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
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是建筑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提供了人们交流互动的场所,还承载着城市文化的传承和演绎。
因此,在建筑中合理、精心地设计公共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几个关键要素。
一、流线与通达性一个好的公共空间应该具备流线畅通和通达性良好的特点,便于人们的进出和活动。
流线的设置应该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比如在一个购物中心中设计合理的购物通道,使人们能够舒适地流动其中,不受拥堵和阻碍。
二、场所感与尺度公共空间的设计要能够给人营造出舒适的场所感,同时要考虑到空间尺度的合理性。
比如,在一个公园中,需要设置合适的座椅和休息区域,以便人们可以在其中休息和放松。
此外,不同的公共空间具有不同的尺度要求,设计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尺度的大小。
三、功能性与多样性公共空间在设计之初,要明确其功能性和多样性。
一方面,公共空间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比如提供餐饮、娱乐、休闲等设施。
另一方面,公共空间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多样性,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设置儿童游乐区、瑜伽区等,使公共空间成为一个能够满足多种需求的场所。
四、景观与绿化景观和绿化是公共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能够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和身心的舒缓。
因此,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要注重景观和绿化的布局,比如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设置喷泉和小水池等等,以营造出一个宜人的环境。
五、灯光与材料灯光和材料的选择对于公共空间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灯光设计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增加空间的美感。
适当的材料选择能够影响空间的整体品质,比如使用天然材料能够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氛围,使用金属材料能够增加现代感。
六、安全性与易维护性公共空间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安全性和易维护性。
安全性包括保证人们在公共空间中不受到伤害的设计,比如在楼梯和斜坡处设置扶手,提供消防通道等。
易维护性包括考虑到空间的日常维护和保洁工作,比如使用易清洁的材料,设置便捷的垃圾桶等。
江汉街案例
商业街案例分析——重塑都市人性化空间商业步行街的布局与规划I.理念设计是商业步行街策划的灵魂,理念设计的提出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步行街策划要考虑步行街的商圈特征、消费习惯、区域历史文化、建筑与商业文化。
II.理念的设计要在商业街历史基础上创新,兼顾历史特点,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未来发展。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形象的代表,是城市的名片。
江汉街的绘画理念是做一个新旧结合的商业中心。
�街道空间设计是商业街成败的关键。
�商业街的本质:室内商业活动沿店铺的街道空间向室外的延伸。
�设计核心:让空间变得有用而舒适,为商业活动中的人服务。
�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
限定街道的长宽高——空间的三维界定长: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场所,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造形成的“积极空间”。
街端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商业街起和终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隔离避免购物者在大市场内常有的混乱与迷失感。
宽:纵向关注范围:建筑一层横向关注范围:10米至20米之间高:商业街与住宅的整体性二次空间:雨罩、骑楼、遮阳等降低噪音和视觉干扰使上下不同的建筑个性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带:购物的空间都能给人以稳定的舒适感。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江汉路始名于20世纪30年代,曾有“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的诗名来形容它,也有“小香港”的提法,是武汉著名的商业街,街上还保留了30年代遗留下来的西洋建筑。
江汉路上店铺达400余家,其中有经营特色的专业店和老字号90多家,近30个行业,终日人流如织,热闹异常。
汉口江岸与江汉两区之间,东南起自沿江大道的武汉关,向西北延伸,穿中山大道,至解放大道。
江汉路步行街规划设计理念1.保护优秀的历史建筑和景观风貌传统商业街是城市历史与文化最核心的载体,是最具独特风格的都市景观。
2.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创造高品质的空间景象街道景观是由不同的环境要素共同构成的空间艺术形象。
用建筑设计技术实现空间优化与功能最大化
用建筑设计技术实现空间优化与功能最大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于建筑空间的优化和功能最大化需求越来越迫切。
通过运用建筑设计技术,我们可以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的功能,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需求。
首先,建筑物的布局是实现空间优化和功能最大化的关键。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结合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的布局。
例如,在办公楼的设计中,可以将办公区域、会议区域和休息区域合理划分,减少走道面积,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住宅来说,可以考虑开放式的设计,增加通透性,使居住者能够充分享受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其次,灵活的空间划分是实现功能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建筑内部的空间划分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通过引入可移动隔断、折叠墙、可折叠家具等设计元素,可以更好地实现空间的灵活利用。
例如,在多功能厅的设计中,可采用可折叠座椅和可移动舞台,将空间转变为会议场所、演出场地或展览空间,实现多种功能要求。
另外,充分利用建筑的垂直空间也是实现空间优化与功能最大化的有效方法。
通过设计合理的楼层高度和采用垂直交通方式,如电梯和楼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的垂直空间。
例如,在商业建筑中,可以通过在高层设置餐厅和观景台,提供美食和观光的同时,增加建筑的利用效益。
在住宅建筑中,可以充分利用垂直空间设计储物空间或阁楼,使得居住者可以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存放更多的物品。
此外,科技的运用也是实现空间优化与功能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现代的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建筑本身的形式美观,还要结合科技的发展,通过智能化的系统和设备,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与功能性。
例如,在办公楼的设计中,可以引入智能化的空调、照明和门禁系统,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安全性的提高。
在住宅建筑中,可以考虑利用智能化的家居设备,如智能门锁、智能照明和智能窗帘等,提供更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最后,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环保理念也是实现空间优化与功能最大化的重要因素。
建筑中的建筑物空间组织
建筑中的建筑物空间组织建筑物的空间组织是指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通过合理布局、内外部空间的划分与组合,以达到满足功能需求、艺术审美和人们舒适体验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在建筑中,空间组织是实现建筑功能和空间特性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建筑物空间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方法。
一、建筑物空间组织的重要性建筑物的空间组织对于建筑体验和功能运转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优秀的空间组织能够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和环境感知,使人们更好地利用空间。
合理的空间组织能够划分不同功能区域,使不同功能间的联系紧密且有序。
同时,空间组织也能够营造出丰富的室内外环境,提供舒适的空间氛围。
因此,建筑物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和创造力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建筑物空间组织的实现方法1. 分层布局建筑物的空间组织可以通过分层布局来实现。
通过不同楼层的设置,可以合理划分出公共区域、私密空间以及服务区域。
分层布局可以使得不同功能空间间隔明确,又能够通过楼梯、电梯等垂直交通方式形成联系。
同时,在不同楼层设置景观露台或室外空间,可以丰富建筑的立体感和景观特色。
2. 空间序列一个建筑物中的不同空间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形成空间序列。
通过门廊、门厅等过渡空间的设置,可以将不同功能区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流线。
空间序列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路径,使人们在移动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并感受不同的空间,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3. 空间比例和尺度在建筑物的空间组织中,合理的空间比例和尺度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功能空间的大小、高低和宽度的分配需要考虑到功能需求以及使用者的视觉感受。
从整体来看,空间比例的协调统一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协调性和美感。
4. 光线与视野光线和视野是建筑空间组织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通过窗户、天窗、玻璃幕墙等开口,可以引入自然光线,提供明亮的室内环境,并与室外环境形成联系。
良好的视野也能够提供美景和开放感,给人一种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5. 空间分区建筑物的空间组织需要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
建筑设计美学
建筑设计美学引言:建筑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
而建筑设计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建筑的美感和审美标准。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美学的概念、内容和相关理论。
一、建筑设计美学的概念建筑设计美学是研究建筑美学的学科,着重探讨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形式的审美特点和规律。
建筑设计美学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美学相似,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建筑设计美学中,除了审美主题和审美对象外,还要考虑到功能性、实用性、可持续性等方面。
二、建筑设计美学的内容1. 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尺度是建筑设计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建筑物的比例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尺度要符合人们的感知和使用需求。
比例和尺度的合理运用可以强调建筑的气势和谐,给人以美感。
2. 空间与形体建筑的空间和形体是建筑设计美学中的关键要素。
空间的组织和布局要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审美需求,形体的外观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和表达。
合理的空间和形体可以创造出舒适和谐的环境。
3. 材料与结构材料和结构是建筑设计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材料和结构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触感体验。
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的特点和环境选择适合的材料和结构,以达到美的效果。
4. 色彩与光线色彩和光线是建筑设计美学中的重要表达方式。
色彩可以给建筑增添生气和活力,而光线可以改变建筑的氛围和表达。
建筑设计师要善于运用色彩和光线来营造出理想的视觉效果。
5. 文化与历史建筑设计美学中要考虑到文化和历史的因素。
建筑作为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载体,应该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和历史风貌,以体现建筑的独特性和独特魅力。
三、建筑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1.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理论形式与功能的统一理论认为,建筑形式和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建筑设计师应该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力,追求艺术的表达力。
2. 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理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理论认为,建筑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协调一致。
建筑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建筑的独立美,还要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一、尺度近人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
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
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
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
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10米——20米之间,而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20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
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
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
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
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
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
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层高之内。
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
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
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
国内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
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二、空间的限定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
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
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
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
2024年读《建筑体验》心得(3篇)
2024年读《建筑体验》心得《建筑体验》是笛卡尔·康德的一本经典著作,是西方建筑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通过这本书,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建筑的本质,体验了建筑带来的美学感受,并对建筑设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建筑体验》中,康德详细阐述了建筑的本质。
他认为,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划分和遮蔽,而是人与空间的有机结合。
他认为,建筑的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舒适、宜居的环境,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建筑没有固定的形式和风格,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这一观点对我来说是非常启发性的,让我对建筑的定义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其次,康德在书中强调了建筑的情感与体验。
他认为,建筑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情感进行设计,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美、舒适和安全。
他指出,建筑是可以通过形式、色彩、材质等方面来传达情感和体验的。
这使我开始思考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如何从情感出发,创造出让人们愉悦和舒适的空间。
另外,在《建筑体验》中,康德提到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他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应过分追求人工的呈现,而是应充分利用自然的资源和环境来设计建筑。
这使我意识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利用自然的优势来提升建筑的品质。
此外,《建筑体验》还探讨了建筑与社会的关系。
康德指出,建筑不仅仅是个人的需求,也是社会的需求。
建筑需要考虑到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为不同群体提供适宜的空间,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这使我对建筑的社会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建筑应该不仅仅满足个人的需求,更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阅读《建筑体验》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一些关于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康德提到了建筑的尺度感和比例感,强调了建筑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他还强调了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认为材料的质感和效果对建筑的整体感受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让我开始思考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运用材料、色彩和光线等手段来创造出独特的建筑体验。
建筑尺度的名词解释
建筑尺度的名词解释建筑尺度是指建筑空间的尺寸比例和比例尺的选择,是建筑设计和建筑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尺度的合理把握,可以实现建筑的比例美感,提升建筑物的品质与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建筑尺度的几个重要名词解释,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建筑尺度的设计原则和实践应用。
一、建筑尺度建筑尺度是指建筑物在现实世界中的尺寸与设计方案的比例关系。
尺度决定了建筑物在空间中的大小和比例感。
它对于建筑的外观形象、内部布局、空间关系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通常会根据建筑的功能、风格、环境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尺度,以实现设计意图和用户需求。
二、人体尺度人体尺度是建筑尺度中的重要部分,它以人类身体的尺寸作为参考,用来确定建筑空间的大小和比例。
人体尺度是建筑设计师在布局建筑内部空间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运用人体尺度,可以实现人与空间的舒适互动,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合理的人体尺度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开放和包容,增强社交交流的效果。
三、比例尺比例尺是指建筑设计图纸上的表示比例。
常见的比例尺有1:100、1:200、1:500等。
比例尺是建筑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和构思的工具之一。
通过比例尺的选择,可以将大规模的建筑设计缩小为可操作和可理解的图纸。
比例尺还可以帮助建筑师和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和监理工作。
四、空间尺度空间尺度是指建筑空间在三维空间中的尺寸。
它包括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各个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
空间尺度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使用目的来确定合适的空间尺度,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营造出舒适和具有品质的空间体验。
五、形式与功能的尺度关系建筑尺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形式是指建筑的外观、造型和比例,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和内部布局。
形式与功能的尺度关系是建筑设计师需要积极探索和平衡的问题。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与审美价值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与审美价值在建筑设计中,美学原则和审美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美学原则指的是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性和美感,而审美价值则表示建筑作品与人们感官享受和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
美学原则和审美价值的正确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作品的艺术魅力,还能够创造出引人入胜和有意义的空间体验。
一、比例与均衡美学原则之一是比例与均衡。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是指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均衡则指建筑的各个方面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和谐与平衡感。
比例和均衡的运用可以使建筑作品具有整体感和稳定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光线与色彩光线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光线的运用可以使建筑作品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不同的光线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体验。
色彩也是建筑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合理运用光线和色彩,可以为建筑作品增添无限的魅力。
三、材料与纹理在建筑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纹理的运用对于整体的美学效果至关重要。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和触感,其表面的纹理也会给人以特殊的感受。
合理运用材料和纹理,可以使建筑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质感,创造出独特而丰富的视觉体验。
四、尺度与空间尺度和空间是建筑设计中另外两个关键的美学原则。
尺度指的是建筑物的大小和比例关系,而空间则指建筑内外的布局和组织。
合理的尺度和空间设计可以使建筑作品具有舒适感和宜人感。
尺度和空间的运用需要考虑到人的感受和活动需求,以营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环境。
五、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在建筑设计中,功能和形式需要达到一种统一的关系。
建筑的功能性是保证建筑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基础,而形式则是建筑外观和内部布局的呈现。
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可以使建筑作品既实用又美观,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六、文化与地域特色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和审美价值还需要考虑到文化和地域的特色。
不同的文化和地域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格特色,并与之融合,以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意义的建筑作品。
浅析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点因素
浅析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点因素【摘要】:当前住宅建筑需求从空间需求向生活质量需求转变,高品质、新生活是当前住宅发展的主题。
本文具体分析了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因素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住宅建筑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型并举发展。
住宅建筑需求从空间需求向生活质量需求转变,高品质、新生活是当前住宅发展的主题,综合考虑设计因素,提高高品质住宅建筑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新生活方式的需求,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
一、建筑设计应遵循的要求1、设计方案随高度变化。
建筑不能简单地只是把楼层布置规划好,然后沿垂直方向层叠耸立起来就了事,而应该在结构和表面材质上随高度而有所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内部建筑方案上的要求,也可以是因应当地环境特征上的要求。
建筑通常在城市中具有较为广阔的视野,因此对城市的不同区域进行视觉上的考察可以帮助你了解在结构和外饰设计中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2、新的设计规划。
传统的设计规划应该因应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而改变,这种改变应该发生在两个层面上:1)建筑传统的功能类型;2)单个建筑中所植入的功能数目。
建筑的多功能性应该包括除通常的办公,居住,酒店,小型零售及休闲功能外的其他功能。
3、公共空间。
应该在高楼中引入更多公共的、休闲的空间场所,而不是着力在楼层空间的每个平米中都追求最大的回报。
这样的设计已经被证明可以改善内部的环境素质,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及居民的满意度等等。
4、外墙透光度的控制。
建筑不能简单地设计成全玻璃的透明盒子,在讲求视野和自然光照的同时也应减少过分的采光。
适当的外墙不透明度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将内部与外界温度和气候变化隔绝开来。
5、植被的引入。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植被都应该是建筑一个重要的建筑因素。
二、建筑的结构设计问题建筑对结构的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计算原则,不论是框架结构还是混合结构,都严重的影响着结构技术,建筑重要解决模板、混凝土、钢筋三个方面的施工技术,对小模板、大模板、各个模板均有其优点缺点和其他的适用范围,对于建筑的设计在未来方向将面向标准化,工具化方面发展,尺度是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及各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感觉,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比例与比例尺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比例与比例尺在建筑设计中,建筑比例与比例尺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不仅仅是建筑师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实现设计效果和保持建筑整体协调性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详细探讨建筑比例与比例尺的意义和运用。
一、建筑比例的意义建筑比例是指建筑物各个部分之间及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是建筑设计中的基本概念,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美观性和空间体验。
恰当的建筑比例能够使建筑物在视觉上显得和谐、稳定,并给人一种舒适感。
1.1 形态比例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形态比例是指建筑的整体形状与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建筑物的高度与宽度、长度的比例,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大小与形状的比例等。
恰当的形态比例能够使建筑物呈现出一种精确而和谐的视觉效果,使人感到舒适和自然。
1.2 尺度比例尺度比例是指建筑物与真实世界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以比例尺的形式表示。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平面图等图纸上实际距离与图纸上的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尺对于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和实现设计效果至关重要。
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可以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比例尺的运用2.1 平面图比例尺在建筑设计中,平面图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平面图通常包括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为了实现设计效果,需要在平面图上使用适当的比例尺。
常用的比例尺有1:100、1:200、1:500等。
不同比例尺的选择取决于设计的具体要求,一般而言,比例尺越大,平面图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平面图越概括。
2.2 建筑物比例的调整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物的比例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设计的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可能需要通过调整建筑物的高度、体积或者窗户的大小等来达到比例的协调。
这是一个细致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建筑师具备一定的经验和审美能力。
2.3 比例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比例在室内设计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正确处理室内空间的比例关系,能够使人在空间中感到舒适和易于活动。
商业地产的好处以及难点
1、商业地产概述商业地产既不是商业,也不是地产,商业地产是以租金为现金流来源的长期不动产投资,是十分复杂的综合性产业,是近些年在国际上才得到蓬勃发展的产业。
※商业地产的好处●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回报商业地产的第一个好处,是有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回报。
商业地产的现金流是稳定且长期的.只要这个物业还存在,每年都会有现金回报。
初期几年回报率也就百分之十左右,回报率是较低的。
但是商业地产的现金流是逐年增加的,万达商业地产的租金平均每年增加2%—5%。
这个增长是环比递增,假如第一年租金是100元,第二年涨3%达到103元,第三年则是在103元的基础上再涨3%,基数会越滚越大。
●享受资产升值的双重利益除了长期稳定、逐年增长的现金流回报外,商业地产还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的好处。
比如,住宅项目几年前卖的时候才7000元/㎡,现在达到1.2万元/㎡,但是这块物业的增值开发商拿不到,都被业主拿走了。
商业地产项目就截然不同了,比如厦门SM项目,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SM区域。
SM去了,经过10来年的发展周边不仅房子升值了,周边地价也升值了好几倍,这也意味着SM本身物业也升值了好几倍。
这就是商业地产的好处,除了有长期稳定的现金回报外,资产升值也很快。
●不受经济周期影响除了以上两点好处,商业地产还不容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经济萧条的时候,住宅、汽车就卖不动了.但商业地产不同,不管怎么萧条,人不能不吃饭、不买生活用品,所以零售业是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行业。
拿亚洲金融风暴来说,几年的时间里,金融证券行业、房地产行业、奢侈品行业下跌得非常厉害,很多原来年薪百万美元的投资公司总经理失业后被迫去开“的士",但是亚洲的零售业在金融风暴期间仍然保持了增长。
在日本,政府为了抵抗金融风暴带来的市场低迷,给每个家庭送购物券,鼓励国民消费,保证了零售业没有下滑。
※商业地产的难点商业地产一般企业做不了,主要存在三个限制条件:●门槛高首先对资金的需求量大.住宅地产一个项目总投资10个亿,可能2个亿或3个亿就可以启动了,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像万科、万达、中海、富力,住宅项目总投资50%以上来自预售。
现代园林景观中框景的应用
2014年第8期现代园艺1园林框景简述空间景物不尽可观,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框景利用“佳则收之,俗则屏之”的手法,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炼,集中展现景观的目的,框景总体可分为入口框景、端头框景、流动框景、镜游框景、模糊框景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镜游框景,它是以各式窗户框起的景色,但最富艺术魅力的也许要算模糊框景。
模糊框景又称漏窗,它是在窗内装有各式的窗格或砖瓦拼成的各式的窗格或砖瓦拼成的各式图案,因而使窗外的风景依稀可见但又不甚清晰,具有一种“似实而虚,似虚而实”的模糊美,同时,漏窗本身也有一定的欣赏与审美价值。
与其它景物观赏一样,要获得好的赏景效果,赏景方式、视距与视角等十分重要。
框景在景物高度的2倍距离以上设框容易获得最佳观赏视距,视角则宜在26~280°之间。
框景若先有景而后有框,则框的位置应朝向美丽的景物;若先有框而后有景,则应布置景物在与框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使景物恰好落在260°的视域内,便可成为最佳的画面。
2“框景”在当代园林中的运用框景,一个是“框”,一个是“景”。
这是框景的两个要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框景艺术从曾经的私家园林走向更多的公共景观当中。
“框”也从曾经的拘泥的门窗框延展到一个更大更为抽象的层次,用于厨窗设计、建筑立面设计、废弃构筑物还有立交桥的处理上等。
现代园林中的框景大致可以分为按景设框、按框设景、框自成景、无框成景、无框无景。
2.1按景设框按景设框在“景”与“框”中,“景”占主导地位,景是主要要素,这里的框是景的展示平台。
美好的景致需要有一个观看的场所,景观和视线最主要,景观的形成更多讲究的是框对景的协调与契合。
常见的山景房、湖景房、海景房等都是采取的按景设框的框景模式;橱窗的设计也是属于按景设框的典范,对街景设窗,路上游人均入窗中,好似一幅流动的人物画,立于窗前或人行窗外,均十分有趣。
建筑学基本原理
建筑学基本原理引言:建筑学是一门关于设计、构造、使用和美化建筑空间的学科,它涉及到建筑的多个方面,包括结构、功能、美学和环境等。
在设计和建造一个建筑物时,建筑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理,以确保其设计符合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和期望,并且能够在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可行。
本文将介绍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一、功能性原则功能性是建筑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建筑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等需求。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性,确保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
例如,一个住宅建筑需要具有合适的布局和房间功能,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而一个办公建筑则需要具备合适的办公空间和设施,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
二、结构性原则结构性是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
建筑物需要具备足够的结构稳定性,以确保其能够抵御外部荷载和自身荷载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并确保其能够满足建筑物的需求。
例如,在设计高层建筑时,建筑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以确保建筑物的抗风性和抗震性。
三、美学原则美学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
建筑物应该具备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以提供愉悦的空间体验。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比例、比例、形态和材料等,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美学品质。
例如,建筑师可以利用适当的比例和比例,创造出具有和谐感和平衡感的建筑形态。
四、环境性原则环境性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建筑物应该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不仅在视觉上,还在功能上和可持续性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可以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计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五、经济性原则经济性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该在可行的经济范围内,并且能够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造价和维护成本,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
建筑知识:建筑视觉的人眼感知和分析
建筑知识:建筑视觉的人眼感知和分析视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知方式之一,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同样需要借助人眼的感知和分析能力来进行设计和研究。
本文将从建筑视觉的人眼感知和分析入手,探讨其中的建筑知识。
一、建筑视觉的人眼感知建筑视觉的人眼感知是指人类对建筑环境中各种图案、颜色、质地、形状、大小、方位等要素进行感知和理解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依赖人眼的视觉系统,在各种感知器官的协同作用下完成。
1.视觉器官人类感知建筑环境的主要器官是眼睛和大脑。
眼睛可以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对焦,以获取清晰的像像;而大脑则是对像的分析和理解。
同时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质等视觉系统部位也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些器官的协同作用,才使得人的视觉能力得以完美发挥。
2.视角和视域人的视角是指在观察建筑物时视线与地面的夹角,不同视角会影响到人眼对建筑物的认识。
例如,从远处观察一幢高层建筑时,观察者往往能观看到建筑物整体形态、比例和外观等大致特征;而当观察距离缩小时,针对性的观察就能够认识到建筑物的细节和内部结构。
另外,视域也是影响人眼视觉感知的重要因素。
视域是指人在不同位置和高度观察建筑物时所能够看到的范围,它直接影响了人眼对外界环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大型建筑物的视域往往非常广阔,例如大型体育馆、剧场等,人站在内部可以观察到远处的景物。
3.光线和色彩光线和色彩是影响人眼视觉感知的重要因素。
建筑物的外立面经常会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材料来表达不同的意义。
例如深色砖墙给人以厚重和稳重的感觉;而浅色石材则给人以清爽和高贵的感觉。
另外,建筑物的光线环境也会对人的视觉感知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太阳光照耀下,建筑物的纹理和颜色能够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而在黄昏时分或者夜晚,建筑环境下的灯光则能够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效果。
二、建筑视觉的人眼分析视觉的感知和分析是不可分割的环节。
在建筑设计和研究中,人们借助视觉系统的分析和记忆能力,进一步理解建筑的特征和内在规律。
模数理论在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模数理论在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孙睿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第09期摘要:“模数理论”可应用于多方面设计范围,是建筑设计度量的依据。
外部空间模数理论对室外景观、街区、城市三方面产生了控制全局、有效利用空间的良好作用。
“模数理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价值,使空间尺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形成了较好的秩序。
关键词:模数理论;外部空间设计;空间尺度一、绪论过去对“模数理论”的研究集中应用于建筑设计的模数协调和室内人体工程学领域方面。
“模数”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多方面设计领域,却很少有人涉及“模数外部空间设计”方面。
然而,这个理论在近现代的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很多著名的设计实例中,均采用空间模数方法,使外部空间空间尺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形成了一定的秩序。
因此,有必要对此设计规律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模数化”是标准化的一种形式,目的是达到通用性。
拉丁语“modulus”原意是小尺度。
模数早已应用在古代建筑中,作为统一构件尺度的最小基本单位。
建筑模数有三种理论:比米斯模数、勒·柯布西耶模数(如图1)、雷纳级数。
这些理论为现代建筑模数数列中的叠加原则、倍数原理、优选尺寸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关于“外部空间模数理论”应用的理论研究,专门的论著较少。
在国外,城市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设计者们对于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尺度”“街区”“邻里单元”等相关的具有时代性设计理念不断涌现。
这些概念的提出从宏观到微观均对建筑外部空间进行了剖析。
古代人在建造城邦时也运用了空间模数概念,在《考工记》中记载了周王城的空间模数。
空间模数方法对当今城市规划仍然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研究趋势近年来,建筑外部空间不断得到重视,逐步有了较多的改善和探究。
不少优秀的实践都采用了模数方法进行空间设计,外部空间的空间尺度实现了有效的控制,形成了良好的秩序。
《室内设计数据手册:空间与尺度》札记
《室内设计数据手册:空间与尺度》读书记录目录一、内容概括 (2)二、书籍内容结构分析 (3)1. 第一章 (4)1.1 室内设计的定义与分类 (6)1.2 室内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7)1.3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9)2. 第二章 (10)2.1 空间设计的基本理念 (11)2.2 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3)2.3 空间设计的功能与美学要求 (14)3. 第三章 (15)3.1 尺度的概念及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7)3.2 尺度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 (18)3.3 尺度把握的技巧与方法 (19)4. 第四章 (21)4.1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21)4.2 案例中的尺度应用策略 (22)4.3 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23)5. 第五章 (24)5.1 室内设计的未来趋势 (25)5.2 室内设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6)5.3 行业发展的前景预测与展望 (27)三、重点知识点梳理及感悟 (29)1. 关键概念解析 (30)1.1 室内设计的核心要素 (31)1.2 空间与尺度的内在联系 (33)1.3 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创新趋势 (34)2. 难点剖析与解决方案 (35)2.1 空间设计的功能与美学平衡问题 (36)2.2 尺度把握中的实践经验总结 (37)一、内容概括《室内设计数据手册:空间与尺度》是一本关于室内设计的实用指南,旨在帮助设计师和建筑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空间与尺度的基本概念。
本书从空间的基本属性、尺度的测量方法、空间规划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室内设计数据体系。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掌握室内设计中空间与尺度的基本知识,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空间的基本属性、尺度的测量方法、空间规划的原则、空间设计与人体工程学以及空间设计与材料。
在空间的基本属性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空间的形状、大小、高度、深度等属性,以及它们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比例与尺度关系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比例与尺度关系建筑比例和尺度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和观感。
合理的建筑比例和尺度关系能够使建筑物在视觉上更加平衡和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本文将从建筑比例和尺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比例与尺度的定义建筑比例是指建筑物在整体结构和构造上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方面的比例。
建筑比例是建筑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布局。
建筑尺度是指建筑物在实际尺寸和视觉感知上的比例关系,即建筑物在实际尺寸上的缩小或放大比例。
尺度是通过建筑物的模型或绘图来表示的,它可以使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建筑物的大小和形状。
二、建筑比例与尺度的重要性建筑比例和尺度是保证建筑物视觉效果和空间布局的关键因素,它们能够使建筑物在整体上显得和谐、平衡。
合理的建筑比例和尺度能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实用性和舒适度。
当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比例协调一致时,整个建筑物看起来非常舒适,给人一种平衡和谐的感觉。
反之,如果建筑物的比例不协调,会给人一种紊乱和不舒适的感觉。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处理建筑比例和尺度关系非常重要。
三、建筑比例与尺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 外观设计在建筑的外观设计中,建筑师需要合理运用建筑比例和尺度,使建筑物的外观在视觉上显得和谐和美观。
比如,在设计高楼大厦时,需要合理处理楼体的高度与立面的细部装饰,使得整个建筑物看起来不仅高大气派,还不失细腻和精致。
2. 室内空间设计在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中,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比例和尺度来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大小和布局。
比如,在设计一个公共会议室时,需要根据参会人数和实际需要的空间来确定大厅的面积,同时要合理安排座位和其他设施,以保证参会人员的舒适度和使用效果。
3.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比例和尺度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比例和尺度来确定梁柱的尺寸、墙体的厚度等,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建筑中的空间感知与设计优化研究
建筑中的空间感知与设计优化研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空间感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人们在进入一个建筑空间时,会立刻感知到其氛围、比例和布局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对我们对空间的认知和感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和优化空间感知的方式是建筑设计师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首先,要理解空间感知的基本原理。
人们的空间感知是通过感官输入和大脑的处理来实现的。
视觉是其中最重要的感官之一。
色彩、光线、比例和尺度等视觉因素会直接影响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而声音、触觉等感觉也会对空间感知产生影响。
因此,在设计建筑空间时,必须全面考虑这些感官因素,以营造出令人舒适和愉悦的空间体验。
其次,要注意建筑空间的布局和比例的优化。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仅涉及到功能分区和交通流线的规划,还关乎到人们在空间中的体验。
例如,在商业空间中,合理的布局可以引导人们更有效地浏览商品,并提升购物的体验。
而在居住空间中,考虑到家庭成员的活动需求和个人隐私,灵活的布局设计则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优化空间的比例也是营造舒适感的重要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天花板高度、过大或过小的房间尺寸都会影响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因此,在设计建筑空间时,需要仔细考虑布局和比例的优化,以使人们能够真正享受到空间带来的舒适感。
另外,光线设计也是建筑空间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光线是建筑空间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之一,它不仅影响人们对空间的视觉感知,还对人们的情绪和体验产生直接影响。
自然光可以为建筑空间带来温暖和愉悦的氛围,而人工光则可以用来突出空间的重点和创造特定的效果。
因此,光线的选择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功能和氛围要求。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声音设计。
声音对人们的空间感知和体验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在办公空间或学习环境中,过多的噪音可能会干扰人们的思维和集中注意力。
而在娱乐场所或演出场馆中,音响系统的设计则需要考虑到声音的宽敞感和逼真感。
因此,声音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空间需求来进行优化,以创造舒适和适宜的声音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
步骤/方法
1.尺度近人
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
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
对一层以上
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
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10米——20米之间,而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
会在超20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
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筑外观设
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
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
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
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
竖线条的划分等。
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
观层面。
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层高之内。
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
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
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
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
国内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
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2.空间的限定
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
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
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
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
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
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
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
需要行人购
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
塑形成的“积极空间”。
也就是在商业街的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和终。
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
购物空间隔离的目的。
例如在北京珠江国际城商业街设计中,入口一端的一座中西合璧的牌楼作为标志,不但使入口更加醒目和吸引人,也起到屏障的作用,把城市交通与步行空间隔开。
小区中心一端以一座高耸的钟塔既作为商业街结束也标示着小区的中心。
两端标志的建立确立了商业街的宽间范围,购物人
能随时感知自身在这一空间内的位置,预知未走的路程。
这一手法避免了
购物者在大市场内常有的混乱与迷失感。
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一般步行商业街的宽度宜在10——20米之间,
超过20米宽的街道难有近人的尺度。
从建筑高度与街道比例来看,街宽宜在楼高的1/3——1/4。
商业街的宽度也与商业规模有关,但不等于说街越长楼越高,街应该越宽。
空间的舒适度也是必须考虑的。
若宽于20米,“街”的感觉则可能被“广场”的感觉取代。
商业街空间的高度方向的限定应遵循以行人为模数的原则,并考虑二次空间的应用。
住宅区的商业街经常是同住宅建筑合二为一的,也就是底层商业。
顶部住宅,特别是高层建筑因与商业建筑个性不同,与商业街的建筑设计手法不必相同。
多层、低层住宅如有可能,在尺度和色彩上适当加以商业特点能提高商业街与住宅的整体性。
在首层商业与二层住宅之间用雨罩、骑楼、遮阳等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在室外区分开是必要的。
既能降低噪音和视觉干扰,也可使上下不同的建筑个性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带。
雨罩骑楼这样的空间划分手段能将建筑主体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划分成次一级的二次空间。
骑楼这样的空间正好适应购物行人的尺度,无论建筑主体有多高,这样的二次购物空间给人稳定的舒适感。
3.风格色彩的多元化
自然形成的传统商业街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不同时期建造,风格迥异的铺面杂拼在一起,造成以极其的多元化而达到统一的繁华效果。
新设计的商业街往往因人为的统一而流于单调乏味。
为追求传统商业街的意境,设计师应有意识地放弃追求立面手法简单的统一,甚至应刻意创造多种风格的店铺共生的效果。
不同风格的建筑单元拼在一起使人联想起小镇风情。
即便是同样设计的不同单元,也通过材质、颜色的变化,加强外观差异化。
商业街的魅力就在于繁杂多样立面形态的共生。
这也是商业街与大型百货商厦的区别。
4.面材的软化与精化
商业街建筑与其它建筑外观的重要不同是店家需要根据自身商业的性质特点,二次装修店铺外观。
建筑的外观设计仅仅是一个基础平台。
店家最起码需要安装招牌,有些连锁店还需要改为特定的颜色、样式。
而招牌、广告、灯箱等室外饰物往往成为建筑外观中最惹眼的元素。
失控的第二次外装可能会同原建筑设计立意冲突,甚至破坏建筑空间的效果。
所以成熟的商铺外观设计应考虑改造外装的可能,预留店名、招牌、广告和其它饰物的位置。
为突出人情味,商业街表面构件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了软性面材,例如蓬布遮阳、竹木材料外装、悬挂的旗帜和其它织物招牌等饰件。
这一趋势使得建筑立面设计更趋近装修装饰设计、也要求设计师不能停留在建筑框架的设计深度上,必须以装修的精度来做商业街立面设计。
换句话说,商业街的外观设计已经很室内化。
5.重视非建筑元素
商业街室外空间与气氛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立面形式,但也取决于其它一些建筑元素的运用,比如室外餐饮座、凉亭等功能设施,花台、喷泉、雕塑等、灯具、指示牌、电话亭等器材、灯笼、古董、道具等装饰,铺地、面砖、栏杆等面材。
这些元素是商业街与人发生亲密接触的界面。
若想使这一界面更“友善”,就需要从景观、园林的角度深化商业街的设计。
注意事项
总之,商业街的设计不应是简单满足规模、流量、流程等技术指标,也应重视它所给人的心理感受。
而为达到一个舒适、活跃而有新意的视觉与空间效果,设计师必须考虑人的尺度,从装修装饰与景观设计的深度来要求商业街外观的设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