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东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试题

合集下载

东华大学考研真题

东华大学考研真题

东华大学试题2000年一、名词解释(30分)1、准结晶结构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特别,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3、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4、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5、极限氧系数: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交织物:用两种不同品种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7、多重加工变形丝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8、织物的舒适性狭义: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保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广义:除了一些物理因素外(织物的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及表面性能)还包括心理与生理因素。

9、织物的悬垂性和悬垂系数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

悬垂系数:悬垂系数小,织物较为柔软;反之,织物较为刚硬。

10、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二、问答和计算题1、(10分)甲、乙两种纤维的拉伸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比较这两种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大小。

如果将这两种纤维混纺,试预估其混纺纱与混纺比的关系曲线。

2、(20分)试比较蚕丝和羊毛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它们的新产品开发取向。

注:结构:包括单基、大分子链形态、分子间力、形态结构等;性能:包括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弹性、染色性、吸湿性、耐光性、缩绒性等。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附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附答案)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59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时限:3小时 总分:150分一、名词解释 (10×3=30分)加工硬化 沉淀强化 交滑移 上坡扩散 调幅分解 金属化合物 临界分切应力 珠光体 Orowan 机制 等强温度二、解答题(6×10=60分)1、判断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1)]110[2]101[2]100[a a a +→;(2)]111[2]111[6]112[3a a a →+ 2、请指明下列五种结构分别属于什么布拉菲点阵。

注:a=b=c,α=β=γ=90°。

图省3、冷变形金属在回复和再结晶过程中,组织和性能分别有什么变化?4、试分别给出FCC,BCC 及HOP 的主要滑移系。

5、试分析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形成中心等轴晶区的条件是什么?6、为什么空位是热力学稳定缺陷,而位错是非热力学稳定缺陷。

三、问答题(3×20=60分)1、绘出Fe-Fe 3C 相图,标出其中的关键成分和关键温度,并且回答:(1)分析碳含量对Fe-C 合金室温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分析45钢的拉伸变形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及其相应的特征和机理。

2、试解释为什么材料的理论强度远高于其实际强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材料的强韧化越来越重要,试举例说明材料强化或韧化的4种方法,并阐述相应的强化和韧化原理。

3、试分析下列材料科学过程是否与原子扩散有关,为什么?A 热弹性马氏体箱变B 脱溶分解C 成分均匀化D 高温蠕变E G.P 形成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59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时限:3小时 总分:150分一、名词解释(30分)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

沉淀强化:过饱和固溶体随温度下降或长时间保温过程中(时效)发生脱溶分解,细小的沉淀物分散于基体之中,阻碍位错运动而产生强化的现象。

[考研资料]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考题(1996-2012)

[考研资料]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考题(1996-2012)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33 纺织材料学答题要求:1、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上无效2、考试时间180分钟3、本试卷不得带出考场,违者做零分处理2011年 硕士 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833 纺织材料学答题要求:1、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上无效2、考试时间180分钟3、本试卷不得带出考场,违者做零分处理一 名词对解释1 纳米尺度和纳米纤维2 吸湿平衡与吸湿滞后3 差别化纤维与高性能纤维4 粘-滑现象和伪浸润现象5 比模量与断裂长度6 根数加权长度与巴布长度7 紧密纺与分束纺 8 线圈结构与加固结构 9 临界捻系数与强力利用系数10 织物的易护理性及安全性二 问答与计算1 针织物的变形为何较大?非织造布的强力利用系数为何较低?机织物的强力利用系数为何>1?试在纤维原料不变的条件下,作图讨论三类织物的拉伸行为的差异。

2 请用系统鉴别法鉴别竹浆纤维、聚乳酸纤维、Lycra 、Nomex 、羊绒、彩棉、羊毛纤维,并说明理由。

3 假设涤纶纤维的力学模型为V oigt 模型,即弹簧和粘壶的并联模型,已知是等速伸长(CRE )作用,且纤维截面的变化忽略不计,试求该纤维的初使模量E 0 ;当施加应变0εε=时,问该纤维有无应力松弛;由此说明该模型与实际纤维拉伸性质的差异。

4 美感系数M 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其各自的名称和意义为何?美感系数表达的是织物的哪类风格?试讨论影响美感系数的因素。

5 已知以机织物中经纬纱线的号数tex N 36t =,实测的其捻回角︒=30β;螺距mm h 2=;经纱和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分别是d a 2.1=和d b 5.1=,试求:①经纬纱的平均直径)(d mm 、捻度Tt (捻/10cm )和捻系数αt ;②经密P T (根/10mm )、纬密P W (根/10mm )和纱线线密度δy (g/cm 3);③织物的三个紧度E T 、E W 、E Z 。

844真题参考答案1

844真题参考答案1

04年844真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4个122)奥氏体渗碳体3)304)体心面心体心5)尺寸大小6)共晶共析7)物质的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8)12129)负温度梯度过冷度随界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加10)溶质浓度11)热冷12)小于二、选择题1C氮原子半径小,能挤入金属中的间隙位置2B3C二次再结晶是某些晶粒特别长大的过程4A5C界面将向小晶粒一方,最后小晶粒将消失6C⑦A⑧A⑨C⑩A三、名词解释选择结晶:固溶体合金结晶时所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相的成分不同,这种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称为选择结晶。

P74(P30)共格界面:界面上的原子同时位于两相晶格的结点上,为两种晶格所共有。

有序固溶体:当溶质原子按适当比例并按一定顺序和一定方向,围绕着溶剂原子分布时,这种固溶体称为有序固溶体。

P62成分过冷:在固液界面前沿一定范围的液相,其实际温度低于平衡结晶温度,出现一个过冷区域,过冷度为平衡结晶温度与实际温度之差,这个过冷度是由于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成分差别引起的,称为成分过冷。

P81上坡扩散:沿着浓度升高的方向进行扩散,即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扩散,使浓度发生两级分化。

P218四、简答题1.①刃型位错有一额外半原子面。

②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其中既有正应变,又有切应变。

对于正刃型位错,滑移面之上晶格受到压应力,滑移面之下受到拉应力。

负刃型位错与此相反。

③位错线与晶体的滑移方向相垂直,位错线运动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P222.细化晶粒可以在常温下提高金属材料的塑性﹑韧型,强度及硬度。

晶粒越细小,晶界越多,晶界是阻碍位错运动的,此外,由于应力集中与n 成正比,而晶粒越大,距离越大,n就越大,所引起的应力集中大,越易激发相邻晶粒发生塑性变形。

而小晶粒则相反,所引起的应力集中较小,为使相邻晶粒发生塑性变形需外加较大应力,因此屈服强度高。

在相同外力的作用下,细小晶粒的的晶粒内部和晶界附近的应变相差较小,变形较均匀,相对来说,因应力集中引起的开裂机会也较少,这就有可能在断裂之前承受较大的变形量,所以可以得到较大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二)与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二)与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二)与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1.晶胞2.间隙固溶体3.临界晶核4.枝晶偏析5.离异共晶6.反应扩散7.临界分切应力8.回复9.调幅分解10. 二次硬化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画“√”, 错误的画“×”1. 金属中典型的空间点阵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 )2. 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F 的方向永远垂直于位错线并指向滑移面 上的未滑移区。

( )3. 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间隙固溶体则不能。

( )4. 金属结晶时,原子从液相无序排列到固相有序排列,使体系熵值减小,因此是一个自发过程。

( )5. 固溶体凝固形核的必要条件同样是ΔG B <0、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

( )6. 三元相图垂直截面的两相区内不适用杠杆定律。

( )7. 物质的扩散方向总是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 )8. 塑性变形时,滑移面总是晶体的密排面,滑移方向也总是密排方向。

( )9. 和液固转变一样,固态相变也有驱动力并要克服阻力,因此两种转变的难易程度相似。

( )10.除Co 以外,几乎所有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都能使C 曲线 左移,从而增加钢的淬透性。

(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在简单立方晶胞中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a)立方晶系 (421),(231),[112];b)六方晶系(1112),[3112]。

2. 设面心立方晶体中的(111)为滑移面,位错滑移后的滑移矢量为2a [110]。

(1)在晶胞中画出柏氏矢量b的方向并计算出其大小。

(2)在晶胞中画出引起该滑移的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位错线方向,并写出此二位错线的晶向指数。

3.如下图所示,将一锲形铜片置于间距恒定的两轧辊间轧制。

试画出轧制后铜片经再结晶后晶粒大小沿片长方向变化的示意图。

四、相图分析(共20分)(1) 就Fe-Fe3C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 默画出Fe-Fe3C相图,用相组成物填写相图;2. 分析含碳量为1.0wt%的过共析钢的平衡结晶过程,并绘出室温组织示意图。

近十年东华大学 纺织材料学 试题及 答案

近十年东华大学 纺织材料学 试题及 答案

近十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2000年一、名词解释(30分)1、准结晶结构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特别,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3、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4、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5、极限氧系数: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交织物:用两种不同品种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7、多重加工变形丝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8、织物的舒适性狭义: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保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广义:除了一些物理因素外(织物的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及表面性能)还包括心理与生理因素。

9、织物的悬垂性和悬垂系数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

悬垂系数:悬垂系数小,织物较为柔软;反之,织物较为刚硬。

10、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二、问答和计算题1、(10分)甲、乙两种纤维的拉伸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比较这两种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大小。

如果将这两种纤维混纺,试预估其混纺纱与混纺比的关系曲线。

2、(20分)试比较蚕丝和羊毛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它们的新产品开发取向。

注:结构:包括单基、大分子链形态、分子间力、形态结构等;性能:包括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弹性、染色性、吸湿性、耐光性、缩绒性等。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习题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习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二章习题1.铁单位晶胞为立方体, 晶格常数a=0.287nm, 请由铁密度算出每个单位晶胞所含原子数。

2.在立方晶系单胞中, 请画出:(a)[100]方向和[211]方向, 并求出她们交角;(b)(011)晶面和(111)晶面, 并求出她们得夹角。

(c)一平面与晶体两轴截距a=0.5,b=0.75,而且与z轴平行,求此晶面密勒指数。

3.请算出能进入fcc银填隙位置而不拥挤最大原子半径。

4.碳在r-Fe(fcc)中最大固溶度为2.11﹪(重量百分数),已知碳占据r-Fe中八面体间隙,试计算出八面体间隙被C原子占据百分数。

5.由纤维和树脂组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设纤维直径尺寸是相同。

请由计算最密堆棒堆垛因子来确定能放入复合材料纤维最大致积分数。

6.假设你发觉一个材料, 它们密排面以ABAC反复堆垛。

这种发觉有意义吗?你能否计算这种新材料原子堆垛因子?7.在FCC、 HCP和BCC中最高密度面是哪些面?在这些面上哪些方向是最高密度方向?8.在铁中加入碳形成钢。

BCC结构铁称铁素体, 在912℃以下是稳定, 在这温度以上变成FCC结构, 称之为奥氏体。

你预期哪一个结构能溶解更多碳? 对你答案作出解释。

9.试说明为何不能用描述宏观物质运动方程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描述微观粒子状态改变基础方程是什么?10.设一能级电子占据几率为1/4, 另一能级为3/4,(1)分别计算两个能级能量比费米能高出多少KT ;(2)应用计算结果说明费米分布特点。

11.何为能带?请用能带理论解释金属、 绝缘体、 半导体电学性能。

12.试解释面心立方晶体和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不一样、 致密度相同原因。

13.请解释名词: 空间点阵、 晶胞、 晶系。

14. 试解释什么叫费米面和费米能。

15. 试分析晶体中点缺点是一个热力学平衡缺点原因。

16. 假设1%(质量分数)B 加入Fe 中,a. B 以间隙还是置换杂质存在?b. 计算被B 原子占据位置(不管是间隙或者是置换)分数。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在下列材料中,哪一类材料结晶时,液-固界面为粗糙界面?( )A. 金属材料B. 无机材料C. 高分子材料D. 半导体材料 2. 在三元系中有右图的两种三相平衡区,它们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A. (a )是包晶型,(b )是共晶型B. (a )是共晶型,(b )是包晶型C. (a )、(b )均为包晶型D. (a )、(b )均为共晶型3. 高分子材料随温度的变化,通常有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三个物理状态。

则橡胶的工作状态是( )。

A. 玻璃态B. 高弹态C. 粘流态D. 高弹态 、粘流态和玻璃态 4. 4p 原子轨道径向分布图中峰数为多少?其钻穿能力比4d ( )? A. 3,强 B. 2,强 C. 3,弱 D. 2,弱 5. 在硅酸盐玻璃中减少变性体的量,会使( )。

A. 桥氧含量下降,粘度增大B. 桥氧含量增多,粘度减小C. 桥氧含量下降,粘度减小D. 桥氧含量增多,粘度增大6. 在晶体中形成空位时,离位原子迁移到晶体表面,这样的缺陷称为( )。

A. 面缺陷 B. 线缺陷 C. 肖脱基缺陷 D. 弗兰克尔缺陷7. 在由扩散控制的反应扩散,相宽度变化关系式为t B L j =∆;由相界面反应速度控制时,新相厚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dt C K d iυχ=。

在实际反应扩散过程中,反应扩散后期受( )控制。

A. 界面反应速度 B. 扩散 C. 界面反应速度和扩散 D. 无法确定8. 关于刃型位错应力场,下列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A. 各种应力分量的大小与r 成反比B. 应力场对称于多余的半原子面C. 滑移面上只有正应力,无切应力D. 应力场是轴对称的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缺陷是热力学不稳定缺陷B. 两位错交割必形成割阶C. 线缺陷是热力学不稳定缺陷D. 空位形成能大于间隙形成能10. 面心立方的配位数,四面体空隙数及晶胞原子数分别为( )。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标准答案考研专用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标准答案考研专用

一、名词:相图:表示合金系中的合金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

匀晶转变:从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结晶过程。

平衡结晶:合金在极缓慢冷却条件下进行结晶的过程。

成分起伏:液相中成分、大小和位置不断变化着的微小体积。

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枝晶偏析:固溶体树枝状晶体枝干和枝间化学成分不同的现象。

共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一定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脱溶:由固溶体中析出另一个固相的过程,也称之为二次结晶。

包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一个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成分过冷:成分过冷:由液相成分变化而引起的过冷度。

二、简答:1. 固溶体合金结晶特点?答:异分结晶;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

2. 晶内偏析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溶质原子扩散能力;冷却速度。

3. 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答:合金成分;液相内温度梯度;凝固速度。

三、书后习题1、何谓相图?有何用途?答:相图:表示合金系中的合金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

相图的作用:由相图可以知道各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存在哪些相、各个相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2、什么是异分结晶?什么是分配系数?答: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溶质浓度之比值。

3、何谓晶内偏析?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如何消除?答:晶内偏析: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形成过程: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使前后从液相中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不同,实际生产中,液态合金冷却速度较大,在一定温度下扩散过程尚未进行完全时温度就继续下降,使每个晶粒内部的化学成分布均匀,先结晶的含高熔点组元较多,后结晶的含低熔点组元较多,在晶粒内部存在着浓度差。

影响因素:1)分配系数k0:当k0<1时,k0值越小,则偏析越大;当k0>1时,k0越大,偏析也越大。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一、解释以下基本概念空间点阵、晶格、晶胞、配位数、致密度、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组元、合金、相、固溶体、中间相、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

二、填空题1、材料的键合方式有四类,分别是(),(),(),()。

2、金属原子的特点是最外层电子数(),且与原子核引力(),因此这些电子极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

3、我们把原子在物质内部呈()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物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分别是(),(),()。

4、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分别为(),()和()。

5、体心立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面为(),晶胞中八面体间隙个数为(),四面体间隙个数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6、面心立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面为(),晶胞中八面体间隙个数为(),四面体间隙个数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7、密排六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面为(),具有密排六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8、合金的相结构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和()。

9、固溶体按照溶质原子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分为()和(),按照固溶度分为()和(),按照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相对分布分为()和()。

10、影响固溶体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

11、金属化合物(中间相)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

12、金属化合物(中间相)的性能特点是:熔点()、硬度()、脆性(),因此在合金中不作为()相,而是少量存在起到第二相()作用。

13、CuZn、Cu5Zn8、Cu3Sn的电子浓度分别为(),(),()。

14、如果用M表示金属,用X表示非金属,间隙相的分子式可以写成如下四种形式,分别是(),(),(),()。

《材料科学》考试试题(研)

《材料科学》考试试题(研)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一、解释下列名词(30分,每题2分)(1) 交滑移(2)位错(3)固溶强化(4)共析转变(5)加工硬化(6)配位数(7)伪共晶(8)枝晶偏析(9) 上坡扩散(10)合金(11)金属键(12)晶胞(13)过冷度(14)结构起伏(15)同素异晶转变二、填空题(50分,每空1分)1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分别为(),()和()。

2 当金属结晶时,细化晶粒的方法有(),(),()。

3 合金的固态相结构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4 金属材料在常温下的塑性变形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

5 材料质点之间的键合(化学键)分为四类,分别是(),(),()和()。

6根据Fe—Fe3C相图,三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一次渗碳体的最大相对重量分别为(),(),()。

7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8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含碳量范围分别为(),(),(),()。

9 写出四种强化材料的手段(),(),(),()。

10位错有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11 面心立方金属晶格的密排晶面指数为(),密排晶向指数为(),配位数为(),致密度为(),一个晶胞中四面体间隙个数为(),八面体间隙个数为(),间隙原子溶入()间隙中,滑移系的个数为()。

12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和()长大等过程。

13 在二元合金相图中,根据相律,两个单相区必然交于()点,两个单相区之间必然存在一个()相区,三相平衡时,系统的自由度等于(),说明转变()和三个相的()都是恒定的。

14 当对金属材料进行冷塑性变形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规律为:( )和( )升高,( )和( )下降。

三、在两个立方晶胞中分别画出(111)[101]和(110)[111],如果这是室温纯铁,上述哪个晶面和晶向可构成滑移系?(10分)四、 假设金属结晶时,在液相中形成球形晶核,试证明临界形核功等于31表面能。

1998~2010真题(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

1998~2010真题(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

1998~2010真题(东华⼤学纺织材料学).东华⼤学2000年硕⼠研究⽣招⽣考试试题考试科⽬:833 纺织材料学东华⼤学2001年硕⼠学位研究⽣招⽣考试试题科⽬:纺织材料学(考⽣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题上,⼀律不给分)⼀、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做1~10题,凡专业课“⾮织造学”的考⽣做6~15题)1.织物舒适性 9.蠕变与应⼒松弛2.变形纱 10.⾼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3.织物悬垂性 11.ES纤维4.机织物紧度与针织物未充满系数 12.⽑型化纤5.捻系数 13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6.⽺⽑品质⽀数 14.极限氧指数7.玻璃化温度 15.纤维初始模量8.吸湿滞后性⼆、问答与计算题(共70分):(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做1~5题,凡专业课考“⾮织造学”的考⽣做4~9题)1、(15分)简述蚕丝纤维的特性及设计仿真丝织物的思路(包括纤维、纱线、织物组织、后整理等)2、(16分)简述纱线细度不匀形成的原因?纱线细度不匀对织造⼯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评述纱线细度不匀的测试⽅法?3、(12分)有⼀批名义特数为18tex的涤65/棉35混纺纱,测得平均每缕纱⼲重为⒈75g,每缕纱长为100m。

求:(1)该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和实际特数(tex);(2)该混纺纱的重量偏差(%);(3)该混纺纱的英制⽀数。

(已知:棉的特制公定回潮率为8.5%,英制公定回潮率为9.89%,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4、(15分)纺织材料在加⼯和使⽤中的静电是如何产⽣的?试述消除静电的常⽤⽅法及其原理。

5、(12分)今在标准⼤⽓条件下,对3旦、51mm的锦纶纤维进⾏强伸性能测试,夹持距离为20mm,测得平均单强为14.1gf,平均断裂伸长为0.8mm。

试求:(1)该纤维的相对强度(cN/dtex)、断裂应⼒(N/mm2)和断裂伸长率(%);(已知:锦纶纤维的密度为1.14g/cm3)(2)当测试温度不变,⽽湿度增⼤时,则该纤维的强度和伸长将有什麽变化?说明其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