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种污水处理中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水污染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引起的水污染,如洪水、地震等,以及自然界中存在的某些有
害物质。

人为因素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为因素导致的水污染:
1.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
化合物等,这些物质被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污染。

2.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被冲刷到水体中,对水体造
成污染。

此外,农业养殖中的动物粪便也是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

3. 城市生活污水: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包含有机物、营养物质等,如果没有有效处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问题。

4. 地下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染源以及城市污水等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资源。

5. 矿产开采:采矿活动会带来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对水体
造成严重污染。

处理水污染的方法包括:
1. 预防污染: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控制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城市排污的排放量,减
少水污染的发生。

2. 处理污水:对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方法,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可排放的标准。

3. 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加强对水体的保护措施,限制污染源的开发和利用。

4. 加强环境监测:定期监测水质,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污染问题。

5.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综上所述,水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解决水污染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污水处理中常见污染物的去除技术分析

污水处理中常见污染物的去除技术分析

污水处理中常见污染物的去除技术分析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污水处理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污水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污染物,例如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等,这些污染物不仅严重影响了水体的水质,还会导致各种环境和健康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是污水处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常见的污染物着手,探讨污水处理中的去除技术。

一、有机物的去除有机物是污水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通常包括基本有机物(BOD,COD),难分解有机物和微量有机物等三种类型。

有机物的去除技术通常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

其中,物理和化学处理通常用于预处理,而生物处理是最常见的有机物去除方法。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主要通过好氧和厌氧处理来去除。

好氧处理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和一些糖类物质作为能量源,使微生物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而厌氧处理则是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利用不同类型的细菌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去除。

生物处理的优点是效率高且成本低,缺点是处理过程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和对环境的严格要求。

二、氮的去除氮是污水中另一种常见的污染物,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氮,因此,在有机物去除的同时,氮也需要进行处理。

氮的去除通常采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方法。

生物处理中主要有菌落和厌氧处理。

菌落主要是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并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氮气。

“除污物中,一二级生物处理系统利用许多种不同的生物反应来去除大约90%的氮和50%的磷;氧化沟通常用于除去更高水平氮。

”(Engineering for Change, 2019)。

厌氧处理则在无氧条件下利用硝酸盐还原反应将氮还原成氨氮。

化学法主要包括硝化和反硝化。

硝化是把污水中的氨氮及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

反硝化是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物理法主要采用膜反应器和深度过滤法。

膜反应器可以选择过滤掉污水中的小颗粒或微生物,从而达到去除氮的目的。

污水处理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处理方法

病原体
总结词
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主要来源于生活污 水和医院废水。这些病原体具有传染性,会对人类和动物健 康产生威胁。
详细描述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 菌等。这些病原体可通过污水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因此需 要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感官性污染物
总结词
感官性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物、色度、异味等,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这些污染物会对水体的感官产 生不良影响。
2024-01-05
污水处理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处理 方法
汇报人:可编辑
目 录
• 污水处理中的主要污染物 • 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 • 污水处理中的主要污染物处理方法 • 污水处理中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 污水处理中的问题与挑战 • 未来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污水处理中的主要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总结词
氧化分解。
湿式氧化
03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氧气或空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深
度氧化分解。
活性污泥法改进技术
01
序批式反应器(SBR)
通过间歇式反应,实现生物反应与沉淀分离的结合,提高处理效率。
02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
利用悬浮载体作为生物膜载体,提高生物量并改善污泥沉降性能。
03
反硝化除磷技术
01
02
03
活性污泥法
利用活性污泥去除有机污 染物,通过吸附和生物降 解达到净化效果。
生物膜法
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 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厌氧生物处理
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 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 和二氧化碳。
无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工业处理污水的方法和原理

工业处理污水的方法和原理

工业处理污水的方法和原理引言:污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尤其在工业领域。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污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

因此,寻找有效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和原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工业处理污水的方法和其背后的原理。

一、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一种处理污水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废水通过生物反应器,让微生物吸附、降解和转化有害物质。

在生物处理法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利用厌氧菌和好氧菌相互合作,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悬浮物、颜色、油脂等杂质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沉淀和过滤。

沉淀法是将废水静置,使悬浮物沉积到底部,再通过底部的污泥从上方取出清洁的水。

过滤法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如砂子、活性炭等)将废水中的颗粒物拦截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三、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在废水中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发生沉淀、氧化还原或络合等反应,从而净化水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法有凝固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

凝固沉淀法是通过添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生成较大的颗粒,以便更容易沉淀到底部。

氧化还原法则是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进而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四、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通过不透水膜来分离废水中的不同组分的方法。

利用压力差将废水通过微孔膜,能够将悬浮物、颜色、有机物等通过膜截留,使得出流的水质更加纯净。

常见的膜分离方法有超滤、纳滤、反渗透等。

结论:工业处理污水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原理。

生物处理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物质;物理处理法通过沉淀和过滤将废水中的杂质去除;化学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来净化水质;而膜分离法则是通过膜选择性截留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废水净化效果。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研发和创新,寻找更加高效、低成本的工业处理污水方法和原理,以实现可持续的工业化进程。

18种常用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18种常用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18种常用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保护环境,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18种常用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蒸馏等,通过物理作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等去除。

2.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沉淀、氧化还原等,通过添加药剂改变废水的性质,使污染物沉淀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3.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4.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将废水经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和去除。

5.膜分离法:膜分离法包括超滤、逆渗透等,通过膜的孔径选择性分离和去除废水中的离子、溶解物质等。

6.气浮法:气浮法是利用气泡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浮起,再通过刮板机或离心机等设备将其去除。

7.电解法:电解法是通过电解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如电解氧化法、电解沉淀法等。

8.选择性溶解法:选择性溶解法利用特定的溶液与废水中的特定溶质发生有选择性的反应,从而将其去除。

9.压滤法:压滤法是利用压力差将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并去除。

10.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离子和溶解物质去除。

11.燃烧法:燃烧法是将废水进行高温燃烧,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12.植物吸附法:植物吸附法利用植物根系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

13.低温等离子体方法:低温等离子体方法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物进行氧化降解。

14.纳米材料法:纳米材料法通过添加纳米材料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

15.活性氧化法:活性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如高级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

16.高级处理方法:高级处理方法包括超临界水氧化、气相催化氧化等,能够对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质进行高效处理。

17.胶体团聚法:胶体团聚法通过添加电解质或聚合物使废水中的胶体颗粒发生团聚,从而易于沉淀和去除。

1污水中的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和有机污染物来源和组成2介绍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原理与作用

1污水中的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和有机污染物来源和组成2介绍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原理与作用

1. 分析污水中的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来源和组成。

2、简要介绍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原理与作用。

1. 分析污水中的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来源和组成。

1.化学性污染①酸碱污染来源:矿山排水,粘胶纤维工业废水,钢铁厂酸洗废水及染料工业等,常含有较多的酸,碱性废水则主要来自造纸炼油,制革,制碱等工业。

危害:酸碱污染会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抑制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影响水体的生物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破坏生态平衡,并使水体不适于作饮用水源或其它工,农业用水。

②重金属污染来源电镀工业,治金工业,化学工业等排放的废水中住住含有各种重金属。

危害: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危害极大,例如汞、镉、铅、砷、铬等。

重金属排入开然水体后不可能减少或消失,却可能通过沉淀,吸附及食物链而不断富集,达到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的浓度。

③需氧性有机物污染来源:食品工业,石油化工工业,制革工业,焦化工业废水中含有这类有机物污染。

危害:大量需用氧性有机物排入水体,会引起微生物繁殖和溶解氧的消耗。

当水体中溶解氧降低至4mg/L以下时,鱼类和水生生物微生物的作用而发酵,生成大量硫化氢,氨,硫醇等带恶臭的气体,使水质变黑变臭,造成水环境严重恶化。

需氧有机物污染是水体污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污染。

④营养物质污染又称富营养污染。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农田径流中常挟带大量残留的氮肥,磷肥,这类营养物质排入湖泊、水库、港湾、内海等水流缓慢的水体,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这种现象被称为“富营养化”。

大量藻类的生长覆盖了大片水面,减少了鱼类的生存空间,藻类死亡腐败后会消耗溶解氧,并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

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水质恶化,鱼类死亡,水草丛生,湖泊衰亡。

⑤有机毒物污染各种有机农药,有机染料及多环芳烃,芳香胺等,往往对人及生物体具有毒性,有的能引起急性中毒,有的则导致慢性病,有的已被证明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

污水处理常见有毒有害物质危害及其应急措施

污水处理常见有毒有害物质危害及其应急措施

污水处理常见有毒有害物质危害及其应急措施一、污水池类型1、按场所分:室内、半露天及露天2、按污水池设置分:高于地面单体设置、低于地面地下设置。

3、按污水清理装置设置分:全自动机械清理、半自动机械辅助人工清理、人工清理。

4、按污水类型:电镀及电路板类生产企业的污水、皮革和造纸企业等的污水、印染等企业的污水、生活类污水、化粪池类污水等等。

二、各类型污水池中常见的毒化物质1、电镀及电路板类生产企业的污水中主要有:铬、镉、镍、锌、铜、金银等重金属化合物,氰化物(由有氰电镀用的“金盐”、山奈等),砷化物(砒霜),含腐蚀性的酸碱物质(用于污水中重金属类的沉降、中和等)2、皮革和造纸企业、印染等的污水中主要有:铬、镉、钡等重金属及非金属化合物(皮革鞣制、染料等),硫化氢及甲烷、氨气、二氧化碳(由皮革、纸类及天然纤维等有机物腐烂生成等),含腐蚀性的酸碱物质(用于污水中重金属类的沉降、中和等)3、生活类污水、化粪池类污水等主要有:硫化氢及甲烷、二氧化碳、氨气(由各类有机物腐烂生成等)此外,位于地下设置的污水池,由于自然规律,底部空气中二氧化碳自然沉积。

三、污水池清理中毒化物质造成的主要损伤1、由刺激性、窒息性气体造成中毒:硫化氢(刺激性兼窒息性),甲烷及二氧化碳(单纯窒息性)、氰化氢(窒息性,由高浓度氰化物遇酸生成)、氨气(刺激性兼腐蚀性)等,这是造成污水池清理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由剧毒物质造成中毒:氰化物、砷化物(砒霜)等误入口、眼及破损皮肤造成,这是造成污水池清理人员伤亡的次要原因。

3、由酸碱物质造成腐蚀:对眼睛、皮肤等,这是造成污水池清理人员受伤的主要原因。

4、由重金属化合物,染料等造成过敏反应:通过对皮肤、黏膜的刺激,部分物质可通过破损皮肤进入体内进一步造成中毒,这是造成污水池清理人员受伤的次要原因。

四、主要中毒气体和中毒物质危害因素的特性1、硫化氢是造成该行业急性中毒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

硫化氢常温下存在形式为无色带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在空气中浓度达4.3%—45.5%时能发生爆炸。

论述水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论述水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论述水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危害?(1)悬浮物污染。

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化工、建筑等工业废水中都有悬浮污染物,这些污水排入水体后除了是水体变得浑浊,影响水生植物虽微光合作用以外,还会吸附有毒物质、重金属、农药等,形成危害更大的复合污染物沉入水底。

(2)耗氧有机物污染。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糖、蛋白质、氨基酸、酯类、纤维类等有机物质以悬浮状态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水中,耗氧有机物本身无毒性,排入水体中后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无机物,在分解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如果溶氧量较低,将严重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3)植物性营养物污染。

植物性营养物主要是指含氮磷等植物所需要营养物的无机有机化合物,如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

这些污染物排入水中容易引起水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形成富营养化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水体衰老的现象。

除了会造成饮用水的异味外,严重时会使水中溶解氧气下降,鱼类大量死亡,甚至会造成湖泊干涸灭亡。

(4)重金属污染。

主要来源于采矿和冶炼过程、工业废弃物、制革废水、纺织厂废水、生活垃圾(如电池、化妆品)。

这些重金属对人、畜有直接的生理毒性。

(5)酸碱污染。

酸碱污染来源:化工、印染、造纸、制碱、金属加工、冶炼等工业。

酸碱污染是水体污染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酸碱废水排入水体后。

pH值发生变化,消灭或抑制水体中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船舶。

若天然水长期遭受酸、碱污染,将使水质逐渐酸化或碱化,从而对正常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6)油类污染。

油类污染是指含油废水水面存在的油膜阻碍大气中的氧向水体转移,致使水体得不到氧,妨碍了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使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石油类物质分解也需要氧气,会造成水体缺氧,使鱼类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7)难降解有机物污染。

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大量使用和生产造成危害性很大的大量难以生物降解的化学品以废水形式排入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种污水处理中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及处理方法科邦达环保废水中各种污染物众多,来源也比较广泛,都是如何处理的呢?一起来看看这21种常见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处理方法。

目录1、耗氧有机物(易生化) (2)2、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3)3、有机氮和氨氮 (3)4、磷和有机磷 (4)5、酸碱废水 (4)6、油类污染物 (5)7、致病微生物 (7)8、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7)9、氟化物 (9)10、硫化物 (9)11、氰化物 (10)12、酚 (10)13、银 (11)14、镍 (11)15、铅 (12)16、铬 (12)17、汞 (13)18、有机氯 (13)19、苯并芘 (14)20、镉 (14)21、砷 (15)1、耗氧有机物(易生化)污水中耗氧有机物(易生化)主要有腐植酸、蛋白质、酯类、糖类、氨基酸等化合物,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废水中。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有机物可以分解为简单的CO2等无机物,但因为在天然水体中分解时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而称为耗氧有机物。

含有这些物质的污水一旦进入水体,会引起溶解氧含量降低进而导致水体变黑变臭。

生活污水和食品、造纸、石油化工、化纤、制药、印染等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都含有大量的耗氧有机物。

据统计,我国造纸业排放的耗氧有机物约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4,城市污水的有机物浓度不高,但因水量较大,城市污水排放的耗氧有机物总量也很大。

污水二级生物处理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将这些物质的绝大部分从污水中去除掉。

耗氧有机物成分复杂分别测定其中各种胶有机物的浓度相当困难,实际工作中常用cODCr、BOD5、TOC、TOD 等指标来表示。

一般来说上述指标值越高,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越多,水质越差。

自然水体中BOD5低于3mg/L时,水质良好达到7.5 mg/L时,水质已较差超过10mg/L,表明水质已经很差其中的溶解氧已接近于零。

易降解有机物利用生化法就可以去除,有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例如曝气池),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例如SBR、CASS工艺)、生物膜或者MBR等。

2、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指的是不能被未驯化的活性污泥所降解,而经过一定时间驯化后能在某种程度上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废水中的一些有毒大分子(以有机氯化物、有机磷农药、有机重金属化合物、芳香族为代表的多环及其他长链有机化合物)都属于难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还有一些根本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可称为惰性有机物。

对含有这类有机物的废水应采取培养特种微生物等形式对其进行单独处理,或对其采用厌氧等特殊工艺处理使其部分CODCr转化为BOD5、提高可生化性然后再混合其他污水一起进行二级生物处理。

3、有机氮和氨氮有机氮主要以蛋白质形式存在,还有尿素、胞壁酸、脂肪胺、尿酸和有机碱等含氨基和不含氨基的化合物,有些有机氮如果胶、甲壳质和季胺化合物等很难生物降解。

生产或以这些有机氮为原料的工业排放的废水中会含有这些有机氮。

钢铁、炼油、化肥、无机化工、铁合金、玻璃制造、肉类加工和饲料生产等行业排放含有氨氮的工业废水,皮革、动物排泻物等新鲜废水中氨氮初始含量并不高,但由于废水中有氮的脱氨基反应在废水贮存或在排水管道中驻留一段时间后氨氮的浓度会迅速增加。

对有机氮工业废水可采用生物法处理,在微生物去除有机碳的同时,高级氧化通过生物同化及生物矿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氮转化为氨氮。

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汽提、空气吹脱、离子交换、活性炭吸附、生物硝化和反硝化等。

4、磷和有机磷生活污水中磷的主要来源是含磷洗涤产品的使用、人类排泄物、生活垃圾,洗涤产品主要采用磷酸钠和聚合磷酸钠,洗涤剂中的磷随污水流入水体。

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中磷超标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污染物种类多、难降解、成分复杂等特点。

若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巨大冲击,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磷的去除一般有利用聚磷菌的生化法(AO、A2O、氧化沟等)和化学除磷(PAC、PFS等),而工业污水中有部分的次磷及有机磷,必须用到高级氧化预处理之后才能正常除磷。

5、酸碱废水高浓度含酸含碱废水来源很广,化工、化纤、制酸、电镀、炼油以及金属加工厂、酸洗车间等都会排出酸性废水。

有的废水含有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有的则含有蚁酸、醋酸等有机酸,有的则兼而有之。

废水含酸浓度差别很大,从小于1%到10%以上都有。

造纸、印染、制革、金属加工等生产过程会排出碱性废水,大多数情况下含有无机碱,也有含有机碱。

某些废水的含碱浓度最高可达百分之几。

废水中除含有酸、碱外,还可能含有酸式盐和碱式盐,以及其他酸性或碱性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等物质。

将含有酸碱的废水随意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而且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因此对酸、碱废水首先考虑回收和综合利用。

当酸、碱废水浓度较高时,例如含酸废水含酸量达到4%以上、含碱废水含碱量达到2%以上时,就存在回收和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可用来制造硫酸亚铁、石膏、化肥,也可以回用或供其他工厂使用。

浓度低于4%的酸性废水和浓度低于2%的碱性废水由于回收利用意义不大,会进行中和处理。

6、油类污染物高浓度含油废水的主要工业来源是石油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纺织工业、金属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

石油开采、炼制、储存、运输或使用石油制品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含有石油类污染物;而废水肉类加工、牛奶加工、洗衣房、汽车修理等过程排放的废水中也都含有油或油脂。

一般的生活污水中油脂占总有机质的10%左右,每人每天产生的油脂约15g左右。

废水中所含的油类除了重焦油的相对密度可达1.1以上外,其余都小于1,故污水处理含油废水的重点就是去除其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油类。

废水中油类污染物的种类按存在形式可划分为5种物理形态。

(1)游离态油静止时能迅速上升到液面形成油膜或油层的浮油,这种油珠的粒径较大一般大于100μm约占废水中油类总量的60%—80%。

(2)机械分散态油,油珠粒径一般为10μm-100μm的细微油滴,在废水中的稳定性不高,静置一段时间后往往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浮油。

(3)乳化态油油珠,粒径小于10μm一般为0.1-2μm,这种油滴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往往会因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而成为稳定的乳化液。

(4)溶解态油极细微分散的油珠,油珠粒径比微电解乳化油还小,有的可小到几个nm,也就是化学概念上真正溶解于废水中的油。

(5)固体附着油,吸附于废水中固体颗粒表面的油珠。

废水中的油类存在形式不同、处理的程度不同采用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也不同。

常用的油水分离方法有隔油池、普通除油罐、混凝除油罐、粗粒化聚结除油法、气浮除油法等。

7、致病微生物一般认为,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有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生动物和真菌五种。

立克次氏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一些微生物学家把以致梅毒体为代表的致病螺旋体归纳为第六种致病微生物,而螺旋体介于细菌和原生动物之间。

有些高于原生动物的微生物,如线虫也能致病。

生活污水及屠宰、生物制品、医院、制革、洗毛等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这些能传染各种疾病的致病微生物。

对致病病原体较为集中和含量较大的污水最好进行单独消毒处理,然后再和其他污水一起进行二级生化处理,这样可以减少消毒剂的消耗量。

因为病原体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较长,有的病毒和寄生虫卵用一般的消毒方法难以杀死。

消毒杀菌的方法有氯、二氧化氯、臭氧等氧化法、石灰处理、紫外线照射、加热处理、超声波等,另外超滤处理也可以除去水中大部分的细菌。

就细菌、病毒的去除而言,臭氧氧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效果很好,但处理后的水中没有类似余氯的剩余消毒剂,无法防止微生物的再繁殖,通常需要在处理后再补充加氯处理。

8、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微电解填料化肥制造、钢铁生产、火药制造、饲料生产、肉类加工、电子元件及核燃料生产等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某些含有有机氮或氨氮的工业废水起初也许不含这些,但对这些废水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时,就有可能转化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在水中的稳定性很差,在有氧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被氧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可以被还原为氨。

因此在清洁的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很低。

含氮有机物无机化分解最终阶段的代表产物是硝酸盐,因此当水中的氮主要以硝酸盐形式为主时,表明水中含氮有机物含量已很少,水体已达到自净。

如果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而又含其他各种含氮化合物时,表明水体的自净过程正在进行或水体正在受到硝酸盐废水的污染。

同时测定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等三种无机氮并结合有机氮和总氮的分析化验结果,可以分析水体受含氮化合物污染的程度和自净状况。

同样可以利用这些氮化物的分析结果,判断污水处理的效果,并指导调整脱氮工艺的运行。

亚硝酸盐在胃里可与仲铵作用形成强致癌物,硝酸盐在人体内可以还原为亚硝酸盐所以饮用硝酸盐浓度较高的水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

儿童饮用高硝酸盐含量的饮水会使血液中变性血红蛋白增加而出现中毒。

因此国家有关标准对水体中硝酸盐浓度做了规定,其中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最高允许浓度为20mg/L以N计,地表水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的硝酸盐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L 以N计。

处理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工业废水的常规方法是微电解填料生物反硝化脱氮。

对于少量的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工业废水还可以采用电渗析、反渗透、离子交换等方法。

9、氟化物含氟产品的制造、焦炭生产、电子元件生产、电镀、玻璃,和硅酸盐生产、钢铁和铝的制造、金属加工、木材防腐及农药化肥生产等过程中,都会排放含有氟化物的工业废水。

含氟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分为沉淀法和吸附法两大类。

沉淀法适于处理氟化物含量较高的工业废水,但沉淀法处理不彻底往往需要二级处理,处理所需的化学药剂有石灰、明矾、白云石等。

吸附法适于处理氟化物含量较低的工业废水或经沉淀处理处理后,氟化物浓度仍旧不能符合有关规定的废水。

10、硫化物炼油、纺织、印染、焦炭、煤气、纸浆、制革及多种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中,都会排含有硫化物的工业废水,含有硫酸盐的废水在厌氧条件下也可以还原产生硫化物成为含有硫化物的废水。

含硫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将硫化物转化为硫化盐进行絮凝沉淀和将硫化物转化为硫化氢汽提两类。

11、氰化物自然水体中一般不含氰化物,如果发现水体中存在氰化氢那一定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水中氰化物的主要来源为工业污染。

氰化物和氰氢酸是广泛应用的工业原料,采矿提炼、摄影冲印、电镀、金属表面处理、焦炉、煤气、染料、制革、塑料、合成纤维及工业气体洗涤等行业都排放含氰废水。

另外石油的催化裂化和焦化过程也会排放含氰废水,其中电镀工业是排放含氰废水最多的行业。

常用的处理方法是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和电解氧化法。

处理含氰污水时通常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次氯酸钠,首先使其转化为氯化氰再水解为氰酸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在酸性条件下转变为铵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