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检测工艺与案例

合集下载

渗透检测实验(2022优秀文档)

渗透检测实验(2022优秀文档)

5.玻璃搅拌棒:长200 ml
6.天平:称量500 g
7.量筒:容量500 ml.
50 ml 50 ml 100 ml
四.实验步骤
1.将玻璃容器、玻璃搅拌棒和量筒清洗干净。
2.称取苏丹红Ⅳ 8 g。
3.量取: 乙酸乙酯
50 ml
航空煤油
600 ml
松节油
50 ml
变压器油
200 ml
实验二 后乳化型着色渗透剂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一般渗透剂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 配制后乳化型着色渗透剂 三.实验器具及试剂
2.不锈钢镀铬辐射状裂纹试块(B型试块)
3.化学试剂:
苏丹红Ⅳ 8 g
乙酸乙酯
航空煤油 600 ml 松节油
变压器油 200 ml 丁酸丁酯
4.玻璃容器:容积1500 ml
在筒口捆扎一张纸。
3.让量筒从25㎜高处反复地自由落到橡皮板 上,使粉末往下墩实。每落下一次后,将 量筒转90°;一直重复到体积不变为止。
4.除去捆扎的纸张,称取盛装显像剂粉末的 量筒质量,记为X2。同时测量显像剂粉末 的体积。
5.将显像剂的净质量(X2-X1)除以显像 剂粉末的体积就是干粉显像剂的摇实密度。
显像3~5分钟后,即可在白光下进行检查。 必要时,借助于5~10倍的放大镜观察所显 示的图像。
将显像剂刷涂或喷涂于受检表面。显像剂 层应薄而均匀,厚度为0.05~0.07㎜为宜。 喷涂时,喷嘴与试板表面距离约为300~ 400㎜为宜。喷洒方向与受检面夹角为 30°~40°.
显像3~5分钟后,即可在白光下进行检查。 必要时,借助于5~10倍的放大镜观察所显 示的图像。
根据有关技术文件对所发现缺陷作出合格 与否的结论。

第七章渗透检测工艺(2)

第七章渗透检测工艺(2)

7-1表面准备和预清洗
一、污物类别
表面准备是指零件在渗透检测前的表面清理,包括清理 如下固体污物:铁锈、氧化皮、腐蚀产物;焊接飞溅、焊 渣、铁屑、毛刺;清漆、油漆及其它有机防护层;发蓝层、 阳极化层及磷酸盐、铬酸盐转化的涂层。 预清洗是渗透探伤的第一道工序,用于清洗零件表面如 下液体污物:防锈油、机油、润滑油及含有有机组份的其它 液体;水和水蒸发后留下的水合物;强酸、强碱及包括卤素 在内的有化除就是除掉零件表面上所有的渗透液,又不得将缺 陷中的渗透液清洗出来。去除或擦除渗透液时,要防止过 清洗或过乳化;同时,还应使荧光背景或着色底色保持在 一定的水准上。 1.水洗型渗透液可用水喷法清洗,一般规定:水喷法 水压不得大于0.34MPa,水温不超过40℃。水洗型荧光 液用水喷法时,应由下而上进行,避免形成一层难以去除 的荧光薄膜。水洗时要使用粗水柱,时间不能太长,水压 不能太高,在得到合格背景的前提睛,时间越短越好。荧 光液的去除可使用黑光灯控制,边观察边去除。
7-5显像
显像的过程是用显像剂将缺陷处的渗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产生 清晰可见的缺陷图像。 1.干粉显像主要用于荧光法。零件干燥后,应立即进行显像,可 获得较好的显像效果。干粉显像可将零件埋入显像粉中进行,也可 用喷枪或喷粉柜实施。 显像时间不能太长,显像剂不能太厚。 2.水基湿式显像可采用浸涂、流涂或喷涂,多数采用浸涂。显像 时要对显像剂进行搅动,以防显像剂粉末沉淀。零件在滴落和干燥 时,放置应合适,以确保显像剂不在某些部位形成过厚的显像剂层, 并掩盖缺陷显示。 3.非水基湿式显像主要采用压力喷罐喷涂。喷涂时要摇动喷罐, 使显像剂均匀。喷涂时要保持边喷边形成均匀的显像剂薄膜。 非水基湿式显像有时也采用刷涂或浸涂,浸涂要迅速,刷涂笔 要干净,一个部位不能往复刷涂几次。

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

缺陷显示方式
缺陷显示器材 检测灵敏度 污染
渗透检测(PT)
渗透剂在毛细管作用下,渗入表面开口缺陷 内,在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后,通过显象 剂的毛细管作用将缺陷内的渗透剂吸附到工件表 面形成痕迹,从而显示缺陷的存在。
见图1-1理解基本原理。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PT)
4.渗透检测的分类:
按渗透液种类分: 荧光渗透检测、着色渗透检测、荧光着色渗透 检测 按清洗方式分: 水洗型渗透检测、亲油型后乳化渗透检测、溶 剂去除型渗透检测、亲水型后乳化渗透检测 按显像方式分: 干粉显像剂、水溶解显像剂、水悬浮显像剂、 溶剂悬浮显像剂、自显像
渗透检测(PT)
2.渗透检测的发展简史:
1930-1940年代:煤油、有色染料作为渗透剂; 1941-荧光染料的应用,紫外线显示,吸收剂应 用; 1950-煤油与滑油的混合物作为荧光液; 1990-飞点扫描、自动线。
渗透检测(PT)
利用渗透检测对管道检漏
渗透检测(PT)
3.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渗透检测(PT)
5.渗透检测具体操作步骤
预处理-----刷图渗透剂-----清洗渗透剂-----干燥 -----喷显像剂-----观察评定-----后处理
显像剂 渗透剂 清洗剂
渗透检测具体操作步骤:
渗透检测(PT)
6.渗透检测的优点及局限性:
渗透检测的优点: 可检测各种材料:金属、非金属材料;磁性、非磁 性材料;焊接、锻造、轧制等加工方式;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发现:0.1μm宽缺陷); 显示直观、操作方便、检测费用低。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的局限性:
它只能检出表面开口的缺陷; 不适于检查多孔性疏松材料制成的工件和表面粗 糙的工件; 渗透检测只能检出缺陷的表面分布,难以确定缺 陷的实际深度,因而很难对缺陷做出定量评价。 检出结果受操作者的影响也较大。

第七章渗透检测工艺

第七章渗透检测工艺
注意事项进行操作使用。 • 溶剂蒸气除油是清除受检工件表面和开口缺陷处的油和油脂类污染物的较
好方法。但它不能清除无机型污染物(如夹渣、腐蚀、盐类等),也不能清除树 脂类(例如,塑料、涂层、清漆、油漆等)。 若需要将深缺陷中的油脂全部 清除干净时,建议采用溶剂浸泡法。 • 钛合金被检工件容易与卤族元素作用,产生应力腐蚀裂纹,因此,钛合金 应采用添加特殊抑制剂的三氯乙烯进行除油,并且在除油前必须进行处理, 以消除应力。 • 橡胶、塑料及涂漆被检工件不能使用三氯乙烯蒸气除油,因为这些被检工 件会受到三氯乙烯的破坏。也不得使用会对其产生有害影响的溶剂除油。必 要时,应通过试验,确认所使用的溶剂是否会对被检橡胶、塑料工件产生有 害影响。另外,还应注意温度对其的影响。 • 铝、镁合金被检工件在除油后,容易在空气中锈蚀,应尽快浸入渗透剂中。
• 注意,采用碱洗工艺清洗后的被检工件,必须把清洗 剂冲洗干净;并在渗透检测前,将其整体加热干燥;施加 渗透剂时,被检工件温度一般不得超过50℃。
• 蒸汽清洗是一种改进的热碱清洗方法,在容器内进行。 适用于大型被检工件。能够清除被检工件表面的无机污物 和各种有机污物,但无法清除较深缺陷底部的污物。此时, 可采用溶剂浸泡法。
第七章渗透检测工艺
• 2.碱洗及蒸汽清洗
• 碱洗适用于去除油污、抛光剂、积炭等,多用于铝合 金。
• 碱洗液是一种不易燃的水溶液,含有经过特别选择的 洗涤剂。该洗涤剂能够对各类污物起润湿、渗透、乳化及 皂化作用。

热的碱洗液还可用来除锈和除垢,清除掩盖表面缺陷
的氧化皮。
• 碱洗液应按照制造厂的建议使用。
第七章渗透检测工艺
• 7.2.2渗透时间及温度
• 1.渗透时间 • 渗透时间指施加渗透剂到开始去除处理之间的时间。 • 采用浸涂法施加时,还应包括排液所需的时间。这时它是施加渗透剂时间

无损检测渗透探伤(PT)工艺流程

无损检测渗透探伤(PT)工艺流程

第七章渗透检测工艺渗透检测工艺基本步骤:1、表面准备和预清洗(洗涤剂清洗,温度75℃~95℃时,10~15分钟)2、施加渗透剂(10~50℃下,渗透时间≥10min)3、多余渗透剂的去除4、干燥(不得大于50℃,干燥时间5~10min)5、施加显像剂(自显像时间10~120min,其他显像时间一般不少于7min)6、观察与评定(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7、后清洗及复验渗透检测的时机选择:1、机加工和热处理等操作,可能产生表面缺陷,渗透检测则应在这些工序后进行。

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后24小时进行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

2、表面处理工艺(喷漆、镀层、阳极化、涂层、氧化、喷丸和研磨)的操作,渗透检测应在这些工序前进行,表面处理后需机加工的,对该加工部位再次进行渗透检测。

3、工件要求腐蚀检测时,应在腐蚀工序后进行。

4、在役工件的渗透检测应去除表面积炭和油漆层。

但阳极化层可不去除。

表面准备和预清洗渗透检测成功与否,取决于被检表面的状况(污染程度及粗糙度)。

所有污染物都会阻碍渗透剂进入缺陷,清洗污染物的过程中的残留物反过来也能同渗透剂反应,影响渗透检测的灵敏度。

被检表面的粗糙度影响渗透检测效果。

内容:清理固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固体污染物:铁锈、氧化皮、腐蚀产物、焊接飞溅、焊渣、毛刺、油漆及涂层等液体污染物:防锈油、机油、润滑油及有机组分的其它液体,强酸强碱及包括卤素在内的有化学活性的残留物基本要求:1、任何可影响渗透检测的污染物必须清除干净,不得损伤受检工件的工作功能:例如:不得用钢丝刷打磨铝、镁、钛等软合金。

密封面不得进行酸蚀处理等。

2、表面准备和预清洗范围:检测部位四周25mm。

▲通常情况下,焊缝、轧制件、铸件、锻件的表面状态,是可以满足渗透检验要求的。

▲如果焊缝、轧制件、铸件、锻件的表面出现不规则,影响渗透探伤效果。

则应用打磨方法或机械加工方法进行表面处理。

▲如果铁锈、型砂、积炭等物,可能遮盖缺陷迹痕,或对检验效果产生干扰。

渗透检测—渗透检测方法(无损检测课件)

渗透检测—渗透检测方法(无损检测课件)

第3节 渗透检测方法
渗透检测工艺流程
基本步骤
➢ 表面预处理与干燥 ➢ 渗透 ➢ 去除 ➢ 干燥 ➢ 显象 ➢ 检验
预处理与干燥
零件表面上的污染和附着物会影响染料性能,或产生不良 背景。在渗透处理之前要对零件表面进行预处理与干燥。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和适用范围如下: ➢ 溶剂清洗 ➢ 化学清洗 ➢ 机械清洗 ➢ 浸蚀处理
进行评定,得出是否合格。
记录、报告与标记
第3节 渗透检测方法
渗透检测的优点
缺陷显示直观; 检测灵敏度高; 可检测的材料与缺陷范围广; 一次操作课检测多个零件,可检测多方位缺陷; 操作简单等。
渗透检测的缺点
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堵塞时也不能检出); 只能检测非多孔材料; 单个工件检测效率低,成本高; 对零件和环境污染较重。
第3节 渗透检测方法
标准试块
铝合金淬火裂纹试块(A型标准试块) 用于比较两种渗透液性能的优劣
不锈钢镀铬试块(B型标准试块)
吹砂面:检查渗透系统的去除性
不锈钢镀铬试块 (B型标准试块)
组合式“五点 试块”
简单“三点 试块”
镀铬面:检查渗透检验操作的正 确性+定性检查渗透系统灵敏性
检查着色渗透检验操作的正确性 和渗透系统的有效性
去除处理
溶剂去除法(C法) ➢ 渗透结束后,采用擦拭的方法,用配套的溶剂去除剂,去
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 ➢ 擦拭——棉织品、纸等;然后用被去除剂润湿的擦拭物擦
去残留的渗透液; ➢ 擦拭物不能饱和浸透,更不允许采用浸涂、喷涂或刷涂,
防止缺陷中的渗透液也被去除; ➢ 最后将零件表面擦干或晾干。
去除处理
测点,显像剂易去除; ➢ 缺点:干燥较慢,流动性导致显像剂堆积。

第13章 渗透检测实验

第13章  渗透检测实验
1.开启紫外线光源,用J221型紫外线辐照 计(或ZQJ-1型)检测紫外线强度,使其为 (860±40)Μw/c㎡.
2.将荧光渗透剂500 ml置于广口玻璃容器中。
3.将10张定性滤纸浸入到荧光渗透剂中,取 出用试样夹子夹好,干燥5min.
4.将5个挂有滤纸试样的夹子悬挂在无强光、 强热和强气流的地方;其余5个挂有滤纸试 样暴露在紫外线下,5个试样应受到均匀照 射。曝光时间1h.
4.玻璃容器:容积1500 ml
5.玻璃搅拌棒:长200 ml
6.天平:称量500 g
7.量筒:容量500 ml.
50 ml 50 ml 100 ml
四.实验步骤
1.将玻璃容器、玻璃搅拌棒和量筒清洗干净。
2.称取苏丹红Ⅳ 8 g。
3.量取: 乙酸乙酯
50 ml
航空煤油

600 ml
松节油
实验三 溶剂悬浮湿式显像剂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一般显像剂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 配制溶剂悬浮湿式显像剂 三.实验器具及试剂 1.白光光源 2.不锈钢镀铬辐射状裂纹试块(B型试块)
3.化学试剂:
二氧化钛 10 g
丙酮
乙 醇 150 ml 胶棉液
4.玻璃容器:容积1500 ml
在筒口捆扎一张纸。
3.让量筒从25㎜高处反复地自由落到橡皮板 上,使粉末往下墩实。每落下一次后,将 量筒转90°;一直重复到体积不变为止。
4.除去捆扎的纸张,称取盛装显像剂粉末的 量筒质量,记为X2。同时测量显像剂粉末 的体积。
5.将显像剂的净质量(X2-X1)除以显像 剂粉末的体积就是干粉显像剂的摇实密度。
五.说明
1. 配制的后乳化型着色渗透剂中应无沉淀 结块物,若发现有沉淀结块物可用水浴法 适当提高温度,但不得超过40℃为宜。

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
5.2 缺陷的评定
缺陷显示的分类
线状、圆形、密集形、纵(横)向显示
缺陷的分类 原材料缺陷、工艺缺陷和使用缺陷
渗透检测能发现的常见缺陷 气孔、裂纹、
5.3 标准关于显示的分类和评定要求
塑料薄膜式(干粉悬浮于树脂清漆中) 4 各种渗透探伤方法的优缺点
着色法只需在白光或日光下进行,在没有电源的场合下也能工 作,荧光法需要配备黑光灯和暗室,无法在没电的场合下工作。
水洗型渗透适于检查表面较粗糙的零件(铸造件、螺拴、齿轮、 键槽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特别适合批量零件的渗透检测。 而对于水基渗透液可以检查不能接触油类的特殊零件(液氧容器)
但是,渗透探伤不适用于检查表面是吸收性的零件或材料,例如 粉末冶金零件。
渗透检测的重复性差,污染较严重。
1.3 渗透探伤的分类
1 根据染料分类: 荧光法、着色法和荧光着色法
2 根据去除方式分类: 水洗型、后乳化型和溶剂去除型
3 根据显象方式分类: 干式、湿式、速干式、自显象(一般分类)
显象剂的种类: 干式显象剂、湿式显象剂 湿式显象剂包括:水溶式,水悬浮式,溶剂悬浮式(速干式),
4.6 观察和评定
观察的光线要求 着色观察时,被检零件上白光的照度要不小于500lx。荧光观察
时,黑光灯的强度为,在距离黑光灯380mm处,其强度不低于 1000uw/cm2。
荧光观察时:a 进入暗室时,黑暗适应。 b 真伪缺陷的判定 c 缺陷性质的判定,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d 缺陷的表示和记录
4.2 施加渗透剂
1 渗透液施加方法 应根据零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查部位来选择。
所选方法应保证被检部位完全被渗透液覆盖,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 保持润湿。
主要有:喷涂,刷涂,浇涂,浸涂。 2渗透时间及温度

15-《渗透检测》第6-9章-张彦新

15-《渗透检测》第6-9章-张彦新

裂纹
未焊透、气孔裂纹
10
5~15
铝、镁 不锈钢 不锈钢
不锈钢
焊缝 铸件 锻件
焊缝
气孔冷隔
裂纹折叠
未焊透、气孔裂纹
10 10 20/10~3 0 20 10/5~15
10 20~30
5~15 5~15 5~15
5~15
青铜
青铜 钛合金
锻件
焊缝
裂纹折叠
气孔未焊透裂纹
5~15
2~10
6.2后乳化型渗透检测方法优缺点
荧光渗透检测泄漏方法
3.焊接容器,可采用灌入液体中加入渗透能力强的 液体再加入荧光剂,然后外侧观察;还可以在 内(外)焊缝上涂上渗透液,外(内)侧观察。 渗透泄漏一般不用显象剂,直接在黑光灯下观察; 也可以涂复显象剂,来探测细微的缺陷,为保 证检验厚工件,渗透时间较长,最长可几十小 时。
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
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检测法 1、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干式显象剂; 2、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湿式显像剂; 3、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快干式显象剂。

后乳化型渗透检测法
后乳化型着色渗透检测法 1、后乳化型着色渗透剂—湿式显象剂; 2、后乳化型着色渗透剂—快干式显象剂。

后乳化型渗透检测工艺过程(05、00)
渗透检测工艺
7.6观察与评定
观察时机 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 观察的光线要求 着色观察时,被检零件上白光的照度要不小于500lx。荧光观察时, 黑光灯的强度为,在距离黑光灯380mm处,其强度不低于1000uw/cm2。 荧光观察时:a 进入暗室时,黑暗适应。 b 真伪缺陷的判定 c 缺陷性质的判定,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d 缺陷的表示和记录 重复检查的规定: a 一般不进行重复检查,渗透检测的重复性不好; b 着色法不允许复查; c 荧光法检查的不允许用着色法复查。 注意事项:(P124)

渗透检测(5)

渗透检测(5)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T4730.5—2005代替JB 4730—1994部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Part 5:Penetrant Testing2005-07-26发布 2005-11-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 (3)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一般要求 (4)4 渗透检测基本程序 (7)5 渗透检测操作方法 (8)6 渗透显示的分类和记录 (10)7 质量分级 (10)8 在用承压设备渗透检测 (11)9 渗透检测报告 (11)附录A 荧光和着色渗透检测工艺程序示意图(规范性附录) (12)附录B 用于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规范性附录) (14)前言JB/T 4730.1~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六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

本部分为JB/T 4730.1~4730.6-2005的第5部分:渗透检测,主要参照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第Ⅴ篇SE-165《液体渗透检测的标准推荐操作方法》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

与JB 4730—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增加了灵敏度等级分类。

3. 增加了质量控制内容。

4. 增加了在用承压设备的渗透检测;对高强钢以及裂纹敏感材料的荧光渗透检测。

5. 增加了渗透基本程序、渗透检测时机等章节。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宇、邢兆辉、孙殿寿、陈用坚。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1 范围JB/T 4730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以及质量分级。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工艺卡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工艺卡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工艺卡
contents
目录
• 渗透检测基础知识 •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 • 渗透检测工艺卡 • 渗透检测的质量控制 • 渗透检测案例分析
01 渗透检测基础知识
渗透检测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渗透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过使用渗透剂对工件表面 进行涂覆,利用毛细作用原理,使渗透剂渗入工件表面的微 小缺陷中,然后去除多余的渗透剂,最后通过显像剂显示出 缺陷的形貌和分布。
干燥
将清洗后的被检测对象进行干燥,以便于后续的观 察和判断。
显像
将显像剂施加到被检测对象的表面,使缺陷中的 渗透剂显现出来,以便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记录
通过观察显像剂显现出来的缺陷形状、大小、数量等信 息,进行记录和分析。
渗透检测后的处理
清理现场
在完成渗透检测后,应清理 现场,确保工作区域的整洁 和安全。
数据整理与分析
对检测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 行整理和分析,以便对被检 测对象的缺陷进行准确的评 估和判断。
出具报告
归档保存
根据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结果, 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对被 检测对象的缺陷进行详细的 描述和分析。
将检测报告及相关资料归档 保存,以便后续的查阅和使 用。
03 渗透检测工艺卡
工艺卡的内容与格式
渗透检测的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
渗透检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等领域,可以对金属、非金属、 复合材料等工件进行表面缺陷检测。
应用限制
由于渗透检测的局限性,对于埋藏较深的缺陷、多孔性材料以及特殊结构材料的检测效果不佳。同时 ,对于一些特殊环境和条件下的检测,如高温、高压、腐蚀等环境,也需要考虑其他检测方法。
原理

渗透检测二级考试工艺卡的编制和例题-图文

渗透检测二级考试工艺卡的编制和例题-图文

渗透检测二级考试工艺卡的编制和例题-图文渗透加测工艺卡的编制(通用部分)渗透检测工艺卡15~10分钟(见卡2)≥7min≥1000L某(见卡2)(见卡2)(件卡2)(件卡2)略质量验合格级JB/T4730.5-2005收标准别Ⅰ级1)同一检测工件不能混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

2)奥氏体钢和钛及钛合金材料:检测剂氯、氟元素含量的比重比不得超过1%。

3)镍基合金材料:检测剂硫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

时机:检测实施前方法:1)用B型试块按工艺进行,承压类设备灵敏度为3级。

2)用A、B型试块按工艺进行,承压类设备灵敏度为3级。

1)黑光灯的使用安全。

2)通风、用电安全、防火。

某某某PT-Ⅱ审核某某某PT-Ⅲ(检测责任工程师)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日期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批准日期单位技术负责人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注1:渗透检测时机:应在喷漆、镀层、阳极化(阳极氧化)、涂层、氧化或喷丸、研磨前进行,安排在去除表面积碳层及涂层后、腐蚀试验后、热处理后、磨削、焊接、矫直、机械加工后进行。

注2:渗透探伤方法的选择:A、表面光洁检测灵敏度要求高的工件,宜选用后乳化型着色或荧光法、荧光法;B、表面粗糙检测灵敏度要求低的工件,宜选用水洗型着色法或荧光法。

C、检验场所无电源,水源时,宜选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ⅡC-d)D、大批量工件,宜选用水洗型着色法或荧光法;E、大工件局部检验,宜选用溶剂去除着色法或荧光法。

F、高强度钢,有裂纹倾向的材料、宜产生疲劳裂纹或应力腐蚀的在用承压设备内壁检测选用荧光法。

注3:渗透检测剂的选择:HD-5(标准型);DPT-5;美柯达,可水洗型、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剂的选择要为同族,注4:质量控制:A、检测前应用B型试块验证检测剂、工艺及操作方法的正确性。

B、非标温度下的渗透探伤,要用铝合金试块进行低温试验,来确定渗透时间;注5:安全防护:A、检测现场应设灭火器,用于防火。

B、检测现场应有良好的通风,C、进容器内检测,要有进罐作业票,使用电器、照明用电应使用安全电压,并要办用电作业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表面准备 • a)工件被检表面不得有影响渗透检测的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
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 • b)被检工件机加工表面粗糙度Ra≤25μm;被检工件非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影响检验结果。 • c) 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 • 在进行表面清理之后,应进行预清洗,以去除检测表面的污垢。清洗时,
• 检测技术等级-A\B\C
3、渗透检测操作指导书内容

应根据工艺规程的内容以及被检工件的检47013.1的要求外,至少
还应包括:
a) 渗透检测剂;
• b)表面准备
• c)渗透剂施加方法;
• d)去除表面多余渗透剂方法;
• e)亲水或亲油乳化剂浓度、在浸泡槽内的留时间和亲水 乳化剂的搅动时间;
• 4.6.2 使用水湿式显像剂时,在被检面经过清洗处理后,可 直接将显像剂喷洒或涂刷到被检面上或将工件浸入到显像剂 中,然后再迅速排除多余显像剂,并进行干燥处理。
• 4.6.3 使用溶剂悬浮显像剂时,在被检面经干燥处理后,将 显像剂喷洒或刷涂到被检面上,然后进行自然干燥或用暖风 (30℃~50℃)吹干。
• 4.4.3亲水或亲油乳化剂浓度、在浸泡槽内的留时间和亲水乳 化剂的搅动时间;
• 4.5干燥处理
• 4.5.1 施加干式显像剂、溶剂悬浮显像剂时,检测面应
• 在施加前进行干燥,施加水湿式显像剂(水溶解、水悬浮显 像剂)时,检测面应在施加后进行干燥处理。
• 4.5.2 采用自显像应在水清洗后进行干燥。
0.34MPa。在无冲洗装置时,可采用干净不脱毛的抹布蘸水依
次擦洗。

乳化剂可采用浸渍、浇涂和喷洒(亲水型)等方法施加于
工件被检表面,不允许采用刷涂法。

乳化时间取决于乳化剂和渗透剂的性能及被检工件表面粗
糙度。一般应按生产厂的使用说明书和试验选取。
•。
• 4.4.2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去除。
• 除特别难清洗的地方外,一般应先用干 燥、洁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 多余渗透剂被去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 净不脱毛布或纸进行擦拭,直至将被检面上 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但应注意,不得往 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上冲洗 。
• 2.3、编制依据的标准、法规或其他技术文件
• 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
•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本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
• 2.4检测人员资格要求

资格、数量、职责
• 2.5、检测设备和器材,以及检定、校准或核查的要求及运 行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
和检测前的表面准备;
• d)检测对象:承压设备类别,检测对象的名称、编号、规格尺 寸、材质和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包括检测范围);
• e)检测设备和器材:名称和规格型号,工作性能检查的项目、 时机和性能指标;
• f)检测工艺参数; • g)检测程序; • h)检测示意图; • i)数据记录的规定; • j)编制者(级别)和审核者(级别) • k)编制日期。
• a)工艺规程版本号;
• b) 适用范围;
• c) 依据的标准、法规或其他技术文件;
• d) 检测人员资格要求;
• e) 检测设备和器材,以及检定、校准或核查的要求及运行 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
• f) 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项目及其范围;
• g) 不同检测对象的检测技术和检测工艺选择,以及对操作 指导书的要求;
按照检测机构质量体系文件规定对工艺规程进行编号,并含有版本号。 版本号是为了明示有效性。
2.2、适用范围
要根据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项目确定。不同的检测方法。相关因素不同; 如渗透检测相关因素:7项 a)被检工件的类型、规格等(如焊接接头、小工件批量) b) 依据的法规、标准 c) 检测设备和器材 d) 工艺方法 e) 检测技术要求(灵敏度要求、技术等级) f) 工艺试验报告(如PT非标准温度试验验证) g) 缺陷质量分级 由此可见工艺规程与过去的通用工艺规程不同、应根据相关因素的要 求对不同的方法、不同类别的检测对象编制若干项工艺规程。

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渗透剂的温度和工件表面温度应
该在5℃~50℃的温度范围,在10℃~50℃的温度条件下
,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应少于10min;在5℃~10℃的温
度条件下,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应少于20min 或者按照
说明书进行操作。当温度条件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应按
附录B对操作方法进行鉴定。
• 4.4、去除表面多余渗透剂方法;
安全。
1.4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 按照NB/T47013.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通用要求》标准4.3.2.2 条规定;应根据相 关法规、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本标 准的要求,并针对本检测单位的特点和技术 条件编制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应按本部分和 NB/T 47013.2~NB/T 47013.13的规定明确 其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 的变化超过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
2、操作指导书编制的具体要求
• 2.1、操作指导书编号;(XXXX XX -XXXX) • 2.2、依据的工艺规程及其版本号; (XXXX XX -XXXX) • 2.3、检测技术要求: • 执行标准: NB.T47013.4/5 • 检测时机:满足规范、标准规定;如焊后、焊后24小时、焊后
36小时等。如除非另有规定,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应在焊接完 工后或焊接工序完成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 应在焊接完成24h 后进行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 • 紧固件和锻件的MT、PT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之后进行。 • 检测比例-XX%或100% • 合格级别-I级等 • 检测前的表面准备-根据标准要求,按照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 规定。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和 操作指导书编制案例
内容提要
1、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要求 2、工艺规程的编制 3、操作指导书的编制 4、操作指导书编制案例
2020/5/20
2
一、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要求
按照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要求,检测 单位应制定无损检测工艺文件,无损检测工艺文件包括工 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
• h) 检测实施要求:检测时机、检测前的表面 准备要求、检测标记、检测后处理要求等;
• i) 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分级; • j) 检测记录的要求; • k) 检测报告的要求; • l) 编制者(级别)、审核者(级别)和批准人 ; • m) 编制日期。
2、工艺规程编制的具体要求
2.1、工艺规程版本号
工艺装备、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设计与计算的主要依据,
是直接指导检测的技术法规,它对产品成本、劳动生产率、
原材料消耗有直接关系。工艺规程编制的质量对保证产品
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2020/5/20
3
1.3、编制原则 (1)、所编制的工艺规程必须保证检测工作
质量,达到相关法规、标准各项技术要求。
(2)、工艺过程应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3)、尽量降低检测成本。 (4)、注意减轻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

1、工艺规程

1.1定义:工艺规程,是指导检测的技术文件。一个同
样要求的零件,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规程来检测,但
其中总有一种工艺规程在给定的条件下是最合理的,人们
把工艺规程的有关内容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用以指导
生产,这个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1.2作用: 工艺规程是组成技术文件的主要部分,是

无损检测工艺规范的编制、审核及批准应符合相关法规或标准的
规定。
• 工艺规程采用三级签字:编制Ⅲ级,审核Ⅲ级,批准为技术负责人。
• 2.11、编制日期。
三、操作指导书 的编制
1、操作指导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 a)操作指导书编号; • b)依据的工艺规程及其版本号; • c)检测技术要求:执行标准、检测时机、检测比例、合格级别
•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 when:何时做
•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 按照“最好,最实际”原则,采用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获得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 2.4、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的要求

应根据工艺规程并结合检测对象的具体检测要
求编制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的内容应完整、明
确和具体;操作指导书的首次应用时应进行工艺验
证,验证可采用对比试块、模拟试块或直接在检测
对象上进行。
二、工艺规程的编制
• 1、工艺规程内容:

按照NB/T47013.1标准规定,无损检测工艺规程至少应
包括以下内容:
可采用溶剂、洗涤剂等进行。
• 4.3、渗透剂施加方法;
• 所选方法应保证被检部位完全被渗透剂覆盖,并在整个渗 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具体施加方法如下:
• a) 喷涂:可用静电喷涂装置、喷罐及低压泵等进行。
• b) 刷涂:可用刷子、棉纱或布等进行。
• c) 浇涂:将渗透剂直接浇在工件被检面上。
• d) 浸涂:把整个工件浸泡在渗透剂中。

除满足NB/T47013.1的要求外(本课件第三章第2节),还应满足如下
要求:
• 4.1、渗透检测剂;
• 4.1.1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 渗透检测剂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要附带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4.1.2对于喷罐式渗透检测剂,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出现泄漏。
• d) 安全防护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