风电分别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发电单位成本(即厂供电单位成本)按厂供电量(即发电量减去综合厂用电量)计算。

(二)售电成本:以独立企业法人为成本核算单位,汇集所属内部核算单位及本部为发电、售电发生的全部耗费构成售电成本。

售电总成本二发电成本(包括水、火风电)+购电总成本+集团公司本部及分支机构成本(二)其他产品成本计算,根据生产过程、批量等不同,可分别采用“定单法”、发电单位成本二 发电总成本(元)厂供电量(千千瓦时)售电单位成本= 售电总成本(元)售电量(千千瓦时) (三)集团公司除计算售电成本外,还应分别水、火电、风电汇总计算发电 单位成本以及购电、供电单位成本和售热单位成本,其计算公式为:水力发电单位成本= 各水电厂发电总成本之和(元)各水电厂厂供电量之和(千千瓦时)火力发电单位成本= 各火电厂发电总成本之和(元)各火电厂厂供电量之和(千千瓦时)风力发电单位成本= 各风力电厂发电总成本之和(元)各风力电厂厂供电量之 和(千千瓦时) 出,年、业圣卡 各供热电厂供(售)热总成本之和(元) 供(售)热单位成本=各供热电厂供(售)热量之和(百万千焦)第十五条成本计算法:(一)电力、热力成本计算采用“品种法”。

“分步法”、“分类法”或“定额法”。

第十六条产品成本的计算:(一)电、热产品成本的计算1.生产费用的归集:为电、热产品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按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进行归集。

归集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生产费用发生时即明确服务对象,应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直接计入或定期汇总计入。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例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

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 ÷(300×10+200×25)=5;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乙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

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实际材料费用,其分配计算公式如下:【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总计66480元。

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

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

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

计算结果如下:工业会计常用公式速查1.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计算期生产的成品价值+计算期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自制半成品价值+ 计算期已完工的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大修理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2.工业净产值生产法:工业净产值=工业总产值-物质资料消耗价值分配法:工业净产值=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税金±利润(亏损)+利息+其他3.积累率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100%4.固定资产需要量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期生产量/单位设备生产能力用实物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年生产量/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数×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全年日历数-节假日-设备检修停工天数)×每天工作班次×每班工作小时用台时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全年计划生产任务需用设备定额总台时/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台时=∑(计划年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全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台时(定额改进系数=计划年度小计新定额/单位允时定额×100%)5.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6.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1~12月各月应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值的月初余额之和/12增减法,其计算公式为:计划年度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量=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式中:年度内增加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月增加应计提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12-该月份减少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7.固定资产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季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4=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8.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全年平均余额=1~12月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49.固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的比重=某一类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10.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起初固定资产原值×100%11.固定资产更新率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2.固定资产退废率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3.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值率/综合折旧率14.固定资产磨损率固定资产磨损率=期末固定资产折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5.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6.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17.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净值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摊销率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已经摊销数分期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计可使用数产品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定使用期内的预计产量×计算期月产量五五摊销法:领用时耗销额=在用低值易摊品计划成本×50%报销时消耗额=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150%-残值18.材料需要量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计划废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回收废料数量=[计划产量/(1-废品率)]×材料消耗定额-(1-回收废料率)19.辅助材料需要量辅助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辅助材料需要量=上期单位产品产值(或工时)辅助材料消耗量×计划期产品产值(工时)×(1-压缩系数)20.工具需要量工具需要量=计划期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末工具周转量-计划期初工具周转量某种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某种产品的计划产量×该单位产品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制造一定数量的产品使用某种工具的时间/某种工具的寿命(分)21.材料供应量材料供应量=材料需要量+计划期末储备量-计划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22.材料储备量材料经常储备量=供应间隔天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保险储备量=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最高储备量=(供应间隔日数+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或=经常储备量+最低储备量材料最低储备量=(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平均储备量=(最高储备量+最低储备量)/2材料季节性储备量=季节性储备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23.材料采购量材料订购量=(订购时间+订购间隔期)×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实际库存量-订货余额订货点订购量=订货时间×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24.材料采购次数材料采购次数=材料年需用量/经济采购批量25.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天)=材料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26.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100%27.材料的平均单价移动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实际成本]/(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的数量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数量28.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累计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100% 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价格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当月发生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收入材料价格差异额/本月发出材料计划价格)×100%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月初结存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100%按材料价格差异率和调整率的关系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1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月末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100%或=[(月初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计划价格)]×100%发出材料应分配的价格差异额=发出材料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差异率29.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该种材料单价×材料保管费率材料保管费率=(材料年保管费/材料平均储备价值)×100%材料消耗总量:某种产品材料总消耗量=本期投料量+期初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退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期初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各种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结存量×材料消耗定额30.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消耗总量/产品产量31.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一种产品消耗一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00%一种产品消耗多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价格)/∑(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价格)]×100%多种产品消耗一种原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实际产量)]×100%32.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100%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产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总量×100%33.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的工艺性损耗重量/消耗的原材料重量×100%34.原材料综合利用率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不同规格零件净重之和/不同规格零件消耗原材料总重量×100%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主产品重量+副产品重量)/原材料总消耗量×100%35.废料利用率废料利用率=(副产品重量/废料重量)×100%36.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实际利用率-定额(计划)利用率37.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实际消耗/消耗定额)×100%38.原材料节约量原材料节约(或耗损)数量=(实际单耗-消耗定额)×报告期产量39.原材料代用节约额原材料代用而节约的材料数量=原用原材料单位产品消耗量×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原材料代用而节约材料金额=(原用原材料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代用品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40.材料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购入量-材料计划购入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材料储备量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储备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储备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41.生产设备需要量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生产任务/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100%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的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42.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该类设备的数量×规定的全年开动时间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设备的作业时间数×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每一台产量定额=(同类设备允数×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日历天数-节假日)×日制度工作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改进压缩系数)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代表产品台时定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日历日数-节假日)×班次×每班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43.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本年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本年减少的生产能力设备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设备的年生产能力×(自投入生产到年底的日历日数)/365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的年生产能力44.锻锤生产能力锻锤生产能力=锻锤每小时锻件产量(吨/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化铁炉生产能力(吨/年)=化铁炉每小时产量(吨/小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改改进系数=1-(自然损耗率+浇胃口残头等消耗率+废品率)45.电弧炼钢生产能力电弧炼钢生产能力(吨/年)=炼钢炉容量(吨)×(全年有效工作时间/炼钢周期)×改进系数46.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现有生产面积×制度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47.生产面积负荷系数生产面积负荷系数=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现有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设备的全年计划总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计划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利用率×制度台时数利用率48.设备台时平均产量设备台时平均产量=按定额工时计算的产品产量/(设备平均数量×每台设备工作小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各种产品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49.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时间50.设备的时间潜力设备的时间潜力(台时)=使用设备台数×平均每台不必要的停台时间51.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设计能力的台时产量-设备的实际台时产量52.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时间潜力×实际平均台时产量53.设备能力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每台设备能力潜力×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实际运转台时数+设备时间潜力(台时)54.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时间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55.设备平均数报告期设备平均数=∑报告期每日拥有的设备数量/报告期日历日数=期初设备数量+(报告期增加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报告期减少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56.实用设备安装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台数/实有设备台数×100%57.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8.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的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9.完好设备使用率完好设备使用率=实际使用设备台数×完好设备台数×100%60.设备时间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时间/最大可能利用时间×100%61.设备日厉台时利用率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100% =实际使用台时/已安装设备或实际使用设备的日历台时数×100%平炉日历时间利用率=炼钢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冷炉大修理时间)×100%62.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数/制度工作台时数×100%制度工作台时数=已安装设备台时数(或实际使用设备)×制度工作日数×工作班次×每班次工作小时63.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数/计划使用台数)×100%计划使用台数=计划使用设备×设备计划使用的时间64.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65.高炉综合利用率高炉综合利用率=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立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高炉生产效率×高炉时间利用率66.平炉综合利用率平炉综合利用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炉底面积(平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修理昼夜数)]=平炉生产效率×平炉时间利用率平炉生产效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有效面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平炉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67.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出厂价格-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增加的产量68.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一个修理复杂系数的工时定额69.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工作量(工时)/(一个轮班参加修理的工人数×每个轮班工作时间×轮班次数)70.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用于设备大修理的材料实际消耗量/单台设备修理复杂系数71.设备平均在修日数设备平均在修日数=各台设备在修日数之和/修完设备的台数72.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设备维修费用/产品生产量73.设备维修费用效率设备维修费用效率=(产品生产量/设备维修费用)×100%74.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报告期累计完成检修台数/本年计划检修台数)×100%75.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质量等级×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76.设备修理返修率设备修理返修率=(修理设备返修台数×/修理设备送检台数)×100%77.设备泄漏率设备泄漏率=(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总数)×100%78.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停歇时间/设备开动总台时)×100%79.设备事故率以设备事故次数与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对比,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次数/报告期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以设备因事故停开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对比,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报告期设备实际开动台时)×100% 80.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的修理费总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各种设备事故减产数量×单位产品价格设备事故造成减产数=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每台时平均产量81.设备换班系数设备换班系数=设备工作的总台班数/实际使用的设备总台数82.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单位产品标准燃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折算系数折算系数=实际使用的燃料每千克发热量(千焦)/700(千焦)标准燃料=非标准燃料×(每千克非标准燃料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3.铸造焦炭需要量铸造焦炭需要量=炉料总重量×熔炼每吨金属的焦炭消耗定额84.焦铁比焦铁比=化焦总量/焦炭消耗量85.标准煤量标准煤量=∑[煤炭数量×每千克煤炭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6.单位产品耗煤量单位产品耗煤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耗煤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该种产品定额消耗量/总的应耗煤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87.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计划开动日数×煤炭日耗定额或=计划产量(产值)×单位产品(产值)耗煤定额88.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计划铸件产量(产值)×单位产量(产值)耗油定额每万元产值耗煤量=标准耗煤量/总产值(万元)节约煤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产品产量×每千克燃料计划价格89.单位产品耗电量单位产品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0.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1.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单位产品耗电量/消耗定额)×100%92.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产品产量×每度电费93.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改进前耗电量(度)-改进后耗电量(度))×使用时间×推广台数×每度电费94.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报告期实际发电总量(千瓦时)/报告期实际作业时间总数(小时)发电机的年平均能力=一年发电总量(千瓦时)/8760(小时)95.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报告期发电总量/报告期被利用设备能力总和(千瓦)96.发电机时间利用率发电机时间利用率(粗放负荷单)=(报告期发电机的实际作业数/报告期日历时数)×100%。

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与定额成本比例法之比较

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与定额成本比例法之比较

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与定额成本比例法之比较李若亮摘要: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中,材料成本的分配至关重要,实践中,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为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一般运用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本文拟就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和材料定额成本比例法的分配过程及其特点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材料定额成本比例法在产品成本中,材料成本所占比重较大,所以材料成本的分配对正确核算产品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产产品领用的原材料,如果直接是为生产某种产品发生的,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如果是为生产多种产品共同发生的,就需要采用较合理又较简便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如可采用按产品重量比例计算法、产品面积比例计算法、产品体积比例计算法等,不过,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为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一般运用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本文拟就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和材料定额成本比例法的分配过程及其特点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消耗量是指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

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共同耗用的材料成本,先根据各种产品实际产量乘以单位耗用定额,求得各产品定额耗用量,其次,根据共同耗用的材料实际消耗数除以产品定额耗用总量,求出分配率;然后根据分配率和各有关产品定额耗用量算出各有关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材料数量;最后,将各种产品实际耗用数量乘以原材料单价,就是应分配的直接材料成本。

其计算过程用公式表示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分配率= 材料实际消耗总数/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总量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 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现举例说明: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消耗A、B、C三种材料。

原材料分配的核算

原材料分配的核算

560
4560
3500
490
3990
7500
1050
8550
10000
1400
11400
20000
2800
22800
247500
34650
A、B产品应分摊的工资
282150
(1)分配率 = 210000/75000 = 2.8
(2) A产品= 50000 * 2.8 =
140000
A、B产品B产应品分=摊2的50福0利0 *费2.8 = 7(010)00分配率 = 29400/75000 =0.392
—B产品 7980据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560 表 —修理车间 399二0
制造费用
11400
管理费用
22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82150
4
福利费
合计
分配金额
分配率
分配金 额
140000
19600
159600
70000
9800
79800
210000
0.392
29400
239400
4000
管理费用
800
贷:原材料
723950
A、B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分配 (1)分配率 = 14000/700000 = 0.02 (2) A产品应分摊的材料 = 400000 * 0.02 = 8000
B产品应分摊的材料 = 300000 * 0.02 = 6000
故: A产品耗费的材料 = 400000 + 8000 +5000 =413000 B产品耗费的材料 = 300000 + 6000 +2000 =308000

2020初级《初级会计实务》常用会计公式

2020初级《初级会计实务》常用会计公式

2020《初级会计实务》常用会计公式一、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利润=收入-费用二、会计账户3.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三、试算平衡公式(1)发生额试算平衡:4.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试算平衡:5.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四、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公式6.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五、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7.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8.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9.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10.当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3)移动加权平均法11.存货单位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成本+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12.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六、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率13.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14.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15.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七、销售商品的核算(1)毛利率法16.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17.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额×毛利率18.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19.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售价金额核算法20.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21.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22.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23.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八、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24.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25.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26.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27.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28.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29.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30.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31.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4)年数总和法32.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33.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九、有关税的计算公式(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34.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5.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36.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37.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3)消费税38.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4)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39.应纳税额=(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实际交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5)所得税费用40.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41.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42.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十、利润相关计算公式42.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43.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4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45.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46.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47.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十一、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计算公式(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成本会计主要计算方法公式

成本会计主要计算方法公式

材料费用的分配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X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X材料单价2.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X分配率低值易耗品摊销3.一次摊销法领用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4.分次摊销法在库、在用、摊销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 D:...在库摊销时:J:制造费用 D:——摊销报废时:J:原材料 D:制造费用注销累计已摊销额:J:——摊销 D:——在用月末调整成本差异 J:XX费用 D:材料成本差异5.五五摊销法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 D:...在库——摊销D制造费用J计算摊销额,50%同时,按其价值的.报废时:按入库残料的价值J:原材料按报废低值易耗品原有价值的50%减去残值后的差额J制造费用按低值易耗品原有价值的50%D——摊销注销累计已摊销额:J:——摊销 D:——在用月末调整成本差异 J:XX费用 D:材料成本差异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借记“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动力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如果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未专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动力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明细账有关项目。

用于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的照明用电等,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有关项目。

材料费用分配率公式

材料费用分配率公式

材料费用分配率的计算方法是:
材料费用分配率=需分配的共同耗用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量(总额)
首先我们要了解材料费用分配是指企业将一定时期所耗用的直接材料、间接材料费用按不同方式计入产品成本。

其主要问题是分配原则、分配对象、以及分配方法三个问题
(1)定额消耗量比例法计算方法: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分配率=材料实际总耗用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

(2)定额费用比例法计算方法:
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费用定额;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消耗定额×该种材料的计划单价;
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各种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某种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分配率==该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材料费用分配率。

下面是两个图片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 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例:领用某种原材料2106千克,单价2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42120元,生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

甲产品消耗定额1.2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1.1千克,计算甲、乙产品分别应分配材料费用。

解:分配率= 42120/(400*1.2+300*1.1)=42120/(480+330)=52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480*52 = 2496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330*52 = 17160(元)2、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例:假设某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生产工时为56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2000小时,本月发生制造费用36080元。

要求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 36080/(56000+32000)=0.41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6000*0.41 = 2296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2000*0.41 = 13120(元)表4-1 制造费用分配表3、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例:某产品本月完工26件,在产品1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发生生产费用共3000元。

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计算结果:分配率= 3000/(26+10*40%)=100(元/件)完工产品成本= 26*100 = 2600(元)在产品成本= 10*40%*100 = 400(元)4、作业题假如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600件,在产品100件,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原材料在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甲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费用共计70 700元,直接人工费用39 650元,燃料动力费用85 475元,制造费用29 250元。

(因为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作比例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计算结果:(1)直接材料费的计算: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 70700/(600+100)*600 = 60600(元)在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 70700/(600+100)*100 = 10100(元)其他费用均按约当产量作比例分配,在产品100件折合约当产量50件(100*50%)(2)直接人工的计算: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 39650/(600+50)*600 = 36600(元)在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 39650/(600+50)*50 = 3050(元)(3)燃料和动力费用的计算:完工产品负担的燃料和动力费用= 85475/(600+50)*600 = 78900(元)在产品负担的燃料和动力费用= 85475/(600+50)*50 = 6575(元)(4)制造费用的计算: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29250/(600+50)*600 = 27000(元)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29250/(600+50)*50= 2250(元)汇总: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60600+36600+78900+27000=203100(元)甲产品本月在产品成本=10100+3050+6575+2250=21975(元)5、计算基准比率的计算公式:人数比率= 物流部门人数/全公司人数面积比率= 物流部门设施面积/全公司面积物流费用比率= (1~8)项物流费/ (1~8)项费用6、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上:A实行大批量、低频率的物流服务,B产品实行多频率、小额配送服务。

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的物流成本,所涉及的主要作业有7种:订单处理、挑选包装、包装设备调整、运输装卸、质量检验。

其他资料如下:(1)本月该企业共销售A产品5批,共计20 000件;B产品140批,共1400件;(2)订单处理作业全月有能力处理1008份订单。

本月实际处理订单800份,其中A产品500份,B产品300份;(3)包装机共4台全月总共可利用640机器小时,每包装一批产品,需要调整一次,并且同一批产品数达到1000时也需要调整一次,需要24分钟。

包装A产品需1.5分/件,包装B产品需2分/件;(4)运输装卸作业能提供840工作小时的能力,其中A每批需120小时;B每批需0.4小时;(5)质量检验:全月能检验800件产品。

其中A每批需抽样10件,B每批需抽样3件;(6)A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5元,B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8元解:第一步:确认企业本月所发生的资源耗费表1 企业所耗费的各类资源第二步:确认各种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第三步:确认各资源动因,将各资源耗费分配至各各作业表2 工资资源分配一览表表3 电力资源一览表表4 折旧费及办公费一览表、将上述各项费用分配结果汇总其中:包装机调整时间=160*24/60=64小时,占包装机总机器时间的10%第六步,计算A、B两种产品实际耗用资源价值表8 实际耗用资源价值表第七步,汇总,A、B两种产品物流成本计算单表9 A、B两种产品物流成本计算单7、习题:某物资要从A1、A2、A3运往B1、B2、B3,B5,平衡表和运价如表,如何调运使总运费最低?编制初始调运方案时,用最小元素法,就是按通常习惯,运费最小的优先供应的原则8、第六章9、计算结果:年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0%=48(万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40%=28.8(万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72-28.8)*40%=17.28(万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43.2-17.28-120*4%)=21.12(万元)10、例:某企业仓库采用定期盘存制,在某年6月末,该仓库库存量为0,7月1日仓库进了30件产品,每件计价10元。

3日又入库10个,这次的单价为15元。

5日又入库了20个,这次单价为20元入库,7月5日进行盘点,库存数量为25个。

计算库存结存价值。

1、算术平均价格:(10+15+20)/3=15元最终的库存结存价值为:15*25=375元2、该期间的加权平均价格:[10*30+15*10+20*20]/(30+10+20)=14.2元最终的库存结存价值为:14.2*25=353元11、课本上247页作业12、13、第八章要求: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实际指标体系:2200×7×6 = 92400(元)基期指标体系:2000×8×5 = 80000(元)分析对象是:92400 80000 = + 12400(元)基期指标体系:2000×8×5 = 80000(元) 8000替代第一因素:2200×8×5 = 88000(元)替代第二因素:2200×7×5 = 77000(元) -11000替代第三因素:2200×7×6 = 92400(元) 15400最后检验分析结果:+8000 11000 +15400 =12400(元)14、设某企业2014年1~12月份的物流成本如表-1所示。

试用趋势平均法预测2015年1月份的物流成本。

月份物流成本五期平均基期的趋势值三期趋势平均数16626837471.646876+4.458282.4+6.4 4.868886+3.6 5.0710091.2+5.2 4.489295.6+4.4 3.3399496+0.4 2.261010498+2.011901211015、是否停产甲产品?甲产品能提供1800-(1200+200)=400的贡献毛益,因此,如果停产,不但不会增加300利润,还会减少400元结果16、量本利分析实例:某运输公司依据历史数据分析,确定单位变动成本150元/千吨公里,固定成本总额为20万元,营业税率为3%,下月预计货物周转量5000千吨公里,单位运价为200元/千吨公里。

请分析:在该单位运价下,运营业务量是否可以赢利?赢亏为多少?如果预测下月业务量只有4000千吨公里,则单位运价至少为多少才能保本? 为确保下月盈利30000元,在成本和单价不变情况下,业务量要达到多少? 计算:1、 P 净=[px (1-tR )- (a+bx)]=[200*5000 * (1-3%)-(200,000+150*5000)] =20000(元) 2、p2=(a+bx)/x=(200,000+150*4000)/4000=200(元)3、x3=(a+TP)/(p -b)=(200,000+30,000)/(200-150) =4600(千吨公里)ax b p P bx a px P --=+-=)()(17、某企业生产和销售某产品A,某年有关数据如下:销售产品4000件,产品单价80元,单位变动成本40元,固定成本80000元,所得税率30%。

(1)计算该企业的保本点和安全边际率;(2)计算企业该年的净利润;(3)若该企业的年度计划目标利润为70000元,确定该企业要达到的业务量?企业是否完成计划?(4)在目标利润下,若其他要素不变,则企业的单价水平?计算:1、X= a/(p-b)=80 000/(80-40)=2000件MSR=(x1-x0)/x1*100%=(4000-2000)/4000100%=50%2、TTP=TP*(1-tR)=(px-a-bx)*(1-tR)=56000元3、x3=(a+TP)/(p-b)=(80 000+70 000)/(80-40)=3750件4、p=(TP+bx+a)/x=77.5元18、某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单价为70元,某年有关数据如下:直接材料25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间接成本:固定成本80 000元/年,变动成本6元/件;销售成本:固定成本40 000元/年,变动7元/件。

请回答:(1)如今年的目标利润为70 000元,该企业物流服务的业务量必须达到多少?(2)如该企业最大物流处理量为5 000件/年,利润最多为多少?(3)如该企业最大物流处理量为5 000件/年,且今年必须要完成70 000元的目标利润,那么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至少要降低多少?19、实例: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确定20、实例: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确定(月工资制)21、物流服务的间接=单位物流服务*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分配率= 间接费用预算/ 产量标准(工时数)22、标准成本的制定23、某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与A产品有关的成本资料如表9-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