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2.3--第一课时-水的组成

2.3--第一课时-水的组成

【小结】
一、电解水实验
①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氢气。 ②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 ③实验证明:水是由氢(H)元素和氧(O)元素组成的。
二、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气; 极。

C
D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应在水 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 中加入
(3)与负极相连试管内产生的气 体能 燃烧 ,产生 淡蓝色 色的火焰,证明是 氢 气。正负两 极气体的体积比为: 1 :2 ,分子个数比为: 1 :2 。 (4)该反应的符号表达为: 属于 分解 反应。
H 2O 通电 H 2 O2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
不同种元素 纯净物
不同点 相同点 实
例 O2、H2、N2、C、S、 H2O、CO2、
P、Fe、He、Ne Fe3O4、H2O2
想一想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不一定
也可能是混合物
例如: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氧气(O2) 或臭氧(O3),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
什么是氧化物呢?

【小结】
一、电解水实验 ①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 淡蓝色,是氢气。 ②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 ③实验证明:水是由氢(H)元素和氧(O) 元素组成的。
三、单质、化合物
想一想:水(H2O),二氧化碳(CO2)
氮气(N2)分别由哪些元素组成?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如:氧气(O2)、氢气(H2)、铁(Fe)氮气(N2)、硫(S)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组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组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性质及验纯的方法。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的观察,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应的产物来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归纳、分析、确定水的组成。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观察法
四、教具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PPT课件、实验视频等。

五、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
六、教学流程
七、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是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
现象:(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接触烧杯的手感觉发烫。

结论: 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并放出热量。

文字表达式: 氢气+氧气 水 (H 2)(O 2) (H 2O ) 结论:氢气具有可燃性 2.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两极出现气泡,V 正极︰V 负极=1︰2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氧气 (H 2O ) (H 2)(O 2) 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点燃 通电。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第一课时)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第一课时)

红花中学教(学)案总课时: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执教人: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单质和化合物;(2)了解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分析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个实验,初步了解利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来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揭示水的组成的科学过程;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启发学生思维;认真听讲,思考问题,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先来学习氢气。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学生观看视频,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听讲,做笔记,回答问题。

学生1:烧杯内壁有无色液体生成。

学生2:氢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全班回答: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板书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阅读课本找出氢气验纯的两个步骤,并做好标记认真听讲,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并做笔记。

学生1:有气泡产生,而且两边产生的气体体积不一样多,与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约为与正极相连的2倍;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氢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氢气+氧气水二、水的组成1.现象2.水氢气+氧气3.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红花中学教(学)案总课时: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执教人:我们已经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而对于氧气、氢气都有它相对应的化学符号,学生归纳学生1:学习了氢气的性质;学生2:学习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学生3: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完成相应练习。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学生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会有。

《课题3 水的组成》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

《课题3 水的组成》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水的组成。

2.通过电解水实验推出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分析出水的组成。

三、教学用具导管、氢气、烧杯等。

四、相关资源《点燃氢气肥皂泡》视频资源、《检验氢气的纯度》视频资源、《水的组成》视频资源、《电解水(微观)》视频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展示】猜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打一化学物质)。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那么你对水又了解多少呢?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水的组成。

【新知讲解】一、氢气的性质【过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水曾被看作一种元素。

直到18世纪末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

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的开始。

【提问】大家对氢气了解多少呢?【展示】教师播放视频《点燃氢气肥皂泡》。

(插入视频《点燃氢气肥皂泡》)【总结】氢气是没有颜色和气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燃烧。

【过渡】氢气是一种能够燃烧的气体,但若氢气不纯,在空气中点燃后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我们先通过一个视频来看一下怎样检验氢气的纯度。

【展示】教师播放视频《检验氢气的纯度》。

(插入视频《检验氢气的纯度》)【总结】学生根据视频及教材,总结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若听到的声音很小,则氢气较纯。

【过渡】氢气在燃烧的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实验探究】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

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触摸烧杯外壁,感到发烫。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龙泉五中杨春林一、教材分析课题3水的组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内容,该课题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要求有:(1)认识水的组成;(2)区分单质和化合物;(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本课题是在学生宏观上认识了“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以及“实验室的水(课题2水的净化)”之后,再从微观上来认识“分子的水”。

教材编排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生活走进化学”等特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该课题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通过实验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二是从元素组成上认识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根据编排特点、本课题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我将本课题划分两个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水的生成和分解探究水的组成;第二课时从分子的角度了解水的分解过程,认识并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本课时(第一课时)内容编排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简史为序,首先介绍氢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燃性),然后通过水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它处在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位置,是在分子、原子以及元素的学习内容之后,单质、化合物、化学式等内容的学习之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对元素组成物质的观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初步的应用,同时对后面单质、化合物等概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使后面知识的获得平稳自然,水到渠成。

另外,本课时内容以实验探究为主,为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再次提供了平台。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水这种物质是很熟悉的,但对水的组成却是陌生的,所以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探究依然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如判断化学变化,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氧气的鉴别,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等,同时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因此本课时的学习任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是没有问题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
3.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上述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同时,小组合作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丰富了学习过程。
4.反思与评价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反思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我学习和改进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水的组成,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水的组成,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基本概念,以及掌握水的电解实验操作和电解水实验现象的解释。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分子、原子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水的电解实验和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原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的组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7 03 ) 3 0 0

问 题 的 由来 《 的组 成 》 九 年 级 化 学 的 重 要 教 学 内 容 之 一 。教 材 水 是 将 其安 排在 《 自然 界 中 的 水 》 ~ 单 元 教 学 主 题 之 始 , 其 这 有 深 刻 用 意 。 首 先 , 教 材 编 排 体 系 上 , 材 将 看 得 见 、 得 在 教 摸 着 、有 形 ” 水 安 排 在 看 不 见 、 不 着 、无 形 ” 氧 气 之 后 , “ 的 摸 “ 的 分 子 和 原 子 、 的 净 化 、 护 水 资 源 之 前 。这 样 的 编 排 方 式 水 爱 不 仅贴 近生 产生 活实 际 , 好地 体现 了 “ 生活 走 向化 学 , 很 从 从 化学走 向社会 ” 的重 要 理 念 。 且 这 种 物 质 选 取 从 “ 形 ” 而 无 到 “ 形 ” 序 及 用 “ 形 ” 水 这 把 “ 匙 ” 启 学 生 认 识 有 顺 有 的 钥 开 “ 形 ” 又 “ 秘 ” 观 世 界 大 门 的 方 式 , 低 了 学 生 对 后 无 而 神 微 降


法 、 能 进 行 提 高 与延 伸 的 同 时 。 为 学 生 正 确 唯 物 主 义 世 技 还 界 观 的形 成 埋 下 了 重 要 伏 笔 。 可 以说 本 节 内 容 具 有 承 上 启 下 的 重 要 作 用 。 好 本 节 内 容 , 学 生 今 后 的学 习 效 果 及 科 学 对 学 素养 的形成将产 生重大 影响 。 然 而 , 发 现 , 于 此 时 学 生 还 未 认 识 到 “ 学 反 应 中元 我 由 化 索 的种 类 不 发 生 变 化 ” 一 重 要 规 律 . 以 绝 大 多 数 教 师 在 进 这 所 行《 的组成》 学 时基本都高度遵循 了较为一致 的模式 , 水 教 即 先 由 教师 演 示 电解 水 实 验 ,然 后 将 实 验 中产 生 了氢 气 与 氧 气 这一 事 实 直 接 告 诉 学 生 : 是 由氢元 素与 氧 元 素 组 成 的 我 认 水 为, 以上 的 教 学模 式有 如 下 的缺 陷 : 是 水 的组 成 结 论 的 获 得 一 有 牵 强 附 会 之 感 ,很 容 易 给 学 习 者 造 成 水 是 由氢 气 和 氧 气 组 成 的认 知 错 误 ; 是 违 背 了 《 程 标 准 = 根 据 电 解 水 实 验 现 象 二 课 》 ‘ ‘ 探 究 水 的组 成 ” 的根 本 要 求 . 弱 了电 解 水 实 验 在 知 识 获 得 中 削 所起 的重 要 作 用 ; 三是 由 于学 生 对 知 识 的 获得 是 在 机械 、 动 被 的方 式 中完 成 的 , 习结 果 往 往 是低 效 甚 至 无 效 的 。 与 新 课 学 这 程所 倡 导 的 “ 生 的学 习 活 动 应 当是 一 个 生 动 活 泼 的主 动 而 学 富有 个 性 的过 程 ” 理念 是 背 道 而 驰 的 。基 于 以 上认 识 , 在 教 我 学 中 , 力 改 进 《 的组 成 》 统 教 学 模 式 的 缺 点 , 胆 创 新 , 努 水 传 大 在对 教材 内容 做 适 当调 整 的 同时 ,将 建 构 主义 学 习 理 念 运 用 于教 学 设 计 中 , 过组 织 学 生 自主 阅 读 情境 素 材 . 组 讨 论 问 通 小 题 、 流 启示 感 悟 等方 式 , 学 生 达 到 了对 水 的 组 成 形 成 正 确 交 使 认 识 的 目标 , 到 了 良好 的 教 学 效果 。 现 将本 节课 教 学 设 计 收 我 与各 位 同行 分 享 , 以期 不 断 改 进 、 益 求 精 。 精

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3水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引导学生从水的组成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培养其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组成。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水分子的概念。
2.实验教学设计要注重操作性和直观性。在电解实验中,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通过生动的教学实例、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水资源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4.设计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通过学习水的组成,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目标明确: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掌握水的组成、电解实验原理和水的化学性质。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水的化学组成,介绍水分子由氢、氧元素构成,用化学式H2O表示。
教师通过生动的比喻,如“水分子就像一个有两个臂膀的舞蹈家,每个臂膀上都抱着一个氢原子,中间则是一个氧原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水分子的结构。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的组成及化学性质。
6.课后作业: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实践活动:布置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氢气点燃前一定要 检验气体纯度 , 点燃可燃性气体都要 检验气体纯度 • 5.水的沸腾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水的沸腾是物理变化,水的分解是化学变化。
电解水结论
结论:(1)
水通电生成了氢气(H2)和氧气(O2)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水通电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H2O
通电
【知识归纳】 一、电解水实验
①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 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 氢气。②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③实验证明: 水是由氢(H)元素和氧(O)元素组成的。
①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 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 氢气。
②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 ③实验证明:水是由氢(H)元素和氧(O)元 素组成的。 微观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 原子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
电解水的前后,参与反应 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反应前后元素不变 说明:水(H2O)是 由 氢 元素和 氧 元素
第四单元 自 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第一课时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各种生物体 内也都含有水。
不仅江河湖 海中含有水,
水—生命之源
某些蔬菜和水果含水达90%
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 沸点是100℃, 4℃时密度最大,为1克/mL。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
想更多的了解 我吗?知道我 的组成吗?
一、氢气的燃烧
①、氢气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现象:燃烧时,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 烧杯壁上有水珠。 点燃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H2 O2 H2O
D.水中加入硫酸是为增加 导电性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
2.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实际为 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的玻璃瓶中,点火时混合气体发生 爆炸,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晶莹的水珠。请写出这一变化的文 字表达式: ,
此反应属于______(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化合
【知识归纳】 一、电解水实验
组成的 纯净物。
挑战自我: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C ) A.烧开水 B.水结冰 C.电解水 D.蔗糖溶于水 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水被污染后,不会给人类造成危害 B、生物体中含量最大的物质是水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生活用水不会造成水源污染
3、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B ) A.正极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 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 4、能准确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 D ) A、水不能燃烧 B、水电解后能到两种无色气体。 C、水的沸点是100℃ D、在101千帕下,水在4℃时密度最大 5、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把防止大气和水源污染作为重中 之重。下列可以减少大气和水源污染的措施是( C ) 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 ②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③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合理进行工业布局 ④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 ⑤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不纯净的氢气点燃,发生爆炸 H2纯度检验(H2使用前要检验纯度)
现象 结论 注意
尖锐爆鸣声 声音小
不纯净 纯净
不可点燃 可点燃
二、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
实验:水的电解
水电解器
顶端带有活塞的玻璃管
玻璃管内装满水(内 加少量氢氧化钠或稀 硫酸溶液,以增强溶 液的导电性。因为,
纯水是不 易导电的。
电极
分别与电源的 正、负极相连
返回
【现象1】两极都产生 无色气体。
【现象2】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 比约为 1:2
【现象3】正极产生的气体能 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燃烧,火焰呈
淡蓝色
• 【交流讨论】 • 1.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 生了分解反应吗?说明水的组成是怎样的? 有,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2.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可见氢气是一种__色的 无 气体,试管A内既有氢气又有水,而氢气的体 积没有减少,可见氢气是_________溶于水 不易 的气体;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的火 焰,说明氢气具有 性。 淡蓝色 可燃
氢气
H2
+ 氧气 O
2
(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 子,原子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
反思与评价
电解水时应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
直流电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什么?
增强导电性
自我检测
1.下列有关电解水的说法错误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
A)
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