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十四孝图赏析

合集下载

鲁迅作品《二十四孝图》赏析

鲁迅作品《二十四孝图》赏析
我还将监督他们减肥,教老妈跳舞,教老爸唱歌,经常给 他们捶捶背,捏捏腿,还特意抖音里学了蛋糕、曲奇、布丁 等美食,有空就给他们做着尝尝。
谢谢
赏析:一是作者认为老莱子虚伪,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 子;二是郭巨的儿子天真烂漫,值得同情;三是作者自己有点 害怕,恐惧,悲凉,失望。
4.对孝的认识
1.鲁迅先生:认为《二十四孝图》是宣扬孝道的通俗读 物,但其中的一些内容虚伪残酷,不顾人命,污蔑了古人, 教坏了后人,对封建孝道的虚伪性进行猛烈抨击。
2.读文章后的体会: “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 种回报,就像“乌鸦反哺”。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 待父母之生命。让人们怀着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并非要 件件照办,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这些故事,通过 古人的尽孝方式来告诉后人怎样去孝敬父母。
目录
1.作品介绍 2.二十四孝介绍 3.佳句赏析 4.对孝的认识 5.新时代的“二十四孝” 6.我最近要为爸妈做的事
1.作品介绍
《二十四孝图》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是回忆儿时阅读 《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 伪和残酷。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 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斥责 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 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 教坏了后人”。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 古的倾向予以了尖就是二十四个孝道故事,分别 是:孝感动天、老莱娱亲、鹿乳奉亲、百 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 拾葚异器、郭巨埋儿 、卖身葬父、刻木 事亲、卧冰求鲤 、怀橘遗亲、扇枕温衾 、 行佣供母、闻雷泣墓 、哭竹生笋 、卧冰 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 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文中重点介绍“卧冰求鲤”、“老莱娱 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二十四孝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幅著名作品,它以二十四个孝敬父母的故事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崇尚和重视。

该作品由明代画家魏岳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二十四孝图》以绘画的形式,通过描绘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整幅画面共分为二十四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通过绘画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孝顺父母的场景。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标题,描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教育意义。

这些故事包括了平时的生活琐事,如修理房屋、洗衣做饭等,也有一些重大的决策,如舍身救母、披发代父从军等。

这些故事既有普通百姓家庭的孝道表现,也有历史人物的孝道事迹,既有男性孝子的形象,也有女性孝女的形象。

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这些孝道故事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孝道的伟大和美好。

《二十四孝图》的主题思想是弘扬孝道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美德”。

孝道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孝顺和照顾。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孝道是一种道德、伦理和文化的象征,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和家庭责任。

《二十四孝图》通过展示孝道的具体形象和故事,弘扬了孝道的伟大和美好,倡导了人们要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道德理念。

《二十四孝图》的主题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二十四孝图》通过展示孝道的伟大和美好,告诉观众孝顺父母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准则。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史人物,只要孝敬父母,都会被赞美和称赞。

这种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对于弘扬传统的家庭伦理和道德观念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倡导尊老爱幼的文化价值观。

《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还包括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和友爱。

这些故事告诉观众要尊敬长辈,关心弱小,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这种尊老爱幼的文化价值观,对于传承家庭美德和培养优秀的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道存瓦甓上 孝在枕席间(三)——《二十四孝图》赏析

道存瓦甓上  孝在枕席间(三)——《二十四孝图》赏析

仆从托 着一只牛蹄膀,像是在等
候 吩 咐 。 跪 在 帐 前 的 蔡 顺 .似 乎
怎 能 不 暗 自神 伤 以 至 于 泪 洒 潸 பைடு நூலகம் 凉 ,好 让 父 亲睡 上 一 个好 觉 。
然?
是 刚 刚 禀 告 完拾 取 桑 葚 的 经 过 . 正 要 起 身向 前 领 取 赏 赐 。 这 件 作 品 的 取 景 布 局 很 像 是 摄 影 家 的 一 幅 抓 拍 , 颇 具 动 感 。 再加 上 随 风
月 号
书 画艺术 / 5
黄香 九岁丧母 ,事父极 孝 夏 天要 为 父 亲 扇 凉枕 席 之 后 才请 父 亲 安 睡 .冬 天 则先 要 用 自 己的 体 温 为 父 亲 温 暖被 褥 。在 现 代 化
的当夸社 会,这种质朴的孝道精
神 也 是 应 该 弘扬 的 !
抬 葚异器
这 种 以 几何 造 型 为 整 体 姑 构 的 布 局 方 式 .在 后 代 许 多的 人 物 画 家 作 品 当 中 多有体 现 。
这 幅作 品的线条运用很是讲
( 二十四孝 》之九 《蒯禾事亲) 陈少裤 /绘
究 : 地面 、门窗、栏槛 的运 笔几
近 “ 画 ” 果 断扎 实 . 丝 不 苟 ; 界 。 一 而慢帐 以度人物 衣衫的 长线条,
这 盗 匪 营 生? 陈 少梅 如 此 刻 画 这
两个盗贼,似乎颇有深意。 崖 石的靛法果断干净,晕染
的赭 墨 虽 然 浅 淡但 整体 效 果 坚 实
厚 重 。 尤其 是 苔 藓 点 虱更 是 灵 动 潇洒 .丝 毫 不 见造 作 , 可谓 是 心 手相应 自 而然。 然
怀橘 遗亲
《 二十四孝》之 十一 《 怀槁 遗亲》 陈少梅 /培

二十四孝图全本欣赏

二十四孝图全本欣赏
陆绩小时候,就是一个聪明而孝顺得孩 子。她6岁时随同父亲陆康到九江拜 会太守袁术,袁术用桔子招待她们。 陆绩把两个桔子藏进衣袖,辞别作揖 时桔子掉到地上。袁术感到奇怪,问 道:“陆郎来我家做客,临走时为什么 还要怀揣主人得桔子呢?”陆绩回答 说:“我母亲平时最爱吃桔子,我怀揣 桔子就是为了带回家去给母亲吃。” 袁术 十分惊喜,见她这么小得年龄,就懂 得孝敬母亲,真就是让人感动。袁术当 场对陆绩得一片孝心大加夸赞。
八、丁兰刻木奉亲
丁兰,西汉时期河内(今河南省 安阳)人。汉宣帝时(公元前73 年起),【注:只注明皇帝登基 执政得时间,以下同。】她被御 封为中大夫。
丁兰幼年丧父,自己与母亲相依 为命。丁兰婚后,一度婆媳关系 不睦。待母亲去世后,她经常思 念父母得养育之恩,悔恨不能报 答父母,便请人刻了父母得木雕 像,把木雕像视为活着得父母一 样供奉。她每日三餐先敬父母木 像,然后自己开饭;出门前必向 木像禀告,回家后先向木像问候, 从不懈怠。天长日久,妻子产生 不敬与厌倦之心,竟用针刺了母 亲木像得手指,不料其木像得手 指居然有血流出。到丁兰回家跪 拜木像时,瞧见木像眼中垂泪, 便向妻子追问实情,妻子无奈 只有如实讲述。知此真相后, 丁兰气愤地将妻子赶出家门。
七、刘恒亲尝汤药
刘恒即汉文帝,汉高祖刘邦得第三 个儿子,西汉第四位皇帝。刘恒8岁 时就被封为诸侯王。吕后当权时, 刘邦得其她儿子多被杀害,而刘恒 因身处边远地区不起眼而幸免。
刘恒对母亲薄氏感情甚笃,力行孝 道。薄氏曾因一场大病而三年不愈, 刘恒也整整侍奉了三年,经常守在 母亲身边,不解衣带而卧,精心料 理,十分操劳。给母亲治病得汤药, 都要由她亲口尝过之后才让母亲服 用。三年后,母亲病好了,而刘恒 却累倒了。公元前180年,大臣周 勃平息吕氏之乱后,立刘恒为帝, 理由就是刘恒仁孝贤能,名扬天下。 刘恒登基后,重德治、兴礼仪,稳 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发展水利。 她与汉景帝得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 之治”。

《二十四孝图》图文详解

《二十四孝图》图文详解

《二十四孝图》图文详解“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斯《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二十四孝图》赏析(古文加注)

《二十四孝图》赏析(古文加注)

《二十四孝图》赏析(古文加注)“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以下为陈少梅先生1950年绘制的《二十四孝图》新画本。

《二十四孝图》赏析(古文加注)1.孝感动天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替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瞽叟从下面纵火烧谷仓,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待井掘深,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不失孝道,对弟弟始终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并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弟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汉文帝刘恒(前202一前157),汉高祖第三子。

高祖十一年(前196)立为代王,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非亲口尝过,然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义,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口增加,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后世史学家誉为“文景之治”3.啮指心痛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

二十四孝图赏析

二十四孝图赏析

二十四孝图赏析二十四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24种具有孝行美德的行为,这些行为被描述为是孝道的典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而二十四孝图是以二十四孝为主题,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和形象,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珍品。

二十四孝图绘于明朝正德年间,总共有一百二十幅,每幅描述一种孝行美德。

这些孝行美德包括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尊老爱幼等方面。

每一幅图片都非常精细而又细致,印象深刻。

在这一系列的画作中,最为著名的恐怕是《于丹举断臂救母》了。

这一幅画描绘了一个孝子于丹举将自己的胳膊砍下来,用来救他的母亲患病时需要的肉。

这幅画非常感人,让人为这位孝子的行为所感动。

除了《于丹举断臂救母》之外,《林黛玉抛洒金簪》也是一幅非常著名的二十四孝图。

这幅画描绘了《红楼梦》中的主角林黛玉,为了救助自家的婢女小红,在花园中抛弃了自己的金簪,以期换来小红的自由。

这一幅画让人感到林黛玉的善良和无私,不仅展示了她的高尚品格,也反映了社会上种种丑恶的痛苦。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四孝图中学问含量非常深,每一幅画都可以考证出不同的道德准则和孝行信念。

比如在《三鱼为瞽》这一幅画中,描绘了一个瞎了眼的老父亲,儿子为了治好他的失明,不仅献上了自己妻子的鱼,还借助了鱼眼的特殊作用,最终治好了他的失明。

这一幅画一方面展示了孝心,另一方面也描绘了中医对于视力障碍的特殊疗法。

总的来说,二十四孝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是一系列充满人情味、道德力强、教育性强的艺术精品。

这些画作真实描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人性,也反映了中国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这些孝行美德不言而喻,但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做。

因此,仔细地欣赏和学习二十四孝图,不仅可以增强文化底蕴,还可以激发出人类对于和善、爱心和关爱的自然渴望,这对于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现代化的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二十四孝图》图文详解

古代《二十四孝图》图文详解

古代《二十四孝图》图文详解“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

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二十四孝图每段赏析

二十四孝图每段赏析

二十四孝图每段赏析鲁迅对《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些反感,特别是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图,感到非常不快.如对老莱娱亲一事,认为这位70岁的老莱头假装跌倒地上、逗人发笑,十分的矫揉造作,不近人情.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二十四孝图每段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二十四孝图每段赏析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沈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

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

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

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

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

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

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

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

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

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望云思亲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

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

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

狄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

有一天狄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

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

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

有诗颂曰: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上书救父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

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

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

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好句赏析(最新)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好句赏析(最新)

1.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为罪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绝不改悔。

2.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3.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作者用夸张的笔调,连用三个“最黑”,描述了自己之于“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痛恨,义愤填膺.写出自己的感情基调,从而引出下文.)4.无论忤逆,无论小水,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写出了儿童心理的纯真,不诈作.和老莱子做对比,充分体现出“我”对老莱子的厌恶反感之情,也表现出“我”对二十四孝图的极不认同.)1.现在想起来,实在很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那些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旧社会的封建思想十分要不得,鲁迅就加入一些对封建习俗和封建思想文化给予尖锐的讽刺和批判,让我们看到了旧社会的丑陋.)2.“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作者用些许调侃及戏谑的语气,鲜明的揭露了某些人的虚假面具,表明自己所言属实而且出自肺腑之言,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黑白不分.)3.“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作者通过举出例子,描绘出小时候在私塾之外自在的阅读,从而反面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及他们对儿童的毒害,但作者对于雷公电母天马行空等的描述,无一不包含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句子:“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以及性格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以及性格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以及性格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文章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

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

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

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

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

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

古有为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

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

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

“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求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500字读书笔记,行行好吧。

人之初,性本善,总记得小时候被父母要求捧着一本彩版的《三字经》听父母讲如何做人,如何孝顺,如何敬人做事。

读到《二十四孝图》,不禁有感而发,虽已不是封建旧时,儿童也会被父母或尊长要求学一些孝道,百年之前,和鲁迅先生一起读阅做工粗糙的《二十四孝图》,满心欢喜的求知心被湮灭了,想那时只有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至打手心,和现在相比,我们除了课本还有许多课外读物,想那时鲁迅先生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性命,将肉麻当做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可如果鲁迅先生活到了今日,又会有怎样的感叹,或许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在那时,封建的孝道虽然不可取,但却让人学会了尊老爱幼,也许有些礼节过于繁索,有些做法过于愚昧,也存在着虚伪和残酷,但和现在有些人来说,已经善良了许多。

品鉴《二十四孝图》

品鉴《二十四孝图》

品鉴《二十四孝图》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这是二十四孝其中之一,更多精彩等你来看来发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准备的品鉴《二十四孝图》,仅供参考!品鉴《二十四孝图》篇一品读完《二十四孝图》后,我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感慨:“孝”,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孝”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

从古到今,关于孝的感人事迹一直发生,件件都令我们深受震撼。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名叫黄香,他在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所以黄香对父亲就更加孝顺、关爱了。

严冬时,黄香就在父亲睡觉之前先钻进被子,用自己的身子把被子捂热,为的是让父亲能温暖舒适的睡个好觉;酷暑时,黄香就用扇子将枕席扇凉,为了让父亲睡的凉快,自己不惜累的满头大汗。

亲朋邻居知道后,都称赞黄香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黄香长大后,当上了大官,但他体恤百姓,孝顺父母,百姓们都颂扬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曾有一个感动了全中国的故事,它让天下的母亲收获慰藉。

2004年,一个叫田世国的人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母爱大如天的真理。

在田世国得知其母患得尿毒症后,他便偷偷地去了医院做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田世国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

手术成功后,田世国的母亲恢复得很好,然而,她却始终不知自己换上的肾是自己儿子的。

田世国说:“如果我妈恢复得比较正常,器官排斥的比较小,我想这就永远是个秘密吧”。

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更是一份拳拳孝子心!“孝”是华夏文明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儿女恪守的人生准则。

《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亲人,那么他必定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对待别人。

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由此可见,孝的传统美德意识已经似树根一般,牢牢地扎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丝毫不可动摇。

我们中有谁知道,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而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闻者感叹:我们自己丢掉、忽视的,发达国度的人却要拾起来。

二十四孝图优美句子赏析摘抄

二十四孝图优美句子赏析摘抄

二十四孝图优美句子赏析摘抄1. 二十四孝图好段摘抄及点评①“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赏析:作者用夸张的笔调,连用三个“最黑”,描述了自己之于“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痛恨,义愤填膺。

写出自己的感情基调,从而引出下文。

②“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

”赏析:作者用些许调侃及戏谑的语气,鲜明的揭露了某些人的虚假面具,表明自己所言属实而且出自肺腑之言,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黑白不分。

③“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

”赏析:作者通过举出例子,描绘出小时候在私塾之外自在的阅读,从而反面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及他们对儿童的毒害,但作者对于雷公电母天马行空等的描述,无一不包含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二十四孝图》的文章,该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

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

鲁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对于当下的国人,孝道该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关键词】《二十四孝图》封建“孝道”批判研究《二十四孝图》的故事很感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揭示了封建“孝道”的残酷和虚伪,批判封建“孝道”复古主义的倒行逆施。

“孝”在我国封建社会是重要的道德规范,受到封建经济、宗法、伦理的限制。

在封建家庭中父亲具有权威性,儿子要完全受到父亲的支配,要无条件地服从父亲,《二十四孝图》中儿子不顾自己的安危为父母做出牺牲,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看到“孝道”的作用,把“孝道”变成了统治阶级的工具。

封建中的“孝道”是私有制经济的产物,反映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笔者从《二十四孝图》出发,总结了封建“孝道”存在的糟粕,并对其进行批判。

一对“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批判《二十四孝图》中“孝亲”是家庭中的重点内容,在封建社会由于每个家庭都受到宗法制的影响,统治阶级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绝对权威的封建家天下的形式,这种封建制度的等级要求父亲是一家之长,皇帝是一国之尊,封建家长要尽孝,直接升华到要对君主绝对尽忠。

《二十四孝图》是封建“孝道”的经典图画,描述了“忠孝合一”的封建“孝道”观点,要求只要做到孝亲和忠君就能光宗耀祖。

统治阶级大量宣传关于忠孝的理论,表示只有在家孝敬父母,才能对君忠诚。

封建统治阶级发现只有人人都尽孝,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才能稳定。

儒学理论一语道破了统治阶级提倡“孝道”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们养成服从的性格。

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把“孝”提升到绝对高的地位,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事,必须遵守“孝道”,“孝”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力量。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对这种封建的“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理论要持有批判的态度,这种方式是封建统治阶级蒙蔽人民的一种手段,推行这种观点的目的是要求人们以孝尽忠,心甘情愿地服从统治阶级,是统治阶级思想集中的反应,要持有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二宣扬绝对服从父亲的奴隶主义剥夺了子女的独立人格封建“孝道”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导致了家长专制主义和子女的奴隶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替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瞽叟从下面纵火烧谷仓,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待井掘深,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不失孝道,对弟弟始终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并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弟象为诸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汉文帝刘恒(前202一前157),汉高祖第三子。

高祖十一年(前196)立为代王,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非亲口尝过,然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义,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口增加,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后世史学家誉为“文景之治”。

啮指心痛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

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

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曾参(约前505一前436),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里穷,他常入山打柴。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怎么办好,看曾参还没有回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于是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为亲负米(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仲由(前542一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里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事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曾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单衣顺母(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闵损(前536一前487),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经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死得早;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

冬天,继母给亲子用棉花做冬衣,却用芦花充当棉絮给他做衣穿。

有一天,父亲出门,叫闵损牵车,闵损身上寒冷打颤,牵车的绳子不由得掉落地上,父亲斥责并鞭打他,结果衣服被鞭破,芦花飞了出来。

父亲这才知道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下,请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后,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鹿乳奉亲
周剡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剡子具以情告,以免。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郯子,春秋时期人。

他非常孝顺。

父母年老,都患了眼疾,经医生诊治,需要饮鹿乳方能治愈。

他便身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有一天,他又去挤取鹿乳,不巧遇到猎人捕猎。

猎人看见一只麂鹿,正要射杀,
郯子急忙掀起鹿皮走出来,把挤取鹿乳供双亲医病的实情告诉猎人。

猎人敬他孝顺,护送他出山,还用鹿乳相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