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序言+第1章 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电信传输原理第1章 电信传输的概念

电信传输原理第1章 电信传输的概念

信息源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受信者
发送端
噪声源
接收端
图1-4 电信传输系统基本模型
1.1.3 电信传输系统模型
信息源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受信者
发送端
噪声源
接收端
信息源:产生消息的源,把人或设备发出的信息变换为原始的电信号。
发送设备:负责将信息源发出的信号变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
接收设备:把从传输信道中接收的信号恢复成相应原始信号的设备,与 发送设备功能相反。
平行双线电缆是一种双线平行导体传输线,两个导体承 载电流,其中一个导体承载发出的信号,另一个承载返回 的信号,任何一对传输线都可以在平衡模式下工作,如图 1-6(b)所示。
(2)对称电缆 对称电缆是由若干条扭绞成对(或组)的导电芯线加绝缘层组 合而成的缆芯,以及在缆芯外面加上金属编织物等构成。如图 1-9(a)所示。目前,最常用的是软铜线,也有采用半硬铝线, 对称电缆主要用于市话用户的电话线。
(3)短波波段
优点在于短波电离层通信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 可用小功率和小得多的天线实现远距离通信。
也有其缺点即通信不稳定;有严重的衰落,必须采 用分集接收才能得到较稳定的通信;它还受电离层扰动的 影响,大气等自然干扰也比较大。
除军用战术小型电台还采用短波地波通信外,其它 地方是很少采用的。
(4)米波、分米波的一部分波段
1.2.2 各波段的特点及应用
ü 甚长波和长波波段 ü 中波波段 ü 短波波段 ü 米波、分米波的一部分波段 ü 厘米波波段 ü 毫米波波段
(1)甚长波和长波波段
该波段可以用天波和地波传播,而主要以地波传 播方式为主。因地波传播频率愈高,大地的吸收 愈大,故在无线电的早期是向低频率的方向发展。 该波段主要用于无线电导航(航空和航海)、定 点通信、海上移动通信和广播。

第1章 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第1章 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第1章 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胡庆 教授
1
内容提要 • • • • 通信基本概念及发展史 电信传输系统模型 电信传输信道及传输介质 传输特性和传输单位
2
1.1通信基本概念及发展史
• 通信的定义
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消息是客观 物质运动和主观思维活动的状态的一种反映,在不同 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话音、文字、符号、 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都是消息。人们接收 消息,关心的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即信息。通 信则是进行信息的时空转移,即把信息从一方传送到 另一方。基于这种认识,“通信”也就是“信息传输” 或“消息传输”。
4
1.1 电信传输发展及广泛应用
• 1977年,美国芝加哥建成第一条光纤通信线路,长度 为6km。 • 1988年建成了横跨大西洋的海底光缆系统,采用 的是单模光纤,总长达到19200km。 • 在移动通信方面,1946年美国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业务,频率从150~450 MHz。
8
1.2.2
电信传输系统模型
• 电信传输由电信传输系统实现,电信传输系统 包括了用户之间的许多电气设备和传输媒质 (如金属导线、光纤、自由空间等)所构成的 总体。一个最简单的传输系统,至少要由一个 发送器(也叫做变换器)、一个接收器(也叫 做反变换器)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传输媒质所 组成。所以,连接发送器、接收器二者的传输 媒质是构成电信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3
1.1通信基本概念及发展史
通信发展史:
• 在1837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电报、电话进行电信联系,英 国人在1.5km的距离上作了电报表演。 • 1876年,贝尔获美国专利局授予的电话专利,并在1877年用硬 双铜线架设了电话线路,从此传输线开始了传输比电报信号频 率高得多的语音信号。 • 1948年美国建设了从纽约到波士顿的微波中继线路,传送480 路电话和1路电视信号。 • 1955年,完成从纽芬兰到苏格兰海底越洋同轴电话电缆。 • 1966年,英籍华人提出可以从石英中提炼超纯的细丝状纤维, 并用于光频成为光波导。

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 (2)

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 (2)

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特别是电信传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信传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互联网、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等。

因此,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教学成为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电信传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理解信息传输的基础原理和过程,并掌握常用的电信传输技术、协议和标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 信息传输基础知识包括信道模型、调制解调、编码解码、数字信号处理等。

2. 电信传输技术及协议包括各种传输技术,如数字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电路交换等,以及各种协议,如TCP/IP协议、ATM协议等。

3. 电视传输技术及应用包括电视信号传输原理、数字电视、IP电视等。

4. 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包括蜂窝网络、移动通信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5. 互联网及应用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架构、互联网应用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教材阅读等方式,讲解电信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相关协议和应用。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未知的领域。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电信传输技术的应用,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实验环节,让学生模拟基本电路的搭建和调试,了解数字信号的编码原理和调制解调方法等。

3.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的问题。

例如,可以设计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互联网等相关课程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五、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应以综合考核为主,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多种考核方式。

传输快速入门教材.

传输快速入门教材.

传输入门速成教材目录前言第一课传输的基本认识1.1传输的基本概念1.2信号转换原理1.3传输过程图解第二课传输机柜的介绍2.1综合柜.2.2Optix 2500+和OSN 3500机柜2.3DDF架的介绍和功能2.4ODF架的介绍和功能第三课传输设备的介绍3.1 华为光端机常见板类功能介绍3.2 Metro 1000(Optix 155/622)光端机的介绍3.3 Merto 3000(Optix 2500+)光端机的介绍3.4 OSN 3500 光端机介绍第四课连接部件的介绍4.1 光缆的介绍4.2 尾纤的介绍4.3 跳纤技术的介绍4.4 光缆配线盒4.5 2M线介绍第五课基站端的传输系统介绍5.1 直接从Metro 1000光端机接2M到主设备的传输系统5.2 间接从Metro 1000 光端机接2M到主设备的传输系统第六课中心机房端的传输系统介绍第七课BTS到BSC之间的传输系统介绍第八课基站端传输中断的处理方法第九课处理传输故障的心理要求前言编写本教材的初衷是让没有任何传输基础或传输接触很少的人学习的。

从来没有接触过传输的或很少接触的人,对传输都有一种恐惧心理。

也是因为传输的重要性,和对传输不了解,造成一些维护人员不敢轻易去碰传输设备,从而也不能及时进行抢修和很好进行日常维护。

本教材针对了这些维护的需求而编写的,里面很多内容是介绍性的,尽量避开理论和专业性的术语,用最通俗的语言对传输进行介绍,尽可能地多用图片来进行演示,先让大家对传输有个大概的认识,为以后深入学习传输打下基础。

希望大家能多提意见,本人也尽最大努力把比较专业1的知识用最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

本人能力也有限,希望可以多和大家多沟通,一起进步。

第一课传输的基本认识1.1 传输的概念把信息通过某种媒介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传输。

1.2 信号转换原理把信息从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相关手段转变为另一种表现形式,信息的表达意思没有改变。

电信内部传输网讲座

电信内部传输网讲座

06 电信内部传输网安全与维 护
安全策略与措施
01
02
03
访问控制
限制对电信内部传输网的 访问,只允许授权人员访 问,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和数据泄露。
数据加密
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 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 安全,防止数据被窃取或 篡改。
安全审计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 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配 置和日志,及时发现和修 复安全漏洞。
网络切片技术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降低 运营成本。
网络切片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提升用 户体验。
AI在传输网中的应用
AI技术可以用于优化 电信内部传输网的路 由和流量调度,提高 网络性能。
AI技术可以用于自动 化运维和管理,提高 运维效率。
AI技术可以用于预测 和预防网络故障,降 低故障率。
05 电信内部传输网发展趋势
5G技术的引入
5G技术将带来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 5G技术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使得更多的设备能够接入网络。
5G技术将推动电信内部传输网的升级和改造,提升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网络切片技术的应用
网络切片技术可以实现电信内部传输网的灵活性 和可扩展性,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电信传输网的分类
基于传输介质
电信传输网可以分为光 纤传输网、微波传输网
和卫星传输网等。
基于网络结构
基于传输速率
基于业务类型
电信传输网可以分为环 形网、星形网和网状网
等。
电信传输网可以分为窄 带传输网和宽带传输网。
电信传输网可以分为语 音传输网、数据传输网
和多媒体传输网等。
02 电信内部传输网架构
高。
04 电信内部传输网应用场景

传输基础知识

传输基础知识

传输基础知识一、传输基础概述1、电信网及其分类电信网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完成信息传递和交换的通信网络。

电信网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就是通常所有的电信业务。

通常把电信网分为业务网、传输网和支撑网。

业务网面向公众提供电信业务,传输网为业务网传送信号,支撑网支持业务网和传输网的正常运行,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并称电信三大支撑网络。

2、传输的概念与地位通信的目的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点传递到另一个地点,而传输就是两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传输有单向传输(例如广播)和双向传输(例如通话)之分。

如果要在多点间进行通信,则需要建设多点对多点的复杂的传输网络,现代的传输网常称作信息高速公路,为各种业务网提供传送通道.传输网是所有业务网的基础,投入大,建设期长,可靠、安全、稳定是传输网追求的目标,传输网的建设必须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在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规划指导下,适当超前建设。

在我国,传输网尚未独立运营,通常无直接产出,但除直接服务于相关业务网外,可以通过置换、出租等方式创造利润。

传输网服务于业务网,因此要建设好传输网,需要对服务对象有足够的了解,掌握业务网的各种需求及发展趋势。

传输网早期的建设方式通常是针对于某单一业务网,服务对象比较单一,业务目标清晰,网络比较简单,如:GSM网传输网、PSTN传输网等,不过,为了整合资源、提高网络利用率、节省管理维护成本等,现在的越来越趋向于建设多业务综合传输平台,对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传输网的网络拓扑传输网由传输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组成,通常存在多个节点,传输网内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形成网络拓扑.传输网的基本网络拓扑形式有5种:线形、星性、树形、环形、网孔形,不过,树形也可以看作是星形互连而成。

传输网的网络拓扑选择一般要考虑下列因素:(1) 网络容量:指网络能够吞吐的通信业务量的总和;(2) 网络可靠性:指网络能够可靠地运行的程度,它跟网络故障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和程度、网络的自愈能力以及网络对不可自愈故障的修复能力等有关;网络故障的发生概率一般取决于设备制造、网络安装和网络管理维护水平,而与网络拓扑关系不大,网络故障的影响则与拓扑有直接关系。

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

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

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信传输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学习数字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3.掌握常见的数字信号调制技术和解调技术;4.学习光纤通信技术和其在电信传输中的应用;5.能够分析和解决电信传输系统中常见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信传输原理概述1.电信传输的基本定义和原理;2.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3.数字通信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2. 数字信号调制技术1.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2.常见的数字信号调制技术(ASK、FSK、PSK);3.调制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

3. 数字信号解调技术1.数字信号解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常见的数字信号解调技术(调幅解调、调频解调、调相解调);3.解调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

4. 光纤通信技术1.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和组成部分;3.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5. 电信传输问题分析和解决1.电信传输中常见的问题和故障;2.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方法1.讲授理论知识,图文结合,讲解生动;2.借助模拟实验和实物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3.借助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电信传输中常见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学生期中报告;2.学生课堂参与度;3.学生最终报告。

五、参考书目•《数字通信原理》,第四版,Simon Haykin;•《光纤通信系统》,第二版,Gerd Keiser;•《电信工程与通信网络》,第二版,冯坤。

以上就是本次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相关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信传输原理和应用。

电信传输原理第1章 电信传输的概念共72页文档

电信传输原理第1章 电信传输的概念共72页文档
图1-5 数字传输系统模型
Ø 信源提供的语音、数据、图像等待传递的信息经信源编 码、信道编码和调制,将其频谱搬移到对应传输介质 (导向传输介质和非导向传输介质)的传输频段内,通 过传输介质传输至对方后,再经解调等逆变换,恢复成 受信者适用的信息形式,这一全过程信息所通过的通信 设备的总和统称为数字传输系统。简单说,传输系统起 到为需要进行信息交互的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递的通道。 传输系统作为信道可连接两个终端设备构成电信系统, 作为链路则可连接网节点的交换系统构成电信网。
Ø 传输系统按其传输信号性质可分为模拟信号传输系统和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两类;
Ø 按其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传输系统和无线传输系统两类。
2.传输系统在通信网中的位置
图1-6 传输系统在通信网中的位置
内容提要
通信基本概念及系统模型
电磁波及其频段划分
微波和光波 电信传输信道 信道的传输特性 发展历史
接收设备:将复原的原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的宿端,也称为信宿。
信道:信号传输的通道,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明线、电缆、 光缆、及无线方面的各波段的电磁波等。
1.数字传输系统模型
由于目前的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 现代电信传输系统一般又称为数字传输系统。图15所示为数字传输系统模型。
1.2 电磁波及其频段划分
➢波 速 ( c ) 和 频 率 ( ) 的 比 值 称 为 波 长 , 用 表 示 , 单 位 是 米
(m) 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波长越大,频率越小,反之,频率越大,
波长越小。
fc
➢在无线通信设备中,为了保证有效的发射和接收,天线的设计依据 最重要的参数就是波长。天线理论要求: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发射 效率,天线的长度L要与发射信号的波长相比拟,通常要求

电信传输原理、系统及工程教学课件第1章 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电信传输原理、系统及工程教学课件第1章 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质进行的信息交流与 传递。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电信、电信传输的定义
电信这一术语来源于1973年国际电信公约规定。 “电信”(Tele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波和
其他电磁系统,对消息、情报、指令、文字、图像、声音等电信 号进行远距离传输和交换。 通常定义“电信”,就是利用电子技术实现传送信息和交流信息 的通信方式。 电信传输是指把含有信息的电信号通过具体物理媒质从一处传到 另一处的物理过程。电信传输的基本任务就是把一个用户发出的 信息,以用户满意的质量传送到接收端用户的过程。
市话用户接入、有线电视用户接入和计算机数据接入这三种有线 传输方式落在超短波(VHF)左右波段,光纤通信波段的波长为 0.8~1.7µm。波段(频段)的划分及典型应用如表1-1所示。
19
电磁波波段的划分(有线和无线电波频谱划分)
图1-6 电磁波段划分图
对流层 电离层 对流层
表1-1 波段(频段)划分及典型应用
1)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某种参量模拟(仿照)原始消息变化的电信
号。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
例如,固定电话机把语音通过送话器变成的电信号就是一种模拟信号 ,因为送话器输出的电信号幅度与声压的幅度成正比,而且是随时间 连续变化的。
图1-4 模拟信号
2)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指时间上和幅度上的取值都是离散的,如图1-5所示,。数字 信号在传输上最主要的是它的抗干扰性强。 例如数据通信——通信传输的都是数字信号,如人与计算机和计算机与计 算机之间的通信。
2)近代通信
始于1820年,安培首先提出利用电磁现象传递电报信号的设想,指 明了电报通信发展的方向,这也是近代数字通信的开始,此后,电 报通信技术不断地改进,并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电信传输原理课程设计

电信传输原理课程设计

电信传输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信传输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核心概念。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电信传输技术,如有线传输、无线传输、光纤传输等,并掌握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3. 引导学生掌握电信传输系统中的主要性能指标,如带宽、速率、误码率等,并学会分析这些指标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信传输问题的能力,能针对特定场景选择合适的传输技术。

2. 提高学生进行电信传输实验操作的能力,包括搭建简单传输系统、调试设备以及分析实验结果。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并进行有效讨论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信传输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在进行实验和问题分析时,遵循客观事实和逻辑推理。

3. 引导学生关注电信传输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电信传输的基本原理,而且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电信工程等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 电信传输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与系统概述、信号的采样与恢复、信号的幅度调制与频率调制、解调技术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

2. 传输技术及其应用:介绍有线传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传输(如无线电波、微波通信)、光纤传输等不同类型的电信传输技术,分析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传输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电信传输性能指标与系统设计:学习电信传输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如带宽、速率、误码率等,并探讨这些指标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电信传输原理系统及工程

电信传输原理系统及工程

电信传输原理系统及工程1. 引言电信传输原理系统及工程是指基于电信传输技术的系统,用于实现不同地点之间的信息传输。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电信传输原理系统及工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电信传输原理系统及工程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相关的工程实践。

2. 电信传输原理电信传输原理是指将信息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基本原理。

它涉及到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和解调等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信号的产生信号的产生是指将待传输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信号源包括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和数据信号等。

为了能够传输这些信号,需要对其进行调制以适应传输介质的特性。

2.2 信号的调制信号的调制是指将基带信号调制成高频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频率调制(FM)、幅度调制(AM)和相位调制(PM)等。

通过调制可以将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2.3 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是指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送至接收端的过程。

传输介质可以是光纤、铜线或无线信道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需要选择适当的传输方式和调制技术。

2.4 信号的解调信号的解调是指将传输过程中受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基带信号的过程。

解调过程与调制过程相反,常见的解调方式包括频率解调、幅度解调和相位解调等。

3. 电信传输系统电信传输系统是指用于实现信号传输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组成的系统。

它包括发送端、传输介质、接收端以及相关的控制和管理设备。

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3.1 发送端发送端是信息信号的起点,负责将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它包括信号源、调制器和发送设备等。

发送设备通常由模拟转数字转换器(ADC)、频率合成器等组件构成。

3.2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可以是铜线、光纤或无线信道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和带宽限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3.3 接收端接收端负责将传输过来的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并恢复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电信传输原理课程设计

电信传输原理课程设计

电信传输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信传输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信传输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技术;(3)了解不同类型的电信传输系统及其优缺点。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信传输问题;(2)具备简单的电信传输系统设计和优化能力;(3)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电信传输实验和仿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信传输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3)使学生认识到电信传输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信传输基本概念和原理:电信传输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2.关键技术: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电信传输系统:有线传输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光传输系统的原理和特点。

4.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电信网络、移动通信、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探讨电信传输技术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信传输技术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信传输实验。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室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相信能够有效地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电信传输理论教学设计

电信传输理论教学设计

电信传输理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电信传输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电信传输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能够分析、设计电信传输的系统和网络。

二、教学内容1. 电信传输理论概述•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电信传输的基本原理和特性2. 码型与波形•码型和波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码型和波形的联系和区别3.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的类型和分类•传输介质的基本特性和频率特性分析4. 电路技术•电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求•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流程5. 码元同步与符号同步•码元同步和符号同步的概念和原理•码元同步和符号同步的技术实现和应用6. 信道编码与解码•信道编码与解码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求•常见的信道编码方案和应用7. 传输系统性能分析•传输系统性能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指标•传输系统性能分析的实践方法和应用8. 现代传输技术•现代通信系统的架构和发展趋势•现代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三、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教师讲解电信传输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结合案例和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说明。

2.实验:通过实验项目、实现电信传输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习小组: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自主组成学习小组,针对课程内容进行研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主要包括:1.考试和练习:根据学习要求和教学进度,安排相应的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考核学生对电信传输理论的基本掌握和应用能力。

2.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包括提问、发言、小组讨论的活跃度和质量等方面。

3.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样例和实际场景要求,设计和实现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某一方面的传输系统,评价其设计和性能。

五、教学意义电信传输理论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还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方法。

项目一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项目一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电信传输原理教学项目名称项目一、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本项目学时数8 hours课程教学团队计算机教学团队学习目标分析掌握通信、电信、信道、信息、消息、电信号、电信传输等,电信传输系统的组成,电磁波常见传播模式,电信传输的主要特点,信道的概念、特性、传输能力,信号传输的媒质及种类;传输特性和传输电平,绝对电平和相对电平。

学习者分析本次教授学生为高职三年制学生,学习基础较为扎实,通过前面两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前导课程的相关概念。

对于本章节的学习没有太大难度,主要是基本概念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对本课程产生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本项目的学习内容包括:1、电信基本概念及发展史2、通信传输系统模型3、电信传输信道及传输介质4、传输特性和传输单位教学策略本课程上课学生规模为34人,为此我设计了鼓励式、讨论式、引导式、互动式、研究式等经典教学方法用于有线传输线常用分析方法、无线通信传输信道常用分析方法等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目的在于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引导学生课外对感兴趣的领域深入钻研和探索,使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更强、积极性更高。

同时采用“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决方案的多种可能性→对比论证→→引入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真正获取知识本身的思考过程还给学生,而不是从老师的口中获取现成的答案和知识。

学习成果教学评价项目(单元)教学设计(2学时)步骤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明确任务项目一(1)通信基本概念及发展史2'项目引导1.清点学生人数2.课程要求及考核方式8'知识讲解通信基本概念及发展史通信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通信就是通过某种媒质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和交换信息。

在当今髙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和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

1.1.1通信的定义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从计算机网络角度看电信传输系统课件

从计算机网络角度看电信传输系统课件
总结词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由多个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有多种分类方式,如按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按传输介质可以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按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网、总线型网、环型网和网状网等。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布局。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等。不同的拓扑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从计算机网络角度看电信传输系统课件
CATALOGUE
目录
电信传输系统概述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电信传输系统中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电信传输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挑战案例分析与实践
电信传输系统概述
CATALOGUE
01
电信传输系统是用于传输电信信号的系统,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信息形式。
定义
电信传输系统具有高效、可靠、实时的特点,能够满足各种电信业务的需求,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电信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安全。
电信传输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CATALOGUE
04
业务多样化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电信传输系统需要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网络安全
随着电信传网络安全防护,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数字信号传输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电信传输系统逐渐向IP化方向发展,能够提供更高效、灵活和多样化的业务。
IP化趋势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CATALOGUE
0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独立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1.1通信基本概念及发展史 1.1.3 电信传输理论的发展史
• 1865年,麦克斯韦在题为《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 中奠定了电磁场理论的基础,利用麦克斯韦的成果进行传 输线理论研究成为了可能。 • 1876年,亥维塞利用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了经典电报方程。 • 1893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电子的发现者)出版了一 本论述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书,肯定了圆金属壁管子传输 电磁波的可实现性。 •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发表的论文中,讨论了矩形 截面和圆形截面“空柱”中的电磁振动,即对应后来的矩 形波导和圆波导,并引进了截止波长的概念 • 1936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做出了实验波导线长为 260 m的青铜管,直径为12.5 cm,信号波长为9 cm。
课程概况

课程性质:特色--专业--核心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大类
课程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磁场、电路分析等
4
“电信传输理论与工程”课程序言
课程讲什么? 上课学什么?
5
“电信传输理论与工程”课程序言
课程特点及内涵


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广泛的工程背景; 以电磁场理论和电路理论为基础,对以电磁波 为载体的电信号传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 传输信道及其特性进行讨论和分析; 系统介绍各类常见有线和无线通信传输系统的 组成和实现原理; 系统介绍通信光缆与电缆的工程设计、施工及 典型应用; 与基础课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区别; 技术概念性知识巨细、庞杂、繁多。
14
1.2
电信传输系统模型
1.2.1 电信及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1.2.2 电信传输系统模型 1.2.3 信号的类型与电磁波波段的划分 1.2.4 电磁波常见传播模式 1.2.5 电信传输的主要特点
15
1.2.1 电信及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所谓“电信”,也可以理解为“电通信”的缩写, 电通信是狭义上的通信,仅指利用电子技术实现 传送信息和交流信息的通信方式。“电信”的概 念解释是: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光电系 统,对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形式信 息的电信号进行的传送过程。
3×10-5 紫外、可见光、 光纤或激光空间传 -4 3×10 cm 红外 播
光通信
1.2.4 电磁波常见传播模式


在研究传输线理论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研究所传输波类型的电磁波在传输线横截面内电场和磁 场的分布规律(场结构或模式或波型),称为横向问题; 二是研究电磁波沿传输线轴向的传播特性和场的分布规律, 称为纵向问题。 在传输线(有界空间中)导行的电磁波的类型(也称为模式 或场结构或场分布),按其有无纵向场分量Ez和Hz,可分为 四类: (1)横电磁波(TEM波),这种波在传播方向Z上既无纵向 电场Ez分量又无纵向磁场Hz分量,即Ez=0且Hz=0。电场、 磁场分量都在横截面上与传播方向垂直。这种模式只能存在 于双导体传输线和无线传输(无界空间理想介质)中。
1.3 电信传输信道及传输介质
1.4 传输特性和传输单位
1.1通信基本概念及发展史 1.1.1 通信的定义
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消息是客观 物质运动和主观思维活动的状态的一种反映,在不同时期 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话音、文字、符号、音乐、 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都是消息。 人们接收消息,关心的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即信 息。通信则是进行信息的时空转移,即把信息从一方传送 到另一方。基于这种认识,“通信”也就是“信息传输” 或“括无线通信传输理论,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微 波传输基础理论,卫星传输的基本理论的原理和其信道特性分析, 以及建立各类无线传输损耗的模型、天线设计应用。
Part1 电信传输原理
第一章 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本章内容提要
1.1 通信基本概念及发展史
1.2 电信传输系统模型
Part1 电信传输原理
本章知识模块结构
第一模块:基础知识
阐述通信、电信、电信传输基本概念,电信传输系统的组成 与模型,信号频段划分与传输线信道关系,传输介质的结构,传 输特性和传输单位。
第二模块:有线传输线路的基础知识及技术应用。
重点包括目前正在应用的金属传输线理论,波导传输线理论, 光波导(光纤)传输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特性分析,并列举其光/ 电参数和实际工程应用举例。
教材:
1.《电信传输原理》(第2版),胡庆、唐宏等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2.《通信光缆与电缆线路工程》,胡庆、张德民等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出版
参考书:
1.《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修订版),胡庆、张德民等 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3
“电信传输理论与工程”课程序言
甚高频VHF
特高频UHF 超高频SHF 极高频EHF
同轴电缆或米波无 线电
波导或分米波无线 电 波导或厘米波无线 电 波导或毫米波无线 电
电视、调频广播、空中管制、车辆、 通信、导航
微波接力、卫星和空间通信、雷达 微波接力、卫星和空间通信、雷达、 无线宽带接入 雷达、微波接力、射电天文学
107~108 GHz
“电信传输理论与工程”
主讲老师基本信息 姓 名:姚玉坤 (教授) 工作邮箱:yaoyk@ 工作部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网络教研中心
1
“电信传输理论与工程”
课程架构
Part One 电信传输原理
Part Two 通信光缆与电缆线路工程
2014年9月
2
“电信传输理论与工程”课程序言
24
1.2.3 信号的种类和电磁波波段的划分
图1-4 模拟信号波形
图1-6 数字信号波形
25
1.2.3 信号的种类和电磁波波段的划分
图1-7 电磁波段划分图
26
1.2.3 信号的种类和电磁波波段的划分
定论1:电信号传输的实质是电磁波的传播。 定论2:通信所采用的传输方式是由电磁波的频率 所决定的。电通信的容量几乎与使用的频率成正比, 对通信容量的要求越高,使用频率就越高。
17
1.2.2
点到点电信传输系统的一般模型
电信传输系统模型
信源
发信 设备
收信 设备
信宿
变换器A 图1-1 电信传输系统模型示意图
反变换器B
18
1.2.2

电信传输系统模型

图1-1中发信终端置于变换器A的这一端,其功能 为:把消息变换成与信道相适配的电信号或光信 号,并让信号进入该信道。 收信终端位于反变换器B的那一端,其功能为将 从信道收下来信号进行衰减补偿,并消除或减小 畸变和噪声对有用信号的干扰,进行反变换,使 其消息重现原貌。
19
电信传输系统的实际结构综合示例
图1-2
电信传输系统一般结构
20
1.2.2
电信传输系统模型
图1-2表明:一个完整在电信传输系统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呢? 必须具备传输介质(信道)、用户终端、交换机 、多路复用 设备和传输终端设备。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1)话机、移动台作用: 是将话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进行反变换。 2)交换设备的作用:实现局内用户间的信号交换,还能同其它 局的用户实现连接或转接。 3)多路复用设备的作用:实现多路信号的汇接(复用),用以提 高信道的传输容量。 4)传输终端设备的作用:将待传输的信号转换成适合信道传输 的信号,或进行反变换等。
21
1.2.2
电信传输系统模型
总结图1-2的一般结构,可发现哪些规律呢?
电缆、光缆、微波、卫星是不同形式的传输介质。 采用不同传输介质的电信传输系统具有不同的传输终端设备, 且名称也不同。
当电信传输系统采用电缆作传输介质时,此时传输终端设备
为电缆传输终端设备,相应的传输系统称为电缆传输系统或称 为电缆通信系统。 若采用光缆作传输介质,此时的传输终端设备为光端机,相 应的传输系统就称为光缆传输系统,或称为光纤通信系统。 若采用微波作载体,用微波中继站作信号转接,此时传输终 端设备就是微波端站,相应的传输系统就称为微波传输系统, 或称微波通信系统。
Part One
电信传输原理
7
Part1 电信传输原理
《电信传输原理》教材目录
第1章 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第2章 金属传输线理论 第3章 波导传输线理论 第4章 介质光波导传输理论 第5章 无线传输基本理论 第6章 微波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 第7章 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 第8章 卫星通信系统及传输信道特征
12
1.1通信基本概念及发展史
1.1.2 通信发展史-2

1977年,美国芝加哥建成第一条光纤通信线路,长度为6km。 1988年建成了横跨大西洋的海底光缆系统,采用的是单模光 纤,总长达到19200km。 在移动通信方面,1946年美国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公用汽车电话业务,频率从150~450 MHz。 在卫星通信方面,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1965年4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商用卫星。
从广义上说: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传输媒质 只要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地方,均可称为通信。
11
1.1通信基本概念及发展史
1.1.2 通信发展史


在1837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电报进行电信联系,英国人 在1.5km的距离上作了电报表演。 1876年,贝尔获美国专利局授予的电话专利,并在1877年用 硬双铜线架设了电话线路,从此传输线开始了传输比电报信 号频率高得多的语音信号。 1948年美国建设了从纽约到波士顿的微波中继线路,传送 480路电话和1路电视信号。 1955年,完成从纽芬兰到苏格兰海底越洋同轴电话电缆。 1966年,英籍华人提出可以从石英中提炼超纯的细丝状纤维, 并用于光频成为光波导。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