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答案及重点归纳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答案及重点归纳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答案及重点归纳教材:《现代汉语》综述:本篇文章将对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题进行解答,并重点归纳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每个题目的解析和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第一章:词语积累与运用本章主要涉及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如何准确地理解词义、活学活用等。
1. 下列词语的释义选项错误的一项是:答案:A.激浊扬清:形容有志有尚的人能够去伪存真,旗帜鲜明。
2. 阅读下面的对联,选出划线部分意义相近的词语:等雨停风丢下饭碗,看风使舵上班歇。
答案:B.丢下饭碗&看风使舵重点归纳:1. 词语积累与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2. 在遇到词语题时,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的含义,以确保选出正确答案。
3. 多进行语境推测和类比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
第二章:修辞手法与修辞效果本章主要涉及修辞手法的理解和修辞效果的辨析,掌握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表达的艺术性。
1. 下列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公道世间竟罕逢,人情世态皆经融。
"答案:C.夸张手法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运用了以下修辞手法:答案:D.升华手法重点归纳:1. 修辞手法是语文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表现力。
2. 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及其效果,有助于提高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3. 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要留意作家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其目的和效果。
第三章:阅读理解与分析本章主要涉及对课文和篇章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1. 下面哪段文字的主题和中心意思与文段不一致?答案:D.从灵魂深处,我们一直在寻找认同。
2. 下面哪项不是判断一段文字是否流畅连贯的标准?答案:A.是否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重点归纳:1. 阅读理解与分析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环节。
2. 在阅读理解中,要注重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理清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及答案详解
大学语文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2)考生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3)本试卷共八页,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残无人道称心如意英雄辈出班门弄斧B、英雄气概川流不息铤而走险仗义执言C、当仁不让破釜沉舟声音洪亮精神换发D、变本加厉漠不关心情不自禁口干舌燥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豆豉(gū) 埋怨(mán) 同仇敌忾(kài) 敷衍了事(hū)B.怃然(fǔ) 木讷(nà) 为虎作伥(chāng) 咄咄逼人(duō)C.着落(zháo) 蛊惑(gǔ) 锃光瓦亮(chèng) 引吭高歌(háng)D.骁勇(xiāo) 要挟(xié) 万马齐喑(yīn) 洗洗涮涮(shuàn)3、下列词语中构词方式不同的是A、源泉B、春风C、光线D、葡萄4、下列名句作者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欧阳修辛弃疾杜甫孟郊B、欧阳修杜甫辛弃疾孟郊C、欧阳修辛弃疾孟郊杜甫D、辛弃疾欧阳修杜甫孟郊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界两司马”指《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其中《史记》记载了传说中的皇帝至西汉末年的历史。
B、“南洪北孔“指清代注明戏剧作家洪升和孔尚任,他们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
C、“四大古典小说”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其中《水浒传》与另外一部著名小说《金瓶梅》在题材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D、“小李杜”指的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其中李商隐以创作《无题》诗著称。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宋词根据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豪放、婉约两类,前者以周邦彦为代表,后者以柳永为代表,有的词人则兼有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11、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因此,文学常常苏辛并称。
但二人在相同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苏轼词多表现出旷达飘逸的风格,辛弃疾词的爱国词作则多带有悲壮沉郁的色调。
2、陆游的诗歌艺术陆游诗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代成就,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
李白的飘逸自然、杜甫的悲壮沉郁他兼而有之。
3、欧阳修为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北宋诗新运动。
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于其诗歌,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4、王安石散文创作王安石对文学的看法,特别强调其实用功能。
和其文学主张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论性的为多。
这些作品,大都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明力量。
5、“元曲四大家”指在元杂剧创作中享有盛名的四位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则根据四大家的活动年代和他们的创作成就,定四大家为“关白马郑”,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6、关汉卿:以《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调风月》、《单刀会》、《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2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共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主旨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暗无道的社会现实。
疑难词句1、广家世世受射。
受:传授。
2、用善射杀首虏多。
用:因为;首:首级;虏:俘获。
3、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陈:阵地;所:大约。
4、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正:整齐,严加约束。
5、吏当广所失亡多。
当:判决;失亡:损失,死亡。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答案及重点归纳
整xyfsky 理1思想,主张顺任自然,反对人为。
《庄子》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和《杂篇》十一篇。
《庄子》一书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故有“寓言十九”之称。
《庄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
(2)、①中心论点:掌握规律 顺其自然 ②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从哪些方面写 a 、三年前的我与现在的我 b 、良庖、族庖与我 ③用了事实论据(3)、①理解本文中心论点具有的普遍意义。
②识记本文是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4)、庖丁解牛:比喻技术高超,出神入化。
游刃有余:形容记忆熟练、做事轻松利落。
踌躇满志: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
(5)、课后习题:①、“寓言十九”之称,说明《庄子》一书怎样的特点?答:“寓言十九”是庄子对自己著作写作特点的概括,是说他的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运用寓言手法。
这就说明他是有意识以象征、比喻、形象描写等手法来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
②、本文阐述了怎样的养生之道?文章用何种论据进行论证? 答:养生之道:顺任自然。
论据:事实论证③、“庖丁解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这则寓言包含了怎样的哲理?答:人生态度是委运随化、无为而治。
文章客观上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世上的事物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顺任事物的自然之理,就能把事情办好。
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6)、课文字词及句式分析 养生主:主:关键手之所触: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乃中经首之会之:的。
会:音节。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奏:进刀。
莫:没有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规律。
进:超过。
庖丁释刀对曰 释:放下依乎天理:即“顺应自然”。
依:顺从 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 批:击。
郤:同“隙”,空隙。
道:同“导”,循着。
窾:空,指牛骨节空处。
因:顺着。
固然:指牛身体本来的结构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记叙文燕昭王求士【思考练习题答案】一、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卑躬屈节、求贤若渴、知人善用。
二、主要是指君主对人才的态度问题。
郭隗认为,君主要象对待老师和朋友那样来对待人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把人才看成自己的老师,诚心侍奉,虚心求教,这样才能使天下的人才前来投奔,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郭隗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的原因有二:一是让燕昭王知道“古服道致士”的方法有几种,供燕昭王作出正确的选择;二是希望燕昭王能由此懂得待贤如师,尊重自己,使自己的学问得以发挥,地位得以提高。
三、用了比喻。
郭隗将自己比作死千里马,将燕昭王比作“古之君人”,用千金买千里马比喻以谦虚的态度和优惠的政策招纳人才。
郭隗希望燕昭王通过这个比喻明白招纳人才的办法。
其作用是:1 .由于比喻贴切,使纳贤之理得到透彻的阐明;2 .增加了文章的活力和生气。
四、这段话中以排比为主,排比、对偶、层递三种修辞方法结合使用。
其作用是:排比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透彻;而对偶使文章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层递使三种待人态度的优劣层次更加鲜明。
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1. 币:礼物,与现代的币含义不同;以,连词。
2. 师之:把他(郭隗)当作自己的老师。
3. 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于: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
远:意动用法,以······为远。
4. 诎指:同屈旨,委曲自己意愿。
5. 事,为······服务。
管晏列传【思考练习题参考答案】一、管晏合传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 两人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贯注了知人善荐的思想。
管仲因得到鲍叔推荐才帮助桓公成就霸业,晏婴因知人善荐而使齐国三世强大。
2. 管晏二人都对齐国有显赫功绩。
管仲使“齐桓以霸”,而晏婴让“景公以治”。
3. 二人都让司马迁感慨万千。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答案如下: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一、阅读理解1.(B)虽然是拍摄一组照片,但是照片的风格却存在差异,所以照片应该拍摄在不同的时刻。
2.(A)文中提到了不少表演形式,但是并没有提到独角戏。
3.(D)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可以得出这是一篇儿童文学作品。
4.(C)文中提到了孙猴子的人物特点,但是没有提到他的去向。
5.(B)根据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以得出滕王阁的基础设施很复杂。
二、完形填空1.(D)根据前文提到的“家住偏僻的山村”的描述,可以推断出她的童年环境并不富裕。
2.(C)根据前文的描述,“辛苦的父亲”说明他们家庭经济并不富裕。
3.(B)根据后文的描述,“当了兵之后,他才有了自己的卫生纸。
”可以推断出他决定当兵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
4.(A)根据前文提到的“不满三十七岁就退伍了”可以推断出他当兵的时间并不长。
5.(D)根据前文提到的他对待作战的态度,“绝不因为危险选择规避行动”,可以推断出他是非常勇敢无惧的。
三、改错题1. 将“没了信心”改为“有了信心”。
2. 将“领导都对他很失望”改为“领导们对他非常失望”。
3. 将“看把你由的”改为“看把你逗的”。
4. 将“书也没找回来的”改为“书也没找到”。
5. 将“这次他行动了”改为“这次他可真行动了”。
四、写作题目:谈谈你对阅读的看法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知识和信息,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首先,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量。
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知识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词汇和句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从而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其次,阅读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作者的观点和写作目的,分析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和论证方式。
专升本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新教材(1)
专升本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新教材(1)专升本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论语十则》一、CCCDC二、AC BD ABC三、1.说:通“悦”,高兴。
2.“女”通“汝”:你“知”通“智”:智慧。
3.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
四、1. (1)通过自省,加强修养,讲求忠信,注重学习。
(2)排比、反问。
2.1.孔子2.以读书好学为乐;以交友切磋为乐;要有谦虚谨慎、永不自满、永不患得患失的品德修养3.反问、排比。
《大学》一、BACDCD二、ACDE ABCD BCE三、翻译:1.从国家元首到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2.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那是不可能的。
3.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是不可能的。
4.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人面前彰明自己德行的人。
5.推究事物的原理使认知达到明确。
四、简析:1.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顶真排比对偶五、简单:大学八目阐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同时重点强调“修身”,并指出了“修身”之道,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内圣);同时指出“修身”的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
是儒家对当时社会士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对于当今社会的道德规范依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谏逐客书》一、D ABAD CC二、A BD BC ABC ABDE BCD ABC三、1.以:依靠,凭着。
2.向使:当初假如 3. 明:使……彰明。
4.黔首:百姓5.藉:借。
赍:给予、赠送。
6.服:佩带。
四、翻译: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窃:私下,副词,用在动词“以为”前,表示谦恭。
过:过错。
听说官吏们商议要驱逐客卿,我个人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
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百姓因而富足兴旺,国家因而富庶强大,百姓乐于为国家出力。
3.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
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迫使他们面向西方侍奉秦国,功绩一直延续到今天。
4.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象蚕吃桑叶一样吞并掉其他诸侯,使秦国奠定了帝王基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xyfsky 理1思想,主张顺任自然,反对人为。
《庄子》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和《杂篇》十一篇。
《庄子》一书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故有“寓言十九”之称。
《庄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
(2)、①中心论点:掌握规律 顺其自然 ②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从哪些方面写 a 、三年前的我与现在的我 b 、良庖、族庖与我 ③用了事实论据(3)、①理解本文中心论点具有的普遍意义。
②识记本文是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4)、庖丁解牛:比喻技术高超,出神入化。
游刃有余:形容记忆熟练、做事轻松利落。
踌躇满志: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
(5)、课后习题:①、“寓言十九”之称,说明《庄子》一书怎样的特点?答:“寓言十九”是庄子对自己著作写作特点的概括,是说他的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运用寓言手法。
这就说明他是有意识以象征、比喻、形象描写等手法来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
②、本文阐述了怎样的养生之道?文章用何种论据进行论证? 答:养生之道:顺任自然。
论据:事实论证③、“庖丁解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这则寓言包含了怎样的哲理?答:人生态度是委运随化、无为而治。
文章客观上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世上的事物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顺任事物的自然之理,就能把事情办好。
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6)、课文字词及句式分析 养生主:主:关键手之所触: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乃中经首之会之:的。
会:音节。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奏:进刀。
莫:没有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规律。
进:超过。
庖丁释刀对曰 释:放下依乎天理:即“顺应自然”。
依:顺从 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 批:击。
郤:同“隙”,空隙。
道:同“导”,循着。
窾:空,指牛骨节空处。
因:顺着。
固然:指牛身体本来的结构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以:用。
间:间隙。
恢恢乎:宽大有余的样子。
游:运转。
是以:所以。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虽:虽然。
然:这样。
族:筋骨交错聚结之处。
怵然:警惕的样子。
视为止:视力因此停留在一点上。
行为迟:行动因此迟缓。
提刀而立 而:表修饰 善刀而藏之 善:擦试。
而:表承接 状语后置句:合于桑林之舞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1)、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著有《隋书》的序论与《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
(2)、课文分析:①第一段“臣闻求木……”到“必积其德义”。
分析词句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以德义跟木、水进行比较。
用比喻方式强调国君积德义的重要性。
②课文第三段的“十思”用了排比的目的,是要极其醒目地让唐太宗有所选择又别无选择,更让这“十思”显示出不容非议,无可辩驳的理性力量。
③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本文三个论证层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第一段,突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中心论证,论述君主善积德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大意义。
第二段,分析国君不能居安思危,善始善终的原因和危害。
第三段告诫君王“十思”以弘扬德义。
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三段内容从理论观点的提出,到原因危害的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思路完整,逻辑谨严。
④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十思”之论,作为君主思想品德修养的方案,切实可行,文章强调居安思危,重视载舟覆舟的道理,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力量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等,都表现了作者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深刻的思想。
⑤本文善用于运用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对比鲜明、说理透彻,论证深刻有力。
如以“固根本”与“求木长”、“浚泉源”与“水流长”的关系,比喻“积德”与“安国”的关系。
又如,“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昔取之”与“今守之”,“在殷忧”与“既得志”等均成对比论证。
整xyfsky 理2运用概括事实论据,使文章精练扼要而警策。
排偶句的大量运用使文章理足气盛,又具有形式匀称之美。
而“载舟覆舟”、“奔车朽索”、“江海下百川”、“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等比喻,又大大增强文章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3)、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即为了国家社稷的长治久安,一国之君要具备谨慎谦恭,温厚宽容,知人善任的道德修养。
(4)、课后习题:①“十思”与“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这一中心论点形成怎样的关系?答:“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进行反复论述,最后又提出所谓“十思”,其实具体地说明国君应该有德义,有了这样的德义,才能保证国家的安稳。
所以它是对中心论点的具体伸缩。
② 试分析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在本文的运用。
答:本文善于应用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对比鲜明、说理透彻,论证深刻有力。
如以“固根本”与“求木长”。
“浚泉源”与“水流长”的关系,比喻“积德”与“安国”的关系。
“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
“昔取之”与“今守之”,“在殷忧”与“既得志”等均成对比论证。
③为什么说本文所论剀切深厚而无空之弊?答:本文虽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排偶句式,也很赋于文采,但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鲜明而直接的表达自己的主要意思,句子切中文治要害。
表现作者对治理国家的深思熟虑。
(5)、课文字词解释:A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固:使动,使……坚固。
根:树根B 、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C 、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而:却。
理:治理。
而况于明哲乎 明哲:聪明的贤哲D 、人君当神器之重 神器:地位。
居域中之大 域中:国家 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善E 、戒奢以俭 以:用,凭借。
德不处其厚 处:常 情不胜其欲 不胜:不堪 根以求木茂 斯:这就象是。
亦:也。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而:却F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百:所有的。
元首:君主。
景命:大命。
殷忧:大忧。
殷:深切,深。
G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难道H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放纵自己的感情。
傲物:瞧不起人 I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竭诚:竭尽自己的诚心。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行路:路上陌生的行人。
必竭诚以待下 以:表修饰J 虽:即使。
董:监督、管理。
K 、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使动,使……安定。
L 、则思谦冲而自牧 谦冲:谦虚谨慎。
牧:修养。
M 、俱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满溢:骄傲自满。
下:名词作动词,居……之下 O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乐:形容词做意动用法,以……为乐。
度:限度。
P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惧谗邪:害怕进谗言的小人 黜恶:除去邪恶Q 、弘兹九德 弘:弘扬。
九德:泛指一切德行。
简能而任之 简能:选择有才能的人。
择善而从之 从之:使动,使之从。
R 、文武争驰 争驰:争着奔走效劳。
可以尽豫游之乐 豫游:安乐的巡游。
S 、亏无为之大道哉 亏:有损于。
状语后置: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3.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1)、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散文大多直接为其政治服务,无论长篇短制均论点鲜明,逻辑谨严,直陈已见,说理透彻;语言简洁峻切,不枝不蔓,概括性极强,具有雄健峭拔的艺术风格。
有《临川先生文集》(2)、课文分析:①分析作者辩驳论敌观点时分别采用的“据实反驳”和“据理反驳”的特点。
正文第二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据实反驳(从第二段开始到“不为拒谏”);第二层(从“至于怨诽之多”到这段结束)是据理反驳,强调了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是相当坚定,并不因政绩的恶意攻击而有所改变。
②理解驳论文章“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议论方式。
③理解本文虽语气平和,但态度坚决的寓刚于柔的特点。
(3)、文章的中心论点:驳斥司马光对变法的责难实乃诬妄不实之词,表达了坚决改革,绝不动摇的决心。
(4)、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书信驳论文。
(5)、分析作者辩驳敌论观点时分别采用“据实反驳”和“据理反驳”的特点:文章巧妙地以儒家历来所看重的“名实相符”为论事原则,在这一极具权威,连论敌也不敢否认的原则下开展反驳,使文章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文章直接反驳的论点,针对论敌指责的变法“侵整xyfsky 理3官司,生事,征利,拒谏”四个观点,据实反驳,反驳其“非真”的实质,则名不副实,论敌观点字破。
而针对变法“以致天下怨谤”的指责,则既据实加以反驳。
作者以攻为守,指出士大夫们苟且偷生,不恤国事,因循守旧的本质。
(6)、课后思考题:作者对司马光指责变法的反驳,是建立在哪个议事原则的基础上?如此安排,具有怎样良好的效果?答:是建立在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基础上。
效果:一针见血,语约义丰,文笔犀利,语气斩截,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
文章怎样运用以攻为守的方法,反驳“致天下怨谤”的指责? 作者以攻为守的指出士大夫们苟且偷安,不恤国事,因循守旧的本质。
作为一篇驳论文章,本文反驳论敌的着眼点放在哪里?提要最后一段 盘庚迁都的史实引用,旨在说明什么?这是运用何种论据? 答:表明变革的正确和自己的决心。
用典论据 本文语言委婉,柔中带刚的特点,表现在哪些地方?答:行文委婉,寓刚于柔。
在这封书信中,作者既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文字上又不是剑拔弩张,注意不伤同僚之间的情面与和气,寓刚于柔,绵里藏针。
如第一段,在反复向司马光叙友情、求谅解的同时,却婉转地揭示出这怨谤源于大夫阶层的庸俗腐败,并声言自己绝不悔改之意;又如第三段,在表示原意接受责备,“知罪”的同时,却用两个假设句暗示自己坚持改革、绝无反顾之心,并旁敲侧击,讥讽保守派的无所事事、因循守旧。
这种柔中寓刚的论辩风格,比剑拔弩张更加坚韧有力。
(7)、字词解释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 蒙教:承蒙指教(指接到来信)。
窃:谦词,私自,私下。
游处:交游相处。
之:的。
操:持,采取。
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释,勉强唠叨。
聒:喧扰,声音嘈杂。
见察:被理解。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重念:又考虑。
视遇:看待。
故今具道所以 所以:……的原因。
冀君实或见怒也 冀:希望。
见:我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名实:名义与实际。
理:事物的道理。
得:得到,掌握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以为:认为。
征:求,搜刮。
拒谏:拒绝劝告。
以致:因而招致。
怨谤:埋怨和指责。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某:我。
以谓:以为。
以授之于有司 有司:有关部门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