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31ed48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5.png)
第 34 卷 第 1 期2021 年 1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4 No.1Jan.2021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林俐(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重庆 402160)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的安全威胁因素越来越多,给学生带来诸多安全风险,也给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重大挑战。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存在学校重视不够、课程教学理念陈旧、学生实践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改革课程管理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形式等措施,使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为了促使课程教学改革持续实施,充分发挥课程教学改革效益,需要学校在政策、师资、网络等方面提供切实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21)01-0075-020 引言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全面实施,高职院校已打破过去封闭式办学格局,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融合范围逐渐扩大,学生通过传播媒介、勤工俭学、见习实习等途径,可以随时实现与社会外界接触,给学生带来很多安全风险,也给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带来重大挑战。
除了加强日常管理外,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是必要选择。
但是,在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教条化倾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1]。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着力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安全素质能力培养,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1.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部分高职院校忽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只在新生入学阶段进行短期集中培训。
而部分已经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院校,也只是将其作为一门一般性公共课程,授课任务交给课时较少的教师,作为平衡教师间教学工作量的一种手段。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论文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88f4b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8.png)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论文研究背景近年来,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安全教育意识和能力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论文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探讨国家安全教育在大学生中的重要性,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认知水平和态度,提出针对性强的国家安全教育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
研究内容1.国家安全教育的概念和意义2.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现状调查分析3.国家安全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有效性研究4.基于调查结果的国家安全教育措施提出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国家安全教育和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
2.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国家安全的认知水平和态度。
3.实地访谈法: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更深层次的观点和需求。
研究成果预期1.深入探讨了国家安全教育在大学生中的作用和影响2.发现了目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薄弱环节3.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措施,提高了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结论与建议国家安全教育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
建议学校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
特殊应用场合1:特定族群的学生在针对特定族群的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时,需要增加以下条款:1.在设计问卷时,针对该族群学生的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问卷的适用性和可信度。
2.考虑到该族群学生可能存在特殊的安全问题和需求,设计独特的国家安全教育措施,提高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如何获取特定族群学生的调查样本?可以通过相关群体组织或学校与该族群学生进行联系,获得他们的合作或支持。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2篇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33abc2b90d6c85ed3ac613.png)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2篇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
该课内容丰富,涵盖了学生的人身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法治观念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等多个方面。
当前很多高校都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列为学校公共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了较为规范、系统的教学。
尽管如此,部分学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设置及具体的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这门课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非常重要,虽然很多高校已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性。
很多高校只在一、二年级学生群体中开设,到了高年级就不再开设。
部分学校管理者认为高年级学生已熟悉了学校及周边的环境并且掌握了学校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要求,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不大。
其实,高年级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压力更大,学生活动空间范围也更为广阔,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也更高。
因此,高年级学生更需要深入学习“大学生安全教育”这一课程,以调适心理,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这一课程,也是落实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的重要要求,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一种自我调适。
另外,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课时较少,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许多知识点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有些学生认为收效甚微。
有些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往往只注重内容的灌输,但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学生无法从实践中掌握一些关键问题。
事实上,“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授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1.2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部分教师往往重视讲授某一个方面,缺乏对学生的整体教育。
安全教育方面课题研究方案
![安全教育方面课题研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c882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3.png)
安全教育方面课题研究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课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交通事故、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各种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了生活上的困扰,也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也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我国,虽然学校和社会团体对安全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安全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和教材,导致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
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网络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也愈发严峻。
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安全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从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有效地推进安全教育工作。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安全教育的课题研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促进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具体目的和意义如下:1. 分析当前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探讨安全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研究社会安全环境与学校安全教育的关系,为学校和社会团体提供有效的合作方案。
4. 提出一些创新的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以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为推进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方案,促进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当前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
(2)探讨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
(3)研究学校和社会团体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合作模式和路径。
(4)提出创新的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包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实践活动等。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d52374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8.png)
2.弹筒与封盖连接剪切强度校核弹筒的剪切强度τ=90MPa,螺纹配合为M75×1.5-8H/6h,连接长度为L=9mm。
则根据抗剪切强度公式,可计算得弹筒与封盖连接处抗剪切强度p=43MPa。
经强度校核,弹筒的连接处最易受破坏的地方为弹筒与封盖的螺纹连接处,可承受低压腔的压力,而不能承受高压腔的压力,因此,弹丸出弹筒前封盖需被剪切,以免弹筒内出现高压,破坏弹筒。
(三)封盖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为了满足弹药勤务处理及发射过程中的安全,弹药需满足跌落时的安全性及发射强度要求,跌落时需保证封盖完整,发射时需保证封盖端部被可靠剪切同时弹筒完整。
1.跌落时弹药的安全性设计封盖选用超硬铝7A04材料,设计结构如图4所示,弹药在装配过程中封盖与弹丸端面接触(如图2所示),不存在勤务处理过程中的弹丸与封盖之间的窜动,且轴向跌落时端面着地,从而可保证勤务处理时的安全。
2.发射时的可靠性设计封盖的抗剪切强度τ=210MPa,结合图4尺寸,根据剪切强度公式,可计算得压强p≥5.4MPa 时,封盖能可靠被剪切,实现弹药的正常发射。
三、试验验证情况(一)靶场试验情况采用铜柱法对5发配重弹进行了低压腔膛压测试,采用高速摄像机对炮口速度及飞行至最高点距离进行了测量,靶场试验图见图5所示,试验情况见表1,满足设计要求。
(二)勤务处理试验情况为了验证勤务处理时的安全性,选用5发配重弹参照GJB4225A的要求进行了5个方向的1.5m裸弹跌落试验,跌落后的照片如图6所示。
封盖与弹筒均完好,满足勤务处理要求。
四、结论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的方法,设计了一种高低压发射结构,得到以下结论:(1)弹筒采用非金属材料,可有效减轻产品重量,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2)采用高低压发射结构,可降低对弹筒的强度要求。
(3)通过弹筒与封盖、发射强度与封盖剪切的合理设计,可保证弹药勤务处理时的安全性与发射时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1]肖春云.发射药床撞击与挤压试验系统工作机理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1.[2]廖欢欢,张海波,等.高低压室发射弹丸内弹道仿真与试验研究[J].弹道学报,2022,34(4):45-51.[3]张盛森,李强,等.双药室高低压变初速发射内弹道与卸压膜片分析[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23.[4]陈明华,阎建平.发射药燃烧光谱测试技术[J].光电技术应用,2011,26(4):86-88.[5]郭晓刚,王怀军,等.GJB4225A-2015《榴弹定型试验规程》[M].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2015:46-47.(作者单位:江西新明机械有限公司)图4:封盖设计结构图5:靶场试验准备图图6:1.5m跌落后的试验弹18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杨军 孙长江 陈泉杉【摘要】高校中的国家安全教育不仅关乎当代学生的成长,更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
学校安全管理与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课题
![学校安全管理与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087e200912a2161479298f.png)
《学校安全管理与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校园安全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
因此,学校安全管理与教育一直备受各级领导、教育主管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
据调查,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等安全事故;还有40万至50万左右的学生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的威胁,这些数据已引起了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焦虑和关切。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偏重于智力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首先应该有健全的体魄,才能在其他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因此安全教育和管理始终还停留在表面的应付状态。
这样就势必造成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生存、自护、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抗挫能力低下,缺乏应对能力,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发展。
我校是一所地处交通要道的农村初级中学,京广铁路复线、武广高速铁路毗邻而过,加上从校门出去不到200米就是一条繁华的交通要道——东外环路,车辆川流不息,许多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过公路时最爱横冲直撞,追逐打跳,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再加之,我校学生人数多,校园面积小,学生活动空间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心理,其狂躁的心理也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学校前面有水塘,右侧有耒河,学生溺水事故也必须加强防范。
因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大力加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和教育,让学生学会必备的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推卸的任务和职责。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中只重视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安全知识的传授;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让每个学生从小就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发展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互联网发展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1a97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e.png)
2022No.5 2022 (Vol.6)互联网发展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李玮(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过程中,运用互联网平台展开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因信息技术能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便利条件,但同时对我国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已经经济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互联网发展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高校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现状,提出构建高能力师资队伍、加强学生居安思危意识、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优化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等措施,提高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效果,提高校内大学生的国家安全素质,促进学生在新时代下可持续发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DOI: 10.12184/wspcyycxWSP2516-413912.20220605引言现如今,我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已经广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不例外,但我国教育事业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因互联网平台具有较强包容性和便捷性,一些境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价值观念的破坏,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一系列威胁与挑战。
基于此,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在多元化时代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国家安全素质,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国家安全保护的中坚力量。
一、互联网发展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师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过程中,虽然高校注重对学生展开国家安全教育,但校内教师国家安全意识有待提升,部分教师过于机械化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与传授。
因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还有待提升,对国家安全教育理论知识界定不够明晰,部分教师学科根基尚未稳固,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过程中,未能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导致高校教师开展的国家安全教育效果不佳,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未得到增强,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68dcf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6.png)
果,但面临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复 地区长期的团结稳定。
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提高大学生的安全
二、内蒙古高校开展总体国家安全
意识,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仍具有 观教育研究现状
重要意义。
(一)内蒙古高校开展总体国家安
1. 有利于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全观教育取得的成效
大学阶段是每一位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
1. 大学生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形
当前国际局势发展愈发复杂,总体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
国家安全观成为当前解决国际问题的重 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
要思想理念。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的 体相结合。在每一位青年学生中,将国
重要安全屏障,也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 家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深深扎根。强化
体的主要阵地,加强高校总体国家安全 每一位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化,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树立现 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代化教学理念,推动少数民族高校思政
2. 有利于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
课改革创新。
持正确的工作方向。国家发展稳定与国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内蒙古; 家安全密切相关,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
高校;大学生
育观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内蒙古
参考文献:
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应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是衡
[1] 梁启超 . 少年中国说 [M]. 陕
在余暇时间做老师教学、科研的助手, 量教师主导性的重要因素,不能一味地 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帮助老师查资料、整理教案、做记录等, 重视教师主导而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因
老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都要提前做大 为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教师运用 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可以达
校园安全教育研究论文
![校园安全教育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24991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5.png)
校园安全教育研究论文现阶段,传统的校园安全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仍然显得比较薄弱,不足以应对各种各样的校园安全事故。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校园安全教育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校园安全教育研究论文篇一《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校本研究,打造平安幸福校园》摘要:安全重于泰山。
学校安全工作应以《中小学安全管理办法》为指导,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压倒一切工作的首位。
本文从安全意识养成体系的建立、学校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管理体系的建立等层面,进行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校本研究,以期建立系统性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体系,打造平安校园。
关键词:安全意识养成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安全管理体系1996年,原国家教委联合发出《关于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的通知》,规定每年3 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安全教育日。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中小学安全工作写进了法律,同年教育部等十部委以部长令形式签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从国家法律政策层面强烈关注和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校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给教育敲响了警钟。
我国安全教育从政策层面尽快转向学校教育实践层面已刻不容缓,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成为当今学校管理的一个主课题。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本着“本色+特色,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倡导幸福教育,作为幸福教育的保障基础,学校进行了安全教育管理的校本研究,建立了系统性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体系,打造平安校园。
一、建立安全意识养成体系,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1)学校各方从不同角度诠释安全的意义。
学校始终把“孩子平安大于天”的安全意识融入平时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学校安全工作大会讲、小会讲、天天讲、处处讲、时时讲,学校送给孩子们的安全座右铭是“生命第一,学习第二”。
教师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全面把握学生安全意识养成,政教处利用各项安全文明评比强化安全教育,学校利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进行安全教育,借助展示栏、宣传栏和黑板报等阵地宣传法制、交通、食品等安全教育内容,开展“我说、我写、我画、我练”等安全教育系列活动,让安全教育入脑入心,让师生充分体会到安全教育的氛围。
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与实践——以被害预防为视角
![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与实践——以被害预防为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4933e2701711cc7931b7162a.png)
[ 摘 要]犯 罪学研 究视 角的转换 以及犯 罪预 防重心的转移使得被 害预 防成 为犯 罪研 究的重要 内 容, 大学生群体所体现 出的特点使其具有明显的犯罪被害性 , 被害预防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
内容 , 高校应 当通 过各 种 途径 加 强 大 学生被 害预 防教 育 。
一
象认识的不断深化 , 社会将重新选择遏制犯罪的对 策, 社会必须重新认识 自己在预防与遏制犯罪战役 中的角色 定 位 。社 会 、 学校 乃 至学 生 自己都将 承担 起各 自的角色 与定 位 。它 们 将 再 次 从 旁 观者 返 回 主力军。它们将把警察视作 自己的战友而不是救 世 主 。社 会承 担起 再 造社 会 和谐 的机 制 , 把各个 最
中 。教 育部 门与学 校把 预 防犯 罪 的 理论 研 究 纳 入
犯罪学研究视 角 的转变 要 求注重 被 基层的单位充分激 活并 投人 到遏 制犯罪 的系统之 害预 防
、
犯罪作为一种社 会现象 , 始终 困扰 着人类社 会, 围绕 着犯 罪这 一 主题 , 为研 究犯 罪 的学 科 , 作 犯 罪学研究的中心始终是犯罪 中的人——犯罪人 以 及被害人。从犯罪学的发展历史来看 , 对犯罪 中人 的解读是犯罪学发展 的内在脉络 , 从单一研究犯罪 人转 向注重 被 害人在 犯 罪产 生 和发 展 中 的作用 , 标 志着对犯罪这种社会现象认识 的不断深人 。传统
例, 但单纯被 同性进行 性侵犯 的案例仍然处于少 数, 绝大多数 以大学生群体为侵害对象的性犯罪都 是 男性 犯罪 人 针 对 女性 大 学 生所 实 施 。 由于社 会 生活的急剧变迁 , 一些女性大学生在 自身修养方面 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 , 举止轻浮 , 衣着轻佻 , 态度暖 昧 , 友不 慎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易 感 性 因素 导致 自身容 易成 为 交 这 潜 在犯 罪人 的 目标 。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04c1bf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9.png)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安全教育,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安全教育,为我国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
如今,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安全事故不断被爆出。
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下足了劲儿,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本领,努力为大学生的安全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
1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存在的不足1.1案例教学比重低虽然网络给大学生了解外面的社会提供了便利,但是,实质上,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非常少,在与陌生人交流、交往方面经验更少。
因而,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入更多的案例,丰富学生的间接经验。
[1]而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安全教育课教学中,由于学时有限,安全教育的理论学习与案例教学比例不平衡。
具体来说,案例教学较少,导致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危机感不足。
1.2授课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学不深入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有国家安全、心理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社交安全、防灾避险。
[2]但是,各高校担任安全教育课的基本是辅导员以及学校其他非专业出身的教师,他们专业构成很复杂,有思想政治专业的,有英语专业的,有汉语专业的,有管理类专业的,甚至有化工类专业的。
由于辅导员本身专业的限制,也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的培训,因而,辅导员教学并无法满足那些专业要求较高的安全教育。
1.3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较少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一般安排在大一,即新生刚入学的第一年。
这一年,大学生的学习模式还深受高中学习模式的影响,课堂学习以听为主,很少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
再加上他们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重视低,所以,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上课心态基本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打着上安全教育课的旗号,学习其他知识或者干脆不听课,坐等下课。
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8eaeb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1.png)
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正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以下是主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1、不够规范: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缺乏一个实施规范,一些高校未及时完成安全教育工作,一些授课人员无法解答学生的安全知识疑问。
2、盲目强调技能培训:许多高校安全教育重视技能培训,忽视了安全心理和行为规范教育。
3、学校与社会资源不同步:学校安全教育需要使用一定的社会资源,而学校似乎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
4、个性多元性:大学生性格各异,安全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并采取个体化教学方式。
二、对策建议
1、提升教师能力:加强安全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学技术,培养一批专业安全教育教师。
2、强化监管制度:加强安全教学管理,规范安全教育的实施。
3、拓展社会资源:与社会各界共同建立安全教育校企合作机制,拓展学校的安全教育资源。
4、注重个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个体和小组教学方式提升安全教育质量。
以上是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的简要介绍,希望学校能够积极采取措施,将安全教育教学提升至新的层次,引领高校学生安全文明。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9535db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9.png)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2、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高校应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采用 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内容摘要
本次演示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本次演示也指出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例如,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陈旧等问 题仍然存在,需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创新。
谢谢观看
1、教育形式多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教育、讲座等形式进行, 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使得教育更 加生动、形象、有趣。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教育过程互动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 使得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3、教育内容个性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使得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4、教育效果持久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长期的情感交流、思想引导 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使得教育效果更加持久。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 概念和特点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 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心理辅导、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一种新 型教育模式。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教育主题教研活动(3篇)
![安全教育主题教研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05e99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7.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技能的重要责任。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水平,特开展本次安全教育主题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的安全教育责任感。
2. 探讨安全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学校安全教育水平。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全校教师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9:00-9:10)-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 校领导致辞,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 主题讲座(9:10-10:30)- 邀请安全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a. 当前校园安全形势分析;b. 安全教育法规和政策解读;c. 安全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3. 互动研讨(10:30-11:00)- 教师分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研讨:a. 如何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b. 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c. 如何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突发事件处理?4. 经验分享(11:00-11:30)- 邀请优秀安全教育教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包括:a. 创新安全教育模式;b. 开展特色安全教育活动;c.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安全教育。
5. 总结发言(11:30-11:40)- 教研活动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教师应重视安全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6. 闭幕式(11:40-12:00)- 教师自由交流,分享活动感悟。
- 活动圆满结束。
七、活动要求1. 全体教师务必按时参加活动,不得迟到、早退。
2. 活动期间,保持会场秩序,认真聆听讲座和经验分享。
3. 积极参与互动研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撰写活动心得体会。
八、活动预期效果通过本次安全教育主题教研活动,教师们能够:1. 深入理解安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569811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7.png)
第34卷第7期总第293期2021年4月(上)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Vol.34.No.7(Gen.No.293)Apr.(first half)2021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李金霖(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8)[摘要]课程思政意味着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各类课程的考核、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全过程的育人目标。
本文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安全教育现状,研究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途径以及大学生就安全教育课程四章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安全教育;MOOC教学[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6-711X(2021)07-0093-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1.07.041[本刊网址]http://引言党中央的高校思政会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重点,强调应在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基于此,对于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的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一)正确的价值导向安全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意味着建立认知基础,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提升民族认可度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我国在开展教育实践过程中,始终将传统文化作为传播载体输出意识形态。
因此,意识形态应是安全教育的本质,也应是文化的本质,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发展。
近些年,国内各地区的文化发展逐渐呈现多元化态势,而价值观也越来越多维度、多元化,这很可能引发复杂的社会问题。
基于此,国内各地区应从大学生着手,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借助课程思政完善大学生教育课程的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主流的价值观。
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4158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3.png)
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学校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频发,无论是校园欺凌、学生溺水事件,还是发生在校园内外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都给学校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当前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的认知和需求,提出专业化的安全教育措施,构建健全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以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学校安全教育现状分析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施情况,包括相关政策法规、安全管理制度、教育教学设施、师生安全行为等方面的情况。
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学生、家长、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的需求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的认知水平、需求和期望,分析他们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
3. 学校安全教育专业化措施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有效的专业化安全教育措施,包括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建立安全教育团队、举办安全演练等措施,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构建健全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结合学校安全教育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构建健全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建议,包括制定安全教育工作规划、完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宣传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1.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就学校安全教育现状、学生、家长、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2. 实地调研法到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学校安全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学校安全教育设施、环境等情况。
3. 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的学校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相关政策法规、学校安全教育案例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982d4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a.png)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倪静;陶春燕;王健
【期刊名称】《新丝路》
【年(卷),期】2024()12
【摘要】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
全教育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的有力补充。
文章指出从基础理论、外部形势、内在思想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在具体实践中,要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三大主体共同发力,不断探索加强高
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理路,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总页数】4页(P0142-0145)
【作者】倪静;陶春燕;王健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寓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模式——兼论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改革
2.新时期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探索——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读本》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对策研究4.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评《新时代高校
国家安全教育通论》5.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是高校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的重要内容。
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落实不够、效果欠佳等问题。
通过对湘潭大学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明确课程定位,开展安全教育选修课教学实践,突破大学生安全教育瓶颈。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定位;教学研究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群体,是实践“中国梦”的主力军,必须具备系统的文化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安全素养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能提高自身安全,更是全民族安全素养提升的重要支撑[1]。
1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1.1教研失衡
自1994年首篇文章发表,现有相关期刊论文400余篇,著作120余本,硕士毕业论文6篇,近3年论文年均发表50余篇,著作年均出版20余本,其中80%的由高校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内容由最初的现状研究,到教学手段、发展方式的思考,不断拓展深度、广度,近年还有一些省部级、保卫学会的相关研究课题立项。
总体上,理论研究不够,实践教学滞后,教研失衡。
2004 年4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强化师生
安全意识;同年,北京林业大学在全国首开先河,把安全逃生课列为必修课并纳入学分制;2006年,在奥运安保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2];2008 年上海市颁布了全国首个《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明确了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山西等是。
安全教育做得较好的省市。
但令人遗憾的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大学生安全教育“三进”没有“尚方宝剑”,虽然多年来从上到下都在推进,但力度明显不够。
教育部2007年出台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但是《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却迟迟不见出台,全国性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规范性政策文件仍未颁布。
如今,对于全国大多数高校而言,大学生安全教育依然仅处于宣传阶段,实践教学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开展的层次。
如:对17 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南开大学、扬州大学、云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三进”情况调查发现,实现安全教育“进课堂”的不到60%,“进教材”的不到40%,“进学分”的只有10%左右[3]。
1.2缺乏实效
对于已经积极开展了安全教育教学的一些高校,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在校生因安全意识差被抢、被盗、被骗、被害的案件和火灾、
交通事故仍屡屡发生,大学生参与违法犯罪仍时有发生,安全教育缺乏教学实效的现状不容忽视。
如,北京某大学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组织学习安全知识,先后策划了六次安全知识竞赛,部分学生对学习和开展竞赛态度积极。
但客观地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应付,竞赛答题中照抄现象十分普遍。
据其统计:2005年的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有1 000余名学生参赛,在可以讨论、查阅资料的情况下,竟有117名学生成绩不及格,其中有6名获得零分[4]。
2012年10月,通过问卷调查湘潭大学116名选修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学生,在做“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加强校园安全”一题时,对“增加保安和管理员、改造宿舍安防设施、建设门禁监控、控制外来人员”的选择占了93%,仅有7%的学生选择了“加强安全教育”;在“你认为学校的安全教育效果怎样”一题上,选择“没效果、效果不明显”的占到了78%,认为“有效果”的占16%,认为“效果明显”的仅占6%。
2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的缺失或不合理,不仅影响师生对“安全教育观念”的认同,更导致师资、课程设置、经费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必然出现实践教学组织开展维艰、教学实效不佳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应有准确的定位。
2.1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定位为必修课
将安全教育课程定位为必修课,从制度上规定“进教材、进课堂、
落实学分”,如此,准备教材、安排教员、经费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就都能得到顺利解决。
这样的课程定位,对学生也是一种约束,因为安全教育是必修课,有教材、学时、考试,要算学分,所以必须学,如果不及格,修不到学分就毕不了业。
总之,在高校师生对安全教育的“教”与“学”还未达到十分自觉的情况下,将安全教育课程定位为必修课,无疑是保证安全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2.2现阶段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选修课教学
《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试行)》中规定,2008年秋季开学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将率先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展开,随后融入每学期第二课堂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在此过程中,高校可结合各自特色形成本校教育体系;从2009年起,上海市教委将组织评选和推广安全教育课程优秀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并开展安全教育师资培训;2010年,将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编写和出版课程教材,在全体大学生中普遍开展安全教育[5]。
用2年的执行缓冲期锻炼师资、交流教法教案、编写教材、组织培训,以解决师资力量建设的问题,上海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现阶段应积极开展安全教育选修教学。
通过积极鼓励、组织高校保卫、学工等部门的老师和管理干部,大胆尝试安全教育选修课教学,将安全教育先开展起来。
一是选修课由高校自行开设,只要申请就能实现,且选修课有学分、有学时;二是要有教案、课件、教学计划、考评。
如果高校都积极开展,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格局将发生变化,有利于积累实践教学经验,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
3湘潭大学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探讨
为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三进”工作,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2008年9月,由湘潭大学开设了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选修课,课堂规模350人,32学时,计2学分。
3.1明确教育主体、目标和教学内容
首先,安全教育必须明确教育主体。
长期以来,学校部门之间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权责不明,学院认为安全教育是保卫部门的工作,而保卫部门则认为主要是学院领导和学工处的责任[6],因此,唯有先明确主体,才能使职能部门一心一意开展工作。
保卫部门是校园安全归口职能部门,牵头安全教育名正言顺,又熟悉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安全教育能有的放矢,应成为教育主体。
同时,学工、团委、后勤等相关部门,也应根据自身职能和特点做好相关工作。
其次,安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为教学目标。
安全的最高境界绝不是仅关注事发时的处置,而是事前的防微杜渐。
该目标分为:一是感性层面,主要进行具体安全知识、技能的学习,开阔安全阅历,积累知识量;二是理性层面,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安全知识储备、实践能力后,引导学生从安全角度看问题、处理问题,养成安全生活习惯,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
最后,教学内容的选择则应以学生需求为原则。
以学生反映强烈、感兴趣和有必要掌握的安全知识为重点,如校园多发频发的治安与刑
事案件,火灾、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应对等。
相应地,课程安排就是:安全意识概述与培养,防范偷盗,防范抢劫、抢夺,识别诈骗,揭秘传销,国家安全知识,交通安全,防火和火场逃生,应急救护与灾害避险。
3.2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安全知识强调实践应用,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才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尝试新颖的教法和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鼓励教师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交流、编写教材、立项课题,以科研促教学。
4结语虽然现阶段全面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必修课教学的条件不够,还面临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积极面对,认真探索,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实效一定会有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继承.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陈韶成.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与轻”[J].法制与社会,2012(22):229-230.
[3]陈贵兵.完善教育渠道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成效[J].北京教育(高教),2012(10):64-65.
[4]辛崇胜.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思考[C]//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8.
[5]沈祖芸.上海出台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N].中国教育报,2008-07-28.
[6]周水平,万江文,郭安平,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50.。