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
人流管理密集场所工作预案
![人流管理密集场所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a57ea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3.png)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流密集场所如商场、火车站、机场、医院、旅游景点等日益增多,人员流动量大,安全风险随之增加。
为确保人流密集场所的安全有序,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流密集场所的安全稳定,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人流密集场所的应急处置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应急指挥组: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总体指挥、调度和协调;(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响应、处置和救援;(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救治和转送;(4)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发布和宣传;(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人员保障等工作。
四、工作内容1. 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检查,确保场所设施、设备安全可靠;(2)加强人员管理,严格执行实名制、安检等措施;(3)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急流程;(4)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2. 应急响应(1)接报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2)应急指挥组迅速了解事件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赶赴现场;(3)现场处置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态扩大;(4)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必要时转送至医疗机构;(5)信息宣传组及时收集、发布事件信息和应急处置进展;(6)后勤保障组确保应急物资、设备、人员充足。
3. 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如疏散人群、隔离危险区域、消除安全隐患等;(2)医疗救护: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3)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发布事件信息和应急处置进展,回应社会关切;(4)善后处理: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做好善后工作。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范例(三篇)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范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deb68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7.png)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范例一、背景介绍人流密集场所是指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集中大量人员的场所,如购物中心、火车站、机场、体育场馆等。
由于人员众多,管理和维护秩序是这些场所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因此,制定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对于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维护公共秩序至关重要。
二、工作预案目标1. 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 维护公共秩序,防止事态扩大化;3. 高效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三、工作预案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人员的安全和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任务,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任何代价忽视和牺牲。
2. 高效处置: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迅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化。
3. 统一指挥:建立明确的指挥体系,确保各部门、各岗位间的协调配合。
4. 全员参与:建立健全的制度和培训体系,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熟悉工作预案和相应应对措施。
四、工作预案的具体内容1. 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制定人员分工和岗位职责;- 建立工作预案文件的管理和更新机制。
2. 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 对人流密集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 建立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人员数量和流动情况;- 提前预警并通报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处置措施。
3. 安全保障措施- 制定人员进出场所的管理制度,确保人员的安全;- 加强巡逻和值班力量,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 设立指定出入口和疏导通道,减少拥堵和混乱。
4. 应对突发事件- 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织力量处置;- 分析状况,判断事件性质和影响程度,做出相应处置决策;- 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协助伤员救护和转移,防止事态扩大。
五、工作预案的实施与演练1. 实施阶段划分和任务落实-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有序进行;- 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工作人员的任务和权限。
2. 培训和演练- 建立培训和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活动;- 培训工作人员熟悉工作预案和应对措施;- 演练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b37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2.png)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以下是一个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的示范:1. 预防措施:在人流密集场所,如商场、车站等,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定期消毒:加强场所内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经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扶手、电梯按钮等。
- 提供手消毒剂:在入口和出口等易发人流的地方,设置手消毒剂,以供人们使用。
- 加强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通过开窗或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 提醒人们保持社交距离:设置标志或提醒广播,要求人们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一般建议至少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2. 应急处理:如果出现了突发状况,如人群拥挤、火灾等,应采取以下措施:- 组织疏导人群:由专业人员指挥,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疏散计划,引导人群有序疏散。
- 提供避难处所:在场所内明显位置设立避难处所,以供紧急情况下人们躲避。
- 发出紧急通知:通过广播、电子屏幕等方式向人们发布紧急通知,提醒他们采取安全措施。
- 实施火灾应急预案: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报警,并按照预案进行灭火和疏散。
3. 人员培训:确保场所工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 如何预防和控制人流密集场所的突发事件,如火灾、恐怖袭击等。
- 疏散和救援技巧:如何正确地疏导人群,使用灭火器等。
- 与应急救援机构的合作:了解当地相关的应急救援机构的联系方式和流程,以便在需要时及时联络。
4.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测试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响应能力。
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积极应对疫情:在面对疫情时,根据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如测量体温、登记信息、限制人流等。
主动配合政府机构,及时报告任何疫情情况,以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健康。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范案例,不同场所、不同情况下的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人流密集工作预案
![人流密集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6b8a7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d.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流密集场所日益增多,如商场、车站、旅游景点等。
这些场所人员流动性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人流密集场所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人员安全;2.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人流密集场所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2. 各部门、各单位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2)消防部门:负责火灾隐患排查、消防安全培训和灭火救援工作。
(3)公安部门:负责治安管理、交通疏导、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
(4)医疗卫生部门:负责现场急救、伤员转运和医疗救治工作。
(5)宣传部门:负责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等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制定人流密集场所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责。
2. 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 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4.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
5. 加强交通疏导,确保人流、车流有序。
6.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紧急疏散: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疏散。
2. 报警:立即向公安、消防、医疗卫生等部门报警。
3. 救援:医疗卫生部门立即进行现场急救,消防部门负责灭火救援。
4. 维护秩序:公安部门负责现场秩序维护,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 伤员转运:将伤员迅速转运至医院进行救治。
6.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六、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2. 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人流密集场所安全知识。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范本(四篇)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范本(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665a7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f.png)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流密集场所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如商场、超市、车站、机场、体育场馆等。
然而,这些场所的人流量大、风险复杂,一旦发生事故或突发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为了确保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安全,制定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人流密集场所的安全有序,并妥善应对紧急情况。
2. 原则:a. 安全第一: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最重要的。
b. 预防为主: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
c. 全员参与:人流密集场所的管理和应急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形成“人人是安全员”的意识。
d. 效果评估:定期对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和改进。
三、组织机构1. 建立领导小组:由公安、消防、人民武装部队等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统筹人流密集场所的管理和应急工作。
2. 成立应急指挥部: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协调和指挥人流密集场所的紧急情况应对工作。
3. 组建应急队伍:成立以专业人员为核心的应急队伍,进行紧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四、预案内容1. 安全隐患排查:a. 定期对人流密集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b. 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人流密集场所的安全状况。
2. 应急预案制定:a.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b. 制定适应不同紧急情况的处置方案,包括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
3. 应急疏导:a. 制定人流管控方案,确保人流密集场所人员有序疏散和集结。
b. 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疏导工作,引导人群按照预定路线撤离。
4. 紧急救援:a.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迅速调动应急队伍进行紧急救援。
b. 提供急救设备和物资,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公共信息发布:a. 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向公众发布紧急情况的相关信息。
b. 提供明确的指导意见,引导公众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6. 停电预案:a. 制定人流密集场所停电预案,以应对停电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人流密集场所安全防护预案
![人流密集场所安全防护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8e1c8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7.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场所的人流密集现象日益普遍。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人流密集场所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人流密集场所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建立健全人流密集场所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人流密集场所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安全意识。
三、组织机构1. 成立人流密集场所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设立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3. 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责,确保安全防护工作落到实处。
四、安全防护措施1. 人员管理(1)加强对人流密集场所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制定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
(3)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操作行为。
2. 场所管理(1)合理规划场所布局,确保通道畅通,避免拥挤。
(2)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群众注意安全。
(3)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扶手、护栏、防滑垫等。
3. 应急处置(1)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责。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配备应急物资,如医疗急救包、消防器材、防踩踏设备等。
4. 安全宣传教育(1)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活动。
(2)加强对人流密集场所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
(3)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共同维护场所安全。
五、应急响应1. 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 组织救援力量迅速赶到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3.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4. 加强对事故原因的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本预案要求,切实加强人流密集场所安全防护工作。
2. 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要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预案内容,提高预案实效。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例文(三篇)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例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95315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5.png)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例文一、背景和目的人流密集场所,是指公共场所中人员聚集较多的地方。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的目的是保障人员安全、预防人员聚集引发的各类安全问题,提高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和水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工作预案(一)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1. 设立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流密集场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应急管理工作。
2. 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
3.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监控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人流密集场所的人员数量和动态。
4. 在人流密集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
(二)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1. 对人流密集场所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场所容量、安全出口、应急疏散通道等方面。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限制人员流量、增加安全出口、设立应急疏散通道等。
3. 定期进行场所安全演练,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4. 在人流密集场所设置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三)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1.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医疗救援、灭火救援等方面的措施。
2. 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能够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进行救援。
3. 明确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处置流程和责任人,确保救援的及时和有效。
4. 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和预案1. 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2. 在人流密集场所设置应急通道和安全避难区,提供相应的求助和救援设施。
3. 采取安全巡查和预警措施,做好人员分流和引导工作,减少人员聚集。
4. 加强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合作,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三、工作流程(一)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1. 组织人员对人流密集场所进行风险评估。
2. 制定人流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
3. 加强风险管控,确保人员安全。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14c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0.png)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是在人流密集场所(如商场、火车站、机场、体育场馆等)中进行工作时的应急应对计划。
以下是一个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的范例:1. 了解场所:在工作前,要对目标场所的布局、设施和安全措施进行了解,熟悉出口位置和逃生路线,并与相关人员沟通,了解应急措施和联系方式。
2. 个人安全:工作人员应佩戴有效的身份证件,随时保持警惕,注意个人财物安全,避免携带过多现金和贵重物品。
3. 人员管理:在人流密集场所中,努力保持秩序,引导人流,避免拥挤和堵塞。
在排队、购物或进出场馆时,应提醒人们保持安全距离和遵守规则。
4. 防范事故:注意观察场所安全隐患,如地面障碍物、滑倒点、危险设备等,并及时进行报备或排除。
要随时关注场所广播或警报系统,了解应急通知和逃生指示。
5. 应急救援: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和训练作出合理反应。
如果有人员受伤或遇到危险,要立即寻找医疗人员或报警求助,并指导人员按照应急通道或指示牌的指引进行疏散。
6. 火灾风险:特别注意场所中的火灾风险,如明火、易燃物品等。
遇到火灾,要立即寻找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并向有关人员发出警报,并呼叫消防部门。
7. 考虑人员疏散: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要指导人员按照疏散路线有序迅速地撤离。
了解场所的疏散路线和避难点,并预先安排人员进行疏散引导,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8. 与相关机构合作:在场所工作期间,要与相关执法部门、安保人员和急救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报告安全情况,并接受必要的指示和指导。
总之,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旨在保护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安全,减少潜在的风险和伤害。
这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准备,明确应急程序,并在工作期间保持警惕和主动性。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模版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fde7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b.png)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模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流密集场所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人流密集场所包括购物中心、车站、机场、体育场馆等。
由于人流密集,这些场所的安全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是必要的。
二、工作原则1. 安全第一: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最重要的,确保人们在人流密集场所内安全无虞。
2. 预防为主:通过提前规划和预防措施,降低发生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概率。
3. 协同配合:各相关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4. 敏捷响应: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有快速、果断的应对措施。
三、组织架构1. 预案负责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
2. 预警监测组:负责人流密集场所的预警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
3. 安全保卫组:负责场所内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秩序,应对突发事件。
4. 应急救援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5. 通讯指挥组:负责与各相关部门的通讯和指挥协调工作,保障信息畅通。
四、预案内容1. 风险评估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的首要任务是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对场地环境、人流情况、安全设施等进行全面评估,发现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2. 安全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巡查:加强对人流密集场所的巡查,定期检查安全设施的完好性。
- 预警监测: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
- 安全培训:对场所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疏散预案:制定疏散预案,确保人员疏散的有序进行。
- 安全设施:加强对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如安装监控摄像头、灭火器等。
-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应急处置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救援组将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规模,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疏散:及时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预案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d68fb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e.png)
一、目的为确保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商场、影院、体育馆、学校、医院、酒店、景区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红十字会、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等相关单位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3. 场所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安全措施1. 安全设施(1)场所内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等。
(2)安装应急照明、应急广播等设施,确保在断电情况下仍能正常使用。
(3)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
2. 安全管理(1)加强场所内消防、治安、卫生等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场所安全。
3. 应急预案(1)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如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和群众的应急处置能力。
(3)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4. 疏散逃生(1)设置疏散路线,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2)在疏散通道设置专人引导,防止人员拥堵。
(3)加强疏散逃生演练,提高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五、应急处理1. 火灾事故(1)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2)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进行灭火。
(3)报警,等待消防部门救援。
2. 地震、恐怖袭击等事故(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2)封锁现场,等待相关部门救援。
(3)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善后工作。
六、监督与检查1. 定期对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场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f260f1aeaad1f346933f45.png)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
本预案对我街人流密集场所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处置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应急处置原则、组织机构、运行机制、预防预测、保障措施等9个方面的内容。
预案启动后,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本预案处置程序的要求,认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规范事故灾难应急响应和处理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辖内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上级文件有关规定,结合我街人流密集场所管理实际,制订本工作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街行政区域内商场、影剧院、歌舞厅、网吧、旅馆、饭店、车站、医院、服装市场、城市广场、运动场、文体娱乐以及大型群众性活动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事故灾难。
1.4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有效处置。
2 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1 在石井街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街应急办)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成立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应急指挥。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工作预案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aa6d1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2.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电影院、学校、医院等日益增多,这些场所人员流动性大,安全隐患较多。
为保障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员密集场所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2.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密集场所事故造成的损失;3. 提高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水平,形成安全、有序、和谐的场所环境。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商场、电影院、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展览馆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工作,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确保人员安全疏散;(2)安全检查小组: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3)宣传教育小组:负责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员安全意识;(4)应急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调配;(5)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保障。
2. 人员密集场所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场所安全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场所安全。
3. 员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培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五、安全措施1. 安全设施(1)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标志;(2)配备必要的安全疏散设施,如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等;(3)定期检查、维护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安全管理(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3)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4)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3. 应急处置(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2)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援工作;(4)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六、宣传教育1. 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高人员安全意识;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3. 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幕等渠道,宣传安全知识。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范文(三篇)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c2813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1.png)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范文一、背景概述____年,预计将有更多的人流密集场所涌现,包括商场、火车站、机场、体育场馆等。
因此,制定____年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本预案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应对策略,确保人们的安全和方便。
二、应急通道设置1. 分析场所特点:针对不同的人流密集场所,应在开放时段之前,充分了解该场所的特点,包括人流高峰时段和高风险区域。
并进行必要的应急通道规划和设置。
2. 应急通道规划:依据场所特点,设置合理的应急通道,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迅速疏散。
应急通道应尽量远离主通道,避免相互堵塞。
3. 应急出口标识:在应急通道和出口位置明显处设置应急疏散标识,以及相应的应急标识灯光,确保人们可以迅速识别和找到紧急出口。
三、人员疏散组织与引导1. 组织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人员疏散培训,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流程、操作方法以及疏散顺序等内容。
2. 安全责任区域:在人流密集场所设立安全责任区域,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人员疏散组织和引导工作,确保人们可以有序疏散。
3. 分时段疏散:根据场所特点和人流高峰时段,分时段进行人员疏散。
在人流高峰期间增加疏散人员,提高疏散效率。
四、风险评估与防范1. 风险评估:定期进行场所风险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2. 安全设施:加强人流密集场所的安全设施建设,如安装火警报警系统、监控摄像头等设备,以及避免出现易引发事故的设施。
3. 排队管理:针对人流密集场所存在的排队问题,设置合理的排队区域,并加强人员引导,避免排队引发拥堵和安全问题。
五、危机事件应对1. 防恐应对:加强人员和行李的安全检查,密切监测可疑人员和可疑包裹,确保人流密集场所的安全。
2. 突发事件: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前建立好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应急人员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3.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增加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洗手液等,提醒人们注意卫生,避免疾病扩散。
2024年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
![2024年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0c2e6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4.png)
2024年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流密集场所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人流密集场所,如商场、车站、机场、体育场等,不仅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灾害和安全风险的高发地。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制定有效的工作预案,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以下是2024年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以供参考。
二、应急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中心:设立一个统一指挥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小组:在每个人流密集场所设立一个应急小组,负责人流密集场所的日常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案制定1. 风险评估:对各个人流密集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发生的灾害和事故类型和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包括实时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四、人员培训和演练1. 人员培训:对各个人流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包括应急知识、急救技能和人群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五、场所安全管理1. 安全监控:在各个人流密集场所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口扫描和人员身份识别等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 安全出口:合理设置和标识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确保人员疏散的安全和迅速。
3. 排队管理:在人流密集场所合理设置排队区域和通道,引导人员有序排队和进出。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1. 火灾和爆炸:在发生火灾和爆炸等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疏散和扑火救援。
2. 地震和地质灾害:在发生地震和地质灾害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并进行救援和抢险工作。
3. 恐怖袭击:在发生恐怖袭击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协助警方进行应对和处理。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f67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5.png)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流密集场所越来越多,包括商场、超市、景区、公园、车站、机场等。
在这些场所,人员聚集,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加大。
因此,制定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预案旨在提供一套应急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并能迅速有效地解决突发事件。
二、人流密集场所工作概述人流密集场所是指人员流动集中,聚集较多人群的场所。
在人流密集场所中,安全问题可能会引发各种事故和突发事件,如火灾、踩踏、车辆冲撞、恐怖袭击等。
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预案,以便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预案制定的原则1. 紧急性原则: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迅速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 安全性原则: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效率性原则: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并恢复正常的秩序。
4. 综合性原则:考虑到不同场所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不同的应急措施。
四、预案的内容1.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2)设立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场所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3)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队、保安队等,以迅速救援伤员。
(4)制定职责清单和岗位责任书,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
2. 预警机制(1)建立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来自外界的预警信息。
(2)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如摄像头、烟雾报警器等,以监测和预警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3)设立应急广播系统,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
3. 应急救援措施(1)确保通道畅通,防止拥堵和踩踏事故的发生。
(2)提供足够的紧急出口和紧急疏散通道,以方便人员疏散。
(3)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应急药品,以及医护人员和消防人员,以迅速救援伤员。
(4)储备足够的食品和饮用水,以备不时之需。
4. 安全培训和演练(1)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2)进行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以检验工作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人流密集疏散应急预案及流程
![人流密集疏散应急预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afe24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6.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人流密集场所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体育场馆、车站、码头、学校等,以及其他人流密集区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疏散指挥中心:负责制定、实施、协调和监督疏散工作。
2. 疏散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组织疏散工作。
3. 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4. 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维护秩序,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5. 通讯保障组:负责现场通讯联络,确保信息畅通。
四、疏散应急预案及流程1. 疏散预警(1)接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后,疏散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疏散小组迅速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疏散准备。
2. 疏散启动(1)疏散小组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疏散路线和集结点。
(2)安全保卫组在疏散路线和集结点设置警戒线,确保人员有序疏散。
(3)医疗救护组在疏散现场设立临时救护点,为受伤人员提供紧急救治。
3. 疏散实施(1)现场工作人员按照疏散路线引导人员有序疏散。
(2)通讯保障组及时向疏散指挥中心报告现场情况。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将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
4. 疏散结束(1)疏散指挥中心确认现场无人员滞留后,宣布疏散结束。
(2)疏散小组对现场进行清点,确保无人员遗漏。
(3)安全保卫组对现场进行巡查,确保安全。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疏散路线、集结点、医疗救护、安全保卫、通讯联络等方面。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 修订后的预案应及时报相关部门审批。
七、附则1. 本预案由疏散指挥中心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人流密集疏散应急预案及流程,旨在提高各类公共场所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密集场所大客流安全预案
![密集场所大客流安全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e8364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7.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超市、旅游景点、体育场馆等场所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大客流现象日益普遍。
为保障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预防和应对大客流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大客流期间场所内的人员安全。
2. 建立健全大客流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大客流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员密集场所内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预案内容1. 组织领导成立大客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大客流安全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 预警与监测(1)建立大客流预警机制,对大客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
(2)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3)利用监控设备、广播等手段,对大客流进行实时监控。
3. 应急响应(1)制定大客流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急处置流程。
(2)根据大客流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现场疏导,引导人员有序流动;2)实行分时、分区、分批进入;3)设置警戒线、隔离带,防止人员拥挤;4)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5)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需求。
4. 应急处置(1)根据大客流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2)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治,并协助送往医院。
(3)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确保其生命安全。
(4)做好现场秩序维护,防止事态扩大。
5. 恢复与重建(1)大客流事件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秩序。
(2)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3)加强安全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预案实施与评估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
2. 各部门应按照本预案要求,切实加强大客流安全管理。
3. 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附则1. 本预案由大客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预案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99a13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4.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学校、医院、旅游景点等日益增多,人员流动量大,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
为确保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 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导和监督安全防范工作。
2. 设立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
3. 各部门职责:(1)安保部门:负责现场巡查、巡逻,确保场所安全;(2)消防部门:负责消防设施检查、火灾隐患排查及应急处置;(3)医疗部门:负责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护;(4)后勤部门:负责场所设施维护、应急预案物资储备;(5)宣传教育部门:负责安全知识宣传、培训及应急演练。
四、安全防范措施1. 设立出入口检查制度,严格执行身份验证、物品检查,防止危险物品进入场所;2. 加强场所内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场所设施安全;3. 定期开展消防设施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4. 加强与消防、公安、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5. 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及顾客的安全意识;6.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处置1. 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2. 安保部门负责现场警戒、疏散群众,确保人员安全;3. 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消防设施使用及人员疏散;4. 医疗部门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5. 后勤部门负责应急物资供应、现场维护;6. 宣传教育部门负责信息发布、舆论引导。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安全防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2.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对违反预案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商场大人流应急预案
![商场大人流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f1225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9.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场等商业场所的人流量日益增加,尤其是在节假日、促销活动期间,人流密集,容易引发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
为保障商场内人员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商场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提高商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疏散。
3. 提高商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商场人流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2)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疏散受伤人员,协助医疗部门进行救治。
(3)信息宣传小组:负责现场信息收集、发布,以及与媒体、政府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现场物资供应、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预警阶段:(1)密切关注商场内的人流量,及时掌握客流动态。
(2)在人流密集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提醒顾客注意安全。
(3)加强现场巡逻,及时疏导人群,防止拥挤。
2. 应急响应阶段:(1)现场指挥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2)救援小组迅速开展救援工作,疏散受伤人员,协助医疗部门进行救治。
(3)信息宣传小组及时发布现场信息,告知顾客疏散路线、注意事项等。
(4)后勤保障小组保障现场物资供应,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3. 疏散阶段:(1)现场指挥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疏散方案,组织顾客有序疏散。
(2)救援小组协助疏散受伤人员,确保其安全。
(3)信息宣传小组持续发布疏散信息,引导顾客按照疏散路线离开现场。
4. 后期处置阶段:(1)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2)加强商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保障1. 加强商场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2cf99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e.png)
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人流管控:制定人流管控方案,设置人流导向标志和隔离设施,合理规划人流通道,避免拥堵和交叉感染。
2. 卫生防控:加强卫生防控措施,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
定期消毒场所,特别是常接触的物体和设备。
3. 人员健康监测:工作人员每日记录体温,有不适症状者及时就医并隔离。
顾客进入场所前测量体温,有不适症状者禁止入内。
4. 人员分散安排: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5. 疏散预案:制定疏散预案,明确疏散通道和疏散点,安排专人负责引导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6.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清楚安排工作人员的紧急撤离流程和任务分工,做好后续处置工作。
7.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板、广告、电子媒体等形式,加强对顾客和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这些是人流密集场所工作预案中的一部分内容,具体的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预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安全和健康。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预案对我街人流密集场所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处置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应急处置原则、组织机构、运行机制、预防预测、保障措施等9个方面的内容。
预案启动后,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本预案处置程序的要求,认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1 总则1.1 编制目的规范事故灾难应急响应和处理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辖内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根据上级文件有关规定,结合我街人流密集场所管理实际,制订本工作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街行政区域内商场、影剧院、歌舞厅、网吧、旅馆、饭店、车站、医院、服装市场、城市广场、运动场、文体娱乐以及大型群众性活动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事故灾难。
1.4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有效处置。
2 组织体系及职责2.1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1 在石井街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街应急办)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成立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
2.1.2 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职责负责辖内发生的一般、较大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的组织和协调处理;负责联系协调街道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共同做好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向区政府应急委、区政府应急办、区公安分局、区安监局等上级部门报告有关情况;承担本预案的修订和日常管理工作。
向区政府应急委、区政府应急办报告人流密集场所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灾难相关情况;接受区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的直接指挥;执行区应急委、应急办的指示和命令;启动本级有关应急预案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执行区应急指挥部对现场进行封闭和实行交通管制等强制措施;协同区应急指挥部组成单位收集、掌握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有关信息,做好分析研判工作;2.1.3 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组成单位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由街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石井派出所、街安监中队、街消防队、街监察室、石井医院、街交警中队、街城管科、街财务结算中心、街民政科、街文化站、石井农电所等部门、单位和事发地所属村居主要领导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街综治办,办公室主任由综治办颜德新主任担任。
2.1.4 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石井派出所:依照有关法律和安全工作职责,负责协调处理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中的有关事务;事故灾难发生后向区公安分局报告有关情况;负责指挥事故现场警戒、道路交通管制、维护现场秩序、组织抢险救援、人员疏散;严厉打击在事故灾难中发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2)街安监中队:组织抢险救援,配合区安监局对人流密集场所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灾难的调查处理;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工作;做好上传下达以及街道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3)消防队:负责事故现场火患的排除和火灾施救,抢救伤员、财物;协助有关单位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4)街监察室:负责监督街道及公务员、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履行安全监督管理情况及事故处置情况;查处上述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为。
(5)石井医院: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单位对伤病人员进行救治,做好传染病防治和卫生监督工作。
(6)街交警中队:负责组织实施应急人员、疏散人员、协助应急物资的运输。
(7)街城管科:负责协助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受损房屋的质量鉴定和有关建筑方面的技术支持工作;负责城市道路及部分道路设施的维护。
(7)街财务结算中心:负责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应急资金保障,积极支持配合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8)街民政科:负责组织事故处置过程中受灾群众所需救灾物资,协助搞好疏散群众的临时安置,积极支持配合善后处置工作。
(9)街文化站:负责舆论引导和协助新闻发布等工作。
(10)农电所:负责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抢险救援的电力供应和电力安全工作。
(11)事发地村居: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负责对发生在本村居的事故灾难实施先期应急处理,并及时向街应急办、派出所报告;按照预案及时组织调集村居有关力量赶赴现场实施应急处置;核实事故灾难有关情况,控制并维护现场社会秩序,防止事态扩大;牵头组织处理善后工作并及时上报。
2.1.5 辖内学校、娱乐场所、企事业单位等,负责做好发生在本单位、本系统的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现场群众的疏散和善后处理工作;协助调查处理工作。
2.2 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救援组织体系2.3 应急联动机制2.3.1 发生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需要在上级单位、企事业单位或武警中队提供帮助和支持时,由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报区政府应急委进行沟通和协调。
2.3.2 街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在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加强对处置工作的领导,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协调,整合资源,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2.3.3 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实行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重大以上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要及时报告区政府应急委,并通报区公安分局。
3 预防、预测和事故报告3.1 预防、预测3.1.1 各村居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观念,按职责加强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预防工作,切实做好实施应急预案各项准备。
按照“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规范和完善以预防为主的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机制,制订详尽的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应急处置预案。
3.1.2 建立动态综合信息监测与报告数据库。
各人流密集场所要建立有关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事故灾难档案、重大安全隐患等综合监测与日常报告数据库,各村居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
3.1.3 建立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应急资源数据库。
进一步完善、整合110、119、120报警资源及其他专业应急处置部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员、队伍、物资等数量、分布以及应急部门、单位基本情况)信息数据库,实现联动报警,依托信息网络手段,完善数据库建设。
3.1.4 根据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应急处置工作的特点,在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置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报警、接警、处警等社会资源,确保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的正常高效运转。
3.1.5 建立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应急信息共享机制。
在街应急办的统一领导下,对全街范围内的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重点危险源实行先期监控、预测预警等信息共享机制,并在区政府应急委的统一指挥、组织和协调下,按事故灾难等级启动有关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3.2 事故等级和报告3.2.1 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分级按照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的严重性、紧急程度以及造成人员伤亡情况、后果,将公共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
一般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或10以下重伤,或可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一定损失的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
较大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或10人以上、50以下重伤,或可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
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10-29人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可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
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100以上重伤,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以及大面积人员伤亡的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
3.2.2 事故灾难报告3.2.2.1 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发生后,事发单位及事发地区村居有关部门应立即对事故灾难基本情况进行核实,并在10分钟内向街应急办、派出所报告,并按照预案进行先期处置。
街应急办接报后,在现场成立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灾难的级别,向区政府应急办和区公安分局报告。
上报情况和信息必须及进、客观、准确,不得漏报、瞒报、谎报、迟报。
同时做好续报工作。
3.2.2.2 对发生一般和较大的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由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将情况报区政府应急办和区公安分局备案;根据应急处置需要,迅速调集处置力量赶赴现场。
对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的公共场所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在1小时内向区政府应急委和区公安分局报告,并按街级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同时,在区政府应急办的协调下,接受区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直接指挥;3.2.2.3 处置力量到达现场后,要对处置工作进度、处置力量部署、事故灾难严重程度等情况视级别不间断地向上级指挥部报告。
3.2.2.4 报告实行实名制。
报告一般以书面形式,紧急情况下可先口头报告,随后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
4 应急响应4.1 分级响应根据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分级标准,按以下程序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1.1 发生一般、较大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由街成立现场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和协调处置,并将情况报区政府应急办和区公安分局备案。
4.1.2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人流密集场所事故灾难在街应急办组织协调下,接受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直接指挥,街道分管领导任指挥长,街应急办、派出所、街安监中队、石井医院、街交警中队及有关村居主要负责人任副指挥长,街文化站、街民政科、街城管科、街财务结算中心、街监察室、石井农电所等有关职能部门和事发地村居负责人为成员。
4.2 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构成街密集场所应急指挥部设立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治组、安全稳定组、善后处置组、评估调查组、新闻报道组。
4.2.1 综合协调组由街应急办牵头,石井派出所、街安监中队、石井农电所等部门和事故单位主管部门、事发地村居有关人员参加。
主要职责:负责传达指挥部有关领导指示,报告有关部门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综合协调有关部门有效推进应急处置工作;掌握现场情况,收集现场信息,起草有关信息上报文稿。
负责抢险救援及事故调查工作人员后勤服务。
完成指挥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4.2.2 抢险救援组事故单位主管部门、石井派出所、石井医院、石井农电所等参加。
主要职责:研究现场情况,提出事故或险情处置建议意见和抢险救援技术方案;组织、调集抢险救援所需器材、物资和抢险救援队伍,迅速有序、安全可靠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4.2.3 医疗救护组由石井医院等医疗机构组成,下设专家组。
主要职责:对事发现场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将受伤人员送就近医院抢救,对受伤人员提供医疗支持,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对现场实施消毒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4.2.4 安全稳定组由石井派出所牵头,街安监中队参加。
主要职责:组织民警及安监中队有关人员设置警戒区,保护现场财产安全,控制事故现场及其周边地区、道路,组织人员有序疏散,保障抢险救援工作正常开展和我街社会秩序稳定。
4.2.5 善后处置组由事发地村居牵头,事故单位主管部门、街民政科等部门派人员参加。
主要职责:负责做好事故灾难中伤亡人员的赔付、安抚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和恢复事故灾难现场社会秩序。
4.2.6 新闻报道组由街文化站牵头,有关部门派人员参加。
主要职责:负责现场各级各类媒体管理,搞好舆论引导;负责新闻通稿和协助新闻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