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86ca87b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3.png)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悼亡诗词是表达哀悼与缅怀之情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诗词的婉约、深沉之美,让人们能够深入感受死者的离去与生者的离愁。
以下是十首最经典的悼亡诗词,每首诗词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展现了悼念者对逝者深沉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思索。
1.《登幽州台武当山记》——杜甫(唐代)天接云涛连晓雾,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娇病态。
远古高人多病死,唯有长江水无情。
这首诗写的是杜甫登上幽州台,仰望武当山时的思绪。
通过写景揭示内心情感,反映了从古到今为封建王朝建立功勋的英雄们最终都离开了世间,唯有长江水流依旧,形成悼亡之情。
2.《乌衣巷》——元稹(唐代)一巷争夸阮步云,乌衫相与半障门。
崔娘向晚媚金扇,董大从前犯软腰。
谁伴明窗独坐时?时有鬼哭还应随。
正是楼头颓槛冷,独有蔷薇一树开。
这首诗以乌衣巷作为背景,写了几个在巷子里经常出现的人物。
通过对他们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及人事的感慨,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如今的孤独感的反思。
3.《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明代)牛渚西江道,乱云尽野塘。
多应沙似雨,飞渡重湖光。
但见喧阗绝,讵识深情长。
临风唯枯素,述古属衰阳。
君看扁舟载,君鉴拂船荡。
自怜暮气尽,行放洲渚秧。
细制千金锁,未尽尺饿肠。
北山无足玩,愿乐休沉疴。
这首诗写的是杨万里夜泊牛渚时怀念过去的情景。
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古迹的结合,诗人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无奈。
4.《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重门闲市转青骢,淡水空流白云梦。
芳徽共执御赞衣,千点红妆白点稀。
天水华山惊夜雨,灯花乱入墙里飞。
这首诗表达了李贺对逝去的朝堂生活的追忆,通过叙述雁门太守行的故事,描绘了宫廷的繁华与荒凉,以及生命中的起伏和不可自控的命运。
5.《早春呈水部张员外》——杜牧(唐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关于悼亡诗歌集锦10首
![关于悼亡诗歌集锦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946f25e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2.png)
关于悼亡诗歌集锦10首魏晋之前并无悼亡诗,西晋潘岳为悼念亡妻写《悼亡诗三首》,开悼亡诗题材之先,后世乃专以悼念亡去的妻子的诗词为“悼亡”。
故悼亡诗词多为诗人即兴抒情之作,不像哀祭文有一定的格式。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悼亡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西江月·梅花[宋] 苏轼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么凤。
(么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临江仙送王缄[宋] 苏轼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宋] 李元膺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
歌罢花如雨。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
回首青门路。
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半死桐/鹧鸪天[宋] 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宋] 戴复古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
这一点间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
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
流恨落花红。
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宋] 史达祖裁春衫寻芳。
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
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
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
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
身是客、愁为乡。
算玉箫、犹逢韦郎。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六么令·露蛩初响[宋] 吴文英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
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
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
云梁千尺。
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十大悼亡诗词
![十大悼亡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c513fe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5.png)
十大悼亡诗词“哀祭”和“悼亡”,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但从文体分类的角度看,“哀祭”属于文的范围,而“悼亡”则归于诗词。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十大悼亡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悼亡·客中自有未招魂朝代:宋朝|作者:毛直方客中自有未招魂,剪纸空教夜祭门。
万一相逢今夜梦,恨多应是两忘言。
悼亡·推悉不去竟何如朝代:宋朝|作者:毛直方推悉不去竟何如,欲鼓庄盆懒有余。
赖是此□犹解事,避人对客与观书。
岳峰悼亡四首朝代:明朝|作者:王夫之不愁云步滑,慊慊故慵来。
多病霜风路,馀生隔岁回。
凤绡残染泪,蛛网誓封苔。
旧是销魂地,重寻有劫灰。
浣溪沙·清明悼亡二首·其六词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尤侗陌上家家挂纸钱,东风客舍泪潸然。
难携杯酒滴重泉。
为茅止生作悼亡诗(二首)朝代:明朝|作者:道敷心惟结遐想,孤坐黯无言。
误听滴花露,疑归清夜魂。
也知伊岂在,终是我难谖。
短袖残灯下,浑教污泪痕。
悼亡室陈孺人五首·其三朝代:宋朝|作者:王松生前每恐白头吟,一病方知结发心。
半载累卿眠食废,更从何处答情深!为余上舍悼亡朝代:明朝|作者:黄姬水黼帐香销宝镜尘,经过芳树不成春。
蛾眉莫道为枯骨,犹作襄王梦里人。
悼亡·其二朝代:明朝|作者:丘浚一别音容两渺茫,不堪端坐细思量。
云收雨散知何处,燕语莺啼亦可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我怜贞白重寒芳。
愁来欲奏相思曲,只恐猿闻也断肠。
悼亡室陈孺人五首·其四朝代:宋朝|作者:王松愿结同心到白头,岂知故剑更难求!可怜碧海青天夜,独卧空房对女牛。
风流子·代闻元亮悼亡,用秦少游韵·其二词牌名:风流子|朝代:明朝|作者:沈谦风流难再得,寻聚窟、何处问仙洲。
想别后寄情,曾经剪发,病中永诀,不肯回头。
岂知道、黄泉声寂寂,碧落恨悠悠。
桂殿初奔,敲残兔臼,桃源再访,赚杀渔舟。
十大悼亡诗词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e1a52d2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9.png)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悼亡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特殊文体,旨在表达对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在悼亡诗词中,咏史抒怀,生离死别,历久不褪。
这些悼亡诗词,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经历了千年,一直被人们传颂。
一、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长恨歌》是唐代最著名的悼亡诗词之一,其中悼念的对象是杨玉环。
《长恨歌》是一条饱含深情的长诗,表达了作者对朝野风云的关注和对世上无常的悲叹。
同时,它也传达了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虚无。
白居易在这个诗词中展现了其才情与感情之美,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一。
二、黄巢《登科后》黄巢最为著名的几篇悼亡诗词之一便是《登科后》,全篇270字,以朴素的表达方式将作者悼念已逝的好友之情,展现了黄巢诗歌独特的凝练与深刻性。
《登科后》的感染力在于可贵的真情实感,抒发了作者对逝去青春年华的痛心和对逝者逐渐消失的怀念。
三、陆游《卜算子》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卜算子》以朴素的词句,如语惊人,将深深的忧伤和悼亡之情表达出来。
以生命逝去,青春消逝为开篇,继而表达对故人往事的怀念,以及自己此时心理状态的悲痛、苦闷等,境界深远,凄婉动人。
四、杜甫《丽人行》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是一首优秀的悼亡之作,诗中尤以“日暮客愁集,余亦悲故人。
”反映了悼念之情。
全诗描绘了作者追思逝者、万千思绪交织的心境。
如此朴素凝练的词句中,却蕴含了深深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对去世逝者的无尽思念。
五、陶渊明《桃花源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么一句:“人无地自厌,不知食味;水无源自清,不知味之有。
”这两句充满哲理的文字,演绎出销魂的景致,将陶渊明对逝者的感怀之情打动了无数读者。
陶渊明在作品中通过记叙桃花源的美好,寄托自己的故友之思,表达了对好友的怀念之情。
六、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其表现的是辛弃疾对已逝母亲的思念之情。
词词含情,层层递进。
从“东风夜放花千树”到“望流芳驿路,锁春寒小窗”,都表现出词人怀念已逝亲人的深情。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d9f2756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0.png)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悼亡诗词是中国古诗词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朋友或国家领袖失去的深情悼念之情。
下面是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以及相关参考内容。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石壕吏》——王维王维是唐代大诗人,他笔下的人物真实形象,传神传情。
这首诗讲述了他对生前的好友石壕吏感到的无尽哀思。
参考内容:王维善于运用抒情手法,以形写神,以景寄情,将悲思化为对兄弟的无尽怀念和守护。
2.《登鹳雀楼》——王之涣王之涣是唐代诗人,他的诗风重情意、含哀泣,这首诗则直接而深刻地表达了对先帝去世的哀思。
参考内容:王之涣以颇高的抒情技巧,深刻表现了民众的沉痛心情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3.《赤壁》——苏轼苏轼是北宋著名文人,他在此诗中描述了历史名战赤壁之战,对战争的无奈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参考内容:苏轼用丰富的形象描绘出祖国沦陷、民族遭受侵略的场面,整篇诗透露出深深的悲情和对历史遗憾的感觉。
4.《江上渔者》——柳永柳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此诗中对逝去的事物和情感进行了极富感染力的缅怀,表达了对命运无情的无可奈何。
参考内容:柳永运用曲辞形式,以小调悼念江上渔人,并抒发离愁别绪,生动表达出人与自然的感情。
5.《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此诗中风格清新,表达了对故国的热爱和对所经历的历史遗憾的感觉。
参考内容:杜甫以自然的景观如春日里溪水,在诗中悼念了他生活过的城市成都,表达了对故国沦陷的悲痛之情。
6.《庐山谣》——杨万里杨万里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这首诗以形象、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滔滔奔腾的长江的感慨与怀念之情。
参考内容:杨万里通过具象的语言表现了对流逝的时光、人事的感慨,抒发了流水不停、岁月不息的感叹。
7.《巨浸风光万木摇》——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文学家,此诗中,他用豪迈的气魄和如泣如诉的笔调,悼念了他的父亲,表达出悲凉、激昂的情感。
参考内容:辛弃疾用悲壮的色调,抒发了痛苦与无助的内心,同时表现了较高的文学艺术性以及对生命的执着。
哀悼最经典十首诗句
![哀悼最经典十首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03d223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4.png)
哀悼最经典十首诗句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像不像我们心底那永远无法忘却的思念?就如同那深深扎根的大树,怎么也拔不掉!苏轼对亡妻的哀悼之情真是太深刻了。
2.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哇,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表达呀!仿佛看到白居易对着好友的坟墓,满心的哀伤和无奈,让人怎能不感动?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这诗句难道不是对爱情最深的哀悼吗?就好像失去了最珍贵的宝贝,那种痛苦难以言喻。
4.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简直就是在说那孤独的灵魂呀!就如同那只在寒枝上徘徊的鸟,苏轼的寂寞哀悼太有感染力了。
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哀愁像江水一样无穷无尽啊!这种哀悼简直要把人淹没了,太厉害了吧!6.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这句诗,不正是那流浪在外、满心哀伤的人的写照吗?就好像找不到家的孩子,好可怜啊!7.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那深入骨髓的哀悼,在那明月夜的短松冈,是多么凄凉的场景啊!8.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这是何等的悲壮哀悼啊!好像他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了这诗句中,太震撼了!9.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是多么残酷又让人痛心的哀悼呀!那些死去的人还活在家人的梦里,真的太让人难受了。
10.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的这种视死如归的哀悼,就如同那寒风一样刺骨,让人对他充满了敬佩!我觉得这些诗句真的是太经典了,每一句都饱含着深深的情感,让人读来感慨万千,久久不能释怀。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8357a2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a.png)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悼亡诗词是通过对逝者的赞扬和怀念来表达哀痛和缅怀的一种文学形式。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经典的悼亡诗词,以下是其中最为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1、《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青石板路,缕缕烟霞,梧桐树,三更灯火。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三川沙苑接大荒,千里长鸣秦塞狂。
虏骑闪烁银鞍转,胡沙夜深渭水凉。
万物霜天竞自由,百川巨浸大河流。
风动荷花波鸟散,黄云远岫天鹅舞。
归来见此独顾臣,尚思为国戍轮臣。
星月如流芳草萤,时有萤光不在身。
3、《思帝乡·中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长恨歌》漫长的岁月中,只有一点光辉。
那是我们深爱着的玉兰,它的芬芳似乎已经充满了整个大地。
我曾经多少次想象,把它带到你的面前,向你表白。
但是那怕是草木莫及的美丽,也无法让我获得你的爱情。
我那漫长的人生,只有这样一只彷徨的蝴蝶,向自由的蓝天振翅高飞。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离思》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种花重,与君细论此。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潇湘何事?梦入江南岸。
梦随风逝,如水流年。
君看忽闪银河星,历代知音只有君。
细数流年,难掩欢颜。
6、《梅花》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此人不见今古,负花无人能白头。
梅雪争春何似你,博得人间一味妍。
寒梅点缀千年史,亭亭玉立观音寺。
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
![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6219ba0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0.png)
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另注】潘安以前,中国古代文学并无‘悼亡’一说,正是潘安所做《悼亡》三首,开中国悼亡诗歌之先河。
《辞源》对“悼亡”的解释:“晋潘岳妻死,赋《悼亡》诗三首,后因称丧妻为悼亡。
”该辞典也收“潘岳”条,其释文中有:“工诗赋,辞藻艳丽,长于哀诔之体,《悼亡》诗三首最著名”的内容。
4、第四首——南朝·沈约《悼亡诗》之: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悼亡诗——沈约·南朝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作者】沈约(441年—513年):南朝梁文学家。
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
历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官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仕至尚书令,卒谥隐。
政治上主张严格区分士族与庶族,维护封建门阀制度。
诗风浮靡,着意雕饰,与谢朓、王融等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
所创“四声八病”之说,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做了许多规定,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影响。
曾据何承天、徐爰等宋史旧本,稍加更益,撰成《宋书》。
所著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
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背景】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
沈约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清怨’,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沈约的清怨之风。
诗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哀;后半将悲伤的情感同凄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怆靡加。
沈约的这首悼亡诗对后世以离别哀亡的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影响。
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沈腰’之说。
《梁书·沉约传》载:沉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d7a121d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d.png)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悼亡诗词是诗歌体裁中的一种,它是用于表达悼念逝去人们的一种诗歌形式。
悼亡诗词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的《离骚》、《庐山谣》到现代的《七律·长征》、《哀悼金日成主席》等,都是优秀的悼亡诗词作品。
下面是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及相关参考内容。
一、《七哀诗》——曹丕曹丕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他的才华和情感。
《七哀诗》是他悼念母亲的名篇之一,诗中情感深挚,感人至深。
参考内容:诗中用到了很多现代演绎方式,比如“下马饮君酒”,“隔篱呼取尽香衾”等,表达了曹氏对母亲的思念和悼念之情。
二、《乌衣巷》——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多才多艺,卓尔不群。
《乌衣巷》是他悼念亡父的名篇之一,诗中既有对父亲的惜别之情,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参考内容:诗中表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句:“举头空自彳亍,无计留春住”,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悲愤之情。
三、《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江南逢李龟年》是他悼念逝去友人的名篇之一,诗中吟咏了他和李龟年的友情和离别。
参考内容:诗中表现了友情的珍贵和无法还回,诗句:“相逢无纸笔,无计谈恩情”,表达了友情之深和离别之苦。
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朱熹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他悼念父亲的名篇之一,诗中风格简朴,感人至深。
参考内容:诗中表现了对父亲的怀念和悼念,诗句:“惟切切雕心,相念而已”,表达了对父亲的痴心深切和不舍之情。
五、《挽歌》——辛弃疾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挽歌》是他悼念好友陆游的名篇之一,诗中表现了他和陆游的友情和相思之情。
参考内容:诗中表现了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无情,诗句:“抬头天外望、不见长安见塞桥”,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十首经典悼亡古诗词,情真意切,让人涕泪横流
![十首经典悼亡古诗词,情真意切,让人涕泪横流](https://img.taocdn.com/s3/m/6a0e3b8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5b.png)
今天是中元节,民间普遍会进行祭祀活动。
今天为大家精选十首悼亡词,一起来感受对故去之人的追思。
第一首:绿衣作者:佚名这首诗表达丈夫对亡妻的款款深情,从妻子留下来的衣服写起,感情细腻,情感丰富。
含蓄委婉,缠绵悱恻。
第二首:悼亡诗作者:潘岳潘岳的这首诗极富于感情,非常感人。
后人评价这首诗:“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
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蕴不尽之妙耳。
”第三首: 遣悲怀作者:元稹这首诗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妻子而作。
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
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
结婚七年后,韦丛病死,年仅二十七岁。
元稹悲痛万分,写下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第四首:江城子作者:苏轼全词用白描的手法,将词人对妻子的眷恋之情写到了极致。
天人永隔,再无相见之日,这种情感穿越了时空,让我们依然备受感动。
第五首:锦瑟作者:李商隐整首诗情感充沛,却又扑朔迷离,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悲伤就让人久久难忘。
第六首:半死桐作者:贺铸这是一首情真意切、语深辞美、哀伤动人的悼亡词,可以和苏轼的江城子并驾齐驱。
第七首:沈园作者:陆游陆游和唐婉分别之后,除了那首钗头凤,最出名的就是这首沈园。
他来到沈园,仿佛看到城墙上的角声也在哀痛,可是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
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陆游曾经见到陆游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
这首诗是追忆唐婉所做。
第八首:孤雁儿作者:李清照这首词寄托了词人对南渡后后不久就病故的丈夫赵明诚的依依不舍和凄楚哀思。
第九首:浣溪沙作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写给妻子卢氏的悼亡词,词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和往日的恩爱形成鲜明对比,词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让人很是感动。
第十首:木兰花慢作者:戴复古这首词辞藻华丽,却不空洞,写哀惋之思,是难得的佳作。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f19472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a.png)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1.《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参考内容:此词是杨洪基创作于明朝中期的一首悼亡诗,以长江为背景来描述人世的无常,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念奴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清照参考内容:这首词是清代女词人李清照为祭她的弟弟李复之所作,并以送别杜少府为赋。
秋色嫣然重九,剪水离留香。
千里云和月,一声空度阳。
梦留归路晚,影随离人长。
纔看天悬海角,那及身在蜀江。
3.《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参考内容:《钗头凤·世情薄》一曲旋律悠扬,意境高远,歌颂了圣人时代清明、高潔的人生,哀婉地表现了明末清初时人们行险于无路、寻索人间仅有的生机的悲壮心境。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魔缠绵著床瘤。
江湖热,人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易,易,易!4.《山坡羊·潼关怀古》--白居易参考内容:这首诗作于唐代,白居易离开阳翟乡后,赴鄂州任长史,途经潼关时,因看到关外落日余晖,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参考内容:这首词表达的是对朋友不幸离世的哀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氓》--陈毅参考内容:这首诗是陈毅为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而写的。
陈毅以“氓”这个词来发出自己的良知和呼吁,表达尊重人民、反对官僚主义、呼唤革命精神的思想内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发奋图强维祖国,英雄气概建新城。
7.《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参考内容:李白在途中,感到了生活和死亡的无常和渺小,便写下了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
![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6efe5ac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0.png)
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追悼词葛生——诗经·唐风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
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
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
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背景】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
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
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
”今人多取其说。
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
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
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
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
《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2、第二首——《诗经·邶风·绿衣》之: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衣——诗经·邶风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悼亡诗十首
![悼亡诗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829da5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4.png)
悼亡诗十首以下是十首著名的悼亡诗: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 《悼亡诗三首》(魏晋)潘岳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3. 《为薛台悼亡》(唐)白居易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4. 《沈园二首》(宋)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5.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宋)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6. 《别赋》(南北朝)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赵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楹之离霜。
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林;景阳钟兮歌晓月,飞盖相追兮马如龙;翡翠列兮金芙蓉;罗縠扬兮风吹衣;奏清商兮舞落霞;君歌声兮星汉稀;花裘委兮当席地;方踌躇兮风悄悄;玩琴书兮神气凝;对清景兮心自适;宴嘉宾兮以雅韵;由欢洽兮终温克;乃清言兮戢烦嚣;观卉木兮穷物变;心怵惕兮念高危;俯咸池兮仰增志;眄山川兮动远思;思旧友兮情伤悲;孤魂永兮凭幽素;居人愁卧兮如有亡;日下壁兮沉彩;月上轩兮飞光;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日黄昏兮望绝路;怅独托兮林阴处;立高阁兮凭曲阑;倚长轩兮挹流泉;听鸣琴兮倏忽逝;看远树兮行连翩;山岑高兮草丰茂;风萧瑟兮水泠泠7. 《金镂曲·亡妇忌日有感》(清)纳兰性德此恨何时已。
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
![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https://img.taocdn.com/s3/m/ce64065d312b3169a451a4b1.png)
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葛生——诗经·唐风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
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
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
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译文】: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背景】: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
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
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
”今人多取其说。
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
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
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
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
《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第二首:《诗经·邶风·绿衣》之: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十首悼亡词,千古绝唱,让人肝肠寸断
![十首悼亡词,千古绝唱,让人肝肠寸断](https://img.taocdn.com/s3/m/c96eafd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a.png)
十首悼亡词,千古绝唱,让人肝肠寸断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代: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沈园宋代: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微之唐代:白居易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宋代: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宋代:李清照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
一江春浪醉醒中。
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清代:纳兰性德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别房太尉墓唐代:杜甫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岳鄂王墓元代:赵孟頫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宋代:史达祖裁春衫寻芳。
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
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
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
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
身是客、愁为乡。
算玉箫、犹逢韦郎。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90be24e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0.png)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诗词被赞誉为“古今唯一绝响”。
这种崇高的文学形式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起源于《诗经》时代,在汉朝和唐朝达到了巅峰。
这些悼亡诗词通过朴素而充满真情实感的语言,深刻反映出人们对亲友失去的哀痛和对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
本文将为您介绍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一、《长恨歌》《长恨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杨贵妃的悲惨结局。
其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这一段,表达出了杨贵妃美貌的同时也预示着她很快将会死去的命运,是一首集悲、悯、叹、怨于一身的悼亡诗词。
二、《木兰诗》《木兰诗》由南宋时期的陈仲琳所作,描写了一位少女为了家族的荣誉和父亲的安危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英武壮志。
其中“雄姿英发勇气峥(zhēng)嵘,百步穿杨惟一弩,腰下宝玉双环挂,儿女输送(sòng)清明上”这一段,描述了木兰死而复生时儿女的温馨场景,表达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思念。
三、《怀念故人》唐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及杜甫的《三吏》,都写出了对已经不在人世的朋友的铭记和怀念之情。
四、《临江仙》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临江仙》一诗,以茅山道士“临江仙”为题材,描绘临江仙离开人世时的壮烈和豁达。
其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qiáng)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这一段,表达了诗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山水飘逸,鲜明且瑰丽,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五、《送别》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皎皎。
短篇冠(guàn)缩破寒盟,一笛一剑(jiàn),江湖夜雨时”这一段,描写了离别场面中别离离恨的痛苦和带着哀伤的感情,是送别之作中一首极具文学价值的诗。
六、《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对于早逝的节哀王熙凤和小红等人的描写非常细腻、感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有名的悼亡诗词(精选10篇)
![有名的悼亡诗词(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bfc11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c.png)
有名的悼亡诗词有名的悼亡诗词(精选10篇)朋友、亲旧去世,古人也有以诗相哭、以诗代祭文的,如李商隐《哭刘?》诗、张籍《祭退之》诗,这些诗习惯上并不被视作“悼亡”,亦与四言韵语的哀祭文不同。
这类诗,可按萧统《文选》的标目,归于“哀伤”一类。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名的悼亡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有名的悼亡诗词篇1词牌名:风流子|朝代:明朝|作者:沈谦风流今已尽,冰弦断、难觅凤麟洲。
枉宝袜偷看,频移带眼,金钱暗掷,浪卜刀头。
见伊处、书中心切切,帐底梦悠悠。
夕泣朝啼,泪多流被,南来北往,愁重沉舟。
有名的悼亡诗词篇2朝代:宋朝|作者:张耒新霜已重菊初残,半死梧桐泣井阑。
可是神伤即无泪,哭多清血也应干。
有名的悼亡诗词篇3朝代:清朝|作者:缪公恩倚枕支颐制豆娘,五文弱线烂生光。
不知气比游丝细,反为儿曹续命长。
有名的悼亡诗词篇4朝代:晋朝|作者:潘岳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黾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有名的悼亡诗词篇5朝代:唐朝|作者:曹松前心奈兵阻,悔作豫章分。
芳草未归日,故人多是坟。
帆行出岫雨,马践过江云。
此地一樽酒,当时皆以文。
有名的悼亡诗词篇6朝代:唐朝|作者:韦庄凤去鸾归不可寻,十洲仙路彩云深。
若无少女花应老,为有姮娥月易沈。
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
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弄舜琴?有名的悼亡诗词篇7朝代:宋朝|作者:孟淑卿斑斑罗袖湿啼痕,深恨无香使返魂。
豆蔻花存人不见,一帘明月伴黄昏。
有名的悼亡诗词篇8朝代:宋朝|作者:秦略自古生离足感伤,争教死别便相忘。
荒陂何处坟三尺,老眼他乡泪数行。
多事春风吹梦散,无情寒月照更长。
还家恰是新寒节,忍见堂空纸挂墙。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3765dfd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3.png)
最经典的十首悼亡诗词
1.《登幽州台歌》刘禹锡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林则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4.《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蒲公。
6.《木兰诗》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7.《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滕王阁序》王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凡梦不两心,虽遗身千里。
著名悼亡诗词10篇
![著名悼亡诗词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c4d50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4.png)
著名悼亡诗词10篇悼亡诗,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古代汉族诗歌题材之一,始于晋代潘安。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著名悼亡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锦瑟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牌名:江城子|朝代:宋朝|作者: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离思朝代:唐朝|作者:元稹离思其一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离思其二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离思其三红罗箸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其五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哭晁卿衡朝代:唐朝|作者: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遣悲怀三首朝代:唐朝|作者:元稹【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词牌名:半死桐|朝代:宋朝|作者: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
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
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
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译文】: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背景】: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
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
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
”今人多取其说。
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
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
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
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
《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第二首——《诗经·邶风·绿衣》之: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译文】: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
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
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背景】:这首诗同样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第一首…悼亡诗‟,和《葛生》一样,其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否归属悼亡范畴亦有争论。
旧说谓诗的主旨是卫庄姜伤己,《毛诗序》云:“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
”朱熹《诗集传》云:“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
”但后世多家注本均点其悼亡之音,同《葛生》均奉为悼亡诗经典。
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
睹物思人,是悼亡怀旧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个人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东西,便又唤起刚刚处于抑制状态的兴奋点,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晋潘岳《悼亡诗》很出名,其实在表现手法上是受《绿衣》影响的。
如其第一首“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寝兴何时忘,沉忧日盈积”等,实《绿衣》第一、二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怀》,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全由《绿衣》化出。
可见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实为后代开无限法门。
第三首——魏晋·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作者】: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世称潘安,我国晋代著名文学家,中牟县大潘庄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 他少年时即以才颖见称乡里,十二岁即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
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往往与陆机并称,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背景】:据说,潘岳的妻子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
潘、杨两家原是世交,潘岳十二岁时第一次见到杨氏的父亲杨肇,杨肇很喜欢这个聪颖过人的美少年,便把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了他。
潘岳十二岁时与杨氏订婚,结婚之后,夫妻两人大约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杨氏于晋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卒,当时不到五十岁。
潘岳夫妇感情很好,杨氏去世后,潘岳除过《悼亡诗》三首外,还有《杨氏七哀诗》等。
潘岳所做《悼亡诗》一共三首,分别作于杨氏去世的下一年的春天、秋天和冬天。
其二首分别为:其二皎皎窗中月。
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
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
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
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
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
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
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
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
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
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
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
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
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
长戚自令鄙。
其三曜灵运天机。
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
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
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
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
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
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
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
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
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
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
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
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
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
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
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
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
路极悲有余。
【另注】:潘安以前,中国古代文学并无…悼亡‟一说,正是潘安所做《悼亡》三首,开中国悼亡诗歌之先河。
《辞源》对“悼亡”的解释:“晋潘岳妻死,赋《悼亡》诗三首,后因称丧妻为悼亡。
”该辞典也收“潘岳”条,其释文中有:“工诗赋,辞藻艳丽,长于哀诔之体,《悼亡》诗三首最著名”的内容。
第四首——南朝·沈约《悼亡诗》之: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作者】:沈约(441年-513年):南朝梁文学家。
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
历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官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仕至尚书令,卒谥隐。
政治上主张严格区分士族与庶族,维护封建门阀制度。
诗风浮靡,着意雕饰,与谢朓、王融等皆注重声律,时号“ 永明体”。
所创“ 四声八病”之说,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做了许多规定,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影响。
曾据何承天、徐爰等宋史旧本,稍加更益,撰成《宋书》。
所著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
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背景】: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
沈约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清怨‟,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沈约的清怨之风。
诗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哀;后半将悲伤的情感同凄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怆靡加。
沈约的这首悼亡诗对后世以离别哀亡的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影响。
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沈腰‟之说。
《梁书·沉约传》载:沉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
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均典指沈约。
第五首——唐·元稹《离思》五首之四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作者】: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河内人。
八岁丧父,少年贫贱.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
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
元和初,应制策第一。
除左拾遗,历监察御史。
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
自虢州长史征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
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
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
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
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
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
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
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背景】:元稹有离思诗五首,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做。
韦丛为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幼女,二十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
七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一首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曾经经过沧海的人,再看到其他的水,不是壮阔可观的水,看过巫山的云之后,便觉得别地方的云都不值得一看;即使从成千的美女中走过,都懒得回过头看他们一眼,一半固然是为了修身治学,一半是没有忘情于你呀!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词意豪壮,用笔极妙。
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成为唐人悼亡诗中的千古名篇。
元稹的悼亡诗一直以前都是传唱的经典,除此之外,其还写了悼念亡妻韦氏的《遣悲怀》三首,同样堪称中国悼亡诗歌的绝唱。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之类的诗句已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
《遣悲怀》三首如下: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第六首——北宋·苏轼《江城子》之: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